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3篇

教師9.56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3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

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啓人深思。在讀到《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這條建議時,引發了我對以往教學行爲的深刻反思。

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對“後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總有那麼一些學生,他們理解和記住教材所花的時間,要比大多數的普通學生多2、3倍;又缺乏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對較難的問題不願意動腦筋,又不願意問別人,隨着教學內容的增加,他們學習的困難會越來越大,會進一步導致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厭學情緒。而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也有一個這樣的學生,他在課上從不吭聲,哪怕你善意、耐心的引導,還是聽不到他的聲音,我也曾採取一些方法減輕他的作業量,給他佈置一些簡單的基礎題目,課後加以輔導,慢慢培養他學習數學興趣和信心,讓他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我自認爲這就是因材施教,但一個階段下來,效果甚微,令我很是困惑。

當我看到“對這些兒童來說,把學習僅僅侷限於背誦必修的教材是特別有害的——這種做法會使他們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變得更加更加遲鈍。我曾使用過許多手段來減輕這些學生的腦力勞動,結果得出一條結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我才意識到我雖然減輕後進生的腦力勞動,但也只把他限定在低層次的腦力勞動中,變得遲鈍起來。

書中費佳的例子,更讓我深深體會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睿智和耐心。爲使後進生費佳得到提高,在五年的時間裏專門爲其編寫了一本故事性的不需要算術運算,卻需要動腦思考的200道應用題集,專門爲他收集300多本書籍供他閱讀。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讀書也是一種智力訓練。正因爲手段得當,訓練有效,才使費佳成爲了一名高度熟練的專家——機牀調整師。現在想起我班上的那個後進生,我雖然採取一些方法,也知道他會出現一些反覆,也堅持了一段時間,但看到毫無起色時,我還是放棄了他,如果我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採取睿智的,用令人讚歎的方法去喚醒他動腦思考,有足夠耐心堅持下去,哪怕經歷一些曲折的過程,我想也一定會出現奇蹟。

以前我聽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總覺得很反感,覺得這是專家說的空話,現在看來說得也不爲過。如果老師能睿智的刺激學生動腦思考,不斷堅持,就一定能成功。作爲一名教師,《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想大概是讀一輩子也讀不夠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2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爲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句話:“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

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爲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爲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爲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爲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爲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3

轉眼間,我已經在教師崗位上渡過了半年,感觸頗深,但是深知自己的不足,在假期我讀了《給年輕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這本書從年輕教師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怎樣發展自己、怎樣上好每一堂課、怎樣做科研等方面給青年教師提出了很多建議。

愛是教育的根本。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愛學生則是老師的品德。教師是一種很特殊的職業,面對的是人,是弱小、稚嫩、正在發展的人。這個工作的最根本的性質,是影響人的精神世界。作爲一名國小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注意愛學生,平等去愛每一名學生,有些東西需要老師去講,可是有些則是需要教師去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對正在成長中的中國小生而言。

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師的人格爲依據。因爲教育的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教師的人格絕不是爲了教育誰而刻意表現出來的。教師的人格融進了自己的血液,鑄進了自己的靈魂。作爲一名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學生有時的學習是在不經意間的。

書中90頁提到良性的師生互動是課堂管理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的精力應當放在思考學生、有效地指導學生上面,基本原則是“爲了不教而教,讓學生自己成長”。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計劃、教學進度。書中還提到了“愛在細節”。 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因爲教育就是一堆細節。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裏”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爲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作爲教師,重要的是要上好每一節課,備課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書中對怎樣提高備課質量也做出了總結,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從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三個方面。書中還提到了根據兩大教學大綱備課,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 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資料。總之,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受益匪淺,在以後的教學中慢慢運用。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4

近幾日,有幸拜讀了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大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後感4。讀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覺得他的每一條建議,都是他在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都凝聚着他的聰明與智慧,都彰顯着他的熱情與博愛,都寄託着他的夢想與希望。文章中有談如何教書育人的,有談如何關心後進生的,有談如何提升自身素質的。特別是《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這篇文章對我的觸動特別大。

她在文章中說:教育素養的這一重要特徵的第一個標誌,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在擁有這一真正寶貴財富的教師那裏,講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談的對方(學生)發表議論。教師不是宣講真理,而是在跟少年和男女青年娓娓談心:他提出問題,邀請大家一起來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在分析這種課的時候,大家會感覺到:在教師跟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密切的交往關係。你,作爲校長,也會被教師的思想的潮流所帶走,你會忘記你是來檢查教師的工作的,你會感到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你跟一羣15歲的少年們一起爲發現真理而歡欣鼓舞,你在心裏回答着教師提出的問題。可見,教師在他所教的科學基礎學科方面,如果沒有深刻的科學知識,就談不上教育素養。那麼怎樣才能使每一位教師不僅懂得一點教學的常識,而且深知本門學科的淵源呢?

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

是啊,作爲一名老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沒有較深的教育理論素養,如何勝任自己的工作呢?受其影響,我開始反思自己,與蘇霍姆林斯基相比,我有點自慚形穢,有些汗顏。業餘時間大都浪費在了閒談與遊戲上了。於是我開始了新的人生之路:走進圖書館,去翻閱新上架的教育理論書籍。現在,我正在閱讀《教育心理學》、《學習論》等理論書籍。下一步,我還要制訂一份讀書計劃,多讀一些國內外的教育家有關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方面的著作,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並將好的經驗應用於教學之中。同時注意積累、總結自己教學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並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讓自己的身後也留下一串歪斜而踏實的腳印。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5

不久前,利用每晚睡前一小時的時間,自學了《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書留給我的感覺是:無論你是一位剛剛加入教師隊伍的新手,還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你都已經選擇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職業:教師,那麼就需要你耐心細緻、身心投入、勇於奉獻,擁有無私的愛心、非凡的個人魅力、自信且超羣的能力。選擇了教師這份工作,就意味着從此你將影響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記住,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別人塑造未來,教師的影響將是永久且深遠的。教師的肩上承擔着多麼高尚、多麼令人肅然起敬的責任!

《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這些建議給所有的新、老教師及時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該得到的幫助和培訓:爲“教”和“學”提供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爲新教師提供各種實用的教學技巧;促進新教師和教師指導者之間更多的探討和互動;爲老教師提供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案例;爲任何有意於自身提高的教師提供了素材。是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中學會教育教學、學會成長的好教材。

書中的建議簡單易學、易於實踐。書中的言語和比喻幽默、風趣。書中給教師提出了101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在這本書裏,安奈特用樸素的語言將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案例向我們娓娓道來,讓你覺察不出教育專著的乾澀和乏味,理論與案例有機結合,讀了讓你回味無窮,意猶未盡。這些建議不論是對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在改善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上產生迅速而有效的效果,使教學效果“立竿見影”。《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不僅給了我讀書的樂趣,積累了知識,更是給了我很大的思想震撼和反思的空間,特別是《要明白教學工作的艱難》、《做到最好》等幾篇文章更是引起了我深深地共鳴。

正如書中所言,“教書育人需要努力和付出,有時候這條路相當的崎嶇不平,你可能會不停的摔跟頭,甚至還可能流血,但是付出最多的也是回報最多的,教書育人帶給你的收穫,遠遠超過你的付出。”自從我擔任大2班的班主任以來,我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我要成爲每個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心靈培養師,培養的好,每個幼兒有可能都是國家的棟樑,培養的不好,有可能會給社會、家庭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從上任以來,我不斷的利用一切機會充實自己,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到最好,給學生作出好的榜樣,正如書中說言“只有我們做到最好,學生們纔有可能做到最好,只要全力以赴,我們的生活、別人的生活,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奇蹟。”的確,大班這一年,在我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無論是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還是文明禮貌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總之,學習《給教師的101條建議》讓我收穫很多,它給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讓我的心靈滋養,心胸開闊,讓我更加明白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着幼兒,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因此,需要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更加積極的讀書學習,充實自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給學生樹立榜樣,用最平凡和最有效的方式來關愛幼兒,使自己成爲能影響他人,改變他人的老師,並在教育事業上取得成功。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6

優秀的教師採取什麼手段保證課堂一絲不苟,井然有序?他們的祕訣在於預防,嚴格的課堂管理方案、親切的態度和時時掌控的主動權。有效的紀律體系可以預防學生的規範行爲!

站着講課是一個教師必須擁有的基本素質,不鍛鍊身體,你是沒有辦法堅持站着講課的;每天站到教室門口面帶微笑的迎接學生開始早讀,是一種習慣;微笑,站立都是微小但過硬的基本功,必須得天天用心的去做,才能貫徹“你還好吧策略”!和學生相互之間每天簡單的問候,上課學生纔會“買你的賬”。能讓你輕鬆贏取學生的信任和尊敬。一聲真誠的“歡迎”,爲你和學生一整天融洽的相處開了一個好頭,學生喜歡那些歡迎他們的地方,而且,只有在積極健康的環境裏他們才能取得成功,想讓他們成爲快樂、成功的學生嗎?那麼,別忘了說上一聲:“嘿,你好!”其實,學生成功時給學生一個擁抱,她們會感受到,她們是受歡迎的,被需要的,而且是與衆不同的!

意大利畫家,達芬奇說:“朋友,揹着人可以責怪,當着人要讚揚!”實際上,每一位老師擁有一間自己的“私人辦公室”,而且這辦公室就在離班級不遠的地方,這樣的可以謹慎行事,和孩子們私密的解決紀律問題……老師要做的,是走到犯錯誤的孩子身邊,俯下身子和他低聲的講幾句話。遠離其他同學,一對一的進行談話指導,你會發現,他們並不是那麼的“桀驁不馴,”相反,乖巧聽話的很!做老師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修煉自己的脾氣。虛懷若谷、大智若愚、寵辱不驚!私下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爲,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做教育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其實,一個小小的讚揚“謝謝你舉手”、“感謝大家的合作”、“你坐下來聽聽別人的答案”……會有神奇的效果。學生渴望我們的關注,會不遺餘力地來爭取他們想要的東西,一旦他們意識到乖一點就能得到你的關注,就會自覺自願的乖起來。注意好行爲的老師遇到的課堂紀律問題,要比那些只關注學生淘氣行爲的老師少得多。正如高金英老師說的:“要變着法兒的鼓勵和讚揚學生”。即“誇”學生,只是慚愧沒有高老師的情商,她誇學生的水平很高,我也一直努力的堅持學習,可有時“誇”的時候,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不是時機不成熟,就是情感表達的不透徹。只讀書,不寫感悟,是沒有收穫的,每天堅持做到寫幾句話,這是自己對自己讀書的最基本的要求!堅持自己內心深處最細微的東西,自己會變得更很踏實。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7

這周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編著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這本書透露出作者的教育智慧、教育熱情、教育的思考,最終的是作者對孩子的愛和對教育事業的愛令我敬佩、令我感動。蘇赫姆林斯基既是一名教育科學家,又是一名教育藝術家。他所創造的優秀的作品永遠是我們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義。相信人,相信每一個孩子是他的教育信條。他說:“我認爲,對人漠不關心是最不能容忍、最危險的一種缺點。”他又說:“我們內心中應當對人,對他身上的良好開端具有無限的信心。”就像孟子說的:“人之初心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認爲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善的,至於世界上還有壞人那是因爲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社會、教師和家長加以關懷和正面引導,孩子們都會向美好的方向發展。教師應該相信純潔無瑕的學生,這種信念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具備的。

當今社會青少年能獲取信息的地方更加便捷了,在各種思潮的影響下,有些青少年的思想有些混亂,價值觀有些扭曲,出現了不少的問題,但是我們仍然要堅信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都是純潔的,都是要求上進的,都是可以教育的。只有有了這種信念,我們才能充分調動自己的教育智慧,更好的給孩子進行正面引導。記得上一屆的學生中有一位學習成績很差,經常做一些違反班規甚至校規的事情,但是人長得帥氣,說話辦事幹淨利落,在成績差的同學中有很強的領導力和號召力,俗話說“擒賊先擒王”當然他既不是“賊”也不是“王”,他只是一個需要教師重點進行正面引導的學生。我和他之間的故事就悄悄地拉開了帷幕,我看他字寫的不錯,書本擺放的也很整齊,是個有條理的人,就給經常上課說話違反紀律的他安排了一項他的專屬工作——在黑板上更換每日課程表,一次月考,一天沒有上課,只是考試回來需要上七八節和兩節晚自習,我驚喜的發現考試結束後黑板上的課程表被他及時更換了,他是這麼負責任的孩子呀!我當着全班的面表揚了他,我看到他害羞的低下了頭,不過我發現了他偷偷上揚的嘴角是甜甜的笑,自此以後他在班級中開始不斷悄悄地做好事,比如大掃除時主動申請擦燈和吊扇,主動幫班級搬書,主動幫助同學,主動問老師好.......雖然每次都是不聲張的但是每次我都會及時發現給予表揚,家長會上我當着全體家長的面表揚了他,他的家長會後跟說我以前覺得自己的孩子一無是處,是老師幫我看到了孩子的亮點,以後在家也要多多發現孩子的亮點。過年的時候全班投票選班級“文明之星”,全班兩個名額,他是其中之一,上臺領獎時我給他照了照片,我發現了他眼裏的溫暖和光芒。畢業了他和他的媽媽來到辦公室跟我道別,竟然他倆都哭了,我也哭了。

我懂得了每個孩子的內心都住着一個天使,等着我們來喚醒!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8

上學期,學校分享了《給教師的建議》讓我們新老師學習借鑑,讀了以後感覺受益匪淺,略有所思。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

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但教師要想教好,那須得一桶水,一池水。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做到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儲備自己的知識。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中,每個學生都是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股,只是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差異性以及特殊性。如何將這差異性以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得以解決,這就需要老師的能力使然。

我們班級中的學生大多處於中段,肉段多,兩端少,而對於班級所採取的最直接的策略就是直接帶動後進生,以重點補差,持續提優,提升班級整體水平。如何補差,如何對後進生實施切合有效的方法呢,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裏所提出的觀點: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班級在二年級之初就成立了班級的讀書角,孩子們將自己覺得好的圖書捐獻到班級,我在班級中選了圖書管理員管理圖書以及中午看書時班級的紀律。吃過飯後,先吃好的孩子們可以問圖書管理員借閱圖書,並在圖書管理員那邊進行登記,所以每次中午,班級的讀書氛圍都比較好,而管理員也特別負責。但是也存在不同的差異,有的孩子看書只看圖片,一本書幾秒鐘就翻過一遍換另一本,根本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薰陶。所以,在閱讀方面的提高上,還是有差異性的,這就需要老師的介入進行整班閱讀。

對於閱讀,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一系列練習,"讀"是理解的基礎,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課堂就應該是書聲琅琅的。功利性太強,今後,還是我會把眼光放得長遠一點,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有理解地閱讀", 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成績,閱讀纔是一把最實用的"金鑰匙",讓我們銘記"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從閱讀開始".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9

早就從各種渠道聽說過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也曾對其中的內容有過涉獵,然而在自己真正擁有了這本“教育寶典”,懷着無比虔誠的心情認真拜讀之時,心靈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帶給我的不是仰望的驚歎,更多的是同感和共鳴。我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談自己的體會。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學生對自己的學科感興趣,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需要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幽默的語言等吸引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屋及烏,從而喜歡上你教的這門學科。對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他的建議,“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你就永遠不能培養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成就,那麼這種駕馭知識的情感就會更加強烈。”我想,這條建議與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吧。只靠幽默的語言,高尚的人品還不能培養起學生真正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體驗收穫的喜悅中逐步培養的學習興趣纔是持久的。

在《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一條目中,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教育教學中很是常見這一現狀。他說:爲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爲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100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7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於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也知道應該在課堂上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設計出不同的作業,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做,都能找到自信。但真正實行起來是需要很大的精力、耐心以及恆心的,任重而道遠!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百條建議,而這些建議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平時所接觸的一個個話題。這些建議的背後所展示的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這些建議也是我們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進一步實踐和思考的。通過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體會和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教育思想,從中得到許多啓迪和教育,使自己的教育品質得以有效地提升。從而讓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傳遞,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0

潛心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後,我受益匪淺。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經驗積累,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啓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

前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爲了解決中國小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爲中國小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後來,中國的教育專家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裏選譯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爲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改稱爲《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此書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它並不枯燥,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着大師的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同時,對於在一線任教的老師們來說,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這樣的一本書,應該讓所有一線教師人手一冊。

做老師難,做好教師難,做讓孩子喜歡的教師更難。爲了孩子,我力爭做學生喜愛的教師,讓孩子愛上課,愛我這個老師。讀這本書,不僅是在讀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是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特別是“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一條,帶給我極大的啓發和深深的觸動。文中這樣說:“有些學生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如果學校裏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學校裏這種對學習無動於衷沒有爲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學生越多,那麼,教師們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那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裏移植到學生心裏。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於衷的精神狀態。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倒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態度。”是啊,我們每一位老師工作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每個老師都非常頭痛。書中提到,對待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孔子說的“因材施教”。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這樣的孩子進行細緻的瞭解。我們的孩子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興趣愛好。教師面對這樣的孩子,首先要對他們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了解清楚,這樣在課堂上才能“使每一個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可反思一下我們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否真正全面考慮到這些因素了?仔細想來,在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是按照教師用書上的學習目標,對學生提出同一個學習要求、要求他們完成同樣的作業,自然也會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他們。對此一些基礎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學生,他們很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同時,也會影響到他人格的形成。爲此,因材施教多麼重要。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1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不僅是在讀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是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特別是“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一條,帶給我極大啓發。文中這樣說:“有些學生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如果學校裏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學校裏這種對學習無動於衷沒有爲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學生越多,那麼,教師們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那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裏移植到學生心裏。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於衷的精神狀態。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倒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態度。”是啊,我們每一位老師工作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每個老師都非常頭痛。書中提到,對待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孔子說的“因材施教”。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這樣的孩子進行細緻地瞭解。我們的孩子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興趣愛好。

教師面對這樣的孩子,首先要對他們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了解清楚,這樣在課堂上才能“使每一個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可反思一下我們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否真正全面考慮到這些因素了?仔細想來,在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是按照教師用書上的學習目標,對學生提出同一個學習要求、要求他們完成同樣的作業,自然也會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他們。對此一些基礎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學生,他們很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同時,也會影響到他人格的形成。爲此,因材施教多麼重要。

再比如,有些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表現爲愛說話、愛做小動作、無精打采等,其實在抱怨孩子的同時我們應該想到,有些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讀了這本書,我們不妨仔細地反思一下自己,我們的課備得充分嗎?我們的課堂是不是激發了每一個孩子的探索知識的慾望?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動了起來?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可做?每天都這麼想想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就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我們所設計的每一堂課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事可做,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都活動起來,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這樣的課堂是令人嚮往的、師生互動的、氣氛熱烈的、和諧積極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有一種愉悅的心情。雖然要做到這些不容易,但是隻要堅持努力,真正動腦筋來設計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抱怨聲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少了很多。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爲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爲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3

進入教師行業8年。說來慚愧,早就知道有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這本書,但從未想過去認真拜讀,恰逢有這個讀書活動的時機,我才能真正有幸拜讀這本名著。

教師是真正的“靈魂工程師”這句話真可以概括這本書。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也只有真正把教育當作事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吧!書中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想必作爲教師的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些體會,讀了這本書更是令我們倍感親切和深受啓發!

雖然作爲體育教師的我們也許不能完全體會到其中的奧義,但很多知識是相通的,加以應用加以改變,相信我們的教育生涯也能夠在這一生中留下濃重的一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諸多的素質和條件。這些條件如下。

首先,必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

育人之道,愛心爲先。愛是什麼?愛是包容!我們面對的幾十個長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這些孩子有成績好的學生,有成績不好的學生;有運動好的學生,有運動不好的學生;有懂事乖巧的學生,也有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也許這一刻讓你開懷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髮衝冠,但他們都是孩子,有些事情只是他們的天性使然。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給孩子,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孩子的前面,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觀察他們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

其次,平等地對待每個孩子,尊重人格,嚴慈相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人,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人。不要期待每個孩子成爲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許他們的閃光點只是你還沒用發現。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保持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顆大樹,把綠蔭播撒在每個人的心中。當然,對孩子也不能放任自由,寬嚴有度纔是愛。

第三,豐富的學識、幽默的態度和強健的體魄。

讓學生感受到你強大,豐富的學識是必要的條件,人都是有趨向性的,也是有好奇心的,現代的學生不會僅僅滿足有限的知識。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興趣,態度自然而然地就會朝着一個好方向發展。體育老師在嚴格的同時,不能沒有幽默的態度。強健的體魄,是作爲一名體育教師的基礎,是教學技能得以展示的根本。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通曉八方,讓對付學生自然也是信手拈來。

讀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時時勤讀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啓發!感謝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標籤:讀後感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