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新材料

鐵人王進喜事蹟

新材料2.02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鐵人王進喜事蹟,歡迎閱讀與收藏。

鐵人王進喜事蹟

王進喜,甘肅玉門人,中共黨員,1923年9月出生,是新中國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全國著名勞動模範。

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入玉門石油公司當工人,建國後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鑽井隊長、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長、大慶油田鑽井指揮部副指揮。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率領1205鑽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並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展現了大慶石油工人的風貌,爲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爲中國工業戰線一面鮮紅的旗幟。王進喜以“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幹勁,被譽爲鐵人。1959年,王進喜在全國“羣英會”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王進喜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爲石油戰線的勞動模範到北京參加羣英會,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車頂上背個大氣包,他奇怪地問別人:“背那傢伙幹啥?”人們告訴他:“因爲沒有汽油,燒的煤氣。”這話像錐子一樣刺痛了他。王進喜後來說:“北京汽車上的煤氣包,把我壓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國家的壓力、民族的壓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們說:“一個人沒有血液,心臟就會停止跳動。國家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癱瘓。沒有石油,國家有壓力,我們要自覺地替國家承擔這個壓力,這是我們石油工人的責任啊!”

1959年9月26日,鬆基三井噴出了工業油流,宣告大慶油田正式發現,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隨即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一到大慶,呈現在王進喜面前的是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住都成問題。但王進喜和他的同事下定決心:有天大的困難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鑽機到了,吊車不夠用,幾十噸的設備怎麼從車上卸下來?王進喜說:“咱們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鑽機運到井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用滾槓加撬槓,靠雙手和肩膀,迎着寒風奮戰3天3夜,把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樹立在荒原上。這就是會戰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運鑽機”。要開鑽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王進喜振臂一呼,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裏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噸水。經過艱苦奮戰,僅用5天零4小時就鑽完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生產井。在重重困難面前,王進喜帶領全隊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幹勁,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在隨後的10個月裏,王進喜率領1205鑽井隊和1202鑽井隊,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雙雙達到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蹟。在那些日子裏,王進喜身患重病也顧不上去醫院;幾百斤重的鑽桿砸傷了他的腿,他拄着雙柺繼續指揮;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石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沒有攪拌機,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卻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柺杖,奮不顧身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井噴終於被制服,可是王進喜累得站不起來了。房東趙大娘心疼地說:“王隊長,你可真是鐵人啊!”“鐵人”的名字就是這樣傳開的。王進喜爲發展祖國的石油事業日夜操勞,終致積勞成疾,於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僅47歲。

王進喜幹工作處處從國家利益着想,他重視調查研究,依靠羣衆加速油田建設,艱苦奮鬥,勤儉辦企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建立責任制,認真負責,嚴把油田質量關。他留下的“鐵人精神”和“大慶經驗”,成爲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財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

鐵人王進喜,是大慶人的傑出典範,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形象、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英雄人物。他爲加快發展我國石油工業奮力拼搏一輩子,在爲國家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與其他偉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爲“百年中國十大人物”。王進喜身上體現的“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鐵人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共產黨人的楷模。他更是一個爲國家分憂解難、爲民族爭光爭氣、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