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關於新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職業2.15W

  【摘 要】課改成敗,繫於教師;學生髮展,繫於教師。一個教師只有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在新課程實踐中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課程的改革。教學反思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益,而且將發展教師與發展學生相統一,不僅“照亮了別人”更“完善了自己”。而反思教學的最高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其中的關鍵就是要看是否實現了學生“主動發展、主動學習和求異創新”這三種價值取向。因此,我們每位教師必須經常進行反思,可能有得有失,但對自己和整個教育來講,其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關於新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課改 反思 創新

一個教材反覆地教,一塊黑板不停地寫,誰沒有教得得心應手的時候?誰沒有發現“新大陸”的時候?誰沒有精雕細刻的得意之作?誰沒有激情澎湃的創新靈感?但是這些別人無法領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時的總結和積累,得不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終歸會“事過境遷”而“煙消雲散”。即便來年再上這一課,不一定能教出當初的水平,不見得能達到當時的境界,久而久之,激情不再來,靈感不復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勤於積累,善於思考,把當時的感受及時的記下來,並從理論依據上做進一步的完善提高,從實施環節上做進一步的補充修正,就能達到一種新的層次。反思是教師合作與增強動力的有力工具,教學反思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益,而且將發展教師與發展學生相統一,不僅“照亮了別人”更“完善了自己”。

  反思一: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是反思的出發點。因此,要讓學生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中主動起來,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首先,我用“變形金剛”這個學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引入課題,學生的積極性立刻被調動起來。接着,我給每一個學生一套立體圖形學具,學生接到後發現只不過是一些藥盒、易拉罐、皮球等,如此而已,有什麼巧妙之處呢?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更加強烈了。他們個個興致勃勃,爭先恐後地拼擺,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參與,對不同形狀的物體的特點有了全面的瞭解。

我由衷地讚賞學生所進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戰:“如果同學們把各小組的學具合在一起,我們會拼成什麼呢?”這次場面更加熱烈了,我簡直不敢相信孩子們的想象力有那麼豐富。由簡單的幾何圖形到複雜的實物,由現實的到虛擬的,由呆板的到帶有故事情節的,真是應有盡有。其中有一個學生竟把全班同學的學具集中在一起拼出一個“美麗的大森林”呢!這難道不是創新思維的萌動嗎?

我想,一堂好課不僅僅是學生學會某個知識,而應該是一個創新思維的起點。(教學論文 )“認識物體和圖形”這節課,學生聽到下課鈴時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意猶未盡的神態,發出的`是不情願的長嘆,這一切都說明學生的創新活動沒有停止。我發現有三分之二的學生還在擺弄學具。試想,他們放學後,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會創造出什麼呢?我們應該使學生的創造慾望形成於課堂,滿足於課外,伴隨着終生。

  反思二: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

我們的教學策略是否適應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關鍵要看我們賦予學生的權利是否真的有效,沒有權利的自主學習是一句空話。教學生學會游泳就必須讓學生下水,要把給予機會和異步指導相結合。在充分相信學生的基礎上,把時空給學生,大膽放手讓他們主動學習。

在教學新教材第三冊29頁有這樣一幅圖:小刺蝟家門口種了一棵蘋果樹,秋天到了,蘋果成熟了,小刺蝟忙着收蘋果,他爬上樹搖掉一些蘋果揹着運回家。看圖說說:小刺蝟每次運3個蘋果,需要運幾次?

孩子們通過思考很快就有了答案:樹下的果子:12÷3=4(次);樹上的果子:18÷3=6(次)。這時一位同學說:“老師,我還知道所有的蘋果小刺蝟要運多少次。18÷3=6(次)12÷3=4(次)6+4=10(次)。”聽到這裏,我說:“你想的真好。”其他的孩子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紛紛去尋找答案,不一會兒就有了更多的答案。所有的果子:18+12=30(個);30÷3=10(次);18÷3+12÷3=10(次)。

孩子們的發現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不要按照你的意願把孩子的時間安排滿,要多留一些時間給孩子,多鼓勵孩子主動探索;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儘可能不要催促他,不要干擾他,更不要跟在身邊不斷提醒他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在孩子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不要急於幫助他,可以多給他提些建議;不要急於把結果告訴孩子,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自己去發現。

  反思三:求異創新精神是學生髮展的最高境界

要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就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大膽嘗試。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是創新。在獨立發現問題的環節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發問,大膽求異,強化質疑能力的訓練。在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上要耐心傾聽學生,關注創新,注重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還要容忍學生的錯誤和不同,甚至有缺陷,纔會鼓勵學生進一步在失敗的探究中學會探究。

在教學“十幾減9”這一課時,孩子們正在總結自己的算法,準備向其他人介紹的時候,有一個孩子用滿帶嘲諷的表情告訴我某同學正在抽屜裏數手指。看着他那副得意的模樣,又看看那位“不幸者”,我揚起聲音衝着那位“不幸者”(也衝着全班)表明了我的立

場:如果你覺得數手指能幫助你更好的計算,那你可以先數手指,等明白算理之後再慢慢過渡到口算或心算。發表完意見後我發現有幾個孩子立即大大方方地伸出手認真地數起來。隨後的事實證明,孩子的算法更適合他們自己,更具個性,更有創新的味道。

由以上我的幾個經典反思不難發現:教學反思的有效操作,會使我們的教學研究逐步實現“嘗試——提升——優化——藝術”的突變。寫課後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因此,我們每位教師必須經常進行反思,可能有得有失,但對自己和整個教育來講,其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