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職場動態

阿里巴巴員工離職後的真相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阿里巴巴員工離職後的真相

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筆者真的不願意相信,馬雲,這個精明的、依靠一雙嘴巴行遍天下的、並不英俊的中國小個子男人,會像越王勾踐一樣的心胸狹窄,只可與其共患難,不能與其共富貴。

筆者真的不願意相信,衛哲,這個百安居前總裁、阿里巴巴總裁,會像宋代岳飛一樣被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供應商涉嫌欺詐,請注意“涉嫌”二字),而遭遇馬雲公開信抨擊,以“昭告天下”的方式公開,並且不體面的辭職而去。

筆者絕不相信,馬雲那封正義凜然、冠冕堂皇的公開信,敘述得是衛哲離職的真正原因,所以筆者寧願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其離職的真相,並進一步剖析阿里巴巴的現狀。

首先,馬雲在公開信上稱“阿里巴巴清理了約0.8%逾千名涉嫌欺詐的‘中國供應商’客戶,公司CEO衛哲、COO李旭暉因此引咎辭職”,“涉嫌”二字的中文意思是:可能有嫌疑,但是不確定,試問,不確定的罪名怎麼能讓一個公司的CEO引咎辭職呢?不確定的罪名,就像是莫須有的罪名,所以衛哲辭職的背後一定另有隱情!

其次,所謂“涉嫌欺詐客戶”,其實是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一種業績造假現象,並非阿里巴巴獨有。一些企業爲了拔苗助長,虛報業績,就弄虛作假,放寬鬆對客戶、對合作夥伴的審覈條件,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以及“沒有關係寸步難行”的社會裏,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爲何馬雲要在此事件“上升高度”呢?馬雲在阿里巴巴成立的12年時間裏不提,而偏偏在12年後提起;提就提了,何必戴上一頂冠冕堂皇的大帽:“觸犯商業誠信原則、觸犯公司價值觀底線”?事情真的嚴重到這種程度嗎?未必!筆者更相信這些冠冕堂皇的、類似於口號、標語的語言是一種權謀手段,或者清洗手法。

那麼,衛哲辭職背後的隱情是什麼?馬雲的“最終”目的又是什麼?一切要從阿里巴巴業績講起。筆者查詢了阿里巴巴2009~2010年的公司業績,發現阿里巴巴B2B業務增長乏力,所以衛哲只是阿里巴巴業績不佳的替罪羊。下圖爲近2年來的阿里巴巴股價:

圖:阿里巴巴近年股價走勢

根據阿里巴巴發佈的2010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總營收約14.493億元,同比增40.4%。淨利潤3.661億,同比增長55.1%。雖然表面看來阿里巴巴的業績保持增長,但是同比以及環比增長曲線已呈現明顯下行趨勢。與騰訊、百度、盛大等公司業績相比,業務與業績增長緩慢。下圖爲阿里巴巴Q3業績:

圖:阿里巴巴Q3業績

如果真因爲阿里巴巴業績不佳而導致衛哲辭職,那麼在情理上是行得通的,畢竟衛哲是阿里巴巴總裁併且主管B2B業務,要對業績最終負責。近幾年,隨着B2C網上商城的圍攻,以及C2C淘寶網的蓬勃增長,阿里巴巴B2B的業務發展明顯的相形見絀。

另有在淘寶工作的朋友隱約透露了阿里巴巴現狀,證實了B2B不良業績的負面影響:首先,衛哲早在2.21日辭職之前,權力就已經被架空;其次,阿里巴巴集團現在發展最好得要數淘寶、支付寶兩塊業務,業績不佳的阿里巴巴早已人心蕩漾,許多阿里巴巴員工希望能轉到淘寶、支付寶工作。

而《創業家》雜誌記者盧旭成則在微博上認爲:“據說馬雲早看衛哲不順眼了,現在藉着由頭正好搞掉。”衛哲比跟隨馬雲創業的“十八羅漢”入公司晚,但是卻握有更多的股票,由此可能會導致馬雲或者其他公司高管的排擠,從而引發現在的辭職。

還有IT業內人士洪波,他也認爲:“阿里巴巴的.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調整的先例。外界很難確切的知道背後發生了什麼,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洪波還對阿里巴巴的劇烈人事變動表示擔憂,一方面是多名高管集體辭職引起的人事動盪,另一方面是淘寶總裁陸兆禧擔任的職務過多。

結論:綜合以上分析,得出一個歷史上屢見不鮮的真相:衛哲的辭職並不是表面那麼簡單,他是業績不佳的替罪羊,他是集體利益的犧牲者,他是阿里巴巴公關策略的一個環節,他是企業政治鬥爭的獻祭人。不過,衛哲也只能無力與無奈,以一種不體面的方式引咎辭職,他並無辦法和怨言。因爲在公司利益、在集體利益之前,個人的一切連浮雲都不是,甚至低若螻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