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1

五年級上冊語文《陶校長的演講》課文

各位同學: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

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爲什麼要這樣問?因爲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纔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鍊,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築起堅固的“健康城堡”。

第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爲什麼要這樣問?因爲“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地造福於社會。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鑽進去,展開來。這樣,我們就能夠達到勝利的彼岸。

第三問,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爲什麼要這樣問?因爲工作的好壞對我們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學校和班集體中,你們多多少少都承擔一些工作,如值日、執勤、班級和學校的管理等等。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鍊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這也是一種學習,一種和聽課、讀書、作業同樣重要的學習。

第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爲什麼要這樣問?因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需要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我們到學校裏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

以上我談的就是“每天四問”。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在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五年級上冊語文《陶校長的演講》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否、鍛、煉、壘、德、需、勵、鞭、策”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堡”,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2.瞭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爲什麼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說出第一問的內容,能聯繫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二、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範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後改名陶行知。安徽歙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育才學校、山海工學團創辦人,提出生活教育理論,提倡小先生制,講究“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範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羣衆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瞭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

3.學生自讀:(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2)劃出重點句子。

三、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認讀,正音,說說意思和寫法。

2.按四部分指名讀,點評後四人小組分別讀,並解疑。

3.交流分段,感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麼?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並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四、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圈畫: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麼?爲什麼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爲……才……否則……”,練習朗讀。

c.說說爲什麼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麼?朗讀體會。

3.總結: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麼?再說什麼?最後說什麼?

5.齊讀本段。

五、學習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鍛、煉、德、勵、鞭都是左右結構。

3.比一比,再組詞

陶()煉()彼()

葡()練()履()

4.完成習字冊,抄寫詞語。

六、課後練習

1.熟讀課文。

2.將陶校長的第一問複述出來。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陶校長的後三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總結的學法進行自學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回顧第一問,瞭解寫法和學法

1.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麼?爲什麼要先問這個問題?

聯繫關聯詞語“因爲……有了……纔有……,否則……將”瞭解表達層次:先問什麼?再問爲什麼這樣問?最後提出什麼希望?

2.總結學習方法。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爲主

(1)問什麼?

(2)爲什麼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僞的人

四、誦讀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要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並談談陶校長爲什麼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築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鑽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後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年級上冊語文《陶校長的演講》教學反思

本文是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演講稿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覺陌生(連第一自然段從哪裏開始都不知道),所以在第一課時教學時就向學生講授了演講稿的特點:真實性和鼓動性,內容貼近生活。必須講真話,帶有強烈的情感。語言規範,明白易懂。並很快幫助學生理清了自然段。

課文條理清晰,重點部分的語言形式基本雷同,於是,我請學生按照“問什麼,爲什麼,提出希望”把每一問分成三層。學生邊讀書邊分層,很容易就做到了。接下來的合作探究環節更不是什麼難事兒。學生因爲先前已經分了層,對幾個自然段的語言形式感覺很清晰。所以,在集體交流的過程中,一切都挺順的。

但是,課堂上總感覺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回答正確率太高,可回答問題的含金量感覺太低。課後思考:可能是文章的結構太清晰了,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反而讓課堂失去了往日的生趣,順理成章的課堂更看不出學生的智力差異。看來,教學永遠存在缺憾!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語《陶校長的演講》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身,以此激勵和鞭笞自身不時進步。演講稿辭真意切,極有鼓動性,感染性;結構上,按“總——分——總”方式謀篇,以“問什麼、爲什麼問、怎麼辦”方式構段,十分整飭,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陶冶情操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二、教法與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精神,基於腦科學研究的新突破以和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打算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圍繞“學法指導”這一核心,以讀書訓練爲經,語言文字訓練爲緯,開發全腦爲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讀;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學生想像,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發明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啓迪心智、感情積澱的四重境界。

爲此,我從師生兩方面做好如下準備:

師:小黑板、投影片、錄音帶《雙手和大腦》

生:蒐集陶行知的有關資料(用以擴大預習範圍,降低難點、激發興趣、瞭解背景)。

三、教學程序

(一)激趣揭題,質疑定標

揭題板書後,首先在由弱漸強的《雙手和大腦》樂曲聲中簡介陶行知,可以達到消除情緒性學習障礙的目的。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髮問“看到題目,你首先發生那些疑問?”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詞義的模糊性和概括性決定了語文學習的整體性原則。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身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着自身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後討論演講的特點和演講稿的格式。通過反覆朗讀,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中查字典、剖形探義,掌握生字詞。

三)研析結構,精讀感悟

劉勰說得好:“觀文者批文以入情。”閱讀教學中應該像葉聖陶先生說的那樣“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可以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1、細讀悟理

(l)整體層次:做到思之有序。這局部可分三個環節:A提供自學資料;B個人嘗試練習;C小組交流反饋。

根據重、難點和第一課時中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自學資料:

自讀“四問”,分組學習,利用列表理情層次後,再抓關鍵詞朗讀體會。

(2)研讀悟學法:讀中解感悟情。這局部採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爲三個層次A導讀“問身體”;B導學“同學問”;C自學第三、四問。

A、導讀“問身體”。

a、交流“問什麼”,指導讀好問句。

b、抓關聯詞,解決“爲什麼問”。具體方法:先出示沒有關聯的句子,學生填詞悟理後,再適當引導。要想實現高尚的理想,必需(怎麼辦),否則(會怎樣)。

c、結合陶校長的“希望”,說說“你將怎樣做”,變被動的接受爲主觀上的積極探索。

d、指導朗讀。

e、總結學法:據問題,找句子。

讀句子,畫詞語。

讀詞句,悟情理。

B、導學“問學問”。

a、嘗試自學。

b、交流反饋:①讀好問句;②找關聯詞,體會“爲什麼問”;③結合陶校長的希望,討論“你將怎樣做”並適當拓展延伸;除了課文上說的,你還有哪些好方法使自身的學問進步?

c、強化遷移:①讀出自身的體會;②再次強化總結學習方法。

C、自學第三、四問。

a、按同樣的方法自學第三、四問,作標誌準備提出不懂的問題。

b、組織交流:點播關鍵詞,練習課後練習4,談談內容,讀讀課文。

2、精讀悟情

(1)任選一問,讀出自身的體會。可以說,可以演,可以讀,也可以背,使每一個學生都嚐到勝利的喜悅。

(2)組織複述其他“三問”。

四、總結遷移,形成積澱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節總結“四問”,協助學生體會“演講”的感情,並且利用演講等方式,指導讀出這種親切、關切、保護和充溢鼓動性感情的語句。接着,協助學生從課文內容和學習方法兩方面進一步總結誰來說說這節課有什麼收穫?然後,進行遷移性訓練:根據文中“四問”,以某一天爲例作出回答。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纔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爲此,可以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爲自身這幾節課學得怎麼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安排的課外作業是:繼續蒐集有關陶行知的資料,準備召開“我眼中的陶行知”知識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