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總結

總結七夕獨遊鼎湖山記

總結9.88K

甲午七夕,夫千里赴同學會,留吾與子於他鄉。晨起,意稍懣,邀子同遊,子因天炎拒,孑然獨往。許七夕故,遊人如織,皆三五同遊,肩負食飲。吾獨負手而行,頗愜意!欣欣然旁觀世生百相,前往隨意,飲食不憂。

總結七夕獨遊鼎湖山記

自山門往上行至百米,翠竹蔥鬱,中有一株彎斜,作迎客狀,不禁低首愛之。恰吾今着白裙,青發齊腰,遂臆想當日易安輕嗅青梅狀,料餘背影亦由此態。於是吟:待把青竹嗅,卻被山泉驚。暫無下接,亦不甚在意格律。想唐人作詩多名句、少名篇者頗多,況我輩凡俗之人,隨口不虞之句,奈何爲平仄、押韻自擾,聊達意而已。過竹林偶見一童,搖一株青柿樹,然柿未熟,故不獨下,幸得接前句:止童莫辣手,柿澀不獨行。

尋泉聲而上,眼界稍開,山澗清泉汩汩,人聲鼎沸,戲水者頗多,黃髮、垂髫皆怡然自樂!更有三五老嫗,圍坐一冼足石上,玩紙牌者,豈不悠然?餘覓得澗上一茶屋,亦煮茶一壺,對溪獨飲,感同身受。幡然有靜安先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之境。

山路平坦處,闢亭幾許,有商販營生,遊人多在此小憩,或購小食啖之。吾行至此,也購得米酒一碗,豆花一盞,且飲且憩,用當今通訊工具,與遠方友人分享今獨遊之樂。

過此平坦處後,山路立陡,而山泉愈清,然游水者已少。非荊公所謂:“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皆因,山高處泉水純同碧玉,飲用者甚衆,不忍遊之焉。觀昔日孫公沐浴之老龍泉處,泉清見底,沙石畢現,今遊人可用瓶灌之而飲,故來此汲水煮茶,抑或攝像取景者衆,而游水者無,可見世風日醇也。

自老龍泉至寶鼎園,一路山高林密,無多停留,但於蝴蝶谷處滯少許。夏末秋初,蝴蝶不存,空谷跫音,雖有遊船進出,無甚意味。然湖上石橋如虹橫貫,倒影迭出,幻入仙境。方流連不捨去,恰從身後竄一胖婦人,速登橋,衝而去,乃心疼也。即悟沈先生當年意,本欲攝下此橋,卻因此斷念。吾亦非免俗之人焉。

行至寶鼎園,遇山雨,起細如絲,渾然不覺,疑向來飛瀑濺珠,習以爲常。至慶雲寺,雨驟,避雨鐘樓,有好事者撞鐘取鬧,鍾遇雨,聲不脆而沉濁,不免驚心,只得撐傘反向而回。

下山取道車路,環山而建,坡平不陡,恰可緩解疲敝。一路雖不聞山泉,然有夏雨丁丁耳畔、偶得雨蟬嘶啞身際,亦不失意趣。待重聞泉鳴,恰雨駐,驚見山門,山路與車路合二爲一,環山一週又到起址處。

嗚呼!世間萬相亦如登上,皆殊途同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