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集合5篇]

心理學1.12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集合5篇]

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1

學習管理心理學已有一段時間了,這門課程涉及到各個方面。我個人認爲,無論在學習生活,生活工作之中都需要具備幾點管理心理學的知識。因爲,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這些方面變得更加得心應手,而且,在管理工作的同時,也是種捷徑,更能讓自己的工作達到“時間少,效率高”的效果。同時,在漫漫人生路途中欣賞到一幅幅悅人的風景!

管理心理學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門以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爲基礎,以組織中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爲反應模式爲研究對象的學科。它主要探討組織中個體、羣體以及組織的行爲規律,以便運用這些規律來預測與控制這些行爲,以提高組織的效力。它是心理學知識在組織管理工作實踐中應用的結果。是研究組織系統內,個體、羣體及結構對組織內人的行爲的影響,以理解、預測和管理人類行爲,提高組織績效的一門科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業管理中,管理心理學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課程。而把心理學運用到管理學裏面,則是一種突破。什麼是管理者?管理者通過別人來完成工作,他們作決策,分配資源,指導別人的行爲以達到工作目標。管理者在組織中完成他們的工作。法約爾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發揮五種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今天,這些職能被簡化爲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管理者的角色有人際角色、信息傳遞角色、決策角色。管理不是一門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學問,而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不完美,每一個充滿這樣那樣缺點的人,都能掌握的學問。用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的話來說:“如果一個組織需要天才或超人管理的話,那麼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一個組織必須有這樣一個形式:在一個由普通人組成的領導集體領導下能夠正常地運行。”換句話說,管理的奇妙之處在於能夠通過它讓一羣平常的人做出不平常的事情來。管理學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讓普通人發揮不同尋常的效率,而不是如何找到絕無僅有的天才。

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能夠在畢業後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首先自己要懂得如何去搞好人際關係,學會與他人相處的方式,爲工作的需要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我要說一下管理心理學的一方面———交際心理。

1、人際交往在商務活動中有哪些作用

人們在共同勞動過程中,彼此間結成了複雜的社會關係。其中有一種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際關係。爲什麼說它重要呢?這是因爲在現實中,人的經歷知識經驗能力、性格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產生雙向交流,使彼此的長處得以遞增,彼此的短處,得以克服,近而爲實現羣體的工作目標共同努力。

在心理學中,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它反映了人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心理關係是社會交往的基礎,它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人際關係的主要特點就在於它具有明顯的情緒體驗的性質。人際關係的以定的情感爲基礎建立起來的,並且以一定的情感爲紐帶,人們在共同活動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各種關係,在性質、方式和過程完全相同的活動中,人們之間的工作關係、行政關係、經濟關係往往是固定的或相同的,而人際關係卻是不相同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人際關係具有情感體驗的性質。

2、如何搞好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係,人與人之間既有相互依存、互相吸引的一面,也有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的一面。當相互依存在支配地位時,就表現爲人際吸引,當相互分離在支配地位時,就表現爲人際排斥,人際排斥對人類的關係是有害的,有時,甚至會對人際關係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如何搞好人際交往呢?首先,應排除妨礙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各種不良因素。

一種方法,則是冤家宜解不宜結————“相逢一笑泯恩仇”毫無疑問,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後一種態度是值得稱道的。

第二,做人要厚道。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能待人苛刻,使小心眼。別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紅,不能嫉妒;別人有了問題,不能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更不能給人“穿小鞋”。

第三,爲人處世要有人情味。要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理解人。人與人相處,應當減少“火藥味”,增加人情味。本傑明。富蘭克林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一個人在社會上行走,要想達到無往不勝,首先得懂得處理好人際關係,那麼怎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呢?

2.1要塑造“好人緣”的公衆形象

“人緣”,其實就是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際關係狀況,即是否有個好“人緣”,直接影響到工作,學習,生活順暢與否,更關係到辦事能不能順利地達到目的。那麼,怎樣纔能有個好“人緣”呢?

第一,要有容人之量。人際關係中,有時發生矛盾,心存芥蒂,產生隔閡,箇中情結,剪不斷,理還亂,當何以處之呢?一種方法是“冤家路窄”,小肚雞腸,耿耿於懷;另第四,要誠以待人。誠實是人的第一美德。做人要坦誠,更要有一些俠骨柔腸,光明磊落,襟懷坦蕩,使人如沐春風,這樣纔能有個好人緣。

第五,要想人緣好,還要靠近“好人緣”。在你選擇朋友,建立人際關係網絡時,最好能選擇好人緣的人。而且能與這種人關係越密切越好。爲什麼呢?首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道理大家都懂,其次,他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好處:其一,人緣好的人他的朋友肯定不少,如果你與他成爲關係密切的朋友,那麼他的朋友自然也會成爲你的朋友。這對於你迅速建立或擴大人際關係網具有巨大作用。其二,“人緣好”的人朋友衆多,羣衆基礎好,他的能量也就越大,有時你會感覺到,找這種人幫忙辦一件事,要比找其他人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

2.2學會管理溝通技巧很重要

人際溝通的行爲準則有兩種功能。首先,它爲提供和獲得社會資助條件,爲人際溝通提供了基礎;其次它是一種調節行爲,可以減少可能導致關係破裂的積極因素旨在維持關係的過程中達到個人目標。

人際交往和溝通的”互惠互利”原則有三個特徵:首先,這種互酬常常不是同步的不能要求你在物質上幫助了我,我就馬上給予回答,而常常是銘記情意,在適當的時候給予答謝。其次,這種互酬常常不是等量的,不是你給我幾分好處,我就馬上還你幾分。再次,交往中一般不僅僅存在作爲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形式,現實生活中其他的報償形式一樣存在。除了互利互惠,人際交往和溝通還應遵守誠信原則和相容原則。誠信原則主要有兩層含義:

一是溝通要講真話,做到言必信。

二是遵守諾言,實現諾言,說道做到。相容原則就是交往者要心胸坦蕩,寬廣,有愛心。愛人者不被人愛人際關係就產生一種親和力。有了愛心就有理解。其次是大事清楚,小事糊塗。不在瑣碎的事上計較。

三是要嚴格要求自己,寬帶他人。

2.3學會與不性格的人打交道

人的一生,不各要和多少人打交道,現代社會,各種信息的交流和傳遞增多了,人們的社會活動也頻繁了,由於工作上,學習上,生活上的需要,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要與各種不同職業的人,不同思想的人交往,自然,在這些人中就有各種不同性格的人。那麼,我們怎麼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呢?我們應該看到,既然別人與自己性格不同,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自然許多地方跟自己不一樣,當我們看到了別人與自己不同之處之後,不要覺得這也不順眼,那也看不慣,更不要討厭和嫌棄別人。我們要承認差別,當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會強求別人處處和自己一樣,就可能容忍相互間性格上的差別

2.3.1學會求大同,存小異。

性格不同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不同,我們要學會在不同之中發現相同之處。比如,你若是一個性格平各的人,你給小李提意見,可能言辭不那麼激烈,語氣也比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性格剛強而倔強的同事,他給小李提意見,可能單刀直入,語言尖銳,甚至可能轉而批評你,說你給別人提意見轉彎抹角,是鈍刀子割肉。這時候,如果你只看到那個直率的'同事開展批評的態度和方式跟你不一樣,覺得他太魯莽,太不講情面,你可能就會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來,如果你除了看到你們兩個提意見的方式不一樣之外,還看到他也和你一樣,也是出於一片好心,真心幫助同事,這樣你可能就不會覺得他粗魯無情,而覺得他有難得的古道熱腸,同時也不會計較他對你的批評。我們要是多看別人和自己之間的共同點,就容易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2.3.2要注意全方位瞭解別人

人們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你如果對一個人不瞭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離。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時代,家庭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經歷,遭遇有關。我們在考察一個人的性格的時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這樣,你可能就會理解他,體諒他,幫助他,慢慢地,你們之間就會相互增進了解,甚至還可能成爲好朋友。

2.3.3注意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

兩個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由於對比明顯,雙方可能會很快發現對方的長處和短處。發現了別人的短處之後,正確的態度是給別人指出來,幫助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盡善盡美的,每個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愛有缺點,我們對人不能求全責備。同時我們更要注意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這樣,大家不僅能夠和睦相處,相互還會有所補益。

2.3.4要注意講究不同的方式方法。

這不是指那些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世故圓滑,也不是指那些逢場作戲的玩世不恭。我所說的待人的別,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點,我們要針對這些特點採取因人而異的恰當態度。

2.4對不同性格的人採取不同的策略

2.4.1對死板的人,喚起他的興趣

這種類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氣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會做出你所期望的反應來。他通常不會注意你在說些什麼,甚至你會懷疑他聽進去沒有。與這種人進行交往,剛開始多多少少會感覺不安。遇到這種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細觀察,注意他的一舉一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出他真正關心的事來。你可能隨便和他閒聊,只要能夠使他產生一些反應,那麼事情也就好辦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這個話題,讓他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每個人都會有他感興趣,關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觸及,他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來,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須好好掌握並利用這種人的性格和心理。

2.4.2對傲慢無禮的人,儘量少說

有些人自視甚高,目中無人,時常表現出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你這種舉止無禮,態度傲慢的人,實在叫人看了生氣,是最不受歡迎的典型。但是,當你不得不和他接觸時,你需要如何對待他?對付這一類的人,說話應該簡潔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羅嗦,所謂“多說無益”。

2.4.3對沉默寡言的人,直奔主題

與不愛開口的人交涉事情是十分吃力的事,因爲對方過於沉默,你沒辦法瞭解他的想法,更無從得知他對你是否有好感。對於這種人,你最好採取直截了當的方式,讓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儘量避免迂迴式的談話。

2.4.4對深藏不露的人,多用心思

我們周圍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們不肯輕易讓人瞭解他的心思,有時甚至說話不着邊際,一談到正題就“顧左右而言他”。當你遇到這麼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時,你只有把事先準備好的資料拿給他看,讓他根據你所提供的資料作出最後決斷。人們多半不願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即使在你要求他說出答案或提出判斷時,他也故意裝不懂或言不及義地閃爍其詞,使你有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其實這只是對方僞裝自己的手段罷了。

2.4.5對草率決斷的人,步步爲營

這種類型的人,乍看好像反應很快,他常常在交涉進行到高潮時,忽然作出決斷,給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覺。由於這種人多半是由於性子太急了,因此有時候爲了表現自己的“果斷”,決定就會顯得隨便而草率。由於“反應”太快,這樣的人每每會對事物產生錯覺或誤解,其特徵是:沒有耐心聽完別人的談話,往往“斷章取義”,自以爲是地下決斷,如此雖使交涉進行較快,但草率做出的決定,多半會留下後遺症,招到意料不到的枝節發生。從事交涉,倘若遇到這種人,最好把話題分成若干段,說完一段之後,馬上徵求他的意見,同問題了再繼續進行下去,如此纔不至於發生錯誤,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3、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羣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象,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當我們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在與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別人的支持、幫助,這裏就會涉及到自身能力的問題。我以爲,我們在校學習期間,就要培養自己與同學、與教師、與領導、與職工打交道的能力。與同學交談,可以論爭不同的學術觀點,可以談對社會現象的不同認識,在論辯中提高自己的思辯能力;與老師交談,可以交流讀書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認識,可以從中受到啓迪;與領導交談,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對問題的不同見解,也許可以鍛鍊自己在領導面前不怯場;與職工打交道,你可以瞭解到他的工作狀況和不同的心態。善於與人交際,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爲強烈,人人都渴望真誠友愛,大家都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對象和緊張的學習生活,使得一部分學生由此而導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劇。此時,積極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一般說來,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學生,大都能保持開朗的性格,熱情樂觀的品質,從而正確認識、對待各種現實問題,化解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形成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積極的人際交往,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則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難以化解心理矛盾。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病態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可能形成惡性循環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處於青年發展期的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代,在心理、生理和社會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這個過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導致焦慮、緊張、恐懼、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學習和生活。實踐證明,友好、和諧、協調的人際交往,有利於大學生對不良情緒和情感的控制和發泄。大學生情感豐富,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需要進行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討論理想、人生,訴說喜怒哀樂。人際交往正是實現這一願望的最好方式。通過人際交往,可以滿足大學生對友誼、歸屬、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動地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價值,併產生對集體和他人的親密感和依戀之情,從而獲得充實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人際交往是協調一個集體關係、形成集體合力的紐帶。而一個良好的集體,能促進青年學生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如正義感、同情心、樂觀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愛的人際關係中成長起來的。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能夠增進學生集體的凝聚力,成爲集體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積極向上的,反之,不利於個體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2

在假期閒暇之餘,我閱讀了與專業課有關的《管理心理學》一書。“管理心理學是研究管理過程中個體的行爲規律及其潛在心理機制的一門學科,”也是管理實踐者們關注的一門學科。

書中介紹與其將它籠統地稱爲管理心理學,不如稱爲“管理學取向的管理心理學”或者“從組織角度出發的管理心理學。”它作爲應用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旨在研究“心理學取向的管理心理學”——它既突出了人及其心理髮展本身作爲組織管理目標之一的地位,重視管理心理學作爲工具性學科,爲實現組織目標服務,又將企業組織看做背景和舞臺,指出在企業中存在的心理學現象及應對措施。這本書在深入細緻的揭示組織行爲背後的微觀心理機制的同時,爲實現平等的.、互動的人本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知識和理論知識。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歷史沿革和現狀以及各種基礎理論,如激勵理論、領導與領導理論等。從大的方面來看,書中講述了動機管理,認知管理,情緒管理,行爲管理以及組織管理幾大類內容,詳細全面地講述了在組織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存在的情況,幫助讀者系統地認識到組織管理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對企業中的管理者有很大的啓發。

書中有很多與專業課相關的內容出現。比如,激勵理論及應用在薪酬管理中曾經提及到,這一塊內容介紹了薪酬的分類及定義,薪酬激勵的原則,也提到了寬帶薪酬和員工持股計劃,這些和書上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勝任特徵模型也是兩本書裏共同提到的,但是他們有不同的地方:《管理心理學》中講了麥克萊蘭認爲勝任特徵除了知識,技能,自我概念,特質和動機五個方面之外,還包括社會角色。他把勝任特徵模型劃分爲兩大部分,水上冰山的部分是基準性勝任特徵,水下冰山的部分是鑑別性勝任特徵。講了專業課書籍中沒有提到的內容。此外,書中對理論的論述更加詳細,有的會結合案例來講解,在每一節之後都附有一個案例或者與所講內容有關的拓展資料,使讀者充分的理解理論的本意。

衝突管理是專業書中沒有提到的,然而這本書中卻提到了——衝突管理一共有五種風格,包括協同,迴避,鬥爭,遷就,折中。在遇到衝突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衝突管理策略,可以強調高級目標,減少差異化,增進溝通和理解,降低任務的依賴性,增加資源或者明確規則與程序。此外,管理者還可以通過談判解決衝突,或者邀請第三方介入解決分歧。

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加深了對專業課所學內容的印象,對知識的內容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更深刻的體會,也構建了更加完整的知識框架和體系。

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3

在我讀書之時,課堂上就學習過《管理心理學》這一門課程,但在當時我並沒有很用功深讀這門課,而只是老師說什麼就記什麼。這種學習可以用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來徹底形容。

但自從我踏上工作崗位,原先的看法就有了很大的改變。覺得《管理心理學》值得再仔細地讀一遍,因此又重新翻出了這一本老書。

《管理心理學》到底是怎樣一門學科呢?從書中可以概括爲是研究管理領域中人的心理行爲運動規律的學科。它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本書分爲五大部分,分別是:總論、個性心理、管理行爲、人羣行爲和心理測定。這五大部分,我感觸最深的是個性心理以及人羣心理,因爲我覺得在工作中學習中最有幫助。

個性心理先從個性談起,談到了氣質、性格及能力。從中讓我初步瞭解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爲基礎,而能力的發展水平又受到性格特徵的影響。這一點我有體會。如果一個人對待工作、對待集體與個人等方面性格優良,其能力的發展一定快。所以能力大部分還是取決於後天因素。性格受生活環境的制約,雖說氣質也是有一定影響。氣質大部是取決於先天。

從以上敘述中,讓我瞭解到一個人的氣質和性格對其工作是尤爲重要,特別是我們服務性行業。如果能處處合理用好自己氣質和性格(脾氣),對於在工作中能爲自己及領導減少不少的麻煩,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個性心理中談到了挫折,書中從挫折形成的原因、表現形式及種類等方面對其做了很詳細地解釋和分析,挫折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會遇到的。因此對於這一章節學習不僅對在實際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是很有幫助的。可以讓我們遇到挫折時不慌不忙,用最好的辦法來處理和解決而不影響工作和生活。

在人羣心理這一部分中,消費者心理這一章節對我們最有實際意義。本節第一點談到的就是消費者行爲,在原先我一定認爲購買者與銷售者的'關係只是單純貨物買賣關係。但在讀了這一節,讓我深刻地瞭解到不只是這一點,實際還存在着傳達消息這一關鍵。提到傳達消息那就涉及到日常的服務,如果在買賣中沒有一句話,那又如何傳達消息。而且傳達消息對消費者行爲的研究,對開發新市場,有效分割市場,促進零售有着很大作用。因此更應該要注重服務,爲領導提供我們一線的最新市場信息。

之後又談到消費者行爲的心理影響和它的社會關係都是那麼的實際有用,讓我增長了不少的知識。

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4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一直以來我都對心理學充滿了好奇與興趣,但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與之相關的課程。因此當我看到選修課程中有《心理學與生活》這一門課程時,我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

對於我來說,選擇這門課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選擇課程的時候我把興趣放在第一位。記得有一位老師對我說過:“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從事自己所喜歡的職業並從中賺錢。”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不管是選擇職業還是課程或者是其他更復雜的選擇,我都會把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因爲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從中受益。

其次,我想對自己有個深入的瞭解和認識。而《心理學與生活》或許能幫助我更加的瞭解自己,學會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學會如何放鬆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貴有自知之明”,說的是人要不斷認識自己。因此,選擇這門課程絕對沒錯。

最後,我相信學習心理學與生活,不僅對於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義,同時對於關注他人,幫助他人也有重要意義。我希望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可以學會觀察並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

對這門課程的學習雖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時間,說不上深入瞭解了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但我確實收穫不少。雖然這只是選修課,但我確從未錯過蔡老師的每一節課。或許有一部分同學對於大學的大部分課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厭煩的心理,出於壓抑且無聊的課堂氛圍。與之相反的,《心理學與生活》帶給我的是無盡的興趣與快樂。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的以前,它總給我一種很玄的感覺,總以爲它和算命一樣有點不可捉摸,但是通過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學源於生活,又指導生活。

在蔡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心理學的奧妙,感受到幸福和快樂作爲一門學問來研究時的魅力,而不僅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有的時候比照個人經歷覺得這些理論真的是很有道理的,並非故弄玄虛,也越發感受了心理學的魅力。蔡老師的課堂整個過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覺整個人輕鬆了不少,不僅緩解了我們在上完專業課後的壓抑,還學到了不少東西。

經過對心理學與生活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想要了解自己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漸漸瞭解自己之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複雜。但是現在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與生活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着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

通過心理學與生活的學習,我的性格、爲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爲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與生活課程對我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着。

心理學與生活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心理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在課堂上爲我們講催眠術的蔡老師,使我終於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放開胸襟,包容這個世界,我們的生活會很超然,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雖然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它帶給我的收穫真的很多,但我還是覺得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想去了解和領悟。如前,開始有點小後悔爲什麼當時沒有選擇心理學專業。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多點了解一些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現代心理學,瞭解心理學的發展史,學習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通過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人生的知識。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學方法,認識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幫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師能在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中多講一些關於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知識。當今社會,在物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尋找心理的健康與和諧,已成爲現代社會重要的新課題。

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爲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因爲心理學與生活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5

近期讀完了華南師範大學遲毓凱教授的《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這本書主要是從學生的心理學特徵出發,結合一些具體的案例,談了一些學生管理方面的方法,可謂乾貨滿滿。

讀完全書的一個比較大的感觸是,學生管理工作不僅僅是一項憑着愛心和耐心就能做好的工作,它也是藝術,也是科學。愛心是基本條件,但是愛心卻不能成爲學生管理和教育影響的關鍵因素。這裏需要將心理學知識用於學生管理實踐。

全書讀來,滿滿的是教師的“套路”。而這些“套路”的背後其實也就是心理學的基本規律,藉此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地發展。

全書分爲“學生管理中的教師定位”、“學生管理中的影響策略”、“學生管理中的情境策略”三個大部分,我這裏就其中一些感觸比較深的部分做一些記錄和分享。

一、“在學生管理中的教師定位”

其一,做學生的“重要他人”。

即對一個人心裏發展和人格形成極具重要性的人物。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爲學生生命成長中的“重要他人”,那麼他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一定更有成效。在個體發展的不同階段,重要他人是變化的。總的來說,幼兒時期是家長,童年時期是教師,青少年時期是朋友,青年時期是戀人,你的一生,會因爲這四個人而改變。教師應該根據青少年心理髮展的特點做好教師自己的定位。既然高中階段,學生最在意朋友的看法,那麼教師要想將思想工作落到實處,就需要去做他們的“朋友”。

成爲朋友的關鍵在於成爲“有用的”、值得交的人。這主要包括了“有能力,會絕招”、“有個性,重儀表”、“有活動,善分享”、“真誠,夠意思”,最後還有一個問題“真的要和學生交朋友嗎”,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交朋友有益,但是時機很重要。

教師不是不能和學生交朋友,有效的管理、深入的溝通還必須以朋友的身份才能達成。教師的問題不是交不交朋友,而是交朋友的時機。教師應該在權威不容置疑,衆人皆敬且畏的時候,才和學生交朋友,即“先嚴後寬”。此時的學生會覺得教師的.親密態度來之不易,願意與之接觸;同時,也會對自己的言行有所收斂,不會得意忘形,無所顧忌。在教師權威形象還沒有樹立起來之前,不要急於交往。

“先嚴後寬,嚴後必寬”不僅是教師管理學生的一般法則,也是教育、影響、管理的一般法則,做父母的教育子女也應如此。從人生髮展來看,幼兒園國小之前,父母恰恰應該嚴厲一些,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國小多和教師合作、溝通;到中學之後放下身段,來做他的朋友;大學之後讓他自己去外面闖世界。這裏,其實也蘊含了一個先嚴後寬,先權威後朋友的過程。

當老師不要怕學生罵。學生罵你,可能是你管理的一個必經階段。人性有善惡,學生也有善的一面和惡的一面,發揚學生的善端,抑制學生的惡端,可能教師就要採用一些必要的手段,而這並不能獲得每個學生的認可和滿意。當你嚴肅處理學生的錯誤,嚴格要求學生的紀律時,學生就可能會罵你,但即使學生罵,只要教師做得問心無愧,也還必須得做下去。

其二,讓做有影響力的教師——如何讓學生喜歡你。

成年人在學習中,只要覺得講課的內容有道理,就會記下來,不會太在意講課人的外貌,或是是否招人喜歡。但是青少年很多時候願意學一門學科,不一定是因爲自己擅長,或者課程有意思,而是因爲喜歡講課者,即因爲欣賞一位教師而愛好一門學科。

從心理學上來看,我們會喜歡什麼樣的人呢?

我們喜歡美人、我們喜歡喜歡我們的人、我們喜歡和我們相似的人。

其中,我們喜歡和我們相似的人這一點很有意思。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的,都需要、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而當一個人發現了另一個人與自己的相似之處,就覺得對方更可能認可自己。換言之,一個與自己有共同點的人,他存在的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和認可,他的存在就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自己的正確,而當一個人受到認可和肯定的時候,開心則是必然的事情了。

然而,尋找共同點只是教育的開始,並不是教育的目的。我們之所以和學生一起尋找共同點,是爲了讓學生受到我們的教育影響,讓教師說的話能進一步影響和改善學生的現狀。即有意識地“跟”上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而後面必須有一個“帶”的過程,即將學生從當前的不良狀態中“帶”出來。這是一個“先跟後帶”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先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其行爲動機中的合理處,表達理解和認可,然後再加以引導。

二、學生管理中的影響策略

其一,學生髮生衝突時如何處理

青少年情緒容易激動,有時還會發生同學之間的肢體衝突。這時候其實教師跟他們說什麼道理他們都是聽不進去的,所以當學生髮生衝突,或者與學生髮生衝突時,如果有旁人在場,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先把激動的學生情緒平穩下來爲第一要義。不要用情緒處理情緒。學生情緒激動的時候,老師也用激動的情緒去處理問題,就很容易發生衝突。許多師生衝突的案例表明,衝突事件的起因往往並不大,但造成嚴重的後果,往往具備學生情緒激動、周圍人羣圍觀、教師價值判斷三個條件。情緒激動,激動時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人羣圍觀,學生往往更爲顧及自己的臉面;教師的價值判斷,即當場就指出誰對誰錯,即使說得對,也會使被批評者難堪。這三種因素集中在一起,就必然造成師生言語甚至肢體衝突的後果。

比如當學生打架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叫其他同學將他們拉開,然後開始上課,這時候往往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很多時候情緒也就平復了。當然課下還是應該再找來二人問明情況,做後續處理。這也就是書裏提到的情緒策略。

其二,學生如何表揚和懲罰

表揚和懲罰應該注意時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個有效的表揚應該在學生心目中留下如此的感覺:只要我認真去做,就會得到老師的認可和鼓勵的,但老師什麼時候表揚我,以什麼方式表揚我,表揚的強度如何,我不知道。批評也是如此。

教育是一門科學,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調整。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內容在大學階段也學過,但是內容往往脫離一線教學,而且非常理論,所以收穫不大。工作以後經歷了一些教學實踐,結合自己的困惑再去看這些內容才感覺很有收穫。當然這與這本書巧妙地將晦澀難懂的理論深入淺出地結合具體案例來分析密不可分。以後還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