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生態系統的教師教學反思

教師2.05W

生態系統簡稱ECO,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一起來看看生態系統教學反思範文,歡迎讀者參考!

生態系統的教師教學反思

  生態系統教學反思1

《生態系統》這節課的知識點多,課容量大。包括:生態系統的概念、組成、食物鏈、食物網等,並要滲透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增強愛護、保護生物的情感。因此在設計課時,我首先想到頭緒多,怎樣使學生的興趣能夠持久、連續。想到了形式要不拘一格,下面就我在授課時覺得可取的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知識

本節課,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於森林之中在優美音樂的的伴奏下,老師以舒緩的語調說出森林中可以看見的,聽到的事物。使學生有一種猶如身在其中,體驗到生物與環境是一個整體,來獲得生態系統的概念。學生感覺好奇,表情認真、投入。對生態系統的理解在課堂反饋中收到較好的效果。概念是抽象的,枯燥的。教師如何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體驗是方法之一。

二、認真對待資料分析,要給學生分析的梯度。且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調整。

資料分析書中有討論題,往常利用時發現,學生只針對問題作答,忽略生態系統的整體性,這和書中的討論題就有些關係。本次課,我將討論題進行適當的調整,增加了圖片森林生態系統加上生態系統概念時涉及到的內容,增設問題:森林生態系統有哪些成員?和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什麼條件?是整個問題組呈現整體性,生態系統的組成中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都會在問題中呈現出來。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課前的思考和準備充分,以往的反思、反饋及目前學生的現狀都進行了認真地考慮,落實時達到目的,符合學生現狀。

三、身臨其境,發現自己也是食物網的一員,體會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周圍的生物。

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學習之後,安排了探究自己在食物網的位置。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現自己在食物網的位置和自己有關的生物。此種安排,一方面實際演練了對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知識掌握情況,另一方面發現自己也是食物網中的一員。更深層次的認識到物質能量是沿着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認同生態平衡與我有關。

本節課在反思中,我體會最深的是,作爲教師時時以學生爲主體,處處以學生的需要爲前提。在備課,設計,落實各個環節都考慮學生的認知、體會、發展,學生在上你課是一定能夠感受到你的用心。

  生態系統教學反思2

生態系統的組成是本節的教學重點,爲了改變學生傳統的依賴性的學習方式,體現新課標所倡導的“主動、合作”理念,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後用一句話說說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功能,由於可以在書上直接找,學生的回答是令我滿意的,但我不滿足於他們的“依書直說”,我打算在此安排角色扮演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表達的能力,另外,我還想把問題稍作變通以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於是,我說:“請各個小組分別扮演“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這三種角色,猜想假如生態系統沒有了自己這種成分,將會出現什麼問題?”,學生在熱烈地討論着,我滿心歡喜地期待着有創見的發言,幾分鐘後,有些同學把手舉起來了,我請扮演“生產者”的小組的一位同學發言,他說:“如果沒有了植物,動物就會沒有有機物”,哦,他只是把教材那句話反過來說了一次,於是我追問:“沒有有機物又會怎樣呢?”他答不出來,也沒有其他同學要補答,我深知不管我再怎樣啓發,學生還是不可能給出我滿意的答案的,因爲他們根本沒有相應的知識基礎,還不知道教材所說的有機物爲何物?我只好說:“植物製造的有機物是消費者的食物,沒有了生產者,消費者就會餓死。”

接着,我又請了扮演“分解者”的小組的一位同學發言,他說:“我們是真菌、細菌,我們把沒有用的東西分解成有用的東西,給予動、植物的需要,沒有了我們就不能使動、植物生存下去。”他的回答仍然是照着教材的那句話,並非真正理解,於是我啓發他們:“如果沒有了你們,動、植物的屍體會怎樣?”,有學生在下面大聲說:“會腐爛”、“會很臭”,學生的答案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沒想到他們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沒有,我只好耐着性子說:“是什麼東西讓屍體腐爛、發臭的?”大多同學還是搖搖頭表示不知道,終於,有一個同學舉起了手,他說:“動、植物的屍體是*我們分解者分解的,沒有了我們屍體會堆積如山,越來越多。”

雖然,終於有一個學生給了我一個準確的、完美的答案,但是,我認爲這次角色扮演並不成功,一方面是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是學生的思維狹窄,還沒能用自己的話去解釋、表述教材的知識,究其原因我認爲不是學生的態度問題,也不是教師的設計和引導不得法,主要是因爲學生缺乏知識基礎。猜想是有條件的,當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時,猜想就變得無從想起或者成了瞎猜。所以,教學中一定要爲學生的猜想打下基礎,做好鋪墊,爲學生適當的指引方向,從而使學生的猜想更有價值。我們的新教材在學生連最基本的動、植物、細菌、真菌的常識都沒有的情況下,讓學生學習生態學知識,我認爲是不合理的。最後,我請扮演“消費者”的小組的一位同學發言,他說:“如果沒有了消費者植物就會不斷地製造有機物,生態就不能平衡。”哦,一個可笑的答案,但我不敢解釋,我擔心越說他們越不明白,唯有不作評價。

我問全班還有不同意見嗎?又一個小男孩舉起了手,他說:“如果沒有了消費者,世界就沒有了二氧化碳的保護,溫度就很低,生產者也不能很好地生存。”啊,好聰明的學生,他不象其他同學只會從書本的字裏行間找現成的答案,他不是簡單地、被動地接受課本的知識,而是憑着自己已有的經驗(如: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去解決新問題,雖然,由於知識基礎的侷限,他對知識的猜想和整合仍顯得有點不合常理,然而,他有了一套解決新問題的方法,這比起正確的知識更有價值,但是,遺憾的是我當時“忘記”了表揚他,其實,與其說是忘記,還不如說是我潛意識裏傳統教學觀仍然根深蒂固,我頭腦裏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或書本上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學生,在知識點的教學上過分地考慮怎樣一步一步地、小心謹慎地去教會學生,而忽視了激勵思考的職責,以至對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所閃出的火花還不敏感,假如我利用好這個契機,給予激勵、鼓舞,無疑將會促進全班學生從傳統單一的、依賴性的學習方式,向現代的學習方式轉變。很顯然,今後的教學,我最需要的是轉變教學觀,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的確,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學生如何去掌握知識,即學習知識的能力,教師要作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促進者、組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