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筆試

競聘上崗筆試題

筆試3.01W

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不會”這回事…當你失去所有依靠的時候,你自然就什麼都會了。

競聘上崗筆試題
  【競聘上崗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以下各題只有一個答案正確,每題2分,共20分)

1、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於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發射,這是中國迄今爲止實施的最具雄心的太空活動,飛行乘組由( A )

A、劉 洋、劉 旺和景海鵬 B、楊利偉、劉 洋和景海鵬

C、劉 洋、景海鵬和劉伯明 D、楊利偉、劉伯明和翟志剛

2、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自身的發展,做到以身作則,爲人師表,這體現了教師勞動的哪一特點?( D )

A、複雜性、創造性 B、連續性、廣延性

C、長期性、間接性 D、主體性、示範性

3、網絡上的遊戲可以開發智力,但部分學生由於癡迷網絡而荒廢了學業。這一事實告訴我們( A )

A、事物都是一分爲二的 B、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

C、規律是客觀的 D、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4、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B )

A、備課 B、上課 C、課外輔導 D、檢查評定成績

5、智力形成的三個階段依次是( C )

A、原型定向,原型內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內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 D、原型內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6、年內事假累計超過( A )以上者年度考覈不得被評爲優秀等次

A、30天 B、20天 C、40天 D、35天

7、對學生的培養及素質的提高,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師的( A )

A、能力 B、學識 C、態度 D、方法

8、提出“因材施教”原則的我國古代思想家是( B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9、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誌之一是( C )

A、成立了好的班委會 B、有效開展了班級工作

C、形成了正確的集體輿論 D、確定了班級工作計劃

10、新課程認爲,教學過程的本質是( D )

A、傳授知識的過程 B、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雙基的過程

C、交往互動過程 D、生命意義的實現過程

二、填空題(共10題,每空各2分,共20分)

1、在4月27日召開的全市領導幹部會議上,姜傑書記發表了題爲《 擔當 成就偉業》的講話,並在東營日報全文發表。

2、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主要著作有《母育學校》、《 大教學論 》、《語言和科學入門》、《世界圖解》等。

3、在教學的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的有效統一,反映了教學的 教育性 規律。

4、新的學校形成後,中層幹部的要樹立四種意識,即:整體意識、維護核心意識、 敢於負責 、權力有限意識。

5、大腦對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應是 表象 。

6、羅傑斯所倡導的“非指導性” 教學模式,其含義應是較少的具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徵,而帶有“較多的不明示性、間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徵。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更能爲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從而更加主動、有效、持久地學習。

7、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容通常包括 研究性學習 、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

8、智育目標分別在各科教學大綱中有所規定,我們根據智育自身特殊的任務,通常把智育目標分爲 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 三類。

9、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指出人的一生可以劃分爲八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即:嬰兒期的信任感對不信任感階段,幼兒期的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感階段,兒童早期的主動感對內疚感階段,兒童晚期的 勤奮感對自卑感 階段,青少年期的自我統一感對同一感混亂,青年期的親密感對孤獨感階段,成人期的繁殖感對停滯感階段,老年期的自我整合感對絕望感階段。

10、“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體系,最初是以鄉村教育的形式出現的,後來陶行知將其作爲一種與傳統教育、舊教育、富人教育相對立的新教育和窮人的教育。主要包括兩個要點: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

三、名詞解釋(共3題,10分)

1、教學策略(3分):是教師爲了最優化地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圍繞教學過程,所採取的系統謀劃及其相關的重要舉措。

2、素質教育(3分):是按照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和教育對象身心發展的特點,來發掘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潛能,弘揚其主體精神,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

3、學校管理(4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組織好學校各項工作,協調好學校各種關係,高質量、高效率地實現學校教育目的的活動過程。在管理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這是學校管理的核心。

四、簡答題(共6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的知識素養

(1)比較系統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

(2)精深的專業知識;

(3)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

(4)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各科教材教法。

2、請簡述多元智能理論的基本內容

(1)該理論是由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

(2)他認爲“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

(3)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數理邏輯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和自我認知智力。

3、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爲方式應具有那些特點?

(1)行爲方式必須與年齡特點相一致;

(2)行爲方式與社會“角色”相一致;

(3)反應程度與刺激強度相一致;

(4)行爲具有一貫性和統一性。

4、請簡述華生在兒童教育方面的主張

華生的行爲主義理論,強調教育的作用,對學生良好習慣和品德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1)反對統一標準,提倡區別對待;

(2)反對體罰兒童;

(3)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兒童各種習慣;

(4)對幼兒養護的要求:要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5)提倡對兒童青少年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6)聯繫實際。

5、新課程實施中,教師的角色和行爲需要發生哪些變化?

(l)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全面發展轉變;

(2)由“大一統”教育向“讓每一個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轉變;

(3)由“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

(4)由“重結果”向“重結果更重過程”轉變;

(5)由“知識權威”向“平等和諧”轉變;

(6)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6、簡要概括北宋一中和北宋三中的文化特點,以及對合校後的影響。

兩種學校文化各有特點、互有優劣。

(1)北宋一中主要把制度建設視作一種文化,注重制度對師生的規範作用;

(2)北宋三中把多年來積澱形成的羣體價值觀和行爲準則提煉爲某種精神,並以此來同化、感召、激勵所有成員的行爲;

(3)兩者的有效融合、互相取長補短,將會對學學校發展帶來無窮的動力。如果不能有效融合,必然造成嚴重的組織文化衝突增加管理的難度。

五、論述題(共2題,20分,每題10分)

1、試論述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1)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思維方法論的訓練,學會全面地、發展地、實事求是地看問題。

(2)運用啓發式方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

(3)加強言語訓練。

(4)發揮定勢的積極作用,抑制定勢的消極作用。

(5)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品質。

2、某校國中二年級學生小林平時紀律渙散,經常遲到,上課不遵守紀律,有時與同學打架,經老師多次教育仍沒有明顯改變。班主任李老師雖然多次與其家長聯繫總是推脫,即使來學校一趟家長態度也不端正,其他老師對小林也有很多意見。李老師認爲,如果繼續讓小林隨班學習,會給其他同學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帶壞整個班級,於是他三番五次找小林談話,勸其自動退學。小林在老師的壓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厭學心理,便於2012年3月30日,未經家長同意輟學回家。哪知道小林輟學回家後並不安分,跟隨一些社會閒散人員來學校鬧事,值班老師叫來他的班主任李老師小林也不服從管理,李老師遂即報警。這位班主任老師做法是否合理?請加以分析。

(1)停止學生上課的做法是不對的,侵犯了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教師要依法執教。

(2)學生離校後夥同社會閒散人員來學校鬧事兒,又不服從管理,老師及時報警是正確的。

(3)分析與評論:①停止違反紀律的學生上課,應符合教育活動的價值要求,與對學生的教育目標相一致,同學生違紀程度相適應,有充分客觀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②班主任老師不得隨意不讓學生上課,不能帶有個人偏見和感情用事,更不能隨意以“勸其退學”的方式,實質性的開除學籍。若果學生真的有了違法行爲,需要勞教的也應當有司法機關處理。③後進生的轉化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和信心;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可偏愛,要講究教育藝術。④當有些人的行爲已經可能對師生的利益或學校安全造成損害時,及時報警是必要的,哪怕這個人可能是學生。

●個人觀點:看法不偏激,基本符合實際,有一定操作性,;看法獨到,有創造性和操作性,可再獎勵1—2分。

標籤:競聘上崗 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