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求職

康德對近代教育的影響

求職7.74K

康德是十八世紀中期到十九世紀初期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唯心主義,不可知論者,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定者,我們看看下面關於康德對近代教育的影響吧!

康德對近代教育的影響

  康德對近代教育的影響

一、康德重視教育目的及價值

康德受盧梭自然教育觀的影響較大,認爲“人只有通過接受教育才能成其爲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人性的崇高和人類的偉大也成於“教育”??培養成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故而《論教育學》開篇就指出“人是唯一必須受教育的被造物;規訓或訓戒把動物性轉變爲人性等”,指出教育的目在於使用自然教育法將人與動物區別開來,將人育之爲“人”。從這點出發,康德特別注重對兒童早期教育,即從襁褓中就應開始對一個孩子進行教育,這將直接影響孩子隨後的發展。在教育目的上,康德主張:首先,對心靈各種能力的一般培養。它與對個別能力相區別,它與技能和完善有關。其次,對心靈各種能力的個別培養。這是指對認知、感官、想象力、注意力、記憶力及機智等能力的培養。康德認爲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向學生傳授多少知識,而是使學生具有完善的道德品質。

二、康德對不同階段孩子的教育內容進行了論述

康德首先指出教育指的是保育、規訓及塑造在內的一切教導。人要依次經歷嬰兒、兒童和學生這幾個成長階段。還指出“天意希望人自己從自身中把善產生出來,因此對人說‘到世界中去吧,我已經給你配備了達至“善”的所有稟賦,現在要由你自己把它實現出來,因此你能否幸福就取決你自己了’。”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康德教育觀的核心就是圍繞自然教育而展開的。他論述了孩子的哭聲及搖籃的利弊,指出哭喊是孩子本能發出來的,對孩子是有益的,大人如果一聽到孩子哭聲就立刻過來看護對孩子是非常有害的,這也通常是孩子學壞的開始,因爲孩子會發現他只要哭喊就可以得到一切時,他就會一再地以哭喊爲手段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而如果人們對其置若罔聞,他們最終就會停止哭喊,因爲沒有哪種被造物會做無用功,否則人們總會讓孩子養成習慣,總是渴望別人來滿足自己的一切任性要求。而在這以後再要對其意志馴服就太難了,而要滿足孩子小時候所有的任性要求就會敗壞其心志和道德。故而當孩子想靠哭喊來迫使大人做什麼時,可以對其不予理睬。然而,人們不能總是回絕兒童的所有請求,他友好的要求的東西,只要對他有益,就應該給他,這樣孩子就能習慣於坦率表達想法,而不會以哭喊擾人,而每個人反過來也都會友好的對他。人們通過另一種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知道通過哭喊達不到目的,他就能變得坦率而不魯莽,謹慎但不畏縮。

他還指出讓孩子學步最好不是使用牽引帶,而是使其自己在地上來回爬行。工具只會毀掉天然的能力。他指出孩子從不會摔得很重,只會學會更好地掌握平衡,以免再次摔倒受傷。孩子最容易上癮,因此要讓他們遠離刺激性東西,如燒酒、飲料等。然而,讓孩子接觸不同的生活環境對他們是很有好處的,孩子會較早學會適應或進行適當的改變來使自己更好的適應。處於現今獨生子女佔多數的現狀下,我們不得不反思一下我們身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從孩子出生到三歲左右進幼兒園,孩子就是家中的小皇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個人圍繞着一個孩子轉,孩子一哭所有人都圍上去哄,孩子想要的東西只要不給馬上就躺在地上哭,目前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孩子具有什麼品性質確實是個大問號,令人堪憂。同時,有的孩子從小就挑食,家長更是哄着、騙着讓心肝寶貝吃飯,熟不知“食慾應該是活動或勞動的結果”。我們的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爲不可以、什麼東西不可以要,從小教育子女,即保育、規訓以及連同塑造在內的教導,父母去除不好的東西,提供一個很好前提,然後,在這一前提下接受他人的指導,有效地行動,肩負起培養子女的責任。

三、康德重視道德教育

康德非常重視對孩子進行的道德教育,他指出如果要確立道德,就一定不能靠懲罰。道德是及其神聖的東西,人們不能把他降格到規訓的層次上。道德性的培養就是爲了塑造品格,人們要學會在被拒絕後得不到滿足的匱乏。如果自己是惡的,就要讓自己變得有道德??這就是人應該做的。規訓決不能是奴役性的,要讓孩子發自內心的認識事物、明白道理。他指出兒童說謊時一定不要懲罰他,而要讓他面對輕蔑,並且告訴他人們將來回不信任他。如兒童做了壞事大人就要懲罰,做了好事就應表揚,就會使他爲了得到好處而做好事。往後,在他進入一個並無這種獎懲的環境就會變得只關心自己的行爲是善還是惡。除了說謊這樣的.事情外,父母絕不要對孩子談羞恥,這樣他們就會終生牢記羞恥是與撒謊聯繫在一起的,而如果是不停地感到羞愧,就會產生一種此後無法改變的畏縮心態。同時,對青少年進行必要的性知識講解及培養他們仁愛之心,向他們指出,他們有必要給自己每天做一個總結。這樣有助於青少年養成誠信、尊嚴、對他人的義務等,完善人格,爲以後生活奠定基礎。

上述內容即康德教育學的主要內容。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康德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是關於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價值的論述,即使是論道德教育,也是服從於他對教育目的的認識,即使人成爲真正的人。在這部分內容中,他所表達的教育理念,後來成爲支配歐洲教育的基本思想。然而他的文章中也不乏存有爭議的觀點,例如“人們總是肯定回答孩子們的這種問題:‘爲什麼要這樣?爲什麼要那樣?’就只會縱容他們的好奇心。讓兒童讀小說是最不好的,因爲讀小說會減弱兒童的記憶力。同時,向他人進行陳述小說內容也是很可笑的。看小說只會使他們浮想聯翩,幻想不同的環境,坐在那裏神遊千里卻毫無所得。因此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康德的教育思想,吸取精華爲我國現今教育事業所用。

標籤:康德 近代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