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薦】國小語文教學設計

設計2.88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薦】國小語文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設想]:

1、知識與能力:會認本課的12個認讀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觀察植物,瞭解植物的知識、探究植物奧祕的興趣。

2、過程與方法:看懂圖、理解詩句的意思。知道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仔細觀察的習慣,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把向書本和向大自然學心結合起來。

[教學難點]:瞭解植物是怎麼傳播種子的。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在學新課前咱們來做個小遊戲,好不好?出示實物,咱們來猜一猜,認一認這些都是什麼?你都在哪裏見過呀!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今天就來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板書課題)。質疑。

二、內容研討

1(1)自由讀文,自學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就請拼音朋友來幫忙。

(2)檢查自學情況,出示帶拼音的生詞,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讀音的?

師:植物園傳播的種子方法不僅多,而且有趣,讓我們一起走進植物園王國探究大自然的奧祕吧!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內容。

(1) 師範讀

思考:種子把植物稱作什麼?(媽媽)

植物媽媽指的是什麼樣的植物?(已經成熟的植物)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幾種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3種、蒲公英媽媽、蒼耳媽媽、豌豆媽媽)

(2) 全文共分爲幾小節?(5小節)

(3) 哪幾個小節向我們介紹了這三種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2 3 4 這三個小節)

指名分小節讀、小組學習、

說說這種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選擇一種方式把這個小節講給大家聽。

3、彙報

(1)蒲公英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是:它爲自己的娃娃準備了降落傘,只要風輕輕的`一吹,種子們就乘着風紛紛出發。

(2)師小結:蒲公英媽媽是多疼愛自己的孩子呀!我們一起來看看。

(3)看圖,誰有辦法讓蒲公英的孩子離開媽媽,四海爲家?用了什麼辦法?(板書:吹)大家看到了什麼?(許多種子有高有低的落下來)

這叫什麼?在書上找一個恰當的詞來形容(紛紛出發)

文中哪個詞告訴我們風往哪裏吹,種子就往哪飛?(乘着風)

師概括:蒲公英的傳播需要兩個條件?(自身條件,風)

多有意思呀!誰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男女生合作讀)

過渡句:蒲公英媽媽這麼有辦法,蒼耳媽媽又是怎麼做的呢?

(4) 師鎧甲是什麼?刺在這裏又起什麼作用?(掛住動物的皮毛)看蒼耳圖:蒼耳怎樣掛在衣服上)板書:動物皮毛帶

動物們會把種子帶到哪裏去呢?(田野山窪)還可能去哪裏?

(5)豌豆媽媽的辦法是什麼呢?(讓豌豆在太陽光底下曬太陽,太陽一曬,豆莢就會炸開,豆子們就蹦跳着離開了媽媽)板書:曬太陽

4、啓發引導

(1)師你覺得它們哪一種的方法最好?爲什麼?(自由發言)

(2)這些孩子們,爲什麼要離開自己的媽媽呀!從哪裏可以知道?

(3)指名讀第一小節

(4)孩子在這裏指的是植物的什麼?(種子)

長大是什麼意思?(已經成熟了)

四海爲家是指種子要搬到哪裏去安家?(世界各地)

植物要旅行指植物要幹什麼去?(到處生根發芽)

5、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同學們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識該怎麼做呢?(仔細觀察)

(1)齊讀第5小節

(2)哪裏指的是什麼?(大自然)它指的是什麼?(知識)

師總結:我們要想獲取更多的知識,就要學會仔細觀察,養成好的習慣,經常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知識,探究奧祕,從植物媽媽的辦法中,我們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三、拓展

1、老師知道幾種植物的傳播種子的方法和奧祕,你們想知道嗎?

(1)椰子成熟了會自己落下來,落到水裏就漂走了,漂到哪就到哪安家。

(2)石榴成熟了就會裂開,小鳥飛來會吃到它的種子,這些種子就會隨着它的糞便出去,種子落到哪裏就會在哪裏生根發芽。

2、你知道哪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呢?

學生交流

四、寫字

1、引導觀察。

2、師範寫,生書空。重點指導:

已:半封口。

甲:懸針豎,寫在豎中線上。

豆:第五、六筆相呼應,橫長托起上面。

識:左窄右寬。

紛:左窄右寬,絞絲旁最後一筆輕輕往上提。

3、生描紅、臨寫。師巡視,指導、點評。

[板書設計]

3、 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 降落傘 風吹

蒼耳 鎧甲 動物皮毛帶

豌豆 豆莢 太陽曬

教學反思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本文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生動地表現出來,語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作品。全詩共五節,課文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很適合小朋友閱讀。

上課伊始我利用猜一猜,認一認的遊戲導入新課,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於是我便讓學生質疑,然後帶着疑問來共同學習課文,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結合農村孩子課外讀物少但接觸自然多的現象,利用實物讓學生猜和認,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好奇心。

根據學生天性愛玩的特點,利用遊戲來熟記生字。這樣一來調動學生識字的熱情,相互交流識字方法,提高自主識字的效果。爲學生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適當啓發誘導,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不足:設想是美好可行的,但畢竟是一種教學實踐,難免出現偏差和不妥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在學習課文時,我怕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完不成,就沒有給學生充足的考慮問題的時間,我沒能認真地聆聽學生的講解。不夠注重細節,給學生帶來理解上的困難和失去了一定的指導性。有的地方沒有做進一步的探討,並且加快了說話的語速,以致於學生的思路沒有完全的打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取長補短,再接再厲!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2

一、國小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

朗讀在國小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情感。但是,目前國小語文朗讀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朗讀時間少,未能達到預期效果。(2)朗讀目的不明確,學生容易養成壞習慣。(3)朗讀參與面狹窄,造成部分學生失去信心與機會。(4)朗讀指導方法單一化,學生不能真正掌握朗讀技巧,缺失範讀,無法起到激勵作用。因此,優化朗讀教學勢在必行。

二、國小語文朗讀教學的優化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朗讀積極性

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朗讀的效果好與不好,完全取決於教師對朗讀教學的態度。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還要讓學生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般情況下,教師常常用到的就是創設情境法和朗讀表演法。創設情境法是指教師通過爲學生創設生活化或者具有感染力的情境,進而刺激學生的視覺或者感覺等,快速地將學生帶入情境中來,達到一定的效果。而朗讀表演法是指通過角色朗讀扮演的方法促使學生對人物的性格以及思想了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結合學生學段、文章文體的特點提高朗讀技巧

國小語文教師在朗讀指導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年齡、知識結構等特點,對不同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比如,朗讀選擇標準的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也需要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側重點或者採用不同的訓練方式。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其掌握的詞彙量有限,而且國小生對句子結構沒有全面的概念。對此,教師應該不用過多地注重語言的分析和解釋。教師首要做的就是能夠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文章內容,並且促進朗讀效果。低年級的學生適合反覆的朗讀並且背誦,也適合圖文並茂的方法令其感知事物,指導朗讀。

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其語言基礎水平略高於低年級學生,也有了基本的理解能力,詞彙量也有所提高。對此,教師就要適當地關注文體培養,對一些優美語句、經典語句等進行反覆朗讀,強調詠讀,指導學生用心去讀,用心感悟每一個字、每一個詞以及每一句話。國小語文閱讀教材中設計的文體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詩歌、寓言以及童話等,對於不同的文體教師採用不同的朗讀技巧引導。比如,在學習童話或者寓言文體時,對於人物形象的表述大部分都是採用擬人化的小動物形象,大概在一個到兩個之間。教師可以採用誇張、幽默的語言方法,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內容。將學生進行分組或者分角色地扮演課文內容,寓言課文側重於對道理的描述,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學生懂得深刻的道路。詩歌課文側重於內容的節律性、情感性以及神韻性,其作爲朗讀教材最好的內容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培養學生達到朗朗上口的最佳效果。朗讀過程中,學生對音節、音律等存在差異,教師要適當地給予引導,鼓勵學生向個性化方向發展,深刻理解詩歌等文體的情感表達,進而體會內容的深層次含義。

3.強化朗讀評價

教學評價是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不能缺乏的重要部分,朗讀教學亦如此。在評價體系中,朗讀評價可以是藝術性的評價,也可以是激勵性的評價。藝術性的評價是指對學生的朗讀表現不直接做出評價語言,而是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朗讀做出的信息反饋之後,引導學生深層次領悟文章內容,促使學生形成一種高於一般性評價的自我評價。所謂的激勵性評價是指通過學生對朗讀內容的表現,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本着肯定學生、激勵學生的原則,對學生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語言。目的在於鼓舞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已經看到學生的優點和表現,促使學生增強自信心,鼓勵學生不斷努力改進。例如,學生的朗讀表現並不如何好,但是教師依然可以誇讚學生朗讀的認真、聲音響亮等其他優點,促使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教師面對這樣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關愛以及期待之情,促使學生不斷地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讀技能。但是,教師也要適度地應用激勵語言,要科學合理地利用,不能讓學生產生自愧蒙羞、自愧不如的感覺。教師要儘量靠近真實性、藝術性的表達,帶給學生更加真實、舒服的感受。

綜上所述,在國小語文朗讀教學中,要徹底摒棄傳統教學理念,不斷改革創新,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父巫峽霧的變化及美景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含義和在表達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含義和在表達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準備

預習、蒐集有關巫峽的詩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快樂讀書屋2《巫峽賞霧》巫峽是長江山峽之一,因巫山而得名。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隨同作者一起走進巫峽,欣賞巫峽的霧。

二、新授

(一)自讀課文啓發興趣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4頁,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請一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3.課文主要寫了巫峽的霧,是分幾部分來寫的,請同學們瀏覽課文,回答這個問題,

(二)層遞吟詠昇華閱讀情感

1巫峽爲什麼叫霧峽,是因爲它多霧。

2巫峽的霧給你的總體感受是什麼呢?用一個詞來概括(俊秀迷人)

你是從哪知道的?

你能把這段話讀給大家聽嗎?

3.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巫峽的霧的呢?請同學們看自學提示:

課件: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請你畫出課文主要描寫課哪幾種霧?每種霧的特點是什麼?

作者是通過運用哪些方法把霧具體形象描述出來的?

把你找到的相關句子和同桌交流。

4.彙報(是完成板書)

山帽子霧有什麼特點?作者怎樣描寫的?請你讀一讀

半山霧像什麼?作者用了什麼寫作方法把它寫具體形象的?

輕紗霧的特點是什麼?你是通過那句話知道的?(指導讀的輕一些)

江霧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跑馬霧又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請你讀出它的氣勢

作者抓住了各種霧的特點,大量運用聯想、想象手法,使巫峽的霧似真似幻,彷彿帶領我們遨遊人間幻境。比喻、排比、擬人等表現手法的使用使雲霧姿態更加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極具觀賞的視覺衝擊力,使我們享受了一頓豐盛的雲霧奇觀盛宴。

5.第二部分一開始先寫巫峽的'霧俊秀迷人,又分寫了5種霧的各種姿態,這種結構叫什麼?(總起--分述)以後我們在寫作文時,也可以運用此種結構方式。

6.我們通過各種方式讀,感悟到了用語言文字美,接下來我們欣賞圖片,進一步感受巫峽的霧的美輪美奐。

巫峽的霧真是千姿百態(板書)它們有的似飛馬游龍,有的擦地蠕動,有的像瀑布一樣垂掛絕壁,有的又聚成滔滔雲紗。

請同學們齊讀最後一段

(三)識字

師:同學們,通過學文對本課的生字已經認識了,下面老師檢

查你們的識字情況,請同學們看生字卡片。

(四)拓展實踐,提升閱讀品味

巫峽是長江三峽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之一,從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都在這裏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老師精選了2首有關巫峽的詩與大家分享(讀詩)

(出示後先讓學生自讀,然後師生齊讀)

三、總結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到處都有美,我們缺少的是對美的發現,的確,大自然中的美是無處不在的。

希望同學們能用你的眼睛去發現,用心去體會,並能用文字把它們描述出來與大家分享。

板書設計:

快樂讀書屋2

多霧 霧峽

山帽子 大而圓

半山 天幕遠山

巫峽賞霧:俊秀迷人 輕紗 絲絲縷縷

江 早而居多

跑馬 氣勢磅礴

贊霧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出現的四個字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錢塘江大潮來時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遊勝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師將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下自古以來被譽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板書:

觀潮

(齊讀課題)

二、預習入手,瞭解學情

1、昨天回家都預習了嗎?讀課文了嗎?老師把檢查的權力交給大家:

⑴ 同桌互讀互查:

同桌互相讀課文,每人讀一段,合作將這篇文章讀完,看是否讀正確、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讀得好,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揚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讀時遇到了困難,也請你幫幫他,好嗎?

(反饋情況:獲得表揚的同學請舉手。)

⑵ 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課文讀過了,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課件依次出示詞語:

據說 籠罩 薄霧 猶如 霎時 餘波 恢復 漲高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踮着腳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

(開火車讀,齊讀。)

⑶ 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嗎?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5

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的確是這樣的,面對今天的教育環境,絕對是有改革的必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可以說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實際的教學環境中靈活運用。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與傳統和語文教學存在很大的差異,以往的語文教學以教師爲中心,以書本知識爲本位,以考試爲目標。

教學結構是表現教學內容、顯示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組織教學環節,設計教學結構時,必須明確一個目的,體現一個觀點,堅持一個原則。

在語文教學中,課程設置要符合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學到課本外的做人知識。

作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常常思索着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下面作具體的探討,希望給廣大的國小語文教育工作者帶來啓示。

一、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

語文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是學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學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這就更要求語文教師博覽羣書,不斷地豐富、充實和發展自己,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進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和神聖的形象。

教師要深入探究教材,善於濃縮課文內容,通過活生生的語言因素,來達到使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發展思維的教學目的。有的課文比較淺顯,中心較明確,教師可充分利用幻燈、錄音等教學手段編制信息傳遞程度,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在引導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後,用省下的時間指導學生練習,培養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二、課堂上必須有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孩子們課堂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我們的語文課堂空間如何去翻閱孩子的生命。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着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激情來自本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

三、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境教學,對於國小生而言,不但能夠激發興趣,並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果都是把握好這一環節,教學效果將會不錯。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爲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情感。

爲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於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形成印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藉助圖畫再現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華,必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於接受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在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導和啓發,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於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學《風是一位畫家》一課中,通過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體會到一年四季風的特徵,理解了這些風伯伯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四、要善於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課堂提問適中,如果太容易,學生不需要動什麼腦筋就會覺得沒意思,如果太難,學生會感到摸不着邊際,失去信心。提問要緊扣課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學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說出一二。學生有好勝心理,是願意思考問題的,關鍵在於都是要善於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學生。

五、走下講臺,充當學生

實踐證明,師生關係越融洽,教學效果就越好。根據我們的教育對象――國小生的特點,我們應該思考哪種教學方法,更容易被他們接受,儘量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努力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差距。教師可以走下講臺,讓學生充當都是,比如在生字教學中,鼓勵學生上臺,識字,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不但課堂氣氛活躍,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有成功感,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讓他們也認識到,只要努力,我們也可以做一個老師。

六、充分利用多媒體

現在,多媒體普遍作爲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它以圖文並茂,直觀的聲像、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有助於學生合作、主動地學習,達到開啓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境界。

總之,我真誠地希望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讓學生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最大程度地學到應知應會的知識!實實在在教語文,簡簡單單教語文,從從容容教語文,輕輕鬆鬆教語文,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華的教學狀態。我在路上,我在努力!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6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着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有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己總是與現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麼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同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爲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裏算哪裏,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爲什麼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係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着聽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己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裏,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麼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着期待,希望我帶他們到處神遊,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飽飽的,並富有全面的營養,然後,“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爲美文的文章,而對自己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己認爲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現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一定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爲什麼不可以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 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後,還真想不出來上後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國小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大量閱讀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麼呢?

語文一節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衝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能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節來完成,但我們必須在潛意識裏不斷的滲透,而後才能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課不過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課爲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麼?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後,其餘的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羣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着講着,常常會發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 我認爲這纔算語文課。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7

教研資料:

綠色記事本

教學目標:

1、會認“供、耗、捐、購、臭、簿、限”等七個字,掌握本文的新詞。

2、朗讀課文,理解小奧茨和他同學的“綠色記事本”上記錄的內容,學習寫好環保日記。

3、教育學生保護環境要從小做起,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小奧茨和他的同學的“綠色記事本”上記錄的內容,知道孩子們在保護環境方面做了些什麼,有些什麼感想.

2、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交流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讓學生了解環保小知識.

2、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1、同學們,有一個小朋友叫小奧茨,在新學期開始時,他得到一本記事本,這是一個很特別的記事本.你們想看一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2、質疑課題:

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麼問題?

(1)、爲什麼叫“綠色記事本”?顏色是綠的嗎?

(2)、誰給他的記事本?爲什麼要給他呢?

(3)、這本“綠色記事本”中記錄了什麼內容?

設計理念:本課的課題統領了全文,讀了課題,只要稍加引導,學生的思維就會發散開去。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好,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一起讀課文吧!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本課的生字。

(2)、邊讀邊想課文中關於“綠色記事本”寫了什麼內容?學生自由讀課文。

(3)、彙報,檢查生字。

A、請學生讀詞語:提供、瀕臨、捐獻、攢錢、臭味、簿片、消耗、購買、限制。

B、理解詞語:耗費、瀕臨滅絕、購物、收支簿、限額。

C、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

(4)、指名輪讀課文,再次思考“綠色記事本”寫了什麼內容?並找出有關的段落。

設計意圖:有話說:“站在岸邊學不會游泳。”因此,我讓學生都自己到“水中”去實踐,自己讀課文,找自己不認識的字,認識自己的生字。學得怎麼樣?必須要有反饋,自由讀,集體讀,都不能很好的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此文是獨立閱讀課文,因此,在學生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基礎上,讓他們個人輪讀,一則能很好地檢查學習的效果,二則學生親自讀了,對語言會有更好的感悟。

三、默讀課文,探究內容。

1、綠色記事本的封面是什麼樣的?

2、綠色記事本是用什麼材料作成的?

3、綠色記事本上寫了哪些內容,請你把每個內容用一句話說出來。你從綠色記事本上的內容,感受到了些什麼?(讀3至10自然段,看看小奧茨的“綠色記事本”記錄的內容。)

a. 爲瀕臨滅絕的灰鶴捐款.受表揚.

b. 因爲自己馬虎睡覺忘記關電燈.浪費電感到後悔.

c. 上圖畫課因爲粗心畫畫.浪費了三張白紙感到慚愧.

d. 看到媽媽浪費水電,建議媽媽把衣服攢多了再洗.

e. 哥哥爲了彌補自己開賽車造成環境污染,決定和朋友每年額外種二十棵樹.

f. 建議和爸爸坐公交車上超市購物,節約了汽油,保護了環境.

j. 我不顧垃圾的臭味,耐心地把垃圾分類處理.

4、你認爲他哪件事做得最讓你欣賞?把你喜歡的`內容讀一讀。

5、其他同學的記事本上都寫了些什麼?

6、現在你能說一說爲什麼叫“綠色記事本”嗎?

四、學生有了充分的思考時間後,作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因此,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感悟。然後,才進行小組討論。如果沒有充分的自己思考的時間,小組交流的時候,就不知道從何說起,思考的程度也不會深。因此,我讓學生自己先思考,這樣,在交流的時候,就做到有的放矢,自己哪懂了?哪不懂?通過小組交流,切實解決自己的問題,提高小組學習的實效性。

五、反饋學習情況:

六、將我國現在的旱情通過圖片、新聞,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現給學生看。

七、 總結全文:學生們的“綠色記事本”記錄的雖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環保意識已經在他們心中留下了烙印,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從現在開始樹立環保意識,開動腦筋,創新方法,並在實踐中努力爭當一名優秀的環保小衛士。

八、拓展訓練:

談談自己平時在環保方面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生活中的小竅門。

九、作業:

1、給父母講講這個故事。

2、寫一篇環保日記,內容可以是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學習課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動。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通過談話簡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2、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注意正音。

二、發現文中的語言密碼,積累語言,學習寫法。

1、在文章的字裏行間,作者還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景物、動物。

屋子,閃電,雲彩

星,蝙蝠,夜鶯,貓頭鷹

2、學習比喻句

在文中作者是怎樣形容它們的呢?

地洞似的屋裏

帶子似的閃電

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雲彩

理解比喻詞“似的”

3、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仿說比喻句。

4、出示寫夜色的一組

星——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蝙蝠——灰色的蝙蝠

夜鶯——會唱歌的夜鶯

貓頭鷹——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男、女分角色讀豎着讀

5、比一比這兩組詞語,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學習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好的讀者還要會問。猜一猜,學習這篇文章,老師可能會問那些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問,教師重點指導:

1、什麼是天窗?

2、爲什麼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活潑會想的孩子,怎樣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

好,課文的那幾自然段具體寫了透過小小的天窗孩子們從“無”中看出了“有”、“虛”中看出了“實”。

板?無?有?虛?實

3、結合課文理解“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麼意思?

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誰?

“這時候”指的是什麼時候?

(夏天陣雨來了時)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晚上,當他們被逼着上牀去“休息”是)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唯一的慰藉。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理解“唯一”。

課件出示文章第四、第六自然段。自由讀讀這兩段話,透過字裏行間,你能發現這是一羣怎樣的孩子。體會孩子們認識外面世界的迫切渴望。

指導朗讀

4、這小小的天窗又是怎樣安慰他們的?怎麼成爲了他們唯一的慰藉的呢?

快速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A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讀這一段

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雨腳在那裏卜落卜落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瞥,你想象到這雨這風這雪這電,怎樣猛烈地掃蕩了這個世界,你想象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指導理解朗讀

師讀: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雨點在那裏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瞥。

聽出了什麼?

雨點跟雨腳不一樣嗎?

對啊,雨點它有腳,它光着腳丫在那兒卜落卜落跳,跳得那樣輕快。

“一瞥”是什麼意思?閃電它有眼睛啊,它飛速地看了你一眼。

指導朗讀,讀出想象中風、雨、雷、電的威力無比。

小結:就這樣,活潑會想的孩子,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小小的天窗成了他們唯一的慰藉

B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

夏天的夜晚,孩子們又透過小小的天窗看到了什麼呢?請默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看到的,用……..畫出想象到的。

彙報:

看到:——想到:

一粒星——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一朵雲——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雲彩

一條黑影——灰色的蝙蝠

會唱的夜鶯

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夜的美麗與神奇,就這樣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親愛的孩子們,透過那小小的天窗,仰望頭頂的星空,你會想的什麼呢?

訓練說話出示圖:

秋天來了,當你透過小小的,看見飛過的一隻大雁,你會想到:

北風呼嘯,當你看見一朵潔白飄逸的雪花,你會想到:

活潑會想的孩子就這樣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小小的天窗成了他們唯一的慰藉。

四、總結昇華,體會情感

現在,你明白了嗎?爲什麼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

指名彙報

小結:是啊,當門窗緊閉,屋子黑得地洞裏似的時,只有這個小小的透明玻璃,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廣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

引讀課文第八自然段

小小的天窗,帶給孩子們無限的想象(板)

理解文中第八自然段的“天窗”爲什麼要加上雙引號呢?

天窗已經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天窗是孩子們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們心靈的窗口,揣着一顆嚮往美好的心,才能打開想象的窗,讓心靈通向更多更廣袤的美好世界。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a.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是怎樣抓住五彩池的特點來寫景的;

b.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c.抓住五彩池的特點,創作廣告詞或導遊詞。

★過程與方法:

a.繼續運用抓住重點詞、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

b.開發思維、在聯想中增強記憶能力,積累寫作方法;

c.強化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a.瞭解五彩池的特點,體會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

b.激發學生審美意識, 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難點

瞭解五彩池的特點及池水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五彩池》。

2、談話導入:同學們喜歡旅遊嗎?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作者去細細遊覽——五彩池,感受它的美麗與神奇。

3、五彩池在什麼地方?它的哪些方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深刻印象?

生:在四川松潘的藏龍山。五彩池的水池很多,水池形狀各不相同,水的顏色很美,很豐富、絢麗??

師:歸結起來,就是——(板書:池,水)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哪個自然段寫水池?

2、PPI出示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然後用朗讀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3、學生自讀課文,交流喜歡的句子。教師引導學生再讀感悟,適時進行點撥:

從“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中“漫山遍野”和“大大小小”感悟水池的多和作者的驚喜;

從“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着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的“無數”中感悟水池的多,分析其中的比喻手法,感悟水池的美麗;

從“水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小的像個菜碟,水很淺,用小拇指就能觸到池底。”中感悟水池大小不同、深淺不一,實在奇特;

從“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中感悟水池的美麗,進一步分析比喻句,從省略號激發學生想象力,感受水池形狀多樣,千姿百態,明確水池是天然形成的,感悟水池的神奇。

4、全班朗讀第二自然段(配樂),小結。(板書:數量、形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五彩池只有水池很美麗嗎?還有什麼使你感到很美?

2、PPT出示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五彩池的水有什麼特點?

(2)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然後用朗讀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3、學生默讀課文,交流五彩池水的特點。教師引導再讀感悟。

(1)水池裏的'水顏色很多,五彩繽紛,很美。

(2)來自同一水源的水流到不同的水池,呈現的顏色卻不一樣,可以舀起來一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個樣,什麼顏色也沒有,很神奇。

4、教師適時進行點撥:

(1)師:“更使我驚奇的是”中的“更”能否去掉?去掉後,句子還通順嗎?它的作用是什麼?

生:不能去掉,雖然去掉它後句子還是通順,但使用它可以使第二、三自然段連接更加緊密,並且表現出作者的驚奇,說明五彩池的水更加美麗和神奇。

(2)師:勾畫出描寫水的顏色的詞(咖啡色、檸檬黃、天藍色、橄欖綠),觀察這些詞有什麼特點?使用這些詞有什麼好處?你能用這樣的方法說說其它表示顏色的詞嗎?

生:這些詞中都包含着具體事物,以事物的顏色來形容,可以使我們很直觀地感受、想象出這種顏色來。我還能說其它顏色,如茄子紫、西瓜紅、草綠色??

4、小結:從這些詞中我們感受到,池裏的水不僅五顏六色,而且十分鮮豔、絢麗,實在很美;池裏的水不僅流到不同的池裏有不同顏色,同一個池裏上層和下層、左邊和右邊也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實在是既美麗又神奇!(板書:顏色)

5、推薦同學朗讀第三自然段(配樂)。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五彩池中的水是這樣神奇與美麗,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板書:成因)

2、PPT出示學習目標:

(1)四人小組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討論:爲什麼水池裏的水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來呢?

3、學生小組朗讀,討論,分析原因。再用自己的話交流。

4、師引導、小結:

a、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筍。

其中“高低不平”如何理解?找出相關句子讀讀,再讀比喻句“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b、石筍表面有石粉。

c、陽光折射。

d、花木倒影。這就使已經五顏六色的池水更加瑰麗。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你能說說瑤池和五彩池的區別嗎?

天上——人間;五種顏色——五彩繽紛;神話——現實??

2、總結:五彩池比瑤池更加美麗而神奇。(板書:美麗而神奇)難怪作者感嘆到——“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這裏“五彩的瑤池”是指——“五彩池”。由此表現出作者對五彩池由衷的讚美。再讀。五彩池只是我們祖國壯麗河山的一個縮影,其實,作者是通過描寫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抒發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板書:熱愛)

六、拓展。

五彩池是這樣的美麗與神奇,必將吸引更多的遊客,請你當小導遊,爲五彩池設計廣告語。先和同桌交流,再展示。

七、作業:

課後以小導遊的身份爲五彩池寫一篇解說詞(或背誦喜歡的段落)。

板書設計

五彩池

數量

形狀

美麗而神奇

顏色    (熱愛)

成因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0

第一課

《一去二三裏》是一首饒有趣味的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美麗的山村風景,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數字鑲嵌其中。在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孩子們觀察課本插圖,說說插圖裏都畫了些什麼,然後引出課題《一去二三裏》,接着請他們讀一讀童謠,用鉛筆圈出本課的生字。因爲一到十這十個數字大部分孩子都已經認識了,因此教起來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比較順利。而就童謠本身來說,我發現很多孩子都已經能背誦,但存在朗讀拖沓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及時進行了糾正,不過效果不是很好。看來,這是一項需要時間慢慢來的工作。就整篇課文來說,我認爲難點在於字的書寫。孩子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書寫是從這節課開始的。在認識了田字格之後,我指導孩子們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麼樣的,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並告訴他們字不要寫得“頂天立地”。我發現大部分孩子對寫字還是很有興趣的,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的。有的孩子認爲自己字寫得不夠好,就一直擦,直到寫得自己滿意了爲止。對這樣的孩子,我及時進行了表揚,同時告訴他們一筆一劃看清楚,找準位置再寫,這樣就不會不停地返工了,《一去二三裏》這節識字課就這樣上完了。從整體來所,條理比較明晰,結構也相對較爲完整,但是我也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的不足就是教學過程中情景的引入做得還是不到位,比如在介紹課文時,可以講一個小故事,讓孩子們把注意力轉移到課文中,而不是單純地爲識字而識字。“繪聲繪色”地上好一堂課,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第二課

《口耳目》學生在上語文課的時候,如果老師說我們來用數學知識學語文,或者是說來畫畫、唱首歌等,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被吸引過來,表現出很大的興趣。課程和課程之間,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語文這門課程又是和生活緊密聯繫的,有很多內容都是可以和別的課程相聯繫。比如在認識一到十的數字時,在鞏固的時候我就做一個數學小遊戲,讓學生加一加、減一減,把得數找出來,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比開火車或者指名讀好濃多了。

第三課

《在家裏》作爲第一堂課跨越式課例展示,課前我作好充分準備。我認真備課,根據本課教學要求和教材特點,我是這樣安排這堂課的:一、創設情景,學生介紹自己的畫。二、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三、學習本課生詞,按:圖——拼音——漢字的順序出示。選詞說話;認識三個偏旁扌、氵、糹,四、讓學生進入跨越式平臺。從實施教學的方案來看,教學思路清晰,課堂氣氛較活躍,基本完成教學目標。

第四課

《操場上》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復現生字,開火車、比賽、玩拼字遊戲、貼圖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這些活動中又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於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覺認識了這些字。注意力難以保持是一年級的年齡特點。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學中要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這樣教識字,學生學得輕鬆,愉快,不是把識字當作任務,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教師的建構主義思想、人本教育理念蘊含其中,體現了個性化教學的本質特徵。

第五課

《畫》是一篇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教學時,我緊扣畫中的內容,讓學生看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當學生對圖中內容熟悉後,我說“山”,讓學生找到相應的詩句,畫出來,讀一讀,並圈出“山”;我說“水”,讓學生找相關的詩句,當學生找到“近聽水無聲”,讓學生說說爲什麼水會沒有聲音呢?從而不斷的讓學生揭出謎底。在說到意思相反的詞時,也許是學生對詩句不夠熟悉,我發現學生中能找到3對反義詞的同學不多,師生一起探討後,我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意思相反的詞,學生的積極性倒是蠻高,說出了好與壞,高與矮,胖與瘦、美與醜等相對的詞語,課堂中出現了一個小高潮。

第六課

《四季》1、教師的欣賞與鼓勵,可以生成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2、正因爲有了前面語言的積累,情感的體驗,纔有了這些精彩的創新和運用!3、這裏創設了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這樣不但讓學生產主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語言。

第七課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它主要通過對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色的介紹,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這一課時,我主要以學生爲主體,依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儘可能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江南美麗的風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在學習“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等詞語時,我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圖片、聯繫上下文等方式來幫助理解詞語。在教學中我重視朗讀,讀中感悟。其實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課文,別看這麼短的兒歌,有些孩子要讀上好幾遍才能讀通順。在學生理解了字詞、理解了課文後,我讓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採取自讀、自背,小組內讀、背,等多種方式,有很多同學學完課文就會背了,而且很輕鬆,效果非常好。

第八課

《哪座房子最漂亮》本課認識一個偏旁“草字頭”,學會7個生字和會認9個字。在7個生字中,要重點指導讀準“青、前、香”的字音。9個認讀字要讀準“座、哪、房、最、亮、窗”的音,在記字形方面,可以利用熟字,筆畫筆順記字形。1、用比較的方法,觀察圖畫,讓學生說說哪座房子最漂亮?再讓學生指指哪是國小堂。2、讓學生觀看過去農村破舊房屋、矮窄門、小低窗、房前房後樹少草多的錄相。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白國小堂爲什麼最漂亮。

第九課

《爺爺和小樹》這一課在教學時,我主要採用了動畫現情境,語言煽情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自己比較滿意:那就是在讓孩子們看動畫的時候,我問:這西北風怎樣啊?他會對小樹說些什麼呢?你覺得小樹怎麼樣啊?(很可憐),小樹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你看着一切,你想爲小樹做些什麼呢?當孩子心地裏那柔柔的溫情被形象的畫面,老師的語言撩撥起來的時候,我不失時機地說:別急,有位老爺爺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他來保護小樹了。他是怎麼做的?這樣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課文,朗讀起課文來。後來,又讓學生想象說說,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又會怎麼說?有了前面的鋪墊,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思維格外活躍,語言生動,想象合理又充滿着親情,讓人感動。這是一堂情與理交融的課。孩子們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得到了情感的薰陶和人性的教育。文以載道莫過於如此。

第十課

《靜夜思》在教學《靜夜思》這首古詩時,我首先讓學生藉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由於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已經熟背了這首古詩,因此在別的同學朗讀時,一部分同學根本不認真看書中的每一個字。當我把書中要求會認的字找出來時,一部分同學卻不會讀。

這就使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在幼兒園先學這些知識,是弊還是利。於是我把這首詩抄到了黑板上,強迫他們在聽別人讀古詩時,認真看古詩中的字。經過長的培養,我想:他們一定會養成好的聽課習慣。

第十一課

《小小的船》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激發學生認識情感、激活學生認字思維,從而讓學生找到識記的方法和樂趣,在樂趣中識記、主動識記。首先,讓故事激發興趣。我在開課時,設計了謎語激趣引入。在開課環節,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開課時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這樣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調動了他們的興趣。

第二,注重識字教學。學生一開始就對課堂產生了濃厚興趣,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利用設計好了的各種認讀識字的形式將知識點更好的傳授給學生。首先要學生對本課的認讀生字有個初步的認識。例如通過自由朗讀、點名朗讀、齊讀課文等形成學生對生字的'音和形有整體的感知。學習生字,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用各種方法記字形,而是預設了幾個教學點,“坐”字用猜字謎、反義詞(坐對立)來幫助學生釋義,學習“彎”字,我演示了偏旁“弓”的變化過程,幫助學生記形。鞏固生字環節,我用了遊戲“摘星星”,學生興趣濃厚,效果非常明顯。

第三,練習想象說話。在本課教學中,我還不失機會地積極開擴學生的想象空間。我設計的“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彎彎的事物有那些”、“藍藍的天空像什麼”、“閃閃的星星像什麼”等問題,並讓學生想象“你坐到月亮上,會看見什麼?”讓孩子積極投入了想象和思考,並鼓勵他們踊躍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學生對課文內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十二課

《陽光》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怎樣讓學生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呢我設計的是在識字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想象,比較,做動作等方式,去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理解,體會陽光的真正美好與寶貴。教學中緊緊圍繞陽光給大地及人們帶來的美麗與歡樂,來表現陽光的寶貴,學生理解起來淺顯易懂。又通過蒐集的課前資料,去了解陽光的一些課外知識,即幫助理解了課文,又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這節課下來,整體來說效果還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識字部分有些拖拉,以至指導寫字過程中時間有些緊張,在理解重點詞時,引導得不夠到位,以至學生沒法領會,回答不到點子上,最後忍不住自己講出來了,以後,我會吸取經驗,多請教老教師,討教些好的經驗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能夠更上一層樓。

第十三棵

《影子》

1、在教學中,我注意了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

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

3、自主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質疑,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思維能力。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學習,而且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

第十四課

《比尾巴》開始上課,我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六個小動物,讓孩子們當裁判來評評動物們的尾巴,同時也讓接近生活實際的活動走進他們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們躍躍欲試,很快能猜出來,這樣的情境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也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讓學生說說你有什麼方法學好這些生字,同桌之間互相交流,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這樣從會讀到會認,由簡到難地進行學習。比如抓住識字規律,把幾個相似的生字“巴、把、公、鬆”放在一起,讓學生髮現識字規律,滲透識字方法。

兒歌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前就會背了,爲此,在朗讀指導中,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同時注意穿插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合作讀、邊讀邊表演等,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指導朗讀時,有些亂,層次性不夠強,沒有落到實處。二是課後拓展部分,從課堂實效性來說,花的時間較長,意義不大,我經過反思覺得安排背誦會更有效。

第十五課

《比一比》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閱讀的基礎,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體會到低年級的識字、韻文教學也是首先研究教材,把握重難點。然後圍繞識字的重點確定教法、學法。在“比中學,學中比”,體現了本課的特點,又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課堂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這學期我自己也感覺課堂上嚴肅有餘而活潑不足,忽視了兒童的情感需要。課後,我強烈地感覺讓課堂充滿情趣,不僅是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識字教學本身內在的要求。語文生來就是爲着放飛兒童的夢想而存在的,每一個漢字都可以激發孩子無窮的想象,一個個漢字連綴起來那就是一片放飛的天空

第十六課

《自選商場》在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我對學生進行了如何說完整話的滲透與指導。而且效果不錯,表面看沒有什麼缺憾。但是當課後學校領導進行監控時我才發現,自己在課上只注意了對學生順向思維的訓練。因此,當問到什麼是日用品時,學生就不會順着這樣的問題說完整話了。可見缺少逆向思維的訓練。導致學生只會按照教師的訓練直來直去地說話。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可塑性比較

大,教師向什麼方向引導,學生就會向什麼方向發展。因此,教師要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成爲拓寬學生思路的指引者,另外,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完整性,善於聽學生說話,時刻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得到訓練,確實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第十七課

《菜園裏》這篇課文有十幾個要求認的生字,我想方設法讓所學生字和學生多見面,先是讓孩子看蔬菜圖片(圖片上有蔬菜名稱和拼音)說說你認識的蔬菜寶寶名稱,再讓會認的小朋友帶大家認讀,這是第一次和生字寶寶見面。再是讓同桌藉助拼音讀蔬菜名稱,再開火車認讀蔬菜寶寶名稱。認讀後去了拼音再認,再從這些蔬菜名稱中出示生字,讓孩子互相交流記憶方法。然後是學生齊讀,集體交流識字方法,孩子用加一加減一減,記筆畫等辦法來說自己的認字法。接着請同學們指名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這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生在多次與生字詞見面後,很自然地記住了,教學效果較好。如此生字教學體現層次性,遵從一年級學生識字的特點,“認得快,忘得快。”這麼有層次有梯隊,通過反覆訓練,紮實識字,採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自主識字意識學生對生字的認記一定能得到鞏固。

第十八課

《日月明》這一課將多個會意字,串編成了一篇小韻文,這麼多個會意字,學生們會理解並記憶嗎?

我帶着自己畫的簡筆畫走進課堂,學生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他們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那‘明’就更亮了。”在學習“鮮”的時候,學生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魚、羊’在一起就更好吃了。”“滅”字學生會說:“‘火’上蓋牀被子就滅火了。”

我想,作爲一名教師要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我們要學會向書本學習,學習理論,開闊視野,尋找解決辦法後,再回到課堂。因而,我也感到自己的知識儲備太少了,我還應該加強學習,多讀書、多積累,以滿足教學需要。

第十九課

《我多想去看看》一,本課注意了讓學生讀課文後,讓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引導,有些學生能較好的提出問題。例如,他們想去哪裏看??看什麼?天山什麼意思。這樣從學生問題出發,避免了課堂煩瑣的分析,讓學生感到枯燥,而注意力分散。這樣從學生的問題出發吸引了學生,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由於本課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別容易激發學生的說的願望,所以,在教學中安排了說話練習。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練習,學生說得不錯,有的孩子說,他要去天上看看那裏的月亮,有的說也要去北京看看,有的說要去太空很好的發揮了他們的想象。這樣的訓練也是幫助學生逐漸從口語表達向書面語轉化的一個好途徑,這種模仿說使他們很快掌握、瞭解一些意思該如何表達。

有了好的課文,一些訓練,一些感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目標:瞭解民族國小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書寫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好相關的圖片、道具和生字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民族風情,展示交流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知道的有關少數民族的情況。(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着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根據學生介紹情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揭示課題,範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他們共同把自己的學校稱爲(我們的.民族國小)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國小(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學習生字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所地處邊疆的“民族國小”。

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尤其關注一些學困生)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 絨球花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ɡ)族德昂(ánɡ)族 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 搖晃(huànɡ)

3、分組朗讀,全班比賽

①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②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四、再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讀課文,釋課題《我們的民族國小》。課文中的“民族”主要指哪些民族?

2、再讀課文,想想這所“邊疆的民族國小”是怎樣的一所國小,與我們所在的學校有什麼不同?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⑴.着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並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⑵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本課時重在精讀課文,品詞、品句和品讀。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感受到了這所民族國小與我們的學校有許多不同。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走進校園去領略它的特別。

二、品讀課文

(一)上學路上

1、比較句子,體會描寫的具體性。

(1)早晨,從各處走來了許多國小生……

(2)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

2、比較句子,體會“的字結構”的運用特點。

(1)……走來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國小生。

(2)……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傣族的國小生、有景頗族的國小生、有阿昌族的國小生和德昂族的國小生,還有漢族的國小生。

(3)……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得昂族的,還有漢族的。

(二)來到學校

1、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穿戴”的“戴”是什麼結構?在本文裏,“穿戴不同”換成“穿着不同”好嗎?爲什麼?

2、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這所民族國小的學生,再現早上來到校園裏的情景。注意理解“招呼”一詞的含義。)

3、指導朗讀。

(三)課堂學習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1、體會加點詞的表達效果,然後有感情地朗讀好這個句子

2、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

(1)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2)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3、既然民族國小的同學們一起讀課文時“那聲音真好聽!”而且用的是感嘆號,爲什麼作者不直接描寫那好聽的聲音,而是寫各種小動物的表現?

(四)課間活動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作者在這裏也沒有具體描寫課間活動的情況,卻又寫了小鳥、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五)點題抒情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這所民族國小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校園美麗——國小生鮮豔的民族服飾,校園裏古老的銅鐘、粗壯的大青樹、搖曳的鳳尾竹……

民族團結——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同一教室讀書,一起玩耍,和睦相處……

生活歡樂——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和看熱鬧……

2、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有無“就”字的不同,然後讀出相應的語氣。

(1)這是我們的民族國小……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國小……

3、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然後讀出相應的語氣語調。

(1)這就是我們的一所邊疆的民族國小。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國小,一所邊疆的民族國小。

4、品讀加點的詞語,體會句子的含義

A、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國小,一所邊疆的民族國小。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第一、二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從課文的什麼地方表現出這所學校“民族”的特點?

B、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國小,一所邊疆的民族國小。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第三、四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從課文的什麼地方表現出這所學校“邊疆”的特點?

C、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國小,一所邊疆的民族國小。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然後同桌討論,這裏的“我們”指的是哪些人?請選擇並說說選擇的理由。

a、“我們”是指這所民族國小的學生和老師。

b、“我們”是指這所民族國小所在的地區的人。

c、這裏的“我們”同時又是指包括我們同學在內的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裏的人。

三、感情朗讀,自主選擇,積累背誦

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2

一、 談話導入新課,明確要求。

1. 從六一兒童節談話揭示話題。

2. 板書話題:學做節目主持人。

3. 指名讀本詞說話要求。

4. 師小結歸納要求:

① 要了解當節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項。

② 想想擔任班級慶“六一”聯歡會的主持人該怎麼說。

③ 當衆演一演。

二、 指導。

1. 聯繫生活經驗,想想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表情、動作、語言。談談你認爲當主持人要注意些什麼。

2. 指名讀。

3. 師小結,板書:一要有表情地說普通話;

二要學會主持人常用語;

三要說好應變的話。

4. 討論主持人的常用語。

5. 指名說。

6. 師小結,板書:節目開始前要用敬語;

節目之間要有銜接語;

節目結束要說祝賀的`話。

三、 練習。

1. 根據書上的節目單,分組討論如果你擔任這次聯歡會的主持人,你會怎麼說。教師巡迴指導。

2. 指名上臺表演。

3. 學生評價,指出不足。

4. 針對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結:鼓勵學生今後積極爭當班隊主持人。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設計與評課是教學過程中的兩個環節,一個在課前,一個在課後;一個是準備,一個是回顧。中心都是圍繞着上課展開的。

一、關於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學設計就是在上課之前,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預先制定的教學策略、教學思路等綜合方案,也就是上課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考慮問題越周到,課堂實施就越有效。那麼如何進行課前準備呢?

1、熟悉教材。當你着手準備選用某一篇課文進行教學時,你必須要對這篇課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讀”。

一讀寫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過文章呈現在你的眼前,你在讀文的時候,不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寫了什麼,你還要明白他是怎樣寫的,他爲什麼要這樣寫?你不僅要讀懂字面上的東西,你更要想辦法讀出文字背後的內容,這就需要你反覆閱讀,要逐字逐句地讀,要邊讀邊問。

如一年級課文《棉花姑娘》,文中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青蛙幫她治病,三次說了同樣的話:“你能幫我治病嗎?”你在閱讀時對這種反覆出現的句式不妨問問自己:棉花姑娘在請三個朋友幫忙的時候她的想法會有什麼變化嗎?

還比如《草船借箭》一課中多次出現諸葛亮與人交談的情節,但只有一處寫的是“諸葛亮笑着說”,其他十處都是“諸葛亮說”,對這種突然發生變化的地方,你也應該問問自己:諸葛亮這時候爲什麼笑着說?他笑什麼呢?還有如四年級《看不見的愛》,文中的母親面對我的不解,她說:“別的孩子都這麼玩兒。”在這看似明白無疑之處,其實蘊涵着很多很多的東西:別的孩子怎麼玩?正常孩子的玩與盲童的玩肯定有相當大的差異,這位母親不會不知道,那麼當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打彈弓時,她會想些什麼呢?這樣一追問,你對這位母親的做法或許不會僅僅停留在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這樣膚淺的、空洞的理解上了。

在不斷自問、自悟的過程中,你會讀透課文,讀懂作者。二讀編寫者。國小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國小生通過語文學習,要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像拼音、識字、查字典、寫話等語文知識、能力都不是孤立出現的,而是分散在一篇篇的選文之中。因此編輯在挑選文章、在給文章編排的時候都有一定的用意。你在熟悉教材的時候,不能只盯着一篇課文,孤立地來看它。你要把它融入到整冊教材中去,最起碼是一個單元中去考慮,想想編者爲什麼把此文編入這一單元?它與前後文之間有什麼聯繫?又有什麼區別?三讀學習者。學生是你實施教學的對象,作爲決策者的教師,你必須瞭解你的學生,你要知道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會有什麼困難,他們已有哪些知識儲備等等。

你在讀作者、讀編者、讀學者的過程中,你也就讀出了你自己。

2、確定目標。根據教材的特點、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從知識與能力,技能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緯度確定你的教學目標,明白你要教什麼。國小語文知識千頭萬緒,從教材呈現的方式來看是螺旋遞進的,又是交叉進行的。從學習過程來看,一般是非線性的。在紛繁的內容中,你要重點明確,抓住主要任務。記住前人說過的話:文章無非是個例子;我們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現在你只是藉助了教材這個例子要完成你的教學任務。如《桂林山水》一文,它最大的特點是語言優美,成語連成串,排比、比喻連成段;段落結構相似,語言表述相仿,這些與本單元的其它幾篇介紹各地美景的課文有所不同。藉助本文可以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向教材學習規範的語言表達。爲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可以把主要目標確定爲:通過反覆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並積累描寫山水的詞語、句子;用對比、舉例的方法把一個意思寫具體。

3、選用方法。這一步主要是解決“如何教,如何學”的問題。圍繞教學目標你要設計教學思路,選用教學方法。教學中每一環節的安排、每一個問題的提出、甚至是請哪個學生來回答,你都要儘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爲實現你的教學任務服務的。

也許你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教無定法,只要得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個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也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方法無所謂好壞,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對學生的成長有利就好。比如教《桂林山水》,爲了讓學生感受到山水之美,你可以播放介紹桂林山水的錄象;你也可以現身說法,把你旅遊途中的所見栩栩如生地進行描述;你也可以……

如果你覺得這些方法都可行,那麼你在選用的時候就要考慮教學成本。這個成本不僅僅是你的付出,還要看學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讓部分學生得益,那麼你以犧牲其他學生的利益爲代價,顯然是不經濟的。比如小組討論,由於話題不夠集中,學生分工不夠明確,幾個孩子湊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後來有學生彙報,但彙報的內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這樣,那麼損失的不只是你的幾分鐘,而是全班學生每人的幾分鐘!這個成本就太高。

再有,環節的安排也不可小視,哪個先講,哪個慢做也有講究。課堂好比是一首樂曲,它有節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過程的推進中要有自然的銜接、要有前進的助力、要有結束的餘韻。

總之,要設計好一節課是很不容易的,你不僅要熟知你的學生,更要有對教材的獨特感悟,對教學方法的瞭然於心。

二、關於評課的反思

評課,也就是教學評議,它是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過程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也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經常開展評課活動,可以共同研討,互相學習;可以發現不足,推廣經驗;可以明確方向,提高認識。因此,評課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那麼怎樣評課呢?

1、評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正確。首先教師所教的是“語文”的內容。語文課教“語文”這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語文課,老師讓學生把課文內容演一演,孩子們很投入,他們分角色、排練、評獎;有時老師讓學生把課文內容畫一畫,在畫的同時老師還不時地予以指點,最後不忘讓學生評一評:誰畫得最好。這些活動,學生也在積極參加,教師也有指導,但教師在課堂上所教的內容其實跟語文關係不大,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沒有多大的幫助。

其次,教師所教的內容切合學生的實際,並與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所需相一致。有些內容看似“語文”的,但意義是不大的。如查字典,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查文後生字表中的生字,並記下在字典中的頁碼。查字典的過程既不是爲了認讀生字,也不是爲了瞭解字意,而是要讓學生記下頁碼。顯然,查字典的真正意義被記頁碼給沖淡了。

“21世紀的語文教育,應該打好兩個基礎,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國小語文課就是要幫學生打好這兩個基礎,教學生有用的“語文”內容。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4

本課程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國小記敘文寫作教學設計及其意義;第二部分,國小作文構思教學設計解析,國小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設計。

本課程重點在於,重點介紹國小記敘文寫作構思教學設計的方法。課程分兩個問題對國小作文構思教學設計進行了介紹:

1、作文構思教學設計在作文教學設計中的位置,

2、國小作文構思教學設計的要點。要點中又分爲“入門設計”、“升級設計”兩部分,對構思“入點句”、“配合句”、“歸納句”的設計,對“基礎題型”、“變易題型”的構思設計方法,均提出了強勁支持的教學建議。

1、學習目標

⑴瞭解國小作文教學設計的意義及其基本類型。

⑵掌握國小作文構思教學設計的入門方法。

⑶掌握國小作文構思教學設計的`升級方法。

2、具體要求

⑴閱讀本網絡培訓課程的文字稿,用以瞭解本網絡培訓課程內容全貌。

⑵觀看本網絡培訓課程視頻講座,從理論層面,尋找本網絡培訓課程的重點、難點。

⑶觀看本網絡培訓課程互動討論視頻、課例,從實踐層面,尋找本網絡培訓課程的重點、難點。

⑷瀏覽、查閱本網絡培訓課程參考資料與文獻目錄,加深對本網絡培訓課程內容理解。

⑸進入作業及互動討論反思,檢測自己的學習狀況、與同行交流學習心得。

3、特別建議

⑴在學習本網絡培訓課程之前,學員應該留下自己的一個足跡。可以先嚐試完成一個國小作文構思的教學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未來知道自己進步到底多大。

⑵在學習本網絡培訓課程之中,善於動腦、動筆、動嘴。動腦指要善於動腦筋,要精於思考。動筆指筆記、札記之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兒。動嘴指與同學交流,要把想到的說出來,要把不明白的問出來。

⑶在學習本網絡培訓課程之後,學員應該把自己的學習收穫用於自己的國小作文構思教學設計、及其研究之中。使用“國小作文構思教學的方法”進行練習,以鞏固學習成果。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親親格日勒》是一則令人感動、引人深思的童話故事,這個令人動容的童話故事寫了在草原上,有個牧童名叫格桑,他放羊時,經常看見有一匹金紅色的小馬在奔跑,他非常喜歡那匹馬,每天都去看它。有一天,格桑跟着小紅馬來到一片森林,正巧,有兩個獵人來了,他們把這匹小紅馬綁在樹上,最終,格桑用八隻肥羊換回了那匹馬。格桑給馬取了個名字,叫“格日勒”。回到家後,格桑和格日勒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不久,格桑的爸爸生病了,只有雪山上的雪蓮纔有救。於是,格桑和小馬一起去了雪山。在拿到雪蓮後,發生了雪崩,格日勒把格桑推到了五米外的地方,自己卻埋在了雪中……告訴我們人和人也是有真誠的友誼,友誼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安慰,友誼可以使生活更加幸福。友誼是相互的,你給別人友誼,別人同樣可以把友誼給你。

【學情分析】

對於今天衣食無憂、缺少愛心的孩子們來說,缺少人生的歷練,使他們的性格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缺陷。面對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他們更多的表現出的是對他人的漠視。而《親親格日勒》爲他們搭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喚醒他們心底的對動物的關愛,對他人的關愛,使他們的心變得柔軟起來,讓他們真正學會感動。

學生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鑑賞能力,但還不夠系統。本次教學設計目的是爲了引導學生掌握寫人和動物之間故事類作品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看錄像,談感受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有關於動物生活的錄像,你們想不想看?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看完之後要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看錄像,自由談感受)

學生自由暢所欲言,交流閱讀收穫。激起對動物、對自然的熱愛。

(1)汲取知識

過渡:看來大家都很喜歡動物,許多人也和你們一樣喜歡動物,還寫下了不少生動的文章,這段時間我們已將讀了不少。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使人充實,交流使人清醒。”下面就讓我們交流一下讀書的收穫吧。

老師:誰來談一談,通過讀書,你獲得了哪些動物的知識?

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穫。(可以談到動物的生活習性、形態特點、性格特點、跟動物有關的成語、故事等,並進行適當的鼓勵)

老師:看來,讀書的確可以充實我們的大腦,豐富我們的知識。

(2)採集精華

過渡:蜜蜂採集花粉,百花才能爭奇鬥豔,我們讀書也要像蜜蜂,邊讀邊採集,才能提高我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下面我們也來一起採集書中的精華吧。

(不熟悉的生字、好詞好句、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討論。

(3)感悟真情

老師:相信你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都有所感悟吧,談一談吧。

(指一兩名學生談談自己從動物身上得到的感悟,體會文章的情感,這樣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也是有真情的)

(4)心靈碰撞

過渡:動物的真情打動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所以說,動物也有感情,也會快樂,也會痛苦,也懂得感恩,懂得愛,此時此刻,你一定也有很多話想說,那就讓我們談一談吧。

(自由交流)

老師:是啊,動物原本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又對動物做過什麼?大家請看一些圖片。(傷害動物的圖片)

老師:看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麼?自由交流。

(你們都是善良的孩子,都懂得關愛動物)

2、延伸拓展

那就請你們利用課餘時間繼續蒐集有關動物的文章,或者寫一寫身邊的小動物的故事。

老師: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用真心關愛動

【板書設計】

珍愛動物 抓題目

抓關鍵(字詞、語句、主要內容)

課內得法、課外活用

【分析與反思】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一方面爲小馬的犧牲感到十分惋惜,一方面感嘆人和動物之間的友誼。人和人也是有真誠的友誼,友誼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安慰,友誼可以使生活更加幸福。友誼是相互的,你給別人友誼,別人同樣可以把友誼給你。

以上課外閱讀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就要我們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我想恰當的課外閱讀指導,不僅有益於學生情感薰陶,良好品德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有助於學生語言的積澱。學生在積澱語言的過程,不斷的感悟書本的內涵,讓書籍豐富的營養源源不斷的流入到學生的心中。雖然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很強的自主的閱讀能力,可是從語言的積澱到內涵的感悟,教師的指導都是不可缺少的。閱讀量的增加必須以質作保證,不是隨便什麼書都能讓學生讀的。也達到的我想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的教學目的。

1.你們說做什麼事情纔算好事情呢?

2.尤拉到底想做那些好事情?

3.妹妹、小狗、奶奶碰到什麼困難呢?

4.尤拉幫助了他們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5.妹妹、小狗、奶奶被拒絕了是什麼心情?分別會說什麼?

6.尤拉爲什麼一件好事情沒有做成?他到底該怎麼做?

7.你能爲身邊的人做點什麼好事情呢?

標籤:語文 教學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