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統計調查報告(15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統計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統計調查報告(15篇)

統計調查報告1

一、研究背景

隨着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愈發注重實踐能力。而民辦普通高校的培養目標的核心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核心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熟練的職業操作技能和嚴謹的職業判斷能力。作爲一名會計專業的學生來看,會計工作在國民經濟各領域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會計教育也擔負着爲社會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財會人才的職責。

21世紀中國會計教育發展的最大動力室來自於會計環境的變化,而在會計環境中影響最大的是經濟環境和科技環境。從經濟環境上看,會計管理作爲國民經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對會計人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這對會計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必然對會計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從科技環境上看,隨着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管理方式的變化,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不斷的普及,這對會計技術方法體系產生強烈的衝擊。會計理論、會計方法不斷變革,會計知識體系不斷更新,會計職業範圍不斷擴大。經濟覈算的內容將有較大變化,會計信息處理和傳遞的速度將大大加快。會計學是一個應用性極強的專業,社會對這一專業的學生的操作技能和熟練程度要求較高。因此,民辦普通高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顯得尤爲重要。

二、研究目的

民辦高校開設會計教育的目的。會計作爲我國一項重要工作崗位,其自身的發展對我國經濟體系及成果有着不可估計的重大作用。面對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不斷地擴大,這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民辦高校作爲我國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開設會計教育爲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這符合了社會的發展。民辦高校會計教育找準了市場,努力爲地方服務,爲經濟發展服務,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量大面廣的實用性、職業性人才。民辦高校會計專業想社會之所想,做社會之所需。正是民辦高校與社會所構成的這種平衡關係,從而避免了社會人才的短缺與浪費。

三、研究方法

(1)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向各民辦高校廣大師生進行一系列的調查,並收集數據

(2)運用計算機技術知識,例如excel表格統計數據,餅狀圖、折線圖,分析數據

四、關於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1、會計課程的上課時間、教材方面安排不合理

從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的資料來看,僅有12.5%的學生認爲會計課程上課時間安排的很好,26.25%的學生認爲上課時間安排的較一般,而42.5%的學生則認爲有少部分課程上課時間安排的不科學、不合理,並且有18.75%的學生覺得很多的會計課程安排的不科學、不合理。以上的數據顯示,僅有38.75%的學生認爲上課時間安排的合理,佔不到總人數的一半,這就充分的表明了會計在上課時間安排上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很難讓大部分人贊同現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時間安排。上課時間安排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性等,從而影響到學習質量。

也有數據顯示,僅有10%的學生認爲會計課程教材安排的很合理,46.25%的學生認爲會計課程教材安排的一般,23.75%的學生則認爲會計課程安排的不符合我係學生的水平。課程安排的合理與否,適應學生現階段水平與否,會直接關係到學生接受知識效果的好與壞,也會直接的影響學生的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習效果,知識的全面性,甚至將來會影響學生的工作。

2、教學管理觀念、設施落後

高校教職工普遍缺乏競爭意識,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陳舊的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就難以深入,沒有競爭意識,教學質量就無法提高。另外,教學管理者仍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而忽視了一個根本的問題,即教學的主體是有知識、有思想、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使其教學的主動性,創造性受到壓抑,導致教學質量不充實、設置不科學,缺乏創新與特色,管理方法呆板,忽視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讓老師們忽視了會計實踐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學生實踐的需要。

儘管在教學計劃、學生選課、教學任務安排等多方面已實現了網絡化管理,但由於網絡設施及教務系統軟件功能開發還不完善,使用起來仍不方便,不少事務還得手工操作,教學管理工作量很大。

3、教學計劃不夠規範

該民辦高校缺乏對市場的充分調查研究和崗位職業標準的認真考量,導致專業定位不準確,就業崗位指向不明。畢業論文成了畢業生必須完成的任務,而真正起到實際作用的還不到70%。對於實習形式也不夠重視,導致起不到真正實習的作用的佔了27.5%。有的不顧自身專業教學條件和學生職業生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在突出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忽視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有的實際開設課程與專業教學實施性計劃的出入較大。學校開設的課程沒有完成教學內容規定的教學任務,有些教材甚至不符合本系學生水平。

4、教學管理模式落後

該民辦高校普通學科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而且教學管理者完全不懂職業教育。學校在安排課程表時完全是按照普通教育模式,大部分沒有安排實訓課課程或極少課程。40分鐘的課時式和課堂式教學在有的職業學校仍占主導地位,與普通中學的教學組織和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嚴重影響專業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傳統的課程結構沒有得到明顯改進,有的課程內容脫離社會實際,就業導向的課程體系尚未形成。課程沿用現成教材,教材固化。通過調查,28.75%的會計系教師上課的方式就是將固化教材的內容搬運、灌輸給學生,沒有通過自己學習、研究、調查、體驗,將企業運用的最新技術、工藝、方法和工作過程引進到教學中來。

教學質量評價還是沿襲普通教育的模式,本民辦高校主要採用筆試的方式評價教學質量,彰顯職業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與評價的標準和制度沒有建立起來。對教師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水平、教學論文和教學課題研究上。經過調查,28.75%的學生不滿會計系管理水平,21.25%的學生對會計系教育管理總體評價很差,而不認同學院教育管理的學生則佔了32.5%。由此看來,該院總的教學管理水平還是比較低的。

五、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研究

斯大林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在當代這個以人才爲競爭的世界,教師的地位顯得更重要,尤其是在民辦高校。民辦高校的師資結構多元化,完全的聘任制度和靈活的分配機制是民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突出特徵,但是民辦高校在人才的引進、使用和穩定性方面還存在着一些問題。下面對這些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1、人才的引進不合理

通過這一次的調查顯示,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大部分由四個部分組成:

①公立高校的兼課老師;

②在讀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③離退休的教師;

④本校的專職教師。

而其中在讀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佔了師資隊伍的一半,如圖顯示:

從右圖可看出,民辦高校的教師有58%的學歷是大學本科,而這些教師的年齡結構大約在20到30歲,這就說明,這些教師的教學經驗並沒有達到一個成熟的階段,使學生接受教育受到限制。並且,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這些年輕教師大多是爲了他們的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而做準備,這就說明這些年輕教師不能爲民辦高校付出更多的心血。這是民辦高校師資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教師的不合理,導致民辦高校的教育受到限制,如因爲師資的不足,導致一些課程不能安排設置。

2、教師的繼續教育的不足

終生學習,不斷地開發人的潛力,是適應21世紀的社會要求,而教師的繼續教育則要求師資培訓貫徹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教師的繼續教育讓教師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更加與當代社會接軌,讓學生更加適應當代社會,不會因爲知識的過時而被社會淘汰。在此次調查中收集的數據如下:

其中有5分之1的教師認爲學院對教師的繼續教育不重視說明了在民辦高校的繼續教育還沒有普及,不能對教師進行吸引,導致教師知識的缺乏,不利於學院的進一步發展和民辦高校的普及。

3、穩定性不足

經過調查,廣東省民辦高校的會計專業教師當中存在着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其中最大的難題是教師的結構問題,通過各學校的比較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比例:老教師與年輕教師比例是3:7,偏老和偏幼的"啞鈴式"年齡結構不利於人員之間的思想交流和學術交流,阻礙了新老交替,導致了人員斷層的局面,而且致使的還有,民辦會計專業的教師還存在一個致使的東西就是教師的流動性非常大,"進的多,出的也多",會計老師年年換的現象很平常,經過我的調查,在問及會在他們所工作的學校待多久,大多數都回答是三年以內,民辦高校的老師其實很多是剛走出校門的本科生,多數民校兼職教師佔有比例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80%以上,並且專職教師普遍存在着"幾個老頭帶一羣娃娃"的現象。一些民辦高校會計教師把民辦高校當作一時的跳板,有些年輕教師碩士畢業後由於未找到合適的工作,選擇暫時呆在民辦高校,等考上博士或者找到理想的工作後再跳槽;第三,覺得民辦高校發展空間有限,由於外出學習機會少、缺乏名師帶領、進步有限等原因而放棄民辦高校的教師工作;最後,還有老師會在各個民辦高校之間流動,選擇去他們認爲更好的學校去教學。"民辦高校的教師頻繁變動和調整,師資隊伍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有的學校一門課程一學期要換好幾個教師,這是民辦高校辦學成功的一個嚴重的阻礙。試問這樣的一支隊伍怎麼可能談得上搞科研,怎麼可能談得上提高教學質量呢?上個暑假在一大專加中專的學校做招生員,認識了一個朋友,他是過來幫他同學的忙的,他就剛從一個民辦高校辭職現在在天河的一個會計事務所裏面工作,他私下告訴我:在私立高校教師的,只要有機會還是要跳出來,在那裏最多做一個跳板而已。千萬不要在那裏耗一輩子!不然,人都廢了。

其實導致這個現象,並不能僅怪這些會計教師,社會也要負主要的責任,民辦高校教師多爲聘任,難聽一點來說,教師與學校是僱傭的關係,教師僅是給學校打工而已,因此真正能長久安心於本職工作,致力於民辦教育事業發展的人居少數。不公平的待遇可能是制約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影響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穩定的一個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現爲與公辦教師相比民辦學校教師在社會保障、職稱評定、評優評先、培訓進修等方面得不到同等待遇,收入方面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我調查的那些會計教師當中,他們在收入這一欄幾乎都是寫3000到5000,在學校外在兼職的收入每個月可高達七八千,而且現在公辦學校的工資慢慢地也提高了。這也是破解民辦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的癥結所在。薛伯鈞在《加大民辦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力度的若干對策與建議》(20xx)中用"不夠(編制不夠)、不高(整體素質不高)、不穩(流動性、隨意性大)、不齊(水平參差不齊)、不順(教師心態不順)"來概括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的總體情況可謂恰如其分。

六、民辦高校會計系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夠

首先應該一提的是,大學與中學相比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那就是自由。在大學裏,遠離了父母的嘮叨,老師們也以爲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應能管好自己,不需要太多的外在約束,班主任也就不再像中學的班主任那樣。天天圍着學生轉,發現了問題立即找你談話,考試沒考好也要教育一番。而大學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大學的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比較寬鬆,學生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較多。正因爲這種自由讓學生誤認爲是放縱自我的自由,生活沒有目標,學習沒有動力,造成了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熱情。

學生主動性不夠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方法和習慣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①注意力不集中。大部分學生在後半節課的注意力分散。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有的學生東張西望、左顧右盼;二是有的學生乍一看是在認真聽講,但仔細看發現他們兩眼發直,面無表情,思緒飄忽;三是有的學生則在下面做小動作。

②積極思考的習慣還沒有養成。

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跟着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理解內容,並能及時準確地舉手發言。然而有些同學連老師講到哪裏都不知,乾脆趴在桌上打瞌睡,特別是上公共課的時候,幾乎都倒了一半。

③學生獨立意識缺乏,自理能力差,適應性不強有依賴性。

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對於"您認爲大學的學習渠道主要是什麼?"這個問題的回答,71.8%的學生認爲是教師、書籍、網絡,其中教師佔7.7%,網絡佔15.4%,這說明了學生對自學能力還有一定欠缺,雖說現在網絡發達可以遠程教學,然而學生花費在網絡的時間大多數不是用於學習,而是看電影、玩遊戲等等。獨立意識不夠強,就像沒有後浪推前浪就不能前進了,少了束縛,反而失去了自制能力,自我約束力部強,也是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的一大重要願意。

④學生自身定位不明確,學習目標不堅定

從調查的結果可以反映出大多數的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態:覺得自己"缺乏生活目標,從而得過且過","學習上提不起興趣,考試pass即可"。因爲在以"填鴨式"學習爲主的高中,高中的老師忽視了我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進入大學以後,課堂教學時數減少,而課程內容無論廣度還是深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師課堂講授速度快、信息量大,而自習時間相對較多;作業形式更加靈活並且難度加大,考試次數明顯減少等。學生學習的靈活性、自主性大大提高,這讓習慣了由老師安排具體學習內容的我們很難在短時期適應這種變化,由於自己自主學習能力差,就逐漸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耽誤了功課,甚至可能出現考試不及格的情況。

出現以上的現象真正的原因就是學生對於自身的一個定位不夠明確,不知道在大學我該學些什麼,該從哪方面發展。還有就是對於學習的目標不夠堅定,沒有周詳的規劃,沒有堅定的意志力,在學習過程中半途而廢,學習的興趣不濃厚,導致學習的主動性冷淡。

⑤課外閱讀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創造能力都是集中"一般"的回答上。從這一點也可以充分地說明了學生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對於課外閱讀的學習主動性還是不夠的。大部分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閱讀,還有學生反映不喜歡讀書,大部分時間被電視和網絡佔據;部分學生對科學閱讀方法的掌握不夠,不能在在閱讀中寫批註、圈點勾畫,還有的學生是在三心二意的狀態下閱讀;部分學生閱讀內容單一,喜歡閱讀淺顯易懂的卡通小說、童話寓言類書籍,欣賞不了思想藝術性較高的中外名著,不喜歡看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書籍。

七、建議

一、針對研究民辦高校會計教育的建議

加強對民辦高校會計教育的管理與分類指導。國家對公辦、民辦高等學校辦學設置標準、辦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等均使用一種標準進行管理,沒有充分考慮這兩類辦學體制完全不同的學校的實際情況。應加強對民辦高校針對性管理與分類指導。有的地方政府對民辦教育存在着管理錯位現象。一是"越位",對民辦高校嚴加管束,收取各種費用,帶有歧視性的直接行政干預過多,管理的隨意性大;二是"缺位",對民辦教育監管失控,放任自流,坐視民辦高校的無序競爭。政府應轉變教育管理的觀念與職能,實現對民辦高校的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改變對民辦高校進行直接的、指令式的行政干預模式,在充分保障民辦高校辦學自主權的前提下,通過宏觀調控、法律監督、政策引導、信息服務、督導評估和財政扶持手段,保障和促進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針對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首先,在會計專業課程的上課時間、教材方面,該學院應當慎重考慮,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學習,重視課程的學習效率和成果;

其次,要改善學院的學習環境、教學設備等,建設良好的學風;

再次,學院應當制定良好的教學計劃,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養;

最後,改善學院的教學模式,突破傳統的教育思想,與時俱進,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一起。

三、針對學生積極性方面存在問題提出的建議

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

①預習的目的性

着重預習,指導自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學生自學的開始,在國小階段往往不那麼重視,因此,到了國中大多數學生不會預習,即使預習了也只是將教材內容走馬觀花地看一遍。因此,老師就應開始注重學生的預習指導,加強預習訓練的針對性。課前自學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自學,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老師灌,自己吞,消極被動,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自學,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主要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知道自己有哪些問題弄不懂,主要精力應集中在解決哪個或哪幾個問題上。對新教材有個初步的瞭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新課的重點和自己理不懂的難點,配合老師授課,及時消化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

②聽課的針對性

專心聽講,樂於思考。課堂學習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踊躍發言、參與討論,同時要養成一邊聽講、一邊看書、一邊思考的習慣,無論是課前、課內還是課後,都要去字斟句酌地研究課本,多問幾個爲什麼,從而加深對定義、定理、法則的理解。

③課外閱讀的拓展性

課外學習活動,(包括閱讀課外書籍和報刊、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科技活動和科學競賽等)是學生通過課內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學習興趣,很希望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於課外學習活動,進一步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需要。課外學習活動是學生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學習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的積極性。

④總結的反思性

及時小結,溫故知新。學習的過程一般可分爲"學習"、"保持"、"再現"三個階段,而保持和再現又是其中比較重要的階段。學生要培養積累資料進行整理複習的能力,如將平時作業、單元測試中技巧性強的、易錯的題目及時收集成冊,便於複習。學完每一章,要做個小結;學完一本書,要做個總結,總結很重要,不同的學科總結方法不同,常做總結可幫助你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知識,形成較完整的知識框架。及時複習是高效率的重要一環。通過反覆閱讀材料,多方面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知識體系的理解和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複習一邊將複習成果整理在筆記本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有——"懂"到"會"。

四、針對教師方面存在問題提出的建議

1、消除民辦學校教師存自卑、缺乏歸屬感的心態。通過合法性管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民校教師應與公辦教師一樣享有人民教師的基本權利和各項待遇,改善外部環境,加強政府對民辦高校的扶植與資助,完善民辦學校教師聘用制度,以科研建設帶動師資建設,如學院可以設立科研處,爲已經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師給與較重的精神獎勵及物質獎勵,年終評先進工作者時把科研成果作爲其中一項考覈指標等。

2、加強對民辦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人才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民辦高校目前尚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也是資本的一個原始積累的過程,這也決定了它目前的辦學特徵:強調規模效應和低成本運作。因此,民辦高校普遍存在只注重人才的使用,不注重培訓,師資培訓投入嚴重不足的問題。加強對教師的繼續教育對學校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培訓可以幫助教師開發潛能,更大程度地實現自身的價值,提高工作滿意度,培養他們的歸屬感,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民辦高校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民辦高校競爭更加激烈,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

統計調查報告2

爲更加科學準確地反映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情況,充分發揮統計工作對林產業發展的指導、促進作用,按照省林業廳《關於開展林業產業統計調研工作的通知》(雲林計財〔**〕號)文件要求,我局對以來的林業產業統計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林業產業建設及發展情況

(一)林業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結構漸趨合理至全縣完成林業總產值分別爲、、億元,結構比分別爲:

總體來看,二、三產業比重逐年上升,產業結構變化較大。

但結構仍然不盡合理,一產業比重大,二、三產業比重小。

今後林業發展應當在抓實一產業基礎上,重點發展二、三產業,提高其產業比重。

(二)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龍頭帶動力逐漸增強。

多年來,我縣高度重視林業產業建設,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發展要求,百度積極建設萬畝生態公益林、萬畝速生商品林、萬畝優質核桃、萬畝油茶、萬株綠化苗木五大基地,着力打造木本油料、木材加工、生態旅遊、苗木花卉四大產業。

至累計造林萬畝,全縣建成公益林萬畝,商品林基地萬畝,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積萬畝。

經濟林萬畝,薪炭林面積萬畝,竹林面積畝。

同時,通過龍頭帶動,非公有制林業發展快速,形成了以華海木業爲龍頭的加工業基本形成(僅華海木業年銷售收入就達餘萬元),以雙禾生態產業有限公司、海晏科技園爲代表的綠化苗木培育業逐步壯大,經營面積畝,年產綠化苗木和生產性苗木餘萬株。

以爲例,全縣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產業企業總數個,從業人數人,總資產萬元,年實現總產值萬元,年銷售收入萬元範文;特色經濟林產業企業總數個,從業人數人,總資產萬元,培育核桃萬畝;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企業總數個,從業人數人,總資產萬元,總產值萬元,銷售收入萬元。

以菌子山自然保護區爲主開發的森林生態旅遊業,年旅遊人次達到萬人次,產值達到萬元。

(三)林業投入增加,發展後勁提高。

林業投入主要由四個方面組成,即各級政府投入、企業自有資金投入、貸款投入和林農投勞折資。

經統計,各級政府累計投入萬元(不含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投入),至分別爲、、萬元;企業自有資金投入億元,主要是引進龍頭企業,對原料林基地和林產品加工方面的投入;貸款投入萬元,主要由林業企業、造林大戶及林農通過金融借款,對林業基地建設方面的投入。

從投入看,各級政府對林業產業建設高度重視,經費投入逐年增加,林業產業建設得到快速健康發展。

二、機構設置及統計制度執行情況

(一)健全和完善統計機構。

林業是一項基礎產業,公益事業,事關農民增收致富、事關農村經濟發展,詳實準確掌握林業產業發展情況、生態建設,科學分析經濟效益,是謀劃林業發展的基石,因此統計工作重要性日益顯得突出。

爲搞好林業統計工作,縣林業局在財務室、營林股各設置了兼職統計人員,負責嚴格按照統計制度對全縣的林業建設進行全面、準確統計。

(二)加強統計制度執行力。

林業局始終把加強林業統計能力建設,規範林業統計制度,提高林業統計工作水平納入林業工作的重要日程。

最全面的範文寫作網站認真貫徹《雲南省林業產業統計報表制度》等林業統計的有關規定,積極搞好與縣統計部門和有關業務單位的溝通和銜接,在提高林業統計數據的統一性、規範性和有效性的同時,注意抓好對統計數據的綜合分析,用好用活統計資料,爲林業發展和決策科學依據。

充分發揮林業統計工作在促進林農增收的支持作用。

三、存在問題及工作建議

(一)工作量大、面廣,難度增加。

當前,隨着國家高度重視林產業發展,經濟主體日趨多元化,投資方式的多樣化,經濟結構的複雜化,城鄉間收入的差異化,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統計調查對象不僅數量成倍增加,而且變動頻繁,統計工作量逐年增加,難度加大。

建議:加強統計管理,改革統計方法,科學合理制定統計報表制度,達到既便捷,又實用,更科學。

(二)機構不健全,統計人員缺乏。

近年來,林業工作繁雜,任務艱鉅,而我局從事林業統計工作僅有兼職的位同志,由於統計人員的頻繁調整,水平不一,人員較少,加之培訓教育跟不上,統計口徑的理解差異大,不能適應統計工作需要。

建議:規範設置專門林業統計機構,劃定編制數額,專業化發展統計事業。

(三)培訓教育亟待加強。

目前,全縣林業統計工作人員對統計法律法規及林業統計制度的執行情況不是很熟,對報表理解常有偏差,範文寫作導致報表填報經常出現錯誤,無法做到及時、詳實、全面。

建議:加強統計法律法規等相關制度的培訓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培訓班,提高統計人員水平。

統計調查報告3

  調查目的:

打暑假工和做兼職已經成爲當代大學生的首選。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除了賺點小錢,減輕家庭負擔;而且學會接觸各類社會人士,豐富社會經驗;不浪費空餘時間,理論結合實際,也是爲今後工作打基礎。

調查對象:

大學生與參與社會實踐的普遍情況和發展情況,不只是學校重視的發展趨勢,也是許多人關注大學生髮展的趨勢。

調查內容:

這調查通過對(在校與不在校)大學生是否有過打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哪種社會實踐活動,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實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有什麼相關的建議或改進的措施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結果:

“我們是年輕人,我們不可能與世隔絕,也不願成爲死讀書的書呆子”,這是衆多大學兼職生的共同心聲。因此許多大學生都認爲兼職實習等是大學生的“輔助品”,通過兼職、實習等能感受到學校沒有過的壓力和感受,也可以學到在學校學不到的許多寶貴的東西。不論是什麼職業沒有層次,都能在其中學到許多東西,有它的利與弊,有可以汲取的地方與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這樣看待的了。有的大學生認爲只要是有報酬,就算是與自己所學的專業不相符,只要可以令他們接受的工作,可以勝任,他們都會去做。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的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學生是爲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學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學生認爲要鍛鍊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 22%的大學生選擇網絡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暑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志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鐘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事業單位實習的大學生也爲數不少,這樣既可鍛鍊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又可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爲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 暑假兼職打工賺錢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時下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 傳統的家教、推銷翻譯到現在的網吧管理員、市場調研員、快餐店鐘點工、導遊,甚至是一些大膽另類的選擇,如替網絡公司試玩遊戲等都成爲現在大學生打工時所選擇的職業。有的大學生在暑假裏建立起了自己的網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學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攤點,爲自己打工。儘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同樣有着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爲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才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被騙入傳銷組織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不少專家也紛紛呼籲,大學生打工要謹防陷阱,社會也應該關注和加強對大學生打工的規範和管理。

也有55%的同學認爲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38%;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爲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爲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裏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爲兼職是爲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爲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爲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對與這項調查結果分析:

90後的大學生與80前的大學生大相徑庭,不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經濟條件,還是自身的價值觀,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因此,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爲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爲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爲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學習不受到影響就不要考慮兼職。其中有的大學生表示他們曾在兼職期間,由於學習時間大量減少,最終在期末考試中掛科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得不償失.而且免不了有居心叵測的人用兼職的幌子來欺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這樣一來,大學生的財產人身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了.現代社會急需綜合型的人才,它需要你具備專業知識之外,更需要你有良好的實踐動手的能力。畢竟,給我們一本書我們可以記很多知識,可過不了多久我們便會忘記;然而給我們一份工作,我們做好它,留下便是不可磨滅的經驗。畢竟大學生畢業之後,只能做一些與專業知識相關的職業了,而現在選擇兼職打工可爲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更能豐富大學生的人生經歷!他們需要在打工中磨練自己,鍛鍊自己!

統計調查報告4

一、調查背景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一部手機,但是專家認爲:手機輻射不容忽視。今年4月7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提醒人們,由於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輻射會滲入其大腦50%的區域;對10歲的孩子來說,輻射則會滲入其大腦30%的區域。而德國防輻射機構主席沃爾弗拉姆?柯尼希也對當地媒體《柏林日報》表示,爲健康着想,人們尤其是兒童應該儘量減少手機的使用。

“一般來說,手機通話應儘可能短。父母應使子女儘可能遠離這項高科技。”而一位從事職業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統較成人脆弱,因而特別容易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手機遊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一般來說,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當把手機放在耳邊時,有些遊戲的伴音比噴氣式飛機發動機旁邊的噪音還大,最差的手機噪音達133分貝,大大超過120分貝的痛苦極限。

科技時代,即通訊極爲發達的時代,而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中學生帶手機入校園的現象日益普遍。手機開發商們更是賦予了小巧玲瓏的手機各項強大的.功能,爲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有利即有弊,如何正確看待我們身邊的手機及是否利用手機,成爲當務之急。 研究內容--

現在幾乎每個中學生都有使用手機的現象。這些手機,部分來源於學生自己用零花錢購買,部分是家長爲了激勵把手機作爲獎賞,部分是家長爲了學生能方便溝通而買。這些手機,基本上擁有強大功能,有學習工具,娛樂工具,當然還有最基本的電話功能。從同學的採訪與大部分現象看出,短信功能與娛樂功能是學生經常使用的,並且不加節制的使用。由於學生的不能良好利用手機。學校部分人員採訪時表示:學校強制手機的使用,是爲了學生學習風氣與學習專心。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處:方便通訊,能及時與父母、同學、老師交流。大部分手機功能多,如電子詞典,網頁瀏覽等等。這些功能如果同學們能夠正確地利用,會有很大的幫助。發送信息也能更快捷,訊息方便傳達。

而手機使用不當或是過度使用,必然是有弊處的。學生過分以來手機,時時處處不離。且多用於發短信閒談,聽音樂,玩遊戲,浪費時光。在學校裏,把手機當成娛樂工具,無心學習,上課玩手機,夜裏不按時睡覺。沒盡到學會是呢感的責任,違背手機原本的意義與作用。 而且手機的長時間使用對青少年身體健康與發育有弊處,對大腦有壞的影響。

使用手機對於中學生有利有弊,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我們自身的把握,中學生面對遊戲娛樂要有

二、調查方案

(一)調查目的

現代社會,手機成爲主要的通訊工具。逐漸地,手機也在中學生當中出現,出於攀比心

理或其它原因,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開始在學校裏使用手機。課堂上出現有人在發短信的現象,晚上很遲了卻仍然還有人在打電話或者上網。很多學生白天都優美精神,神情疲憊不堪。於是學校制定了一些規定來組織學生帶手機,但始終不奏效。我們研究這一課題是爲了正確認識中學生帶手機這一件事,也爲了使同學們意識到手機並不只有利,也有弊。希望同學們能從我們這一次的課題研究中懂得一些東西,更全面看待這件事。

(二)調查對象

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學生

(三)調查單位

各系隨機抽查50名學生

(四) 調查程序

①設計調查問卷

②利用抽樣調查法,採取入戶問卷訪問的形式,對調查對象進行問卷的發放和回收。

③對本次問卷調查進行系統地研究、統計和分析。

④小組討論得出統計結果。

(五)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六)調查人員分工

本次調查小組成員:A、B、C

小組任務分工:xx完成調查方案設計,XX、XX進行問卷的發放與回收,並完成調查報告的引言,排版及討論分析部分。

(七)調查主要內容

主要調查了大學生使用自身所持有的手機狀況,使用手機的原因和對於“手機對自身影響的認識”

附:

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問卷 同學:

您好,我們現在對大學生誠信考試狀況作一個調查,請配合我們完成以下調查問卷,並十分感謝你的合作!謝謝!

1.目前爲止你擁有過幾部手機?

A. 目前還沒有手機 B. 兩部以內 C. 三到五部D. 五部以上

2.你每月使用的流量大概是

A.0~30 M B.30~150 M C.150M~1G D.1G以上

3.你每個月充的電話費大概是

A.30以下 B.30~50 C.50~100 D.100以上

4.你一般什麼時候使用手機: (按重要程度排序)

A.上課 B.課間 C.睡前 D.排隊 E.學習 F.吃飯 G.走路 H.失眠 I.上廁所 J.其他

5.你經常帶手機的原因是

A.習慣了 B.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 C.消遣工具

6.除了必要信息通知電話聯繫,你經常使用手機幹什麼? (按重要程度排序)

A.瀏覽器查找資料 ,飛信,微信等與好友聊天 C.發微博,發人人狀態 D.與父母,戀人,朋友漫無目的地聊天 E.玩遊戲 F.沒有經常使用

手機 G.其他

7.你上課玩手機嗎?

A.必玩 B.經常玩 C.偶爾玩 D.根本不玩

8.你上課玩手機的原因是

A.覺得上課的內容很簡單,不想聽 B.上課聽不懂,就不聽了 C.不想學,上課是來打醬油的 D.玩手機是習慣

9.你覺得上課玩手機,對你的學習成績有影響嗎?

A.沒影響 B.有一點影響 C.影響很大 D.不清楚

10.你瞭解頻繁使用手機的危害嗎 ?

A.十分了解 B.比較瞭解 C.一點了解 D.不瞭解

11.你認爲手機對您產生了哪些不良影響 (按重要程度排序)

A.眼疲勞,影響視力 B.影響學習效率 C.手機輻射,影響身體健康D.其他

統計調查報告5

爲全面瞭解掌握我市電子商務實際發展情況,推動電子商務產業進一步加快發展,近期,市政府辦和市商務局有關人員對我市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

(一)發展勢頭迅猛。從20xx年7月至今,我市共引進京東商城、蘇寧易購、賣貨郎、世界工廠網等電商企業180家,全市從事電商活動的企業、網店達3800餘家,從業人員20000餘人,形成固定資產17.2億元,電子商務的年交易量達26億餘元。

(二)銷售業績突出。在商品銷售上,僅雲農場和賣貨郎兩家電商的銷售額單月就超過了億元大關。僅在今年8月份,雲農場就銷售1.7億餘元,賣貨郎銷售20xx餘萬元。初步統計,入駐電子商務產業園的24家電商銷售額每月達到2.6億元。大量的商品流通,帶動了我市物流運輸業、倉儲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市共有物流、快遞公司210家,不包括煤炭、麪粉等大宗產品,每天運進貨物量1000餘噸,發出貨物量500餘噸。

(三)載體建設加快。投資12億元,建成了電子商務產業園(盈和物流園區),並於今年9月24日投入運營。該園是xx省縣(市)級中第一家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電子商務產業園,位於我市產業集聚區內。此外,億豐廣場電子商務園正在加快建設。同時,配套建成了投資3000萬元的盛華物流園倉儲園區,目前已入駐企業24家。

(四)市場規模擴大。着力三個“依託”,大力開展電子商務進社區、進農村和跨境貿易工作。一是依託先帥百貨、聚客隆百貨、淘永城等龍頭企業廣泛開展電子商務進社區工作,在東、西城區內共建設電商便利店96家,分佈在各生活小區、散居片,實現了城區全覆蓋。二是依託賣貨郎、北京華商街、雲農場、雲農寶等電商企業,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目前已在全市29個鄉鎮、732個行政村中建成鄉級服務站5個、村級服務店83家。預計到20xx年,可實現農村電商活動全覆蓋。三是依託市金保保稅物流中心,培育擴大電子商務企業跨境貿易。今年8月份,賣貨郎從烏拉圭進口牛、羊肉共5噸,“買全球、賣全球”電商業務產業在我市已經起步,發展勢頭強勁。

(五)服務能力提升。我市電商企業採取b2b、b2c、o2o等多種模式,充分挖掘線上、線下兩種資源,降低採購成本、降低庫存成本、節省週轉時間的同時,更經濟地將商品或服務供應給顧客,極大地提高了服務水平和能力。如“雲農場測土肥”服務,通過一地一測、一地一肥模式,智能生成專用配方,直接使投資成本降低20%、效益增加20%,既省錢又高產,深受羣衆歡迎。

二、主要做法

(一)加快平臺建設。一是規劃建設了電子商務產業園、創客園和專業樓宇,包括盈和物流園區、億豐廣場電子商務園、盛華物流園倉儲園區等,爲小微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了發展交流平臺。二是針對商貿、建材、物流、食品、餐飲、通訊、金融等行業的不同特點,開發個性化電商平臺30個。三是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和企業信息化,健全企業信用服務、電子支付體系,不斷增強電子商務支撐能力。四是開工建設了佔地242畝的金保保稅物流園,預計20xx年6月建成運營。屆時,將吸引永城市百市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入駐,開展b2b、b2c、o2o等系列跨境電商活動,年交易量可達60餘億元。

(二)夯實基礎設施。以創建“中國寬帶示範市”爲契機,加快“智慧永城”“光網永城”建設,對全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內的企業,大力開展“寬帶大提速”行動,爲企業提供基於光纖和無線寬帶的無縫接入服務。同時,推進人流密集區域的wifi全覆蓋等,爲電子商務的應用發展提供信息基礎設施硬件保障。

(三)加強教育培訓。成立永城市電子商務協會、永城市物流業協會,依託協會大力開展“首屆精品年貨購物節”“精品玫瑰花,全城免費送”“永城十大菜市場義賣”等系列營銷服務活動和公益演出活動,不斷提升電商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規範經營和服務社會的意識。通過邀請知名專家講座、組織企業參加電子商務創新管理培訓班和xx省互聯網大會、實地考察電商人才培訓孵化基地、召開電子商務企業座談會等方式,提升各級領導、電商企業負責人的電子商務知識水平和電商從業人員的實際應用操作技能。目前,我市共組織開展電商企業培訓20餘期,培訓人員16000餘人次,開展活動12場次,組織交流學習16場次;12家電商企業被評爲市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8家電商企業被命名爲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

三、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認識還有待提升。大多數企業把競爭重點定位於實體市場,沒有充分認識到虛擬市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有些企業還存在一些誤區,把電子商務看成是高新技術,對其或望而卻步,或全盤交給技術部門解決,或盲目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壯大。

(二)競爭優勢不明顯。一是產品不優。我市電商企業普遍存在“三少三多一空白”問題,即線上產品少、線下產品多;高尖端產品少,中低端產品多;品牌產品少,雜牌產品多;農副產品網上銷售基本上處於空白狀態。二是人才匱乏。我市每家電商企業固定人員在6人以下,幾乎都存在現有人才緊張、後備人才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創客園區,幾乎處於“裝備空閒”狀態。三是龍頭帶動不明顯。我市電商企業多是“雜、散、小”,基本上還處在“小打小鬧”階段,真正具有品牌優勢的大型龍頭企業不多,帶動作用不夠突出。四是主體性不強。我市電商企業雖然已經掌握了互聯網的營銷手段、營銷思維,但80%以上的電商企業都是以活躍在平臺上的“賣家”爲主,沒有實際生產基地,產品仍需要到市場上採購,沒有做到生產鏈和消費鏈的高效配置和無縫對接。

(三)發展後勁還不足。我市電商企業多是中小型企業,沒有固定資產,很難獲得貸款。雖然出臺了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但融資量少、速度慢,先天不足,後續力不強,企業成長髮展緩慢。

(四)配套設施還不完善。我市電子商務園區主要坐落於產業集聚區和商務中心區“兩區”內,距離市中心較遠,且沒有直達“兩區”的公交車、直通車等,給電商企業的宣傳活動和園區工作人員的出行等帶來不便。

四、工作建議

(一)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儘快出臺《關於加快永城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每年安排一定數額電子商務引導專項資金,扶持電子商務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發展。二是建立服務“直通車”機制,進一步放寬企業名稱、經營場所和經營範圍的登記條件,提供更多便捷服務。三是進一步完善物流配送體系,特別是要完善面向農村的綜合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大力發展與電子交易、網上購物、在線支付協同發展的物流配送服務,做強物流支撐。四是做好大扶小。做好扶小扶弱工程,孵化更多的電子商務小企業;擇優重點支持雲農場、賣貨郎等一批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五是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示範工程、品牌創建工程等,培育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特色產品和行業電子商務知名品牌。六是通過電子商務產業園和商務樓宇建設的帶動作用,在全市普及電子商務知識,讓更多的企業和消費者知曉電子商務,參與電子商務,共同營造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濃厚氛圍。

(二)完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儘快開通直達公交車、直通車等,實現路通、電通、網通基礎設施“三通”和電商基地、物流基地、生產基地配套設施“三位一體”。同時,積極推進“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應用,加速電子商務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進一步夯實電子商務發展基礎。

(三)發揮好區位優勢。我市地處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倉儲成本優勢巨大,隨着一批重點交通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交通優勢將進一步凸顯。目前,已經吸引了順豐、韻達等快遞物流企業入駐,應及時抓住機遇,將我市打造成爲四省結合部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物流倉儲中心。

(四)強化開放招商。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xx省“三大戰略”交相疊加給永城帶來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好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重點圍繞電商平臺企業、電商經營企業、永城特色產品等進行招商,爭取一批像阿里巴巴、騰訊等知名電商企業及合作商落地永城。同時,做好對接服務,爲引進新的電商企業提供全程跟蹤“貼身”服務,協調解決落地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確保項目引進一個、落地一個;擴大電子商務領域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和承接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企業來永設立總部、搭建平臺、拓展業務;結合我市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特點,充分發揮倉儲、交通優勢,積極跟進上海、xx、廣州等先進城市的電子商務構建進程,豐富產品資源、拓展銷售覆蓋,不斷培育和壯大我市電子商務產業。

(五)加強人才培育。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人員在永城興辦科技型企業,創辦產學研基地、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和培訓基地,支持重點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同時,依託市勞動部門,加強電商人員培訓,着力培育本地電子商務人才,建立一支多層次的人才隊伍,助推電子商務產業有序健康發展。

統計調查報告6

當前,統計調查對象增多、配合程度下降、調查組織開展難度加大,政府統計部門人員緊張、任務繁重、壓力倍增,而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對統計服務需求量大幅度增長,統計力量與統計任務的不對稱性十分突出,這已成爲目前統計工作面臨的主要矛盾。要破解這一矛盾,推動統計事業和諧發展、快速發展,就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進行統計改革。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深化統計調查體制改革,優化統計資源配置,推進統計市場化的迫切需要。

一、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需引起重視的幾個問題

(一)當前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缺乏法律保障和統一標準。目前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能夠適用的法律依據主要是1995年國家統計局與國家工商局聯合出臺的《統計信息諮詢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但該規定存在明顯缺陷:一方面由於制定年份較早且未經後續修訂,一些條款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當前形勢需要;另一方面該規定對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設立、權利和義務等沒有作出明確規範,使之確立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勢必給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二)社會上對統計重視度較低的客觀現實制約着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雖然近年來統計普法和統計執法的力度越來越大,但全社會對統計重視程度較低的客觀現實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轉變。不少統計調查對象法制意識不強,沒有建立健全統計原始記錄、統計臺帳,不願提供統計調查資料,更不願意委託統計中介服務組織從事統計活動,必然對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造成阻礙。

(三)要努力解決政府重視和支持力度不夠的問題。當前,在政府中還客觀存在認爲統計資料只能由統計調查對象提供,統計數據只能由政府統計部門進行彙總的舊思想、舊觀念,一些政府部門對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認識不到位,重視、支持力度不夠。

二、積極有序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建議

(一)充分用好現有政策規定,爲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設立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依法行政是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對各級政府開展工作的20xx年頒佈實行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範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組織,這是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政策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工商局聯合制發的《統計信息諮詢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是目前設立和發展統計中介服務機構主要的法規依據。儘管這個《規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卻是唯一一部對設立和發展統計中介服務機構作出規範的的部門規章。其實,從法律的另一個層面講,“法無禁止即可行”。《規定》中的一些條款不明確、不規範,這也爲設立和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提供了更大的運作空間。

(二)堅持培育與引進相結合,以點帶面,加快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相對於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比較滯後,市級層面大都還處於起步階段。在加快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發展上,建議走出去,充分借鑑先進地區成功經驗與好的做法,避免走錯路,走彎路,縮短研究探索的時間,減少起步里程;要堅持自主培育與引進消化相結合,因地制宜,典型帶動,以點促面,全面推開,加快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步伐。

(三)政府及部門要關注和支持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指出“要加強對行業組織和中介機構的引導和規範”。對此,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遵照這一精神,加強對統計中介服務市場的規劃,優化統計中介服務的發展環境,制定有利於扶持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發展的政策,促進統計中介服務機構健康、有序發展。

(四)加快統計中介行業組織建設,爲其管理提供組織制度支撐。應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規定精神,積極探索建立統計中介行業協會,促進統計中介行業的健康發展,保證統計中介服務機構的公平競爭,充分發揮統計中介行業協會在提供服務、規範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五)政府統計部門要加大普法、執法力度,爲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統計中介服務組織之所以發展遲緩,除了市場經濟發展不成熟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是社會對統計重要性的認知度比較低,統計調查對象的法制觀念比較淡薄,瞞報、虛報甚至拒報的現象時常發生。因此,政府統計部門要加大統計普法和統計執法力度,形成濃厚的全社會支持統計、依法統計氛圍,爲統計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促進統計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統計調查報告7

1、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發展戰略上長期實行重工抑農、以農補工的發展戰略是日前城鄉差距擴大的歷史原因。

新中國建立初期,爲了迅速改變我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建立工業化體系,在當時財力匱乏的特定歷史條件下,我們只能採取剝奪農業的方式,長期運用工農產品"剪刀差",低價收購農產品,高價出售工業品來積累資金,扶持工業的發展。同時還採取了嚴格的戶籍制度,限制農民遷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迅速拉開了城鄉差距。

導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原因還存在於:當我國工業化體系建立之後,並沒有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對重工抑農、以農補工的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而是對農村和農民的掠奪採取了新形式。如在城鎮發展中,低價徵用農村工地,改革開放20多年來,通過廉價佔用上地資源途徑,剝奪農民收入每年達幾千億元,20xx年,各級城鎮政府從上地一級市場獲得收入1318億元,企業從上地二級市場獲得的收入高達7178億元,從徵用上地剝奪農民的收入遠遠超過了過去的"剪刀差’。直到20xx年,國家相繼出臺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降低和取消農業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後,加之糧食價格的恢復性上漲,纔出現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縮小的情況。

2、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還是客觀經濟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

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首先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在生產領域,生產同種商品的衆多生產經營者中,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其生產的商品符合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可以獲得正常利潤;其生產的商品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就可以獲得超額利潤,發財致富;其生產的商品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得不到正常利潤,甚至虧損和破產,淪爲貧困者。在流通領域,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供不應求,其產品價格就上漲,就可以獲得超額利潤;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供求平衡,則可獲得正常利潤;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供過於求,其產品價格就會下降,甚至賣不出去,生產者就得不到正常利潤,甚至虧損或破產,淪爲貧困者。價值規律的優勝劣汰作用,必然對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起着分化的作用,從而導致兩極分化。

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是按勞分配規律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按勞分配規律作用下也會產生兩極分化問題。

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是資本積累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資本積累的實質是資本以無償的佔有勞動者的勞動來更多地佔有勞動者的`勞動,其結果是貧富兩極分化日趨嚴重。

價值規律、按勞分配規律、資本積累規律相互交織,共同發生作用,推動着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

3、不恰當的強調效率優先,忽略社會公平也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我們在強調效率優先的同時,連公平也沒有兼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甚至變成了"效率優先,不顧公平"。

4、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舊兩種體制並存以及市場體制的不完善和法規的不健全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

轉軌時期貧富收入差距擴大的體制和政策因素主要有:

(1)強調效率優先,忽視社會公平,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2)不同地區和領域採取不同的經濟政策,由於政策差異導致的收入差距,如沿海地區率先對外開放和建立經濟特區,使這此地區最早受惠於改革開放的政策偏好,率先富裕起來了。(3)改革開放後,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一部分在非公有制企業從事經營的私營企業主和經營管理者,特別是在外資企業從事經營管理的高管人員,他們的收入大大高於公有制企業的職工,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職工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尤其是私營企業主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4)市場機制發生的作用尚未覆蓋全社會,一些領域和行業還存在着壟斷,尤其行政壟斷行業,由於壟斷而產生的壟斷收入沒有得到調節

,從而導致了部門之間、行業之間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5)國有企業的改革。國有企業在改革和轉制過程中,部分國有企業被改制、兼併,還有部分國有企業破產,造成了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和失業,淪爲貧困者。與此同時,大量國有資產流失,有部分人借國有企業改革化公爲私而暴富。國有企業改革中一般職工同經營管理者的收入差距也在擴大。

5、不合理的分配體制以及分配體制改革的滯後是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環節。初次分配在價值規律、按勞分配規律、資本積累規律和講求效率規律的作用下必然會擴大收入差距,促使兩極分化。

經濟結構的調整帶來利益關係的演變導致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結構調整中長線產業和短線產業中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長線和短線並存的局面。

第二,結構調整導致不同地區之間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三,在通常情況下,新興產業和高附加值產業總是分佈在擁有較高科學技術水平和文化較爲發達的大中城市,而低附加值產業和傳統產業總是分佈在科學技術水平較低和文化水平落後的農村地區。這就導致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擴大。

統計調查報告8

基層統計是我國政府統計的基礎,是政府統計數據的源頭,由此,基層統計工作做得好與壞,將直接關係到整體統計數據的質量,影響到政府統計的形象以及政府的經濟決策問題。近幾年來,儘管縣級統計工作有了較大進展,按照縣委縣政府和上級統計部門的工作要求,逐步完善了統計工作流程,健全了相關制度,縣級統計數據質量不斷提高。但仍存在統計人員業務水平不高,責任心不強,縣級統計機構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使得統計工作面臨挑戰。

一、存在的問題

(一)責任意識普遍不強。一是部分縣級部門、鎮政府和企業負責人,對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工作中不重視、不關心、不過問等問題比較突出,在人員配備、經費保障、辦公環境改善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大,導致自身統計工作嚴重落後。二是一些基層統計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作風不實,調查摸底不深入浮在表面,分析研究不認真敷衍應付。三是個別統計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坐在辦公室搞調查、閉門造車的現象也有發生;填寫報表怕麻煩,粗枝大葉;上報數據不及時,推三阻四。

(二)業務水平整體偏低。統計工作專業性很強,涉及統計學、經濟學、會計學等多門學科,對縣級統計工作人員業務素質要求比較高。一是縣級部門現有統計人員中,“科班”畢業的少,“半路出家”的多,業務素質整體不高。一些部門和企業都沒有配備專職統計員,往往以其他工作爲主,統計工作爲輔。二是隊伍不穩定,人員更換頻繁,特別是鎮綜合統計員和企業統計員有時一年幾換,工作接續性不強,導致責任不實、數據不準、報送不快,嚴重影響全縣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強。三是高素質統計人才缺乏或流失嚴重,致使統計改革與創新能力不強。

(三)基層基礎總體薄弱。一是辦公條件落後。統計設備總體老化,雖然各鎮都建立了統計工作站,但大部分鎮統計工作站是掛 靠在經發辦等辦公室,與其他站所有本質上的區別,沒有做到獨立運作,辦公條件落後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二是統計人員基本上是兼職,在編制安排上沒有專崗專用,導致統計隊伍極不穩定。三是統計工作經費大多數未列入財政年度經費預算,不利於統計工作正常開展。四是信息化程度低。雖然近兩年我縣鄉鎮規範化建設取得一定進展,但各鄉鎮統計工作站尚未完全建立統計信息平臺,縣、鄉數據庫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難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四)依法治統力度不夠。一是一些企業和個人爲了自身利益,特別是個別企業怕稅務加重,上報數據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不及時,漏報、瞞報、拒報以及源頭數據資料不全,統計臺賬混亂。二是一些調查對象主動配合意識較差,甚至干擾和破壞統計工作,嚴重擾亂了統計工作秩序。三是我縣目前取得統計執法資格證人員較少,開展執法只能依靠上級統計執法機構協助進行,對開展我縣統計執法工作有較大限制。

二、解決問題,做好基層統計工作的幾點建議

統計就是要做好大綜合,提出大主意,圖謀大發展。針對統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需要精準施策。

(一)強學習,提升能力。一是責任意識提升,二是統計制度辦法規矩研學習,加大學習、宣傳統計法和統計執法檢查力度。定期組織專業人員、基層統計人員學習《統計法》《統計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規,並將一些與日常統計工作的密切相關的法條拿出來重點解讀學習,增強專業人員的統計法制意識。三是政治經濟形勢學習,四是中省市縣領導講話學習。

(二)重調查,摸清家底。一是經濟形勢調查,二是自身區域產業經濟調查,三是企業項目調查。四是勞動就業調查。

(三)深分析,當好參謀。一是現狀目標分析,二是發展方向分析,三是發展路徑分析。四是超前預計判斷,預測預警。

(四)抓項目,力促發展。一是包爭招引,二是推進現有項目企業,三是三新經濟發展。四是狠抓企業扶持。

(五)強協調,激發合力。一是區域協作,平衡產業佈局。二是部門協作,做好無縫對接。二是企業協作,暢通上下游。

(六)重監督,法治建設。一是應統盡統。二是數出有據。三是真實反映。四是執法監督。定期開展統計執法檢查,分專業分批次按計劃開展統計執法檢查,切實杜絕統計日常報送工作中遲報、漏報、瞞報等違法行爲,樹立依法統計的威信。

(七)優環境,強化保障。一是政務服務環境,改善統計工作環境,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改善他們的辦公條件和工作待遇,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業務水平。二是融資環境。三是法治環境,利用各種機會在統計對象的不同層級宣傳統計法,從基層領導、企業法人、基層統計人員深入宣傳統計法、營造良好的依法統計,依法行政的統計環境。四是隊伍建設。

統計調查報告9

一、統計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量分析思想和思維能力

數量分析思想是人類思維高度發展的產物。數量分析思想的產生,使人類的思維、判斷、決策和社會實踐由粗略上升到精細,由定性上升到定量,由經驗上升爲科學。數量分析能力使人類思維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恩格斯曾指出,一門學科只有學會應用數學,才標誌着這門學科的成熟。我國曆代政治家、思想家都非常注重數量分析。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魯仲指出:“不明於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經於水險也。”秦國的商秧則總結出“欲強國知十三數”的經驗。毛澤東同志也十分重視數量分析,他指出“胸中有‘數’,這就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注意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分析。”針對一些同志不注重事物數量方面的現象,毛澤東同志批評說,“我們有許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數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統計、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

統計是研究現象總體數量方面的,它不僅應用了數學,而且以數學理論爲基礎,創造了許多特有的統計數量分析方法。統計論述了從數量方面研究事物的方式方法,以數量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和發展規律,用數量來描述哲學、經濟學、天文學、生物學等許多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所揭示的客觀現象的狀態、特點、本質以及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繫,使許多高深莫測的科學範疇變得通俗易懂。因此,通過對事物量的描述和分析來認識事物質的統計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數量分析思想和思維方式。所以,通過統計教育,必將使高職學生養成數量分析意識,形成數量分析思想,提高數量分析的思維能力。

二、統計教育有利於學生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和認識觀

認識來源於實踐,我們說話、辦事,一切都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路線、方針和政策,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這是毛澤東、鄧小平等幾代領導人一貫倡導的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和認識觀。統計以數量反映事物的面貌,研究事物的本質特徵和發展規律,無論是認識過程,還是研究方法都嚴格遵循客觀、真實和可靠的實事求是原則。例如,統計在確定研究對象的範圍時,堅持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決反對脫離實際的虛構和違背對象性質的拼湊;統計在蒐集研究對象的信息資料時,強調準確、及時、全面,竭力克服重複、遺漏和遲報;統計在對信息資料進行加工整理時,強調加工整理的方法要符合研究對象的結構特徵,堅決反對歪曲客觀實際的技術遊戲;統計在分析和描述研究對象的狀

態、變化趨勢和發展規律時,強調用反映客觀實際情況的統計數據說話,堅決反對沒有事實根據的空洞說教。由此可見,整個統計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自始至終貫穿着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穿着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觀。正因爲如此,開展統計教育,必將有利於高職學生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和認識觀。

三、統計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勤奮精神

統計的認識過程是“質→量→質”,即先是區分事物的質(事物的一般規定性),在一定質的範圍內去研究事物的量,把握了事物的量再進一步去認識事物的質(事物的狀態、特徵、發展變化規律、事物間的內在聯繫)。這樣的認識過程要求學生,首先要學會對事物的分類,要能夠在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中,按照科學的方法,區分出不同質的事物。其次,要能夠依據各種事物質的規定性,在事物衆多的特徵中,分析各種特徵之間的內在聯繫,尋找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去觀察登記實現研究目的的事物特徵。再次,要能夠對調查登記得到的大量的事物特徵的信息資料依照研究目的進行科學的加工整理,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和發展變化規律。最後,還要採取適當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並把結果明確地顯示出來。

統計的認識過程和工作步驟,既要求學生有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要求學生善於深入實際,善於動手,能夠依據基本理論設計調查、整理和分析方案,並依據方案深入實際進行社會調查,從社會實踐中取得第一手資料,特別是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能夠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社會經濟信息的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這就是說,統計活動必須善於動手、勤於動手,統計教育也就培養了高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勤奮精神。

四、統計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深入實踐的作風和提高調查研究技能

統計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主要有確定研究對象的定義和範圍,蒐集和整理研究對象的信息資料(主要是數據資料),對加工整理後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提供研究對象基本狀況的數量分析報告及相關工作決策意見和建議等。其中,調查和研究是核心,它既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又是統計研究的基礎工作,做好統計,必須搞好調查研究。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調查研究技術也是其他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是從事各項社會工作必備的技能,哪個人調查研究搞得好,他的事業就會成功。哪項工作調查研究搞得好,該項工作就有了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基礎。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就是爲社會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其中,調查研究能力可以說是素質中的素質,沒有調查研究能力,就沒有成爲優秀勞動者和管理者的基本條件。加強統計教育,是培養調查研究能力的基本措施。在統計教育中,高職學生首先要學習統計研究必備的理論知識,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強化訓練調查研究技能。通過統計實踐活動,確定研究題目,蒐集研究資料,根據研究目的對信息資料進行分類彙總,根據加工整理後的資料對研究對象的基本面貌、本質特徵和發展趨勢進行描述,並提出研究報告等。因此,通過統計教育將培養學生深入實踐的工作作風和提高調查研究的技能。

五、統計教育有利於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增強社會工作能力

首先,統計教育教給了高職學生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這就是要做好社會工作,必須首先調查瞭解社會,深刻認識社會。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對與該項工作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問題有基本的瞭解和認識。不管做什麼工作,一開始就要培養敢於深入社會、善於深入社會的精神和作風。當前,我國高校的各類畢業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分低能”現象,尤其是新興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尚沒有從普通高等教育中脫胎換骨,高職的“應用”特色尚不突顯。從根本上說,是我們的高職教育接觸社會少,沒有深入社會實踐中,不能很好地把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沒有用理論指導實踐。而統計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和訓練學生深入社會,對社會進行調查研究,認識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因此,開展統計教育可以使高職學生增強社會工作能力。

其次,統計教育中統計分組案例教學和專業統計教育可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社會的基本結構、社會結構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社會各部門的工作特點和規律、各部門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使高職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與社會的關係,認識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很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不斷提高社會工作能力。

統計調查報告10

一個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它的財政稅收,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所獲得的財富。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收穫自己的財富,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就看你懂不懂得把握機遇。小編現在想要分享一篇比較不錯的財政稅收統計分析報告 給各位好好地學習閱讀一下。

一、我縣財政稅收的基本情況統計分析

(一)財政稅收增幅趨緩。

從近五年財政稅收完成情況來看,地方財政總收入由20xx年的28414萬元增長到20xx年的75245萬元,年均增長21。5%,增幅從20xx年的22。82%回落到20xx年的18。6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20xx年的19260萬元增長到20xx年的58110萬元,年均增長24。7%,增幅從20xx年的38。21%回落到20xx年的18%。非稅收入從20xx年的6401萬元增長到20xx年的18190萬元,年均增長23。2%,增幅從20xx年的6。67%增長到20xx年的31。69%。稅收收入佔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從20xx年的66。8%增長到20xx年最高峯的74。2%,回落到20xx年的68。7%。從近幾年財政稅收質量來看,稅收收入佔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起伏不穩,並還有待提高。

(二)財政稅收總量偏小。

沙洋縣是傳統農業縣,對財政稅收貢獻度不高的第一產業在縣域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嚴重不足,工業基礎薄弱。20xx年全省縣域經濟考覈,我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29個二類縣市區中列23位,在全市統計的8個縣市區中,我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列第4位,僅爲鍾祥的38%,京山的49%,東寶的80%。近幾年縣域經濟雖然發展迅猛,但財政稅收的來源主要依靠小規模工商企業提供,財政稅收的增長仍然缺乏主導性的支柱產業作支撐。

二、財政稅收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

1、地方稅收佔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較低。近五年沙洋縣地方稅收佔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平均在70。5%左右,與湖北省縣市區平均水平74%相比差了3。5個百分點。

2、稅源結構不合理。近幾年,沙洋縣地方稅收收入增長較快,從20xx年的12859萬元增加到20xx年的39920萬元,年均增長25。4%,但機遇性稅源產生的稅收增勢明顯,帶動總量的增幅,因南水北調工程、通村公路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等項目工程,拉動營業稅、耕地佔用稅大幅增長,僅南水北調工程每年稅收佔全年稅收比重就達24%。從稅收來源結構上來看,稅收收入中機遇性稅收佔比過大,由重點工程和房地產等機遇性、週期性因素較強的工程和行業提供的稅收佔比達到了60%以上,一旦這些偶然性、週期性因素消失,財政稅收將出現大幅下滑,進而更深一步影響財政稅收的可持續性增長。

3、非稅收入增長幅度大,財政稅收可支配性較差。由於財政稅收總量不大,沙洋縣在逐步規範非稅收入管理之後,全縣非稅收入呈不斷增長之勢。20xx年我縣非稅收入完成6001萬元,20xx年完成18190萬元,非稅收入在公共財政預算收人中佔比達到31。3%。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地方財政稅收總量實現了較快增長,但由於非稅收入比重過大,財政調控和可支配餘地很小,尤其是因爲行政事業性收費大都有專項或者固定用途,地方可用財力增長受到很大限制,地方財政稅收質量大打折扣。

三、財政稅收後勁不足主要原因

(一)區位優勢不明顯。

與周邊縣市區相比,沙洋縣交通運輸不便,遠離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樞紐;工業園區建設起步較晚,工業化、產業化集成度較低;礦產資源匱乏;缺少人才儲備。在吸引投資方面,無論是從投資環境,還是投資成本上考慮,都處於劣勢,沙洋縣短期內謀求工業經濟突破性超常規發展並不現實,與之相關的財政稅收也很難實現突破性的增長。

(二)機遇性稅源大幅減少。

近幾年,沙洋縣財政稅收對機遇性稅源依賴性較重,機遇性稅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當年縣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增幅及增加額。如南水北調、荊新線一級公路建設等工程,拉動營業稅和耕地佔用稅快速增長,但隨着各項工程的竣工,納稅對象將不復存在,如果沒有大的新增機遇性項目跟進,財政稅收將大幅下降。特別是南水北調工程20xx年將基本峻工後每年將短收8500萬元,今後財政稅收的增量在很大程度上要對這一塊的基數缺口進行彌補。

四、財政稅收統計分析總結

(一)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大力扶持現有企業。

1、要緊緊抓住重大戰略調整的機遇,調動方方面面力量,力爭引進一批有市場競爭力、有科技含量、有發展前景的高附加值企業。在招商引資之中,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保護,還要把對地方稅收的貢獻率納入到重要的年度考覈指標。

2、發揮稅收槓桿作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一方面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用足用活各類稅收優惠政策,爲企業提供信息、政策等方面的服務;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現有企業走外延擴張、內涵提升、轉型升級、規模發展道路,幫助企業通過內部挖潛、對外合作、資產重組等多種途徑,擴張規模,增強實力。

(二)加強工業園區建設,加大財源培植力度。

要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沙洋經濟開發區,逐步形成產業集羣,發揮規模效應。通過政策扶持、產業引導等措施,積極圍繞工業園區做好服務工作。堅持“以工強縣”的思路,實行“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大投入”經濟發展戰略,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以打造現代工業園區建設爲重點,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產業倍增”,促進工業型經濟提質增效,推動服務型經濟提速升級。

(三)加快城鎮建設,着力推進城鎮化。

加快城鎮化進程是帶動二、三產業發展的關鍵,是拉動經濟增長、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加速小康建設進程的戰略支點和有效載體。以縣城建設爲中心,協調發展鄉鎮建設,實現城、鎮、村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同時,在推進城鎮化建設中,既要加強城市“硬環境”建設,又要着力在“軟環境”建設上狠下功夫。

統計調查報告11

一、房地產開發建設

1、投資規模分析

1—12月份北京市共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5.8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3.14億元增長38.47%;房地產業直接產生稅收6.74億元,佔全市地稅徵收總收入的38.3%。

2、在建規模分析

1—12月份,全市共有房地產在建項目67個(含待銷尾盤),其中開發面積在10萬m2以上的達到22個,在建房屋施工面積464.95萬m2,比去年同期的324.31萬㎡增長43.37%,房屋新開工面積197.75萬m2,比去年同期的133.08萬㎡增長48.59%,房屋竣工面積100.71萬㎡,比去年同期(69.97萬㎡)增長43.93%。

二、房地產市場供給

1—12月份經審批共准許預售商品房屋面積122.47萬㎡,比去年同期的98.6萬㎡增長24.21%,加上歷年累積81.44萬㎡,全市今年1—12月份商品房市場投放量爲203.91萬㎡,減去1—12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98.02萬㎡,目前我市可面向市場銷售的商品房面積有105.89萬㎡,其中期房面積83.78萬㎡,現房面積22.11萬㎡(其中:住宅19.01萬㎡,佔85.97%;商業營業用房2.48萬㎡,佔11.23%;其他0.62萬㎡,佔2.8%),一年以上現房空置3.04萬㎡。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

三、房地產市場需求

1、商品房銷售分析

1—12月份我局共辦理商品房合同備案登記9216戶,其中住宅6954戶。房屋備案登記銷售面積98.02萬㎡,比上年同期的92.5萬㎡增長5.97%,其中:期房銷售登記備案面積69.88萬m2,佔銷售總面積的71.29%;現房銷售面積28.14萬㎡,佔銷售總面積的28.71%,商品房成交金額45.6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0.7億元增長12.14%。另據統計,鄉鎮人員進城購房面積53.44萬㎡,佔銷售總面積的54.52%,與上年同期的52.94%增加2個百分點;城區人員購房面積31.54萬㎡,佔銷售總面積的32.18%,比上年同期的38.36%減少6個百分點;外來人員購房面積13.04萬㎡佔銷售總面積13.28%,比上年同期的8.7%增加5個百分點。

2、商品房屋套型分析

1—12月份單套建築面積90m2以下的普通商品住宅銷售1702套,佔銷售總套數的24.48%,90—144㎡普通商品住宅銷售4424套,佔銷售總套數的63.62%,144㎡以上的非普通商品住宅銷售828套,佔銷售總套數的11.91%。

3、存量房屋交易分析

據統計,1—12月份我市城區共辦理二手房轉移登記2668宗,比上年同期(1745宗)增長52.89%,成交面積33萬㎡,比上年同期(20.75萬㎡)增長59.04%,成交額爲8.9億元,比上年同期(4.62億元)增長92.64%。一、二級市場交易比例(98.02萬㎡/33萬㎡)爲2.97:1.0。

四、房地產市場價格分析

據統計,1—12月份全市商品住房均價爲3640元/㎡,第4季度全市商品住房均價爲3530元/㎡,與第三季度(3709元/m2)下降4.83%;另各區域商品住房平均價分別是瀏陽河以北區域3743元/㎡、瀏陽河以南區域4355元/㎡、行政中心區域3562元/㎡、工業新城區域3096元/㎡,其它鄉鎮區域2831元/㎡。

 五、房地產市場運行特點

1、土地市場成交及房地產開發投資穩步增長,房地產開發行業保持對市場信心。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

全年房地產用地成交面積、成交單價及在建在售項目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均較上年有較大增長,表明房地產開發行業對我市的房地產市場保持了較好的信心。

2、房地產銷售總體增幅逐月收窄,商業房產銷售保持相對較高增長。

20xx年一季度,商品房銷售同比增幅達123.1%,4月份起,同比增幅逐漸收窄,到12月份,商品房銷售總量同比增長幅度僅5.97%。其中,商業房產的銷售一直保持了30%以上增幅。

3、商品住房銷售品質爲先,高品質樓盤銷售量大。

20xx年全市共銷售商品住房80.44萬㎡,其中城區62.4萬㎡,鄉鎮(園區)18.04萬㎡。環境、品質相對較好的樓盤銷量大,單價4000元以上樓盤銷售32.39萬㎡,佔住宅總銷售量80.44萬㎡的40.27%。

六、下階段房地產市場發展建議

1、堅持高起點規劃、有序發展

一是注重規劃的前瞻性,使我市房地產開發形成“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徵地、統一管理”的有序建設格局。二是園區(鄉鎮)房地產發展要科學佈局,有序引導產業發展的規模和方向,避免出現市場過剩風險。

2、推行政企合作,推進成片開發

一是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主動參與到土地一級開發中來,對於積極建設基礎設施移交給政府的企業,可優先獲得土地開發權利,在土地招拍掛中減少地塊分割出讓,促成土地的成片轉讓。二是爲成片開發的`開發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政務通道,引導銀行提供信貸資金支持,開通政務綠色通道等等,鼓勵房地產開發向集約化、多元化、多配套的方向發展。三是在項目運營上,鼓勵開發企業自持物業,持續提供就業崗位,帶動片區經濟發展。

3、以城市營銷推進房地產外向性宣傳

充分整合、發揮瀏陽的政治優勢、經濟優勢、文化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等區域優勢,形成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價值,以城市品牌助推城市房地產的價值釋放。

4、堅持強化行業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是加強引導,提高房地產企業的整體資金實力和管理水平。適當提高新申辦開發企業的從業門檻,引導老房地產開發企業注重企業品牌的培育,爭取培育一批本地高品質的品牌房企;二是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爲的核查力度,重點查處消費者投訴集中、媒體曝光的企業和項目。三是建立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實施信用普評,將實力不濟、失信的企業逐步淘汰,對於無開發資質、開發能力弱的企業進行整頓。

統計調查報告12

按照《全國文化文物和旅遊統計調查制度》要求,經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審覈,現將xxxx年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情況彙總如下:

一、填報情況

截至xxxx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總數爲40682家,完成第四季度報表填報的爲31245家,佔總數的76.80%。

全國27個地區審覈完成率超過90%,其中江西、湖南、重慶、貴州、新疆、兵團的審覈完成率達到100%。

二、國內旅遊市場情況

xxxx年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國內旅遊組織2524.58萬人次、6266.38萬人天,同比減少49.13%、56.26%;接待3307.90萬人次、7267.19萬人天,同比減少34.80%、39.30%(詳見附件1)。

附件1:xxxx年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組織接待國內旅遊情況統計表

第四季度旅行社國內旅遊組織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區由高到低依次爲浙江、廣東、湖北、江蘇、湖南、重慶、上海、福建、陝西和北京(見圖1)。

圖1:第四季度國內旅遊組織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區

第四季度旅行社國內旅遊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區由高到低依次爲浙江、湖北、海南、江蘇、貴州、廣東、雲南、湖南、陝西和安徽(見圖2)。

圖2:第四季度國內旅遊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區

三、地區情況

xxxx年第四季度旅行社國內旅遊組織接待人次(人天)彙總排序前十位的地區由高到低依次爲浙江、湖北、廣東、江蘇、湖南、陝西、重慶、福建、雲南、安徽。(詳見附件2)

附件2:xxxx年第四季度各地旅行社組織接待指標排序表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遊部官網

注: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芭蕉葉話』 更新思維、調整格局—理性審視新冠疫情對旅遊業影響

●『芭蕉葉話』疫情過後國家支持文旅行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 我院全面開展《內蒙古自治區紅色旅遊發展規劃(xxxx-xx30年)》項目編制工作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工作的通知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驗收啓動 一圖讀懂國家公園大事件

●規劃也要 終身負責制 ——自然資源部通知

●文旅部印發《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的通知(附全文)

統計調查報告13

爲進一步提升勞動工資統計調研數據質量,錦州市統計局從增強基層統計人員責任意識、強化數據即報即審、規範調研單位說明三個方面,推動勞動工資統計調研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基層統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印發了《關於開展20xx年勞動工資統計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調研單位深刻認識勞動工資統計調研工作的'重要意義,支持配合統計調研工作,認真履行統計報表義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填報統計數據,從源頭上進一步夯實調研數據質量。

二是完善覈查機制,強化數據即報即審的核查力度。實時監測統計數據,不定期下發《重點行業重點單位數據覈實情況表》,市、縣兩級統計機構採取“一對一”電話覈查、行業極值單位抽查等方式,對數據變動異常的單位進行層層覈查,確保調研數據應統盡統,不重不漏。

三是規範系統審查,確保調研單位說明的充分合理。對平臺報表系統審覈出的錯誤說明進行逐條篩查,對數據變動原因說明不詳細或不合理等情況,一經發現立即退回調研單位修改,確保調研數據變動原因清晰、有理有據。

統計調查報告14

改革開改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發生了很大變化,建立和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日益發展和壯大,已成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爲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隨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家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採取各種措施保障非公有制企業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保護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權益。隨着非公有制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壯大,統計調查制度和調查方法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原有的統計調查制度和調查方法已不能滿足當前統計工作的需要。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發展,已成爲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搞好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工作,全面、真實、合法地反映非公有制經濟的經營情況,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本人從實際工作的角度出發,就如何開展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滿足統計工作的需要談談自己的膚淺認識:

一、非公有制經濟的結構組成:

⒈以個體經濟爲主,經營規模小且分散。

當前非公有制經濟受各方條件的影響,結構組成主要是以個體經營爲主,從業人員少,一般爲人,且經營規模小,經營地點分散。近幾年來加大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力度,爲了減輕和職工負擔,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增加職工收入,精簡機構,減少供養人員,對工交商建企業進行改制,一些富餘人員被分流。一部分人轉爲從事土地承包,另一部分人則從事個體經營承包。由於受地理條件和環境的影響,第三產業起步晚,發展較慢。由於資金投入有限,非公有制經濟主要以個體經濟爲主,經營規模小,經營地點分散。

⒉經營項目少。

由於基礎設施差,特別是城鎮建設發展較爲緩慢,加上佈局不合理,一定程度阻礙了二、三產業的發展。近幾年來投入了一定資金進行小城鎮建設,改善了環境面貌,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但由於資金困難,步伐緩慢,不能滿足經營者的需要,造成了非公有制經濟經營項目少的局面。目前非公制經濟經營項目主要以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爲主,市場競爭較爲激烈。

⒊人員組成複雜。

近年來不斷深化改革,經營管理體制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租賃承包、責任承包、國有民營多種承包形式。因此國有職工的身份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的人員組成較爲複雜。一部分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的人員向交納管理費和五大保險,仍保留着職工身份;一部分人員則全部脫離了與的勞動關係,成爲個體經營者;而另一部分人則是外來流動人員,無戶口和勞動人事關係。

二、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存在的問題

⒈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統計體制改革不相適應。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完善,我國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總量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已成爲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而我國現行統計管理體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不適應,調查方法落後,制度不完善,這個問題越往越突出。普遍存在着調查方法簡單、落後、指標設置不科學,因而造成調查數據不全面、可信度低,不能全面、真實、準確反映非公有制經濟的生產經營情況。

⒉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對象概念和調查範圍模糊,認識不清。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統計調查對象發生了很大變化,打破了國有經濟一統天下的格局。目前××普遍實行“兩費自理”,土地租賃承包,“兩權放開”,農機具作價歸戶、牲畜作價歸戶。造成有的數據統計在國有經濟,有的數據統計在非公有制經濟。例如在統計年底從業人員人數時,農機具作價歸戶、牲畜作價歸戶的人員人數統計在國有職工人數中,其生產經營按國有經濟統計,但統計運輸業人員人數時,人數統計在個體勞動者人數中,其生產經營按個體運輸業統計,其實這部分人向交納管理費和五大保險,仍與保持勞動關係,是的`正式職工,只不過是車輛全部是個人出資購買。有的存在着車輛落戶在,人不屬於,結果兩個單位都不統計,存在着漏報現象。

⒊統計調查力量薄弱。

由於種種原因,統計力量始終薄弱。目前一般只設一名綜合統計,什麼專業都在幹,什麼報表都填,綜合統計成了“萬金油”。一方面要應付各種各樣的報表,一方面要完成各種各樣的調查任務。特別是一旦遇到大型普查任務或調查任務更是雪上加霜,疲備不堪。隨着非公有制經濟的大力發展和不斷擴大,其調查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調查對象戶散、點多、複雜,但統計力量不增加,工作是辛辛苦苦幹了,其數據令人難以置信。

⒋統計執法難。

雖然《統計法》已頒佈好多《開展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方法之研究》

年,但由於宣傳力度和重視程度不夠,大多數人對統計法的法律意識淡薄,加上被調查對象由於利益驅動從而造成數據虛報和瞞報。使統計人員在調查時已經察覺到被調查對象在有意識虛報或瞞報的統計違法行爲但無可奈何。而又無專職統計執法機構,因此在實際統計調查中對統計違法行爲無法執行,從而造成統計違法行爲屢禁不止的現象。

三、開展非公有制經濟調查採取的方法

⒈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制度

隨着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第二、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因此現行的統計調查方法已不能適應統計調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制度已勢在必行。根據的實際情況,建立對非公有制經濟抽樣調查方法,是統計調查方法改革的重點,是獲取完整、準確統計資料的基礎。做法是:分行業建立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名錄庫,編制抽樣框,排除人爲因素,按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從而以樣本推斷總體,做到調查數據準確、合法。

⒉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統計收支調查臺賬制度

針對非公有制經濟行業的特殊性和多樣性,根據不同的生產週期和環節,建立健全非公制經濟收支情況調查臺賬登記,可以減輕統計人員收集、整理、填報年報的工作量,又可以準確地掌握非公制經濟的收入水平,使非公制經濟統計調查工作更加紮實、有效,數出有據。

⒊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登記制度

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的複雜性,要協調與工商、稅務部門的關係,統計部門要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工商、稅務部門登記方面的具體情況,藉以實現登記信息共享,從而建立統計登記制度,解決被調查對象不重、不漏的現象。

⒋編制科學、合理的非公有制經濟調查統計指標

由於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的複雜性,要結合的實際情況,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的需要,在設置指標時要體現“精煉、明瞭、實用”的原則,該細化的一定要細化,不該要的就不要設置。要注重反映經營水平、質量和效益方面的指標,避免不該要的指標一大堆,增加被調查對象的負擔和厭煩性,從而保證調查的數據真實、準確。

⒌合理按排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的調查時間。

由於非公有制經濟經營的特殊性,在調查時間上要合理掌握,統籌兼顧,要根據各行業的經營特點,做到調查時間和行業經營特點相結合。如果不擇時間盲目進行調查就會出現數據大起大落的現象。因此每年應在經營淡季和經營旺季分別進行調查,以保證數據的合法性。

⒍明確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對象。

由於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近年來二、三產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對象主要是以個體、私營經濟。一部分人向交納管理費和五大保險,保留着職工的身分,但從事的是個體、私營經濟。因此要明確統計調查對象,保證數據的不重、不漏。對保留職工身份,從事第一產業個體、私營經濟的(農機具作價歸戶、牲畜作價歸戶),在統計時按國有經濟進行統計,其生產經營按國有經濟進行統計,從事第二、三產業個體、私營經濟(批發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個體工業和其他服務業、運輸業)則全部按個體進行統計。

⒎加強的統計調查力量

由於非公有制經濟所佔的比重年年上升,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調查任務越來越多,調查的難度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而目前統計力量依然薄弱,綜合統計既要完成本職工作,又要應付其他任務,已是滿負荷工作,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統計工作的需要。因此建議成立經濟調查隊,人員由人以上組成,既能滿足平時統計工作的需要,又能滿足大型普查的需要。

⒏加大《統計法》執法力度

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執法難的問題,統計部門要加大《統計法》的宣傳力度,提高被調查戶的統計法律意識,爭取被調查戶的積極配合,對拒不配合非公有制經濟調查的調查戶和統計違法行爲按《統計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做到發現一起處理一起,以起到威懾作用,保證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工作的正常進行。

綜上所述,建立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制度,搞好非公有制經濟統計調查的關鍵在於運用科學、合理、精煉、明瞭、實用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調查方法,才能及時、準確、真實、合法地收集、整理、傳遞統計信息,反映非公有制經濟的運行狀態,保持非公有制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發展。

統計調查報告15

我國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地提出,到“十一五”末全國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20%,這是一個政治任務,也是一個約束性指標,能源統計工作的重要性開始顯現。加強能源統計是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是轉變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一個重要抓手。現結合納溪能源統計實際,談談當前能源統計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能源統計現狀

1、領導重視,建立健全了能源監測統計機構。納溪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能源統計工作,及時成立了能源監測統計股,設立了辦公室,建立了能源統計指標、監測和考覈體系,落實了人員。各鄉鎮、街道辦明確了1名能源統計人員,建立了能源監測統計制度,建立了能源監測統計臺帳,配備了電腦等信息化辦公設備,統計力量基本得到了保障。

2、經費保證。目前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了專門的能源統計經費,對統計工作所需的必要經費採取了實報實銷的方式給予保證,保證了能源統計工作順利開展必須的經費開支。

3、現行能源統計報表制度。現行能源統計報表制度是在工業能源統計制度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目前,區級統計部門只負責公共機構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能源統計工作,統計範圍僅包括全區公共機構單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等。統計內容爲能源產品的生產、購進、消費和庫存等情況;設置的報表週期爲月報、季報、半年報和年報,主要表種有:公共機構基本信息、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狀況、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統計部門彙總情況、工業企業能源購進、消費和庫存表、工業企業能源購進、消費和庫存附表、主要能耗工業企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情況表和工業企業水消費表。

二、能源統計存在的問題

(一)能源統計隊伍穩定性差。能源統計人員身份構成比較複雜,主要來自公務員、事業人員和“村官”。據瞭解,從近兩年來看,全區鄉鎮從事能源統計的人員變動達到三分之二左右。由於能源統計人員的頻繁變動,加之能源統計業務受人、財、物等多方面的制約,雖每年舉辦數次業務培訓,但仍達不到本專業的要求,造成新接手的人員業務不熟、概念不清,直接影響了能源統計數據的質量。

(二)能源統計人才嚴重缺乏。據調查瞭解,全區鄉鎮能源統計人員雖然大多數均有統計從業資格證,但無一人是學統計專業的。加之統計人員多數身兼數職,對能源統計業務鑽研不夠。短期的培訓滿足不了專業的需求,能源統計專業水平明顯較低,難以適應新時期能源統計事業發展的需要。

(三)能源統計基礎薄弱。近年來,能源統計基礎工作得到了明顯加強,特別是能源監測機構的成立,帶動了全區能源統計工作的發展。但是,隨着統計人員的頻繁變動,新接手的統計人員不瞭解能源統計工作,甚至找不到統計報表,嚴重地影響了統計工作的正常進行。有的企業和單位對能源統計工作的配合程度不是十分理想,對能源統計工作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儘管大會小會三令五申要完善能源統計基礎資料,但是極少數到目前也未完成,甚至一些不引起重視。當前納溪區能源統計基礎工作面臨新的課題,需要各方面的'關注來加強工作。

(四)能源統計工作任務繁重。近年來,能源統計工作任務有增無減,要求越來越高。既有月報、季報,還有半年報、年報,加之各項專項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及大型普查任務,基層既要紙質報表,同時還要網上直報。報表的邏輯關聯逐年增多,能源統計審覈任務十分艱鉅,專業技術性強、質量要求高。能源統計涉及面廣,報表種類多,工作量大,如此繁重的能源統計任務,尤其是在年報期間和普查年份,能源統計任務與統計力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幾點建議

(一)充實能源統計力量,加強能源隊伍建設

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給予支持,充實和強化能源統計隊伍建設,要給機構、給編制、給人員,積極組建專業化的能源消耗統計機構和網絡。基層能耗單位是能源數據的源頭,是實施gdp能耗公報制度的基礎和關鍵環節,各能耗單位要有專門人員負責能源統計工作,爲圓滿完成能源統計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以適應日益繁重的能源統計工作。

(二)加大《統計法》的宣傳力度,狠抓能源統計執法檢查。

要進一步加大新《統計法》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開展大張旗鼓的、形式多樣的統計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努力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統計人員及社會各階層的法律意識,營造依法統計、支持統計、重視統計的良好社會氛圍;要進一步加大能源統計執法檢查。切實改變處罰不到位,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對違反《統計法》的單位和個人要堅持依法處理,並通過新聞媒介予以曝光,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三)強化能源業務培訓,提高能源統計水平

能源統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從事能源統計工作的人員,既要有專業的統計知識,也要有能源消耗與計量等方面的相關知識。目前,區級及區以下企業統計人員業務素質都較低,水平急需提高。要通過培訓學習、交流經驗、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提高統計人員的責任心和業務水平。只有不斷提高能源統計人員業務水平,並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纔能有效保證能源數據質量。

標籤:統計調查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