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推進新農村建設演講稿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這是中央統攬全局、着眼長遠、與時俱進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發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的科學把握,是新階段“三農”工作指導思想的深化、昇華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五句話內容十分豐富,涵義十分深刻,闡明瞭我們建設新農村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協調推進的新農村,也是繁榮、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同時這五句話把“生產發展”放在首位,說明了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石,只有千方百計把生產發展搞上去,把農民收入搞上去,才能爲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我縣是一個省級貧困縣,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因此把生產發展作爲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爲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來抓尤爲必要。

推進新農村建設演講稿

■調整農業結構,建設特色基地,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按照山區重點發展楠竹、畜牧、中藥材,庫區重點發展水果、水產,丘陵重點發展茶葉、油茶,城郊重點發展蔬菜、花卉、苗木的區域佈局,大力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好的調大,大的調優、優的調多,使我縣農業產業結構更加合理、更能經受市場風浪的衝擊,從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一是建設畜牧養殖基地。抓好大路的萬頭良種仔豬繁育基地,九宮山鎮萬頭肥豬生產基地,楊芳林、燕廈、大路、黃沙鋪的千頭山羊養殖基地。大力扶持養豬大戶、養羊大戶的發展,每個鄉鎮培育養豬百頭的大戶15戶以上,養羊百隻的大戶10戶以上。二是建設水產養殖基地。重點抓好富水水庫的漁政管理和魚種投放,使水庫的漁業資源得到逐步恢復和豐富;同時,抓好河豚養殖,培植水產業新的增長點。三是建設楠竹基地。採取新造、改造、擴鞭三結合的辦法,抓好楠竹基地的建設,通過8—10年的努力,使全縣楠竹基地面積達到100萬畝。四是建設水果基地。重點抓好庫區的桔橙、106國道沿線的砂梨和紫李基地建設。同時,積極抓好地方優質小水果的.開發,使我縣柿子、楊梅、枇杷等地方特色品種上規模、上檔次。五是建設茶葉、油茶、中藥材基地。茶葉重抓製作工藝的提高和無性系茶園的發展;油茶重抓低產改造;中藥材重抓基地建設。六是建設蔬菜基地。以通羊、大路、九宮山三個鄉鎮爲重點,建設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

■推進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於解決分戶生產與市場對接的矛盾;有利於實現農業多層次、多環節增值增效;有利於農民分享農產品加工流通環節的增值收益;有利於發展規模經營和標準化生產。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嚴重滯後,具體表現爲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農戶與龍頭企業缺乏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因此,我們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爲一項帶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來抓。一是做大做強現有的龍頭企業。要從信貸、稅收等方面扶持徐氏飼料有限公司,通山釀造工業有限公司、九宮山生態糧油有限公司、黃沙苦蕎酒廠、紅香米業有限公司、楊芳醬品廠、大路土巴爺酒廠、恆通竹業有限公司、正祥竹業有限公司、九宮茶業有限公司、九宮園紅薯食品膨化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幫助其上規模、上檔次、上臺階。二是建設產業基地。重點建設好10萬畝玉米基地、10萬畝紅薯基地、2萬畝苦蕎基地、3萬畝黑豆基地,解決龍頭企業的“溫飽問題”。三是完善經營機制。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的農戶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實惠。

■發展觀光農業,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隨着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高,觀光農業爲滿足人們觀賞田園風光、體味農民生活、擁抱綠色、迴歸自然的需求應運而生,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觀光農業已成爲朝陽產業。我國的廣東省、漸江省觀光農業發展較早,廣東省僅觀光果園每年接待遊客400多萬人(次),收入10億多元。我縣有豐富的楠竹資源、水果資源、水面資源、民俗資源,發展觀光農業潛力很大。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我們要把觀光農業作爲我縣農業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來抓。要抓好“一線兩圈”範圍內的綠化、封山育林、植樹造林、森林防火和農業莊園的建設;加快發展生態村灣,園林城鎮,保護好生態環境;鼓勵和支持農民羣衆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閒渡假村、農業觀光園等生態旅遊項目。

■發展勞務經濟,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務工收入已成爲我縣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08年,我縣農民收入中來自務工的部分佔41.95,在咸寧6個縣、市(區)中位居第一位。因此,抓好勞務經濟的發展,對於實現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至關重要。一是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要以“陽光工程”爲主體,加大農村勞動力的培訓轉移力度。要積極爭取省

直有關部門的支持,力爭早日在我縣建成全省第一所農民成人職業學校,大規模地培訓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二是做好服務工作。要採取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爲農民免費提供政策諮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和法律幫助;同時做好外出務工農民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嚴厲打擊以職業介紹或招工爲名坑害農民工的違法犯罪活動。

■建設農產品流通體系,打通流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搞活農副產品流通是實現產品向商品轉變的必然途徑,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近幾年來,我縣在搞活農副產品流通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大市場、大流通的要求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要繼續把搞活農副產品流通作爲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來抓。要按照“組有大戶、村有隊伍、縣有集團、行業有協會”的要求,大力培育農村經紀人,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大力發展行業協會,推動農副產品流通。要加強“興農網”的建設和管理,引導農民上網推介本地的特色農副產品,發展網上營銷,擴大流通範圍,提高流通效率。要着力優化農副產品流通環境,搞好綠色通道建設,維護正常的流通秩序,確保客商進得來、產品出得去。

■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農業的持續快速發展,農民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進步。一是要大力推廣農村實用技術。重點推廣農作物優質高產良種應用、輕簡化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鼠綜合防治等技術。二是加強以農業標準化生產爲中心的農產品質量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產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確保農產品安全,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三是實施“科技入戶工程”。認真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加強對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做到村村有科技帶頭人,戶戶有科技明白人。

標籤:演講稿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