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服裝

次貸危機和人民幣升值壓力下我國紡織品出口對策的研究

服裝2.58W

[摘要]20XX年4月以來席捲全球資本市場的美國次貸危機不斷蔓延,已經嚴重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紡織出口企業如何走出次貸危機和人民幣升值影響,已是一個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深入分析次貸危機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提出相關對策。

次貸危機和人民幣升值壓力下我國紡織品出口對策的研究

[關鍵詞]次貸危機人民幣升值紡織品出口對策研究

自20XX年4月開始席捲全球資本市場的次貸危機不斷蔓延,美國和世界經濟20XX年上半年繼續走低。美國消費部門在次貸危機爆發後出現嚴重下滑,作爲中國的第二大紡織品出口市場,美國的經濟衰退導致的消費疲軟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紡織品出口。

根據海關統計,20XX年一季度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爲364.3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7.70%,延續了20XX年以來的增速下降趨勢。20XX年4月份出口增速繼續回落,出口141.7億美元,增長10.4%,其中,紡織品出口59.8億美元,增長23.1%,服裝出口83億美元,僅增長4.02%,創今年最低。如果扣除匯率因素,以人民幣計算的行業出口增速實際近三年一直在下降,特別是從20XX年開始有加速下降的趨勢,20XX年4月已經下降3年來的最低水平8.4%。

從出口地區構成和增速比較看,歐盟依然是國內紡織服裝出口的第一大市場,且所佔比重還在不斷提高,20XX年1月~4月受取消10類紡織品出口配額限制的影響,我國對歐盟出口紡織服裝大幅增長了31.82%;對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爲63.7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僅增長0.2%,遠遠低於我國同期出口15.32%的總體增速,美國依然是排名第二的出口市場,但其第二的位置岌岌可危,與排名第一的歐盟之間的差距也日益拉大。

從分產品看,對美國出口增速的下降主要來自於服裝類出口的下滑。海關統計數據顯示,自20XX年2月開始,我國對美國的服裝產品累計出口增速一直呈現逐月下降的態勢,進入20XX年以後增速更是一直呈現負增長,前3月累計降幅分別爲8.26%、14.73%和6.86%。除了歐美,對日本和香港兩大傳統出口市場一季度的出口各有表現,對日本出口同比增長8.32%,對香港(主要爲轉口歐美)由於受美國經濟的影響,同比下降了8.51%。而從日前結束的103屆廣交會看,受國際市場需求影響,服裝及衣着附件成交28.7億美元,下降4.8%;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成交24.6億美元,下降16.8%;對美國和歐盟的成交量分別下降了25.5%和16.4%。

無論是1月~4月的出口數據,還是廣交會的訂單成交情況,都顯示20XX年行業的出口增速逐步下滑是一個大趨勢。由於我國紡織行業的發展一直以來依賴出口,其出口依存度高達51%,其中對美國市場的依存度高達20.14%以上。在次貸危機、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壓力下,我國紡織企業如何穩定出口、如何站穩腳根生存,是一個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速下滑的原因分析

  1.歐美經濟下滑,直接影響紡織品的需求

歐美地區歷來是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最主要市場,其經濟發展直接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 27年4月以來美國受次貸危機影響經濟明顯減速,且蔓延到美國消費信貸,信貸緊縮正在轉變爲消費緊縮。根據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個人支出28 年前兩個月分別增長.4% 和.1% ;國內零售銷售總量明顯下降,28 年1 月和2 月分別同比增長3.91% 和2.36%,但如果扣除物價上漲因素,零售總量同比下降.35% 和1.61%,消費需求實際上在28 年初已經發生萎縮。具體到紡織行業相關消費市場,在27 年12 月起,美國服裝服飾產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由此前的5%~8%直線下降至.2%,28年前三個月分別增長.7%、.5% 和-1.58%。出現這種消費信貸與消費需求高度關聯,主要由於美國與發展中國家不同,美國家居民習慣於信貸消費,消費支出絕大部分來源於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高達72%,約5%是信用消費,2%是負債消費。美國銀行估計,受次貸危機影響無法償還的消費者貸款可能佔其放貸總數的2%。信貸質量惡化,銀行對於消費信貸的投放由此趨於緊縮。同時,在次債危機中很多居民遭受了直接的經濟損失,也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消費信心,國內個人消費需求明顯疲軟,導致紡織品的需求下降。

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增長也出現了明顯放緩的趨勢。歐元區國家27年2、3季度增長速度由1季度的3.4%下降到2.5%,日本27年2、3季度增長速度由1季度的2.8%下降到1.9%。儘管歐盟統計局於28年5月15日發佈最新數據,歐元區28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達2.2%,一季度.7%環比增速遠高於27年四季度.4%。但筆者認爲並未改變歐元區經濟下行風險,主要是因爲經濟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德國和法國經濟的貢獻,而德國和法國達到了增長巔峯,週期性下行風險越來越大,同時歐元區各國經濟增長不平衡性逐步加大,包括西班牙、意大利以及荷蘭在內的其他國家經濟下行風險也不斷加大。此外,在歐洲,由於經濟週期落後於美國的原因,次貸危機的影響現在可能纔剛剛展現。

除了歐美經濟下行造成需求減少,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外;歐美進口企業貸款難度加大、資金週轉困難,下單時要求貨到後延期半年付款方式,這對我國原本資金就很緊張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也是一個影響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

  2.國內生產成本和組織出口成本急劇上升,推高產品出口價格,阻礙紡織品出口

受國內通脹的影響,原材料、勞動力價格、土地使用、國際運輸物流等價格不斷上漲,推高出口產品的價格。27年,原棉每噸上漲了2元,導致棉紗價格上漲;染色等步驟需要使用燒煤炭的大爐,而煤炭價格從2元~3元/噸,已上漲至8多元/噸。隨着棉紗、化纖等上游產品提價,作爲下游產品的紡織品面料、服裝價格傳導過程中放大。同時國內嚴格執行新的勞動合同法,用工管理進一步規範化後,紡織品出口企業社會化成本和社會責任體系成本加大,間接地推高出口產品的價格。

由於出口產品的價格上漲,我國紡織品參與世界競爭的殺手鐗:廉價勞動力、低成本製造、規模效應正逐漸消失,歐美進口商的訂單正轉向印度、越南、印尼等周邊國家。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中國紡織品在美市場佔有率爲4.53%,服裝在美市場佔有率爲34.24%,仍居第一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美進口我國紡織品、服裝數量同比減少1.68%、7.74%,與此同時,印度對美出口紡織品服裝則增長了8.26%。

  3.匯率急劇上升,同樣推高產品出口價格,阻礙紡織品出口

人民幣升值從勞動工資和中間投入品兩個方面加大紡織品的成本。當出口產品以美元計價時,其產品的生產成本也應該以美元爲覈算單位才能計算出出口的真實收益,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即使以人民幣計價的勞動工資不變,換算成美元的勞動工資仍然會上升。同樣道理,對於在國內購買的中間投入品,即使其人民幣價格不變,人民幣升值也會使換算成美元的中間投入成本上升。儘管我國的出口以加工貿易爲主,但是,仍然需要在國內購買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其他中間消耗,而且國內的採購比例正在不斷上升。從目前的總體情況來看,在我國的出口產品中,勞動成本和國內購買的中間投入成本大約佔其總成本的6%。這就意味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1個百分點,將使得出口成本上升.6個百分點。從25年匯改前的人民幣對美元比價8.2765:1,至28年4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爲6.992:1,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18%。按此測算,紡織品出口成本至少上升1.8個百分點.

由於出口紡織品成本上升,本來紡織行業整體平均利潤率只有3.9%,能承受壓力很小,紡織服裝企業爲生存只能提高出口產品的價格。而我國紡織品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低附加值出口產品,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也最主要是價格優勢,而紡織品的提價,則是帶來出口量的縮減。

實際上人民幣升值除了減弱產品出口的價格優勢,使出口量的縮減外,還直接給紡織企業帶來匯兌損失,壓縮紡織企業利潤空間,迫使企業提高出口產品的價格,以補損失的利潤。

4.國內紡織品出口市場過於集中,影響紡織品出口

長期以來我國紡織品出口集中在美國、歐盟、日本三大市場,對這三大市場出現高度依賴性。這種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裏”的高風險經營方式,難以避免出口大起大落,三地經濟繁榮時,我國紡織品出口快速增長,而現在受次貸危機影響三大市場經濟明顯減速,紡織品出口很難以不受影響。其實即使美國不出現次貸危機,這種出口方式,在近年來歐美等國不斷實行新的貿易政策、增加貿易壁壘,使得紡織品出口處於不利位置,時時都可感受到。

5.產品單一、技術含量低下,不能滿足發達國家市場的需求

出口增速下滑更重要、更深層的問題在於我國紡織出口產品單一、技術含量低下,以低附加值、初級產品及低檔次產品爲主,自主品牌產品少,企業幾無技術創新能力。

在我國,紡織業屬於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其競爭優勢在於低廉的勞動成本。出口通常是以量取勝,出口的紡織產品基本處在國際分工和價值鏈的低端。此外,由於企業市場開拓能力較弱,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出口市場自然相對狹窄,因此,相當一部分企業有品無牌,爲人作嫁衣,只能依靠接二手單,代客加工,或是通過掛靠等方式,經由一些大型自營進出口企業”借牌”進行出口貿易。在這種景況下美國市場需求稍有變動,紡織企業就不知如何應對。

6.出口退稅降低,影響出口企業積極性

自23年後,中國已3次下調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最近一次是27年7月,其中,服裝、鞋帽、箱包由13%調至11%,粘膠纖維由11%調至5%。由於紡織服裝行業中小企業衆多,競爭異常激烈,紡織服裝企業在產品出口上缺乏定價的主動權,使出口退稅調整帶來的成本上升很難轉嫁,利潤率將進一步降低,而且不少企業利潤本身來自出口退稅。據測算27年國家下調服裝出口退稅率的2個百分點,直接減少了棉製服裝企業5.86億美元的利潤。

由於出口退稅降低,導致利潤下降, 影響企業出口積極性,很多中小企業爲生存,由出口轉向內銷。

二、穩定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長的對策措施

對於我國紡織企業而言,次貸危機和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困難是現實存在的,筆者認應充分認清紡織品貿易一體化以來貿易形勢的變化,加大結構轉型和科技提升力度,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應對策略。

1.努力開拓新國際市場,走市場多元化道路

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開拓新興市場,努力實現市場多元化。中國紡織行業的企業多,基礎、規模大小不一,如果強求轉型的一步到位,勢必很影響企業的生存,在目前這一階段,巧妙地生存下來,規避風險,以最有效和廉價的方式開拓渠道,纔是當務之急。筆者認攻克新興市場應是目前出口的重點發展方向,歐美市場的出口空間增長幅度有限,在鞏固歐美市場的同時,可選擇性地將出口重點轉移到新興市場,特別是印度、俄羅斯、南非和巴西這些有較高人口基數和消費能力的國家和地區,但必須在出口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以便更好地適應這些新興地區的市場需求。

2.提高產品附加值,培育自主品牌

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產品質量,尤其應着眼於發展高端紡織品市場,通過紡織技術和裝備創新,逐步提高產業科技含量。堅持自主創新,強化知識產權和品牌保護意識,在品牌設計、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網絡建設方面的優勢企業可循序漸進地建立和擴大國際營銷渠道,提高自有品牌產品的.出口比重。紡織企業應通過培育自有品牌提高議價能力,儘可能地利用手中的優勢和外商進行價格談判,讓外商承擔部分上升的成本。

3.加快大型紡織企業海外投資建廠、研發

有條件的大企業應該“走出去”辦廠。統計顯示,由於國際貿易環境發生變化以及國內製造比較優勢逐步喪失等因素,我國紡織企業加速“走出去”步伐,至28年5月止,僅到柬埔寨投資設廠的國內紡織企業就已超4家,到孟加拉國的也近百家。

據瞭解,孟加拉國普通紡織工人平均月工資大約只有4多美元(摺合人民幣3元左右),而在珠三角的普通紡織工人平均月工資超過1元。柬埔寨和孟加拉國等國家擁有比較充足的低廉勞動力,比較優勢還可以維持較長的週期。面對次貸危機和人民幣升值壓力,到海外投資設廠對於以出口爲主的紡企來說是一條突圍之路。

4.積極推進中小紡織企業向中西部轉移

紡織企業“走出去”辦廠,可以利用當地優質的資源,低廉勞動力,迴避很多國際貿易壁壘等優點,但這種“走出去”辦廠並非適合大多中小企業。由於到海外投資建廠的過程比較長,一般需要幾年的時間,包括前期的考察、選址、規劃設計以及後期的建廠、員工培訓、投產等。這些不僅需要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還需瞭解當地政策法規、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承擔諸多風險。顯然多數中小企業不適合到海外建廠。實際上走出去的都是國內有實力、資金雄厚的合資或獨資企業。筆者認爲中小企業應立足國內,積極配合國家產業轉移政策,將企業、工廠由東部向中西部省份轉移。目前中西部省份無論土地租金、勞動力成本相對珠三角、長三角都有較大相對優勢,而且國家也推出很多優惠政策。如爲了保住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國際市場份額,商務部力推沿海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27年8月規定沿海地區限制類加工貿易企業的保證金臺賬管理由空轉變爲實轉,而中西部地區可以享受繼續空轉待遇;同時確立了中部地區9個城市作爲承接加工貿易轉移地。27年1月,商務部與國家開發銀行共同下發《關於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工作的意見》,致力於加快加工貿易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並在轉移過程中引導實現產業集聚。

5.採用更加靈活的結匯方式,降低匯率變動風險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出口紡織企業積極採取縮短報價有效期、爭取非美元報價、靈活運用金融工具等多種方法來應對匯率風險。據測算人民幣匯率每升值1%,出口紡織企業銷售利潤率就會下降2%~6%。對於本來就簿利出口紡織企業來說,規避匯率變動風險是相當重要。紡織出口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規避匯率風險:一在外貿合同中加註有關條款,例如規定若遇匯率變動超過一定的幅度,另行商議價格或各自承擔相應的約定風險。二用歐元等非美元進行結算,如果客戶堅持要使用美元,則將對報價的有效期限定在1至3個月內,甚至縮短到1天~15天,期滿再根據實際匯率調整價格;三多運用匯率方面的金融工具管理風險。如可利用遠期外匯交易、貨幣期權、匯率期貨等金融工具固定成本或收益來規避匯率風險。

6.努力降低出口成本,積極應用電子商務方式出口

電子商務方式出口最大的優點是低成本、高效、不受時空限制,將個性化產品需求變成規模化生產供應。目前國內紡織出口企業拿到訂單多是在交易會、展覽會上,由於交易會、展覽會的攤位動輒幾萬至幾十萬元,對於微利的中小紡織企業而言,是一種相當高成本組織出口方式。如果生產型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方式,不但可以節約組織出口成本、擴大出口市場、提高效率,而且可以自己轉型充當“貿易商”,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同時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國外買家爲了降低採購成本,減少商務旅行和參加展會的數量,更依賴中國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採購,這對出口企業來說提供了一次化不利因素爲有利因素的契機。

7.延長企業產品線,增加企業利潤

由於受次貸危機、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生產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紡織產業鏈的利潤大幅下降,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延長本企業產品線,同時生產上下游產品,增加企業利潤。如自己買紗、自己織、自己染、自己生產服裝,把中間利潤擠壓掉。日本紡織行業在21年至23年間同樣遇到紡織產業大調整,不少企業面臨破產,爲生存,一些生產纖維的紡織上游產業企業,向下遊進軍生產生產機織織物、編織衣物和染色織物;一些下游企業生產上游產品。最成功典範尤尼吉可和郡,通過生產上下游產品,延長企業產品線,增加企業利潤。現在該企業已成爲日本紡織行業的一個龍頭企業。據筆者瞭解,廣東省絲麗國際集團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現在也是上下游產品自己做,來應付不斷縮減的利潤,而且效果不錯。

參考文獻:

[1]張燕生王海峯等:次貸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形勢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宏觀經濟研究,28(3): 7-1

[2]杜娟徐海星駱建基:紡織品成交下降1/4 [N] .廣州日報,28-4-2(A2)

[3]魏好勇高密:紡織服裝業產業升級已迫在眉睫[N].中華工商時報28-5-12(3)

[4]馬洪:出口型企業轉型可以三步走[N].中國經營報,28-5-13(3)

[5]劉曉午:評論:出口持續下滑政府減順不鬆動[N].中國經營報,28-5-12(1)

[6]劉文元:紡織業步履艱難 國家醞釀扶持政策[N].上海證券報,28-5-8(4)

[7]吳靜:紡織業進入“寒冬”,向左向右處於“十字路口” [N]. 杭州日報,28-5-8(5)

[8]海關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