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王進喜事蹟

新材料2.0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王進喜事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王進喜事蹟

王進喜事蹟 篇1

今天和媽媽一起看了電影《鐵人王進喜》,看電影之前,媽媽問我爲什麼叫“鐵人”,我有點迷茫,但是看完電影我知道了其中的含義,正是因爲王進喜身上有着鋼鐵般的精神,不怕困難,勇敢無懼,所以才叫“鐵人”。

在無邊無際,渺無人煙的沙漠裏,王進喜帶着一個團隊抱着“打不出油,不回家”的心開始在大慶打油。他們喝的是冷風,穿着破衣服,吃着能數出米粒的稀粥,躺冰冷的.地板。面臨艱苦環境,不僅沒有後退,還帶領團隊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創造了石油勘探歷史上的奇蹟。

看到這裏,我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條件真是太好了,吃喝不愁,稍微遇到點困難就退縮了。記得有一次,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其實那道題簡簡單單,媽媽再三提示我,可我就是懶得動腦子動筆。後來通過媽媽的講解,我解答出了那道題。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要是有鐵人王進喜的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的精神就好了,再難的題也會解答。所以我決心以後一定要學習王進喜那身上鋼鐵般不怕困難的精神。

王進喜事蹟 篇2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就聽說了鐵人王進喜的先進事蹟,但從未真正瞭解過,在看過《鐵人王進喜》電影之後,我對鐵人又有了新的認識。

王進喜出生在一個平凡不能再平凡的家庭了,討過飯。給地主放過牛,做過苦工,直到1950年春,成爲了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不是每個人都這麼苦的,也許正因爲這些不一般的經歷,造就了鐵人王進喜不平凡的人生。

鐵人王進喜在種種困難面前,他的'心不軟,打緊缺水,他帶着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裏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身的脊樑當吊車;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他跳進泥漿裏充任“人體攪拌機”。

鐵人,我們永遠的典範,永遠的標杆,是我們面對磨難時的精神支柱,讓我們記住鐵人不時地學習他的精神,向鐵人致敬!

王進喜事蹟 篇3

大慶,從一個荒蕪的平原到現在諾大的城市,從一個普通的油田到現在全國聞名。如果問這是爲什麼,我只能答:“因爲有一些無私的人!有他們!”他們是誰?他們就是有“鐵人”精神的人提起“鐵人”精神,我們絕不會忘記一個人——王進喜,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線傳來喜訊——發現大慶油田,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隨即在大慶展開。

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一到大慶,呈現在王進喜面前的是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和住都成問題。

但王進喜下定決心:有天大的困難也要拿下大油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老一輩大慶人在開發大慶油田的過程中,不畏艱辛,用他們辛勤的汗水鑄就而成的。

老一輩石油人的`努力,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的社會,各種思想層出不窮,而我們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過時了嗎?我要說:“不僅不過時,而且正當時!”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了,但是我們就更應該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作爲新時期的大慶人,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決不能丟掉老一輩人優良的傳統,我們一定要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傳承者。

想想鐵人王進喜,不顧個人安危,捨身跳進泥漿池,甘當攪拌機,把國家的利益,集體的利益放在前面,這是怎樣的一種態度,怎樣的一種精神,這難道不是“鐵人”?這就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這是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傳承者,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影響到千千萬萬的人們,而我們——作爲新時期的大慶人,作爲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傳承者更應該發揮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我們要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將“愛國”的情懷深深的植入我們的思想深處,努力學習,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傳承者,爲建設更加美。

王進喜事蹟 篇4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大慶,它有着非常光輝的歷史。我的家鄉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他就是被譽爲“鐵人”的王進喜爺爺。10月17日我們外國語學校組織七年級年級的全體同學,徒步從外國語學校到鐵人紀念館參觀。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徒步走這麼長的路。一開始走的時候,我感覺微風輕輕拂着臉龐也輕撫着樹葉,有的金黃的樹葉打着旋從樹梢飄落到我們身上,像是與我們玩耍。明媚的陽光輕柔的灑在我們的身上,使我們的心情也像陽光一樣明媚。走了一些時候,風好像不再那麼輕柔了,像刀子一樣割着我們的臉。陽光也沒有了剛纔的柔和,只剩下刺眼的光芒,讓我們睜不開眼睛。剛開始輕快地腳步,也變得沉重的`。但是,遠遠的看到紀念館門前鐵人手握剎把的巨大雕塑時,我們又來了精神。向我們的目標快步走去,鐵人紀念館終於到了。

在登上鐵人紀念館樓梯時,我留意的數了一下它的臺階有47級。我從前聽說47級臺階代表着鐵人的一生47年。我不禁想起他曾經說過的:“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的確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我懷着沉重的心情走入紀念館。步入大廳就能看到一面牆,。那是以王進喜爺爺打頭的老石油工人們的棕色的石雕。每個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很是高大、宏偉。引得我們駐足觀望了很久。緊接着我們進入左側通道。首先是鐵人生前一部分遺物的展廳。王進喜爺爺實在太節儉了。他有一頂狗皮帽子又破有舊,真不知帶了多少年呀!上面沾滿灰白色的粉塵,給我直接的感覺就是他當年跳入泥漿中濺上的泥土。那件棉工服,早已破舊不堪,我看到衣角部位都露出白色的棉絮,藍色的衣服表面都被洗的發白啦!看來已經穿了很久。王進喜爺爺就是這麼節儉。黨組織想盡辦法對困難職工給予補助,像王進喜這樣全家10口人的困難家庭每月有30元的補助,王進喜自己從來不花,他把這些錢省下來都補助給困難職工了。爲我們樹立了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形象。

王進喜事蹟 篇5

知道王進喜大概是讀中學的時候,他的事蹟其實在我的腦海裏已經很模糊了,本來也沒有特別的想要去關注他,因爲公司發了電影票,又因爲新拍的《鐵人》是劉燁演的,我比較喜歡劉燁,所以去看了這場電影。

看了電影,真的被那個時代人人都具備的那種無私奮鬥精神深深感動,似乎在今天的我們身上根本看不到這樣的精神存在,若是偶爾有這樣的人出現反而被大家歸爲了“異類”。

本來是奔着劉燁去看的《鐵人》,但是看過之後深深被吳剛所飾演的“王進喜”折服,因爲王進喜這個形象塑造得太有血有肉了,他的形象掩蓋了其他所有人的表演,所以新時代劉思成這條副線更像陪襯,雖然有那種繼承先人精神的意識,可惜沒能好好表現,甚至我對於安排那樣的結局感覺很奇怪。

作爲一部發人奮進的勵志電影,我感覺值得推薦,無私奉獻精神是這部電影的主題精神,在冰天雪地的荒蕪之地開採石油,在焦沙爛石的沙漠開採石油,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艱苦的條件,同時他們還要忍受的是“寂寞”。影片又很通俗,本片中的王進喜是個粗人,聞言舉止都很粗俗,時不時都有很搞笑的鏡頭出現。

前兩天跟老媽聊天時,聊起了王進喜,老媽說了他做“人肉攪拌機”一事,不禁電影中那個帶領隊員在井噴時,跳下去做“人肉攪拌機”的情景又浮現到了眼前,當時看這畫面的時候也是很感動的,原來這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鐵人”在老媽的那個年代也是一代人的楷模啊!

電影還是成功地將只講奉獻、無畏無私的“鐵人意志”傳遞給了當今的'時代和人們,讓今人銘記,讓後人學習!

鐵人王進喜事蹟觀後感八年級篇前面是白皚皚的荒原,腳下是一望無邊的黑土地。在鮮無人煙的北大荒上,我們的石油勘探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將一座座井架樹立了起來,同時也爲他們忘我的拼搏精神矗立起了一座時代的豐碑。

影片中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們,勇敢應對各種艱難險阻:打井缺水,他帶着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裏砸冰取水;沒有吊車,他們拿自己的脊樑當吊車;井噴了,水泥沉澱散不開,他跳進泥漿池裏充當“人體攪拌機”。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將石油工人鐵打的頑強精神淋漓盡致的刻畫了出來。無不讓人在觀看中感到一股暖流自腳到頭不斷涌來。

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在人們對物慾的追求達到極致的現在,還有什麼是我們所信仰的,還有什麼能觸動我們那根早已麻木的神經,還有什麼能喚起我們所剩無幾的愛國情懷。很久很久我沒有找到答案。一直的彷徨和迷茫。但是當我看到鐵人義無反顧的跳入寒冬臘月的冰冷水泥池中時,我知道這就是我要的答案。也就是在這一刻,我被他那種爲了讓新中國摘到“貧血”的帽子而時刻準備犧牲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所觸動。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少的,這就是我們在心底深深呼喚的。謝謝電影《鐵人》。它在我們心靈的荒漠中掘出了水源,讓生命的綠洲重新在那裏涌現。

王進喜事蹟 篇6

很小的時候,就對60年代的石油工人王進喜的事蹟有所耳聞。在我的心目中,鐵人王進喜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是我們工人階級的標兵與楷模。在觀看了影片《鐵人》後,我對鐵人王進喜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影片《鐵人》中,導演用“老電影”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上個世紀60年代以王進喜爲代表的中國石油工人在環境極端簡陋的條件下展開的“大會戰”。舊時的火車站,高聳入雲的石油井架,身穿棉衣、頭戴翻毛棉帽的石油工人,歷史通過銀幕在我們眼前再現。昏暗簡陋四處透風的工棚,冰天雪地的自然環境,超負荷的體力勞動,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糧,就是在這樣及其惡劣的條件下,鐵人王進喜和他的工友們,用人拉肩扛的方式豎起了石油井架。打井缺水,他帶領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己的脊樑當吊車。關鍵時刻,他能大吼一聲,跳進泥漿池裏充當“人肉攪拌機”。看到這裏,我被這種忘我拼搏、無私奉獻,不惜以犧牲個人生命來保衛國家油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鐵人》中的王進喜形象豐滿、生動。展現給大家的並非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大英雄,它還原了一個更加生活化的王進喜,影片中的王進喜是個普普通通的出大力、流大汗的基層“師傅”,他愛罵人,急了還打人,腳砸傷了會疼,肚子餓了也會腿痠胳膊軟,影片塑造了一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工人師傅王進喜。

影片中還有另外一位主人翁,他就是劉斯成。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大慶石油工人的後代,同是楷模的他,在物慾橫流的新時期,對着茫茫無際的戈壁,幹着每日重複枯燥的工作,他困惑過,彷徨過,甚至懷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但是,就在工友失蹤的突發事件中,他毅然踏上了尋找工友的征程。這樣一段故事的穿插,暗示我們鐵人精神並未泯滅,他在新時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傳承和延續。

在那食不飽穿不暖的歲月裏,以鐵人王進喜爲代表的石油工人們,他們的理想和目標就是振興國家的石油事業,爲此可以不惜犧牲個人生命。看完影片,回過頭來看我們,在經濟危機時刻,在企業舉步艱難之際,這種鐵人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讓我們大家向鐵人王進喜學習,拿出鐵人的幹勁,拿出鐵人的堅韌不屈、艱苦奮鬥、不肯服輸、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與企業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王進喜事蹟 篇7

最近公司組織觀看了《鐵人王進喜》的影片,影片通過兩代石油工人的工作和生活來講述了鐵人的堅定意識,起初的黑白影像彷彿將我帶回到過去那段堅苦歲月,能夠感覺到他們真的很艱辛,但他們卻傳達出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不管怎麼艱難都不放棄。當時人們的思想很單純,從不摻雜其它自私的想法,只要有了目標,就奮不顧身的去努力達成目標,而且把國家的需要當成自己最大的使命。可能當下的人們會認爲他們有點傻,說那麼苦,自己卻得不到一點好處,這可能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悲哀吧!

生活逐漸好了,但人們的那份純真,樸實的`生活態度,卻漸漸離我們而去了,每個人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在活着,並不是說這樣不對,必竟那個年代和我們現代的社會背景完全不同,不是我們在改變,而是社會也在改變,但在這個時間我們通過看這部影片,是不是應該反醒一下自己,不論社會怎麼改變,我們的身體裏還是應該有那麼一種精神的,否則我們的前輩爲了我們後代的幸福生活而流下的血和汗,不就是白流了嗎?給我們創造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人們都變得自私了,我想這可能並不是他們想看到的吧?

戲裏還有一個情景對我觸動很大,就是鐵人王進喜在誓師大會上的那一番講話,非常地感人。把作爲一名中國人那種真摯樸素的愛國情感,表現了出來;把一個共產黨員,敢於吃苦,勇於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現了出來,讓人很受教育。在21世紀的今天,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國緊密交流的今天,金錢最大化,物質最大化,變成了我們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卻了國家,忘卻了民族,眼裏面只有自己,只有個人。共產黨員,數量在增長,可是質量卻沒有成正比,在這種時刻,真的應該反思了。

作爲一名當代沒有經歷過去那段堅若歲月和戰爭的黨員,無法親身去體會那份艱辛,但我們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體現出這種精神,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吃苦耐勞,不要光在形式上入黨,而且也要在思想上真正入黨,我們可能不會做像前輩那樣偉大的事情,但我們至少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點滴小事做起,起碼認真工作,認真生活,珍惜前輩們給我們創造的幸福美好生活。

王進喜事蹟 篇8

爲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在市總工會的統一安排下,熱電公司工會組織員工觀看了《鐵人》這部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影片。

電影《鐵人》以黑白和彩色兩種形式、兩條線索交錯進行來描述“鐵人”王進喜爲代表的老一代勞模和以xxx爲代表的新一代勞模間傳承的故事。影片既重現了幾十年前石油工人戰天鬥地的艱苦場面,又展示了新時期青年人繼承前輩光榮傳統、愛崗敬業的風貌。王進喜,一個普通的西北漢子。平日裏,樸實無華沒有豪言壯語,餓着肚子還要詼諧幽默;然而,王進喜被稱做鐵人,主要因爲他的那種無堅不摧的頑強精神。關鍵的時候,大吼一聲,揮手就跳,“捨得給你”,做人肉攪拌機,敢於犧牲,這纔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麪,天南地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這首沒有經過任何刻意修飾雕琢的語言體現出了鐵人對祖國、對民族、對工作、對同志的深厚感情,正是在鐵人這種以苦爲樂,不向困難低頭精神的帶動下,大慶油田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在那種要啥沒啥的環境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績。

“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氣衝雲天;在地位和榮譽面前,鐵人擲出了“我要的是工人階級的地位,全國人民的榮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鐵人精神”是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需要我們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王進喜在那個年代所表現的爲國家、爲民族昂揚向上、永不後退的精神,是我們所有員工都應該銘記和學習的。這部影片中還有一位“小知識份子”的角色,這位小知識份子當時沒有堅持住,雖然做了逃兵,然而他也付出了許多,雙腿不能行走,留下了終生的烙印。晚年還一直在懺悔他當初的決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直要求他的兒子“xxx”替他完成他沒有完成的責任。

xxx是我們新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內心由痛苦,空洞,矛盾,到堅定,明瞭,清晰,他的`內心活動是影片情節發展的中心軸,同樣是鑽井工,爲什麼這一代和上一代的區別這麼大呢,這值得我們去深思。

當看到鐵人在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的危險時刻,他帶頭跳進泥漿池裏充當“人體攪拌機”;當看到鐵人拖着傷腿在誓師大會上簡潔豪邁的一句“寧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時,只覺得感慨萬分,鐵人形象驟然清晰。那是一個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艱苦的時代,是什麼讓他們那樣充滿幹勁?他們穿不暖,吃不飽,與今天的我們相比較,不可同日而語。可他們的精神世界比我們豐富多了,而且鬥志昂揚,奮發向上,這種動力就是“信仰”。而我們這一代,雖然物質生活好了,但是我們缺少一種信念,一種信仰,總覺得生活有些空虛。現在看來那時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沒有那麼多的誘惑和干擾,生活是純粹,簡單的。不像現在,各種各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充斥社會,選擇多了,好像人的心靈那種純粹反而越來越難得

在喧擾複雜的今天,我們更要以“鐵人”精神引領時代精神,引導職工把學習“鐵人”與學習身邊的勞模結合起來,把發揚工人階級敢於爭先的品質與創建“工人先鋒號”活動結合起來,把傳承老一代勞模艱苦奮鬥的精神與開展“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促發展”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迎接挑戰,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爲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做出更大貢獻。讓我們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

王進喜事蹟 篇9

昨晚,和家人重溫了電影《鐵人王進喜》,又一次被鐵人精神深深打動,他在石油會戰誓師大會上說:“人吃不飽貧血,國家吃不飽也貧血呀夥計們!貧血就沒有力氣,沒有力氣,你就等着被人欺負吧!”作爲一名在基層奮力書寫“答卷”的年輕幹部,要立於勤、勤於鑽、敢於闖、勇於挑,把根扎深,努力汲取基層土地的營養,用實幹和擔當交一份高質量的答卷。

立於勤,學黃牛務實勤奮。人生在勤,不索何獲。青年幹部立身基層,要發揚自身勤學善思的優勢,摒棄眼高手低的劣勢,立足實際把崗位變成錘鍊自我的舞臺,知責盡責,務實勤奮,拼搏進取。基層的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面對基層的繁瑣,我們要學習黃牛埋頭深耕的務實和勤勞,要多講付出、少談條件,多點實幹、少點空談;多一份勤奮,少一份懶惰;多一份務實,少一份推脫。面對基層的困難,青年幹部要像黃牛一樣主動去承擔最重、最難、最累的事,在平凡的工作中勤勤懇懇、知重負重、任勞任怨、埋頭苦幹。

勤於鑽,學啄木鳥專心致志。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青年幹部初到基層,要克服疲憊心態,以“歸零”的心態、“空杯”的姿態、“海綿”的`狀態紮根基層不斷汲取基層的智慧。要發揚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精神,摒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得過且過心態。面對基層的困難和問題,要發揚啄木鳥的鑽研精神,遇到問題不迴避、不逃避、不畏懼,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找準關鍵人物、關鍵問題、關鍵環節。

敢於闖,學獅子敢闖敢爲。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基層不是說出來的、寫出來、畫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幹出來的。青年幹部身處基層,要發揚敢闖敢拼敢爲的幹勁,摒棄畏難、害怕、退縮的情緒。在基層,要保持“人在事中,心在事上”的精神,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氣、“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氣、“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志氣、“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氣。基層是最鍛鍊人的地方,基層就像一個大熔爐,青年幹部要想成長爲一塊好鋼,就必須勇敢接受基層的錘鍊,面對基層的工作,我們要像獅子一樣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在敢闖敢爲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勇於挑,學千里馬勇挑重擔。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千里之行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每步都前進一點的積累,千里馬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歷經鍛鍊層層挑選出來的。青年幹部帶着理想和抱負赴基層,要像千里馬一樣,認準一個目標就一門心思、持之以恆、一路向前。青年幹部身處基層要歷練腳力,不斷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羣衆,真正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歷練腦力,培養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考慮問題更清楚、更透徹、更全面、更與時俱進,把握綜合問題中的變數、機遇和挑戰,爲基層問題把脈會診,制定最佳解決方案

幹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幹,青年幹部走進基層要不斷學習充電,在勤學善思中汲取成長所需的營養,拒做“貧血式”的無力氣幹部。

王進喜事蹟 篇10

公司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鐵人》。被稱爲“鐵人”的實際上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名叫王進喜。

故事發生在1960年松原會戰時期,東北發現了大油田,得到這個消息后王進喜和他的徒弟們迅速趕到東北,開始了石油大會戰。剛到東北,鑽井各項設施不完善,沒有吊車,沒有拖車,王進喜帶領他的徒弟們用肩膀、用脊樑、用血肉之軀一點點的將油井井架搭好,使油井能正常的.進行開採工作。王進喜想盡辦法克服了開採工作中遇到的重重困難,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

這場電影看下來,有幾處讓我感覺特別的辛酸

一、王進喜帶領徒弟們用血肉之軀搭建井架的時候,他們的口號,他們堅毅的神情讓我震撼,感嘆於他們的精神,這是種什麼樣的信念在支撐着他們。我想,應該就是王進喜說的,要努力讓國家擺脫貧血,擺脫被欺負的局面;

二、發生井噴時,水泥攪拌不均勻,井噴抑制不住。有人勸王進喜趕緊帶着徒弟們離開,而王進喜命令徒弟,井架不倒,人就不許倒,隨後帶傷跳進水泥池,用身體攪拌水泥,成功抑制了井噴,保持了井架和鑽機。看着徒弟們紛紛效仿師傅跳進水泥池的畫面,我才意識到什麼叫做人像鋼鐵一般堅強,也才理解了開頭王進喜的那句話:我們來這,就是玩命的。

三、鬧饑荒期間,王進喜寧願犯錯誤也要給徒弟們換取口糧。即使在小知識分子身體素質差熬不住饑荒,熬不住艱苦的日子要逃跑時,王進喜還是把口糧袋和護膝塞進了小知識分子的懷裏,告訴他要好好做人體面做人。

四、井架有東西掉落,砸到徒弟萬堂的頭上,王進喜急忙趕來後詢問萬堂,萬堂開口說,師傅,我沒事。看到這裏,我真是難受的想流淚,胸口很悶。我想到了現在社會的我們挑活幹撿活幹怕苦怕累是多麼羞愧。

電影看完後,王進喜的那句,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還在我的腦海中盤旋,我想王進喜的鐵人精神值得我去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方面!

王進喜事蹟 篇11

電影《鐵人》以黑白和彩色兩種形式、兩條線索交錯進行來描述“鐵人”王進喜爲代表的老一代勞模和以劉思成爲代表的新一代勞模間傳承的故事。影片既重現了幾十年前石油工人戰天鬥地的艱苦場面,又展示了新時期青年人繼承前輩光榮傳統、愛崗敬業的風貌。

王進喜,一個普通的西北漢子。平日裏,樸實無華沒有豪言壯語,餓着肚子還要詼諧幽默;然而,王進喜被稱做鐵人,主要因爲他的那種無堅不摧的頑強精神。關鍵的時候,大吼一聲,揮手就跳,“捨得給你”,做人肉攪拌機,敢於犧牲,這纔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麪,天南地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這首沒有經過任何刻意修飾雕琢的語言體現出了鐵人對祖國、對民族、對工作、對同志的深厚感情,正是在鐵人這種以苦爲樂,不向困難低頭精神的帶動下,大慶油田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在那種要啥沒啥的環境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績。

“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氣衝雲天;在地位和榮譽面前,鐵人擲出了“我要的是工人階級的地位,全國人民的.榮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鐵人精神”是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需要我們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王進喜在那個年代所表現的爲國家、爲民族昂揚向上、永不後退的精神,是我們所有員工都應該銘記和學習的。

這部影片中還有一位“小知識份子”的角色,這位小知識份子當時沒有堅持住,雖然做了逃兵,然而他也付出了許多,雙腿不能行走,留下了終生的烙印。晚年還一直在懺悔他當初的決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直要求他的兒子“劉思成”替他完成他沒有完成的責任。

劉思成是我們新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內心由痛苦,空洞,矛盾,到堅定,明瞭,清晰,他的內心活動是影片情節發展的中心軸,同樣是鑽井工,爲什麼這一代和上一代的區別這麼大呢,這值得我們去深思。

當看到鐵人在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的危險時刻,他帶頭跳進泥漿池裏充當“人體攪拌機”;當看到鐵人拖着傷腿在誓師大會上簡潔豪邁的一句“寧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時,只覺得感慨萬分,鐵人形象驟然清晰。那是一個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艱苦的時代,是什麼讓他們那樣充滿幹勁?他們穿不暖,吃不飽,與今天的我們相比較,不可同日而語。可他們的精神世界比我們豐富多了,而且鬥

志昂揚,奮發向上,這種動力就是“信仰”。而我們這一代,雖然物質生活好了,但是我們缺少一種信念,一種信仰,總覺得生活有些空虛。現在看來那時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沒有那麼多的誘惑和干擾,生活是純粹,簡單的。不像現在,各種各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充斥社會,選擇多了,好像人的心靈那種純粹反而越來越難得

在喧擾複雜的今天,我們更要以“鐵人”精神引領時代精神,引導職工把學習“鐵人”與學習身邊的勞模結合起來,把發揚工人階級敢於爭先的品質與創建“工人先鋒號”活動結合起來,把傳承老一代勞模艱苦奮鬥的精神與開展“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促發展”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迎接挑戰,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爲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做出更大貢獻。讓我們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

王進喜事蹟 篇12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在一年一度的五四之際,我觀看了電影《鐵人王進喜》讓我受益頗深。鐵人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繼承與發揚的。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美國記者在大慶的所見所聞。影片生動刻畫了以鐵人王進喜爲代表的一代中國石油工人對祖國、對人民、對事業、對家庭的強烈職責感和使命感,再現了會戰年代可歌可泣的艱難歲月以及大慶五十多年的變遷與輝煌。藝術地展現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影片過後,鐵人在表彰大會上的發言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個人貧血家庭就貧困,國家貧血國家就貧困,爲了不讓個人、家庭、國家貧困,我們就要咬緊牙關,挺起脊樑,我們就得付出鮮血,僅有不斷堅持,我們才能擺脫貧困。在困難面前,能吃苦,應對困難,不放棄。在艱難的環境中努力工作,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正是憑藉這樣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正是王進喜同志和他的鐵人精神,爲中國工人階級樹立了一面旗幟,引導和激勵着千千萬萬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們,爲新中國的發展和振興而奮勇拼搏、無私奉獻。王進喜是我們的偶像,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鐵人精神更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結晶。

我覺得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年代,鐵人精神是永遠可是時的勞動人民的結晶;是永遠不變的激勵我們向上的精神糧食。應對困難與坎坷時,不氣餒,不放棄,想鐵人一樣迎難而上,勇敢地直視生活的磨難。作爲新時代的我們要始終以鐵人精神爲驕傲,以鐵人精神激勵自我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我的一份力。

鐵人王進喜事蹟觀後感九年級篇今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馬上和媽媽、姥姥就去了鐵人紀念館參觀,天空燦爛的陽光撫摸着我們的臉。

進入鐵人紀念館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正中間是鐵人紀念館,旁邊是綠油油草地和前頭一面一個的雕像,鐵人紀念館旁邊各有二座雕像。說了半天,還沒說鐵人是誰呢!告訴你吧,就是王進喜爺爺。鐵人紀念館的外面臺階也很有學問的,一共是47個灰顏色的臺階,王爺爺也活到了47歲,怎麼樣,有意思吧!在鐵人紀念館裏進去一眼就看見了,王爺爺領着一幫戰士們向前去。向左轉,就進入了一個展區。我看見了這樣一個牌子,上面寫道:王進喜6歲拉着盲人父親去討飯,9歲同父親出勞役,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在油礦當童工。王進喜就是在這艱苦的環境下生存的。當我看完這張牌子後,我不禁聯想到了現在這美好的生活環境,就在這種環境下,卻沒有一個能像王爺爺這樣的人。我想:我長大了爭取也做王爺爺那樣的人才,爲祖國做貢獻。他出生在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他經常說:“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這句話給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歲。

鐵人精神享譽中外,歷史彌新,影響同愈深遠。鐵人的形象不僅銘刻在人們的腦海裏,還有留在文學、攝影、美術、郵票、展覽和影視作品的記憶中,持續深入形式各異的宣傳。鐵人精神綻放着光芒,她已成爲建設企業文化的靈魂,成爲中華民族的思想瑰寶。

王進喜事蹟 篇13

這個週末,我看了一部叫做《鐵人王進喜》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王進喜身上發生的各種故事。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總聽大人們說起鐵人王進喜。那時,我就想問,爲什麼要叫鐵人王進喜呢?難道他真的是用鐵做的嗎?後來,我慢慢了解了一些關於王進喜的知識,才知道王進喜並不是用鐵做的,而是因爲人們覺得他像鐵人一般堅強。

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王進喜忙完工作回到家,那時他的孩子們都已經睡了。王進喜剛要吃飯,突然,外面響起轟隆隆的.雷聲,王進喜二話不說就要出門。他的妻子勸他把粥喝了再走,但想到工地上工友們還在幹活,他便飯也顧不得吃就飛快地跑向鑽井的地方,幫工友們幹起活來。看到這,我被王進喜的行爲深深的感動了。

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向鐵人王進喜學習,學習他無私無畏的崇高思想,還有他那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以後,如果我們遇到了什麼困難,可不能就輕易低頭認輸,一定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想辦法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繼承和發揚王進喜的“鐵人精神”。

王進喜事蹟 篇14

影片中,王進喜在誓師大會上有這樣幾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人沒飯吃會貧血,國家沒有石油也會貧血,貧血就會被人欺負”、“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把貧窮落後的帽子丟到太平洋去”。就是這樣一種只管付出不記回報的'奉獻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時代新人。他們爲了新中國和下一代,甘願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這就是那一代工人得崇高精神。

電影看完後,王進喜的那句:“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還在我腦海中盤旋,王進喜吃苦耐勞,無畏困難的鐵人精神值得我去學習。

標籤:王進喜 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