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1

最近着重看心靈類的書籍,是因爲看到了內心的問題。這本書教會我很重要的東西,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週六,健身房的跑步機帶着小電視,裏面正在播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地震,夏季的墨西哥忽然出現深達兩米的冰,日本九州、鹿兒島的水災和上百萬的人被迫離開家去醫院、體育館等避難。地球在發脾氣,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地域會出現這樣的天災,或許也是一種人禍。心情也跟着沉了起來,還有多少人正在承受着這些痛苦,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我甚至覺得自己能活潑的長大也是一種幸運。

偶爾看到有些人嫌棄或者惡意的眼神,他們把內心的暴戾變成暴力,隔着兩米開外都可以感覺到那熊熊燃燒之火。

有一段時間我的心情很糟糕,覺得世界都是灰暗的,別人的笑聲都能讓我生悶氣,彷彿全世界都欠了我的。他們是揍了我嗎,還是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都沒有,我才意識到原因在於我自己。有很多人對社會的仇恨,是因爲自己的失敗,他們無法忍受承認這是自己的無能。但是又必須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加上我們天生具備推卸責任的能力,畢竟沒什麼比把一切推給別人更容易了。前一陣川崎發生的鎖喉事件,人生只剩下失敗的一個人策劃了這起慘案,那大多都是孩子啊。失敗而且懦弱的人,纔會選擇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羣體。

非暴力溝通讓我着重關注自己和別人的感受,所有的情緒其實都來自內心,找到撫平情緒的源頭。

先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做到了才能真正聽到別人的聲音。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2

《非暴力溝通》是我在過去的20xx年所讀的書中最喜歡的一本,也認爲,在讀完第一遍後,它確實對於我個人產生了的影響和改變。它是我當初加入《媽媽你聽》全國讀書會大羣讀的第一本書,和其他羣裏的媽媽們每天讀書打卡,每次閱讀都能感受到收穫良多。每天讀書,也會特意留意觀察自己與別人相處的日常,反思了自己與周圍人的相處模式是不是有不妥的地方。

慢慢懂得了,原來自己與別人的溝通並不是真正的溝通,因爲最後的結果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使我們之間矛盾更加激烈化了。以前的我們總以不是你輸就是我贏,或是兩敗俱傷收場。

把書讀了第一遍後我懂得了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是讓非暴力溝通順利進行的四個基本要素。我也把它運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有時孩子無理取鬧,我也多了一份耐心。

有時候,有些話,從老人嘴裏說出來,我在以前可能會不高興立馬反駁,但是我現在不會,因爲他們說出的並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或是他們說的不一定就是他們真正想表達的。他們之所以感受到不滿意或憤怒的言論,只是因爲他們自己的觀察結果,給他們帶來的評價而已。當初因爲太喜歡它,迫不及待想更多的人分享它,所以在閱讀完第一遍之後,就在參與的同城讀書會中把它和其他人的書給交換了,目前它還是沒有被交換回來。

很高興,在進精進小組後,我還能再次和大家再次閱讀這本書,但我不想耽誤進度,想跟上和大家一樣的讀書進程,我就再在網上買了一本新的。因爲我認爲,這本書它是值得反覆去讀,多讀多領悟。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3

這幾周參加讀書會學習《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最開始想要學習這本書是因爲老師在給我們做導讀時,提到要了解對方內在的需求,你才能更好地與對方溝通,而這又是在工作生活中非常需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

比如客戶拿了一個圖給你說:你幫我稍微修一下。其實他的需求是,你認真看一下,用心把圖改好看。而我們經常理解成稍微改一下就好。這就容易導致需求與解決方案不一致,出來的效果會讓客戶不滿意。當然更直接的例子就是現在常說的直男癌,這是需求的發出與接收差距太大的典型。

所以瞭解對方的真正需求是非常的重要,學習了這本書,我經常把“對方的需求是什麼”掛在心上,從近期的效果看,給自己的工作帶了比較多的幫助。

上週剛從書上學到的另外一點溝通用語:觀察與評價。

我們往往喜歡通過自己的主觀判斷給人下定義,在定義中又很容易把對方的缺點放大,讓人難以接受。

如果我們的`上司或者家人對我們說:你很不細心啊!這是對你的評價,我們聽了會很難過。如果他們說:這周工作中你在這裏,這裏還有那裏都做錯了,你很不細心啊。這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羞愧,想一下確實不細心,心裏就接受了,下次就不再容易犯這樣的錯誤了。只是換一種說法,給人帶來的感受卻是如此巨大的不同,因此學習非暴力溝通是多麼有必要啊~

學無止境,《非暴力溝通》確實是一本非常值得學習的好書,希望老師們一起參加,提升自我,讓生活工作中的溝通更加順暢。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4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除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它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將觀察和評論混爲一談,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觀察?評論?從沒思考過這兩者的區別。更沒想過若將二者混爲一談,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我們大部分人的習慣對話是從評論開始的,“你不怎麼願意配合我的工作”、“你總是很忙,都沒陪過我”、“我看到你很不愛乾淨”、“你太粗心大意了”等等。你看,我所列舉的這些是不是我們日常中開口即來的話?我們習慣於這樣的表達方式,看到令自己滿意的或不滿的事,都會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這些往往是帶有評論性的語言。

看了本章內容,開始反思自我。很多時候,我們太習慣於用某些負面或正面的詞語給人貼標籤了。而這些標籤,往往錯失了我們全面瞭解一個人的機會。這讓我想起了一則泰國短片《媽媽!先別急的罵孩子》,廣告中的媽媽去接孩子放學,見到自己的孩子渾身髒兮兮的。

視頻中的大部分媽媽首先的反應是表現了自己的不愉快,而清楚了事情的緣由後,才發現孩子弄得髒兮兮是因爲幫助了別人,這才發現自己孩子身上有着非常寶貴的善心。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5

依稀記得,中學時代的我特別頑皮而母親總是“以柔克剛”地訓導我:“瑞漢,看到茶几下的兩雙髒祙子和電視機旁那三雙,我不太高興,因爲我很看重整潔。”接着,她沉心靜氣地向我問道:“你是否願意將它們放進房間或洗衣機?”母親期待的眼神使得我立馬收拾好雜物,這種非暴力的溝通方式至今讓我印象深刻,可惜現在卻沒有多少機會感受她的“嘮叨”。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溝通方式,但《非暴力溝通》絕對不只是一本提高語言修養的書,經過一個多月的閱讀,我彷彿找到了一個“新大陸”。或許你在工作上感到很懊惱,爲什麼大家總是不懂我呢?爲什麼我們的工作效率提不上去?此時,我建議你要學會聆聽內心的聲音以及它們所反映的需要,包括我們的言語是否給別人帶來傷害?這本書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們內心的和諧、自我理解、改善關係。

美國著名作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蘊含着人與人之間語言的深度和文字的簡潔,勾勒出我閱讀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在腦海中構造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非暴力溝通時刻提醒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我的母親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能機緣巧合地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四大要素來培育母子間的尊重與愛,懷惴着這份難忘的經歷,站在未婚男士的角度來看一些家長對孩子語言上的批評,有時候遠勝於他們肢體上受到的傷害。

當我把這本書的內容給悟透後,自己的內心莫名有一種幸福感:一次約會時,我便把它分享給女友楊曉雯,當時我潛意識只想讓她更多地運用於與顧客的語言表達上,畢竟她是做服裝銷售的,一段時間過後,萬萬沒想到的是,她對於我們親密關係的處理上也頗有好轉,不再試圖分析對方有什麼毛病,而是全心全意去體會我們內心的需要,至此,我們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難得的平和。

我曾經讀過《關健對話》,但《非暴力溝通》用深入的角度剖析了暴力產生的來源,爲什麼我們和別人對話的時候容易產生暴力的狀況?並且提供很多解決方案,如果說這本書是《關健對話》的升級版,那一點都不爲過。實際上此書還可以當作改善國家政治摩擦的潤滑劑,有時候雙方在點燃戰火的前期不妨先冷靜下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嘗試站在彼此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尋找需求而不是一味只想着解決紛爭,相信我們採取的這種溝通方式定能改變着當下乃至未來的局勢。

非暴力溝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情況,並根據自己的個人風格及文化環境做出調整,它的精髓在於對其四個要素的覺察,而不在於使用怎樣的字眼進行交流。工作總結靜謐的夜色,一個人進入非暴力溝通的世界,彷彿見到了青春期的母親和現在的情人,她們倍伴着我一起成長,雖不能改變全世界,卻可以讓彼此獲得愛、和諧與幸福。這是一本終生受用書籍,如同一把神奇的刷子,幫助我們更好地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流露真情。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6

《非暴力溝通》第十一章: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

我們都知道,懲罰將導致關係的疏遠。一旦我們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們就很難得到友善的迴應。

這一章節,給我的思考比較多。尤其對“懲罰”這一概念有了更多的認識。

懲罰有多種的方式,《非暴力溝通》闡述了體罰、指責和否定。先聊聊“體罰”。對於體罰,我相信許多人會持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會認爲體罰是需要的,它可以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是不能做的,至少可以幫助他避免傷害。而有些人卻十分反對體罰,認爲通過體罰孩子,會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認識:武力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辦法。

先來想想看,體罰有時候是能夠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當下的效果真的是你所想要的嗎?有時候通過體罰的方式處理孩子的錯事,孩子當下會去做我們要求的事,但孩子未必是心甘情願去做的。另外,當我們在運用體罰的辦法來處理事情併產生效果時,我們是否也在側面告訴孩子,暴力有時候也可以用來解決衝突?我相信這是大部分人不願看到的。

說到懲罰的侷限性,書中的兩個問題可以幫助到我們。其中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希望他基於怎樣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這個問題的思考,又回到了我們剛討論的內容,當我們懲罰孩子,孩子去做我們要求做的事情了,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大部分是爲了得到父母的疼愛或避免受到懲罰纔去做的。

這也不是我們所想要達到的目的。故此,多多瞭解別人基於什麼樣的原因來滿足我們的願望是至關重要的。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7

我牆裂推薦大家去看這本書!就算你覺得自己跟別人的溝通不存在任何問題,沒有任何的矛盾,這本書也值得你一看,它會讓你對溝通產生一種全新的認識。

如果你苦惱於自己總是不能正確的表達觀點,如果你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亦或是心情不舒暢,都應該看這本書,它能解決你的問題。

1、提出具體的請求:

直接告訴他你的請求,你希望他做什麼,儘量的表述具體詳細些,而不是直接說不希望他做什麼。

使用抽象的語言會使我們無法深入的瞭解自己。

2、明確談話目的:

如果我們只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別人可能就不清楚我們想要什麼。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表達越清楚,我們就越可能得到稱心的迴應。

昨天我突然陷入思想的沼澤,我想不通一些事情,那讓我非常的痛苦,可能身邊的朋友沒辦法理解我的痛苦。直到今天我再次翻開《非暴力溝通》,頓時雲開霧散,我覺得我可以採納書本里的建議,去照着執行。

我想我可能真的表達方式不對,我只是一昧的說他從來不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甚至直截了當的說他是個沒有想法的人。怎麼可能沒有想法呢,有的人只是天性不愛表達出來。我又是否有認真的回顧我們之前的交流,或許是我自己沒有用心罷了。

要解決我的煩惱,可以試着找一個具體的話題,然後展開。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我如果從他的角度切入,可能會對他有更真實的認識。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8

之前沒有意識到,語言是一個tricky的工具,這個工具如果使用方法不當,會帶來多大的誤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於是我尋求這本《非暴力溝通》的幫助,以期改善自己在交流時存在的種種問題,確實收穫很大,讓我對溝通本身有了全新視角的認識。

這本書不是一本討論語言技巧的書,不是教你更漂亮的話術,不是教你如何說話更好聽。書中強調通過溝通,將對話的重心落在體會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上,這不正是我們溝通想要達到的目的嗎?同時這本書講的也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觀察替代評判、探究感受背後的深層需求,這些都在教我們如何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

通篇讀下來,我爲自己過去溝通中夾雜的暴力和評判感到震驚,爲自己拒絕嘗試瞭解對方感受和傾聽對方需要感到羞愧,這些問題也全都指向我對自身感受的認識不足,自己還未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些暴力的語言就已經破口而出。是我本人,給和我交流設下了重重阻礙。

書中介紹的非暴力溝通模式,還需要通過練習得到鞏固。希望自己在未來與人的溝通中能夠做到:1、誠實的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爲批評或指責。用愛和合作的態度感知彼此,化解問題和衝突。讓身邊的人能夠感受到尊重、理解和關愛,讓自己充滿愛和能量。

《非暴力溝通》一直強調,感受是源於我們自己的需要和期待,以及我們對其他人言行的看法,所以我們需要爲自己的感受負責任。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例文參考》,供大家參考學習,歡迎閱讀。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9

也許我們並不認爲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後來,我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我們情況相通,樂於互助,也即“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美]馬歇爾·盧森堡著)認爲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是暴力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這種方式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這種溝通方式可以讓人們誠實清晰的表達,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非暴力溝通能夠:

1、療愈內心深處的隱祕傷痛;

2、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侷限性;

3、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

4、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

5、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1、此刻的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

舉例說明:母親對孩子說“孩子,看到桌子下的兩隻髒襪子(此刻的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爲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請求)”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況相通,樂於互助。

有些人用非暴力溝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際關係,還有人藉助它改進工作。也可被用來協調各個層面的爭論和衝突。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10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在於愛護自己!如何培養對自己的愛呢?轉變自我評價的方式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麼自我評價的方式就要有助於學習,使我們的選擇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們的自我評價方式往往導致自我憎恨,而無助於學習。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直麪人生的苦難:在遇到挫折時,充分體會人生的悲哀和內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遺憾是難免的。但它能幫助我們從經歷中學習,而無須責備自己。我們意識到過去的行爲違背了自己的需要及價值觀,並允許這種覺察引發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專注於尚未滿足的需要,我們就會考慮如何滿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語言指責自己,我們不僅難以找到解決辦法,而且容易陷於自我懲罰的痛苦中。

在最近自己身上發生的電信詐騙時事後第一反應就是自責、惱怒、恐懼,責備自己怎麼這麼愚蠢,怎麼這麼單純。在責備自己愚蠢和單純,我是想要滿足什麼需要呢?現在回想我是希望在信任別人的前提下要學會保護自己。我爲了滿足什麼需要而會輕易相信別人呢?我想在我的潛意識裏信任和誠信非常重要,所以經常爲了滿足別人而忽視了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