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論文【優選】

心理學1.46W

在各領域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社會心理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社會心理學論文【優選】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

摘要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最小的經濟單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的成敗,不僅關係到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關係到家庭的安寧和幸福,還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未來。本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對孩子健康成長影響的同時,提出了改善家庭教育、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方法。

家庭教育要着力於用言傳身教激勵等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爲習慣。

關鍵字:家庭教育,教育方法,挫折教育,言傳身教,習慣培養

1 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然而,許多父母爲愛孩子而阻礙了孩子的發展,甚至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其主要表現爲:

其一、物質上過度滿足。基本上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生怕孩子受了委屈。這樣使孩子既無累之苦,又無凍餒之憂,習慣於坐享其成、養尊處優,不知生活艱難、不懂節儉、不願付出; 常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尊重父母及他人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視享樂爲氣派、將奢侈當瀟灑,怕艱苦奮鬥,缺乏直面社會人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其二、行爲上過分遷就。總認爲樹大自然直,只要學習成績上去了,其它都可以馬虎遷就。這就容易形成孩子固執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個性,促長孩子我行我素、蠻不講理的“霸氣”,使孩子心中只有自我,自私自利,缺乏團結合作精神,缺乏崇高理想和強烈責任心、使命感,尤其缺乏爲理想事業獻身的精神。

其三、生活上過多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乃至學習用品幾乎完全由父母包辦代替,總認爲這樣能幫助孩子排除干擾,使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殊不知,這樣既助長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又縮小了孩子自主探索空間,減少了孩子自我鍛鍊、自我提高的機會,弱化了孩子獨立自主意識,壓抑了孩子求新求異、開拓進取的天性。與生活上的過度滿足、過分遷就、過多照顧相反,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往往期望過高、要求過嚴、督促過急,不切實際地與人攀比。這樣不僅容易使孩子經常處在緊張和焦慮之中,導致學習興趣減弱、學習效率下降、學習成績難以提高,而且可能引發心理疾病,損害身體健康,甚至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惡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妨礙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真誠地關愛孩子,既天經地義,又是取得家庭教育實效的前提。但爲了孩子健康成長、成材,父母必須注意愛的方式和分寸,把握要求的尺度,在心與心的溝通和情與情的交融過程中,既關心愛護、尊重。

2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小孩子的世界觀尚未形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成爲孩子學習的範例,可能影響到子女的一生。中國有一句老話: 身教重於言教,用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是十分貼切的。因此,作爲家長要率先垂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需做到,爲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也由於孩子的模仿性強,父母的言行如何,往往會對孩子產生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一、家庭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性。首先,父母雙方應相互理解、相互敬重、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努力營造友好和睦、民主溫馨的家庭氛圍,引導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尊重父母的辛勤勞動,切忌相互埋怨、相互指責; 其次,不要當着孩子的面隨意對他人尤其是孩子的同學、家長或老師品頭論足,而是要引導孩子遇事多從對方的角度想想,學會寬容別人,尤其是在孩子與別人產生矛盾或摩擦時。

第二、遇事則教,遇物則誨。父母要正確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娛樂與孩子教育之間的關係,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多與孩子的科任教師和班主任聯繫,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把握好教育時機,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不要等問題積累成堆或出現大問題時,再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 切實把握好理智與情感的關係。真正把孩子教育作爲夫妻雙方共同的義務、責任和常規性工作,而不是生活的佐料,更不是情緒發泄的對象。在關心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注意結合日常生活進行積極引導,努力促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3 注重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創造,又會遇到各種挫折,即所謂“碰釘子”。心理學上認爲它是“當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障礙或干擾時所表現的情緒狀態”,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生活內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這樣:成果未成,先嚐苦果;壯志未酬,先遭失敗。拒絕挫折,就等於拒絕成功,如果在幼年時期受到積極的挫折教育,就會理順受挫折的情緒,給自己開拓出可以容納自己奮進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時期缺乏積極的挫折教育,長大後一旦遇到大學聯考落榜、招工無名等挫折時,就會爆發“人生危機”。

現在,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而忽視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精神,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培養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也是孩子心理髮展所需要的。

3.1創設情景提供機會,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

幼兒的活動範圍有限,許多挫折是現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景和機會,讓幼兒得到各方面的鍛鍊。爲了提高幼兒對挫折承受能力,我們可設置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有目的地去培養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說遠足、勞動、競賽、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鍊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

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最喜歡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容易讓幼兒接受和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在遊戲時可設置一些人爲的障礙,讓幼兒自己解決……如讓幼兒到暗房子裏去取東西;和小朋友鬧矛盾怎麼辦;戶外遊戲時引導幼兒走“獨木橋”爬障礙物,在角色遊戲中可安排幼兒分別扮演人際關係衝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讓他們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分析產生衝突的原因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創設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兒喜愛的玩具藏起來,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等等;

3.2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於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幼兒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作爲教師應儘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沒關係,老師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或者說:“沒關係,很快就會好的。”老師這樣的行爲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另外,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爲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於面對困難,面對挑戰。遊戲走“獨木橋”時丁丁會說:“老師我怕,我不走”。這時我說“別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過去,你也一樣能做好。”或者說“我相信你會跟張鑫一樣勇敢的。”這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的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了戰勝困難的自信。這時,我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3.3爲幼兒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羣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於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練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總之,教會幼兒面對挫折,戰勝挫折,並非一朝一夕可得,也並非刻意追求能成,關鍵是順其自然,順應幼兒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兒能獨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獨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恆。任何放縱和遷就的行爲都會造成幼兒的依賴思想,要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本領。

3.4把握適度,挫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表現出畏縮、退卻、逃避等行爲,因此,作爲我們就應該在平時有意識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跳一跳就夠得到的任務,讓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難退卻、逃避的時候可以有一些批評,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爲不忍心、捨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願意對孩子的行爲作出正確的評價。當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給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

4 勞動鍛鍊及培養好習慣

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素質,克服當前社會上青少年中懶散、浪費的現象,充分認識主體性、創造性的重要意義,重視實踐活動對孩子主體性、創新意識、創新性格、創新能力的決定作用,提供孩子各項實踐活動的機會,消除阻礙少年兒童創造性發展的各種因素。引導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 洗手帕、洗衣服、整理被褥等自理性勞動; 打掃衛生、煮飯洗碗等家務性勞動; 幫助幼小兒童、孤寡老人等公益勞動; 種菜摘果等生產性勞動,營造一個“勞動最光榮”的良好家庭氛。

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重點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學習上要重點培養獨立思考、單獨作業、勤於預習、精於預習、善於檢查等習慣。家長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並逐步養成獨立檢查和及時改錯的習慣。在網絡電子時代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不要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正確地認識網絡的價值與功能,學會利用網絡學習,明白網絡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習慣上,重點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強和規律化的生活習慣,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和按時就餐的生活規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要適當安排孩子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時間,如帶孩子假日旅遊、郊遊、跑步等。

5 注意教育方法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教育工作本身的複雜性要求家長必須懂得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並運用這些特點和規律來指導具體的教育工作。所以,家長做好以下三點:

( 1) 重視對孩子學習過程的管理,注意“抓反覆”和“反覆抓”。許多家長注重子女平時考試成績,以期將來考上好大學,而在其求學過程中則以“年齡尚小,大學聯考尚早”爲理由放鬆或疏忽了對學習過程的管理和關注; 也有許多家長只在孩子期末考試之後才關心其進步與否; 還有許多家長只在孩子成績明顯倒退或思想行爲出現嚴重偏差之後才感到焦慮。對於這些情況,家長必須從關心孩子的日常起居、思想行爲、心理情緒、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等細微方面入手,持之以恆、反覆不斷地觀察判斷孩子的思想狀況,及時糾正孩子的偏差,督促他們克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 2) 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促進孩子智力、智能水平的提高。要使一個人的智力全面、深入地得到開發,這個人必須博學深思、全面展,這是被無數先哲、智者證實了的。所以,家長必須全力支持學校對孩子的全方位教育,更要注意身體力行地對孩子進行廣泛興趣的培養,促使他們對所學課程全面重視,努力培養和促進學生在藝術和體育方面的興趣和發展,努力把他們培養成體魄健壯、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才。切忌把孩子侷限在基礎學科的學習中,防止將孩子培養成滿腦子公式名詞而一無所能的書呆子。

( 3)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講究教育方式方法,追求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場所,更是其天性、本能表現較充分的場所。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環境的獨有優勢,及時把握孩子的心理,通過家長了解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學校、對老師、對同學、對自己諸方面的看法,及時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態。然後利用茶餘飯後、日常閒話的機會,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思想,潛移默化地對其思想行爲加以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家庭、家長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進孩子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宗友,周浪.家庭教育策略淺探.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4.

[2] 趙慧榮.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甘肅日報.20xx.4.6.

[3] 王剛.中國家庭教育成功指南.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xx.

[4] 彭立榮.家庭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1993.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2

教育社會心理學作爲一門僅有30餘年歷史的新興學科,學科體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還需進一步深入。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對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作論證和探討,並提出關於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新見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篇社會心理學論文的具體內容。

題目: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探索

社會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有關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研究時間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理論學說、內容體系、以及學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來完善其知識體系。高等師範院校開設社會心理學課程需要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使師範生能廣泛深入、簡潔扼要地掌握社會心理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認識本學科在教育實踐及個體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並獲得初步實踐體驗,發展獨立思考、獨立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本文依託高師院校的教學資源和自主的教學環境,在多年社會心理學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將社會心理學課程與有效教學理念結合運用,進一步提高社會心理學的教學效果。

一、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及其教學目標

社會心理學是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個體或羣體對各種簡單或複雜的社會刺激所作的反應及所引起的社會心理活動和社會行爲,以及各種社會問題和現象的發生機制,從而幫助羣體預測和調控其社會行爲,幫助個體理解和調節自身和他人的行爲。不同羣體之間和個體之間表現出不同的行爲特徵,但支配着它們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會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學的和經驗的個人因素,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就是不同行爲背後的影響和制約因素,它們共同組成個體和羣體行爲的支配系統。

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力求使學生在多維視野下從宏觀的社會層面、中觀的羣體層面和微觀的個體層面理解人們在不同社會情境下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或文化行爲的發生、發展、變化及其規律,其中社會層面包括風俗、國民性、民族心理特徵、時尚等,羣體層面包括社會影響、羣體心理氛圍、羣體凝聚力等,個體層面包括自我意識、個體社會化、社會知覺、社會態度、社會動機、社會學習、人際交往等。在掌握社會心理學原理及理論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將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應用於實踐,利用心理學實驗設計及測量等間接方法觀察和解人的社會行爲,進而在教育實踐中更好地把控班集體行爲、管理教堂。具體目標有:首先,幫助學生掌握社會心理學知識理論,形成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素養;其次,通過實踐和實驗課程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社會心理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再次,能夠設計與社會心理學相關的實驗研究,同時具備數據分析和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最後,在教育實踐中,能夠將社會心理學知識運用於教學和課堂管理。

高師院校開設社會心理學課程的目的是,通過對社會心理學的有效學習能夠使師範生認識自我心理髮展特點,解社會行爲的發生機制,並運用所學的社會心理學知識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優化個體的心理素質,指導自己的社會交往行爲,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運用於教育實踐,解、處理和引導學生在班級及其他團體中中的社會心理和行爲方式。

二、有效教學理念及其本質特徵

有效教學理念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實用主義哲學、行爲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有效教學的教學過程是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師在採取有效教學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強調教學投入與教學產出之間的合理比例關係。

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教師具有效益觀念和不斷反思的意識、教學目標具有可行性、教學效果具有可測性等。有效教學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學,具體如下:1、有效益。指教學目標是具體可行的,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有無效益的唯一指標。2、有效率。指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是簡潔、省時、高效的,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教學效率爲有效教學時間與實際教學時間之比,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獲得的進展越大,或者學生獲得相同提升所用時間越短,教學效率越高。3、有效果。指教學效果是量化可測的,學生在學業成績、認知水平、學習態度等方面有着明顯並且具體可見的提升,學有所得。

三、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

社會心理學既是一門具有很強理論性的學科,又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心理學史家墨菲說:“社會心理學的一隻腳站在實驗科學的基礎上,另一隻腳則是處於社會變革的波濤起伏之中。”1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社會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理論和技能,獲得初步實驗體驗,發展獨立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涉及到課堂教學的全程,包括教學之前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氛圍的營造、教學目標的明確;課堂進行中的策略實施與監控、課堂行爲的管理、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參與度的提高等;同時要注重學習結果的反饋及評價。

(一)有效教學準備策略

有效教學準備策略是教師在以學生爲教學主體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基礎上,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量化的教學目標爲前提,根據課程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可操作性強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過程。

1.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明確學生是教學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全面審視其所有能力的價值,不能過分關注學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學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纔是教學的核心。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呈正相關,學生通過認知、行爲和情感三種形式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基於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以問引思、以理導思、以變發思、以情激思,激發學生的學習心向、引導學生的自主活動。

2.關注教學目標的量化,導向教學成果的可測

桑代克認爲,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數量,凡有數量則可以測量。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應是有效的、明確的、具體的、可測的、多層次統一的。教學目標的行爲主體是學生,其行爲是外顯的,能通過學生的表達、操作、演示等具體的活動觀察到,並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級的、有進步目標的評估,一方面展示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併爲進一步的評價打下基礎。

3.基於內容的操作性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的細緻的安排和規劃。社會心理學課程採用基於內容的教學計劃模式,強調內容第一,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首先關注內容,第一步考慮教學材料和教學資源,第二步是活動方式和策略。這種計劃並不僅是指教學日曆、教學大綱,而是設計每節課將課程變成學生的活動、作業和任務的實際操作的教學計劃。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確定學生的起點狀態以及從起點到最終目標之間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標,並據此安排逐級完成目標的教學活動及其順序。

(二)有效教學實施策略

有效教學實施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爲主體力求使其獲得生成性進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手段,可採用基於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提高其獲得進步的效率。

1.關注課堂的生成

在教師的啓發與引導下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的知識聯動、問題驅動及對知識的理解、體驗、感悟即課堂的生成,其實質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教師一方面要通過精心的教學準備與情境設計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一方面要因勢利導,教學活動不拘泥於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學生的“旁逸斜出”時給予恰當的引導,促使學生在教學中淡化教師牽引的感覺,在自由的氛圍中實現對教學知識、技能的主動內化,使學生獲得非預期的生成性發展。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教學方式上課採用學生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首先要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根據設計好的問題情境選擇合作的具體方式,安排實施步驟。合作學習的方式很多,如小組討論、相互訓練、個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擬辯論、團體遊戲等。原則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並負責一部分任務,成員間相互幫助、互促互利。

例如,講到“偏見”時,抽取兩組學生,可採取模擬辯論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提出論題如“農民工子弟應該與城市孩子一起讀書”,把學生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模擬,探究偏見產生的根源,使學生加深印象並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見。講“圖式對人的影響”時,通過編排傳話小遊戲,編一段情景故事讓學生逐一傳下去,最後接到的同學複述情景故事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傳得面目全非的內容是如何受到圖式的影響,同時也深刻明白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的信息的不準確性。

另外,對於一些理論性知識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借鑑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學小組抽出一人組成若干個“專家”小組;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劃分爲若干學習單元,每個“專家”小組接受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深入學習,分工合作,集體備課,寫出較高質量的教案,在課堂上作爲“教師”向全班同學講解本單元知識並答疑釋惑。每個學習小組必須學習所有單元的內容,其每個成員同時是專家、教師和學習者,依據不同學習單元進行角色轉換。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其一是指導,即根據問題設計的需求和學生的需求進行指導;二是調控,即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反饋信息採取的調控措施;三是測驗,結束後的測驗用以檢查每個學習小組對任務的完成情況,評估教學效果。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3

摘 要: 本文通過兩項簡單的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對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方法的可用性問題從理論上作了初步探討。討論圍繞着實驗方法用於社會心理學問題的有效性和現實性問題展開,認爲實驗安排的現實意義是獲得有效性的基礎。同時,本文也涉及了實驗方法的科學道德問題,定量化研究的困難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識活動在實驗進程中的作用等問題。從這些問題的討論中,提出社會心理學實驗方法的特點及侷限性。更多心理學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心理學論文

1.實驗社會心理學概念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和社會有關的心理學問題的學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門較爲成熟的學科。作爲一門科學,其創始人馮特提出了兩種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學的取向或者說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和文化科學的取向或者說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

實驗社會心理學是以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現象的社會心理學分支。實驗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心理現象不作玄學思辨或空洞理論的探討,而是通過實驗,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相應的結論。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各種各樣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實驗社會心理學所運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實驗室實驗法在內的一切客觀方法,主要有: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系統觀察、比較文化的研究、檔案研究、測量法、統計法(包括相關法)、模擬法、訪問法、問卷法等。每一項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或採用上述一種方法,或同時採用幾種方法,所得結果比較準確和可靠。

2.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徵

2.1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是社會心理學研究最爲鮮明的特徵之一。持實證主義觀點的人認爲,科學的社會心理學的任務就是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抽樣調查收集各種經驗數據。他們認爲,唯有采取實證的方法才能達到科學的真理,唯有可被這種方法接近的現象纔是科學的興趣所在,才能被納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實證主義直接衍化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客觀主義(主張數據及其收集過程應剔除偏見)、行爲主義(主張只着眼於外顯行爲,堅決排斥直覺主義、心靈主義以及現象學)和操作主義(主張社會心理學使用的概念,其意義不能來自經驗過程之外)。

2.2實驗主義

自20世紀20年“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F.奧爾波特那本全面介紹實驗成果並系統闡述其個體主義立場的《社會心理學》發表,公認爲是“實驗社會心理學”(也叫“科學社會心理學)誕生的標誌,他首次將社會變量系統引入實驗室中以後,以實驗作爲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實際上成了社會心理學的主流。受實證主義影響,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們在研究方法上極力向一些精密學科靠攏,重定量而輕定性研究,力圖在控制得十分嚴格的實驗室中通過對變量的操縱來確定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以致實驗法,尤其是實驗室實驗基本成了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尋求答案問題的唯一方法。肖()和康斯坦佐(tanzo)斷言,只有在控制條件下進行的實驗室中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纔是科學的社會心理學。

2.3個體主義

在有關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批判性著述中,這一學科的個體主義傾向受到了學者們的高度關注。伊恩.帕克在《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中,將“社會心理學中無處不見的基本概念——個體主義”視爲與舊範式有關的五大觀點之一;A.佩皮在總結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教訓時更是明確地寫道:“縱觀構成美國社會心理學歷史的純理論和實際研究領域,我們會發現大多數有影響的重要學派及運動都將個人視爲研究中心。與此相對的是,那些以羣體或集羣現象爲重點的理論研究(即應用相互依賴或其他關係概念的理論研究),對該領域的影響則遠沒有那麼深遠。”F.奧爾波特在《社會心理學》中認爲:“社會心理學不應該被當作與個體心理學截然不同的學科,它是個體心理學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與個體的由其他同伴組成的環境相關聯的個體行爲。”“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爲的科學,這種行爲特指個體刺激別的個體時的行爲或對於別的個體的行爲的反應;社會心理學也描述個體的意識,這種意識特指對於社會事物與社會反應的意識。簡言之,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爲和社會意識的科學。”

3.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

3.1生態學的研究趨向日益濃厚

心理學研究的生態學取向既是當前心理學的一種改造運動,又是日益受到關注的一種心理學方法論。它主張在真實環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爲,即研究人的現實行爲和自然發生的心理過程,它在方法上採用的技術要求儘量保持心理和行爲發生的自然性,如採用準實驗設計、無覺察技術等。

生態學取向最早是在20世紀40年代,在心理學的社會行爲領域中出現。格式塔心理學家勒溫、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布倫斯維克,分別注意到當時的心理學研究不注意在現實環境會考察行爲和心理過程,力主在現實環境會考察行爲、心理與環境的關係,從而開創了心理學的生態學研究。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這種研究取向不但在社會心理學中繼續發展,拓展其在這個領域中的影響範圍,而且逐漸向心理學的其他領域擴張。20世紀90年代,生態學取向的研究更加具體化,屬於該研究模式下的各種專題不斷出現。

3.2文化這一重要的環境因素被列入對心理與行爲的考察過程之中

文化這一重要的環境因素被列入到對心理與行爲的考察過程之中,體現在:第一,實驗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學的興起是對作爲主流心理學的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反叛與分化,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社會心理學追求普適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國文化下的.社會心理學並不能解釋在所有其他文化下產生心理和行爲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心理學者的文化意識不斷增強,他們就文化對社會行爲的影響更爲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鑑了“主位與客位”的方法學,把在所有文化中對行爲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稱爲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稱爲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傳統社會心理學將歐美文化強加給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豐富的眼光來看待文化現象,促進多元化的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學化和多元化

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包括現場觀察法、深入訪談法、現場實驗法、實驗室實驗法、問卷法,還有個人生活史法、檔案材料分析法、話語分析法,等等。每一種研究方法的價值都是相對的,對某一種研究方法的強調是以犧牲另一種研究方法爲代價的。因此,對每一種研究方法都應抱着寬容的態度,在多元化觀念的指導下,實驗社會心理學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化和多元化,用各種方法的組合去彌補使用某一種方法所帶來的侷限。

3.4充實傳統課題研究內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課題

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社會心理學對於傳統的研究課題並不迴避或否棄,而是從新的角度進一步充實、擴展和深化。如對社會時尚、社會態度、社會認知等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僅僅拘泥於傳統的課題框架,已不能適應或包容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和理論認識的創新發展,爲此,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還增加了新的課題。諸如:社會潛能、社會慾望、民族潛意識等。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4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社會行爲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社會心理學不但包含了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也是一門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的學科,它的理論可以應用於現實社會中的人們的行爲的解釋、預測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場銷售領域的應用很廣泛。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動機、社會需要、社會認知、社會態度等理論都對各種銷售人員的工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市場營銷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調研、商品的設計包裝、宣傳規劃過程,以及商品的銷售。在營銷過程中,正確分析判斷客戶的需要,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建立使客戶接受的產品理念,並應用各種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售出去,是市場營銷創造價值與利潤的步驟。在營銷的每個環節中,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使得市場營銷在原有的舊的營銷模式下增添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創造市場價值與利潤。

一、需求調研階段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在高層次需要出現之前,較低層次的需要必須首先得到滿足。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以應用於分析客戶需求。

許多的客戶在購買商品時的需求基本都會優先滿足最迫切的需求,選擇由低到高的需求商品,優先選擇最急切需要的商品。例如在缺少食物時優先選擇補充用來滿足生理需求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們租用或購買住宅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周圍治安環境較好的地段等;出於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與周圍的人儘量保持一致等。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更多地分析、考慮客戶的需求,使我們在調查客戶,進行產品的開發開拓時,更容易把握市場的動態。

二、商品設計包裝、宣傳規劃階段

在商品的設計階段,可以用上“雙因子歸因理論”,即客戶只有“不滿意→沒有不滿意”以及“滿意→沒有滿意”的歸因情況,即不存在滿足了客戶的不滿意的基本需求就直接就導致客戶滿意的,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爲客戶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滿足了作爲客戶滿意的“激勵因子”之後,則可以將客戶的滿意度提高使其從“沒有不滿意”轉向“滿意”。

雖然在我們的常識,或甚至可以說時我們預期的角度看來如果我們解決了商品中使客戶不滿意的地方,客戶的態度就應該直接趨向對我們的產品感到滿意。但是雙因子歸因理論明確的告訴我們,當通過修改產品設計等方式解決了客戶的基本需求的不滿意的地方之後,實際換來的只是客戶對於被修改的相應產品的沒有不滿意的結果,而通過爲客戶預先着想提出的優化設計方案,並將其對客戶說明演示,符合客戶心目中的優質產品之後,客戶會更加的滿意進而增加使用的頻度。

雖然關於這點社會心理學理論和我們的常識有出入,但是通過對“雙因子歸因理論”的理解,對於我們實際的把握客戶對於商品功能設計的滿意與不滿意的歸因心理變化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在商品的包裝宣傳階段,我們最爲常用的是社會知覺,社會認知方面的知識,在宣傳中創造商品良好的第一印象將會極大地增加了商品的銷售業績。此外對於所謂的“明星”企業的宣傳所造成的品牌效應,使得大多的客戶也更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爲他們會覺得這種企業生產的產品將會更有保障。

三、商品銷售階段

這是商品營銷的實際階段,與用戶的溝通與交流也更多。在銷售產品時,掌握了社會心理學中尤其是顧客心理的人際知識的銷售業務員往往可以進行更有效的銷售。

在掌握一定的社會心理學之後,銷售人員可以與客戶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從而根據瞭解與判斷客戶的態度,使用人際溝通技巧轉變其消極態度,最終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

1、溝通

溝通是信息的傳遞與理解。溝通可以準確的瞭解客戶的需要,以及使客戶瞭解並接受產品。溝通是在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與客戶之間的相互認知,克服或消除由於信息不對稱及其他種種原因導致的相互之間的不利的認知偏差,並創建有利的認知結果,可以使客戶更容易接受併購買商品。

認知偏差有以下幾種:

首因效應(通常所指的第一印象)。在認知過程中,第一印象對認知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第一印象不光是對人,也可以對物,對企業。

如果客戶對銷售人員良好的第一印象將會極大的增加該客戶從該銷售人員處購買商品的機率。

並且有相關的統計研究數據指出,客戶有較高的概率會選擇購買他們所想購買的種類中第一眼看中的商品,這樣就無怪乎各大超市紛紛將物品分類存放,並將其中最好最貴的物品突出存放,以便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近因效應(通常所指的最近印象)。最近的印象對認知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當某人(或事物)的兩種信息連續被人感知時,人們總傾向於相信前一種信息,即第一印象起主要作用;然而當某人(或事物)的兩種信息是斷續的被人感知時,則是近因效應起主要作用。

所以熟人的推薦往往比由客戶陌生的銷售人員的推薦更爲有效。而且,間斷性的拜訪與定期的商品售後回訪更加利於產生近因效應,提供商品銷售的業績的潛在增長更加有利。

對於“明星”企業的品牌效應,也使得客戶也更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爲他們會覺得購買並使用這種企業生產的產品將會更有保障。

還有通過對產品的在持續的有選擇的時段進行宣傳曝光,造成的曝光效應,使得人們增加對其的喜歡,更有可能去購買這些產品。

暈輪效應。它是指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人格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人們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好或壞的特徵。

以貌取人是暈輪效應的一個典型事例。“品牌效應”在某些方面也應該可以算是暈輪效應的一個拓展。

通過與用戶的溝通和交流,掌握用戶的需要,消除用戶對於產品的認知上的不利偏差,並建立對與產品的有利認知,可以使客戶更容易接受併購買商品,從而創造更多的利潤和效益。目前有很多的銷售人員都在通過此種方式推銷產品。

2、態度以及說服

態度可使人們對相似的事物有相當一致的行爲。態度比認識和信仰更爲強烈,並且通常在長時期內較爲穩定,因此態度一經形成是很難改變的。

在商品銷售時,建立客戶的對產品信心,並逐步轉變其對商品的不利態度,這就需要銷售人員通過說服引導用戶接受併購買產品,這就需要用到社會心理學的說服模型,爲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實事求是地向客戶提供相關信息,既不過分誇大,也不過分縮小。過分誇大產品信息會使人產生懷疑和不信任,認爲說服者會從中獲取過多的好處,而不如從客戶角度說明信息更爲容易被客戶所接受。過分縮小相關信息則不易引起人們對於產品的重視。

(2)說服宣傳要曉以利害。說服的宣傳會使人們的內心感到有壓力,使客戶認爲只有聽從勸告轉變態度,才能消除心理上的負擔。

如果需要人們立即採取行動轉變態度,則說服宣傳選擇和其態度比較大的方法能夠引起較強烈的恐懼心理,使這種恐懼心理轉化爲一種動機力量。

當然說服要有適度的原則,因爲恐懼感引起的態度改變是成倒“U”形的,即當恐懼感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可能反而會有“自暴自棄”的情況發生,是用戶覺得即使做再多的改變也不會影響現有情況,導致其態度不做任何改變的情況。

(3)可以適當的使用正面說服、反面說服,以及正反結合的說服來對客戶進行說服。正面說服就是由銷售人員來進行銷售的說服,反面說服則是由已經購買商品的用戶進行推銷,這兩種方式的結合使用,更有利於客戶對於商品的瞭解以及作出相關的比較,最終以理性的趨向做出決定。

(4)通過活動的形式引導人們,利用暗示、模仿等心理作用促成銷售。例如舉辦商品相關的有獎活動,請準客戶參加,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客戶對商品的興趣,並且也擴大的商品的知名度。或召集準客戶開商品產品說明會,並在說明會中有意安排一些準客戶,會上當面洽談、簽單,其他與會者可能會在這些人的影響下也簽單。

再例如營銷人員可以向客戶介紹某個對該客戶有影響的人物買了什麼樣的商品,通過暗示等方法使其可以模仿或仿效他人購買相應的商品。

在商品營銷工作中,使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不但可以增強商品的競爭力,增加商品的利潤,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也有利於我們更瞭解客戶的需求,作出更適用的產品,從而更適應社會的發展進步。在商品營銷的流程中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5

摘要:

現今國小生大多是家庭的獨生子女,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也因爲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等親人對孩子百般寵愛、有求必應,從而使得許多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與不端品行。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因離異家庭或留守兒童的理由,導致這些孩子沒有監護人的嚴格管理和正確的教育撫養,最後自身缺點逐漸增加,甚至自暴自棄,失去希望。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喜歡被任何人約束,對師長的教育置若罔聞,有的還有牴觸、反抗情緒。對於這些心理上需要幫助、情感上需要關懷的孩子,他們的教育更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

關鍵詞:

後進生 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一、尊重孩子的差異

每位學生的性格與智力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生來就是高智商,有的生來身體或頭腦就有殘疾一樣,教師應該尊重孩子的'差異性,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衡量每位學生,更不應該對不同孩子持不同態度,而應一視同仁,把所有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培養,給予後進生足夠的關懷與愛護,不讓他們產生被歧視與被疏遠的感覺,而應讓他們感到學校的溫暖、教師的關愛。不要因爲他們學習成績差而放棄或感到厭煩,否則只會給這些後進生以極大的傷害,嚴重的還會毀了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與教育理念,讓這些後進生感到被重視、被理解、被關懷、被尊重,教師的尊重會影響其他學生對後進生的態度,這樣大家都沒有了歧視,剩下的只是尊重與關懷,將對後進生的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二、深入瞭解每位學生的家庭狀況

後進生會表現出封閉、羞怯、害怕、孤獨、倔強、暴躁等不良行爲,導致這些現象發生的根本理由有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家庭因素。因此教師要對這些學生開展教育,首先應該深入瞭解後進生的家庭狀況,掌握家庭實際情況對教育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轉變這些孩子的切入點,或治病救人的藥引子。教師要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狀況不是簡單易行的,因爲這些學生本身會有自卑心理,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家事,對家庭情況有所隱瞞。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開導教育,給這些學生以足夠的尊重,不要傷害他們的心理,可讓學生或敞開心扉或側面瞭解,在得到其家庭實際情況後,我們便可以根據這些現實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或開展教育行動,總之不能盲目地對這些心理上有理由的孩子展開說教,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好心辦壞事,傷害學生。

三、真誠地與學生溝通、不斷鼓勵

後進生時間久了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覺得社會不喜歡我們、家裏得不到關愛與溫暖、學校裏到處是歧視看不起的眼神,讓他們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四處遇冷受挫,而自己不可能轉變這種目前狀況。因而破罐子破摔。經常打架的會覺得還需要打架,讓大家怕我也是一種驕傲;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經常與老師唱反調,這樣在同學面前感覺很威風等不良現象愈演愈烈。此時教師應該與這些後進生真心交流,與他們交朋友,談他們喜歡的話題,讓他們把自己當做可以吐露心聲的人,之後再尋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以鼓勵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有可取之處,不只是缺點毛病,如果把這些優點發揮好同樣會讓同學、老師刮目相看,甚至他們的某些優點可以成爲全體學生學習的榜樣。這樣經常得到鼓勵,這些孩子就會看到希望,有了希望他們就會有所轉變,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四、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及實現理想的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後進生同樣如此,只是他們會把理想埋在心底,深深地埋藏起來,他們覺得自己如果說出自己有某某理想,想實現某某目標會被同學、老師笑話,自尊心會被傷害。所以他們通常讓人覺得自暴自棄、沒有理想就是自己的真實狀態,但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這些孩子也有理想、也有目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說出來,並朝着這個理想目標努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幫他們樹立近期可以實現的小的理想目標,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快樂,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這些切合實際的目標。之後再逐漸樹立遠大目標,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重拾信心,不放棄理想、不拋棄自我,只要自己不斷努力,理想均會實現。

五、做學生的楷模,發揮榜樣作用

榜樣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推動作用,國小時期,教師往往會成爲學生的第一榜樣,在國小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有了這個重要角色,教師應該淋漓盡致地發揮自身的榜樣的魅力與力量,可以和學生談談自己的成長經歷,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坎坷與磨難、艱辛與不易跟學生分享。通過現身說教告訴學生,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的道路上不只有甜蜜跟坦途,人總要經歷各種磨難與不幸纔會逐漸成長爲能抗擊風雨的強者。有的人會經歷家庭的不幸,有的人生來就是身殘或智殘……不幸有各種各樣的,但相同的是隻要自己努力拼搏、相信生活、樂觀向上,未來就會是豐富多彩的。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關注後進生的成長變化,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幫助,逐步培養他們成爲社會所需的有用人才。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6

社區老年教育作爲我國社區教育的重點,是老年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構建學習型和創新型社會的今天[1],各地已經越來越重視。如何開展社區老年教育成爲當今老年工作的熱點與焦點。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已經成爲開展社區教育的一個潮流與趨勢,不過目前效果還不是很理想。社會心理學作爲一門新型心理學,從很多方面爲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提供了啓發。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視角探索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社會心理學與社區老年教育的內在關聯

社會心理學是我國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主要精神是研究個體與社會層面的各種關係[2],研究個體面對社會所表現出的各種心態與心理狀態。老年羣體是一個社會化非常強的羣體,面對社會,表現出諸多的文化弱勢、心理弱勢與交往弱勢,需要加強引導、教育與關懷。因此,社會心理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爲老年教育提供一個重要的實驗場所。

1.社會心理學的原理與指導意義。社會心理學從個體與社會相互作用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規律。社會心理學不僅強調社會與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還重視關於社會情境的探討,重視個體的內在心理因素。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涉及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爲、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爲、羣體心理,以及應用社會心理學等層面,即理論與方法、社會個體、態度與行爲、社會影響和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等領域。專業定位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爲導向的社會心理學,並堅持自然科學框架下融合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思路。從研究領域來看,社會心理學研究常常被分爲三個領域,這三個領域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幾乎所有問題,其中個體過程---主要涉及與個體有關的心理與行爲研究,到目前爲止,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包括成就行爲與個體的工作績效、態度以及態度改變、歸因問題、個人知覺與自我意識、人格與社會發展、應激和情緒等方面的問題;研究人際過程這個領域,主要涵蓋了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領域,包括侵犯和助人行爲、人際吸引與愛情、從衆和服從、社會交換與社會影響、非語言的交流、性別角色和性別差異等內容;研究團體過程,主要從宏觀環境與團體的角度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爲問題,這個方面的研究包括跨文化的比較研究、擁擠與環境心理學、團體過程與組織行爲、種族偏見與倫理問題、健康心理學等。這些研究視角和內容爲開展教育工作提供了諸多的指導。

2.社會心理學與老年教育的關係。一是社會心理中的親社會行爲是老年道德提升的基礎。這要求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老年羣體的社會活動開展。二是社會心理中的羣體影響促進老年心理品質形成,這啓示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社會大衆以及老年羣體對老年個體的影響。三是正義公民心理爲社會風氣的好轉提供必要的助推作用,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培養老年人的正義精神品質。四是同情心理是社會救助的基礎,這啓示我們在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老年羣體善良本性的培養。五是情愛心理是形成老年家庭美德、家庭良好行爲的基礎。

二、當前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區老年教育是電大拓展自己發展空間和提升自己合法性的契機和平臺,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過程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也是我國老年教育和老年工作存在的問題[3].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有效性和積極性。

1.價值取向的單一化與功利化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定位存在一些問題,比較注重這項工作能否給電大帶來多少利益和好處,沒有很好地考慮能夠爲社區和地區老年工作做出多少貢獻;同時,電大對於老年教育的規律、老年羣體的心理髮展規律、社區教育的規律等方面挖掘不夠,凸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科學性不足;沒有很好地分析自身參與老年教育的各個環節,對這些環節的統籌協調不夠,凸顯系統性不足。這種發展理念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電大應該好好構思自己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發展取向和價值走向的課題。

2.內容體系的構建不完善,創新不夠,影響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內涵式發展。這方面主要表現如下:電大對自身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體系建構沒有很好地構思,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重視黨的政策教育與形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偏重應付性地完成一些硬性的政治任務,對老年人急需的休閒教育、心理調適、保健知識與其他方面的知識與常識的教育覆蓋不夠,彰顯了電大對老年教育的課程資源開發研究不夠。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根據老年羣體教育的實際情況,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體系設計。

3.在模式與方式上,網絡教育模式開展不夠,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徑與模式問題思考和設計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區老年羣體的網絡化特點[4],導致發揮老年羣體在老年教育過程中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方面做得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區老年羣體的交往活動特點來設計和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項目,導致電大參與老年教育工作對於老年羣體的活動項目採用不夠;沒有很好地走進老年羣體的心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導致電大在參與老年教育工作時對老年的心理輔導與心理調適做得很不夠,尤其是對一些空巢老人。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根據老年羣體教育的實際情況和現代社會網絡化的特點,不斷推動老年教育工作網絡化發展和生活化發展。

4.電大師資力量的不足,彰顯了老年教育工作人員的不足,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不夠,沒有很好地根據老年教育的需要和老年工作的特點來加強電大教師隊伍的培訓提高,導致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都豐富的雙師型的教師極度缺乏。

5.老年教育的`環境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後勤保障。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沒有出臺,彰顯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法律支持體系不健全[5];同時,地方政府對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種經費保障沒有很好地落實,導致這項工作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同時,當前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時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風氣,社會環境淨化不夠,網絡環境的清爽不夠。

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與經費支持,促使地方政府做好社會環境和網絡環境的治理。

三、主動運用社會心理學,不斷創新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路徑

針對我國社區老年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根據社會心理學與老年教育的關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時[6],積極運用社會心理學,從理論到實踐構建好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常態化機制,以此不斷拓展電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1.構建多元化的教育價值取向與發展理念,推動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健康發展。價值取向和發展理念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先導,因此,電大在參與地方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應按照社會心理學的要求,努力構建面向社會和未來的終身教育理念,將電大參與老年教育工作納入老年羣體的終身學習與教育視域下進行思考;構建面向社會與未來學習性的教育理念,突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學習性;注重老年教育的區域協調發展,突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公平性教育理念,讓每一位老年人接受到教育的人文關懷;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構建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理念,尊重老年教育的規律和老年工作的規律,注重對老年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面進行細化與系統化。

2.面向社會需要和老年需求,不斷拓展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範疇。教育內容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撐,因此,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時務必注重社會心理學對老年人文化弱勢、心理弱勢和交往弱勢的分析,積極主動拓展社區老年教育的視域[7],將心理、健康、交往、現代科技、現代文化等方面教育納入社區老年教育的內容體系中。一是從社會認知角度出發,變認知失調爲認知和諧。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羣體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對社會的認知和看法比較保守,已經出現了很多與當代社會發展不適應的現象,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將老年羣體的社會認知問題納入教育的視域,全力引導老年羣體提高自己的社會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二是從轉化社會態度入手,變學習服從爲學習內化。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羣體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學習的態度顯得很被動,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習慣於安排式教育,沒有真正將學習內容轉化爲自身的東西。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引導老年羣體的社會態度積極轉變,引領老年羣體形成一種健康的社會心態。三是從塑造角色意識着眼,變角色衝突爲角色認同。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羣體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社會角色問題,往往把自己置於一種社會邊緣化的角色定位,導致其心理的巨大弱勢。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老年羣體的社會角色的認同教育,注重引導老年正確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引導老年羣體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地方發展,引導老年羣體快樂生活和學習。四是從關係需求理論誘導,變人際衝突爲人際和諧。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羣體在人際交往上,由於一些利益或者一些優勢的比較,往往容易出現衝突和矛盾,導致老年人際關係的不和諧。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把老年羣體的交往世界作爲重要的教育內容來處理,豐富老年羣體的社交知識與提升其社交技能。

3.緊跟網絡化發展,推動電大參與社會老年教育信息化發展。教育模式與方式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好好分析社會心理學對老年教育模式的要求,多開展一些適宜老年羣體的志願活動、健身活動、學習活動,引領老年羣體在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健康與幸福指數;同時,充分利用老年羣體逐漸網絡化的特點,充分挖掘網絡資源,不斷開展網絡化的老年教育方式,以此不斷提升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水平,拓展老年教育的視域[8].

4.做好制度、經費、人員等方面的後勤保障工作,夯實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各項基礎。後勤保障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因此,電大在開展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好好分析老年羣體教育所需的政策法規、經費支撐、課程資源、人員配備等,積極向地方政府和社會爭取這些方面的支持與供給,這樣方能爲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奠定堅實的後盾。

5.全力提升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爲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提供雙師型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人力基礎。因此,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時要根據老年羣體的需要,從理論到實踐方面全力提升電大教師的素質與能力,尤其是提升教師隊伍的教育學、心理學、保健學、休閒學、家政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力求爲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打造一支雙師型社區教育隊伍,從而爲電大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提供現代化的教師隊伍。

總之,電大參與地方社區老年教育是一項複雜系統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電大與社會各界積極協作,同時也需要從不同視角去探索與嘗試。社會心理學視角爲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提供一種很好的視角和思路。目前重要的是,電大在投入地方社區老年教育的工作中,應該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相關原理與方法,結合老年羣體的特點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要求,不斷探索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規律與方法,將老年教育與整個社區教育結合起來考慮[9],力爭建構起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科學化、常態化機制。

參考文獻:

[1]劉明永。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社區老年教育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xx(9):6-9.

[2]王芳。聚焦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J].中科院院刊,20xx:98-107.

[3]喬維德。社區老年教育發展的瓶頸與對策[J].天津電大學報,20xx(1):52-55.

[4]蔡釩,林志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實踐初探---以溫州社區大學老年教育爲例[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1):8-12.

[5]董勇,王昕峯。獨立學院承接社區教育的路徑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xx(1):113-114.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7

心理學是研究社會情境因素如何影響個人和羣體思想、情感和社會行爲的一門科學。根據筆者對社會心理學學習的概念所形成的輪廓,心理學首先應當是建立在人最基本原始的心理活動和意識上,進而研究不同的外界(社會)條件下對人產生的普遍的情緒,行爲或看法等可感的效應。其基礎是個人的心理活動和思考反饋的能力,而條件則是社會(羣體)的影響。而其中的個人心理活動也顯然不全是自然的非條件反射,必然有一部分是長期接受社會影響而“培育”出的產物。因此,心理學與個體與社會都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它們共同作用的結果。那麼,如何認識社會心理學的個體與社會部分的獨立性和依賴性,並且做到將相關認知聯繫於生活中人們各種行爲的原因呢?研究瞭解並運用關於個體的部分應當掌握自我認知的知識,並聯系理解一系列生活中的例子。自我認知是對於自我的知識,包含自我,自我概念和自尊。我們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有或準確或粗略的認識,有整體認識,也有特定領域的認識。例如筆者自己,覺得自己是個不善於和別人交流的人,但能夠沉下心來去做好自己的工作。這就是筆者對自己的特定領域認識。有一條內容很有趣,是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外顯自尊是能讓人們明顯感覺到的,而內隱自尊更能暴露一個人意識深處對自己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評價與預期,參考文獻中提到了東方人在外隱自尊量表中不會自我拔高,但日本人的內隱自尊有自我拔高的特性。這讓筆者解決了一個困惑——爲什麼知道自己不是僞裝卻還總是有矛盾的兩面性格。筆者的孩子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比如:很多次考試結束她都垂頭喪氣抱怨要墊底了。成績出來後沒有想像的那麼糟,在平均線左右,她和筆者交談過,會一方面覺得很險,終究沒有墊底,但心裏同時會覺得不甘心,仍舊希望自己感覺糟糕的時候成績也能像平時一樣不錯。還有就是她很反感平均線的成績,覺得自己再差也不該僅僅只是平均水平,在她眼中,代表大衆的平均水平卻是自己的底限。可能其內隱自尊有明顯自我拔高趨勢,造成其永遠不會對自己的結果感到滿足和肯定。心理學關於個體的知識讓學習者對周圍人的矛盾心理有了更透徹的認識,能分析隱藏在性格與行爲背後的心理活動。關於自我知識的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社會化,他人的反饋,自我知覺,標籤激起等。其中他人的反饋揭示了一個互動的過程。對於我們的表現,他人會持有一定的看法,我們知曉後可能還會對自己的行爲表現做出相應的調整,而很多個他人的效應就類似於社會輿論的力量了,這也是心理學與從個體到社會息息相關的一個方面。社會化則更爲明顯。我們長時間身處社會這個大環境,參與各種道德文化社會宗教的活動,這些司空見慣的景與物成爲我們行爲與看法的“公理”,對我們的價值判斷觀念產生了巨大影響,從而影響到我們的心理活動。

同樣有趣貼近生活的還有關於自我歸因和自我障礙現象。貝姆的自我知覺理論提出:個體欲瞭解自己的態度,情緒和其他內在狀態,部分是通過對觀察他們自己外顯的行爲和行爲發生在其中的環境進行推論而得來的。我們會認爲受到誘因的人做出的行爲並非出自本意。貝姆認爲,我們觀察我們的行爲,看它是在外在控制下發生的`還是自動地發生並且只有在後者條件下,我們才根據自己的行爲推論態度,這可以解釋一些偏見的現象。還有凱利的自我歸因理論:是實體特異性(我會這樣做是普遍的反應或是說這是我不爲外界環境所改變的特性嗎),一致性反應(別人這樣做有他們的理由,我應當是受了他們的影響)還有一貫性(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這樣做的)。它們全面揭示了我們行爲的幾種原因,從中也可看出社會對個體影響的影子。此外,功與過的歸隱偏差可以解釋——人們趨向於將成功歸與自己而將失敗歸因於環境。筆者想起了一則笑話,孩子考砸了,父母互相指責這是像對方笨的原因,而當孩子做了什麼好事,又都說像自己。這是出於對自我的保護“防衛歸因”與一種天生的“自戀”機制嗎?這種現象也十分常見,也未嘗沒有它的好處。它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們過於頻繁地懷疑自己,但也會造成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弊端。自我障礙是把雙刃劍,但根據文獻顯示的調查結果,人們設置在自己前行道路上的障礙也會真正減少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這就好像一種逃避的心理,卻最終正是因爲這種看似註定的自己無法改變的“提前失敗”而敗走華容道。淺談筆者對心理學的個體方面知識的認知與應用後,繼續談談對社會對羣體的相應解讀。一個密切相關的方面,同時也是社會心理學研究重點的態度與態度的改變。態度更偏向於個體認知的方面,而其改變則強調了社會對其的作用。態度是個體對特定的人,觀念或事物的穩固的,由認識,情感和行爲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它包括認知成分,情感成分,行爲傾向成分,而這三個方面又相互影響。還是筆者的孩子,在中學階段學習物理前涉獵很多偵探小說,它們教給她很多知識(認知),她也對其中使用的物理原理感到十分好奇,產生強烈求知慾(情感),於是在學習物理時就會充滿了興趣還會把它與生活中的現象相聯繫(行爲傾向)。而態度的集合又形成了我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我們認識世界,瞭解世界,融入世界甚至改變世界都建立在對世界各個事物的態度的基礎上,由此,態度對價值觀對人生的影響可見一斑。個體的態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塑造:社會化,人際影響,個性影響,學習等。舉其中一例說明筆者的理解:社會化揭示了我們成長過程中學會相互學習,並對周圍環境的刺激做出儘可能恰當的解讀和反應的過程。“社會化是社會對個體的教化的過程”此言得之。倘若沒有社會化過程,人就失去了規範自己行爲以至於與團體的規則一致的壓力,於是便不能參與人類的社會活動。很難想象這是怎樣的局面。而正是這些社會化的力量,使得人們進入社會進行發展從而能夠反過來影響社會。這又是個體受到社會影響的例子,而且是可以無限延伸下去的相互影響。形象地來講,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就像織在個體與社會中的一張無窮盡的網,相互作用,過程複雜,而結果卻是恰好符合我們心中認識的真實感受。

下面談談態度的改變。可信性是一個日常生活中很平凡的意識,權威的人很容易在我們心中取得信任。我們會下意識給更加優秀偉大的人物添加光環。筆者看到過一篇有趣的文章,有人統計了較長一段時間內對商紂王暴行的描寫,發現冠於商紂王名下的酷刑數目居然在逐年增多。這樣不排除人們主觀上把各種酷刑訛傳於其名下的可能。連《三國演義》也不免把周瑜空城計寫入諸葛亮名下的安排。與此同時,動機和意圖也對態度產生了影響。如果聽到一個人發表的觀點明顯在爲自己的利益集團牟福利,我們對其觀點即理由的可行性會產生極大的懷疑,所謂“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是十分真切的體驗。還有“睡眠者效應”,是指一則溝通的說服力隨着時間而增長。它被很好地應用於廣告心理學。高可信性的溝通者即時能夠對被試着態度產生較大幅度的改變(名人代言短時間內可以說服很多消費者購買)而低可信性的溝通者即時沒有那麼明顯的效應(非知名人士代言不能短時間內收得很大成效)。但兩者隨着時間的改變趨勢卻是截然相反。筆者有一個設想,廣告可以在前期以名人代言的爲主(如佔80%)隨着時間推移逐步縮小其比例,爭取依照人們內心的心理“睡眠者效應”取得最佳廣告效果。這便是將心理學發現的規律運用於社會生活中取得實際效益的例子。不難發現,現在的商家越來越注重潛藏於人們內心深處的心理學力量,各種研究消費心理的項目如雨後春筍。能抓住顧客的心的商家,才能贏得社會市場的江山。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8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言語行爲,學者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對抱怨言語行爲進行了定義及研究。在語言學界,在抱怨言語行爲中,由於過去或正在進行的活動對說話人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說話人表達不滿、煩惱、責難以作爲對該活動的反應,並且這一抱怨常常講給對這一冒犯行爲至少要負部分責任的受話人。漢語抱怨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在國內還未見到。

心理學界對抱怨言語行爲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抱怨的心理原因、功能、後果,以及抱怨者的人格特徵等方面展開的。目前,國內也有一些關於抱怨言語行爲的心理學文章,但缺乏系統性和理論闡述,只是簡單的講述。另外,考慮到社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大部分的發展都在美國進行;因此,許多發現尚未在其他文化中進行驗證以確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本文就是通過對漢語抱怨言語行爲語料的分析,發現漢語抱怨言語行爲同樣具有自我表現的功能,因此提出漢語抱怨言語行爲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表現方式的觀點。下面首先介紹社會心理學中自我表現這一概念。

自我表現概念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自覺的印象控制過程稱作自我表現。自我表現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個基本方面,因爲大部分社會交往活動可以基於自我表現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爲可以被認爲是沒有自我表現的意圖。被廣泛使用的自我表現行爲分類是:把自我表現分爲自信的自我表現和防禦性的自我表現。可以肯定,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某種策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人們將抱怨作爲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是想給抱怨的傾聽者留下什麼印象呢?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呢?下文針對這兩個問題做詳細論述。

漢語抱怨言語行爲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抱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言語行爲現象,我們時常會聽到周圍其他人或我們自己抱怨天氣不好,考試題太難,工作壓力太大,或其它一些令人不滿意的行爲或事情。那麼,我們爲什麼要抱怨呢?有人會說:“我需要發泄!”是的,抱怨具有宣泄的功能,通過抱怨可以減少自己內心的認知失調所帶來的不愉快。但是,我們抱怨並不僅僅是爲了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或不快,有時,我們是爲了進行自我表現,也就是試圖被他人以自己所期待的方式來看待自己,這在社會心理學中稱之爲“印象管理”,無論我們是否親身體驗了對他人、某物或某一情形的不滿情緒,我們仍可能會進行抱怨,通過抱怨來影響我們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形成,試圖給他人留下各種不同的印象,並實現不同的目的。

抱怨表現個人屬性。首先,抱怨可以表現我們的個人屬性和品質,並達到同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目的。通過對抱怨言語行爲實施或抑制的自我控制,我們試圖留給別人不同的個人屬性印象。當我們的同事向我們抱怨公司老闆太苛刻時,如果我們隨聲附和他的抱怨,不管我們自己是否真得有同樣不滿的體驗,我們實際上都是在表現我們的個人屬性。這種情景下,抱怨成了我們之間關係的一個聯結點,我們之間產生了某種共鳴,拉長我們的談話,並達到了在我們之間建立起團結一致的.人際關係的目的。這就是我們通過抱怨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和我們的目的所在。相反,如果我沒有跟隨他抱怨,他很可能會認爲我不同意他的觀點,從而形成我和他不屬於一類的印象,他很可能結束他的談話或尋找其他傾聽對象。由此可見,抱怨同時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調節劑。

抱怨表現個人優勢。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自我體驗或聽到周圍人的這種對事物或他人的否定評價。在餐館吃飯時,有人會抱怨某道菜不正宗或某種酒不如另一類酒好喝,他的抱怨是要給同桌其他人造成一種印象:他對菜和酒挺有研究,他的品位很高或比其他人見過世面。在公司裏某一個部門主管可能會在老總面前抱怨其他人的無能,他是想給老總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即他很有能力。所有這些抱怨都是在傳遞一種信息:即我的期望和標準很高,並且通過這種印象實現被讚賞或被服從的目的。

抱怨表現個人弱勢。我們抱怨時,並不總是在表現自己的優勢,相反,有時我們抱怨是故意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比較弱勢,以期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和同情。

抱怨表現個人弱勢,保護自己的自尊和麪子。抱怨表現個人弱勢,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自尊和麪子。我們都希望別人覺得我們很棒,希望獲得別人的尊敬。告訴別人自己不好的表現是由於外在因素的影響,可以給失敗的自己“留點面子”。如果一個人準備做某事並且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做好它,這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這時如果我們通過抱怨一些事情,會挽救我們的面子。這時的抱怨是一種防禦性的自我表現方式,其實是一種找藉口的行爲。有的學生考試沒考好,害怕丟人,他會抱怨考試題太難,或別的同學作弊等。有的運動員參加比賽沒有取得好的成績,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就會在賽後抱怨自己身體有傷,或是裁判不公平。這些人都是在尋找藉口來挽救自己的面子,減小給其他人留下負面印象的程度。同時,通過抱怨,人們會產生一種自己不是太差勁的自我印象,保護了自尊。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漢語語境下人們進行抱怨不僅僅是一種內心不滿情緒的宣泄,人們還通過抱怨言語行爲完成各種自我表現:表現個人屬性、個人優勢和弱勢;並實現各種不同的目的:獲得別人讚賞、同情和關注;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自尊;挽救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但是這些想法和目的是否一定可以實現,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抱怨的內容、抱怨傾聽者的認知等,並可作爲今後研究的內容。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9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上世紀50年代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後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60年代中後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範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後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爲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觀的出現,昭示隨着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於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於社會心理學的失敗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爲自我發展的範式,在自然科學的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範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爲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於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繫,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於危機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被捲入危機,在其中扮演着各種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認識,發出不同的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的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的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的積澱。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誌:

1、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紛爭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映射着後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後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的結果。後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着對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對人的心理的“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的心理學差異與心理侷限的“理解”,促進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學的研究不再熱衷於去“證明”一個理論的“真”或“假”,因爲在後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後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於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對人的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的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的構成性爲幾點:

(1)要求以“現實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爲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強調心理的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的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的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的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的方法作爲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重要補充。後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爲止還處於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的影響也衆說紛紜。但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解釋也標誌着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的文化轉型。

2、“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興起如果說作爲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重要標誌,後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爲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能夠爲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的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的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的產物:從學科外部的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的心理學界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牀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的結果。與“認知的”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起意味着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轉變。“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認識到人的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的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的”視角,它顛倒了認知社會心理學的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爲文化的延伸或對應物置於審視的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着重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的表現?站在“文化的”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着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的探討。在意識與行爲的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的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的角度,分析個體的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爲。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個體主義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慮,文化的研究由此爲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的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着積極的意義。

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的緊密聯繫,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繫的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的西方社會心理學由於把追求的目標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適用的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脫離社會生活的實際,成爲一種純學術追求。

因此,緊密聯繫本土文化的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徵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0

摘要:

衆多高校已將“社會心理學”作爲普及大學生心理知識的通識課程,但傳統教學不注重將課程與社會需要、優化學生心理需要、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些因素結合,只是單純的理論講授,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有必要採取新的教學方法——基於合作學習的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學習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自身遇到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爲一位身心健康、具有合作精神、能力出衆、主動參與的真正受社會歡迎的人才。

關鍵詞:

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社會心理學

一、合作學習的提出和我國大學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學習的提出

Robert in在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用認知理論和動機理論解釋了合作學習(coperative learning)的優勢,從而使合作學習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應用。合作學習有利於改進學生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生課堂學習的心理氛圍,同時對提高學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質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稱爲是最近十年來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了“社會心理學”課程。作爲一門專業限選課,它的內容涉及影響個體社會行爲的多個因素,比如個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個體如何認識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會力量;個體基於積極或消極的社會關係;個體如何將社會心理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去。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他們對心理學理論知識體系的瞭解和掌握,同時還爲他們的學習、應對挫折、人際交往、溝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2.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當前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主要採用的是教師講授模式。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向學生傳授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學生按時聽課並做筆記,課程結束後參加本門課程的期終考試即可拿到學分。老師沒有對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關注和重視,這必然造成了我國大多數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缺乏創造意識和能力,缺乏對知識的質疑精神,最終也導致了大學生人才的質量令人擔憂的狀況。在大學“社會心理學”課堂上實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將變學生被動參與教學過程爲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合作教學充分調動了教學過程中每一個體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基於相互依賴的學習環境,能夠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理心。這不僅對大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和人際關係和諧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這也是我國大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

在大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爲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必然會採取一定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教學方法。過去常關注教師的教學思想,現在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人心理成長和發展。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作爲教學發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視學生思維方式、創造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心理,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積極做人、積極愉快的交往和獲得終身的發展。筆者在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爲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特別是針對大四學生到課率低的實際情況,基於合作學習視角之下,發揮角色扮演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得到了院領導和師生的一致好評,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

在“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着重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在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大學課堂上的許多理論,依靠單純的講授方法,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教學內容,更談不上深刻體會這種理論的現實價值所在。如果不改革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能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不活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的程度也不高,更談不上學生應用和解決自己實際生活中重大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了。筆者給大四文科學生上課時發現,學生到課率僅爲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學生考研複習、找工作、考各種資格證書,放鬆了對專業課程的要求。

高校“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須打破當前這種僵化和無效的教學模式。作爲目前全球衆多國家都在採用的一種富有實際效果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合作學習有利於解決目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設計時,應考慮到在該課堂的教學設計一般程序中,將構建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合作的結構爲主,同時還要把合作學習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務、方法、管理、評估、情境、技能等)納入到課堂教學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關於如何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而言,筆者採借了西方學生小組學習法中的“拼圖鏈接”和主題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生按自願的原則組成小組,每組成員不超過9人,老師將每次課程的學習內容按小組數量分成一定數量的單元。每個小組隨機從學習內容中抽取一個作爲本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小組內部討論和商量每位成員在這個學習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和身份。儘量讓每位學生都有一次機會成爲一次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教師”或“專家”。小組成員認可抽取到的教學內容,努力掌握內容,同時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和協作,集體備課,寫出一份質量較高的講義。在即將到來的課堂上,“專家”或“教師”將給所有的學生講授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同時由本組所有同學一起負責全部同學的疑難解答工作。每個小組都必須認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學內容,每位小組成員也不斷地進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轉換。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中,如何讓各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彼此關心,從而共同提高課堂學習的良好社會新氛圍是這種合作學習法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先講授相關理論,然後要求學生通過在各個主題扮演活動中實際的角色體驗活動掌握理論知識。比如講“偏見”這一章知識時,學生以9人爲一組,老師先對學生提出主題扮演活動的要求,然後由學生在各小組組長的分工下查找相關文獻和資料,設計主題劇本,討論主、次要演員的人選,經過彩排,最後開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的總結報告。筆者專門拿出6節課(共3次,每次2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全專業總共有76名學生,被隨機分成爲11組,每組爲6~7名學生,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會參與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之中,而且小組內部成員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間必然會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合作、高度互動的人際關係。在這種良好的人際氣氛中,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老師佈置的主題任務。每小組自願產生一名組長,組員在組長的組織協調下開展準備活動。筆者根據每章的重點內容,給出了11個主題(比如著名社會心理學專家蒞校講座、愛上你、傲慢與偏見、助人爲樂、一次重要會議等等),然後按隨機原則將學生分爲11個小組。其中各組的組長由學生自願申請擔任,但必須得到本小組成員的認可。角色扮演活動一般安排在本門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學生在學習了“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程的相關理論後,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通過合作學習,在統一的主題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動作爲一種對本門課程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

2.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筆者在對這種教學方式近10年的運用中,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同時也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學生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表現非常積極,爲了能讓本小組的扮演得到全專業和老師的肯定和認可,他們積極爲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出謀劃策、羣策羣力,不遺餘力地在一起討論劇本、商定演員、排演劇本,直至達到他們希望看到的效果爲止。筆者從學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屬於年輕人的活力和朝氣,內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樂。通過角色扮演活動,他們對“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的理論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同時學生的參與意識也在活動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們坦言自己在今後的人際相處中會更多地運用換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把學生放在中心和主體的位置,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隨着教師進一步積累教學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和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這門課會越上越好,讓更多的學生從合作學習中受益。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1

把P2P對等技術運用到虛擬學習社區中,通過對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學習,使之更加適應當前遠程教育領域分佈式協同的趨勢,爲解決當前網絡教育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路。

目前大多數虛擬學習社區和網絡學習環境都是建立在客戶端/服務器模式下的,這種模式隨着學習人數的增加會給服務器造成很大的負擔,導致服務器癱瘓,社區內的活動不能正常運行。

一、基於社會心理學理論的P2P虛擬學習社區的系統特徵分析

(一)理論支持——社會心理學理論

社會心理學理論指出教師和學習者角色發生轉變時,學習的協作性將增強。在虛擬學習社區中,系統爲學習者創建探索、發現、構建知識的情景,提供必要的構建知識的學習資源以及與外界環境包括夥伴、指導教師相互作用的手段。因此,在虛擬學習社區中,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與灌輸者的角色轉變爲學習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羣體的協作者、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和查詢者,學習者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爲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它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在意義建構過程中要求學習者蒐集並分析有關的大量信息和資料;需要將新、舊知識聯繫起來,並對這種聯繫加以認真思考。虛擬學習社區就是要促進和支持這種構建,而不是嚴格控制和支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這種學習更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自由性、情景性、協作性。

(二)技術支持——數據同步更新

在虛擬學習社區內應保證課程中的資源是連續的,同步的,這樣才能使學習者在任何時候收到的資源列表都是最新的。在客戶端/服務器模式中,服務器中集中存貯數據和備份數據,控制客戶端可以分享的資源,而在分佈式的P2P系統中,由於沒有服務器而使得數據的同步很複雜。在虛擬學習社區中,每一個參與的成員都能共享社區內的資源,當資源更新時,每個成員的信息及時保存備份後再同步更新後的數據。首先,假設學習者A,B,C是一個課堂對等組的.成員,這個對等組中只有一個管理成員BPA,這個管理成員只是負責這個組內的共享資源的更新。下一個假設是A剛剛修改了組內的一個共享資源,這次修改導致了更新信息的調整,顯示出被修改信息的名稱和被修改的部分。A通過組內複製服務提供的管道發佈這個修改信息,也就意味着這個信息將被組內其他的在線成員B、C和 BPA收到。B、C接收到這個信息後立即把這個更新的資源複製到本地資源,因此A、B、C現在都獲得修改的資源的備份信息。BPA在接收這個更新的過程中把這個更新信息存儲在緩存中,然後通過屬於管理對等組的管道把這個更新信息發送給其他的管理者。其他的管理成員隨後收到更新信息,同樣保存在緩存內。其他的管理者在緩存內存儲更新信息的備份,這樣可以使不在線的課程對等組的成員在下一個管理者那裏得到更新信息。假設D是這個課程對等組的非在線的成員,他再次上線的時候A已經修改了信息,但是這些修改信息還沒有傳輸到每一個管理員那裏,在這樣的情況下,D只能接收到組內的管理者BPA發佈的更新信息,而錯過其他的管理者發佈的更新的信息。爲了避免這種情況,D可以通過激活其他的組內成員執行一個錯誤保障檢測程序,這個程序可以把自己的更新信息與其他的成員的信息作比較,如果不同的話則複製其他成員的信息,以保證自己的信息與組內成員的一致。

二、基於社會心理學理論的P2P虛擬學習社區的結構及功能模塊設計

1.虛擬課堂是一個獨立的課程對等組,學生加入到這個對等組後,便可以使用組內的核心服務。學生和教師在這個虛擬課堂中能擺脫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方便的進行學習活動。教師的教學材料可以供大家下載,而且不受人數的限制,人數越多,下載速度越快;學生的個人學習材料和學習心得體會也可以給大家共享,以促進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助。

2.教師園地對等組模塊主要是爲教師提供更多的服務,以促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管道服務方便的將各種公告信息發佈給每一個學習者和上傳教學資料,通過即時通訊工具實現教師和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溝通,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正確指導,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3.休閒廣場爲教師和學生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在工作和學習疲倦的時候,就可以來到休閒廣場,這裏提供各種遊戲可以使人放鬆,並且在娛樂的同時還可以開發智力和培養協作精神。

三、基於社會心理學理論的P2P虛擬學習社區的構建

在P2P虛擬學習社區中爲學習者提供了學習與交流的環境,學習者之間可以很方便進行交流與知識共享,充分利用了P2P通信的優勢,從而快速有效地獲取學習信息。學習者之間進行交流與知識共享的過程,也是學習者之間進行社會性交互的過程。社會性交互是激發和產生知識共享的主要途徑,虛擬學習社區中學習者之間的知識共享與社會性交互都有着必然的聯繫。

從社會性心理學理論可知,學習者進行的社會性交互越多,獲得知識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可知,知識包括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通過網絡能夠看到的知識,而隱性知識卻隱藏在每一位共同體成員的頭腦中不論是顯性知識還是隱性知識都只能通過學習者之間社會性交互才能獲得。所以學習者之間可以通過P2P虛擬學習社區建立相關聯結,當一個學者對某一知識發出幫助請求時,所有具備這一知識的教師與請求者之間可建立知識共享的社會性網絡。如果某個學習者對某一知識提出搜索請求時,該搜索請求將按照指定格式被封裝成相應的消啓,然後發送到網絡的所有的資源結點,並在資源中心內進行檢索, 將相關檢索結果返回給請求學習者;如果資源庫沒有相關知識,就需要向社區中的其它學習夥伴發送搜索請求,收到搜索請求的學習者將會解析相應的搜索請求消息。然後學習者根據自己的資源情況提供相應的幫助請求。這時在擁有這一知識的學習者與教師之間便形成另外一個社會關係網絡平面。但在這個網絡中並不顯示沒有這一知識的學習夥伴。請求者可以從其中的任一個教師那裏得到幫助;以學習夥伴a爲例說明,a分別與教師b,c,d建立了聯結,他們與a可以在線即時通信與交流,方便及時地提供a所需的幫助信息。同時a可以對不同的教師所提供幫助的信息做出評價,依據與自己所需信息相匹配的程度確定其信譽級別,並利用社區所提供的分類方法上傳到數據中心,以備知識共享。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2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與價值。美國教育評價專家Stufflebeam等人認爲“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爲了證明(prove),而是爲了改進(improve)”。國際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評價專家Black,William進步提出,形成性評價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能夠收集學習信息的任務或者活動,這些反饋信息有助於改進教與學。國內有學者總結,形成性評價有利於對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管理,有利於及時反饋學習信息,指導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筆者認爲,形成性評價還有有利於實施多樣化的、靈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髮揮自主性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優勢。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我國大多數本科課程的教學評價一樣,社會心理學的教學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爲主,如有的研究者總結社會心理學的考試特點表現爲“閉卷多,開卷少;筆試多,口試、答辯方式少;理論考試多,技能、操作、實踐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試定論多,數次考試及綜合評價少”。結果強化了考試的“證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試的“改進(improve)”功能,不能爲教師與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來改進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爲考試而學習,忽視了平時的知識積累和能力的培養,勢必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

另外,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爲,生活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人們在社會心理與行爲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而當前的社會心理學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理論都是由西方心理學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爲研究對象提出的,其是否適合用來理解與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爲是可疑的,已有許多心理學家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從而推進了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因此,作爲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師就必須進行反思,當前習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是否有助於學生辯證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與研究能力,發揮自己的學習與研究的自主性,促進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教學評價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形成性評價無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評價方式的應用

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教師觀察、課堂討論、作業分析等多種形式,近年來教育評價的技術發展迅速,如日常表現評定、問題簡答、實地設計、學習檔案袋、個人展示評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應用。根據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我校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應用,以發揮兩種評價方式的各自優勢(終結性評價實施方便,易於量化)並互補其短。

課題組在20xx-2016年度的上下兩個學期中,對20xx和20xx級的兩個自然班的社會心理學教學進行了教學評價的改革實踐。其中,形成性評價採取的手段主要有:課堂討論、課後作業、小組論文寫作與彙報,小組案例搜索分析與彙報、教師評定與學生互評。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研究性教學的方式,向學生說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徵,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力,認真觀察並研究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以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爲的特徵,大膽地質疑現有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有效性。最後的成績評定中將小組與個人的成績綜合起來。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採用期末測試的形式。

由於研究過程中兩個自然班班額較小,並且沒有對照組,因此無法對研究實施的效果進行量化的評價。就期末測試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學生與往屆的學生沒有差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的`確可以看到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反思

形成性評價雖然有諸多優勢,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可能會妨礙實施效果,使評價偏離了預期的目標。

“形成性評價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明確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與他們當前知識、理解與技能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並引導他們採取行動縮小差距。”因此設立哪些形式與題目作爲形成性評價的內容,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分別評估自己的教與學,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大難點。其次,很多研究者討論過形成性評價的效度問題,如何設計有效的評價方式,以獲得清楚一致的評價標準,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效度,也需要更多的研究。第三,在國內的教學評價實踐中,形成性評價更多地成爲一種考覈的方式而不是發揮反饋信息的功能,背離了形成性評價的目標,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

課題組在研究之初在所在學校部門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多數教師都認爲當前的終結性評價方式不是一種“好”的評價方式,但是對於要實施形成性評價又都心存顧慮,很少有人表示會馬上開始採用新的評價方式。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的限制,二是應用形成性評價需要教師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如果不能從學校相關部門獲得足夠的支持,僅憑教師個人的行爲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當然任何的改革嘗試都是有價值的,總比固守原有的方式不做任何變通要好得多。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3

《社會心理學》和《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是繼《教師實用心理學》和《心理學原理》之後,由北京教育學院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組織撰寫的、供中國小教師及校長繼續教育使用的系列圖書之二。

第一章緒論,介紹社會心理學的一般問題,包括研究對象、學科性質、研究方法和發展簡史。

第二至六章是關於個體心理方面的。第二章講個體社會化,闡述個體怎樣在社會影響下從一個自然人變成一個有效的社會成員,並不斷成長和成熟。第三章自我概念,闡述一個人如何認識和對待自己,如何決定自己的所做所爲,使他成爲他自己。第四章社會動機,闡述人爲什麼會有行爲,爲什麼這樣行爲而不那樣行爲,如何使人行動起來。第五章社會知覺,闡述人是怎樣對他人形成印象的,爲什麼會形成偏見,怎樣使自己對他人的認識更正確。第六章社會態度,闡述態度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態度是怎樣形成的,人爲什麼會言行不一,怎樣改變人的態度。

第七章人際關係,闡述人際關係是怎樣建立起來的,我們喜歡什麼樣的人,不喜歡什麼樣的人。在競爭和合作中人表現出哪些心理和行爲上的特點。

第八章和第九章羣體心理,闡述羣體是怎樣形成的,怎樣保持羣體的'一致性。羣體情境怎樣影響個體的心理和行爲,使其表現出與單獨活動時不同的行爲方式。有效的工作羣體是怎樣的,什麼因素影響工作羣體的有效性。

第十章大衆心理現象,闡述輿論,流言,時尚和集羣等發生在大羣體中的心理現象。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人羣中,時刻離不開與人的關係,因此瞭解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人類社會,有助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他人,提高適應能力,更有意識地修養自己,提高處理方方面面關係的技能,提高辦事效率,當然也有助於個人的心理健康。

教育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育過程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心理的過程。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大量的是社會心理方面的,如學生的厭學情緒、師生關係緊張、課堂紀律不良、班級管理困難等,因此,掌握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提高人際交往技能,將使教師在解決這些問題上游刃有餘。爲此,我們向教師們推薦此書。

《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是北京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青年教師陳麗經多年研究撰寫的一本專著。該書與同類著作相比,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有獨特的理論體系。

該書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教育改革理論研究,包括教育改革的基本內涵、署教育改革的動因與歷史趨勢、教育改革與社會變革及人的發展關係等方面的研究;第二部分,教育改革操作技術研究,包括教育改革方案的設計、設施與評價等技術;第三部分,中國小具體教育改革實踐研究,包括教育思想的改革、中國小課程與教學改革、中國小德育改革;第四部分,主要是中外教育改革比較研究,通過對日、美、英、法等發達國家教育改革的比較,找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特點及中國教育改革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該書努力將基本理論研究、操作技術研究,現實實踐研究、比較研究結合起來,使人既能掌握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論,又能掌握教育改革的操作技術,既能對我國中國小教育改革實踐有較清楚的瞭解,又能把握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

(2)有獨到的見解。

該書對教育改革的基本內涵、歷史趨勢、教育改革與經濟改革、教育改革與人的發展等研究較深,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如對“教育改革”概念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對教育改革的相關概念,如教育變革、教育創新、教育革命、教育發展、教育科研、教育實驗、教育試驗等進行辨析,澄清一些模糊認識。

(3)針對性強。

該書密切結合中國小教育改革實際,對教育改革方案的設計、實施、評價等技術進行研究,並對中國小教育改革的具體內容及改革思路進行研究。

該書從教育改革理論着手。針對中國小教育改革實踐,回答中國小教師與校長關心的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問題,以期提高他們的教育改革理論水平和參與教育改革的實踐能力,希望得到廣大教師的喜歡。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4

“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並不是什麼娛樂性的話題,它的背後是關於工業社會人們生存狀態的嚴肅問題。不過,在這個時代,人們就是喜歡把一個嚴肅問題娛樂化,這實際上是人們在心理上耍的一個小聰明。

如果在若干年後,未來的社會學研究者要選擇用一張圖片和一首歌來概括反映20xx年以及此後若干年中國社會b部分中下層的生存狀態,那麼我相信當下流行於網絡的“葛優躺”和歌曲《感覺身體被掏空》一定會入選:

葛大爺斜靠在沙發上,眼神空洞地望着遠方,外表邋遢,肌肉鬆弛,神情頹廢,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最爲應景的背景音樂則是《感覺身體被掏空》—“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

代替性表達

“葛優躺”出自於20多年前的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於今年突然爆紅於網絡,成爲被網友玩壞了的表情包;而《感覺身體被掏空》則是今年出自上海的一個名叫“彩虹合唱團”的音樂團體,該曲首發之後即引起了人們的情感共鳴,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顯而易見,“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的爆紅網絡,是因爲其深刻地觸碰到了社會痛點:在現代工業社會的都市中,人們疲於奔命,缺乏活力,渴望休息。這就是當下部分中下層的典型面相。

就好像兩千年前的詩經反映了先民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一樣,“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勾勒了進入工業化成熟時期中國人的形象。

在這個意義上,“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具有了普遍性和時代性,從而獲得了比其他網絡表情包和流行歌曲更爲深刻的歷史價值。

有必要首先指出的是,爆紅於網絡的“葛優躺”裏的“葛優”已經不是《我愛我家》那個意義上的“葛優”了,他已經被重新賦予了時代性的內容,那其實是一個疲於奔命的部分中下層的集體形象。

從心理分析的視角考察,“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在傳播上的成功並不難理解:無數個在當下中國都市生活的中下層在“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裏看到了他們的那個疲於奔命、缺乏活力的“自我”,他們又無法直接地、毫無障礙地表達他們的情緒,而“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具備了代替人們進行自我表達的功能,人們在轉發和傳唱中以一種隱蔽的形式發泄了他們的情緒。在娛樂和宣泄中,生活的空虛感、無意義感得到緩解和治療。

從這個角度說,“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是人們無聲和有聲的集體表達。儘管這種表達是無意識和娛樂化的。

說白了,在每個人心裏,都住着一個生無可戀的葛大爺和加班到吐的彩虹合唱團,大家無非是在借他人酒杯,澆自家塊壘。

工業社會需要娛樂業來治療

如果我說“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反映了一種精神病理現象,千萬不要認爲這是小題大做,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弗洛姆就在他的《人類破壞性研究》一書中指出:“在現代工業社會中,慢性無趣(無論是補償了的,還是不能補償的)雖然到最近才受人注意,卻早已構成了一個主要的精神病理現象。”

他這樣描述“慢性無趣”的精神病人:“……在他裏面有什麼東西死掉了,沒有了生氣,與人斷了關係……”剝開娛樂化的外衣,透過葛優那空洞的眼神,認真地去體會由葛大爺集中表現的部分中下層的內心,會發現這個羣體的了無生趣,似乎沒有什麼能夠讓他們興奮和激動,弗洛姆這段寫於1973年的文字,簡直是爲“葛優躺”量身打造的心理描寫。

在他們裏面,有什麼東西死掉了。

《感覺身體被掏空》的歌詞淺顯直白,幾乎屬於直抒胸臆,它描寫了一個加班族內心的疲憊和吶喊:“我累得像只狗”是在說自己生命力的枯竭和活的缺乏尊嚴,“我要去雲南” 顯然是在嚮往“雲南”所象徵的與工業社會對立的田園牧歌式的自然生活,“我要去接爸爸”則是內心情感生活的需要。

爲什麼會這樣?

讓我們先重複一點心理分析+社會學的老生常談:在一個以社會價值排序爲主導的,通過馬克斯·韋伯意義上的官僚制組織起來的工業社會,每個原子化的個人都作爲社會零件嵌入到這個精密而龐大的社會機器中。每個人的生活內容、生活軌跡、生活節奏都是像程序一樣設計好的,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被強制性地取消了,他的生活裏沒有什麼能夠讓他激動和欣喜的東西,他所有的'活動與他的內心並沒有什麼聯繫,他只是爲了他肉體的生存而活動,他被降格成了“物”,並且被“物”所統治。

這正是“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背後的深刻隱喻:在一個成熟的工業社會裏,人被取消了主體性和創造性之後,他生命的活力被榨乾了,他的尊嚴被降低到“物”的層次,就像一條狗一樣。

當然,儘管一個利維坦式的工業社會對人的影響力是如此強大,但是人性並不會善罷甘休,它始終想要逃離這種生存狀態,恢復自身的尊嚴,就像歌裏所唱的“我要去雲南,告別回龍觀”。

所以,“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並不是什麼娛樂性的話題,它的背後是關於工業社會人們生存狀態的嚴肅問題。不過,在這個時代,人們就是喜歡把一個嚴肅問題娛樂化,這實際上是人們在心理上耍的一個小聰明,通過將嚴肅問題娛樂化,那麼在心理上就不用認真對待嚴肅問題了,嚴肅問題就這樣輕巧地被迴避過去,不用直面真相的殘酷。

這一點,在歌名《感覺身體被掏空》的表述上獲得了體現:在事實上,並不是人們身體的“體力”被掏空了,而是生命本身的“活力”被掏空,它表現爲缺乏生活的熱情,缺乏積極性和創造性等,爲什麼會把“生命”表述爲“身體”呢?因爲“生命被掏空”則涉及到對生命價值本身的否定,這並不是一般人願意面對的殘酷,將“生命”置換爲“身體”,這樣就回避了真正的問題,如果只是“身體被掏空”的話,那麼好好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復了。這是隱藏在語言中的玄機。

這樣看來,工業社會真的太需要娛樂產業了,它幾乎是對治工業社會所製造的人類存在困境的一劑良藥。工業社會的社會結構、運行方式讓人逐漸喪失了生命的活力,這當然是非常殘酷的現實,但是通過開動娛樂產業,人們獲得了一種“逃避自我”的途徑,用一些膚淺的方式來消解空虛和無聊,從而讓這部社會機器繼續維持下去。

空虛、無聊,缺乏生活的熱情等等這些症狀並不是西方工業社會所獨有,它是現代社會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社會的“負效應”。

問題和未來

毫無疑問,工業解放了生產力,將人們從田間地頭主動或被動地配置到現代化的工廠或寫字樓裏進行工業生產。對於傳統社會的農民來說,他們只需要看天吃飯,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來播種、施肥和收割,並沒有“勞動紀律”的說法,農民羣體也只在一種極低的組織化程度上存在。這種低組織化的情況,就像馬克思說的,他們只是“麻袋中一個個馬鈴薯”。

不過,他們也是相對於工業社會的人們更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馬鈴薯”。

但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要維持這樣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社會及其的運轉,不得不依賴高度組織化的科層制,這要求人們按照制度、流程以及“勞動紀律”來行動,他的自主活動空間被大大壓縮了。

藉助經典的弗洛伊德的觀點,“文明”建立在對人性的壓抑的基礎之上,現代工業文明則將這種壓抑進一步深化和隱蔽化了。而這,將以犧牲人的內在活力爲代價。

弗洛姆曾經提出了一個叫做“社會性格”的概念,他認爲,一個社會要維持它的正常運轉,就會培養人們適應這種社會需要的特定的性格結構。比如,奴隸制社會會培養人們馴服、順從的社會性格,現代工業社會則因需要人們消化其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而會培養人們喜歡消費和佔有、善於自我表現、富有紀律性等社會性格。

他認爲,現代工業社會所培養的“重佔有”的生存傾向會使得人們內在的情感、理性、想象力等心靈的潛能無法得到充分發展,並且窒息人們生命的活力。

弗洛姆所指出的工業社會存在的問題,我們還需要去解決得更好。

20xx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走紅網絡,獲得億萬網友的關注和轉發,但是到了20xx年,人們只想在wifi和空調房裏“感覺身體被掏空”、“葛優躺”了。這種變化的背後,隱藏着社會心理的一個轉向:從抱有還想逃離的動力和幻想,對外面的世界感到興奮,到只想什麼也不幹地躺在沙發上,失去對生活中其他事情的興趣。

這種社會活力的透支即帶有工業社會的普遍性因素,也與當下的經濟下行、房價高企等現實因素有關。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一個缺乏活力的社會當然並不值得期待。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社會和諧,都有賴於人們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展,這代表着一個社會是富有成長性的,它的未來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