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實習報告

2017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導語:地質泛指地球的性質和特徵。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那麼同學們你們實習之後有什麼想說的?本文是本站小編精心編輯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2017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2017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金龍谷地質考察報告

水資111 祖成慶 1108100251

考察地點:龍裏縣金龍谷

考察時間:2011年11月5日

考察內容:

1.金龍谷礦巖,構造及地貌參觀

2.編寫調查報告

1.調查準備

時間已經是秋天,早晨的天氣極爲涼爽,首先進行的是全班的集合,我們是集體包車去金龍谷的,之前老師清楚地交代了實習的內容。下午,在老師的介紹下,我們簡要了解一些金龍谷的地貌特徵,還看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等作爲課本知識的補充,使我們不用外出就瞭解了各種地質現象發生的原因,經過和後果,還了解了一些預防這些地質現象(如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的措施和方法,使我們增強了對地質現象的認識。還有觀看了常見的造岩礦物,岩石的產狀,結構和構造,瞭解它們的工程地質特徵。雖然聽得不是很懂,之後還是增進了我們的地質專業知識。

下午天氣晴朗,在聽完老師的一番分析,使我們對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之後,開始進入金龍谷切身體會這種地貌的特徵。爲使我們能瞭解不同傾斜程度地層、褶皺構造和斷層的特徵,老師簡要地講解了水平岩層、傾斜岩層、直立岩層、褶皺構造、斷層的特徵。但是人太多,都圍在老師身邊,老師講話的聲音被分散,所以聽的不是很清楚,結合書本的內容和聽到的一部分,大致還是學會了閱讀各種

地質現象,分析地質現象的規律,還掌握了褶皺、斷層的形成原因。

2.景區介紹 金龍谷其實離貴陽不遠,只因它所在的位置不在貴陽行政區域,而隸屬於黔南地區龍裏縣,與貴陽市烏當區漁洞峽交界,多年來,極少爲外界所知,就是在貴陽市,也很少有人知道金龍谷這個地方。不知從何時起,金龍谷在消息靈通的驢友中傳開,這個純原生態的峽谷景區,成了驢友們親睞的地方,常常相約結伴,來這裏遊玩。

從貴陽出發,經東風鎮漁洞峽景區大門口沿後山公路而上,到達金龍寨停車壩子,約25公里,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穿過寨子前的田埂小路,一條雜草叢生的石徑蜿蜒而下,小路的盡頭,便是金龍谷的入口處。一棟舊房子、一道斑駁的舊鐵門,好象是用於景區管理,卻沒有見到人。

進入景區,可分水路和山路棧道遊覽。遊客多選擇乘船。坐在船上,順流而下,河水清澈透底,或許是受了驚擾,一羣羣大小不一的野生魚疾速遊竄;兩岸斷崖絕壁上,怪石嶙峋;石壁間參天的樹木頑強地挺立着,它們的根深植於巖間石隙,不禁讓人感嘆,它們在這裏究竟生長了多久年;野百合也長在巖壁上,細長的枝幹似乎承受不住碩大花朵的重量,彎下了腰,伸手可及。擡頭仰望,陽光也似乎不能直

接照入谷底,只是透過林間樹枝,把光怪陸離的影子映在巖壁上。這真是個靜謐的世界,一潭碧波,兩岸翠綠,懸崖絕壁,寧靜幽深。

在金龍谷景區內,有兩個布衣族村寨,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在遊覽了自然風光後,可以到布依寨子裏去感受鄉村風情。寨子裏有農家樂山莊,條件雖然不是太好,既入鄉間,就入鄉隨俗吧,也許,吃膩了城裏餐館大廚做的筵席,你會喜歡上這些布依山寨的鄉村美食,老臘肉、燉土雞、野生魚、素豆腐、涼拌野菜,全是綠色食品,這在城裏,可是難尋的好東西.

久聞金龍谷的風景名勝,終於有機會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貴州龍裏縣金龍谷旅遊風景區,從貴陽至烏當區漁洞峽景區上行4公里,就到了距省城約20公里處的金龍谷景區。在那裏,山與樹、巖與洞、谷與水無不神奇而美妙。那裏的峽谷與巖洞更是引人入勝,當地布依人把巖比作硬朗漢子,取名大巖、小巖;把峽谷河比作慈祥的婦人、水靈靈的姑娘,叫觀音洞河、神仙洞河。幾年前,75歲高齡著名旅遊開發專家汪朝陽先生來此考察,他執意要把這一絕妙景觀開發出來奉獻給世人,便取名爲“金龍谷”。經過這些年艱辛的開發,“龍”終於向人們展示出來。

金龍谷景區北支流爲山間小溪,它蜿蜒曲折,是醒獅鎮大巖村和小巖布依寨農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東南支流,流量大於北支流,在

石筍溝大白巖,石板塘切割較深,形成較寬闊的灣塘、河灘、階地,是貴陽市永樂鄉的一大主要農田灌溉水源。南北兩支流在小巖轎子山腳下相匯,形成深切蜿延、深幽曲折的峽谷,景區內最高點爲大橫坡山,海撥1335.6M。最低點爲貴陽市東風鎮來仙閣,海撥970M,屬於苗嶺山脈,其地形地貌屬黔中山原,表現爲岩溶谷地,岩溶窪地,岩溶峽谷,稱爲中山岩溶地貌。

金龍谷景名勝區座落於魚洞河上游,東支流發源於龍裏縣醒獅鎮境內流經貴陽市烏當區永樂鄉的石筍溝,羊角橋、石板塘,北支流發源於龍裏縣醒獅鎮與貴陽市烏當區偏坡鄉境內,流經龍裏縣醒獅鎮大巖村,穿過小巖布依寨,上述兩條支流在小巖的轎子山腳下匯入魚洞河,穿過魚洞峽,在貴陽市烏當區東風鎮頭堡村與魚梁河相匯後,注入南明河。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4℃±,年平均降雨量1220mm左右 ,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貴州高原上有着衆多美麗的山水奇觀,它們中的一部分,如同珍珠,散佈、藏匿於深山峽谷,多少年來,不爲外人所知。金龍谷就是其中的一顆明珠,深藏於山中,直到最近幾年,才漸漸被推出,逐步顯現它耀眼的光芒。

3金龍谷的構造位置和地層簡介及分析如下

有兩組圖片:

1 2 3

據說,金龍谷這個美稱一點也不誇張,夢龍彎、龍窩、盤龍壁、龍潭、金龍堂、龍爪池、騰龍橋、朝龍橋、盤龍橋、拜龍橋,無處不出現“龍”,又無處不踩着“龍”,真是龍的天堂,人的樂園。到金龍谷,你不到龍窩,就領略不到龍的神奇。200萬年前,驚天動地間,天橋在一聲猛烈轟鳴中倒塌,隱藏在暗河裏的“龍”暴露出來,爬在半山岩壁上,變成一條活化石“龍”,故稱盤龍壁。龍窩處盤龍壁凹進40餘米,億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壁擠壓得褶褶皺皺,曲曲折折,層次分明,有着較高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科考價值。龍潭水清澈如鏡,登高100米之外仍能看到潭底水草和鵝卵石。在這裏有22座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橋,順橋漫遊龍窩,胸襟開懷,心曠神怡。

“盤龍”可堪稱貴州最大的一條“龍”,全長2000多米,龐大的身軀盤踞在兩岸半山絕壁上蜿蜒而去,彎曲而來,時而穿洞,時而露背,時而顯足,哪是頭,哪是尾,誰也無法弄清。無論你從北岸或南岸觀賞盤龍,你都不會走回頭路。踏

着龍背遊覽,視野大開,多處迷人的景點使人驚喜交融,水簾洞、天龍洞、北天樓、南天樓

從圖片上看來,所言果然非虛!

分析1

貴州具有著名的喀什特地貌,而在金龍谷完全體現出來了,褶皺,斷層就這樣通過圖片呈現出來.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鹽巖地層分佈區最爲發育。該區岩石突露、奇峯林立,常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峯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溝、漏斗、落水洞溶蝕窪地、、盲谷、幹谷、喀斯特窪地等喀斯特負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各種洞穴系統以及洞中石鐘乳、石筍、石柱、石瀑布等;以及與地表和地下密切相關聯的豎井、芽洞、天生橋等喀斯特地貌。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有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爲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貌。

在觀賞的過程中,由於人太多,我們走散了,最後在圖五的地方找到了老師,終於歸隊! 圖四、五、六中的斷層其實是一些岩石羣,板塊形狀不一,但錯落有致,巖性爲棕紅色砂岩,岩石層理構造明顯,上部有植物覆蓋,岩石上出現了水平節理,垂直節理,傾斜節理,還有波浪型節理,有的節理幾乎貫穿了整個岩石羣。很明顯是岩石受到比較大的拉應力,還有生物風化作用。四周的砂質岩石經過長年日曬雨林風吹,野生物生長,其風化程度強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經出現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風化成粉粒,堆積成土狀,其工程地質性質極差,老師說這種風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築工程的基礎持力層。

分析2

喀斯特地貌特殊性又在於它不僅有地表的,而且有與其成因聯繫的地下喀斯特形態——洞穴。喀斯特地貌是長期發育的產物。地表形態類型屬正地形的主要有峯林、孤峯、殘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負地形主要類型有落水洞、鬥淋、豎井、盲谷、幹谷、喀斯特窪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峽谷、溶溝和溶隙等。地表正、負地形間及地表與地下喀斯特類型間常有成因聯繫,構成一定的地貌組合。 中國僅裸露型喀斯特即約90萬平方公里以上,是喀斯特分佈最廣、類型最全的國家。因喀斯特地貌特殊,使其區域經濟開發和工程建設的問題也很突出。如干谷是一種因侵蝕基面和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河轉爲地下河,遺留乾涸的滲漏河谷。它在水利上劃爲懸託谷,一般不宜建水庫,即使建水庫也要採取鋪蓋和帷幕灌漿等防滲措施。

喀斯特地貌因形態奇特和地下洞穴,以及一些洞穴空氣和水的特性與有益成分而成爲旅遊資源。如金龍谷的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裏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爲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峯和奇異景觀的溶洞。地表水在運動過程中對所經過的沉積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蝕作用,既包括水動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運,又包括水對岩石或沉積物的化學溶蝕作用,還包括碎屑物在搬運過程中的磨蝕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對碳酸鹽巖侵蝕作用的結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彎曲的溝壑、高高的冰蝕懸谷、氣勢磅礴的大峽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學侵蝕作用的寫照。

4.總結

當我們從圖四再次相聚在一起時,一天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原本打算把實習當遊山玩水的我卻發現有收穫,這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加強我們對這門課程的瞭解,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

無法學到的東西,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來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還要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次野外考察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對要考察的對象要事先做一定的瞭解,事先做好準備,就不至於到時不知所措。

2017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第一章:緒言

(1)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

少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境內,華縣劉家河村南,縣城東約五公里處, 山門距隴海鐵路華縣火車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僅2.2公里,均有等級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勢東連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峯海拔1664.4米。這裏山青水秀,風景幽雅,是一處靈境勝地。少華山屬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頗多,當地羣衆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勢,修廟琮,塑神像,鑿石開路,設置棧道、鐵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縮小的華山,因而取名少華山。少華山上現有齊雲洞、觀音洞、希夷崖等景點。

少華山自然地理概況:少華山山勢主體呈現爲中細蜂腰形。腰部爲岩漿侵入的火成岩、變質岩構造,即屬於太白、華陽岩基組成的`秦嶺主體東秦嶺位於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的拼合帶———秦嶺造山帶的東段。該區構造岩漿活動強烈。少華山區的岩石大部分爲玄武岩和花崗岩等火成岩,同時又有少數的沉積岩和變質岩。其褶皺形態多樣斷層形式多樣其中南坡嚴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爲溫帶落葉及闊葉林。

(2)實習任務

①掌握野外觀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觀察描述實習區域常見岩石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特點。

②觀察少華山地貌及地理現象:河流山體特徵。

③觀察岩層產狀要素,褶皺和節理。

④使用地質羅盤測岩層產狀。

(3)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一方面使我們獲得實習區基本地理現象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使我們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訓練,培養和提高我們觀察分析野外地理現象的特點。

(4)實習工具:

鐵錘、地質羅盤、放大鏡。

(5)實習要求

認真觀察地理現象,實習期間大膽細心。合理使用測量儀器,要有科學嚴謹的實習精神。野外注意安全,進入山區注意防火事宜。

(6)實習地點:陝西省渭南市華縣境內少華山,

第二章:岩石。

少華山由於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所以那裏的岩石多以火成岩爲主,其中白色花崗最常見,也有肉紅色的花崗岩, 少華山區的岩石主要爲玄武岩和花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噴出巖多呈黑色風化面黃褐色或灰綠色。細粒或隱晶結構呈斑狀結構並長有氣孔、杏仁等構造。火成岩根據其化學成分及礦物成分排列,分爲超基性岩. 基性巖.中性巖和酸性巖;根據岩石產狀,分爲深成岩.淺成巖和噴出巖。花崗岩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岩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花崗岩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岩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

第三章:構造。

實習地區構造概況:少華山在大一級地質構造中屬於秦嶺構造帶,進一步劃分屬於東秦嶺地質構造帶。

少華山隸屬於秦嶺山系,是由於渭河地帶地殼下陷同時又由於上古時期形成古地臺時的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以及印支運動等,其中海西運動的影響之爲明顯: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隨着廣泛的岩漿侵入活動秦嶺及其周圍山脈相繼隆起。少華山山體呈現爲中細蜂腰形。腰部爲岩漿侵入的火成岩、變質岩構造,少華山區域內地質構造較爲複雜,斷層構成複雜,背斜較易觀察,向斜成山不明顯。岩層層理較清晰。岩石表面風華嚴重,節理較爲明顯。

2017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有了深刻的認識與瞭解,掌握了關於工程地質與土力學中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爲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瞭解,我們20xx級土木工程專業在六月三號在劉傳孝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地質實習。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岩石的肉眼判別

2、瞭解饅頭山沉積岩的每一層的岩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岩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岩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地質實習的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爲兩天(六月三、四號),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滿壽山和靈巖寺, 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岩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三、實習的內容

1、認識滿壽山的岩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爲“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爲"曼壽山"。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爲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蹟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岩及泥質、白雲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於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岩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岩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岩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爲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五層)。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岩組成,厚約兩米,岩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儘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岩組成,該層岩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岩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岩,厚約八米,岩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岩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岩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於工程實施,

第六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岩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岩表面覆蓋物爲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爲頁岩,厚度約七米,顏色爲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爲石灰岩,厚度約兩米,顏色爲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於該層位於山頂,所以此處岩石風化嚴重。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爲紫紅色,頁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爲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爲四米,顏色爲紫紅色,由於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岩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岩,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岩,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岩,厚零點三米。

二、 徐莊組

由於徐莊組地勢陡峭,我們不能繼續前行,所以未能近距離觀察徐莊組的岩層組成。

2、認識滑坡與斷層

下午我們到達靈巖寺附近,開始下午的實習,主要是認識滑坡,斷層以及一塊花崗岩。

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實習地點,指着遠處的山體讓我們找出斷層的上盤,下盤,斷層線,斷層面以及滑坡體,然後詳細講解了該處滑坡和短層,在山路的一邊同學們邊聽邊記,最後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塊花崗頒巖,三號的實習結束,

3、認識蘇莊斷層

六月四號,我們開始了第二天實習,首先是一處斷層,這處斷層比昨天的更有價值與意義,因爲該處斷層斷距小,我們能看的很清楚上盤,下盤等,而且該處斷層低。加深了對斷層的認識。

4、地質羅盤的實習及背斜的判定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岩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岩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之走向。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着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的傾向。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爲岩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後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爲岩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後,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褶皺要素:褶皺要素是指褶皺的各個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跡、脊線和槽線、褶軸。

結束斷層的實習,我們繼續登山,開始褶曲的認識與實習,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一個牙口讓我們判斷一下該處是向斜還是背斜,同學都說是向斜,老師說過一會就知道答案了,咱們慢慢的揭露它,然後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對地質羅盤進行了實習,同學們分組測量,我所測得岩石產狀如下:走向NE35,傾向NE360,傾角45 。

在結束了羅盤的實習,我們繼續上行,在途中老師不時停下給我們講解背斜與向斜的判定方法,我們從中知道背斜與向斜不能簡單通過直觀的感覺來判斷,就像這個山他就是一個背斜構造,雖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當我們走到最後一個山頭的時候,結果就出來了,這就是一個背斜構造,是由於地質運動的時候,兩側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緩,所直觀看上去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在看完了,這個背斜構造後, 我們的實習全部結束,下午返校。

四、實習的結論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岩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繫實際。

5、瞭解了饅頭山的岩層構造,對沉積岩有了更深的認識。

標籤:範文 實習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