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熱】

心理學4.1K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學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熱】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

對於畢業之後要踏入教師的行業的我們來說,心理學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知識,其實隨着社會的快步發展,人們面對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擁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於是心理學隨着時代的發展越顯得越發重要,心理諮詢師逐漸成爲很熱門的職業,但是,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經跟我一樣,對於心理學的認識進入誤區,認爲心理學是專門爲有精神病狀的人羣而設立的,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去看心理醫生意味着心理有問題,其實我們都錯了,這個認識是我在大一下學期上龐海波老師的《家庭心理教育學》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目光的短淺。其實在21世紀如此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的心理壓力逐漸加深,甚至於到負荷的地步,急需得到緩解,所以心理學爲此提高一個渠道,它就是一個聆聽者,聽我們傾訴自己的煩惱、自己的壓力,讓我們釋放自己的情緒。

我們大二開始學習《心理學概論》這門課程,經過快一個學期的學習,雖說對心理學還沒有達到完成理解的程度,但起碼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切身體會到心理學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要清醒地看清自己,無論我們是誰,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哪怕只是無所事事,但我們的心理活動卻從未停止過。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也可以說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事實、機制、規律和本性的科學,它的基本任務是,描述心裏想象的事實、揭示心理現象的規律、探索心理現象的機制及闡明心理現象的本質。可以說心理學時刻貫穿於我們的一生的每個角落,它關係着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

這個學期在這門課程中,我們主要學習了心理的實質、感知覺、注意與教學、想象與思維、情感與意志及個性心理特徵等心理概念認識,雖然這些理論知識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從這些的理論知識中,我明白了一些關於心理學的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也希望能夠給別人一些幫助,成爲別人的.聆聽者。

心理學貫穿於我們的生活,常常出現於人際關係中,有時候同學之間因爲一點誤會而發生口角,或者毫無裏頭憤怒對待他人等等,這些事常常讓人在事後感到悔恨,總是後悔當時的行爲,然而世間沒有後悔藥可以吃,過去就是過去了。通過學習心理學,我們在不斷地成長,不斷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這就是心理學的魅力,不僅僅是僅靠理論上所說的有利於讓我們自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要經得起實踐的證明,畢竟光動嘴皮子不能讓人信服,心理學經過這麼多年不斷對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以前在從未接觸心理學這一門學科,不由自主隨波逐流進入誤區,然而在經過快一個學期的學習,雖然課本里面依然有許多看不懂的理論知識,但起碼還是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認識到它對於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有影響。在學習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運用到心理學,比如說我們經常運用想象力,將我們腦海中形成的靈感轉化爲文字,從而形成文學寫作。

人生短暫,匆匆而過,又能記得今夕是幾何,記憶力始終伴隨着我們,古人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等背誦爲主,而作爲一名文科生,對於古詩詞等熟悉度要求也是極高的,這一切都要靠於我們的記憶力以及勤奮度。通過科學實踐證明心理學對於記憶力也有一定的影響,心理學認爲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任或回憶三個基本環節,還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通過一個軟件測試我們的記憶力年齡,剛開始還好因爲數目比較少,可是後來隨着數目增多錯誤率也越來越高,對於記憶力,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色遵循記憶定律。對於這方面,相信很多文科生都不陌生,每次我們背誦古詩詞、英語單詞、政治等,總是當時背的很順溜,可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忘卻,又要重背,所以對於背誦還是要根據記憶定律去背,掌握了記憶的方法,在識記、保持、再回憶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記憶,方能事半功倍,正如那個呂超背誦圓周率不僅獲得吉尼斯紀錄,還打破了日本人保持多年的紀錄,可以說他的記憶力驚人,他的記憶方法便是將數字轉化成故事等等,這種方法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來借鑑。現代隨着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也隨之進入課堂,對於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我們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讓他們更好的識記知識。心理學對於記憶的作用並非只存在於學習生活中,在市場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很多產品爲了吸引顧客的注意,便會各出奇招,如今比較流行的便是廣告,很多讓人記憶深刻的廣告詞甚至於成爲這個產品的代言詞,比如m&m“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則清楚地告訴顧客產品的特性,與其它巧克力的差異性,還力求簡單,容易記住,因爲每個人的記憶力都有差異,所以這個產品抓住了這個特點,由此產生了記憶點,當然心理學運用的成功案例並非只有這一例,例如王老吉、舒膚佳等宣傳的成功也離不開心理學的作用,僅僅抓住消費者消費的心理,讓他們自覺走進消費自己產品的圈子裏。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2

學習管理心理學這門課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節課,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對於我而言,選擇管理心理學這門課的主要原因在於我認爲無論是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還是在未來要加入社會,開始工作後,管理心理學都是應用最廣泛,對我最有幫助的一門科目。“在21世紀,當社會變革、國際交流、信息技術、個性發展等諸多挑戰與機遇降臨到社會分工的每一位參與者面前時,無論我們是否身處領導者的職位,都應該或多或少地具備某些領導力”,這是毋庸置疑的。管理心理學可以應用在我對自己日常生活、學習,合理安排時間等這些方面,更能幫助我更好的與身邊的老師、同學和朋友相處。同時,當我們身處某一個團體時,管理心理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對團隊成員進行管理,更有效地挖掘每一個成員的價值,使團隊工作更順利地進行。

一、如何做好團體工作

激勵是管理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學的核心問題之一。想辦法激發動機,強化動機,運用動機的機能,影響職工行爲。把組織目標變成每個職工自己的需要,把企業的利益與滿足職工個人的需要巧妙地結合起來,使職工積極地、自覺地努力工作。這就是激勵在團體工作中的功能。

激勵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在大一時我加入了某院科協祕書部,我在這一年裏的經歷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科協在安排幹事工作時沒有能夠統籌安排好各個人的具體工作,一有事情就是誰有空誰去做。結果每次做事的都是那幾個人,有些人總是沒空,但所有人得到的待遇都是一樣的。而且在下一任部長的人員選擇上,它過早地透露出了傾向,導致其他成員消極怠工,甚至辭職。在下學期就已經有三分之二的人退出了,造成人員缺乏,很多工作都無法及時完成。該院科協沒有重視激勵的作用,更沒能充分利用激勵的功能,導致日常工作的不順利。然而怎樣正確運用激勵也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個企業管理的案例。

日本富士xerox公司從1988年就開始實施"關於事業風險投資與挑戰者的綱領計劃"。如果公司員工的新事業構思被公司採納,則公司和提出人就共同出資創建新公司。並保證三年工資。假如失敗了,仍可以回到公司工作。對於新創立的公司,不但給予資金的支持,還給予經營與財務等必須的人才的支持。人是經濟動物,更是知識動物。人是理性動物,更是感情動物。每個人都需要周圍人的支持、鼓勵與幫助。創新是創造性活動,探索新事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成功與失敗、風險與收益同時存在。我們不但要重獎成功者,也要正確對待失敗和公正評價失敗者,對於歷經艱辛努力、兢兢業業的開拓者,雖然暫時失敗了,我們也應該給予獎勵。不僅僅是肯定開拓、敢冒風險與挑戰精神,更重要的是"失敗是成功之母"!

可見,給予正確的激勵措施,我們將收到豐富的效益,就如日本富士xerox公司一樣,最終走向了成功。

然而,並非所有的激勵措施都會收到積極的作用,有的卻收到了異樣的效果。某校決定採用“滿勤給獎”制度來加強管理,出滿勤的發獎金20元,如果上課、教研組活動、政治學習一次缺席、兩次遲到者,該月就沒有獎金。這種辦

法實行後第一個月效果很好,無人缺席、遲到,教學秩序趨於正常。兩個月後,工作一直認真負責的王老師,因患病請假2天,病未痊癒,就來上班了,卻被扣發了當月的獎金;李老師經常是小病大養,自由散漫,實行“滿勤給獎”後,人是來了,課也上了,但教學效果差,獎金卻照拿;趙老師在月初的第一週就遲到2次,在他看來,一個月的獎金已經沒了,於是在後幾周的工作就隨隨便便了,何必準時來上班呢?

該校管理者的激勵措施爲何失敗了呢?

由於管理者未明白教師工作的特點和實際。教師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如:教師工作有鬆散化和彈性化的特點等。以全勤獎激勵教師,不會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

當今社會,講究人性管理,作爲一個企業管理者應給予員工更完美的心理上的激勵,這將比物質上的激勵更有效。合理利用激勵,要求我們結合實際情況,那樣我們就將會收到其帶來的豐厚效益。

二、如何搞好人際關係

在心理學中,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它反映了人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心理關係是社會交往的基礎,它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人際關係的主要特點就在於它具有明顯的.情緒體驗的性質。人際關係的以定的情感爲基礎建立起來的,並且以一定的情感爲紐帶,人們在共同活動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各種關係,在性質、方式和過程完全相同的活動中,人們之間的工作關係、行政關係、經濟關係往往是固定的或相同的,而人際關係卻是不相同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人際關係具有情感體驗的性質。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對於兩個性格不同的人來說,該怎樣相處呢?

1、學會求大同,存小異。

性格不同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不同,我們要學會在不同之中發現相同之處。比如,你若是一個性格平各的人,你給小李提意見,可能言辭不那麼激烈,語氣也比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性格剛強而倔強的同事,他給小李提意見,可能單刀直入,語言尖銳,甚至可能轉而批評你,說你給別人提意見轉彎抹角,是鈍刀子割肉。這時候,如果你只看到那個直率的同事開展批評的態度和方式跟你不一樣,覺得他太魯莽,太不講情面,你可能就會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來,如果你除了看到你們兩個提意見的方式不一樣之外,還看到他也和你一樣,也是出於一片好心,真心幫助同事,這樣你可能就不會覺得他粗魯無情,而覺得他有難得的古道熱腸,同時也不會計較他對你的批評。我們要是多看別人和自己之間的共同點,就容易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2、要注意全方位瞭解別人。

人們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你如果對一個人不瞭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離。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時代,家庭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經歷,遭遇有關。我們在考察一個人的性格的時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這樣,你可能就會理解他,體諒他,幫助他,慢慢地,你們之間就會相互增進了解,甚至還可能成爲好朋友。

3、注意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

兩個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由於對比明顯,雙方可能會很快發現對方的長處和短處。發現了別人的短處之後,正確的態度是給別人指出來,幫助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盡善盡美的,每個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愛有缺點,我們對人不能求全責備。同時我們更要注意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這樣,大家不僅能夠和睦相處,相互還會有所補益。

4、胸懷應該寬一些,氣量應該大一些。

5、要注意講究不同的方式方法。

這不是指那些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世故圓滑,也不是指那些逢場作戲的玩世不恭。我所說的待人的別,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點,我們要針對這些特點採取因人而異的恰當態度。

三、總結

管理心理學這門課程生動有趣,並且和生活聯繫緊密,記得一句話: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專業技術,而百分之八十五卻要依靠人際交往、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管理心理學則在這百分之八十五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體現在自我管理中,與他人的合作中,更體現在步入社會後與上下級的人際關係處理中。日後我將會更多的關注這門學科,更好的利用所學知識,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奮鬥。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3

消費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爲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個性心理特徵,消費心理學心得體會。消費心理學是消費經濟學的組成部分。研究消費心理,對於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於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

消費心理在各類人羣及各年齡段的表現,據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參與完成的調查統計顯示各類人羣及各年齡段有如下心理特點:

女性花錢愛算計:女性中花錢特別仔細的佔12。4%,比較仔細的佔49。8%,花錢不太仔細的佔20。7%,花錢很不仔細的佔2。9%,不一定的佔14。2%。

年齡越大手越緊:40歲以上年齡段消費者花錢都“比較仔細”,並且表現爲年齡越大越仔細。其中60歲以上的消費者近乎“特別仔細”。相對而言,20—29歲年齡段的消費者花錢最不仔細。

學歷越高,職位越高,花錢越不仔細:一般說來,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們消費比較“大方”,而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羣體消費特徵爲“比較仔細”。從消費者職業和身份特徵上分析,花錢最細的要數離休人員,其次依次是農民、軍人、企業職工、科教文衛人員。花錢相對最不仔細的是私營業主、個體勞動者、企業管理人員、高校學生。

當今十大消費消費心理趨勢:求實求廉求實、求美、榮譽、舒適、安全、好勝、好奇、好痞。求實、舒適、安全反映消費者對理想商品的基本要求,而要吸引高消費人羣的'眼球需要在美、新、奇等方面下功夫。

消費者購物“看臉譜”:購買時裝、化裝品,青年女營業員受顧客歡迎,不僅因爲她們更懂行,而且還可以當場示範。而選購家用電器,青年男營業員就更受歡迎,一般消費者認爲男青年應該對電器內行,而且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強。

另外,中年女營業員因生活經驗豐富、性情友善、注重待人接物等長處,最受消費者信任。人們買童裝、食品、一般生活用品,都喜歡請她們當參謀,而且她們整體服務態度好,所以上商店找“商嫂”已成爲許多消費者選擇營業員的取向,消費心理學心得體會。上海人在選購絲綢、茶葉、首飾等商品又特別愛找“法老師”,人們相信他們具有識別商品真假和辨別質量高低的能力。

消費心理在消費活動中的表現: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及消耗各種消費品過程中的活動受消費心理的微妙影響。

(一)消費者的感覺

消費者對客觀外界的認識過程是由感覺開始的,如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消費者在判斷一件商品時也必然是由感覺開始的。同樣一件商品,只因爲顏色稍有差異或包裝稍有不同,消費者可能一眼看中,進而購買,也可能一瞥過後,再不理會。這是感覺在第一印象中的心理作用。

(二)消費者性格

在消費活動中的表現消費者因年齡、能力、興趣不同在性格上形成個性差異。老年人注重商品的價廉物美及實用性,講究結實耐用;年輕人則相對靈活,注重商品的外表,講究個性化及時尚;一些先富的大款則追求高檔次的商品,注重名牌。

(三)消費心理的動機

分析動機是人們從事某種行爲活動的內部驅動力,消費者的購買活動都是由動機推動的。過去,由於經濟收入和消費水平的關係,我國消費者比較注重求實、求廉動機。購買商品時特別注重商品的實際效用,講究經濟實惠,經久耐用,並不過分要求商品外觀的美觀、新穎。近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質需求得到了基本滿足,追求商品的時興和新穎的求新動機,追求商品的驚險、與衆不同的求異動機及注重商品的造型美、藝術美的求美動機在當今消費者心理中已佔有重要的地位。此外,還有注重省時、省力,使用及維修方便的求便動機;追求廠家信賴,商品檔次的求名動機;與他人攀比爭榮的好勝動機;爲從屬於某一羣體而消費的從衆動機;出於喜愛,崇拜而產生的模仿動機等等。他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消費者的購物行爲複雜多樣。

因此, 企業要正確分析和認識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消費者是市場的主體,對消費者購買動機的分析,是爲了適應顧客的需求,是發展市場的基矗所謂正確分析是說消費者購買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企業必須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從心理學的觀點對他們的購買動機進行分析研究。消費心理學認爲:顧客的購買動機有感情動機、理智動機和惠顧動機之分。感情動機又分情緒動機和情感動機,情緒動機具有衝動性,即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情感動機是消費者精神風貌的反映,具有穩定性。理智動機是對商品進行了解、分析、比較後產生的,具有客觀性、周密性。惠顧動機是顧客對特定的商店、廠家或品牌特殊的信任和偏好,它是感情動機與理智動機兩者結合的產物。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4

我覺得通過這些日子的實習,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明白了很多的道理。這些是我在學校怎麼都不會學到的。

(一)我人生的方向將會改變。在去這家公司實習之前,我就已經在上海**實習過了,實習了一個月。再在三才的這段日子裏,我真的覺得現在做心理諮詢這行,我們不太合適。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我覺得中國人接受心理諮詢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雖然我身處在中國最繁華的城市裏,但是經濟的發達並不一定代表着思想的高度開放。都說上海人開放,其實不是的。老闆以前是做北方這一塊的銷售的,他說其實東北這塊地方的人,比上海更能接受心理諮詢,姑且聽之,以後再求證;

第二,我覺得我們還很年輕,不適合做心理諮詢師。都說年輕是資本,但是也要看,在什麼地方,年輕纔是資本。心理諮詢師,好聽點就是生活的藝術師,難聽一點就是別人的垃圾桶,精神垃圾。這就需要心理諮詢師本身有很好的消化能力,別的同學,我不敢說,但是我發現自己可能還要再經歷過磨練才行。在整理心理諮詢個案的時候,才發現這個世界的黑暗那一面。大千世界,無其不有。有時候吧,有意的,無意的,你就會發現,這些東西在干擾你的生活。

另外要說的,百分之八十五都是關於婚姻和感情的,這顯然對於我們來說,做不到這點,因此我們這一輩就失去了最廣大的客源

第三,還是我們太年輕,來訪者不相信你,他們寧願與年長的諮詢師溝通。人都是這個樣子,我也是吧。再者,活躍在心理諮詢崗位上的都是我們爺爺奶奶、大叔嬸嬸這一輩的,好像已經沒有我們的位置了; 第四,我覺得這個市場有點亂,我所瞭解的諮詢師沒有一個心理諮詢本科出來的,學什麼的都有,什麼化學的,數學的,企業管理的等等,真是莫大的諷刺啊。沒有門檻,沒有標準。這麼下去,良莠不齊的諮詢質量,終將危害市場的形成。

(二)角色的轉變

在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和平時上學一樣,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走上了社會的崗位。在我的潛意識裏,我就是一個學生。在學校,喜歡和同學們聊天,在公司裏,自然而然的,和坐我旁邊的諮詢師們聊天了,一個諮詢師一週來一次,所以我認識很多的人。在公司上班其實學到的東西不是很多,但是我感覺和他們聊天,聽他們講自己的故事和經歷,倒是學到了很多。有一天,老闆找我,跟我說,現在你已經是一名員工了,工作和聊天不可兼得啊。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三) 是老闆都一樣的

兩家公司都相似,都是心理諮詢的,私人開的.第一家公司,一天發20快,無車貼和飯貼.第二家,開始說的很好,一天30,車貼和飯貼都有.哈哈,還開心了.結果是,發實習津貼的時候,只有一天三十的,不過絕大部分飯是一起吃的,老闆付了一部分,田老師付了一部分.自己掏過一兩次.

現在體會到,同學說的,老闆都一樣的,不管老闆怎麼答應你,最終要看發工資的時候。

認識了很多的人,交了不少的朋友,明白了很多的'事理,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摸清了心理諮詢的現狀。這些就是我實習所得到的。

慶結束後的第一天,我來到安定醫院進行實習。由於我們的實習指導醫生臨時出診,於是給我們分配的任務是分類總結《精神病學》的精神障礙的症狀。在此期間,另外一個醫生讓我們先在醫生辦公室見習了一個病歷。

某患者主訴睡眠不好,煩躁、焦慮,有家族心臟病史,高血壓,曾有過自殺經歷。對女兒很溺愛,但認爲女兒總是不聽話,心裏覺得彆扭、壓抑,感到後悔、自責,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對女兒的事感到自卑;由於提前一年退休,因而沒有升上幹部,少拿退休金,所以感到非常後悔,看到別人上班拿錢多眼紅。在工作方面,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人際關係一般。

患者承認自己有自言自語的情況,但強調與工作和孩子有關,否認幻聽、被監視等精神病性症狀。但丈夫稱其有幻聽情況,患者原先稱當她想起女兒時,會跟女兒說話(“假性幻視”),現在患者卻否認。

患者認爲爲工作產生的心理不平衡而自殺是合理的。但稱自殺時沒有勇氣、怕死。稱對現在的生存狀態感到滿意,到了安定醫院就不想自殺了,說在醫院不讓她幹活,沒人說她(有敷衍、討好的嫌疑)。無意中稱原來有人要殺她,但現在沒有了。覺得自己心靈很骯髒,總是想不好的事。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5

有幸借繼續教育的機會,學習了《學科教育心理學》,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網絡學習,讓我進一步對學習心理、學科的學與教有了一定的認識,我的收穫很多,主要有如下方面:

1、行爲主義動機理論讓我受益匪淺。行爲主義動機理論的觀點是,人的某種行爲傾向是由先前刺激與反應練習決定的,利用強化刺激可以改變行爲傾向。如果學生因學習得到強化,得到好成績、參加比賽獲獎或被家長、教師讚揚,學習動機就會趨強。重新分班之後班級成員整體學習氣氛不強,常有學生作業不交,書寫不認真,聽寫常常沒有幾個100分,佈置的寫話練習也沒有幾個人交,學生呈現出一片低靡狀態。雖然對新班級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我還是感受到了壓力。之前對學生批評、找學生談話等各種方法都不能見效,曾一度讓我萬分焦慮。後來改變策略,改批評爲表揚,利用各種方式對班級中表現好的孩子進行大力表揚:寫字漂亮的學生利用平臺進行展覽,而且孩子的作業拍成照片放在班級空間裏讓家長看到,調動家長的力量;每次聽寫得100分的同學拍照片,發到班級羣裏;寫話優秀的學生打印出來,一個是在板報展覽,再一個是在班級讀書課上自己朗讀自己的文章,還有就是發到班級羣裏讓大家欣賞,半個學期下來,學生的各方面有了很在進步。現在我明白我是充分利用了學習動機理論,強化學生好的方面,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得以趨強。

2、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把人的一生分爲8個心理社會性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個體都會面臨一系列新的發展任務。大部分人都能順利完成這些發展任務,然後又去接受新的挑戰;但也有些人並沒有完成,在下一個發展階段就會面臨危機,在以後的生活中就需要不斷解決這些危機。這個理論讓我開始關心:我的學生在什麼發展階段?

6-12歲的兒童的發展階段是勤奮對自卑。處於這一階段的兒童主要發展任務是體驗成功帶給他們的勤奮感,即對自己以及對自己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感覺。失敗則會帶來消極的自我感覺,讓兒童自卑。曾聽有專家講過,自卑感是在國小形成的,所以有的國家在國小階段沒有考試。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有沒有什麼地方讓孩子們感到了失敗呢?每次聽寫後我都會給100分的孩子拍照片上光榮榜,現在我開始想到那些沒有考試100分,沒有得到喜報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呢?他們會不會因此覺得自己失敗了呢?看來這一點要改正,滿分的孩子固然需要獎勵,而那些沒有滿分,但卻從考試中知道了自己學習上的漏洞從而認真改錯的孩子,同樣也需要獎勵,看來我需要再設計另一張進步榜了了!

總而言之,通過這一段時間對《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穫良多。不僅有專 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素養的提高,而且對很多學習事件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悟。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6

臨近假期,學校又一次組織學習了陳xx教授的心理學的學習活動,這次學習的主要內容是發展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通過此次學習,讓我更深層次地理解了身邊的人和事,更深入地瞭解了自己,收穫頗豐。

發展心理學,就是研究人類心理系統發展過程和個體行爲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任務非常明確:每個年齡段的基本特徵、心理機能發展特徵和心理髮展的內在機制。發展心理學有其規律性,有方向性和順序性,有不規律性,有普遍性和差異性,是增長和衰退的統一,還有連續性和階段性。而人格心理學研究的人格有獨特性、穩定性、整體性和功能性,其研究特點有科學風格、哲學風格和藝術風格。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許多影響因素,有生物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學校教育、社會文化因素和個人主觀因素。

陳xx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在座的教幹、教師闡述了發展心理學的方方面面的知識,讓大家瞭解了許多里程碑人物,明白了其研究的功能、方式和主要學派及其代表學說等等。陳教授還通過列舉案例和互動問答的方式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理解身邊發生的事和接觸的人的各種行爲方式。聽完之後不得不感嘆,心理學確實有實效性,它確實可以幫助到我們很多。

陳教授把一個人從最初的生命孕育直至生命的結束都呈現在我們面前,每一個階段的心理髮展都是不同的,並且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只是有時被我們誤解了或是忽略了,往往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想想確實有道理。

現在想想,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在社會生活中都扮演着各種各樣的角色,在每種角色下都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動,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在這之前,因爲不知,因爲不懂,我們在處理許多事情時都是隻做表面文章,而不能把握其根本,所以只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能系統、全面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費時、費力且效果不令人滿意。聽了這次的心理學講座後豁然開朗,原來如此…

我,是孩子的媽媽,是學生的老師,是父母的女兒,是丈夫的妻子,還有許多頭銜,一個人真得是多面的。我做不到八面玲瓏,但我可以做得更好。當我們在不同角色裏時,就要全身心投入,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因爲時間是不可逆的。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7

遇到這種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細觀察,注意他的一舉一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出他真正關心的事來。你可能隨便和他閒聊,只要能夠使他產生一些反應,那麼事情也就好辦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這個話題,讓他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每個人都會有他感興趣,關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觸及,他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來,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須好好掌握並利用這種人的性格和心理。

1、對傲慢無禮的人,儘量少說

有些人自視甚高,目中無人,時常表現出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你這種舉止無禮,態度傲慢的人,實在叫人看了生氣,是最不受歡迎的典型。但是,當你不得不和他接觸時,你需要如何對待他?

對付這一類的人,說話應該簡潔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羅嗦,所謂“多說無益”。

2、對沉默寡言的人,直奔主題

與不愛開口的人交涉事情是十分吃力的事,因爲對方過於沉默,你沒辦法瞭解他的想法,更無從得知他對你是否有好感。

對於這種人,你最好採取直截了當的方式,讓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儘量避免迂迴式的談話。

3、對深藏不露的人,多用心思

我們周圍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們不肯輕易讓人瞭解他的心思,有時甚至說話不着邊際,一談到正題就“顧左右而言他”。

當你遇到這麼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時,你只有把事先準備好的資料拿給他看,讓他根據你所提供的資料作出最後決斷。

人們多半不願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即使在你要求他說出答案或提出判斷時,他也故意裝不懂或言不及義地閃爍其詞,使你有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其實這只是對方僞裝自己的手段罷了。

4、對草率決斷的人,步步爲營

這種類型的人,乍看好像反應很快,他常常在交涉進行到高潮時,忽然作出決斷,給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覺。由於這種人多半是由於性子太急了,因此有時候爲了表現自己的'“果斷”,決定就會顯得隨便而草率。

由於“反應”太快,這樣的人每每會對事物產生錯覺或誤解,其特徵是:沒有耐心聽完別人的談話,往往“斷章取義”,自以爲是地下決斷,如此雖使交涉進行較快,但草率做出的決定,多半會留下後遺症,招到意料不到的枝節發生。

從事交涉,倘若遇到這種人,最好把話題分成若干段,說完一段之後,馬上徵求他的意見,同問題了再繼續進行下去,如此纔不至於發生錯誤,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8

這次實習似乎在強化我的一個觀念,即對“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概念的理解。關於它們的區分我一直比較堅定,心理學是以學科建設爲核心,是形而上的、方法論的;應用心理學是以人文關懷爲核心,是形而下的、實踐的。所以應用心理學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藝術地倡導一種精神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內容應該是臨牀性的,心理諮詢、生涯輔導等等。從這點出發,我也開始質疑心理學的學術創作,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的研究範式,討論和結論的簡單化,量化分析的潛規則似乎正在將應用心理學最本質最需要的的文本的感染力排除在遊戲規則之外。

看以前的很多經典著作,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羅洛·梅的《愛與意志》、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等等,總能獲得一種生活的激情,他們隱去了數據,似乎都致力於讓人能看懂並獲得某種心理學意義上的自由,心理學著作也因而纔有可能成爲暢銷書,健康人格纔有可能成爲普遍的意識。這次實習強化了我的這種感悟,臨牀不僅僅是數據,重點是從獲得的數據中建立對健康人格的理性探討。醫生們的工作對象是心理疾病患者,他們也用藥,也做量表、做統計,但幾乎沒有人懷疑他們真正的“讀者”是普通人,是像我們這樣不完美的、亞健康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說,我是帶着這種困惑進行實習的,當然更多的是好奇、想驗證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心理。

我們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分院心理康復中心實習,實習時間是兩個禮拜,從20xx年7月15日到7月28日,吃住也都在醫院。心理康復中心分兩個病區,精神科和心理科,精神科是封閉式的,屬於重症病區;心理科則是開放病區,主管病情稍輕的病人,如睡眠障礙、神經症、輕度精神分裂等病人。我們實習一個星期在精神科,一個星期在心理科,實習的主要內容是和病人一起娛樂、交談,跟隨醫生查房,看病歷。實習安排中還有每個人大概一天半的心理門診出診機會,每個禮拜兩次講座、病歷討論,還有小組討論。實習內容比較豐富。

我實習的第一個禮拜是在精神科,這是我第近距離地接觸精神病人,首先衝擊頭腦的是精神病人和想象中的不同。在想象當中和精神病人交往會存在很大的障礙,老師在教授《變態心理學》時候也說,和某些病人交際會讓人有受挫感,我們也可能無意誇大了這種受挫感();另外,理論在告訴我們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沒有自知力、存在妄想、幻覺等,但這些並沒有具體到真實的個體,很多我們不能從外表上看出他們的病症。

第進去,當鐵門打開的那一瞬間我確實感覺到了強烈的焦慮感,後來才慢慢適應。我們在精神科和病人的交往很淺,主要是和他們一起做操、唱歌、打球,進行簡單的交談,如問問他們的睡眠、吃住情況,很多東西是通過看病歷、聽醫生講解才瞭解到的。但這些似乎是和他們交流最恰當的方式,在活動中建立簡單的關係,能調動起他們參加活動的熱情,這就夠了,實習之前老師和醫生有過這樣的告誡,我們實習不應該對病人構成干擾。在精神科,我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如何辨別精神病人和普通的來訪者,學會了一些引出幻聽、妄想的一些提問方式,比如引出幻聽可以這麼說,“你會不會聽到有人在你耳邊講話?”“說話的人是男的是女的?”“你認識嗎?”“他們都說了些什麼?”“他們說話是針對你嗎?”……

第二個禮拜是在心理科,在心理科稍微不適應一些。心理科的病人多半是有自知能力的,所以很多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但其實很他們交往顧慮會相對多很多。一方面,和他們的很多交往屬於正常的'人際交往,有的人可以和他們建立很好的關係,但我在這方面本身是有缺陷的,很多時候我害怕和人交往,所以在心理科實際效果也不太理想。另一方面,這些病人是敏感的,要想和他們建立深層次的關係,很可能就會觸及他們的痛處,這對於實習生來說是大忌。在心理科,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同醫生進行查房,看醫生怎麼和病人交流,觀察病人的言語表情。見得最多的是心理問題軀體化的病人,醫生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需要緩解他們的焦慮,通常會首先肯定病人不存在器質性的疾病,然後跟他們說明他們發病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跟他們講心理學的一些原理,講用藥狀況等等。查完房後是自由活動,跟病友們交流、娛樂,看病歷,但有時病友們不方便打擾,便顯得有些無聊。

在心理科,我們爲病人做了SCL-90量表,有位病人做到最後幾乎都要哭了,可能是內心衝擊太大了,我們只能做一段休息,休息地時候安慰安慰她;還有一位病人做得很快,不到十分鐘就做完了,我在旁邊不斷地說“不急,慢慢來,你先理解一下題目和選項”,說到我感覺他都聽得厭倦了,後來主管醫生告訴我們,其實你可以直接跟他說“你做得太快,會影響醫生做出診斷的”,我們似乎放心不下這麼說。

我們每個實習生還有一個全天和一個半天到區醫院去出心理門診的機會。出門診其實就是旁聽心理諮詢,有時間的話做一些案例討論。大多數時間來訪者不會拒絕我們的旁聽(但這時候語言關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來訪者說的是方言,儘管我能聽懂粵語,但南寧白話卻大概只能聽懂70%);也有一些來訪者會拒絕,然後醫生告訴我們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是最敏感的。第出診醫生和我們討論了一個家庭治療的案例,也因而對家庭教育感觸良多,其中醫生提出有三個問題印象很深:第一,父母是否真正信任孩子,信任他能夠自我完善;第二,父母是否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把孩子的形象定義在自己的想象中;第三,孩子的心理空間在哪裏,選擇的自由和能力又在哪裏?在這樣的時刻總是很佩服醫生的洞察力。但案例分析的機會畢竟很少,我們很多時候只能着磨醫生的提問存在的心理藝術性,而且很多時候也着磨不清楚。

精神科、心理科、門診、醫生授課,使我更加堅定了原來的想法,即應用心理學真正是屬於人的,它在某種程度上排斥數據的冷淡。這次實習,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親身接觸和識別了很多心理病症,使得以前接受的理論知識更真實化了。然而,更大的收穫是能沉浸在一種心理學和精神健康維護的氛圍當中,認真思考很多原來沒有想清楚的問題,如家庭對一個人心智成長的影響,人保持心理平衡的各種防禦機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等等,對自我也有了更理性的探索和認識。

實習期間我覺得自己心理上比原來健康了很多,這可能是一種臨時的感覺,和這裏有規律、相對輕鬆的生活有關;而主要是對自己獨特個性的認識和接受,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內向、敏感和人際交往上的缺陷:自我認識正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標準,能意識到並且預測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緒反應,才能不至於逃避現實,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也就能夠爲自己創造心理的自由空間;在這裏也學會了心理釋放,記得自己在小組體驗時說自己最常用的防禦機制是壓抑和投射,把自己的想法給壓抑下去了,又通過投射表現出來,這種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那就是表達自己,通過各種方式,如運動、談心、寫日記(在實習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記日記,這種方式對認識自己有很大幫助)。當然實習不可能把以前未認識的不健康的自己都看到,但“認識自己”和精神衛生的意識卻深深留在了心裏。

7月25日,我們結束了實習。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9

我們人類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是不同的,相對於古代壓抑人的個性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尤其是在中國不斷開放,又處在深受西方文化衝擊的情況下,個性的解放成爲必然。在心理學的理論中認爲個性心理特徵指能力、氣質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徵和差異。氣質是先天的,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人活潑好動、反應敏捷,有的人安靜沉穩、行動遲緩等等均體現了不同氣質的體現對於氣質又存在着不同的學說,比如說德國精神病學家克瑞奇米爾的體型說、伯曼的激素說等等。至於性格則是能夠從人的處事、對人態度等等可看出,有的人固執、任性,有的人理智、果斷等等。對於生活在鬥爭激烈的年代的我們來說,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力量,能力是影響活動效率及順利實現某種活動的`個性心理特徵,例如,一位畫家所具有的色彩鑑別力,形象記憶力等都叫能力,這些能力是保證一位畫家順利完成繪畫活動的心理條件。在學習這節課時,經過我的分析,我覺得我是屬於膽汁質的個性氣質,有點衝動、刻板,但還算熱情活潑,而且性格有些固執、任性,能力還尚未達到社會的高要求,知識技能還需要不斷的得到補充。

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雖然枯燥乏味,但是在老師的講解下,又有視頻的配合,讓人不覺入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意志與教學》那章節時老師所放的《棉花糖》,裏面的小孩子面對充滿誘惑力的棉花糖,幾次想要伸手去拿棉花糖,但又記得老師所叮囑的話語,等待老師回來就能夠擁有兩顆棉花糖,有的孩子轉移注意力,有的孩子還是有點屈服棉花糖的誘惑,用舌頭去舔了一下,但最終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堅強地抵制誘惑,獲得老師的獎勵,這就是意志力。都說“三歲看到老”,然而在物質橫流的今天,有多少人沒有堅持住自己的道德底線,有多少人沒有抵住金錢的誘惑,意志匱乏,昧着良心去鑽黑心錢,就像臺灣的“塑料油”等等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希望能夠通過心理學,喚醒人民的良知,保住人民的意志力,別再輕易被誘惑擊碎,在意志力的指導下,爲人民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

學習心理學不僅是對學習有着重要影響,對於調整自己的心理甚至於調整別人的心理也有着重要的影響,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聽到老師說幫助開到了那位學生或者是其他人。通過學習心理學,我們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心理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更好地尋找方法去解決它,而不是將其一直積壓,反而越來越嚴重。在快節奏、物質橫流的社會狀態下,許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爲主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抑鬱、嫉妒、狂妄、自私、焦躁、痛苦。不健康的心理問題普遍存在於生活中,若不注意他們的心理髮展,他們或許會做出衝動的事情。青少年是國之將來,是我們民族的希望,若再不加以控制,最終危機的不僅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響國家的未來。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們可以幫助他們調整和控制自己的行爲,尤其是以後身爲老師的我們,一定要正確引導學生,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正確的發展。這門課程還教會我們可以通過別人的日常行爲以及情緒的變化,從而獲得一些關於其心理活動的信息,並由此給予一些方法或言語的疏導,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如今大學生工作競爭激烈,很多學生面臨這個問題,不免壓力巨大,老師曾說過一位師兄因爲工作的事陷入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家人希望他回家,畢竟他當初考入大學是家人的驕傲,另一方他希望留下工作,機會更多些,這兩種讓他焦慮不安,最終在老師的疏導下,問題得到了解決。

不得不說,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很不健康,研究表明很多青少年因爲心理問題得不到研究選擇了自殺,更有甚者將毒手投向別人。還記得高中的時候曾發生一件槍殺案,兩個國中生竟因爲踩腳事件發生口角,從而興起殺心。對於這種血案在校園並不少見,比如復旦大學投毒案、美國少年持槍殺人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爲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所以爲了國家的未來,從現在開始要注意青少年的心理活動,一旦發現有異行爲,及時解決,希望由此減少悲劇的發生。

心理學與我們息息相關,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不僅是身體健康的,內心也要保持健康。我們要認真學習心理學理論知識,將其不斷運用與實踐中去,希望以後身爲老師的我們,能夠成爲每個學生心靈的引導。雖然這個學期快要結束,但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但是還要更多地知識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0

這段時間,我通過在網上參加華南師範大學中遠程培訓網的相關教學課程的學習。使我對學有了一定的認識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覺得這個學習過程和學習時間都是值得的,因爲我學到了以前不能學習也沒有學到的,並以後學習的過程中還要進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心理學是心理現象,從中發現及其本質和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學是一門嚴肅的科學,它有明確的科學知識體系,有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心理學研究人的行爲方式,習慣,性格,研究心理變化與行爲的,並通過研究的結果對人的行爲進行預測。心理學是人類在研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關係中發現和總結出來的一種學問,所有的心理學,實際上都是處理人的關係:人的自身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都離不開心理學。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心理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與意義將會愈來愈重要。心理對生理是有巨大反作用的,心理的健康直接影響於生理健康。在當今信息化,高科技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中,現代生活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竟爭加劇,思想觀念的更新,社會生活的'變化,人們產生更多的心理壓力,心理的不適應與心理的失衡,心理挫折感也漸繁多,“心理健康”與“精神健康”已成爲新世紀人類自身發展的主題。而通過心理諮詢等活動,可使人們內心的情緒得到渲泄、解除,且對一些事,觀念上進行認知的糾正,從而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自已的適應能力。爲以後在教學工作中運用心理學知識滲透到教學中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1

自教育部在xxxx年4月8日簽發《教育部關於啓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的文件以來,有更多的課程加入了精品課建設。說實話,我們也很想融入這個隊伍。所幸的是,我參加了教育部高教司舉辦的20xx年國家精品課程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有機會來做姚本先教授的學生,聆聽他關於心理學精品課建設的報告。通過3天的課程培訓,我對精品課程建設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對心理學學科有了深入全面的理解,也收穫了同行們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分中心的歡樂。

一、對心理學的再認識

心理學是高等師範院校開設的一門具有師範性特點的公共必修課。通過這次培訓,尤其是和姚老師學習“高等學校公共心理學研究現狀的計量性分析”和“加強精品課程建設 全面促進學科發展”,我進一步瞭解到:

1、心理學課程建設的必要性和方向性

今天的心理學正日益走進和融入人們的生活,對社會作用和人類貢獻越來越大,人們對心理學教學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無論從基礎教育改革、心理科學發展,還是教師素質的提高,我們都要在心理學教什麼、如何教等方面探討,加速心理學建設。心理學的課程建設影響到新課程理念的滲透,關係到心理學科的發展,也直接涉及到教師心理素質的提高。

20世紀90年代心理學研究高速發展,足見人們的熱心關注,從統計資料看主要集中在教學改革、課程建設、教材發展、教學方法等方面,論文發展源廣泛,主要集中在學報上,個人研究頗多,高校之間合作研究少。通過對心理學現狀的瞭解,我們在今後的建設中應展開更廣的研究範圍,比如心理學師資隊伍的建設、心理學實驗教學的研究、心理學網絡軟件的開發等,研究形式上應注重合作,加強團隊建設,同時創造條件展開兄弟院校的合作。

這次培訓讓我們更加明確了心理學建設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使我們迷茫中見到了希望,徘徊中有了動力和方向,會後會更好的去思考課程建設並努力去探索。

2、心理學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

姚老師對我們介紹了安徽師範大學《心理學》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各方面情況,我們更好的瞭解到他們教學研究、教學設計、課程資源、建設思路、教師隊伍等實際,深深感悟到一門好的課程的特色。從姚老師建設的精品課程的全過程及結果,我們瞭解到精品課程絕非一日促成,也絕非一勞永逸,它是一個動態的、長期的學科建設。他們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心理學課程建設思路、理念和寶貴的經驗。我們會借鑑國家精品課程心理學建設的先進經驗,結合本院校的實際情況,去探索本校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課程發展。

3、心理學教學要講究技巧性和藝術性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它博大精深,要想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把它呈現給大家,這需要講究技巧性和藝術性。桂老師對心理學各章節教學的要點、難點的深度剖析,使我們明確瞭解決思路,他給大家提供了相對細緻的案例分析和現場示範課形式,使我們掌握了實際教學重點,尤其是知識點的詳略、時間安排講的非常切實、到位。今後要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學理論知識技能,樹立科學的心理教育觀,培養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教學目的統領下,教學中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融入生活實際事例,作到教學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同時 要引導學生把心理學知識用到生活和學習中。當然,心理學教師也首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二、對心理學精品課程的理解

1、心理學精品課程和學生

從《心理學》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情況,我們看到,它不爲建設精品課程而建設精品課程,首先考慮的是教給學生什麼、如何教好學生。我認爲這種平和、紮實地做事的態度,是我們每一位青年教師所應該學習的。他們在建設中所研究探討的是如何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感到修心理學好懂好學有用,讓學習成爲一種享受。可以看出他們的課程建設立足於學生、落腳於學生,時時把課程建設和學生緊密結合。

2、心理學精品課程和學科發展

國家教育部對精品課程所下的定義是: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範性課程。我們從安徽師範大學心理學精品課程的情況已經看到。他們多年的研究和教學經驗給我們很大啓示,讓我們看到了心理學的價值,激發我們去發展心理學及相關學科。但示範性是人家的特色,每一門學科都不可能照搬。在學習別人成功經驗、接受不同理念的'同時,我們必須在認識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特色的基礎上,建設好屬於自己的精品課程。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個老師的教學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就要去找自己的特色來發展課程。精品課程是長期教學經驗的結晶,是教師教學特色的展示。學科發展應從長計議,踏踏實實去做,不斷探討自己特色。

3、心理學精品課程和教師發展

一門精品課程的發展就是一個教師團隊的發展。安徽師大心理學課程的情況讓我們看到,一個學科一個團隊,它是教師集體的努力結果。當今教育發展中,在強調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同時,教師首先應打破長期以來小家作坊形式清除那中知識分子清高的舊俗,建設教師合作團體。只有這樣才能發展起一門課程。教師團隊建設非常重要。發展課程,教師合作,教師自身也得到發展。

三、對同行們的認識

這次培訓通過網上發帖、班級討論,使心理學教師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動。

在此,我們感謝全國高校教師網培中心的主辦人員,是他們爲全國教師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感謝姚老師爲我們提供的寶貴經驗和廣博的知識,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跟你們學習。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有幸第一次能以這樣的身份站在這裏,與大家分享心理學學習的心得體會,我首先要感謝我們的李春紅老師、黃崇老師,是他們的悉心教導和鼓勵支持,才讓我有這樣的機會取得讓自己滿意的成績。

回顧心理學的學習歷程,最初與心理學結緣是因爲複雜的夫妻關係和緊張的親子關係。我們夫妻常常爲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爭論不休,而女兒的叛逆更讓我不知所措,我陷入了持續焦慮而不能自拔。這時候我接觸到心理學,嘗試用心理學的方法和實踐經驗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最初的效果並不明顯,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逐漸發現生活中很多事物正悄然變化。

我感覺到夫妻關係變融洽了,因爲我學會了用九型人格去剖析彼此。我瞭解到我是完美型,而我老公是和平型,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更讓人欣喜的是我與女兒也開始正常溝通了。因爲我明白了女兒在抱怨的時候,並不希望我一味地灌輸所謂的成功經驗和正確的價值觀,而只是需要我的傾聽,而傾聽作爲心理學最普遍的諮詢技能是我們平時面對親人時最難做到的。正如孩子常常說到的:我們學校有心理課,我周圍各種心靈雞湯,我真的被你的'嘮叨煩死了……而傾聽讓女兒深切地感受到我對她的理解和尊重,以及相信她有能力解決自身的問題。說到這裏,我很想問問在座的各位,你們學習心理學的動機是什麼?明確了動機,你就會產生足夠的動能去驅使你不斷前行。現在心理學正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滲透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職場乃至投資。我發現心理學就像我的情人,讓我欲罷不能,我在心理學的宮殿當中自由地翱翔。

接下來我想談的是學習方法。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而我一般是循序漸進式的。首先我希望大家每次能按時聽課,儘量不要翹課,課後及時複習。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如果不能及時複習,第二天只剩下記憶的25%。所以爲了避免以後花更多的時間來複習,從高效的角度,我建議每次學習完之後要複習至少半小時,把當天知識消化。接下來就是每個章節要做一次小結,也就是把各節內容串起來,融會貫通,形成一條清晰的脈絡。各章看完書後還要做該章配套習題,一方面鞏固知識;另一方面發現遺漏,及時補缺。當我們把各章學完之後,我們再把所有的章節串聯起來,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從系統的角度把握全書。

我想談的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擇校。現代社會一直很強調時效性。而選擇一所適合的培訓學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這裏,我首選X博,不僅僅是因爲它的高通過率。我相信你們學習心理學不只是爲了一個證,你們也很想把所學知識運用到你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而X博正致力打造這樣一個成長平臺,它雖然不是最大的培訓學校,也不是最知名的,但是最專業的;它所採用的一條龍服務體系,讓大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提升理論知識,還可以積累實踐經驗,這就是它的獨特魅力所在。我相信你如果選擇了X博,你將在今後的學習實踐中找到讓自己滿意地答案。

各位同學,心理學學習是個不斷成長過程,我感覺自己一直都在路上。就讓我們攜手在心理學的知識海洋中暢遊吧!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3

我是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級應用心理學專業人事管理與人才測評方向的學生。今年暑假,根據教學的計劃和省殘聯的安排,我來到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省殘聯職業介紹中心)實習。在這將近兩個月的實習時間裏,收穫很多,感觸很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會成爲我人生當中難以忘懷的記憶。

“殘聯是殘疾人溫暖的家”

實習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級殘聯是殘疾人溫暖的家,是殘疾人的避風港,是殘疾人自立、自強、自信的強大後盾。在就業中心,同事之間的感情也很融洽,真的如同一家人那樣,給我的感受不僅僅只是工作、學習,也是一種家的感受,更是一種鼓勵與感動。所以,我每天都滿懷幹勁,全身心投入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去,從中感受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指導,不知不覺地把自己融入到這個家庭裏。

有一次,中心陳華新副主任專門找我談心,希望我能從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的角度談談對殘疾人勞動就業方面的想法與建議。我很感動,爲陳主任時時刻刻把殘疾人就業工作掛在心上的敬業精神和滿腔熱情而感動。我們從關注殘疾大學生就業,能否針對殘疾大學生召開專題招聘會,能否在殘疾大學生實習方面提供幫助,能否建立和完善殘疾大學生人才庫,能否進行電子商務技能培訓、開發殘疾人網上就業新途徑等等進行探討。

在接近兩個小時的交談裏,我瞭解到很多,學到了很多,體會到殘疾人就業工作的艱鉅性和長遠性,任重而道遠。正如鄧樸方同志在全國殘疾人就業工作會議上所說:“勞動就業,是一個國家的民生之本,是目前各級殘聯的一項重要工作。現在殘聯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就業問題,殘聯應該決心來啃這個硬骨頭,在艱苦的工作中鍛鍊成長起來。”

實習期間,我深深感受到,各級殘聯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在“啃這個硬骨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啃得”非常出色。中心每年都舉辦幾場面向殘疾人勞動就業招聘會,爲殘疾人就業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如今年的全國助殘日,舉辦了全省聯動大型殘疾人就業供需招聘會。並提供了法律諮詢、勞動事務代理、殘疾人技能展示、特殊學校招生等服務項目。據瞭解,多年來中心爲殘疾人安排就業3900多名。

中心在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的同時,對殘疾人就業後的跟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實習期間,我目睹了中心的同事到東莞、惠州等地,對招用殘疾人較多的工廠、企業的工作條件、生產環境以及殘疾員工的食宿設施、福利待遇、權益保障等進行全方位的實地考察、瞭解。通過跟蹤調查,真是掌握殘疾人就業情況,從中反思工作的不足,及時改正,以更好的工作質量爲殘疾人就業服務。

所以,許多殘疾人沒有工作找殘聯、有了困難找殘聯、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找殘聯,把殘聯當成自己的家,因爲只有殘疾人自己的家才肯爲殘疾人自己做這麼多的工作,纔會爲殘疾人就業傾注大量心思和心血。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4

半學期的課程即將結束了,雖然剛開始覺得每週五大清早的跑到醫院來上課其實是浪費我的寶貴時間,還不如在寢室睡懶覺實在,但是通過這半年來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和課後關注他的微博,我才真正認識到醫學院開設這門課程的用意以及學好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從而讓我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尋找到了樂趣。

循證醫學的定義是指運用最新的臨牀研究證據,結合醫生的臨牀經驗,在充分尊重病人價值觀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醫療決策以及醫療決策實施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最新的臨牀研究證據主要來源於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臨牀試驗和系統性分析,臨牀經驗是指臨牀工作者從醫多年累計的工作經歷,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病人的價值觀與很多因素密切相關,因人而異,相差甚遠。我從該定義中得出的結論是:通俗而言,循證醫學的本質就是爲了尋找治療方案的依據,而依據的尋找除了需要緊跟最新的臨牀指南,還要結合醫生自身的經驗和病人的個人意願,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追蹤病人對治療措施的執行情況以及執行的效果。

其目的在於不斷促進臨牀醫療決策的科學化與臨牀醫學的發展,逐漸提高臨牀醫療的服務質量和醫務工作者的臨牀診療技能以及醫護人員的整體科學素質,從而推動整個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由此看來,循證醫學這門課程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融合了臨牀醫學、流行病學、預防醫學、醫學統計學、醫學心理學等多門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

剛開始選擇這門課程,或許每個人都抱着不同的想法,估計有人是想學好Meta分析以便多寫幾篇綜述,有人是爲了多拿幾個學分,其實不管最初的目的是什麼,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真正有所收穫纔是最重要的。課堂上的學習從循證醫學的定義、發展歷史等理論知識到Meta分析的基本知識、典型病例分析討論等,涉及的課程包括預防醫學、內科學、外科學、醫學心理學等一些重要學科,涵蓋的知識面廣,內容豐富,收穫也頗多。

對於我們自身而言,學好循證醫學不僅僅侷限於學習這門課程,而是要從當好家庭醫生入手,將自己生病的家人當作自己的患者,給他們提供合適的醫療決策,從身邊入手,從小事做起。真正做好這一點其實還是挺不容易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國內外各種疾病最新的臨牀指南,然後還要有豐富的臨牀經驗,其次,我們還要慎重考慮病人自身的身體和經濟狀況,考慮他們的醫從性,綜合以上所有因素,選擇適合病人的醫療方案。如果能真正做好一名家庭醫生,我們也應該將自己的病人當作家人,切實爲病人考慮,從而到達最佳的診療效果,收穫雙贏。

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那就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現階段的醫療矛盾?四川省人民醫院周曉輝醫生的死亡帶給了我極大的觸動,死是需要勇氣的,到底有多大的壓力和怎樣的無奈才導致一樣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選擇了自縊身亡?從這一事件中,我感受到的滿是悲哀和傷痛,我傷痛又有這樣一位優秀的隊友從我們醫療團隊因非正常死亡而離世,我悲哀的是醫護人員的死亡已經無法喚醒人們對醫療環境麻木的心靈。

因醫患矛盾導致的醫務人員的'受傷、死亡比比皆是,醫務工作者們的人身安全由誰來保障?這些意外事故的發生與個別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有着極大的關聯,但和許多病人對醫務工作者的不理解和無理取鬧也是密不可分的,最重要的是這種局面與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整個大的醫療環境密切相關,要想真正改善這種局面,任重而道遠。由此,我不禁感嘆,作爲一名即將步入醫療行業的醫學生,我該如何抉擇,是選擇隨波逐流

?還是考慮另覓良處?想想曾經選擇這個行業時的雄心壯志,再看看如今的膽戰心驚,我所有的遠大抱負已經被現實消耗殆盡。我一直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猶豫不決。通過這段時間的思考和這門課程的學習,我認識到了社會現實的一面,這是我們無法改變也無法掌控的,生活還得繼續,人生還得向前走,我們只是芸芸衆生中平凡的一員,我們的吶喊無法喚醒整個世界的麻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小事,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做到問心無愧,做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何必在意別人怎麼看,這樣,就足夠了。

這門課程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它對我的深遠影響將會在我醫學生涯中時刻鞭笞着我…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5

在得到上面學習了武志紅老師的心理學課,每次點開課程的第一句話“生命的意義就是成爲你自己”,即簡潔又深烙我心。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的內心也夾渣着各種複雜的情感,包括正義的、邪惡的、貪婪的.、慷慨的、憤怒的、感動的、悲痛的、愉快的。這些情感有時候讓我很焦慮、悲觀和墮落,認爲自己一事無成,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地方,死能量佔據了我的內心世界;然而有時又讓我感到安慰、積極和上進,認爲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內心善良,富有責任感,熱愛學習和工作,受他人信任和尊重,生能量充滿了我的身體。這種即矛盾又統一的心理世界,我想大都數人都曾經歷過。

如果你做出了改變,命運也會悄然的發生改變。正如魯米的詩:

“不要簡單滿足於聽別人的故事,不要單單滿足於知道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

展開你自己的神話,

讓每個人都明白這句話的意義;

我們,打開了你。”

從此以後我可能還會彷徨,迷茫但已不在恐懼掉入黑暗之下,似乎有一盞燈在指引着我前行,而我手中也有一根微小蠟燭,閃爍着小火花,我照亮了自己,也照亮別人,我們一同照亮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