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設計作文[集合8篇]

設計2.33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作文[集合8篇]

設計作文 篇1

習作目標:

1、看例圖,讀例文,瞭解圖文的主要內容。

2、閱讀“習作要點提示”,初步懂得觀察多幅圖作文的方法。

3、根據“習作要求”,完成看多幅圖作文。

作文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畫面,學習例文,總結要點

1.圖上有幾個人物?能說清圖上人物的關係並給他取個名字嗎?

2.這四幅圖寫了一件什麼事?

3.分圖簡潔說說圖的意思。

(1)媽媽給兒子穿上棉衣。

(2)一棵小樹在寒風中發抖。

(3)兩個小朋友爲小樹捆稻草。

(4)小樹也穿上了棉衣。

4.師生共同觀察第二幅圖上的景物,然後引導學生思考敘述圖上場景的順序。

(1)要交代小樹所在的地方。

(2)要描寫小樹在寒風中的樣子。

(3)想象兩個小朋友的'對話。

(4)引導學生看圖口述。

5.閱讀全文。

6.教師小結: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他們看到了什麼,是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的。

二、觀察畫面,運用要點,分圖口述

1.分別觀察這兩組圖,說說每組三幅圖分別講了一件什麼事。給這件事加個題目,給圖中人物起個名字。

2.觀察組圖中第一幅圖:說說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3.觀察組圖中第二幅圖:他們做了什麼,想象他們可能會說什麼,適當描述人物的表情。

4.觀察組圖中第三幅圖:結果怎樣?(同樣結合人物的表情、動作來寫,合理想象人物的語言。)

三、積累詞彙,理解運用

自言自語 奼紫嫣紅 興奮不已 優美典雅

得意洋洋 耷拉腦袋 抓耳撓腮 目不轉睛

靈機一動 夜以繼日 身心投入 專心致志

一絲不苟 悄無聲息 喜上眉梢 無言以對

(1)指名讀

(2)師生共同理解

(3)指名說說這些詞的意思或用法

(4)齊讀

四、學生練寫,指名點評,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圖口述

2.指名連起來完整地說

3.師生點評

4.學生練寫,師指導。

五、指導譽寫

設計作文 篇2

1.瞭解小小說的特點和創作方法,練習寫小小說。

2.設計精巧的故事情節,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訓練題:仿照歐·亨利的小說《警察與讚美詩》,寫一小小說。

要求:

(1)有明確的主題。

(2)故事情節力求生動。

(3)字數800字以上。

指導:歐·亨利的小說《警察與讚美詩》,寫了一個流浪漢的心路歷程。蘇比在寒冬到來的時候,爲了能夠有一個溫暖的住所,費盡心思尋釁滋事,好讓警察把他送進監獄過冬。但事與願違,多次努力皆告失敗,就在他反省自己的墮落欲開始新的生活時,警察卻把他送進了監獄。這小說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結尾出人意料,寓意深刻。

編好一個故事,是小說成功的前提。小說是文學性體裁,時應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圍繞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再創造,發現生活中的反常與錯位,用適當的手法加以再現。

大學聯考訓練第五週 科幻作品

1.推知事物未來的預見能力,想像、描繪具體情景的表達能力。

2.對科學發展的辯證分析。

訓練題: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基因技術、納米技術及空間技術等從各個方面改變着我們的生活,也在引領着人類的夢想。請以“未來之夢”爲話題,寫一科幻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確,想像合理。

(2)題目自擬。

(3)不少於800字。

指導:科幻文章的,既要有實在的“科學”內容爲基礎,又要有虛擬的幻想做羽翼,兩者缺一不可。這,要求以“未來之夢”爲話題,重點在突出前景的'狀態。至於“夢”的內容,無非有兩種,一爲美夢,一爲噩夢。寫美夢,是讚頌科技的造福於人;寫噩夢,是警惕科技的遺禍於世,兩方面皆可立意。

大學聯考訓練第六週 故事新編類

1.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2.培養文學形象與當今現實相結合的聯想能力。

訓練題:選著中的人物,將其移植到當今的生活中,成爲我們身邊的一員,你會發現一些很有意義的東西。請你寫一個這樣的故事。

要求:

(1)突出新意。

(2)想像合理。

指導:故事新編,貴在出“新”。而新的內容又須建立在舊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人物的面孔還是舊的,但你把他生活的環境改變了,於是他也相應地有了新的生活。既是新編,故事就不能是簡單的克隆。從原著出發,是新編的前提,新編的故事讓人看來還是那個人物可能做得出的,這就是合理的。

設計作文 篇3

繼發現師哥的賽車以後我向這輛車的主人請安,我到了他的家以後發現原來師哥還在世,今天參加比賽的人是師哥的兒子,我立刻向師哥提問“:師哥,你這些年去哪了。”師哥回答“:這些年我和白銀雪狼去了世界各地訓練,挑戰了各種不同的.賽道。”我說:“那你爲什麼沒有音信了。”師哥回答說:“因爲有一個人想奪走我的白銀雪狼裏的能量”我說:“哦,那這兩輛車要這麼合體呢?”師哥說:“很簡單,跟我走。”

我們走到實驗室利用電腦把這兩輛車分解再拼起來,車現在的名字叫金銀飛狼。(備註:金銀飛狼因爲有鷹的部分,所以金銀飛狼也可以飛。)

我們又設計了粉紅女狼,它們一起有一招可以提高車的速度,這招就是:鴛鴦蝴蝶沖沖衝。這招要消耗一定的氮氣,氮氣是在漂移的時候產生的,氮氣出現的時候賽車屏幕會出現“氮氣已出現是否收集”這幾個字,如果你覺得麻煩,比賽前你可以去車的控制面板選擇氮氣這個版塊,再選擇自動收集就好了。

我們發明的賽車就是這樣。

設計作文 篇4

教學目標:

1、如何把短文變長

教學設計:

第一教時:

一、導課:作文就是用筆說話。就是把平常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有意義的事,圍繞一箇中心,按照一定順序用文字表達出來。

作文就像玩一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但是,我們在學習作文的時候往往碰到許多困難,比較多的有兩種:第一個是語句羅嗦,表達不清楚。第二個是寫得不具體、不形象,因此,文章顯得不生動。怎樣來克服這兩種毛病呢?很簡單,我們只要學會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把長的變成短的”(板書:長的變成短的),就是概括(板書:概括)。第二種,是“把短的變成長的”(板書:短的變成長的),就是展開,你就能寫具體了(板書:具體)。

二、把長的變短

在閱讀課上我們學得比較多的,練得比較多的是“把長的變成短的”,也就是學習一段話,老師讓你概括這一段主要講什麼;學了一篇文章,老師讓你提煉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那就是要“把長的變成短的”。在作文課上比較多的,是要“把短的變成長的”,把一句話展開,寫具體。下面,老師讀幾段話,認真地聽,仔細地想每段話講的是什麼,然後請你把長的變成短的。

1、小明是個粗心的孩子,他做什麼事都是大大咧咧、馬馬虎虎的。媽媽叫他上街買油,他話沒聽清楚,提着醬油瓶出去了;數學課上,他不是把“+”看成了“×”,就是把小數點點錯了位置。因此,小明從來沒有得過滿分;語文課上,老師讓大家默寫“老大娘”,他粗枝大葉把“娘”寫成“狼”,變成“老大狼”。(生笑)難怪大家給他起個外號叫小馬虎。

這段話主要講的是小明是個粗心的孩子。

2、河馬的嘴比一般的動物都大,它張開大嘴的時候,一個人跳進去恐怕還填不滿哩。有人親眼看到它一口把一條小船給咬成兩截。當它咬嚼起5、6釐米粗的蘆葦杆子,就好比人們吃韭菜那麼容易。

這段話主要講河馬的嘴比一般動物的嘴大。

3、我是一個集郵迷,在我的集郵冊裏,珍藏着許許多多珍貴的紀念郵票。家信的信封上貼着我喜愛的郵票,徵得家長同意後,我便把它剪下來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插入我的郵冊裏。聽說郵局要發行一套新的紀念郵票,我便取出平時積攢的零花錢,風風火火趕到郵局排隊等候開門。一個夏天的中午,我發現一個黑古隆冬的洞裏面放着好多好多我喜愛的郵票,這下我樂不可支,就伸手去掏。掏啊掏,郵票沒有掏着,卻捱了爸爸重重的一個巴掌。我捂着臉,歪着脖子,呆呆地望着爸爸,心想:你爲什麼無緣無故打我呢?只見爸爸怒氣衝衝用手指着我的鼻子罵道:“你這個小子,不好好午睡,卻把手伸到我的嘴裏掏、掏、掏(衆笑),掏什麼來着?”

這段話主要講了“我”是一個集郵迷。

三、把短的變成長的

例如:爺爺年歲大了,他常常會幹出一些糊塗事

你能不能舉幾個例子呢?年歲大了,常常會幹出一些糊塗事。他幹了哪些糊塗事啊?

有一次,媽媽讓他去買 油,他卻買成了鹽。

有一次,嗯,有一次,他想填一張……填一張明信片,結果填他幾歲的那裏,他填成了姓名。

爺爺年歲大了,常常會幹出一些糊塗事。有一次他燒菜,把鹽當成了糖。

他常常會幹出一些糊塗事。比如有一次,他在燒紅燒魚時把醋當成了醬油,害得大家吃了一頓酸魚。

爺爺年歲大了,他常常會幹出一些糊塗事。有一回,他填一個單子,年齡欄裏他少填了一個零,結果他成了7歲。

四、找手機

手機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手機是現在最便捷的通訊工具,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煩惱。在我們的生活中,就發生了許多和手機有關的新鮮事。關於手機的新鮮事,你有嗎?

好了,關於手機的故事很多,有一個小朋友,關於手機寫了個故事,很有趣。下面我把他寫的這段話念給大家聽,大家拿出筆,拿出紙,把它記錄下來。它這段話一共有這麼幾句話,我把它打亂了。

於是,奶奶、爸爸、媽媽都忙開了。大家翻箱倒櫃地找,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

爺爺剛要出門發現手機找不着了,這下他可急壞了。( )

原來,爺爺吃完早飯把剩餘的菜放進冰箱裏的時候,連同手機一塊兒放進去啦。( )

我問了爺爺,手機是開着還是關着,爺爺告訴我“開着“,於是,我心裏就有譜了。( )

果然,在冰箱裏找到了爺爺的手機。( )

我連忙撥通了爺爺的'手機,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尋找。( )

“2、1、6、3、5、4”

第二教時:

一、後來呢?孩子把這段話寫成稿件寄到《賈老師教語文》雜誌社。編輯看了,感到這篇稿子題材非常好,可是沒寫好,就寫了一封信給這個小朋友。結果這個小朋友沒等到文章發表,卻等到了編輯部給他的一封信。

《賈老師教語文》編輯部給小明同學的一封信:

王小明同學,你寄來的《我幫爺爺找手機》的習作已經收到了,謝謝你對我們雜誌的關心。編輯部的叔叔阿姨們看了你的稿子很高興,都說寫得不錯。爺爺糊塗得竟然把手機放到冰箱裏了,非常有趣。如果小讀者看了你的習作以後一定會笑得合不攏嘴的。但是,這篇習作內容過於簡單,有些情節沒有展開,顯得有些單薄,別人讀了以後不可能得到一個真切的印象,因此,這篇稿子暫不能刊用。建議你按照下述要求作些補充和修改再寄給我們。如果符合要求,我們一定會把你的習作刊登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樂。

第一,你說爺爺真糊塗,是怎麼糊塗的?能不能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比方說,拿着眼鏡找眼鏡等等。

第二,手機找不着了,很是着急,那麼爺爺怎麼急的呢?額頭上冒汗了嗎?臉上的表情又是怎樣的?他嘴上說了些什麼話?

第三,大家一塊兒幫他找,結果一無所獲,這個“大家”指哪些人?大家是怎麼分頭去找的?

第四,我問爺爺這個手機是開着關着的時候,他說開着,我是怎麼知道的?爺爺高興的時候表情、動作又是怎樣?

第五,原來爺爺說這些話的時候表情、動作是怎樣的?大家聽了這些話後又是怎麼評論爺爺的?如果把這些問題都一一回答了,那麼,文章就有具體內容了。有了具體內容,文章就形象了,也就生動了。

總之,寫文章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作文是寫出來的,但是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改一百遍也不算多,這是一個大作家說過的話。所以,希望你仔細考慮,認真修改,把改好的稿子再寄還給我們。

這篇稿子就是剛纔兩位同學讀的那段話,過於簡單啦。如果我們把它展開、拉長,把短的變成長的,把它寫具體一點,就是一篇好文章。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寫具體呢?也不是,主要是和中心有關係的地方要寫得具體一點,具體了就形象了,形象了才生動。

我們現在分七個組,每組負責擴寫一句話。

第一句,爺爺年歲大了,他常常會幹些糊塗事。這句話我們請這四位小朋友負責好嗎?這四個小朋友把第一句話後面舉兩、三個例子,把它寫具體,好嗎?

“一天早上,爺爺剛要出門,發現手機找不着了,他十分着急。”這句話我們請這六個小朋友來把它展開,好吧?他怎麼發現的?他怎麼急的?請你們來寫。

“大家分頭去幫他找,結果還是一無所獲。”這一句請這六個小朋友來寫。

“我問爺爺手機是開着還是關着,爺爺告訴我手機是開着,這時候我心裏有譜了。”這句話請這六位小朋友來展開。

接下去“我連忙撥通了手機號,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去找,結果在冰箱裏找到了手機。”這句話請這一組來完成。

最後一段,這是怎麼回事呀?哦,原來……你要問爺爺啦,怎麼會把手機放到冰箱裏去呢?請最後一組寫這一段話。

總共給大家八分鐘時間,好好地寫,認真地思考,儘量把它寫清楚、寫具體、寫生動。

二、學生開始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展示

爺爺年歲大了,他常常會幹一些糊塗事,有時候分明手裏拿着眼鏡還一個勁地問:“我的眼鏡呢?我的眼鏡呢?” 還有一次,一天晚上,他多喝了點酒,回家時候敲錯了,不是,回家時候摸錯了門,掏着鑰匙開人家的門去了,氣得那家人錯把他當作是小偷,說什麼要把他送到派……氣得那家人錯把他當作老賊,說什麼要把他送到派出所裏去,嚇得他直喊冤枉。你看,爺爺糊塗吧。

找手機

爺爺今年已經是七十開外的人了,可他仍然橡年輕人一樣特愛趕時髦。

五年以前他就有了一隻當時很流行的“新譯通”手機,至今已經更換了兩個。爺爺把他的手機當作稀世珍寶整天形影不離,生怕被別人拿走,逢人便說,“我的手機質量好,款式新穎,有了這玩意可方便多了。”

因爲年紀大了,爺爺的記憶大不如前,常常鬧出帶着眼鏡找眼鏡,繫着皮帶說皮帶沒了,忙得不亦樂乎的笑話來。

一天晚上,只見爺爺滿頭是汗,神情慌張地走進我們的房間,用他那既是詢問又是命令的口吻說:“我的手機看到了沒有啊?快幫我找找呀!”話音剛落,我們全家五口人,就連平時不愛管閒事的奶奶也參加了我們搜捕手機的大行動。書櫃底下、牀底下,我們都蹲着找了個遍,就連衛生間也沒放過。爺爺奶奶找了廚房翻抽屜,找了臥室翻大櫥,一家人把大小四個房間全找了個遍,仍然不見手機的蹤影。

這時,爺爺已經找不到往日的那個神氣勁兒,只見他無精打采地半躺在沙發上。忽然,一個靈感閃過我的腦子,便急步走到電話機旁,抓起電話,快速撥了爺爺的手機號碼。叮鈴……叮鈴……一陣熟悉的手機鈴聲響起,我尋聲望去,哎,這鈴聲怎麼會從冰箱裏傳出來。

我迷惑不解地打開冰箱,只見這小傢伙正悠閒地躲在冰箱裏避暑呢。(生笑,師:你看,人家寫得多具體,多生動。)

“爺爺,爺爺,手機找到啦!”我抓起手機往爺爺的房間裏奔。這時候聽到叫聲的爺爺,“唰”地從沙發上蹦了起來,從我手裏接過他心愛的手機,“哈哈,哈哈……”爺爺摸着後腦勺大笑起來。

原來呀,他在把飯菜放到冰箱裏的時候,連同他的寶貝手機也一起放進去啦。

四、我們文章寫好了給他取個題目,如果圍繞手機來做題目,寫一個什麼比較好?

《手機失蹤記》 《手機避暑記》 《糊塗爺爺找手機》

設計作文 篇5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在這個環節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爲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閱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的“切入點”,也有人叫做“導入”,但我以爲二者有區別。“切入點”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爲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於閱讀教學內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導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爲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引入課內的有序狀態而設計的教學環節,屬於閱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這個問題,目的在於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係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金柳”是這一小節表現的對象,作者爲何如此表現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裏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爲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麼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係?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係?有可能。誰能說說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麼關係?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麼,怎麼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有關係。下面可以總結一下什麼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着聯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要想——美麗的影子;“盪漾”是什麼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爲聯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同學們“盪漾”過嗎?如果你盪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盪漾過?不妨說說。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

四、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後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青荇”“招搖”,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着我,我仰頭看着你,說着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說彼此之間的心曲。“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水草這一節着意表現“意象”。是在“柔波”裏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說一說,就像孩子在媽媽溫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歎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麼?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一定要大聲讀麼?使勁喊,行麼?不行。怎麼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麼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麼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麼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徵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揉碎在浮躁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麼了?“揉碎”了,“沉澱”了,就是說,這個夢沒有變成現實。正是因爲沒有變成現實,所以纔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盪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麼?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出自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裏,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裏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裏,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作的啓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並從此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他說:“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所以,在別人眼裏的清泉,在詩人眼裏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常回憶起往昔的生活,特別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於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麼?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麼是長篙麼?噢,在《社戲》裏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麼?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着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爲什麼?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裏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裏可以說達到了高潮。聯繫上一節,我們可以說,這裏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盪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麼,這一小節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歷,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裏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麼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麼辦?“悄悄”地離開。“悄悄”就是我的“笙簫”,憋在心裏,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瞭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麼,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

八、爲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怎麼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心深處,藏着無限的留戀。

九、最後,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爲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爲中國新詩的發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爲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築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他的詩廣爲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說,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後,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衆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裏有着甜蜜的憂愁。”寫的多好啊!同學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爲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教案設計

(本教案根據特級教師程翔老師的教學思路整理而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組合,體味詩歌的意象美。

2.通過品味語言,發揮想象,以感受充溢於詩歌的真情,進而拉近學生與詩的聯繫,鼓勵學生在喜歡的基礎上多寫寫新詩。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詩歌的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創設情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1.設計理由: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

2.在這個環節中,適當介紹作者。徐志摩,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二、詩歌可以分爲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等,《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1.抒情詩。

2.目的是從這個問題切入到下一個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1.請同學們品味第二小節的“金柳”,“金柳”怎麼會是“新娘”呢?爲何我們聯想不到?這是不是與作者的情感有關係?

2.“金柳”“新娘”就是賦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們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發揮想象,我們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請同學們想象美麗的影子,盪漾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愫?請同學們發揮想象,體驗這種縈繞在心頭的情感。

4.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小節。教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蕩——漾”的味道來。

四、 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1、請一位同學先朗讀,適時引導其回答。

2、從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變得強烈了?“我甘心變成一條水草!”

3、請同學們想象“青荇”在招搖,“水草”在柔波里招搖,與河畔的“金柳”、波光裏的“豔影”組合成一幅怎麼樣的畫面?這樣的寫作叫做“繪畫美”。

4、請同學們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甘心”二字飽含的幸福感。

五、通過指導朗讀進入第四小節,作者爲何說“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語言的跳躍,這裏的“虹”原來是“彩虹似的夢”。

2、作者的“彩虹似的夢”實現了嗎?沒有,被“揉碎”了。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自己的夢被揉碎了,情感怎麼樣?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此時的傷感。

3、請一位同學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揉碎”的傷感和“彩虹似的夢”的無奈。

六、詩人的“夢”讓他重回昔日在康橋讀書的夢,這昔日的夢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嗎?進入第五小節。

1、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撐着長篙的感覺,向前,向更深處漫溯,忘記了時間,撐到星輝斑斕的時候,於是在那裏放歌。多麼自由自在啊!多麼美好啊!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與美”。

2、請一位學生朗讀,指導其讀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讀第七小節,詩人的情感變化了嗎?爲什麼?詩人寫了什麼意象?這些意象前面的修飾詞是什麼?這些意象讓你感受到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1、詩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夢,因爲要離別了。詩人寫了“笙簫”,修飾詞是“別離的”,詩人此時是憂愁的。

2、詩人寫了“夏蟲”,修飾詞是“沉默”,爲何詩人要沉默?

首先,夏蟲也不堪離別的愁緒,故“沉默”了,不再“歡叫”了。其次,詩人希望離別的方式是靜悄悄的,恰如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的。

3、那詩人爲何在開頭和結尾採取同樣的形式呢?有何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思考詩歌的特殊形式,迴環往復會使詩歌有音樂美,感情濃厚。

八、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適當師範指導。在讀書聲中結束。

設計作文 篇6

【教學目標】

1.瞭解作文評改的重要性,掌握作文批改的規範符號。

2.模仿範文評改法進行作文互評互改的嘗試,在評改中提高作文水平。

3.體驗自己親身參與和掌握知識的情感,激起強烈的作文興趣與作文慾望。

4.從別人的進步與缺陷中,發現自己作文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失誤,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5.形成自我檢查、自我評定的良好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人格。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自評習作,以評促寫,切實感受再創造的愉悅。

【教學難點】

鼓勵優等生寫創意作文,鼓勵中等生寫升格作文,鼓勵學困生寫達標作文。

【教學準備】

教師通看全班作文,初步篩選出三個檔次(優良檔/中等檔/學困檔)的習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文章寫好之後,也不多看幾遍。像洗臉之後不再照照鏡子一

樣,就馬馬虎虎地發表出去??這種責任心薄弱的壞習慣,必須改正纔好。 ”

“修改是寫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概都在文章修改上用過功夫。”

(設計意圖:利用名人名言導入,強調文章評改的重要。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新穎的事物最能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他們探究、操作的意願。由教師評改變爲學生自己互改互評,形式新、內容新。這樣,學生在新的形式下評改新的作文,便會有常改常新、常評常新之感。這不僅符合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更能喚起他們的興趣。)

二、引導批閱

1.作文評改改什麼?出示範圍:中心思想、觀點和情感、材料、結構、語言技巧、文面(卷面﹑書寫﹑標點﹑行款)、標題。

2.怎麼評改?教師介紹常用評改符號:刪除號、增補號、換位號、接續號(連接號)、錯別字號、讚揚號、分段號、保留號、後移號、留空號。

3.知道了符號,怎麼評改?

老師指導,傳授評改的具體方法並提出10條要求(打印分發)。學生互批,每個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寫出十個方面的批語,一般情況一篇作文的批語都在150字以上。多次批改實踐後,學生不僅能準確地記住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他會指導別人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自然也就增強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設計意圖:“方法”是“過河的船與橋”。學生有了改評的興趣與慾望,但沒有正確的方法也是無從下手的。教給學生互改互評的方法,“授人以漁”,不僅讓他們樂於互改互評,而且讓他們學會互改互評、善於互改互評。)

附(打印材料):

評改的10條要求

1.看格式是否正確

拿到人家的作文本,先看作文格式,格式正確,就用紅筆寫上批語。批文用減分法,此項倘不減分,則爲滿分。

〖友情提醒:此項可細化爲標題位臵,首尾行數,段落開頭,段落數目,全文字數等。

2.看卷面是否整潔

這一條是大家都能看得出來的,後進學生批改別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潔時,下次自己寫作文也應注意卷面了。

〖友情提醒:此項可細化爲有無污損,書寫質量。凡卷面整潔,清爽悅目,書寫美觀者應給予肯定。

3.看錯別字有幾個

發現錯字,要將錯字在原文處打上標記,並且寫到批語處,再在後面寫上正字。發現錯別字,每兩個扣1分,最多扣10分。20個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給予指正。

〖友情提醒:平時要養成勤查字詞典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少寫不寫錯別字,才能增強辨別錯別字的能力。

4.看共有幾處病句

挑出作文中的病句,在下面劃上橫線,寫出病在何處,再在文後批語中,寫清病句幾處,在眉批處或原句處給予糾正。每處病句減1分,減至10分,不再多減。

〖友情提醒:平時作文要養成勤於推敲和總結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少出現不出現病句,才能增強辨別病句的能力。

5.看標點符號使用

強調句號、引號、歎號、問號的使用。發現明顯錯誤的地方,有一處扣一分,超過十處,不再多扣。

〖友情提醒:要準確記憶標點符號書寫形式和使用規範。

6.看文章的中心

這兩點在作文指導時,就具體舉例,告訴學生什麼叫鮮明、集中。學生批改之前,教師先大致看幾篇文章,在進行批改指導時,又簡介兩篇好的文章,再舉

兩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學生從老師舉的正反兩方面的例文,舉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實際。

〖友情提醒:要結合我們課本上的優秀課文,透徹理解和把握中心的鮮明與集中這一概念。

7.看文章的選材

這條批語提三點要求:①是否圍繞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實際。③是否具有典型性。

〖友情提醒:材料真實,典型,有時代意義者應給予肯定。8.看文章的結構

要寫清三點批語:①層次段落是否清晰。②過渡是否自然。③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友情提醒:結構合理,形式創新者應給予肯定。

9.看文章的表達

主要看文章的表達方式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是否靈活自如,記敘文以記敘爲主,說明文以說明爲主,議論文以議論爲主。

〖友情提醒:表達方式能靈活運用,記敘詳實完整,描寫具體生動,說明準確明白,抒情自然真切,議論嚴密深刻者應給予肯定。

10.看文章的語言

主要看是否簡練、通順、準確。語言不簡練,重複、羅嗦者酌情扣分,此項不超過5分。語言不通順,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與句之間銜接不連貫者,扣分也不超過5分。

〖友情提醒:詞彙豐富,形象生動,情感真摯,句式多樣,修辭新穎,表達簡明連貫得體者應給予肯定。

〖後五條要求爲提高要求,每條10分,不做太具體的減分規定,由批改人酌情處理。

設計作文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材料作文命題形式的特點,材料作文快速審題立意教學設計。

2、要求學生審清材料的中心內涵,選準角度提取觀點。

3、考察學生是否具有辯證思維的能力,是否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4、掌握單則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宋朝時宮廷舉行公務員招考選拔皇家畫師。山水畫家宋子房做畫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爲題讓考生作畫。如何作畫才能很好地表現這句詩呢?請同學們思考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山林、古寺,寺內金碧輝煌,香菸繚繞。(基本符合題意)

在連綿起伏的羣山中露出寺廟一角。(符合題意)

蒼鬱的羣山,中間露出廟裏的半截旗杆,一條羊腸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澗邊,有個小和尚正在擔水。(有新意)

這樣繪畫,抓住了"題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現得淋漓盡致了。所以,審題立意需要訓練、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準、深、新。

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覆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義,弄清寫作的具體要求,確立寫作中心,確定寫作範圍和重點,確定下筆的角度及感情抒發的基調,明確寫作方式和方法的過程。

三、材料作文的特點

近年來,材料作文命題採用新的設計思路,被稱爲新材料作文,這種命題形式的主要特點是:給材料不給話題,要求全面理解閱讀材料或提示語,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在材料範圍內自主確定角度、立意、文體、標題,明確要求不要脫離材料含義,不得套作或抄襲。撤銷話題、強化材料,使試題更具開放性,更能啓動考生的發現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1、典型例題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鯨遇到身體瘦小的沙丁魚時,便張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魚後面窮追不捨,離海灘越來越近了,鯨卻渾然不知。等鯨以極快的速度接近海灘時,要避開險境已經太遲了,巨大的身體因爲慣性衝上了海灘,陷在海沙中無法動彈。而沙丁魚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閱讀材料或提示語,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對本材料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地作一個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材料的.大概內容是鯨爲了追捕沙丁魚陷入海灘,而沙丁魚卻逃生了。我們首先看巨大的鯨是怎樣陷入沙灘的,因爲它只看到沙丁魚,沒有看到險境沙灘,纔會落得沙丁魚沒吃到,反而陷在沙中動彈不得的結局。其次,在巨大的鯨眼中,沙丁魚太渺小了,不足畏懼,只要逮住它,就是一頓美餐,哪裏想到小小的沙丁魚會引它入險境。再來看沙丁魚,它與強大的鯨相比微小而處於劣勢,但它能利用身體小、靈活、需水少的優勢向淺水奔逃,得以逃生。所以這則材料的主旨是:人應該怎樣對待誘惑和弱小者,處於弱勢地位的人,身處險境怎樣才能戰勝強敵的問題。

"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成文",意味着可以選取主旨的一個方面立意,於是我們可以從如下幾方面立意:每個人都會遭遇誘惑,把目光放遠,才能避免跌進陷阱;藐視弱小,等於自掘墳墓;身處險境,冷靜思考,利用自身優勢,戰勝強敵。

小結:這種新的作文樣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又是話題作文;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既繼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優點,又彌補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2、材料作文的材料類型。

敘述一件較爲完整的事情或故事;

引用一段或幾段新聞報道或消息;

與寫作者道德修養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

一段主題鮮明、道理深刻的論述;

一段或幾段突出一箇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寫好新材料作文必須讀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並"成爲寫作者的立意指向",那麼讀懂材料就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審題變爲審材料。一般來說,材料的文字表面並不難懂,問題在於是否能夠準確地分析出材料所表達的深刻道理是什麼,繼而確定自己對這個道理的正確態度。

四、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幾種方法:

(一)單則材料的審題立意

1、從抓關鍵句入手。

有的材料爲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開頭句、結尾句、反覆出現的句子),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教案《材料作文快速審題立意教學設計》。如:

巴西足球名將貝利在足壇上初露鋒芒時,一個記者問他:"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說:"下一個!"而當他在足壇嶄露頭角,已成爲世界著名球王,並踢進一千多個球后,記者又問道:"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個!"

【解析】讀這則材料,就要注意貝利先後兩次回答"下一個"時所處的情景,要抓住最關鍵的句子"下一個!"思考,初露鋒芒說"下一個",表現了他的不滿現狀;而第二次是在踢進了一千多個球,成爲舉世聞名的球王之後說的,這就更表現了他的勇於進取,奮鬥拼搏的精神。抓住這一點立意即可。

2、從材料情感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如:

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好事之徒趨之若鶩。它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怪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爲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讚賞。

【解析】材料中的情感傾向十分明顯。"好事之徒"、"趨之若鶩"等詞貶斥之情溢於言表。對想接上斷臂在做法持否定態度,對斷臂維納斯持讚賞態度。據此可立意爲:應順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傾向,立意爲:敢於懷疑、敢於大膽創新等,就明顯偏離題意。

3、從辨明關係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聯繫的。事物間的關係主要有依存關係(如學與問)、主次關係(如奉獻與索取)、取捨關係(如自卑與自強)和條件關係(如繼承與創新)等。辨明這些關係,有利於立意構思作文。例如:

一位大學生,在校花銷吃緊,寫信向在鄉下種地的父親要錢。信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三字信傳開以後,人們議論紛紛。請以這位大學生同學的身份就此給他寫一封信。

【解析】兒子與父親之間是一種特別的關係,作爲他的同學給他寫信,要勸導、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關係,不要在"花銷緊"要節約方面大做文章。

【強化練習】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保羅迪克的祖父留給他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不幸的是一場山火燒燬了他的森林。一天,十分傷心的保羅走到一條街上,看見一家店鋪門口在排隊購買用於烤肉和取暖的木炭。他眼睛一亮。回去後,他僱了幾個炭工,把莊園燒焦的樹木加工成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銷店。他用賣木炭得來的一筆不小的錢在第二年春天購買了一大批樹苗,終於讓自己莊園又新綠滾滾。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失敗。很多時候,埋沒或毀壞自己的往往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

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關鍵句子"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失敗。很多時候,埋沒或毀壞自己的往往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進行立意:

戰勝困難,不斷超越自己

自己挽救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2、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長王廷相對新御史們講了這樣一件事:昨天雨後乘轎進城,轎伕穿的是雙新鞋。開始,他小心地挑着乾淨地面落腳,後來一不小心踩進泥水裏,於是便不再顧及新鞋。一御史聽後說道:"終身不敢忘。"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文體不限(除詩歌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解析】材料中轎伕的事是王廷相用來告誡新御史們的,在特定的語言環境裏就被賦予了新意,我們就得把握其新意。這就是審題的關鍵。王廷相作爲都察院長,對新御史們講轎伕的事,不是隨便講講逸聞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領神會,所以說出"終身不敢忘"的話。那麼,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終身不敢忘"的是什麼?在這個語境之中,再去琢磨轎伕的事,就利於準確把握了。

轎伕穿的是新鞋,開始沒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着乾淨地面落腳";後來"一不小心踩進泥水裏",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顧及新鞋了。這"一不小心踩進泥水裏"就是造成轎伕前後變化的關鍵。王廷相用轎伕的事,告誡新御史們,新任要職,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進污泥濁水,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漸","謹防走錯第一步","謹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終","始終潔身自好難能可貴","一步不慎影響終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備不懈"。

設計作文 篇8

“大家好,我是國家一級橋樑設計師——陳兆君。很高興認識大家並希望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創建世界上首座電動大橋。以下是我們的設計方案,請多提寶貴意見。

我們在估算時發現,由於本座大橋跨度太大,一般貨車行駛完大橋要三桶油,即使用排放量最小的車子也需要在車子上預備一桶。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用盡就沒有了。所以我們應節約使用。而建成了本座大橋,在橋上的耗油量就難以想象了。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石油就被取盡了。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決定把橋設計成電動的。

大家或許都去過火車站,檢查行李時把行李放在滾動的`髮帶上,而從另一邊行李就被髮帶送出來了。

不如我們在橋面上安裝巨大的滾動髮帶。汽車上了髮帶後可以熄火,連司機打個盹也行,車子就會被運送過去,則油量太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能大家會反問我電的問題。其實我們也考慮到了。我們在橋身的各個部位都安有貯光器,利用太陽能來發電。別擔心陰天出現斷電與停運。因爲小小的貯光器可存幾個星期的光能。哼!就不相信老天會陰一個月?

此外,在這一層電動的橋面下面是供火車行駛的。有三道鐵軌與兩道動車軌,寬度夠大吧!

下面可就是供船來往的了。自然不會太矮。據我們估算則是高於最高船的兩米。當然我們是指漲水時。

在設計圖上的橋如同夾心餅乾。這樣一“夾心”就讓這座跨海大橋美觀、實用、方便。

其實我們的主要想法是節能與保護環境。讓我們在科技發展的新時代構建出美好的家園。”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