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司馬光》教案設計精選15篇

設計3.23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司馬光》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司馬光》教案設計精選15篇

《司馬光》教案設計1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知道司馬光嗎?你對他了解多少,能對大家說一說嗎?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材料說一說)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複姓,著有《資治通鑑》。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於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的課文。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麼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③標出課文有幾小節。

4.師檢查讀文情況。①出示詞語,指名認讀。②出示帶點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引讀第一小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3)“古時候”是什麼時候?從圖上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小結: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

(4)讀第二句,把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事讀清楚。(學生自由讀。)

(5)花園裏有什麼?(自由讀。)

(6)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水缸究竟有多在?缸裏的水多不多?你從哪看出來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讀出來嗎?(生練讀、評讀)

3.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1)這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樣掉進大水缸的?什麼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進水缸裏了,着急嗎?用着急的語氣讀讀。

(學生練讀、評讀)

《司馬光》教案設計2

對話平臺導入(自然引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司馬光是個聰明、機智的孩子,那麼在救小夥伴的過程中,他是怎樣表現的?這節課讓我們來更加深入地閱讀課文。

讀議(通過讀書,想像討論。)

1、自由讀文,引導學生體會那口水缸在哪?是什麼樣的水缸?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相關的語句,以瞭解故事發生的環境。

2、觀察插圖,認真讀書,想像思考:司馬光爲什麼要砸破缸救小朋友?教師相機引志學生想像:小孩子落水的情景和他落水後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融觀察、想像、朗讀、表達於一體,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進面初步體會司馬光的沉着、機智。)

讀演(讀書體會,表演,感悟司馬光的勇敢。)

1、引導學生閱讀怎樣救的段落,畫出相關的句子及重點詞語,如:沒有慌使勁砸幾下子等。重點體會讀一讀。

2、組織學生表演體會司馬光救小夥伴時的表情動作,同學之間互相評議,也可組織學生在讀4、5節的基礎上,分角色表演(掉進缸的小孩、其他小夥伴、司馬光),在表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讀體會。

(閱讀與表演的結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了學生的語感,提高最閱讀能力,促進了他們對課文及人物品質的感悟。)

背誦(練習背誦,促進積累。)

1、採用自由背誦、小組比賽、師生共背等形式,練習背誦。

2、同學之間互相配合檢查背誦情況。互相評議。

討論(激發學生思考,引發想像,深化認識,拓展思維。)

1、從司馬光的身上你明白了什麼?請你對司馬光或那個被救的小朋友說句話。

2、如果你在場,你還會有什麼方法救那個小朋友嗎?組織學生討論表達。

3、假如你身邊發生了意外的事,你會怎麼辦?(如:一家長到校想要把一名同學帶走,而老師不在怎麼辦?在熱鬧的大街上和家人走散了,你會怎麼辦?

(從課內走向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想像思考,並結合生活實際開發課程資源,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並對學生生活適應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體現了大語文的觀念。在這個環節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注意引導學生的把句子說通順,把意思表達清楚。)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二年進士,官至左僕射兼門下待郎。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主持編撰了大型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等。

司馬光從政近五十年,對北宋的國計民生、典章制度發表過不少獨特的見解。諸如虛心納諫、崇尚務實、注意民心、知人善用等治國主張,長期不懈地編纂《資治通鑑》,使其成爲中國古代史學史上一座高聳的豐碑,爲歷代統治者所借鑑。自古光山山水素有浮光熠彩之譽,所以縣名也以光山命名。又因司馬光在光山出生,故其父爲其取名爲光。司馬光爲其出生地光山縣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古往今來,光山人民無不以此爲自豪。對於司馬光這樣一位重要歷史人物,光山人自然給予更多的摯愛,自宋代以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弄巷、水井、書院隨處可見;爲他建詞立碑、題詩、作記,更是代不乏人。

宋時,光山縣署在東北大街(現司馬光大道與正大街交叉口的東段)的路北。明代初,縣署遷移,遺址被改建爲學宮(現爲司馬光賓館)。原署內有一口水井,司馬光出生滿三天時,用這口井的水洗浴(光山當地風俗,叫洗三)。後來這口井被叫做司馬光井,簡稱司馬井,迄今仍完好存在,另外,世人皆知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裏。

司馬光砸缸新傳

天氣晴朗,司馬光和一大羣孩子一起出去玩,路上,有一位孩子提議大夥來玩捉迷藏,輸的人要翻跟斗,大家都同意了。

石頭剪子布!

哇!司馬光你輸啦!你來抓!

說完,孩子們一下沒了蹤影,藏得非常隱祕,只有一個躲在假山後面的孩子在探頭探腦地張望,可一不留神,撲通一聲掉進了缸裏。

大家聞聲而來,不由得着急了,在那兒議論紛紛,有的說想把水舀幹;有的則慌張得不得了,詢問是否要叫大人過來。只有司馬光鎮定自若,只聽他大喝一聲:慢!說着就拿起大石頭砸去。他知道,時間緊迫,不能讓人離水,就讓水離人。一,二

等一下!等一下!村長聞訊趕來對司馬光說:孩子,缸砸不得!這是咱地區的利稅大戶。司馬光定睛一看,缸上印着酒這個字。村長對司馬光搬出了地方保護主義理論:雖然是假酒,但咱們得靠它謀生哪,孩子死了不要緊,酒纔是最重要的

面對這樣的場面,如果你是司馬光,你該怎麼辦?的確,這真是現代社會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生命與財產,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司馬光》教案設計3

=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裏玩,一個小夥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夥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纔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能力素養點:

1、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

導學設計理念: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並且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案時,在關注到這方面。指導學生識字時,讓學生邊讀文,一邊記認生字,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強色彩化,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再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找到漢字規律,然後採用問答和對唱的方式鞏固生字,效果會更好。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先示範,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試着朗讀,再在小組間進行評價,抓住司馬光不同表現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收集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瞭解。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瞭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藉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1)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2)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2)“古時候”是指什麼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再次看圖,假山和水缸在什麼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3)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麼樣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不小心”是什麼意思?

(2)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小夥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爲什麼着急呢?掉進缸裏的小孩子面臨着什麼危險呢?

(4)用着急的心情練讀。

(5)小組內練讀後,全班交流。

(6)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麼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們爲什麼這麼驚慌?

(2)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3)小組內練讀。

(4)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5)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6)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一們嗎?爲什麼?

(2)試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動作。說說:誰表演得好?爲什麼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5)再讀這一段,思考“花園裏爲什麼要一口大缸呢?有什麼用?]

(6)這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7)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呢?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課文。

1、練習背誦課文。

2、同學們相互評議。

---------------------------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練習書寫。

1、學習生字“我會認”

2、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記住本課的生字、新詞?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3、學生交流學習。

4、彙報學習體會。

5、學生反覆認讀生字。做遊戲。

3、學習“我會寫”,指導書寫本課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習“我會認”

(2)仔細觀察本課在寫的生字,說出規律:均爲左右結構的字。

(3)指導書寫“別、到”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4)學生仿寫、描紅,教師相機指導。

(5)教師進行評價,並及時鼓勵。

三、課堂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救()勁()司()

球()徑()同()

2、擴詞。

司()()假()()

使()()別()()

四、課堂總結。

《司馬光》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課文中的兩個故事。

4.能聯繫實際,說說學習課文的體會。

教學準備

1.教師:課件。

2.學生:蒐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教材簡析

本課安排了兩篇淺顯的文言文:一篇是《司馬光救友》,另一篇是《矛盾》,都是孩子們很熟悉的故事。

《司馬光救友》通過司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讚頌了司馬光遇事沉着冷靜,肯動腦筋的品質;《矛盾》通過一個既賣矛又賣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語言,諷刺了生活中的這種現象,告誡人們說話做事不要前後矛盾。這兩則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內容淺顯易懂,敘述形象生動,寓意深刻。

因爲學生是初次接觸文言文,教學前,應讓孩子們知道: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傳統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煙海的文化藝術瑰寶。古代的很多東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學習一點淺顯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教學時,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先認認真真讀課文,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再對照註解,試着讀懂每一句話,然後用自己的話說說全文的意思,最後說說自己讀了以後的感受。

建議本課教學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一、司馬光救友

1.詞語解釋。

戲:遊戲。於:在。甕:一種盛東西的陶器,腹部較大,這裏指陶製大水缸。沒():淹沒,沉下去。皆:都。棄:放棄,扔掉。持:拿。擊:打,敲打。迸:向外濺出或噴射。

2.重點內容提示。

“與羣兒戲於庭”中的“戲於庭”與現在的表述方式有明顯的區別,要引導學生體會;“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通過其他小孩和司馬光行爲的對比,突出了司馬光遇事沉着冷靜,肯動腦筋的品質。

3.全文大意。

司馬光七歲時,與一羣小孩子在院子裏遊戲,一個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進缸中淹着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嚇得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着石頭把水缸砸破,水流出來了,小孩得救了。

《司馬光》教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借助課文插圖學習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會書寫要求寫的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司馬光嗎?誰知道?給大家講一講好嗎?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材料說一說)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複姓。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麼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③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師檢查讀文情況。①出示詞語,指名認讀。②出示生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引讀第一小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3)古時候是什麼時候?從圖上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指的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

(4)花園裏有什麼?(自由讀。)

(5)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缸裏的水多不多?從課文中措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學習課文第三、四段。

(1)這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看見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了,別的小朋友怎麼樣?(指導用着急的語氣讀第四段。)

(學生練讀、評讀)

了?慌了是什麼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4.學習課文第五段。

(1)司馬光是怎麼做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哪句話好?爲什麼?(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5.學習課文第六段。

(1)指名讀,想想結果怎樣?

(2)用輕鬆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四、總結全文

1.談收穫:你喜歡司馬光嗎?爲什麼?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麼?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什麼辦法救人?

板書設計:

20.司馬光

小朋友 司馬光

慌了 沒有慌

哭 叫 喊 跑 舉 使勁砸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

1.問答對唱:學生分兩小隊,老師進行指揮。先由師唱什麼字豎心旁?誰猜對了誰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學接着唱,對答老師慌字是個豎心旁,我猜對了我就走,回答完畢回到座位。

2.讀一讀數量詞: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塊石頭、一個小朋友。

二、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觀察,找出規律。(要寫的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橫排兩個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師範寫,學生觀察,練寫。重點指導寫好雙耳旁。

3.展示、評議。

三、背誦課文

1.指名看圖敘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誦。

3.自由背,喜歡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誦全文。

四、實踐活動

1.積累詞彙:

(1)找出課文表示數量的詞。誰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自由說。

(2)口頭擴展詞語,如:司司機、公司用慌、假、別、嚇、塊、救口頭組詞。分小組討論、積累,再大組比賽,指定時間內,看哪組組的詞最多。

2.創新故事會:學生交流有關司馬光的故事。

編輯短評:教案中的教學方法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便於教師借鑑和操作,有些教法和問題設計得巧妙,有利於拓展教師設計教學的思路。

《司馬光》教案設計6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以及他沉着、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瞭解人物

1、導言: 今天這堂課,我們要一起去認識一位新朋友。他生活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他就是司馬光。

2、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22,說的就 是 他 的 故事 。

3.你看,司是一個~~~~~~~(平舌音),我們一起讀好它。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同”字少一豎)

4、(出示圖片)你瞧,這就是長大後的司馬光。你知道他姓什麼嗎?老師告訴你啊,司馬光可不姓司,他姓司馬,這是複姓。光是他的名字。

5、老師還告訴你:司馬光曾經做過宰相。他花了19年的時間主持編修了有名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鑑》。

二、初讀課文

過渡:那課文又寫了什麼呢?同學們打開語文書,讀讀課文吧。

學生自讀

1、讀生字詞

(1)出示“一”。同學們,這個字,你會讀嗎?

(2)你再看,這些詞你能讀準嗎?(誰來讀前兩個?)

後兩個你來讀。你瞧,在不同的情況下,一的讀音會發生一些變化,

我們一起讀準它們。(齊讀)

(3)除了一,課文中還有些生字寶寶。現在請你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詞兒連讀。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指名讀)

3、去拼音,開火車檢查

4、初讀課文

(1)這些生字寶寶你都會讀了,把它放回到課文裏,你還能讀好它嗎?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本,雙手捧書,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 學生 分小節朗讀課文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文章一共有~~~~~~?(手勢)

(2)你喜歡哪個自然段?就請你來讀。你呢?其他小朋友一起來聽聽,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我們一起來幫着他們讀讀課題吧。(課文22,司馬光)

(3)課文說了一個什麼故事呀?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聽得很仔細,誰願意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1、其他同學仔細聽,想想,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有哪些人,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2、出圖,你瞧,孩子們玩得多開心啊。

(出示句子)你能通過朗讀把他們的高興表達出來嗎?

3、出示第三句話。再讀讀,花園裏還有什麼?

(1))(出示“水缸”詞)這個缸是一個(後鼻音),我們讀準它。

(2)水缸是做什麼用的?

是的,古時候的人不像我們現在都用自來水,他們用水需要挑水,這種水缸就是用來裝水的。

(出示圖片)你看,這口水缸和我們小朋友比比個子,還非常(大),(出示“一口大水缸”)誰能讀好水缸的大?看,水缸不但大,裏面還裝滿了水。

(3)誰能通過朗讀把這口水缸的大和滿表達出來呢?(1個)

4、概括第一段的內容

(1)誰願意來讀讀第一節?

(2)課文第一段有三句話,告訴了我們事情發展的起因,我們一起來讀讀。

(二) 學習課文第 二 自然段。

1、 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快,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吧。

2、發生了什麼事?

(1)孩子一不小心掉進了 水缸裏 。

(2)剛纔我們知道了,這是一口又大又裝滿了水的缸,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怎麼樣?

(出示第一句)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3、那其他孩子怎麼樣?

(出示第二句話)我們一起讀讀。

(1)什麼叫“慌”呀?你瞧這個“慌”字。(出示)是一個(豎心旁)的字。說明(和心理活動)有關。想想看,你在場,心情怎麼樣?

(爲什麼會這麼擔心啊?因爲情況緊急。)

(2)情況危急呀,孩子們怎麼做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出示有的~~有的~~還有的~~)

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出示圖片)是的,你看這個小朋友他(摸着腦袋,不知道該什麼辦),他慌了;這個小朋友他(嚇得都哭了),他慌了;那這個小朋友(他喊着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們都慌了。

(3)孩子們都慌了,誰能用朗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我們?

你爲什麼讀得這麼急?你在擔心什麼?

(4)是的,我們都很着急,很擔心,人命關天呀。一起讀讀這一節。

(三) 學習課文第 三 自然段。

過渡:缸裏的孩子危在旦夕,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自己讀讀文章的第三段。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馬光卻(沒有慌),(出示第一個斷句)。他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去哭,去喊,去找大人。他很鎮靜。這就叫“從容不迫”。一點兒也不慌亂,這也叫“方寸不亂”。方寸就是一點兒的意思。我們讀好這兩個詞。(齊讀、男生讀、女生讀)

板貼兩個詞,並說:此時的司馬光是從容不迫的,是方寸不亂的。司馬光他沒有慌。

2、那他是怎麼做的呢?

(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

(1) 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石頭很重,司馬光很費力氣。

(2)指名讀第一句。

4、結果怎麼樣呢?

面對危險,司馬光不害怕,想出了好辦法。這就叫“臨危不懼”。

誰來讀讀?你讀,你讀,全班讀。

5、孩子得救了,讀到這兒,你有沒有其他的辦法救落水的孩子呀?你是怎麼思考的?

6、也許,當時的司馬光也和我們一樣,他的腦子裏有許多的辦法,可他果斷地選擇一個辦法,這就是“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他想出了這個砸缸救人的好主意,並且立刻去做,這就叫“多謀善斷”。出示詞卡。你讀,你讀,全班讀。

7、孩子得救了,如果你就在司馬光的旁邊,你會怎麼誇誇他?

(好,好在哪裏?聰明,聰明在那裏?)

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誇誇司馬光吧!一起讀讀第三段。

8、你瞧,想出這樣一個好辦法的司馬光,當時也就只有7歲,和你們一樣大。在你的心目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司馬光呢?(四個成語)

四、總結全文。

1、最後讓我們捧起書本,用朗讀來把這個故事呈現出來。男生讀第一節,女生讀第二節,第三節我們一起讀。

2、出示課文填空

學完了課文,這個填空一定難不倒你。(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練習說話

《司馬光》教案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慌”的意思。

3、通讀課文,瞭解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體會其沉着冷靜、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司”“爬”兩個生字,能有感情朗讀課文。

2、瞭解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體會其沉着冷靜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班級來了一位小英雄(出示圖片司馬光)。你們看,他穿的衣服和我們不同,他是古時候的人,他是誰(一起說)注意讀準“司”司是平舌音,我們一起讀好它,而且啊它還是我們的生字呢,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同”字少一豎)用兒歌記住:同字左邊藏起來就是司。板書課題。

2、知道了他的名字,我們來看看司馬光自我介紹吧!

出示課件:司馬光資料語文老師姓一個字鄭,而他姓兩個叫司馬,司馬是複姓。

再 齊讀課題,注意詞的節奏:司馬 —— 光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讓我們走進他,看看他是怎樣的小英雄。

請打開書本,聽課文錄音,思考一下課文到底說一個什麼故事?

(聽完錄音,表揚聽得認真的小朋友)

二、檢查生字詞

過渡:下面我來檢查一下小朋友們的預習情況。下面的生字誰敢來挑戰一下。

我會讀:(紅字顯示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司馬光 假山 水缸

別人 慌張 嚇哭了

叫着 一塊 使勁

砸缸 破了 得救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大家生字都掌握了,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吧。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觀察圖片,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呢?指名說。

出示: 一天,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你們玩的時候心情會怎樣啊?(說一下“他”是指司馬光)

2、你瞧,孩子們你躲我藏玩的多開心啊。誰來開心地讀一讀。

3、讀的真開心呢,那我們再來看看,花園裏還有什麼呢?(出示圖片)

你感覺這個水缸怎麼樣?和我們小 朋友的個子比一比呢?它不僅大還怎麼樣啊?我請小朋友來讀一讀。(真大啊)

出示:花園裏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

誰能通過朗讀把這口水缸的大和滿表達出來呢?(1 個)

4、看到這個假山你想幹嘛?(爬上去)

隨文識字:我們經常說什麼爬啊,手和腳都巴在地上,動物的手與腳又稱爲爪子,所以我們用個兒歌來記住它:伸長爪,翹尾巴,順着地面爬呀爬。

有一個小朋友和你有相同的想法,他爬上來假山,但是結果怎樣?

出示: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裏。

5、有個小朋友 “ 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裏 ” 。那麼別的小朋友們都怎樣了?(都慌了) 別的小朋友爲什麼都慌了?( 小朋友有着生命危險)

(1 )什麼叫“慌”呀?你瞧這個“慌”字。(出示)是一個(豎心旁)的字。說明(和心理活動)有關。想想看,你在場,心情怎麼樣?

(爲什麼會這麼擔心啊?因爲情況緊急。)

(2 )看圖邊讀邊思考:別的小朋友“ 慌” 成了什麼樣子了。

是的,你看這個小朋友他(摸着腦袋,不知道該什麼辦),他慌了;這個小朋友他(嚇得都哭了),他慌了;那這個小朋友(他喊着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們都慌了你們說的和課文一樣呢,

出示課文(出示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我會說:練習“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

同學們,想想當時的場景,孩子們都慌了,誰能用朗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我們?

你爲什麼讀得這麼急?你在擔心什麼?

過渡:缸裏的孩子危在旦夕,其他小朋友都慌成一片,但是司馬光又是怎麼樣的呢?他想出了什麼辦法?

(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

(1 ) 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石頭很重,司馬光很費力氣。

(2 )指名讀第一句。

你能學這他的動作來讀一讀嗎?

5、結果怎麼樣呢?

誰來讀讀?你讀,你讀,全班讀。

6、孩子得救了,這時孩子的父母和其他家長還要那四個小夥伴過來了,他們會對司馬光說什麼呢?

7、孩子得救了,如果你就在司馬光的旁邊,你會怎麼誇誇他?

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誇誇司馬光吧!一起讀讀第三段。

8、最後讓我們捧起書本,用朗讀來把這個故事呈現出來。男生讀第一節,女生讀第二節,第三節我們一起讀。

四、指導生字詞

過渡:小朋友們課文讀的真好,我想下面的這些生字對於你們來說也很簡單了,那我們就來摘下蘋果吧。

1、遊戲,摘蘋果

2、指導生字:出示司。司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右上包圍左下,寫這個字要注一和口要伸出外面一點點。教師範寫。

出示爬。左右結構,第一筆平撇,第二筆直撇,張開幅度不能打,與豎靠得很近,捺張開的角度稍大,以便托住巴字。兒歌:伸長爪,翹尾巴,順着地面爬呀爬。

五、板書設計:

沒有慌

司馬光────舉石頭砸缸救人

想辦法

《司馬光》教案設計8

課前透視:

司馬光是我國宋代偉大的史學家。這篇課文講的是他七歲的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利於激發學生讀書興趣,淺顯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樣感召作用。

對於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說,課文內容相對熟悉,但是城鄉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突出以讀爲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讀中熟悉,讀中感悟,讀中思考,進而體會司馬光的機智、勇敢。同時應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增進對課文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着、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3、能從課文插圖中觀察出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4、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網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課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你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嗎?

2.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出示有關課件)(圖上畫的是花園的一角,有假山和樹木。花園裏有五個小朋友,他們中的一個正從被砸破的缸裏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邊、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個小孩子就是司馬光)

3.回答:這一課寫的是司馬光的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生字、詞。

1.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生詞。

2.藉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讀着,聽對方讀得對不對?不對請給以糾正。

4.彙報:指名讀字音,如有不對的及時糾正

5.記住字形:

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如換偏旁、猜字謎、組詞識字等。

四、討論(讀書交流,理清故事內容。)

1.指名分段讀文,引導學生思考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2.分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讀懂的問題。

五、寫字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我會寫”中的六個字,發現六個字的規律:左右結構。組織學生討論在書寫中應注意什麼?

2.自由練寫,教師有意識地指導難點字:如“那、都”兩字中的“雙耳”的寫法。

3.書寫展示,相互評價,引導學生把不好寫的字多寫幾遍。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語

二、朗讀、理解課文

1.指名讀課文,數數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2)“古時候”是指什麼時候?你還知道哪些朝代?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畫,請你說說: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

(缸很大,比小孩還要高,缸裏裝滿了水(課件播放)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瀆給你的同桌聽—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2)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小夥伴們什麼心情呢?請你仔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刻此時,你的心情如何?

(3)爲什麼着急呢?掉進缸裏的小孩子面臨着哪些危險呢?

(4)你準備怎麼讀?

(5)組內練讀後,全班彙報讀。

5.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思考:小朋友們爲什麼這麼驚慌?(因爲這關係到人的性命,大家都很害怕,又毫無辦法)

(2)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3)小組內練瀆。

(4)個別同學展示讀。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5)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這個辦法不好。雖然大人個子高或者能想辦法去解救孩子,但是等大人來了,孩子的性命不一定能保住)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遇事不慌,很沉着)試着用這樣的語氣讀讀這段。

(2)試着做司馬光時的動作。評議:誰表演得好?爲什麼?

(學生砸缸的動作要十分用力,才能體現是“使勁砸”)爲什麼司馬光要用這麼大的力氣?小組討論。(因爲這樣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3)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4)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司馬光的辦法最好,因爲缸大,水深,水對缸中小朋友威脅最大,如果讓水流出來,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嗎?所以他想到砸缸,並且用力砸,贏得了時間) (5)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遇事不慌、善於動腦筋、聰明勇敢的孩子)

(6)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8.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嗎?

三、總結全文

齊讀全文,釋疑

司馬光新傳

天氣晴朗,司馬光和一大羣孩子一起出去玩,路上,有一位孩子提議大夥來玩捉迷藏,輸的人要翻跟斗,大家都同意了。

“石頭剪子布!”

“哇!司馬光你輸啦!你來抓!”

說完,孩子們一下沒了蹤影,藏得非常隱祕,只有一個躲在假山後面的孩子在探頭探腦地張望,可一不留神,“撲通”一聲掉進了缸裏。

大家聞聲而來,不由得着急了,在那兒議論紛紛,有的說想把水舀幹;有的則慌張得不得了,詢問是否要叫大人過來。只有司馬光鎮定自若,只聽他大喝一聲:“慢!”說着就拿起大石頭砸去。他知道,時間緊迫,不能讓人離水,就讓水離人。一,二……

“等一下!等一下!”村長聞訊趕來對司馬光說:“孩子,缸砸不得!這是咱地區的利稅大戶。”司馬光定睛一看,缸上印着“酒”這個字。村長對司馬光搬出了“地方保護主義理論”:“雖然是假酒,但咱們得靠它謀生哪,孩子死了不要緊,酒纔是最重要的……”

面對這樣的場面,如果你是司馬光,你該怎麼辦?的確,這真是現代社會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生命與財產,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司馬光》教案設計9

一、教材簡析: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歷史學家。這篇課文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寫的是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大水缸裏,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過這個故事啓發學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這正是這單元的主題內容——小故事裏學大智慧。這個小故事生動形象,是訓練學生說、寫的好素材。

二、目標擬定:

教學目標:

1、感悟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想象的習慣。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

3、讀懂故事蘊含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體會,自覺去做。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想象的習慣,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

教學重點:感悟內容中蘊含的道理,有所體會,自覺去做。

教法、學法

1、教法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隨機點撥提升。

2、學法

填換詞語,補充空白,提出問題,說心裏話。仿說仿寫訓練。

三、教學設計

(一)、回顧全文,交代目標

1、與老師接讀課文,老師的導語:從前有個人叫司馬光。他小時候,常跟小朋友在花園裏玩兒。花園裏有什麼呢?有一回,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這緊急關頭,小朋友們怎麼做的?司馬光呢?這樣,既回顧了課文內容,又使學生容易抓住主要內容。

2、給出詞:司馬光,使勁,砸缸,救出。學生連詞說主要內容。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這樣訓練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進入課堂情景。

(二)、自主學習,交流訓練

1、課件出示學法提示:

(1)、填換詞語——()

(2)、補充空白——……

(3)、提出問題——?

(4)、說心裏話——!

2、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按學法進行邊學邊標註。這幾招學生都會,很樂意參與學習,爲展示自己的能力做準備。

3、先交流前兩項,有的在花園前填“美麗’,在假山前填“高高”……在1自然段後補充掉水缸裏的小朋友的動作、叫喊,在2自然段後補充一些小朋友的救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語言得到了訓練。這時,課件出示一組句子:

(1)、有個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兒,不小心掉到大水缸裏了。

(2)、小朋友們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3)、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裏的誰流出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終於得救了。

相機指導朗讀。之後,告訴學生這是對比的寫法,更突出司馬光的果敢睿智。接下來點撥提升,訓練學生用對比的句式說話。先給出例句:

“上課預備鈴響了,同學們有的連忙擺好書本,有的揹着手靜等老師來上課,還有的看看生字,準備發言。只有小明還蹲在地上偷着玩自己的卡片”

這樣一步一步的把讀,想,批註,說,有機的融在一起,落實了教學重點。

4、、交流後兩項,學生自主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和故事裏的人物說心裏話,如、爲什麼司馬光有那麼好的辦法?他不怕別人找他賠缸嗎?我對司馬光說——,我對掉在水缸裏的小朋友說——,我對跑了的小朋友說——,我對找大人的小朋友說——,我對全班同學說——學生學的津津有味,樂此不疲。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三)、寫話訓練,提高能力

指導學生仿上邊的例句,用對比的方法,寫一段話,爲拓展學生的思路,照顧差生,可以給出提示語:

下課鈴響了,——————————————————。

讀書課上,———————————————————。

秋天到了,花園裏的花————————————————。

《司馬光》教案設計10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11 司馬光

2.簡單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我國此宋時期的歷史學家。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二、看圖圖意

1.出示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麼?

學生能從圖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孩子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個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嚇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學生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進缸裏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學生2:是誰救的掉進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樣救的?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藉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要多讀幾遍。

2.讀準生字及會認字的音。

(1)自己藉助拼音讀生字和會認的字。

(2)同桌小夥伴互讀、線糾正。

(3)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4)做猜字遊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字音。

(5)電腦出示詞語的演示文稿:

孩子嚇哭 沒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舉起砸破 救人 古時候 司馬光一塊石頭

3.再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

4.學生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聽他們讀的字音是否準確。

四、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2.電腦出示插圖;讓學生根據圖中人物的穿載來理解:“古時候”這個詞語。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從他的讀中你知道了什麼?

2.教師提問:①他指的是誰?(他指的是司馬光)②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師鼓勵學生能夠聯繫上下文思考問題④藉助圖弄清花園裏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樣的一口缸。

3.指導朗讀

①教師範讀第二段,要求學生認真聽,聽出什麼了?(教師在讀時注意突出“大”和“滿”字)

生:我聽出花園裏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裏裝滿了水。

②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指名讀這段;讀後同學評議。評議時同學們先可以說說他哪兒讀得好!然後說說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最後他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④由於本段的第二句是個長句,不容易讀的教師再範讀,讓學生注意看清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⑤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⑥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⑦指名讀,集體糾正。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聽他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2.提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麼全掉進大水缸裏呢?請你們聯繫上下文說一說。

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沒留神掉進大水缸裏。)

4.應該怎麼讀呢!同學們自己練習朗讀這段。

5.指名讀,大家評議。

6.必要的時候教師範讀指導。

7.提問: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沒留神掉進了大水缸裏。啓發學生想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怎樣呢!通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十分緊急,掉進大水缸裏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時救上來就會有生命危險。

8.過渡語,就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五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己輕聲讀這段,讀後說說你瞭解到了什麼?邊讀邊畫出表示小朋友動作的詞語。

(2)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麼想的?

(3)小組彙報得出結論:讓別人來幫忙,我這麼小,沒有辦法,有的嚇哭了,不知道怎麼辦。

(4)爲了讓學生理解:“別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場面,教師提問: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裏,隨時有生命的危險,如果你也在場,那都慌起來了是什麼樣子?請同學表演當時的場面。

(5)教師指導學生有語氣地讀好這段。

(6)過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請你畫出司馬光動作的詞語。

(2)請同學看圖,並模仿司馬光的動作。

(3)師:司馬光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怎樣做才叫“使勁”砸呢!再請同學們做動作。學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4)教師指導學生讀後四、五段。

(五)通過比較理解課文內容。

1.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

提問: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一口大水缸裏時,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2.自己與司馬光的比較

(1)提問:同學們也動腦筋想一想,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還有什麼方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學生討論後全班交流。

辦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來。

辦法二:找一根長竹竿,讓小朋友抓着竿爬上來。

辦法三:去喊大人,讓大人把他救上來。

辦法四:可以找來抽水機把水抽出來。

辦法五:可以拿來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

(2)提問:大家想了不少好辦法,現在我們比較一下,司馬光的辦法和大家的辦法有什麼不同?

(3)教師演示覆動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從缸中拉出來,人離開水。

教師板書:人——水

(4)請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救小夥伴,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5)教師再一次演示“人離開水”的復動投影片。

教師板書:

(6)司馬光用的辦法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呢?教師演示:水從缸中流出,小夥伴得救。

教師板書:

過渡:這樣水就離開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從這樣事情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小組討論後交流。

(8)師.總結:

你們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都是讓人離開水,但時間又來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沒法讓水離開人,這是反向思維。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六)學習第六段

1.缸裏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嗎?

2.請學生帶着高興的心情讀第6段。

五、創造性的思維訓練。

師: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這時候,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們會說些什麼呀!請學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巧記本課8個生字的字形,瞭解字義。

2.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詞。

3.完成課後練習題。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義。

2.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詞。

教學難點

1.巧記本課生字的字形。

2. 正確地書寫“候、孩、沒”這幾個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司馬光這篇課文,司馬光給你們留下什麼印象呢?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二、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一)鞏固生字、詞的讀音。

(1)自己認讀生字。

(2)同桌互讀生字、詞。

(3)搶讀生字詞卡片。

(二)巧記字形、理解字義:

(1)讓學生自己動腦、選擇自己認爲最巧妙的記憶法記憶。

(2)同桌小夥伴互相說一說。

(3)請小組彙報或讓學生當小老師講解。

候:可以用“猴”字來記憶,去掉“反犬旁”在單人旁的右邊加上一個小豎,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幫助記憶字形。組詞:小時候。

孩:可以用學生認識的“該”字換偏旁記憶“孩”字。也可以用拆字的方法記憶。組詞:孩子

光:學生可以用順口溜的方法記憶:三個小淘氣,坐在板凳上,壓彎一條腿,後腳尖朝上。組詞:司馬光、時光、光明。

嚇:學生用形聲字的方法記“嚇”字。爲什麼是口字旁呢?可讓學生做出受驚嚇的表情,體會人受驚呀時往往會不由得張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組詞:驚嚇,嚇一跳。

哭:學生可以用拆字法記憶:“兩個口”和“大”再加上“丶”。也就是兩個人張着大嘴哭。組詞:哭了,嚇哭。

沒:學生用順口溜幫助記憶:三點水,幾頭又尾,合起來誻沒。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記憶字形,組詞:沒有。

塊⑴以用“塊”字換成“提土旁”記憶“塊”字,組詞:一塊。

石:可用象形字“ ”(書寫不準確)來幫助記憶“石”字,組詞:石頭,石塊。

(4)指名抽讀生字詞卡片,鞏固生字的音形義。

三、書寫生字詞。

1.先自己觀察每個字詞卡片,鞏固生字的音表義。

《司馬光》教案設計11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2學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十個生字,會寫“幾、個、古、友、他”五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果斷的品質,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4.教育學生遇事要沉着冷靜、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二、內容分析:

本課講的是一篇歷史故事。司馬光小時候和幾個小朋友在公園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裏,司馬光舉石砸破缸救出小朋友。重難點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司馬光那種沉着冷靜、機智的品質,從中得到啓發。

三、學生分析:

這篇課文故事生動曲折,反映的是司馬光小時侯的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閱讀這類課文有濃厚的興趣。

四、設計思路:

採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進行積極的評價,及時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輕鬆的氣氛和自由的想象空間。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嘗試解決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你們聽過司馬光的故事嗎?

2.簡介司馬光

3.現在我們來學習一篇關於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4.揭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教師範讀,學生聽準生字新詞的字音。

3.同桌互相拼讀生字詞。

4.分組讀、個人讀生字詞,檢查讀音。

5.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注意讀通、讀順。

6.檢查朗讀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

7.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誰幹什麼事。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再次自由認讀生字詞。

2.不看拼音,直接認讀生字詞。教師檢查:開火車讀。

3.看到課後字表裏的字,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住?你記住了嗎?你是怎樣記的?你已經記住了哪些生字?

4.指導書寫“幾、個”兩個生字。

四、總結課文,佈置作業。

1.今天這節課你認識了什麼人?除了認識這個人,你還有什麼收穫?

2.課後認真朗讀課文,把不懂的問題找出來。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初讀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寫誰的一件什麼事。

二、細讀感悟

1.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時候?人物是誰?

生:古時候,司馬光。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師:“他”指的是誰?

生:司馬光。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第一自然段介紹了司馬光。

師:你真聰明!能聯繫上下文回答問題。

師:司馬光和小朋友在什麼地方玩?

生:在花園裏。

師:花園裏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生:假山。

另一生:老師,有個小朋友在假山上玩,爲什麼會掉到大水缸裏呢?

師:你問得好,那麼有誰可以幫這個同學回答這個問題呢?

生:我可以,因爲假山下有口大水缸,這個小朋友不小收掉到大水缸裏了。

師:你真棒!大家要向他學習。

3.藉助插圖瞭解大水缸的位置及這是怎樣的一口缸。理解“不小心”的意思。啓發想象:掉進缸裏的孩子會怎麼樣?別的孩子又會怎樣呢?

4.齊讀第三自然段。

藉助圖瞭解別的孩子的表現。板書:哭、喊、叫、找。小組討論:這些孩子當時是怎麼想的?從圖中你看出哪個是司馬光嗎?他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一個學生:老師?這個小朋友掉進缸裏會不會死?

另一學生:不會。

師:你怎會知道的?

生:下文講到司馬光救他呢。

5.指組讀第4自然段。

①找出司馬光動作的詞。

②看掛圖,司馬光在幹什麼?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

有個學生站起來雙手舉起來模仿了他的動作,但缺少力量。

③理解“使勁砸”的意思。

又叫同學表演司馬光的動作,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個個同學都能把司馬光表現得活靈活現了。

④最後那個小朋友怎樣了?(得救了)

師:當這個小朋友掉進缸裏爲什麼司馬光和別的小朋友的表現不同?從這裏可以體現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學習他什麼?(學生討論)

總結:我們應該學習司馬光沉着冷靜、愛動腦筋的品質。

⑤發散學生思維。

司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麼你還有什麼辦法救小朋友呢?

學生踊躍講出自己的辦法。

三、佈置作業。

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司馬光》教案設計12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文中的生字;能理解課文意思,體會人物特點。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交流:在以前的學習、閱讀和生活中,你瞭解了哪些聰明的古代兒童?(引導學生走進沉着冷靜、聰明機智的兒童)。

2.故事激趣: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古代兒童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教師繪聲繪色講述)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才七歲,他很聰明。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裏玩耍。院子裏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裏。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裏的小孩得救了。

3.談話導入:如果把剛纔老師講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是白話文。我們現代人寫的文章,用白話,叫白話文,這麼多年來我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也都是白話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古人寫的,古人寫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剛纔老師講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寫下來,會是什麼樣子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第24課──司馬光(板書)。

二、認識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爲“文言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着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初讀課文,教師強調: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多讀幾遍。

2.教師指名讀課文,強調學生注意傾聽,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教師指導,讀準節奏。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4.集中交流初讀課文後的發現和收穫。

5.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停頓方法,自己再試着讀一讀課文。(指名讀,齊讀)

6.自由練習朗讀。(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自己試着讀一讀,相信你會比老師讀得更好。)

四、理解課文大意。

1.自主理解課文。(師: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試着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對照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

4.教師小結,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註釋和聯繫上下文理解。

5.請一個學生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裏玩耍。院子裏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裏。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裏的小孩得救了。

6.帶着理解朗讀課文。互相交流讀懂了什麼?(司馬光聰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

7.交流學習古文方法:看註釋、聯繫上下文、查找資料書、碰到難句反覆多讀幾遍、做批註。

五、熟讀成誦。

1.自由練習朗讀。

2.同桌互相檢查背誦。

3.全班背誦。

《司馬光》教案設計13

22.司馬光·教案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境和司馬光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後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瞭解故事內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啓發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容後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麼?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哪個是司馬光?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再帶領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藉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麼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缸。然後啓發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麼掉進缸裏的?掉進缸裏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什麼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圖後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司馬光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啓發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麼辦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覆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麼救人的,爲什麼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瞭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麼?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爲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藉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裏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裏的?

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出現什麼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後,教師略作小結,爲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司馬光》教案設計14

設計理念:

體現“情趣”教學理念,將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感的和諧統一的軌道,讓語文學習更具生機與活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都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故事之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發展思維。

設計特色:

以學習漢字及語言文字爲重點,運用形象有趣的教學手段和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學生自我救護的意識。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位朋友。他生活在古時候,離現在有一千多年了,他的名字叫“司馬光”。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重點指導“司”的筆順、結構。

2教師採訪學生:你姓什麼呀?學生回答後,告訴學生“司馬”是複姓。

你還知道哪些複姓呀?

3齊讀課題,注意詞的節奏:司馬——光

(設計意圖:在揭示課題時,落實好一個生字的教學,既是解題的需要,同時也結合介紹了人物的生活背景。在創設語言環境的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豐富了學生對姓氏的認識。)

二、初讀故事。

1自由讀故事,遇到生字,結合拼音多讀幾遍。標好自然段。

2同桌倆人互相認識課文後的生字,拿筆把對方有困難的字圈起來。想想用什麼識字方法記住這些難認的字。倆人交流識字方法。

3教師瞭解學情後,課件出示本課生字。針對學生普遍難認的字進行重點指導。鼓勵學生採用聯想法、熟字加減偏旁的方法識字。

如:砸——拿着石頭砸裝了毛巾的箱子(三框兒)。

破——小心石頭割破皮。

……

4回到文中再把課文讀一讀,爭取讀流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充分發揮孩子互幫互助互動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和能力,最後達到熟能成誦的目的。教師的指導做到重點突出,有的放矢,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分段導讀。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一段,要求讀流利。

(2)指名讀第一句話:“有一回,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讀完後,問“他指誰?”要求學生把名字放進句子裏讀一讀。

(3)指名讀第二句話:“花園裏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教師點擊課件(三幅山的圖片)問:這是假山嗎?爲什麼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認識“假山”。再把這個詞讀幾遍。最後向學生介紹“假”的另一個讀音“放假”。

(4)指導個性化朗讀。

預設:生1讀第二句話。

教師:水缸不夠大呀。

生2讀第二句話。

教師:老師聽出來了,你的水缸很大。但是水缸裏的水沒滿。

生3讀第二句話。

教師:不錯!你的水缸最大,裏面的水也很多。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比比誰的水缸大,誰的水多。

生齊讀這一句。

(設計意圖:文字永遠應該生動地活在故事裏。教師通過換詞練習、直觀理解詞語,使學生輕鬆地學習語言。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兒童化的評價引領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品出朗讀的韻味。)

2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三個自然段,要求讀流利。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

教師板書“一不小心”,齊讀。

點擊課件:一個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向前跑,忽然被石頭拌倒;一個小男孩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咬着舌頭了;奶奶洗碗時,一個碗掉到地上摔破了。

學生看完場景後後用“一不小心”說話。

讀一讀這一段,把“一不小心”的感覺送到句子中去。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爲學生創設一個生動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活生生的生活中豐富語言、發展語言、理解語言。)

(3)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教師板書:慌、哭、叫、喊、跑

預設:學生自由朗讀。

教師(觀察後):你讀得好。眉頭皺起來了。你爲什麼這樣啊?(學生1:我心裏很急。)你們再讀,我聽聽你們急不急。

教師問學生2:有人掉到水裏了,你爲啥哭啊?

學生2:我害怕,擔心他被淹死了。

教師:老師來聽聽誰最急,最害怕。(指名讀。)

(4)聯繫第四自然段“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進行語言訓練。

教師:有個小朋友掉到水缸裏了,你會叫什麼?

生1:……

教師:你不急啊!我不信有人掉水裏了。

生2:……

教師:你聲音太小了。碰到危險要大聲呼救啊!

生2:……

教師:你看到了你爸爸(媽媽),你怎麼說?

生3:……

教師:你們都叫吧喊吧。

全班齊讀第四自然段。

(設計意圖:適時將口語交際訓練落實到閱讀教學中,不但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和隨機應變能力,而且拓寬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而達到“有感情地讀”的目的。)

(5)指導讀第五自然段: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幾把缸砸破了。

教師出示“舉、砸”讓學生做動作。

聯繫上文,讓學生說說怎麼知道司馬光沒有慌。(他不哭,不叫喊,不跑,想辦法救人)

指名讀,引導學生自己評價:你的石頭夠不夠大;你砸缸時用勁了沒有;你砸缸砸得快不快。

(設計意圖:動作表演理解詞語簡單而直觀;聯繫上文理解下文,交給學生一把開啓智慧之門的鑰匙;引領學生進行評價,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四、拓展練習,發展思維

指導讀最後一段。點擊課件:出現幾個不同的人物——得救的孩子、驚慌的小夥伴、得救孩子的爸爸等圍觀的人對司馬光說着什麼……引導學生從不同角色誇獎司馬光。

如果你是那個得救的孩子,會說什麼?

如果你是那個嚇壞了的夥伴,你會說什麼?

如果你是得救孩子的爸爸,你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什麼?會對司馬光說什麼?

……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個具體生動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讓學生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充當故事中的人物,設身處地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

第二課時

一、讀整篇課文。

二、討論交流:假如旁邊沒有石頭,你想個什麼辦法來救那個孩子?

三、點擊課件:一棟樓房失火,一戶人家設法自救的場面。引導學生明白自救的重要及方法。

——碰到危險要大喊。

——碰到危險要趕快叫人幫忙。

——碰到危險別慌,趕緊想辦法。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關注新聞,適當拓展,把文本上升到關愛生命的高度,依託文本,超越文本。)

四、練習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師扮演爸爸媽媽等多種角色。學生講完故事後,教師評價:我的好兒子,你講得真好!

(設計意圖:遊戲是孩子的權利。讓語文課變成遊戲的課堂,使孩子熱愛語文。)

五、學寫生字。

1指導“別、到、那、都、嚇、叫”的筆順規則

2教師範寫“別、到”,強調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這兩個字的字型是左寬右窄。學生書空、描紅、臨帖。

3學生觀察“那、都”,指導寫好雙耳刀。學生觀察字型和佔格,描紅、臨帖。

4學生說說怎樣寫好“嚇、叫”。描紅、臨帖。

六、把《司馬光》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電教手段運用說明:

這是一年級的一篇課文。在運用電教手段時,我本着“一切手段是教學的輔助”的原則,充分考慮語文教學的實際需要,立足文本,立足學生學習的需要,立足提高教學效率。整個教學設計只安排了五處電教手段:第一處電教手段的運用旨在提高教學效率,節省板書的時間;第二處電教手段的運用是爲了運用直觀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第三處電教手段的運用則是創設一個可視、可聞、可感的生動場景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語言;第四處電教手段的運用旨在將學生帶入情景,將心比心,激活思維,訓練語言;最後一處電教手段的運用目的在於利用網上的新聞視屏資源,提升文本的主題。

《司馬光》教案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齊讀、賽讀等形式,能夠正確讀出“司、假”等14個生字,並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通過教師示範書寫,學生觀察練習,能夠正確書寫“別、導”等6個生字。

2、通過教師範讀、小組合作讀、表演讀等形式,能夠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理解課文內容,能夠在課文中劃出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遇到緊急情況的不同表現。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說出司馬光與其他小朋友的的不同表現。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識字。

1、藉助注音讀通課文,並標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讀準字音。

3、在小組內讀生字並交流識字方法。

4、自學檢測,我會正確讀出下面的詞語。

司馬光 假山 水缸 別人 慌忙 嚇人 使勁 砸破 救出 一塊石頭

二、快樂書寫。

1、認真觀察田字格內的生字,用紅筆標出易出錯的地方,並在小組內交流。

2、自我檢測,我會書寫得很漂亮。

三、合作探究

1、觀察文中插圖,並和課文結合,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

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你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嗎?

2、再讀課文,劃出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後,司馬光與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現。

拓展延伸

司馬光用砸缸的辦法救出了小朋友,你還有別的好方法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嗎?快和小夥伴說一說吧!

課堂檢測

1、我會正確書寫下面詞語。

fēn bié dào chù nà lǐ xià rén

2、選字填空。

快 塊

太陽公公( )要下山了。

老松樹下有一( )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