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對推進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分析研究

職業3.14W

專業是指專門從事的某種工作或者職業,強調的是具體業務的執業範疇或作業規範。專業化,就是指簡單、普通、單一的職業按照具體的標準逐漸發展成爲專門職業、行業,最終獲得整個社會認可而達到的專業地位。從簡單、普通、單一的職業到專門職業,需要建立相應的專業標準,包括職業素養要求、職業條件要求以及一系列相應的培養管理制度。20世紀初,杜威首次提出了教師專業化的思想。2012年8月,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國發[[2012] 41號),文件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具有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之後,教育部專門針對教師專業化發展設置了教師工作司,標誌着我國高職教師專業化建設開始成爲綱領性規劃,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開始由政府主導,從政策層面和組織層面推進。在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下推進高職教師的專業化建設,需要從明確專業化建設的內涵、確定評判新標準出發,以推進現階段高職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對推進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分析研究

一、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要內涵

第一,學科領域專業素養要高,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不僅要具備教學實踐能力、科學科研能力,其專業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也要過硬。第二,高職教師不僅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充足的教育科學知識和高超的教育技術能力,還要具有雙重實踐性,既要具備作爲職業教育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又要具備作爲專業技術人員的生產實踐能力。第三,高職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髮展的長期過程,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高職教師在其專業成長過程中應注重終身學習,同時要定期到行業企業進行實踐操作學習,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高職教師並非單一的專業崗位,不是其他教師可以隨便勝任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制約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瓶頸

1.高職教師來源渠道單一,教師任職能力整體薄弱。隨着高職教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職教師的來源渠道和後備補充逐漸成爲一個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分析我國職業教育教師的整體結構,可以發現高職教師多數在專業學歷層次,行業、企業的工作經歷,相關性研究等方面都比較薄弱。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大多數任職教師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剛走出學校,脫離學生身份,又立即進入學校,轉變爲教師身份,其問沒有一個較好的轉換、適應、調整過程。其次,高職教師學歷相對比較低,大多是本科學歷,更有少數技術性崗位的教師是專科學歷。最後,教師根本沒有在行業、企業的實踐工作經歷,相關性研究也比較淺,缺乏進企業進行實踐指導、實踐培訓的經歷,缺乏相關的執教理念。即使有培訓大部分也只是形式要求,造成培訓內容反覆套用、實用性不強,教師的專業能力也沒有得到根本有效的培養和提升。由此可見,我國高職教師存在學歷相對偏低、實踐能力薄弱、經驗缺乏、專業化發展水平低等多方面的問題。久而久之,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就會成爲制約高職教育專業化發展的瓶頸,最終直接影響到高職教育的興衰。

2.教學科研能力以及實踐科研意識薄弱。高職教師的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意識對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尤爲重要,如果一所高職院校沒有專業化的學術研究團隊,這所學校的學術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力就不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很多高職院校的領導及一線教師往往都忽略了教師的這項能力。

第一,高職院校的特殊性和人事聘用的需求出現交叉影響,一方面,教師數量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教師的日常教學任務和行政工作都很繁重,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時問和精力採取措施來提升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更不要說培養自己的實踐科研意識。有的高職院校過於偏重教師的實踐教學應用,片面地追求過硬的技術能力,從而忽略引導教師進行教學科研,很少爲教師搭建科研學術平臺。

第二,除了這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外,處於主體地位的教師自身也缺少對教學科研以及實踐經歷的反思,尤其是青年教師,剛踏上工作崗位,爲了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往往更忽視學術科研對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不積極參與教學理論、理念和規律的研究,這不僅會影響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不利於高職學校的科研建設。

第三,學校的教學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之問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科研能力的提升對工程實踐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教學水平也會得到相應提升,所以,科研能力對於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從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和高職院校與地方經濟相適應的角度考慮,高職院校要能夠培養面向行業企業的生產服務前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的專業設置要體現專業化、課程內容要強調職業化、教學過程要注重實踐性。如果忽視科研能力的重要性,那將會導致整體連鎖反應,整個高職院校的運行將受到挑戰。

第四,高職院校科研機構不健全、項目經費無保障等,都會影響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導致科研成果少、工程生產能力的效率低等問題,潛移默化中就會影響社會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評價,從而阻礙教師專業化發展進程。相比較而言,發達國家和地區對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的職業要求比較高。

3.教師職業道德精神欠缺,教師專業化隊伍結構不合理。教育部曾對我國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結構進行調查,發現其存在年齡結構不合理,來源結構不合理,學歷、職稱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這些不合理的地方導致高職教師的職業道德精神與社會、與學生產生矛盾,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大發展的背景下,高職教師日漸將教育作爲單一的.謀生手段,自身沒有完全融入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大趨勢,種種原因都導致高職教師專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精神整體欠缺,降低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積極驅動力。

  三、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構建策略

1.加大政策導向和專項經費投入。地方政府以及職能部門應結合地方經濟的發展,制定與其相適應的扶持政策,關注地方行業企業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關鍵點。可以讓高職院校師生進入企業生產一線,進行教育教學實踐;還可以將職業教育的各項考評指標納入教師、學生的綜合考評。經費的保障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條件,政府要設專項經費,儘可能地爲高職教師提供多元交流的機會,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專業化培訓會議、教學研討會、課程改革會議等,邀請專家教授給教師做有關專題的講座等,擴大教師的知識面。

2.健全行業企業的融入制度,爲推進高職教師專業化的進程提供實踐平臺。職業教育本身的目的就在於服務地方經濟,行業企業作爲地方經濟的主體,與職業教育的成長息息相關。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爲了追求高額利潤,道德缺失,社會責任感低,不歡迎高職教師進入企業實踐,擔心教師在一線參與生產實踐會泄露企業的商業機密,影響企業效率。即使讓教師進入企業參與實踐,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交流,不會讓教師直接進入關鍵生產線。

針對此種情況,政府職能部門應加強政策導向,爲提高高職教師的實踐能力提供相應的平臺。政府要激發行業企業培養教師的積極性,使行業企業從根本上接納高職院校教師入廠實踐。高職院校應以產、學、研爲突破口,以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爲突破口,找到與企業行業進行合作的關鍵點,爲行業企業提供國內、國際最新的科研發展動態,或技術性研究成果,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

3.行業企業充分參與,培養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青年專業技術教師進企業,進行專業的實踐鍛鍊,全而參與企業的各個流程,讓其對企業一線的工作流程有一個整體認識和把握,這就更能讓教師根據自己的實踐經歷,積累教學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剖析實際案例,提高其專業化的教學水平。中級職稱以上的教師輪流進入企業一線,參與生產實踐、實驗研究,定期完成任務性科研成果並通過鑑定。在企業的實踐可以設定在兩年以內,在這個實踐中間,必須取得一定的職業技師資格證書或相關部門的職業能力鑑定。副高、正高級職稱以上的骨幹教師,也要定期深入企業,中報並承擔整個橫向課題的立項、結項。通過這樣的實踐研究探索,既可以帶動本校整體的教學水平,也可以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型產、學、研相結合的職業院校,同時也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素質教師培養。

四、結語

高職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隊伍的強弱是學校教育事業成敗的核心因素,而教師專業化的核心是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特點,運用最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接受教育,使學生能夠儘快地將所學內容轉化爲技能和自身修養。持續不斷地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不僅僅需要教師自身不斷地進行主動學習和積極實踐,良好的外部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多種激勵措施需要齊頭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