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求職

教育對我們的影響

求職1.8W

都說教育對我們的影響是十分的大的,而這些影響的意義到底又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教育對我們的影響,歡迎大家瀏覽。

教育對我們的影響

  [摘要]

評述人一生的成長,教育對我們每個人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直以來我們更多地只是習慣性的接受教育,以及考慮到通過教育我們能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從而一直理所當然從國小讀到大學或者博碩。但我們很少有人會去思考我們接受教育的真正意義。通過克里希那穆提寫得《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反思教育,認爲通過教育最終是爲了擺脫人一生會遇到的各種恐懼,並且學會去愛,學會分享。

  [關鍵詞]

教育的意義 消除恐懼 學會關愛 與他人分享

評述人一生的成長學習,教育對於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是最可圈可點的,那帶着翅膀,飛一般的思緒在教育的洗禮中點亮我們人生中的每一道經綸,猶如紅的了櫻桃,綠了的芭蕉。

偶然有一次在課上,老師問我們什麼是教育?爲什麼要接受教育?這個問題突然就把我問懵了。我們每個人從國小一直上到大學,亦或是讀到研究生博士生,一直在接受着各種各樣教育,覺得似乎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一切都是於我們最好的選擇。老師的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對自己接受教育是理所應當的反思,爲什麼我要接受教育呢?爲什麼我要上學?爲什麼我要來學習各種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學科?然後又要參加各種考試而且總希望自己考得比別人好呢?難道是爲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可這就是我一輩子所要追求的東西嗎?我想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爲什麼要接受教育?

爲此,我查了許多相關的書籍,想了解一下古代中外的教育家是如何看待爲什麼要接受教育的。首先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認爲有教無類,教育的對象不應分貴賤賢愚,而要一視同仁。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了很多對於教育的見解,比如:“聽其行而觀其行”;“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省也”;“以友輔仁”;“不遷怒不貳過”;“訥於言而敏於行”;“各因其材”等等。其次是古希臘時期的偉大教育家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則認爲,一個人接受教育之後,不僅自身會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務,而且還能使別人和城邦幸福。他喜歡用反問的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他認爲學習就要求知若渴,獨立思考,堅持不懈。蘇格拉底可以穿着破衣裳,可以不穿鞋,但是他絕不放棄學習和教育。我想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孔夫子和蘇格拉底對教育的炙熱,可是無論是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還是古希臘時期的教育家蘇格拉底,他們的思想主要反應了人人應該接受教育以及如何更好地教育,至於我想尋找的答案我們爲什麼需要接受教育,似乎還不那麼明確。倒是印度的一位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寫得《教育就是解放心靈》給了我很大的啓示:教育是爲了消除人的恐懼,人只有不再恐懼,不再有野心,不再怕沒有安全感,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才能獲得智慧,只有有了真正的自由纔會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革新。他還認爲愛能給教育注入鮮活的力量,同時獲得愛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這讓我感到很震撼,一直以來我都接受着教育,總以爲教育能讓我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找份好工作。若說內心裏我爲什麼要一直讀書,我自己也沒想明白過,老師上課不提,我想可能我一直都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去找尋答案。克里希那穆提的這種觀念,完全顛覆了我之前對教育的一些簡單的想法,已經讀到碩士研究生了,可我仍然有恐懼,會害怕很多事情,比如害怕考試不能通過,害怕將來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伴侶,害怕生老病死;我仍然會有些野心,希望考試考得比別人好,希望找份比別人好的工作,希望找個優秀的伴侶;我仍然會沒有安全感,總覺得學歷不高一點,不多拿些文憑是那麼的不踏實。可是克里希那穆提卻認爲教育可以消除這一切!而且還認爲消除了這一切才能更自由地去做想做的事情並獲得智慧。

這種爲什麼要接受教育的觀念確實震撼了我,先不評論其對或錯,或者是否有失偏頗,太過主觀,我只是想先閉上眼睛想一想我在做學生的時候接受着教育的情景以及我是老師的時候我教育着學生的場面。說起接受教育,再遠一些的時候,比如國小國中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了,倒是大學研究生期間接受的教育讓我有些體會,想一想,確實發現那些讓我們覺得上課更自由的老師更能夠激起我思想的火花,產生很多的靈感,感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而在那些約束的比較緊的老師的課上,比如必須回答問題,必須認真做筆記,必須每次上完課後交作業,在這些課上根本就無暇去想老師講的內容的深刻含義是什麼,思想根本就無暇遊走,總是緊張的按着老師的步驟在進行,我想這也是一種恐懼吧,恐懼沒有回答出老師的問題或者沒有認真做筆記會受到批評,這些恐懼讓我的思想不能自由,無暇去反思老師上課的內容於我的意義,於是就不能做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思考,只是在做老師思想的複印機而已。這樣看來我很認可克里希那穆提的觀點,真正的教育是可以讓人自由無懼的。

我又想到了自己在做老師教育着學生的時候,每一次都會很用心的教着他們,比起在完成一份工作,更多地是出於一種關愛希望能教會他們更多的知識,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而他們一個個也像小天使一樣,每當我生病的時候,會有一句句暖人的話語,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雙雙揮動的小手在我身邊,當時沒有太多體會,現在想來那是多麼溫馨啊。每當節日來臨時,收到學生那發自內的祝福與問候時,收到學生自己用心製作的賀卡時;每次上網或登陸我的微博或空間看到學生那充滿關心與問候的留言時,那又是多麼的幸福啊。這就讓我反思,想一想要是沒有我對學生的愛,沒有他們對我的愛,那我的教學該是多麼的無聊啊,每天上課下課,一年又一年地重複着講着同樣的知識,我就像個復讀機,我該會多麼的厭倦,多麼的恐懼去上課啊。其實對於學生來講,長大以後,哪個老師教了他一次方程,哪個老師教了他apple,也許早已記不清了,但是一定不會忘記那個曾經關愛過他的老師。原來比起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愛!我對他們的愛通過教育來傳遞,他們接受到了愛的信息,再把愛反饋給我或者身邊更多的人那纔是最重要的,那比知識本身更重要!這讓我想到了一則關於成長的寓言小故事:一棵蘋果樹,終於結果了。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於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 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但是,它還可以這樣:繼續成長。譬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關係,它還可以繼續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等蘋果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那些曾阻礙它成長的力量都會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長是最重要的。當然蘋果樹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這一切,因爲它永遠也接受不到教育,它也不會有愛,但是我們人卻不同,我們接受了教育,然後學會了愛和分享,於是我們成長了。 繼續回到開頭我所反思的那個問題:我們爲什麼要接受教育?我想我心裏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接受教育是爲了擺脫恐懼,獲得自由,獲得智慧,獲得愛,使我們茁壯成長。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在當今的應試教育中很難做到,學生恐懼着考試,恐懼着將來沒能考上好學校,恐懼着考試沒有其他學生考得好回家挨批評,被老師同學看不起,於是處處要和別人競爭,提防別人,更別提去愛和去分享了。而我覺得這恰恰說明了這些還有恐懼的學生需要繼續接受教育,如果初高中生已經沒有恐懼已經獲得自由的思想了,那麼還需要讀大學讀研究生做什麼呢?只有在不斷地接受教育當中,通過不斷的反思,才能逐漸擺脫各種恐懼,以及不再沒有安全感,獲得自由和智慧。記得曾經有人問蘇格拉底,您那麼博學,爲什麼經常還會問學生問題,而不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呢?蘇格拉底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圈和一個小圈,他說:我所有的知識是這個大圈,我的學生所知道的知識可能是個小圈,圈外是我們不知道的,我的圈大一點,那麼它的周長更長,接觸到的未知的知識就更多,那我就更需要學習更需要提問了。我想教育的意義正在於此,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人,他的知識圈比較小,所以雖然未知的知識領域很大,但是他卻不知道自己哪裏不知道;而接受的教育越多的人,反思的越多,那麼就會發現自己未知的領域越大,需要學習的就越多,就越會激發他不斷學習的興趣,去發現更多未知領域中的東西,那麼他就不會因爲無知而被世俗的觀念所束縛,並會逐漸產生自己獨特的想法,真正意義上獲得思想上的自由和智慧的光芒。於此同時,自由和智慧會讓我們不再恐懼,不再沒有安全感,因爲沒有了恐懼,於是便可以放開心懷去愛身邊的萬物,並能夠真正體會到生命的意義。我想這就是爲什麼我們需要接受教育,因爲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在與老師同學的互動中,我們會逐漸擺脫恐懼獲得自由,學會去愛,學會分享。

標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