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設計5.1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第9、1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場景裏體會左右、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左右、上下、前後的方位。

2、能按左右、上下、前後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初步學會用左右、上下、前後等詞描述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位置觀念。

3、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準確認識物體之間左右、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

課前準備課件、粉筆盒、書本、尺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觀察:小朋友們,請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設疑:它們的位置在哪裏呢?

2、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板書:認位置)

二、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題圖――教室。

提問:觀察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教室裏有些什麼?

2、討論交流。

(1)、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麼位置?小明在小剛的什麼位置?

(2)、小組彙報。(板書:國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剛的前面。)

(3)、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麼說?小明在小剛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說?

3、分組討論。

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

討論後彙報:

地球儀在講臺的上面,講臺在地球儀的下面。

小紅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紅的後面。

4、聯繫教室內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係。

簡要歸納小結:兩物體之間有一定的位置關係,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面,那麼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前面,那麼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後面。

三、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的遊戲。

2、做“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你的前、後、左、右面是誰?

3、投影演示冰箱。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特徵辨認和區別這幾種圖形。

2、通過拼擺,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圖形卡片,計算機軟件、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出示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讓學生指出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

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二、新授。

1、取出兩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麼圖形?

2、取出三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麼圖形?

3、取出八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麼圖形?

教師:通過學生自由拼擺,讓學生髮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以及之間的關係、

4、取出四個長方體,(學生操作)可以拼成什麼圖形?(一種拼成長方體,一種拼成正方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35“做一做”。

2、完成教科書P37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3、完成教科書P37第5題。

4、完成教科書P38第7題。

5、完成教科書P38第6、8題。

四、課外實踐作業

利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拼出你所喜愛的圖形。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6頁練習十一第1—7。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

2、通過練習促進數感的發展,能說明解決相應簡單實際問題的思考過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逐步發展數學學習的信心,培養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2+89=53+7=64+9=73+8=

57+4=6+29=29+7=92+8=

集體口算,選一兩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來上一節練習課。

二、練習。

1、練習十一第1題。

獨立口算,集體訂正時提問。

每一組的第1題與第2、第3題有什麼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第一題是不進位加法,第2題是進位加法,因此十位上的數比原來多1。)

2、練習十一第2題。

老師可以將第2題做成道具,改動要加上的一位數,讓學生多練幾次,掌握計算方法。

3、練習十一第4題。

(1)出示第4題,老師說明題意:在括號中選擇一個正確的得數,並把它圈起來。

(2)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說說你圈的是哪個數?另一個得數錯在哪裏?今後計算時要注意些什麼?

4、練習十一第5題。

12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完成,集體交流,統計全對人數,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表揚,並指導學生分析錯題,指導學生改正錯題。

5、練習十一第6題

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列式計算,交流結果。

6、練習十一第7題

請多個學生提問題並解決

三、作業佈置

1、《練習冊》練習十一(1)。

2、比一比,算一算。

(1)45+3=3+52=6+40=

45+5=8+52=6+44=

45+8=9+52=6+49=

49+3=52+6=4+68=

49+30=52+9=4+66=

(2)在正確的得數上打“√”。

54+9(635373)8+63(716172)

95+5(9990100)75+9(847485)

(3)直接寫出得數。

2+89=55+5=92+8=

57+40=6+29=64+9=

29+7=30+70=75+20=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

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過程與方法:

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感受數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在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中,學生能正確的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比較大小的方法,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2、能夠正確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準備

掛圖、小棒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創設情景,觀察情景圖

1、同學們也讓我們踏上神祕的南極大陸進行實地考察,好嗎?

2、你在南極大陸上都看到了什麼?看誰能把話說完整。

3、先讓我們估計一下,天上有多少隻賊鷗?冰上有多少隻賊鷗?冰上有多少隻企鵝?

學生試着估計一下,並說說是根據什麼估計出來的?

二、提出問題

看樣子南極的朋友還真不少,就讓我們用數字把朋友的數量記錄下來好嗎?

三、解決問題

1、想一想,這些數字你想怎樣記?

2、把你的好辦法,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讓他們幫你聽聽怎麼樣。

3、你能把這些數字記錄下來嗎?試一試。

4、相信你會把這些數字讀得非常正確。

5、小組同學交流想法,並用計數器演示。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計數器幫助演示數的寫法,並讓學生說說每一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加深數位意義的理解。

6、小組內一個同學用計數器演示,其餘同學讀數並把數字記錄下來

7、小結:通過讀數和寫數,你都有什麼發現?

揭示:讀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四、應用拓展

1、聯繫生活實際,找一找我們的周圍什麼地方用到數字?(全班學生的總數、男同學的人數、女同學的人數等等)。先讓學生用該數字說一句話,再讓其餘同學把數字記錄下來。

2、“自主練習”第1題,先讓學生獨自做題,把自己寫的數讀給小組同學聽,在小組內交流寫法。

3、“自主練習”第2題,先讓學生整體觀察這張表,有什麼發現?再讓學生獨立填寫各空格里的數。填完後,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有什麼發現?

小組交流。

全班彙報。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第(2)課時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上節課我們在南極考察時看到了天上有47賊鷗,冰上有32只賊鷗,看到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呢?

2、學生自由提問。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中,如果出現“一共有多少隻賊鷗?”可以讓學生想辦法數出賊鷗的總數,如果有學生會計算的.話,可以計算出來,但對學生不作統一要求。如果學生不能提問出“天上的賊鷗多還是冰上的賊鷗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

二、解決問題

1、“怎樣才能知道天上的賊鷗多還是冰上的賊鷗多?有什麼辦法?”讓學生知道問天上的賊鷗多還是冰上的賊鷗多,其實就是比較47與32的大小,“怎麼比較47與32的大小呢?”

2、學生獨立思考。

3、小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

三、拓展應用

1、“自主練習”第3題,學生獨立做,做完後小組交流想法。

2、“自主練習”第5題。

(1)同學們先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擺的。注意讓學生把圖中的條件和問題表述清楚。

(2)在理解圖意後列式計算。

(3)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樣想的,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

(4)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法做第5題。

3、“自主練習”第7題。

(1)、先讓學生明白題意。

(2)、學生獨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選擇的結果和想法。

(3)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四、課堂小結: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72《連加》。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加計算的意義。

2.通過探究讓學生掌握連加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的連加計算。

三、教學準備

1、預習新課,製作圖片學具。

2、回顧加法的意義。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1、引入語

同學們,大家好,現在我來給你們講的微課是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72頁的《連加》。

2、講解“連加”的意義

我們現在來看一組小明在給小雞餵食的主題圖片。(出示課件:5只小雞)地上有幾隻小雞?我們來數一數,1,2,3,4,5。

(出示課件:原來有2只小雞)接着跑來幾隻小雞?(是2只)

(出示課件:最後跑婭1只小雞)最後跑來幾隻小雞?(是1只)

現在我們要求一共有幾隻小雞用什麼方法?怎樣列式?我們可以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這種算式在數學上叫“連加”。

3、現在我們來探究連加的計算順序。

像這樣5+2+1的連加算式我們怎樣來計算呢?

⑴看:原來地上有5只小雞,跑來2只,一共有幾隻?我們來數一數,(1,2,3,……一共有7只)又跑來1只,現在一共有幾隻?(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雞。

⑵擺小棒圖

下面我們來看看小棒圖,數一數左邊的有幾根小棒?中間有幾根?右邊呢?想一想用怎樣列式計算?(4+3+1=)

⑶4+3+1=?把左邊的4根小棒和中間的`3根小棒加起來數是4+3=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邊的1根小棒是7+1=8根小棒,因此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擺小三角形圖

我們來看看小三角形圖,有幾個紅三角形?幾個藍三角形?幾個黃三角形?怎樣列式計算?(3+4+2)

⑸3+4+2=?先把3個紅三角形加上4個藍三角形數是4+3=7個三角形,再用7個三角形加上2個黃三角形7+2=9個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個三角形。

4、總結計算順序和方法

在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先算前兩個數的和,再加上第三個數。

5、鞏固練習

3+4+2=3+1+5=3+2+1=

6、小結:

同學友們,我們一起學習了連加的含義和連加的計算順序及方法,你們學會了嗎?

五、教學設計流程圖

課題:連加

1、引入語

2、講述連加的含義小明餵雞圖

小棒圖

3、探究連加的計算順序

三角形圖

4、總結計算順序和方法

5、鞏固練習

6、小結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認識鐘錶》第一課時-------認識整時(84-85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鐘面,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習慣。教學重點、難點:認識鐘面,學會看整時。

教學媒體:課件,學具鍾。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爲以後“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學生對時針和分針的整體認識還不太習慣,重點放在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來判斷所表示的時刻。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要把數學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從導入到實踐活動整個環節都與學生的日常實踐活動聯繫在一起。而且根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動手、比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學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性,達到教學要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謎語導入:

1、師導言: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預設生齊說:喜歡)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課件顯示謎面:嘀嗒嘀嗒噹噹噹,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師:誰猜到了這是什麼生可能說:鬧鐘,師可引導說:鐘錶(板書:認識鐘錶)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鐘面。

(1)師:“老師這裏也有一個鐘(課件出示),現在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引導學生說出鐘面上一共的12個數,還有長短不同的指針。

(3)邊出示課件,邊小結: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現了鐘面上一共有12個數,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還有2根指針,又短又粗的──時針;又長又細的──分針;。 (4)在自己的小鬧鐘上指一指,並告訴同桌哪根是時針,哪根是分針?

2.認識整時。

(1)屏幕上出示主題圖。

師:請小朋友觀察,看看小鬧鐘叫醒小女孩的時間是幾時?生說。

(2)你能說出下面鐘錶上的時間嗎?

(3)引導學生觀察12時、4時、6時,觀察討論:這三個鐘面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所指的數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學生反饋討論結果。

學生可能回答:12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2;4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4;6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學生也可能回答: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從1到12的任何一個數,指向幾就是幾時。

(4)教師小結:在鐘面上,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5)講述電子錶表示法

三、開心練習

1、課件顯示3個鐘面,學生回答:8時,8:00;3時,3:00,6時,6:00

2.《小明快樂的'一天》。師:“現在老師要帶同學們去看看,小明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屏幕上出示課本92頁插圖。

(1)師:“看第一幅圖,小明什麼時候?在做什麼?並寫出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2)小組間說說:小明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

(3)指幾名學生說一說小明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並說出是什麼時候?(如7時,是什麼時候的7時。)

(4)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那麼你們的一天又是怎麼安排的呢?

同組的學生說說,然後指名說說。並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作習習慣。

四、課堂小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我們一起認識了表示整時的時間,並學會了表示整時的時候,有兩種表示方法,你學會了嗎?)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教材第94,第9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計算單位、讀數和寫數、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100以內數概念的掌握水平。

2、通過複習,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3、在複習過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自覺進行知識的整理和複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複習,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計算單位、讀數和寫數、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100以內數概念的掌握水平。

【教學準備】

師準備;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瞭解所學內容

師:同學們,我們在這學期學習了100以內的數。回想一下,100以內的數包括哪些學習內容?

指導學生說出100以內的學習內容包括數數、數的組成,寫數、讀數,數的順序、大小比較和認識人民幣。

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寫數、讀數數的順序、大小比較

認識人民幣

師:這節課我們從這樣幾個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進行復習。板書課題。

二、複習數數、數的組成

師:我們在數1到100的數時,可以怎樣數?

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10個10個地數。

師在“數數”後面接着板書:一個一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師:請同學們一個一個地從8數到26;再一十一十地從10數到100。

學生數數。

出示4捆零7根小棒。

師:怎樣才能又快又對地數出有多少根小棒呢?

讓學生理解數這些小棒時,要先10根10根地數出有多少個十,再一根一根地數出有多少個一。

師:用你們掌握的兩種數數的方法數一數。

學生數小棒後彙報。

師:所以同學們在數數時經常是把兩種數數的方法結合起來用的,兩種數數方法配合使用,在數數的同時,就知道這個數的組成了,例如剛纔同學們數小棒時數出多少個十多少個一?

學生:數出4個十7個一。

師:所以47是由4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出示3捆零4根小棒。

師:這裏面又數出了多少個十和多少個一?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

讓學生明白這些小棒可以數出3個十和4個一,所以34是由3個十和4個一組成的。

師:說一說5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89又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學生回答略。

三、複習寫數、讀數

師:下面我們複習寫數、讀數。不管是寫數還是讀數,都要用到數位,你知道數位是怎樣排列的嗎?

指導學生說出數位的排列是: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師隨學生的回答在“寫數、讀數”後面板書。

出示:36,63,78,87,99,100。

師:這些數怎樣讀?

學生讀數。

師:83怎樣寫?38呢?79,54呢?

學生寫數。

師:你覺得在讀、寫100以內的數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指導學生說出: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

師:請同學們完成總複習第1題和第2題的1,2,3小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全班集體訂正。

四、複習數的順序、大小比較

師:怎樣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引導學生說出先比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比較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比較個位上的數。

師隨學生的回答作相應的板書。

顯示:在圈裏填“>”、“<”。89○9872○7158○6083○8499○100

師:這幾組數哪些是十位上相同的數?哪些是十位上不同的數?

學生回答略。

師: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比較方法比較出這些數的大小。

學生比較。比較時不但要求學生說出結果,還要求學生說出比較的方法。

師:這樣掌握了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就可以把數按大小順序進行排列了。請同學們看書上第119頁第2題第4小題,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這些數填在括號裏。

學生完成後,抽學生的.作業在上展出,並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排列方式是先比較出這些數的大小,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出示第97頁第3題。

師:要求甜甜和朋朋可能有多少錢,應該怎樣想呢?

引導學生這樣想,100元比25元多得多,28元比25元多一些,20元比25元少一些,8元比25元少得多。所以甜甜可能是28元,朋朋可能是8元。

師:甜甜一定是28元,朋朋一定是8元嗎?

讓學生意識到不是一定,而是有這種可能。

師:還有哪些可能呢?

指導學生說出甜甜還有27,26,29元這些可能,因爲這些數都是比25元多一些;朋朋還有7元,6元,5元等這些可能,因爲這些數都比25元少得多。

師:這樣一來,我們對多與少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了。

五、複習認識人民幣

師:通過認識人民幣的學習,你知道哪些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學生自由地說,師把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梳理和歸納。主要有三塊內容,一是認識幣值,二是瞭解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三是進行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上出現一些人民幣。

師:所有的人民幣同學們都認識嗎?請大家認一認這些人民幣。

學生認人民幣,師從中挑出幾張人民幣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認的。

師: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是怎樣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1元=10角,1角=10分。

師:8元=()角,60分=()角。要求學生說出因爲1元=10角,8元裏有8個10角,所以8元=80角;因爲1角=10分,60分裏有6個10分,所以60分=6角。

師:2角3分=()分,18角=()元()角又該怎樣想呢?

指導學生說出2角是20分,再加上3分就是23分;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10角是1元,所以18角=1元8角。

師:請同學們完成第95頁第9題。

學生完成後,集體訂正。

六、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複習了什麼內容?從中你知道些什麼?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穫?還有哪些問題?說出來大家幫助你解決。學生回答略。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說起人民幣,學生並不陌生,但瞭解得又不太多。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使學生了解元幣之間的兌換關係是本節課的重要任務。針對上述情況,本節教學設計突出了下面兩個特點:

1.注重生活經驗在認識人民幣學習中的作用。

本節課在教學認識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幣時,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其自由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認識,發現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特徵,瞭解不同面值的元幣之間的兌換關係。

2.重視數學遊戲在學習中的作用。

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不強,在數學遊戲中獲取知識是《數學課程標準》中倡導的低年級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本節課在人民幣兌換環節設計了自由兌換人民幣的遊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同時,使學生熟悉了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兌換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人民幣票樣

學生準備 人民幣票樣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

1.人民幣的單位有(  )、(  )、(  )。

2.填一填。

1元=(  )角     20分=(  )角

50角=(  )元3角=(  )分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幣,那麼更大面值的人民幣大家想認識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上節課學習的知識,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爲學習人民幣的兌換奠定基礎。

⊙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3。(認識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幣)

(1)教師分別拿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幣各一張。

提問:誰能說說這些人民幣分別是多大面值的?

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分別說出人民幣的面值。

師:這些面值的人民幣分別有哪些特徵呢?請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彙報:這些人民幣都是以“元”爲單位的,票面上的數字是多少,就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幣。

(2)教師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學生自由說出是多少錢。

2.教學例4。(人民幣的兌換)

(1)教師和學生做換錢遊戲。

教師分別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幣,並提問: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和老師兌換,應該分別用多少張呢?

學生將兌換的結果擺在桌面上,請一名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結果,並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思考過程:5元裏面有5個1元,所以要用5張1元兌換;同樣道理,10元裏面有10個1元,所以要用10張1元兌換)

(2)教師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讓學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幣和教師兌換。

師:說一說你的兌換結果,並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思考過程:因爲20裏面有2個十,所以一張20元要用2張10元兌換……)

設計意圖:

通過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直觀認識每種面值的人民幣的特徵;通過兌換人民幣的遊戲,既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又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前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後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後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確定物體前、後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是重點;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下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是難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數字卡片,四驅賽車。

教學過程:

一、學前預備活動(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室裏(活動一)

同學們,在教室裏你能說出你座位的前面是誰,後面是誰嗎?

2、數字卡片(活動二)

請10個同學,每人手裏拿着數字卡,按1、2、3……的順序站好,請你說說你前邊的數字是幾,你後邊的`數字又是幾?你前邊有幾個數字,你後邊是誰?你後邊的數字又是幾?你前邊有幾個數字,你後邊有幾個數字?

3、排隊(活動三)

請出一組同學站好隊,請你說說你前邊是誰?你前邊有幾個人?你後邊是誰?你後邊有幾個人?

二、引導操作,探究新知。

1、森林運動會——跑步(多媒體課件)

(1)秋天時節,一年一度的森林運動會開始了,我們先來看跑步場上都有誰在比賽?(電腦顯示)誰來說說它們的名次?

(2)請同學們再來說說誰在小鹿後面?小松鼠的前邊是誰?

(3)如果5個小動物繼續賽跑,其前後順序有可能變化,請同學們說說將會怎樣變化?在跑步場上,小兔子接受了上次跑步驕傲失敗的教訓,這次它使了了全身的力氣,它會跑第幾名?大家(小組討論)。

(4)我們也來一個跑步比賽。(賽跑活動)。

2、森林運動場的第二賽場——賽車場。

(1)賽車運動員都有哪幾位呢?

(2)就目前的比賽情況,誰排在最前邊?誰排最後邊?2號車是第幾名?5號車是第幾名?3號車在幾號車的前面?在幾號車的後面?

3、(1)師:比賽繼續進行,糟糕!排在第一的2號車出現了故障,怎麼辦?

師:賽車場上,小貓的汽車突然出了問題,你們猜猜看,誰會是第一,它的後邊又是誰呢?

(2)想一想,你們能提出來什麼問題?

4、賽車比賽(準備5輛四驅賽車)

請五名同學進行賽車比賽,5名同學的賽車的名次會不斷變化,請同學們及時說出他們的名次,還要說出這個同學的前邊是誰,後邊是誰?(師生共同活動)。

三、鞏固練習,擴展思維。第63頁的2、3題。

四、思維創造訓練

第63頁的“數學故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地編故事)。

請同學們看圖編故事,開始小兔和烏龜誰在前誰在後?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它們的位置有什麼變化?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各種活動,體會用前、後來描述物體的位置,並且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前、後來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希望同學們在平時多注意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數學知識。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創設情境,複習舊知

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幾的分數,同學們能夠通過摺紙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歡的分數嗎?

(1)學生用紙折分數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麼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數。

(3)全班交流彙報展示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張貼並板書四組分數:(3/4,1/4)、

(1/4,1/2)、(3/8,1/8)、(1/8,1/6)。

2、觀察分數,組織分類。

剛纔老師把同學們展示的分數張貼了四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分數,你能給它分一下類嗎?

(1)學生獨立觀察每組分數的特點

(2)小組討論交流如何分類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陳述分類的思維過程。

(4)教師小結:我們把分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類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導質疑,引入課題

對於剛纔我們分出的這兩類分數,大家想研究它們哪方面的問題?

(1)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生2:我想知道兩個分數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下面我們就來解決比較一下兩個分數,哪個大哪個小這一問題,好嗎?(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你是怎麼想的,四人一組拿出手中另一張正方形紙分一分,塗一塗,發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塗一塗,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彙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說出比的思維過程

(3)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個1/4,3個1/4比一個1/4大,所以3/4>1/4。

(4)用同樣的方法比較3/8和1/8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左邊圖)。

②學生爭當“小老師”自行講解比的過程。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1/4和1/2誰大呢?大家是怎麼想的,用剛纔比較的方法,四人一組想一想”。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塗一塗、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彙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並小評)

(4)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5)用同樣的方法比較1/8和1/6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右圖)。

②學生自告奮勇講解比較的過程。(師適當引導並鼓勵)

③根據分類總結比較大小的策略。

(1 )學生獨立思考比較大小的方法。

(2 )小組交流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3 )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4 )拓展延伸

爲什麼?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麼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分數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數少,分數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鞏固、實踐、應用。

1、給分數先塗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麼想的。

2、按份數塗顏色,並比較分數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學生獨立看一看、塗一塗、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彙報交流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

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更新的收穫?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1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7頁《億以內數的寫法》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本班共有32名學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新轉來兩名學生。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學習,較好的接受新知識,在三年級的數學期末檢測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個別同學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不能跟上教學的進度,這也是班級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另外多數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審題習慣、檢查習慣都還有待進一步培養。

三、教學內容分析:

《人口普查》包括1、億以內的讀法。2、億以內數的寫法。 3、比較數的大小三個知識點。本教學設計是針對億以內數的寫法而備的。《億以內數的寫法》是在億以內數的讀法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教材出示了四幅情景圖,於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繫。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同時補充了一些其他情景,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四、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數的寫法。

3、找到數級,明確每一級各個數位上必須填滿數字的原理。(一個數開頭不能寫0)

六、教學課時(人口普查的第二課時)

教具準備:學生課前收集的大數,

七、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談話在昨天的數學課堂上我們瞭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後,我國的人口數量,同時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讀法,今天我們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寫法

(二)探究新知

1. 整萬數的寫法。

出示一些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以供學生討論。(課件)

a. 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學生髮言,根據學生的發言師小結:這些數都是整萬的數,要寫在萬級上,只要在萬級上寫78、44,然後在個級上寫四個0就可以了。

b. 練習:寫出下列各數

五萬、 六千萬、 三千二百萬、 九千六百七十二萬

2. 含有萬級和億級兩級數的寫法

出示題目(課件)

a. 提問:三百零八萬四千這個數有幾級?應該先寫哪級上的數?再寫哪級上的數?

學生嘗試寫數。

b.師生小結億以上的數的寫法。(讓學生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數的規則)。

①弄清有幾級的數。

②從最高位寫起,寫出每一級上的數。

③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3.如果學生收集的數據中沒有特殊的多位數,如“級的中間零”、“級的末尾零”等,教師可以作一些補充,也可以組織學生先討論這些特殊數據的寫方法,然後再加以指導。

八.課堂練習

寫數(課件出示)

九、全課總結,作業安排。

1、 總結多位數的寫法(課件出示)

2、 與同學交流你是怎樣寫數的。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老師強調: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但有關零的問題,讀法和寫法不一樣。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只讀一個零 )

3、教材第6頁第2題 、教材第7頁第2題

十.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來自百度網站)

十一. 自我問答:這部分的知識雖是新知識,就知識本身而言,學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收集的資料,放手讓學生學習,通過觀察比較,在讀寫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改寫大數的必要性。通過作業的反饋,學生知識掌握的標較好,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大數的改寫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給學生的,怎樣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本案例中做的還不夠,需要大家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嘗試。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P41。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

2、在頭腦中能夠建立起周長的概念,通過合作交流解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以及不規則圖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作業紙

每個小組操作材料:樹葉圖片各一張,紅線一根,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月牙形圖形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周長

1、看一看,感知邊線、一週的意義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跑步比賽嗎?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到螞蟻王國的跑步比賽現場,去看看螞蟻的跑步比賽。

(播放課件:螞蟻王國跑步比賽。一號螞蟻沿着楓樹樹葉的邊線跑完一週回到起點,小猴裁判示意順利通過。接下來是二號螞蟻沿着銀杏樹樹葉的邊線跑完一週回到起點,小猴裁判也示意順利通過。)

(2)你們看到了什麼?一號螞蟻、二號螞蟻它們是怎麼跑的?(引導學生得出邊線、一週的概念;板書:邊線、一週)

(3)樹葉的邊線在哪裏?教師拿出樹葉圖片請兩位同學上臺指一指。

(4)請同學們繼續看課件(播放課件:三號螞蟻出場了,它從起點開始沿着樹葉的邊線只跑了一半就停了,小猴裁判示意犯規)。

(5)三號螞蟻是怎麼犯規的?(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三號螞蟻沒有沿樹葉邊線跑完一週)

誰願意噹噹三號螞蟻跑一跑,讓它能順利通過!(指兩位同學到黑板上用樹葉圖片指一指、說一說,以鞏固一週的.概念)

(6)揭示課題

從起點開始,沿着樹葉的邊線跑完樹葉的一週又回到起點,樹葉這一週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周長。(板書:周長)

2、描一描,感知樹葉周長的意義

(1)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三號螞蟻比賽的場地,(教師拿出三號螞蟻比賽的樹葉圖片)老師給每個同學們也準備了一張樹葉圖片,請同學們拿出樹葉圖片並在白紙上描出它的周長(指名一位同學在實物展示臺上描)。

(2)議一議,感知起點

剛纔同學們都描好了樹葉的周長,我們先來聽聽這位同學們的描法(在實物展示臺上描的同學):你的起點在哪裏?

你們的起點在哪裏?(引導學生得出邊線上任何地方都可作爲起點)

(3)歸納描樹葉周長的方法和樹葉的周長

剛纔我們描了樹葉的周長,說說你是怎樣描的?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描樹葉的周長起點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着樹葉的邊線描完樹葉的一週,又回到起點,這樣描出的都是樹葉的周長)

二、貼近生活,體驗物體的周長

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

(1)樹葉的周長,同學們都知道了,那麼桌面的周長在哪裏?請同學們確定好起點摸一摸桌面的周長。

(2)你還能從我們的身邊找到其它物體表面的周長嗎?請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說一說。

(3)彙報交流。

三、動手操作、認識並計算圖形的周長

1、想一想

(1)剛纔同學們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數學中我們把它叫做什麼圖形?(教師在黑板上貼上長方形)

我們還學過哪些圖形?(教師在黑板上貼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誰來說說怎麼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長。

(3)師:如果是圓形、月牙形這樣的圖形呢?怎麼求它們的周長。

2、小組合作,探索圖形的周長。

每個小組選擇3-4個圖形進行探究,並將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3、彙報交流:你是用什麼辦法量出周長的?

四、總結評價

回顧這節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瞭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4、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3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小朋友們,十月份是我校的體育節,我們學校不僅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儀式,還舉行了全校運動會。爲了給運動員解渴,他們還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組織學生討論“一共有多少盒?”的問題。

①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②組織全班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2、請小組代表向全班學生介紹本組的方法。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逐一顯示各種解決方法。

①點數出結果。

從9接着數。

從4接着數。

②推算出結果。10加4等於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於13。

③用“湊十法”計算出結果。

3、理解“湊十法”。

①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箱子裏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飲料。

演示口算過程。

②教師邊提問邊指導操作:回憶一下,剛纔的同學是怎樣移動飲料的?該怎樣移動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飲料拿走一盒,還剩幾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飲料一共是多少盒飲料?所以9加4等於多少?)

③問:在這幾種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4、解決“踢理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5、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問:你還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小組討論後發表意見,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引出課題)

三、反饋練習

1、練習二十第l題。

①先說圖意,再列式。

②集體評議,訂正,並說一說計算方法。

2、練習二十第2題。

3、練習二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掌握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的思考方法.

(二)通過分析數量間的相依關係,進一步建立和理解同樣多的概念,正確地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比較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和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數量關係.

難點:分清楚較大數是由和較小數同樣多的部分與比較小數多的部分組成的.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口答.

教師把5朵黃花貼在黑板上.

師:這些黃花多,還是少?

大部分學生會感到不知如何回答,請優秀的學生說一說.學生可能這樣答:只有一種花,無法比較多少,再貼一種花,就知道黃花多,還是少了.

表揚這位同學回答得好之後,教師在黃花的下面貼8朵紅花.

師:現在說一說黃花多,還是少.

生:黃花少,紅花多.

師:再表述的準確一些,應該怎樣說?

生:紅花比黃花多,黃花比紅花少.

師:比較多少時,應該說清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2.操作.

請同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形和圓.按要求在課桌上擺.

師: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6個△.請用手勢把三角形和圓同樣多的部分表示出來.再把三角形比圓多的部分表示出來.

△比○多________個.

算式:________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5,通過動手操作建立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概念.

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擺,其餘學生在課桌上擺.教師行間巡視.

師:第一行擺4個圓,第二行擺三角形,要比圓多兩個怎樣擺?

生:先擺與圓同樣多的4個三角形,使它們一一對應,再擺比圓多的2個三角形.

師:第二行擺了幾個三角形?

生:第二行擺了6個三角形.

師:三角形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哪兩部分?

生:三角形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和圓同樣多的4個,另一部分是比圓多的2個.

擺完後指名學生敘述擺的過程,教師完成板書:

第一行擺○,○○○○

第二行擺△,△△△△△△

第二行擺6個△.

2.教學例6.

師:今天我們學習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板書課題)學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誰比誰多和多幾是什麼意思.

板書:例6有黃花5朵,紅花比黃花多3朵,紅花有多少朵?

(1)審題.

指名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教師畫批,貼出下面的實物圖.邊講邊把條件和問號在圖上補充完整)

(2)分析.

師:紅花只是3朵嗎?

生:不是.

師:紙條蓋着的紅花是幾朵?

生:紙條蓋着的紅花是5朵.(老師

揭開蓋着的紙條,露出與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

師:紅花比黃花多3朵是什麼意思?紅花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生:紅花的朵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與黃花同樣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黃花多的3朵.

師:現在要求紅花有多少朵?怎樣求?

生:把和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與比黃花多的3朵紅花合起來,就是紅花的朵數.

(3)解答.

師:要求紅花有多少朵用什麼方法解答?

生:用加法.

師:怎樣列式?(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生:

5+3=8(朵)

口答:紅花有8朵.

師:算式中的5,3,8分別表示什麼?

生:5表示和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3表示比黃花多的3朵紅花,8表示紅花有8朵.

(4)歸納.

師:這個算式表示比5朵多3朵的`數是8朵.

請幾名同學說一遍,每個同學自己小聲說一遍.

師:求比5多3的數是多少,用加法計算,就是把同樣多的5,與比它多的3加起來.

(5)鞏固.

師:求比7多5的數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7+5=12

師:求比20多18的數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20+18=38

(三)鞏固反饋

1.出示投影,在老師的指導下半獨立完成.

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說這幅圖是什麼意思?再請一個同學完整地把圖意敘述一遍.明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師:哪種狗多?從哪句話知道的?

生:花狗多.從花狗比黑狗多4只知道的.

師:花狗的只數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生:一部分是和黑狗同樣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狗多的4只.

師:怎樣計算花狗的只數?

全體學生做在書上.

指名說7,4,11分別表示什麼?

2.獨立練習.

小民家有2只公雞,母雞比公雞多11只.有多少隻母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答:有________只母雞.

師:這道題哪句話最重要?怎樣想?(提示到此,讓學生先說思考過程,再解答)

3.提高練習.

(1)看圖編題:

(2)小明做8朵花,小紅比小明多做4朵,________?(先補充問題,再解答)

(3)有小白兔6只,________,小黑免有多少隻?(根據算式口頭補充缺少的條件,再解答.)

6+□=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幾兩個概念和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理解紅花比黃花多3朵這句話的意思.

首先,在複習準備階段,通過設問這些黃花多,還是少?引起學生注意力,進而探究要比較多或少,必須知道誰與誰比.從而加深對同樣多和多幾的理解.

其次,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圖,着重說明較大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和小數同樣多,另一部分比小數多.要求較大的數,就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這樣做既突出了重點,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形成.

練習設計層次清楚,目的明確,有一定的坡度,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板書設計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49~5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溝通本單元知識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3、讓學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及時整理所學知識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溝通本單元知識的內在聯繫。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全單元知識

師:第四單元的學習內容我們已經全部學習完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引導學生說出本單元學習的知識包括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師:在這些加減法算式的學習中,我們強調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哪句話?

引導學生說出強調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

師:對了,不管是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還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我們都非常強調“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我們把這句非常重要的話板書在我們黑板的中間,然後我們再圍繞這句話進行知識的整理和複習。

板書: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板書課題:整理和複習。

二、複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師:請同學們口算第73頁第1題。

學生口算後,抽一個學生彙報答案,並抽一、兩個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口算過程。如65+3,要這樣想,5+3=8,60+8=68。

師:在口算過程中,你覺得哪幾點比較重要?

指導學生說出口算中比較重要的幾點是:

(1)要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減;

(2)如果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一般先加減十位上的數,再加減個位上的數;

(3)在加減個位上的數時,不要忘記十位上數的加減結果。

師:在口算中,同學們歸納的3條都非常重要,如果哪一條弄錯了,整道題就要口算錯,我們看看這樣兩道題,分析一下它是在哪個地方算錯了。出示:6+33=93,56-20=54,67-43=4,32+16=8。

學生討論後回答,讓學生明白第1,2小題是沒有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減,第1小題把個位上的數加到十位上去了,第2小題是把十位上的數對着個數上的數減;第3,4題是忘記了加減十位上的數,只把個位上加減的數寫了上去。

師:所以我們在口算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以上幾點。另外你猜一猜剛纔老師出這些錯題是哪個小朋友做的嗎?告訴你們,是一個粗心的小朋友做的,他一邊做口算題一邊看電視,所以纔有上面這些錯誤,從這件事中你知道些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在口算時要特別專心,這樣才能正確地口算出結果。

師:對,這一點也非常重要。下面請同學們看着第2題,專心地用你們掌握的`口算方法算出每顆小芽上兩個數的和與差。

學生口算後,抽學生回答結果,全班集體訂正。

三、複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師:在這個單元我們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以外,我們還學習了用豎式計算的方法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用豎式計算34+43時,該怎樣寫豎式呢?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用豎式計算34+43,計算完後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上展示,讓學生說一說寫豎式計算的過程,全班訂正計算結果。

師:在用豎式計算的時候又要注意些什麼呢?

指導學生說出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要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二是一般從豎式的個位上的數加減起。

師:同學們歸納的這兩點都非常重要,是不是每個小朋友在計算時都注意了這兩個問題呢?請同學們看着第73頁上的第4題,檢查這些小朋友寫的豎式對不對,如果有錯誤,錯在什麼地方?把第73頁上的第4題的圖展示在上,然後抽學生一道題一道題地判斷,找出錯誤的原因後,讓學生用正確的豎式加以改正。

師:剛纔我們檢查了這些小朋友的作業,他們錯誤的原因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沒有對齊,有的把個位上的數對到十位上去了,有的把十位上的數對到個位上去了,從中你知道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說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非常重要。

師:請同學們在計算中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掌握的計算方法完成第73頁第3題,題目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

學生計算後,抽學生彙報,先抽用口算方法的學生說一說口算結果,再抽兩道題要求學生說一說具體的口算過程;然後抽用豎式計算的學生把自己計算的豎式在上展示,抽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師:同學們都會計算了,下面請小朋友們用你們掌握的計算方法幫助小袋鼠找自己的媽媽。

出示第74頁第5題,學生計算一道題上連一條線,抽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師:看來小朋友們學得不錯,下面請同學們獨立完成第74頁第6,7題。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全班集體訂正。

四、解決問題

師:通過學習同學們掌握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和用豎式計算的方法。下面我們用掌握的這些計算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出示第75頁第8題的。

師:圖中告訴我們什麼條件,要求什麼問題?學生回答略。

師:要求鵝比鴨多多少隻,應該怎樣想?

指導學生說出要求鵝比鴨多多少隻,就要把鵝的只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鴨同樣多的只數,另一部分是比鴨多的只數,算式列成36-20。

師:用你們喜歡的計算方法算出結果。

學生計算後,集體訂正。然後問

學生:“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指導學生從兩數和的方面提出數學問題並

指導學生解答。

師: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看一看第75頁第9題,書上提出了哪些數學問題?怎樣解決?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中哪些是用我們現在掌握的計算方法能解決的?哪些是用這些方法還不能解決的?都可以提出來,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留到下個單元去解決。

學生先獨立解答書上的問題,然後自己看圖提問題來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集中起來,留到下個單元解決。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用哪些方法可以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通過這節課的複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回答略

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