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農業科研單位實驗基地研究的論文

20 世紀中後期,由於我國農業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科研單位多是從事較封閉的“小作坊”式科研生產。這一時期,農業科研生產具有土地供應充足、生態環境好、勞動力富餘、競爭壓力小等特徵。此時的科研基地多爲面積小、設施簡單、機械化程度低的單一功能試驗基地。21 世紀初,在全球化、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出現了城鎮土地供應緊缺、生態環境惡劣、國內外競爭激烈、勞動力短缺、機械化水平低等農業科研生產新問題。基於此種情況,先後有上海、浙江、河南、江蘇等省級農科院在院外新建多功能的農業綜合科研基地。筆者在調研國內大型農業科研基地建設和管理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切身工作體會,針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院外基地產生的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方案,以期爲科研單位新建和管理科研基地提供借鑑。

農業科研單位實驗基地研究的論文

1 農業科研基地的功能與定位

1.1 我國農業科研基地功能定位演變

農業科研基地功能定位是整個基地規劃建設的基礎,是基地建設和管理工作的起點。在 2000 年之前,國內大部分農業科研單位的農業研究集中在應用研究,基礎研究非常薄弱且涉及不多。此時的基地多用來從事植物和動物的育種工作,外加少量的應用基礎研究。這個階段,種子、飼料、獸藥、農藥等還沒有完全放開,處在買方市場,展示和宣傳工作沒有那麼迫切,這時候基地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科研。

進入 21 世紀後,我國農業加速對外開放,國內外科研單位競爭日趨激烈。農業科研基地功能定位也發生了改變,如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六合動物科學基地(以下簡稱“六合基地”)的功能定位由單一化過渡爲多功能。

1.2 六合基地的功能定位

六合基地在規劃之初的定位是,以種養結合爲主的循環農業基地。但是隨着各研究所承擔的科研項目越來越多,更多的科研項目在基地實施,科研成果在基地得到了很好的集成和展示,六合基地的功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已由最初單純的動物科學研究基地發展成爲綜合性科研基地。

具體功能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科技創新功能。這也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建設院外基地最直接的目的,基地自建成以後,先後進駐了 10 多個研究所的數十個研究室,開展實施了一批省部級科研課題 ,形成了多個重大科技成果 。 二是展示示範功能。科研工作者通過基地這個平臺,把院裏最先進的動植物新品種、設施栽培技術、集約化種養技術、農畜產品精加工技術以及信息管理技術等成果進行展示示範,以帶動區域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三是科普教育培訓功能。基地利用授課培訓、現場指導、現場觀摩等形式,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及科技成果傳授給廣大農業工作者、青年學生、科技愛好者等,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四是休閒觀光功能。基地在規劃過程中,除保持了農業的自然屬性外,還利用新型農業設施和高新技術展示的現代氣息,加上園林化的整體設計和常年進行的名特優瓜果、蔬菜、各種畜類、水培植物等的生產與示範,建設融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於一體的、天人合一的現代化農業休閒觀光景點。五是新農村建設功能。基地將流轉土地的村莊集中規劃建房,僱傭土地所有者從事科研輔助工作,促進了新農村建設,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2 六合基地的現狀與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2.1 六合基地的現狀

六合基地於 2006 年開工建設,佔地面積 221.1 hm2,基地距離院本部 1 h 車程,交通便利。基地生態條件優越,周邊無污染源,作爲基地試驗地主要灌溉水源的金磁水庫水質達到飲用水標準。基地田間試驗、實驗辦公、會議食宿等設施基本配套;試驗地整理推平,水田、旱地齊全,露地、大棚兼備,溝、渠、路、圍網基本配套,水田自流灌溉,旱地噴滴灌溉。經過近 10 年的發展,基地在科技創新、示範培訓、產業帶動、旅遊觀光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近年來,年均接待政府部門人員、經銷商、種養大戶、技術能手、職業農民和學生等 4 000 多人次,不僅展示推廣了科研成果,而且樹立了基地的良好社會形象。

2.2 六合基地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1)土地面積和附屬設施不匹配

一個功能設施完備的`試驗基地,不但要有高標準的試驗田,而且還應建設配套的辦公、生活、實驗以及倉儲等附屬設施。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院外基地有兩個,分別是溧水基地和六合基地。由於溧水基地土地供應不足,經過調整,一部分研究室試驗田整體或部分搬遷至六合基地,這使本來附屬設施就緊張的六合基地負擔越來越重。由於種種原因,截至目前還沒有完全緩解,形成了土地面積和附屬設施不匹配的格局。

2)農田水利系統不完善,缺乏科學的長遠規劃

完善的水利設施是農業試驗基地的生命線。由於農業田間試驗季節性強,錯過農時就有可能耽誤全年試驗,所以基地在乾旱季節要能夠爲田間提供充足的無污染水源,洪澇季節能及時排澇,確保試驗安全。六合基地近幾年經常出現“旱無水,澇淹田”的情況,後期也採取了拓寬泄洪渠、泄洪渠上架設泵房、泄洪渠放閘攔水等措施來緩解旱澇災情,但治標不治本。

3)區劃不完善,不利於知識產權保護

在全球化的今天,知識就是財富,知識產權就是一個企業競爭力的靈魂。筆者參觀過多個國內外大型科研展示基地,其科研和展示區域是完全隔離的,避免了參觀人員侵犯知識產權行爲的發生。反觀六合基地,整個基地處於半開放狀態,展示區域有研發,研發區域有展示,參觀人員在研發和展示區域來去自如,不利於正常科研工作的開展及知識產權的保護。

4)管理團隊不穩定,組織結構不合理

首先,因爲基地在院機關所有管理服務部門中處於弱勢地位,而且工作環境相對艱苦,廣大幹部、職工不願長期駐守基地,所以基地存在領導幹部輪崗相對頻繁的問題,每任領導都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思路,對基地管理和政策的延續不利。其次,六合基地屬於管理服務部門,但在組織結構中設置了科學研究部門,不但分散了領導及管理者的精力,又或多或少佔用了基地有限的資源,而且基地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圍,影響了科研工作的開展。

5)管理者服務意識淡薄,缺乏換位思考

隨着全院科研工作的不斷開展,入駐基地的科研人員及科研項目日益增加,管理工作的任務和難度都在加大。由於管理人員不足且缺少科研工作經歷,在具體管理服務中很難進行換位思考。在工作中經常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存在本位主義思想,在處理“管理”和“服務”的關係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其次,責任心、事業心不強,主要表現爲工作拖拉、推諉、扯皮、得過且過、敷衍搪塞,對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不按章辦事,存在隨意性。

6)勞動用工緊張,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較低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院外基地的科研用工主要來自當地及周邊地區,包括留守的婦女及老人。由於科研單位種養小區化、品種多樣化,在很多時候農業機械並不適合。基於以上種種現實情況,導致基地所在園區的所有農業企業都面臨着勞動用工不足問題,特別是科研單位的試驗基地更是如此。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高科技文化素質人才匱乏,直接影響了勞動者勞動效率和勞動質量,間接地加重了基地周邊勞動力短缺問題。

3 加強現代農業科研基地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3.1 科學長遠規劃,合理配置資源

1)統籌協調,合理配置土地與附屬設施

基地要選擇建在具備土地儲備充裕、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等特點的區域,要統籌協調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使基地建設符合當地區域規劃,避免基地被分割破壞,建築用地被佔用等情況出現。依託自然的地理條件,結合科學長遠的規劃,將試驗田的需求規模和辦公、掛藏室、食堂、宿舍等附屬設施進行合理的佈局和搭配。

2)專業調查與科學規劃水系

作爲一個農業科研基地,水系的規劃應處於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基地選址前,必須對基地周邊水源及地下水資源進行專業勘探,結合當地氣候的歷史資料,對當地水資源情況進行評估。在水資源評估的基礎上,建設相對獨立的排灌水系統,做到“旱有水,澇無水”。水系規劃好以後,不要輕易改動,如需改動,必須請專業的單位規劃設計,在不改變生態環境的條件下報相關單位審批後再施工。

3)依託當地基本地理環境,合理區劃,調整佈局

隨着農業科研競爭的日益激烈,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爲科研基地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科研基地的區劃主要分爲科研區、展示區、辦公區、生活區、培訓區等。在一些國內外大型科研基地,科研區的管理非常嚴格,只有科研團隊成員及相關田間管理人員纔有機會按照規定進出。因爲科研區涉及科研材料和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所以該區儘可能採取封閉管理模式,而其他幾個區或開放或半開放都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區別對待。

3.2 加強管理團隊建設,優化組織機構

一個處在建設成長中的基地,特別需要一個穩定的建設管理團隊,作爲團隊的核心,基地負責人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因爲基地的選址規劃需要長時間的科學論證,且選址、立項、規劃、環評、審批、設計、招標、施工等手續繁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所以要又快又好地建設基地,就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建設管理團隊,這樣纔不會走彎路,也不會經常性地改動規劃。作爲管理服務部門,基地應該優化組織機構,剝離和管理無關的所有部門,輕裝上陣,集中精力和財力加強基地建設和管理,提高基地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同時,管理一定要制度化,而且還要以使制度有效爲目標,沒有制度的管理,必定是混亂的管理。

3.3 強化管理者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機制

在當今“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大服務時代,每個人既是服務他人的服務者,也是享受他人服務的服務對象。如果基地每個管理者都以一個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和感受去思考自己的服務行爲,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幹事,把爲科研服務作爲首要職責,把爲科研人員辦實事作爲第一追求,把科研人員滿意作爲唯一標準,在服務中總結經驗,完善服務體制,創新服務機制,將科研人員的評價作爲唯一考覈指標,時刻有服務意識、窗口意識、形象意識,保持熱情、規範、廉潔、高效的作風,就一定能使服務質量和效果躍上一個新臺階。

3.4 基地農事操作實現機械化,加強勞動用工培訓與管理

科研基地農事操作儘可能實現機械化,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農業機械化服務實行服務外包,選擇有實力的農機合作社長期合作,對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農業機械進行統一採購,統一存放保養,聘用專業的農機操作手進行機械操作和維護。這樣能夠合理地整合區內農機資源,做到資源和服務共享,提高機械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各單位、各部門不定期地組織各自聘用的勞動者進行素質教育與技術培訓,着眼於提高青壯年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業技術水平,培養一批職業技術農民,帶動周邊勞動者快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更好地服務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