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老師評課稿14篇

教師4.73K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評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師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師評課稿14篇

老師評課稿 篇1

今天有幸聆聽了趙老師精彩的課。特別感謝趙老師給學生上了一堂有示範指導意義的課。

趙老師親和力強,循循善誘,注重啓發。《我的老師》一課的教學設計感強,注重情境創設,學生很快進入文本,活動充分。我最佩服的是趙老師閱讀視野的開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實效、條理清晰、重難點突出,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

課堂上老師不僅關注到文字本身,關注到學情和作者,更關注到對教材的整體規劃把握。

魏巍的《我的老師》是一篇典範的讚頌教師的散文,言簡義豐,手中見奇,主題是學生一望便知的,而值得學生研究的推敲的本文的'藝術特色:如何用多件事寫一個人,如何安排敘事有詳有略,以及將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寫法。我看到趙老師引領學生通過仿寫學習寫作手法,學以致用,學有所得。

在這堂課上,學生的收穫頗多的。

首先,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在誦讀中學習寫作技能;其次,老師注重學生的概括能力的訓練和情感方面的引導,例如,教給孩子如何概括敘事內容,如何借事抒發自己的情感等;教師更注重學生的思維強度和創造性寫作。

這堂課在趙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讀、學、寫,教學思路清晰,高效的完成了本節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的頭腦始終在動,思維的含金量很高。我個人認爲趙老師這節課是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

老師評課稿 篇2

隨着素質教育的推進,美術教育也在學校諸多課程中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它對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週星期五下午,我校綜合學科老師們在一起觀摩了一堂由武漢水果湖國小的張紅老師教授的`一堂美術錄像課——《釣魚》。

張老師的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觀點和想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張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帶着學生玩釣魚的遊戲引出這節課的主題。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對話,遊戲等教學手段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欣賞、遊戲、討論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創意。然後老師予以指導。體現了師生情感交流,師生的平等關係。

二重視美術與生活的聯繫

學生通過對主人公“魚”的分析和了解,讓他們認識到魚與其他動物不同的特徵,然後老師展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教具,讓學生欣賞,討論和描述,說出這些魚分別是由那些材料做成,讓學生從小就形成環保意識。這就使教學生活化,保持生活中的文化情景。這就強調了教學要無非是從生活中來,最終迴歸到生活中去。

三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

情感性是美術課的一個基本品質。教師在教學中身體力行,做學生的表率,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學生在自己動手學做“魚”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工作有序,做事有條理,講衛生的好習慣。同時利用學生精心製作的“魚”一起來遊戲,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我覺得這節課不僅僅是課程內容的改革,也是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改革,在課堂上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將材料的知識與教法轉換成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老師評課稿 篇3

今天,我們聽了學科組長柳老師的文言文教學《楊氏之子》,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談我個人的幾點收穫,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朗讀訓練和指導的有效性。

二、學習方法的指導性

三、重視書寫訓練的指導和訓練。

總之,柳老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條例清晰,層層深入緊扣主題,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紮實有效,從課堂的積累展示到結課的推薦書目,每一個環節都是在爲學生服務,沒有多餘的、無用的.環節,可以說這樣的課做到了“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真正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老師評課稿 篇4

今天上午,聽了吳老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題是《蹲踞式起跑》。課後,根據“聽課、議課、評課”的教學流程,體育教研組由我代表對這一節課進行講評。

1、本課在教學過程中能體現以學生爲主的主體性,教師爲學生創設自主、自學、自練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對不同個性、不同能力的學生能採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注重他們身心發展的敏感期和身心特點。

2、本課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習,不僅使學生了解了蹲踞式起跑的相關知識,基本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而且提高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

3、本課中的組織、教法、引導、評價和師生互動,使學生左右大腦和身體各部分得到平衡與協調發展,達到掌握運動方法、增強體質之目的,更有效地促進他們的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正常發展。與此同時,兼顧學生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競爭力。

4、本課能爲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蹲踞式起跑”對四年級學生來說,還是很熟悉的一項運動,但吳老師很巧妙地爲學生創設特定的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內容雖然簡單枯燥,但吳老師卻通過使用起跑器追逐練習把課堂教學淶萌の棟蝗唬暗男巳じ擼斡胄鄖浚鑾苛碩土渡硤搴脫暗募際蹌康摹

5、另外在基本部分再補充一點我的一些想法:

①、先採用直立→重心前移身體前傾快速跑,讓學生體會以快速擺臂帶動起動速度的過程。

②、再採用站立式起跑→聽信號快速起動,讓學生體會以快速擺臂帶動快速步頻如何從靜止到讓自己在最短時間達到自己的最快速度。

③、最後學習蹲踞式起跑→起跑後疾跑,讓學生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優勢,學習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後的疾跑銜接動作要領及方法:重心逐漸擡高,後蹬腿快速蹬地起跑,步幅逐漸加大,快速擺臂帶動步頻,儘快使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自己最快速度,並保持最快速度進行途中跑。

6、不足之處:

①、教學重難點不夠明確。教師雖然講解了動作要領,做了示範。但是教師卻流於形式,學生只是機械的進行練習。特別是利用小組合作體會身體逐步上升,學生只是完成任務,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小組長沒發揮作用。設計雖好,沒落到實處,難點的突破就成了紙上談兵。

②、分組不合理。由於課前對學生的'瞭解不全面,有的小組部分同學學過這一技術,這組的其他同學在學習時得到的幫助相對多一些,學習進度快;而有些組的同學以前都沒學過這一技術動作,因此,學習進程慢,這就造成了不同小組的學習資源不均衡,直接導致了學習進程有快有慢。

7、需要改進的地方:

①、全面考慮,精心設計,在突破重、難點的方法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成效。

②、全面瞭解學生情況,合理分組,優化教學資源。

③、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專業水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總之,現在的體育課都是處於新課改的階段,既要努力緊跟時代的步伐,勇於大膽探索,展示新課改的理念,又必須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有的放矢,講究踏實誠信,量力而行,把握好可行度。因此教師在教學課上要充分體現自己的應變能力,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重教學的真實過程和實際效果,不盲目追求時髦,不搞花架子,這樣才利於公開課的作用,使前來學習的老師有之可學,用之可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老師評課稿 篇5

一、評教學目標

本節課,王老師課前認真的分析、把握教材,在教學過程有條理,制定了基礎知識和能力目標.符合了教學內容,也符合學生的實情.基本達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評教學重、

本節課的重點是:《人類的“老師”》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課文,重點講人類從生物身上得到啓發,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築設計等方面以生物爲師,進行發明創造。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遇見的實際的問題做重點的講解,是符合課標的要求的,也是符合教材內容的合理安排,通過學生的閱讀,思考,教師的點撥,加上學生的回答來完成,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評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師主要採用了講述法,指導自主學習法,引導質疑等,相對多樣,而且能交叉進行。課堂上基本能以學生爲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發言,能利用新課程的理念知道教學,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四、評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首先是複習提問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發現?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爲什麼是人類的老師?)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承上啓下自然的引入新課。

2、教學過程中思路清晰,知識表現清楚,板書工整,大致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思路進行教學,對於實際的課堂應用教學能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作出及時而富有成效的調整。體現了老師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獲取知識的快樂。

五、評教學功底:

老師上課時,教態自然,速度適中,語音清晰,即威嚴又親切。板書設計醒目,佈局合理,書寫工整,美觀、大方,目的性、針對性比較強。可見老師的教學功底是很紮實的。

六、評教學效果:

老師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不拖課,學生基本都學有所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七、教學建議:

1、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否多予以走動,更加貼近學生,和學生交流,可以激發學生的即興思維和答案,有助於課堂氣氛的調動。

2、留給學生思考問題,討論問題的時間不夠充分。老師在出示課件時,稍有些盲目,先讓學生彙報,後老師可以點撥。最後讓彙報的幾名學生一起上臺板書。這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而且相應的效果可能更好。在教學中,要多注重對耗子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語要多樣化。

老師評課稿 篇6

看到這個講座名稱雖然沒有嗤之以鼻,倒是瞪大眼睛豎起耳朵想看看楊老師是怎樣的幸福,看到她上課時臉上洋溢的笑容,學生爽朗的笑聲,覺得大約別人是真的幸福。而我上課總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興致不高,無論如何幸福不起來……這樣思索着忽然想起來跟着導師實踐教學的那段漫長又急促的時間:

讀書、備課、與學生交流、修改課件、修改課件、修改課件,周而復始,甚是枯燥乏味。那段“煎熬的日子”不知何時是終點,每天熬夜、早起無休止的備課加修改直到登上講臺的前一秒還在思索這樣講學生能理解麼?會喜歡麼?這樣的問題設置合適麼?但回想起來那時課上學生的燦爛的笑臉,爭先恐後想表達自己的急切心情也是真真切切的,實踐結束學生與我依依不捨,大聲詢問我何時再回來給他們上課也是真真切切的,那時的我應該也是幸福的.。

有太久我忘記了導師對我的諄諄教導,忘記了學生興致勃勃望着我的放光的眼神,忘記了那初生牛犢不怕虎而立下的遠大的目標;有太久不曾翻閱珍藏的書籍,《大教學論》、《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生》、《校本課程研究》、《美術教學論》……大約在書架上已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有太久背離了自己的初心,被時間這樣漫無目的的推着向前。

楊老師的講座或許沒有教會我該怎樣一步一步解方程似的得出最後的答案:幸福;沒有告訴我那本書中記載着修煉幸福的法則;甚至沒有告訴我幸福的大致方位,但她用自己教學中的點滴事件告訴我不忘初心,持之以恆,善於發現,愛護學生最終幸福不期而至!

老師評課稿 篇7

按上週工作安排,本週進行我校第二輪教學常規聽課,原計劃聽課七節,因臨時有變,聽課四節,分別爲xx老師《數學廣角-搭配》、xx老師《複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xx老師《修辭方法的複習》和xx老師《一次成功的實驗》。聽課是學校的一項常規工作,是教師素質、工作態度和課堂駕控能力的綜合展示,通過聽課,還能發現一個班級的學習狀態。

以《十六週聽課反思》作爲標題發表日誌,是經過思考再三的,首先不是放大自己的工作,其次我知道自己從未參與過正式的、高水平的評課,只能算是現買現賣,自以爲是的經驗別人也不一定認可,但我想,既然是交流,就應該發言,就應該去探索,優點要肯定,但必須正視我們課堂中的不足,從而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總體感受:

1、四位老師都注重了學生的學,都能夠盡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這一點在課堂提問時能夠體現出來;

2、教學中都能合理把握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能聯繫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也能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

3、課堂中都融入了自己對高效的理解,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如小組合作應用的不到位或未應用,當然各自情況不同,有的課爲複習課,有的班級學生年齡小,還不知如何討論,但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大膽嘗試、敢於滲透;

4、聽課是上週四佈置的,老師們都在趕教學進度,以至於大家準備的不是特別充分,聽課不是爲完成任務而聽課,即便是不評課,也應是講一回能有所收穫。

具體如下:

xx老師《數學廣角-搭配》一課,劉老師設置上衣、下衣搭配的一個生活情境,自己在黑板上繪製圖畫,非常形象。在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說出答案,老師用粉筆相連,從課堂效果看,學生理解的很好,但如讓學生去連印象會更深一些。教學活動1中,用1、2兩個數字可擺出幾個十位數,這句話中首先不能說成十位數,而應說成兩位數,屬於語誤,其次在預留問題後給學生的考慮時間短,很多學生還沒有反應過來,就開始反饋了。教學活動2中,用1、2、3三張卡片可以擺出幾個兩位數?學生到臺前展示,學生的方法是先將一個數字扣在桌子上,然後將另外兩個數字交叉,之後扣另一張。老師對這種方法肯定推廣。個人認爲還是採用將1放十位,2、3分放個位,再將2放十位,1、3放個位。更好一些,因爲如果在今後學習中,出現四個數、五個數時,將卡片扣桌上的方法,學生很容易出錯,以學生角度考慮,先入爲主的`思想很重要。習題中3名學生排成一排照相,有幾種方法?這個問題解決的非常好,劉老師讓3名學生臺前展示,再找一名學生做攝像師,將問題拋給學生,既調動了的興趣,又啓發了孩子的思考。

xx老師《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課,是一堂複習課,董老師提前在黑板上繪製了表格,將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習題分梯度展示,包括口算、估算、計算等多種形式,用a4紙遮擋,吊足了學生胃口,也使知識點進行回放,設置非常用心。聽後感覺有三點,一是表格將知識點分的略細,如114/52、430/62、197/28與240/26、182/24、728/28、728/75兩組題區別不是很大,個人認爲可減少或提煉一組,爲後面的教學爭取時間;二是將商是幾位數的判斷方面適當放大一下,在每道計算題中都先讓學生說出商是幾位數,你是如何判斷的?因爲這是解題的關鍵所在,是學生理解的入手點;三是教學時間緊,後面商的變化規律教學沒能完成。

xx老師《修辭方法的複習》,每次聽課中,都能感受到建利老師對課堂很強的管理能力,學生養成的這種學與思的習慣。本堂課中,建利老師開門見山,提出問題:我們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學生答出了很多,有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比、反問、設問、對偶。這裏,有的學生認爲對偶是,有的認爲不是,老師沒有當場給出答覆,因有學生拿不準,應舉例說明對偶句的特點,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在課文中去找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設計非常好,我認爲比出一些題目讓學生去判斷更能達到效果。這一教學時間爲15分鐘,時間不短,足夠用,但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在之後的反饋中體現出來了,就是因爲修辭手法多,學生不能一一記下來,或是記下後一個前面的就忘記了。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先找比喻、擬人、排比三種,給學生5分鐘時間,進行一下分解,效果會好些。再有就是課後和金友校長交流的,課堂不完整,一聽下課鈴聲,馬上就下課了,沒有課堂小結,作業,這一點,是不可取的

xx老師《一次成功的實驗》,是一堂新授課,我對這課不熟悉,聽課時我坐在一名學生旁邊讀了一遍,主旨是讓學生體會到做人要謙讓,要有先人後已的精神。個人認爲,語文教學的一箇中心點,高效不高效放在一邊,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去懂得做人的道理,就如同我們讀文章時受感動一樣,讓他們也去感動一下,說出自己的想法。麗麗老師的素質很好,教學基本功很紮實,普通話很標準,讀文章能融入感情,適合搞語文教學,本堂課也達到了目標要求,過程完整。聽課過程中有幾點需要交流,一是我們在講的時候需要投入,也需要關注一下孩子聽的狀態,是否在跟進、思考;二是給學生編學號,在國小是否合適,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師接手一個班級,由於對學生不是很熟悉,提問時隨口問道,“穿紅衣服的女孩回答一下!”,這是非常常見的一個情境,可女孩頓了一下,將紅外套脫了,老師很尷尬,學生的理由是這麼長時間,老師不認識我,不能叫出我的名字嗎?。班裏人數不多,個人認爲課堂上招呼學生的名字作爲學生角度會更舒服;三是課上三人衝門小遊戲能夠使學生印象深刻,對理解課文有幫助,但存在危險性,應取消。

以上是自己個人的看法,不妥之處,多多交流!

老師評課稿 篇8

今天聽了馮老師教學的一節有關小括號的運算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對本節課,結合自己的教學做一點評:

1、在混合運算中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理清運算的順序,在這一方面,馮老師做的非常到位,從剛開始的'複習舊知時,教師就讓學生說說要先算什麼,運算的順序如何,明確順序後再進行計算,爲本節課的新知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在教學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時,老師在每做一道題之前,都要讓學生先說說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然後再去算,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很好的培養,今後相信老師即使不說,他也會先觀察順序然後再去計算的。

2、本節課的重難點有所突破。在課堂上馮老師注重了對學生方法上的引導,每次遇到計算時,都要問大家,先算什麼,尤其是遇到小括號時,總是要問大家:爲什麼要先算他呢?這樣就會使本節課的重難點時時呈現在大家面前,大家就會時刻提高注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去練習,而且馮老師注重了知識的總結,及時給大家總結算法,結合具體的例子,讓大家認識小括號的作用,有必要時時都用小括號嗎?

3、練習形式多樣,適合低年級學生使用。比如有:比一比,算一算;給小樹苗治病;火眼金睛;動物找車廂;找朋友;小猴摘桃等等,而且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既有指明口答的,也有共同交流解決的,還有指明板演的,等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目的還是讓大家都學會如何計算,本節課相信教學效果一定很好。但是有一個小小的瑕疵就是上面的字設計的太小了點,學生很難迅速的看清,可以適當的大一些。

建議:

1、在開課時引入小括號時用的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例題,當老師出示信息之後,我覺得他們不可能就會提出一個問題吧?可以讓他們再多說幾個,也許有人就會提出加法的問題,可以爲後面的第二種方法做一個鋪墊。

2、在練習中可以設計一道實際應用的題型,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去試一試,也可以檢驗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老師評課稿 篇9

公開課資料上了國小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材裏的《感謝您,老師》的實踐活動課,我深刻地體會到一堂生動有趣、充滿熱情的品德課,能對思想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讓教學發揮最大效能。

教學中力求把握新課程“三維目標”中各維度之間的關係,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知識與技能”是最基礎的,或者說是前提條件。

爲了讓學生理解和尊重老師,我特意設計了“學生眼中老師的`工作”這一環節。通過學生自己闡述老師平時的工作,現場採訪,看大量圖片,聽故事,深切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

2、“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是最根本的。

當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工作很辛苦時,教給學生方法:自制賀卡,表達情感。引導學生說說對老師的心裏話,可以是感激的話,可以是表達對老師愛的語言,使學生學會體諒和關心老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其意義更加深遠。

老師爲了我們付出了那麼多,你們打算用怎樣的方式報答老師的恩情呢?由小組討論,這樣體現了小組合作精神,使同學們集思廣益,在討論交流中得出最好的答案。然後請同學各抒己見。這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老師評課稿 篇10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一)知識背景及新課程、新教材

本單元圍繞考古這一主題開展聽、說、讀、寫多種教學活動。旅遊作爲當今社會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在英語學習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名勝古蹟是旅遊的重點內容之一,名勝古蹟中的許多發現都來自於考古工作。所以archaeology也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性、可挖掘性的教學主題。

本單元所選的語言素材涉及中外名勝,有利於學生了解外國文化,增強世界意識。正如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所提:學習考古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觀看歷史教育片的過程中,“拓寬了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同時本單元的教學對教師本身歷史文化修養、廣闊的知識面等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體現了師生共同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的“與時俱進”的理念和思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利用已有知識談論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漢朝、唐朝等時代人們的飲食起居、文化娛樂、生產工具等,爲以後閱讀英國的《巨石王》和中華文明的起源奠定基礎。

2.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他們利用表達好奇功能結構談論他們所感興趣話題。

3.聽力是這一課的難點。聽力材料介紹是古代法國人用來射箭的一種武器。材料長,對武器的結構的.解釋比較複雜。但是學生聽過材料後能夠順利地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這裏不要求學生理解細節,只要能完成練習就行。

二、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學會談論古代人的生產、生活;

2.學會表達對什麼東西的好奇,如:

i wonder what/ who i really want to know

i’m curious toi’d love to know

i wonder if/whether what i’d really like to find out is i’m curious about i’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3.學習一些與考古有關單詞、短語和句式,如:archaeology及其派生詞,curiosity, bronze, dynasty,

decoration, artifact, unearth, spear, pot等。

(二)情感態度

1.讓學生了解本單元的總體學習目標,以便激發學習學習積極性。

2.從談論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漢朝、唐朝等時代人們的飲食起居、文化娛樂、生產工具等入手使學生到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情操。增強學生學好英語自信心。

3.通過開展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與人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其團隊精神。

(三)學習策略

1.認知策略:通過-ology, -ological, -ologist等詞根的學習,掌握archaeology, archaeologist, archae- ological等詞,同時掌握同類詞的學習方法。

2.調控策略:通過聽力讓學生了解到聽力有時很難,不可求全責備。可以材料調整聽力要求。有的要聽懂細節,有的甚至要推斷隱含內容,但有的只需要掌握大意。

3.交際策略:通過談論古代人的飲食起居、文化娛樂、生產工具和談論興趣等真實交際活動提高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表情、動作等非語言手段提高交際效果。

4.資源策略:讓學生了解博物館、名勝古蹟和書籍資料一樣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四)文化意識

1.瞭解英語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態度。

2.瞭解西方國家部分古代用具。

3.通過中外古代文化對比,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老師評課稿 篇11

一、課前導入,乾淨利索,直入主題;談話質疑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發現?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爲什麼是人類的老師?)

生:回答。

評價:

1、課題就是中心,直入主題,乾淨利索。

2、啓發學生質疑,一方面激發了學生閱讀、探究的興趣,另一方面篩選出了中心問題,爲後面的探究學習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從而提高了探究性學習的.實效。

二、在教學中注重於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在初讀課文時,老師提出了自學要求,讓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把學習的空間完全留給了學生。在彙報交流的時候,老師儘量的讓學生互相交流,放手學生,讓學生自己理解字詞。在檢查課文朗讀時,也是讓學生自讀自評。

三、注重評價。

在教學中,教師非常注意對學生的評價。不論是讀課文,還是回答問題,老師都會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評價,而且注重學生間的互評。

建議:

一、再次讀課文後,老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講到人類的老師有哪些,他們教給人類什麼,並讓學生先同桌交流,再集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讓一名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學生一邊看,一邊對照自己畫的。

評價:對這個環節的設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爲集體交流,就應該指名讓學生彙報,其他學生可以補充。這樣既避免了一個學生在上面寫,其他同學在下面乾等,造成的冷場局面,又可以讓學生經歷傾聽和參與表達的過程。如果這樣,不但使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還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最後,老師用大屏幕出示人類的老師教給人類什麼?邊放課件邊板書,忙了個不亦樂乎。

評價:這個環節,我認爲還是先讓學生彙報,老師可以點撥。最後讓彙報的幾名學生一起上臺板書。這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

老師評課稿 篇12

首先,我代表上鄭學校對各位新老教師的到來表示熱戀的歡迎,在這金秋飄桂的季節,我們相聚在這裏,對我們新教師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的機會,成長的機會,我們一起來探討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這是一件愉快而又有意義的事情。

上午我們聽了餘佳老師的《父與之》與趙夢迪老師的《搭石》,兩位老師都很用心地給我們上了一節公開課,在我們進入評課、議課之前。我提議大家用掌聲對兩位老師的'付出表示感謝。我們首先請餘佳老師來說說自己本節課的設計意圖。

剛纔我們聽了餘老師對自己課的闡述與評價,從備課上講,她做的非常到位,注重實施“高效課堂”和“自主課堂”;上課的過程,我也不必重複;從她的反思,我們既看到了我們語文成功又明白了我們的不足之處。

“者迷,旁觀者清“,就對於餘老師的這節課,各位新教師有什麼想法,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想法。我們既要吸取本節課的成功之處,也要提出可改進的地方,以求進步。

(與會教師發表意見)

主持人:剛纔,大家各抒己見,針對這一課的設計談了很多。通過討論,我們對這篇課文理解得更深入,教學設計也更趨科學、合理。

下面有請餘老師的導師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談一談自己的觀課感受。爲我們指點迷津,給與現場指導。

接下來就請趙老師說說《搭石》的設計意圖。

各位新教師們可以毫不保留的把自己聽課的認識、看法、見解、收穫等開誠佈公的說出來。

請趙老師的導師說說自己的想法與建議。

活動小結:

感謝兩位優秀教師給我們新教師的指導,讓我們獲得啓示,會後我們將進一步反思,努力將建議在實踐中消化,形成自己的對課堂教學有幫助的有效的東西。謝謝大家!

老師評課稿 篇13

從第一個環節開始,李老師的提問就很有靈活性和開放性,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李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回答越來越接近她的目標,可見她的提問非常的機智且有效。這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說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因爲在實踐中,我經常困惑的就是提問的有效性,我園現也在研究這方面的問題,如何做到提問有效性呢?今天看了李老師的課,發現她給我一個很好的啓發,要做到提問的有效性,心中應該始終裝着這次活動的目標。

第二環節的交流討論教師也是充分給予孩子自由討論的時間,教師心中始終裝着孩子,注重孩子學習的過程。並且教師的小結很清晰,很好的.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第三環節的遊戲也是本次活動的精華部分,教師設計新穎,破譯的電話號碼竟都是一樣的,這有些出乎我的餓意料,但孩子們卻從中體會到了集體成功的樂趣。教師進而又對怎樣打電話訂奶茶進行了提升,一下子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但在數人數的數量時,教師應該對每位孩子想到的辦法給予鼓勵,而不是否定。

這次活動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新教師學習,無論是從活動的設計還是活動的進行,都能看出李老師的智慧。

老師評課稿 篇14

老師執教的《小茶壺》,是中班的一節音樂活動。這節課姜老師在活動設計上充分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活動的知識點巧妙的融入到各個環節中,以教唱歌曲爲主,注重了音準、節奏、力度、速度等音樂知識的滲透。整個活動教師的思路非常清楚,環環相扣,老師的語言豐富生動,活動中能面向全體幼兒,採用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充分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的良好學習情緒和氛圍, 提高了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下面我就對該課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1、教師基本功過硬、活動效果好。

要上好一堂音樂課,音樂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就不能爲幼兒上好音樂課。在本次活動中,姜老師以自然親切的教態,傳神的表情和富有感染力的兒童語言深深感染着孩子、影響着孩子。從問題的設計到提問,從知識的講解到歌曲的範唱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紮實的音樂素養。正因爲有了過硬的基本功,才能使幼兒很快進入狀態,使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處於興奮狀態,活動氣氛活躍,效果較好。

2、新課導入設計巧妙,銜接自如。

在活動導入時,姜老師首先利用《變變變》的遊戲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很好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調動了幼兒的情緒。然後把本次活動的主角放在遊戲中自然地引出來。語言形象生動,富有童趣,導入非常自然,瞬間就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

3、活動目標合理,準備充分:

(1)充分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目標方向明確、全面;目標內容關注“情感、技能、知識”。活動過程緊緊圍繞目標展開,環環相扣,能基本完成目標。

(2)教師自身準備:活動中教師態度溫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爲活動創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

(3)物質準備: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小茶壺、圖譜,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了教師的用心。

4、面向全體幼兒, 以“動”爲主。

姜老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 始終能面向全體幼兒, 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很好地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的新理念,教師能真正扮演好參與者、支持者的角色。從有認識茶壺,突破難點樂句到演唱歌曲,從個別演唱到集體練唱,從師幼互動到幼兒間的互動、幼兒與聽課老師間的互動,都充分體現了全體參與的設計理念,簡言之,幼兒在活動中都“動”起來了。隨着鋼琴彈奏和歌曲的流動,調動了幼兒聽覺的動、思維的動、手動、腳動、全身動,孩子們在動中感受到音樂,在動中找到了情趣,在動中發展了想象,在動中愉悅了身心,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雖然這節課在教學上有很多閃光點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地方。例如:

1、《小茶壺》這個題材來自於生活,但又離幼兒的生活太遠,現在人們的生活都是快節奏的,喝水都是簡單的茶杯,幾乎無人會悠閒地用茶壺去泡茶喝,所以幼兒對茶壺的認識很少,教師應該做一些前期的鋪墊,讓幼兒對茶壺的一個充分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這個活動效果會更好一些。

2、在活動的最後,教師讓幼兒展開想像進行自由的創造,但是由於教師在前幫助幼兒認識茶壺的時候做了太多的動作,已經框住了幼兒的思維,所以在主個環節中幼兒沒能很好地打開思路進行創造。

3、在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時候,教師出示了幾幅圖譜,意圖很好,但是沒能很好地發揮圖譜的作用,使這圖譜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標籤:評課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