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

摘要:如今的社會已經是一個創業的社會,大學生又是創業大軍中的主力,但是大學生創業的劣勢也很明顯: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是對創業大學生的打擊。對此,有必要對大學生的創業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和認識,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調查背景: 近幾年來,我國高校招生總體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xx年,單從高等學校畢業生這一項來講,就會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一個學生創業可以吸引若干個學生的參與,創業成功就可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如果社會上形成了學生創業的氣候,將大大緩解社會就業的壓力 再次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必將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這就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能僅僅是生產環節中某個單一工種的單一操作者,還應能夠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並進入計劃、管理、服務等經營環節。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從業和創業的雙重能力,具備多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調查目的: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今的大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甚至擬訂出一套計劃,逐步實現,讓美夢成真,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若沒有條件,則創業的夢想還是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累積創業前必要的經驗,與充份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創業前,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觀念,我們是否已爲創業做好了準備,大學生創業到底需要我們具備怎樣的素質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創業條件,這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關於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範文默認。

爲此我們小組對我校學生的創業想法做了調查。本次調查範圍分爲兩部分,在校大學生與畢業生,分別設計了不同的問卷。其中在校大學生共發出問卷60份,有效回收52份。針對校外畢業生共發出問卷24份,有效回收24份。

調查人員: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東華理工大學本部,東華理工大學南區,東華理工大學北區

調查對象:東華理工大學在校學生及校外畢業生

調查內容:

1、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瞭解他們對創業的看法、意願、方向、目的、心理等。

2、調查創業環境,瞭解社會、學校給大學生提供的服務、幫助及想創業大學生對此的滿意度。

3、調查想創業大學生的基本信息、創業素質狀況、創業傾向程度、創業團隊的素質。

調查情況總結:

1、被調查的在校大學生有男生32人,女生30人。其96%的同學贊成在校大學生創業。但是隻有69%的同學表示對創業感興趣(這69%的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中有90%的是男性同學,10%的是女性同學),另31%的同學則完全沒有過創業的打算,而在對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學生調查中發現,選擇創業已經成功或正在創業的人數都爲0。不難看出,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表示贊同,但明顯大家還是持着一種觀望的態度。在有興趣開展自主創業的學生的性別方面,男性同學佔多數。最後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自主創業的成功率爲0。

2、更多的受訪者選擇自助創業的受社會影響最多,約佔總人數的42%;其次是受身邊創業人員的影響,其人數約佔總人數的28%;受家庭影響與受其他因素影響的同學則各佔總人數的15%。有46%的同學選擇的創業目的是積累經驗,爲以後的工作做準備;有31%的同學的創業目的是提前開始人生事業;只有8%的同學的創業目的是籌備人生的“第一桶金”;剩餘15%的同學的創業目的選擇了其他。從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目前較大的社會就業壓力是驅使他們選擇自助創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校學生創業的時候,應該對創業的環境,地點等進行評估,聽取家長和老師的建議,不應該一意孤行。

3、對於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外部條件,81%的同學認爲應具備資金支持,69%的同學認爲應有廣泛的人脈,65%的同學認爲應具有創業團隊,35%的同學認爲應有良好的經濟形勢,12%的同學選擇了有一定的辦公場所,還有15%的同學選擇了其他條件。“資金支持”、“經驗和社會關係”、“良好的創業團隊”是受訪者普遍認爲自主創業時需要的外部條件。在衆多外部條件中最爲受訪者所看重的還是“資金的支持”,佔到了81%。

4、關於最吸引畢業生創業的原因,有50%的畢業生選擇了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有33%的人選擇了創業成功能使自己成爲主宰生活的強者,有25%的人認爲創業能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有4%的人選擇了創業能挑戰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及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任何畢業生選擇有強烈的創業興趣和慾望、通過創業迅速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及對金錢和自由的渴望這三項。更多的受訪者選擇自助的創業的原因是想讓自身得到鍛鍊,佔到了受訪者的87%,而33%的受訪者是從解決今後就業問題的角度出發的。

5、對於“白領文化”與“創業文化”的立場,67%的畢業生先選擇“白領文化”爲基礎,以此發展自己的“創業文化”,42%的畢業生認爲“白領文化”的風險較小,投資較少,工作穩定,只有8%的畢業生認爲“創業文化”選擇做自己的老闆,即使冒着風險也值得賭一把,沒有畢業生選擇“打工”和“創業”只要能得到應有的回報就可以了這一項。再一次印證了大學生現在對自主創業雖然感興趣、有想法,但更多的還是保有一種觀望的心態。

對此,本組對在校學生創業出發點提出建議:學生自主創業不僅僅是爲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從中鍛鍊自己,讓自己在今後的就業之路上,多一些砝碼。在校學生創業的前期,收入會比較低,學生應該樂觀看待,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不應該抱怨,不應該懶惰,更不應該自暴自棄。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2

調查時間:XX年2月

調查地點:全國

調查內容:關於XX年大學生創業現狀的調查

調查方式:在線調查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持,而不僅限於資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創業,這些青年的創業知識是來自大學嗎?青年創業的最關鍵因素,是創業資金的充足與否嗎?四川成都高新區日前面向芳草街道等5個轄區街道、高新區青年(大學生)創業園等兩個創業園區、四川大學等8所省內高校、中山大學等3所省外高校,發放了總共1000份“青年創業現狀與成都高新區創業環境”調查問卷。根據收回的912份有效問卷,成都高新區近日撰寫出了《青年(大學生)眼中的創業、園區建設與政府服務》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高校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持,而不僅限於資金;同時,有69。7%的受訪者表示會積極面對創業失敗。14。2%的人創業想法源於學校小江是成都一所大學的應屆碩士畢業生,看着媒體對創業成功者鋪天蓋地的報道,他開始期盼那種“名利雙收”的生活。今年6月,小江將自己開一個國學培訓機構的創業想法,寫成了一份創業企劃書,並參加了成都金牛區青年(大學生)創業園的評審會。“你跟其他國學培訓班相比,優勢在哪?成本和利潤有沒有做過預估?消費受衆羣體是哪些?怎樣開發你的客戶資源?”。

調查中,對於“創業想法受何種因素影響最大”這一問題,62。6%的人認爲源於社會影響,16。5的人認爲源於家庭,僅有14。2%的人認爲源於學校。留學新加坡之後來到成都高新區創業的楊先凱,對14。2%的數字感到很驚奇。“如果學校的創業教育做得好,這個概率不會這麼低。”楊先凱告訴記者,在新加坡,大學基本都開設了成體系的創業課程,比如《公司理財》、《市場營銷》、《客戶資源管理》等,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由選擇,修讀合格後,會得到相應的學分。大學生對於自己創業幹什麼,需要哪些必備條件,創業之後怎麼保證企業運轉等知識,大都來自創業課程。“我在新加坡上大學時,曾經修讀過《創業市場運作》課程,感覺啓發很大,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怎麼讓公司在市場中生存。”楊先凱說,由於大學課程的配套做得比較好,新加坡大學生的創業氛圍很早就形成了,而中國大學生創業是最近幾年才熱門的話題,大學課程還跟不上。調查中,80。2%的受訪者認爲,需要對創業能力進行系統培訓,也印證了楊先凱的分析。而對於創業培訓的內容,受訪者最希望得到的依次是企業管理(22。3%)、市場營銷(21。1%)、溝通技巧(18。2%)、財務知識(14。5%)和個性化輔導(11。7%)。調查的主要執行者、成都高新區團工委書記冉啓平說:“其實中國高校已經逐漸重視創業教育了,但普遍的方式還是這一場創業講座、那一場創業論壇,成體系的創業教育課程很少。”他分析說,高校開設專業、系統的創業課程,能激勵大學生思創業、謀創業、敢創業、善創業,同時也能讓大家深刻了解創業的艱難與風險,是提高大學生創業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3

我於保山一中進行教育實習,實習資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課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進取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語文這門課而言的。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爲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是很讓我滿意的。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的兩個班的調查,並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進取地找學生談話,同教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景。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我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教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期望我的認識能對自我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我調查發現,此刻的物理課堂教學,大多數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貼合教學的實際情景。很多語物理文教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到達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物理教師對我說此刻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認爲努力與否考試時都不會得太高的分,也不會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努力了也不必須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所以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能夠使教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夠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資料。我自我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此刻此刻的中學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夢想,並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教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教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教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

教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能夠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教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物理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景,視個人的情景不一樣而對學生有不一樣的要求。對於成績異常差的學生一些教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因爲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並且教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教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教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教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教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總是很活躍。他們備課時不限於教參、優秀教案等書,能夠根據自我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景去發揮,這在我實習期間聽不一樣的教師講課時感受最深。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景,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情景有直接的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課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教育實習的調查中得到了驗證。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學的情景。

在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物理。他們認爲物理很抽象,難懂。異常是文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爲嚴重,他們認爲自我又不想成爲科學家,物理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我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此刻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物理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一樣,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要進行人際交往,好的表達本事是很受人歡迎的,就是搞對象也要把話說的漂亮些呀。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教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有的學生乾脆告訴我說,還不如在家裏自我上網學習。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教師,他們都期望教師能夠多關注自我,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期望教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教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並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教師,對教師的衣着,對教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教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我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因爲我調查的對象多是高中生,所以他們普遍認爲自我此刻的學習壓力比較大,有的學生告訴我他們很少有玩的時間,參加的體育活動也比較少,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作練習題上。針對這種情景我也問了幾個教師,教師們告訴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此刻的學生的學習多不自覺,二是學校每年的評優、評先工作還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三是學生家長爲學生選學校時看的也是學校的升學情景。這樣他們就僅有在學生的成績上多下功夫。經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僅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教師能夠多組織一些語文活動課,讓學生進取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我的參與中意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上課時教師能夠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例子能貼近生活,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此刻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的一大提高,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頭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枯燥的課文,我提議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圖片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課文,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理解。而對於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而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多與學生互動,多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教師和學生的交流。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教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此刻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教師,並且還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作爲一個教師要明白,你僅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進取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提高,就應當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提高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爲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當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教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教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教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習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我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爲語文教師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景。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經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教師的做法,結合自我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進取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最終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教師們、學生們表示感激!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4

當今社會人口不斷激增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資源趨於匱乏、環境承受能力不斷下降、污染嚴重、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步入社會,我們將面臨最爲嚴峻和現實就業問題,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學生、學校、公司、政府又該如何應對日趨緊張的就業問題。

教育能夠使一個人學會學習,達到社會所需要的預期目標,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傳授知識和技術規範等的社會活動。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培養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培養合格公民,爲國、爲家、爲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促進人的發展,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發展教育事業一直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教育對於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從學生個人的角度來看待就業和創業

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全世界30億經濟活動人口中,失業人口有1至5億,不充分就業人口有7.5億至9億,中國作爲發展中國家如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一樣,就業形勢比較嚴峻。而我國高校連續幾年的擴招,增幅較大,又造成了高校畢業生高存量、高膨脹,昔日被譽爲“國之棟樑”、“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就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和難度。所以就業問題的本質不是因爲工作崗位的缺少,而是當前社會大學生素質普遍較高,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要求也隨之上升。大學生們普遍蜂擁盲從熱門崗位,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份輕鬆而又高福利的工作。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考驗,希望高學歷能夠使自己在衆多待業者中脫穎而出。事實上就我的個人觀點而言,一味盲目的死讀書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我們應該清楚自己學習的方向和目的,自己處理好學校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地方,邊學習邊實踐,豐富自己的經驗,從而來適應這個社會。

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瞭解了我校大學生對於就業創業的看法以及對今後工作有什麼打算。少部分同學認爲讀書是沒有用的,只是混個文憑而已。大部分同學都希望通過在學校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增強自身的就業能力。大學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臺階,我們不應該浪費生命,把精力放在遊戲娛樂上,應該好好利用寶貴而有限的時間,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而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學生就業形勢絕非一片黯淡,只要正確分析和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必能撥雲見日,縱橫廣闊職場。

二、從學校集體的角度來看待就業和創業

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的脫節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運用到以後的工作當中去。大學時代所選擇的專業也與未來的工作關係不大。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在校學習缺少學習積極性。

1.學校可以多組織同學們在業餘時間開展各式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組織能力、時間能力。

2.學校的教育當跟上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需求,可以與公司合作,通過開辦工作室的方式幫助學生較早的瞭解社會工作的流程、適應工作的壓力。

三、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來待就業和創業

1.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作爲我們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

2.國家可以爲大學生提供社會上的就業創業鼓勵政策,例如鼓勵應屆畢業生下鄉當村官,鼓勵大學生走出城市能爲貧困山區支教、幫助山村孩子學習,國家應該在全國範圍多宣傳勞動不分貴賤,勞動者都是光榮的。

3.國家可以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爲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做好引導工作。

大學生就業問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社會、用人單位、高校及大學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畢業生們要看清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地去爭取、拼搏、奮鬥,闖過就業這個難關,尋求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還要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發揮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爲社會和祖國做出貢獻,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5

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很多人爲大學畢業生開出了自主創業的"藥方"。然而,一項最新調查卻顯示:自主創業並非易事,20xx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僅佔1。2%,與20xx屆的1%以及20xx屆的1。2%基本持平,自主創業目前還沒有成爲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時的主要選擇。

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可思發佈的這一調查還顯示,不同水平和層次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也有較大差異:20xx屆211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者所佔比例爲0。4%,非211本科院校爲0。8%,高職院校爲1。6%;而從20xx屆到20xx屆,高職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遠遠高於本科生。此外,越是就業好的學校,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就越少。

從專業來看,20xx屆畢業生自主創業最多的本科專業是藝術設計,創業比例爲7。4%;高職則爲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創業比例爲5。5%。從職業來看,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者所扮演的職業角色較集中,20xx屆本科和高職創業者均集中在銷售職業,擔任最多的是企業管理工作,即職業爲總經理和日常主管。從行業來看,20xx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行業技術成分不高,主要集中在個人服務和銷售行業。在排前五位的行業中,創新水平相對較高的各類專業設計與諮詢服務業,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加起來僅佔14%;而零售商業、批發商業佔到了約40%。這說明,自主創業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基本不具備開發科技產品的能力,自主創業主要從事銷售工作,而這類工作對基本能力和通用知識有較高的要求,但通常不要求專業技能教育。

調查還顯示,創業者的月薪期待底線與收入都較高,者是一批對收入有更高期待的人羣。20xx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者期待月薪是2429元,高於同屆受僱畢業生20xx元的水平;而通過創業他們的實際月薪平均達到了3028元,比受僱的同屆畢業生2225元的實際月薪水平高出1/3以上。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6

調查報告建議把創業培訓課程作爲大學必修課,成都大學生創業報告:三分之二學生有盈利。

薑還是老的辣。在四川成都,已畢業的創業大學生當中,67.3%的人有盈利;未畢業的創業大學生當中,只有36.8%有盈利。這組對比數據,是《成都大學生創業狀況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近日披露的。20xx年,團成都市委爲了更好地服務大學生創業者,決定摸清這個羣體的基本情況,於是聯合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開展問卷調查。

其中20xx份問卷針對在校大學生,回收率爲84.7%;1000份針對已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回收率爲98%。調查組還對成都市5個青年(大學生)創業園區的負責人進行了深度訪談。

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實踐教育,對於創業基本知識的認知不足,創業能力亟待提升。

就業狀況好的工科生創業的少

成都市高校開設的專業中,工科最多,佔31.9%。調查結果顯示,創業者當中,工科專業的僅佔10%;經濟學專業的最多,佔26.3%;第二是管理學專業的,佔14.3%。

四川大學制造工程與科學學院的20xx級本科生周宇,是個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經一度有過創業念頭的他,畢業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預訂”。3000多元的月薪讓他安穩地當起了上班族。調查報告認爲,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創業關係密切,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瞭解企業發展和市場運作,因而選擇創業的比例較大。工科生的就業狀況優於其他專業的學生,因而選擇創業的比例較小,這也反映出自主創業大學生中,以科技成果轉化爲經濟支撐創業的比例較小。

調查報告發現,大學生創業者在把握創業機遇時,對政策的依存度較大,基於政府的組織號召、政策引導而走上創業道路的佔38.75%。創業者尤其在資金方面對政策具有較大的依賴性,遇到資金不足等財務問題時,26.8%的創業者傾向於找政府部門申請資金。正在創業的大學生中,對“政府最應該做的工作”的選擇,最多的是“完善有利於大學生創業的制度環境”,佔60.9%,可見大學生創業對政策的渴求度,就業參考《成都大學生創業報告:三分之二學生有盈利》。

已畢業的創業大學生67.3%有盈利

畢業以後,翟寧於20xx年中旬開始創業,正在運營成都的大學生購物網站——同校網。同校網經營網絡覆蓋了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多所位於成都的高校。翟寧告訴記者,按目前的經營狀況看,到20xx年5月纔有可能實現盈利,這意味着自己還要想辦法籌集資金,至少再支撐一年時間。

調查報告顯示,成都市已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無盈利的佔32.7%,月收入0.3萬元以內的佔48.4%,0.3萬~1萬元的佔16.1%,1萬~5萬元的佔1.9%,5萬元以上的僅佔0.8%。在校的大學生創業者則差得很遠,63.2%沒有盈利,創業收入在500元以內的佔24%,500~1000元的佔10.1%,1000~3000元的佔1.8%,3000~5000元的佔5%,5000元以上的僅佔4%。

盈利不易,讓翟寧這樣的創業大學生開始清醒地看待企業成長。翟寧起初想一年內做成本地大學生購物的第一門戶網站,現在,他的目標是把網站支撐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總結自己目標的轉變,翟寧認爲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創業教育和實踐。

調查報告印證了翟寧的感受。有38.2%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創業培訓或講座,30.4%的學生參加過1~2次,只有9.3%的學生參加過5次以上。而在“大學生對培訓和講座認同度”的調查中,認爲“有些幫助”的佔40.8%,“一般”的佔29.8%,“幫助不大”的佔14.8%,“幫助很大”的僅佔11.3%。大學生對創業培訓的認同度不高,表明創業培訓的質量有待提高。

建議創業培訓課程作爲大學必修課

“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是決定創業成敗的重要因素。”團成都市委副書記惠朝旭表示,健全創業教育體系是當務之急。

調查報告發現,成都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實踐教育,在獲得創業知識的途徑調查中,10.3%的大學生選擇老師授課,52.9%的大學生選擇親身實踐。“用親身‘試水’的方式來培養創業能力,對大學生來說,風險太大,成本也太高。”惠朝旭說。

調查報告認爲,目前的創業教育相對缺乏,已有的教育形式也多停留在講座、演講、選修課等理論層面,並且質量不高,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式就更少了。調查報告因此建議,創業教育可以將市屬高校和中職院校當成突破口,開設KAB創業培訓課程,作爲必修課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同時加強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以“創業夜校”、“創業訓練營”等形式開展培訓。與高校建立創業課程體系相呼應的,是應該依託青年(大學生)創業園區,對正在創業的大學生進行指導,定期組織專家對初創企業進行巡診,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同時根據創業者的實際需求,開展市場營銷、企業運營、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培訓。

除此以外,有關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比賽,應得到格外關注。團成都市委創業辦公室的範才全特別列舉了調查報告裏的一組數據:參加過挑戰杯、成都青年創業大賽、科技競賽獲獎的大學生中,23.2%正在創業,48.4%畢業後打算創業;沒有參加過這些活動的大學生,正在創業的僅爲9.2%。

調查報告建議,政府應充分發揮團組織作用,動員大學生參加創業實踐,並舉辦規模大、層次高的創業大賽,讓大學生通過比賽積累更多的經驗。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7

根據我小組成員的三次實踐活動與問卷調查,可總結出如下幾點:

一、特徵:

通過以上的採訪實錄分析,可發現對本主題看法中出現如下特點:

1、 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現狀和背景的人對大學生擇業和創業持有不同的觀點,大致呈現出中老年人偏現實,悲觀,年輕上班族較冷靜、客觀,而在校大學生偏激動、樂觀的趨勢。

2、 普遍認爲,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大學生所具備的文憑,文化程度對其事業的發展已不再是最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影響因素爲人際關係。個人的真實能力。

通過調查問卷分析,可發現如下特點:

1、 大學生普遍情緒較樂觀,雖然認爲有壓力,但大部分人對將來就業,創業形勢看好。

2、 大學生在樂觀中有穩健,重視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注重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結合。

3、 目標並不十分明確,或許目標過高。在對將來的事業的思考上,顯然有相當一部分人並未有過十分深入的思考,而是仍抱着一種模糊的意識。

二、影響上述特徵的因素:

經討論,我小組認爲,在問卷調查和實訪調查中所反映出來的五大特徵,有如下的因素:

1、隨着經濟發展形勢的轉變,人際社會關係調整迅速,人們之間的交往形式改變,人們對人際關係的認識趨於多樣化。

2、隨着職場關係、家庭背景對人際、事業影響的加深,導致這一因素在某些人眼中的地位進而愈加重要。

3、工商業的發展對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個人的真實能力取代了文憑成爲了普遍認同的職場因素。

4、大學生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及其成長環境,使其樂觀情緒超過了悲觀情緒。

5、但由於父母和家庭的影響,大學生的獨立主觀能動性已不如從前,因而對未來的事業具有不明確、不清晰的特點,並未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

三、對策和建議:

針對以上的特徵及影響因素,經過小組交換意見,我們提出:

1、 繼續加強對人才真實能力水平的認同及重視程度,淡化和摒棄對家庭背景和人際關係的依賴心理,任人唯賢,任人唯能,從而做到位得其人,人得其位,爲大學生公平就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2、 家長適當放鬆對大學生等學生羣體的管制,只從大體上引導他們的發展,而給他們以足夠的獨立性,從而讓其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清楚個人的發展方向。

3、 作爲大學生,要加強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的提高,同時更多地參與社會實踐,在文化學習、實踐學習兩方面提升自己,爲將來的工作作好準備。

關於大學生擇業觀與創業觀的調查

一、 你認爲大學生創業最應具備那種條件?( )

A、 豐富的知識和過硬的專業素養24

B、 有廣大的人脈關係和資本積累18

C、 有良好的家庭背景4

D、 其他二、 你覺得大學生在畢業後下列哪種工作形式更符合你?()

A、 先擇業後創業,先積累一定工作經驗爲以後創業做準備18

B、 擇業,找份固定穩當的工作慢慢積累12

C、 創業,尋找市場突破口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9

D、 不斷在兩種方式中嘗試直至自己滿意5

三、 你認爲當代大學生選擇就業的標準是什麼?()

A、 實現個人夢想、理想與人生價值22

B、 收入與社會地位高10

C、 工8

D、 其四

A、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西部建設,去偏遠地區發展9

B、 繼續找工作,等待機遇18

C、 留校讀研14

D、到國外繼續深造4

五、 作爲當代大學生,你會選擇哪種行業進行擇業或創業(可多選)?()

A、 金融類 23 B、服務類(包括餐飲銷售)15

C、教育類 14 D、研究開創類 9

E、IT行業類 4

F、其他行業六、 如何在社會需求與個人利益之間取捨?() A、 以社會爲主3

B、 以個人爲主4

C、 以社會爲主,個人爲輔23

D、 以個人爲主,社會爲輔13

七、 你認爲大學生擇業時最苦惱的是什麼?() A、沒有理想的職業選擇7 B、選擇機會部均等10 C、金錢、權利等影響公平競爭 17 D、自身的能力不足,不足以適應社會需求11

八、你對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前景看法?()

A、躊躇滿志6

B、較有壓力,有些不自信22

C、很有壓力,感到焦慮3

D、秉着“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態11

Ps:黃色數字爲被調查者選擇人數

大學生的擇業與創業【3】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8

創業就業背景: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他們可以選擇的,或許不只是進入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單位,解決“就業”難題。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摒棄了競爭激烈的“就業”帶來的壓力,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開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麼,分析“就業”與“創業”這兩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截然不同的兩種生存方式,它們各自在剛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們心裏佔據怎樣一個地位?就業形勢如何?創業到底難不難?

就業難的原因:大學生不像以前那麼珍貴了。現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而就業崗位不多,這就造成了就業競爭十分激烈。這就是就業難的實質。就業時應注意哪些:簡歷不要亂投;沒投過的公司來電,拒絕之;實習要先交錢的,沒門;不簽約就讓幹活的,考慮考慮,多方覈實一下;不輕信任何口頭承諾。創業所遇到的困難: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啓動資金:除了家庭資助,絕大部分創業大學生沒有其它經濟來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下來部分資金,但創業初期的花銷,經常會遠遠超支。

二.缺乏市場經營經驗:大學生有激情、有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紙上談兵”而敗北。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從國小到大學,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相對風平浪靜少有挫折,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們也普遍比較脆弱。其實無論何種創業都會有風險,創業的同時即應該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能夠經得起市場的錘鍊。

四.創新能力不強: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大學生只看到他人成功後的表象,不顧時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後塵。

五.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聯繫不緊密: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的實際創業項目和

自己所學專業不相符,或是自己所學的學科知識用不上。如此的“不搭界”既是所學知識資源的浪費,又是對創業時機的延誤。

縱觀如今中國大學生就業市場需求,以及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對當代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取得更好的發展,總結出相關對策如下: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爲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併爲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爲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爲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教育部每年公佈的各大高校就業率必然給學校施以壓力和動力,學校只顧教育不管就業行不通了。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3)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裏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4)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爲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並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5)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爲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解決大學生創業就業問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表現,也是改善民生、富民強國、促進和諧的大事。大學生畢業後沒事幹,是人力資源的最大浪費,對於家庭,對於社會,都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應,必須加以高度重視和有效解決。創業就業大學生優先,應該形成共識和行動。一靠政府給足政策措施,支持扶持到位,二靠大學生自身發奮努力,科學選擇,三靠社會提供競爭機會,並能消除性別歧視,男女生均等就業機會。只有三股繩扭成一股繩,我們的大學生纔有希望創業和就業。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9

調查時間:

XX年2月

調查地點:

全國

調查內容:

關於XX年大學生創業現狀的調查

調查方式:

在線調查

調查結果: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持,而不僅限於資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創業,這些青年的創業知識是來自大學嗎?青年創業的最關鍵因素,是創業資金的充足與否嗎?四川成都高新區日前面向芳草街道等5個轄區街道、高新區青年(大學生)創業園等兩個創業園區、四川大學等8所省內高校、中山大學等3所省外高校,發放了總共1000份“青年創業現狀與成都高新區創業環境”調查問卷。根據收回的912份有效問卷,成都高新區近日撰寫出了《青年(大學生)眼中的創業、園區建設與政府服務》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高校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持,而不僅限於資金;同時,有69.7%的受訪者表示會積極面對創業失敗。14.2%的人創業想法源於學校小江是成都一所大學的應屆碩士畢業生,看着媒體對創業成功者鋪天蓋地的報道,他開始期盼那種“名利雙收”的生活。今年6月,小江將自己開一個國學培訓機構的創業想法,寫成了一份創業企劃書,並參加了成都金牛區青年(大學生)創業園的評審會。“你跟其他國學培訓班相比,優勢在哪?成本和利潤有沒有做過預估?消費受衆羣體是哪些?怎樣開發你的客戶資源?”。

調查中,對於“創業想法受何種因素影響最大”這一問題,62.6%的人認爲源於社會影響,16.5的人認爲源於家庭,僅有14.2%的人認爲源於學校。留學新加坡之後來到成都高新區創業的楊先凱,對14.2%的數字感到很驚奇。“如果學校的創業教育做得好,這個概率不會這麼低。”楊先凱告訴記者,在新加坡,大學基本都開設了成體系的創業課程,比如《公司理財》、《市場營銷》、《客戶資源管理》等,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由選擇,修讀合格後,會得到相應的學分。大學生對於自己創業幹什麼,需要哪些必備條件,創業之後怎麼保證企業運轉等知識,大都來自創業課程。“我在新加坡上大學時,曾經修讀過《創業市場運作》課程,感覺啓發很大,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怎麼讓公司在市場中生存。”楊先凱說,由於大學課程的配套做得比較好,新加坡大學生的創業氛圍很早就形成了,而中國大學生創業是最近幾年才熱門的話題,大學課程還跟不上。調查中,80.2%的受訪者認爲,需要對創業能力進行系統培訓,也印證了楊先凱的分析。而對於創業培訓的內容,受訪者最希望得到的依次是企業管理(22.3%)市場營銷(21.1%)溝通技巧(18.2%)財務知識(14.5%)和個性化輔導(11.7%)。調查的主要執行者、成都高新區團工委書記冉啓平說:“其實中國高校已經逐漸重視創業教育了,但普遍的方式還是這一場創業講座、那一場創業論壇,成體系的創業教育課程很少。”他分析說,高校開設專業、系統的創業課程,能激勵大學生思創業、謀創業、敢創業、善創業,同時也能讓大家深刻了解創業的艱難與風險,是提高大學生創業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0

一、背景

大學生的創業應當適應時代的需要,既要追求自己的職業理想,更要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是同學們理性擇業、奮發創業的重要條件。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就業再就業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但就業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當前我國的就業壓力較大,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我國的人口基數大,需要就業的人員多,就業高峯持續長。近幾年,隨着高校招生規模擴大,高等教育已步入大衆化,大學生的就業高峯與社會的就業高峯重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凸顯出來。

其二,就業機制有待完善。一方面,舊的經濟計劃體制的影響仍然存在並在一定範圍內發生作用,用人機制還健全,仍然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計劃安置,人才流動機制還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發育不完善,勞動力要素的配置還未達到完全優化。

其三,就業觀念有待更新。當前在就業問題上,許多人的就業觀念落後,如缺乏到基層和農村擇業創業的積極性,或者不從自身條件和現實出發,就業期望值過高。

另外,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經濟環境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國際市場需求的繼續萎縮,全球通貨緊縮日趨明顯,貿易保護主義擡頭造成我國外部經濟環境更加嚴峻。雖然我們有效遏制了經濟增長明顯下滑態勢,率先實現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但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牢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增大,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戰壓力增大。這些方面也對大學生的就業造成很大壓力。

因此,本人對我校部分在校學生進行了關於大學生創業觀的調查問卷。現將此次調查問卷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二、調查情況及研究方法

爲了充分了解我校學生的創業觀念,調查對象包括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大一大二的部分在校生,包括城市與軌道交通系、管理系、文學系、外語系等不同性別、年級的學生,其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分別於晚自習及課餘時間發放給學生填寫。問卷有20個問題構成,其中19到選擇題,1個開放題。問卷由四部分組成: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動機和態度,創業心理成熟度,創業面臨的困難,創業需要的指導和支持等。通過這些問題的調查,能有效的反映出我校學生的創業思想和創業觀念。

通過與同學的認真討論,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對得到的問卷採用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最終真實客觀的得出調查結果。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大部分學生的創業意識淡薄,對畢業後的是否進行創業,缺乏明確的認識和目標。大學生對創業有一個清楚的瞭解和認識,是樹立正確創業觀的關鍵。調查結果顯示,54%的學生對創業的理解爲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創業;20%的學生選擇自謀職業;16%的學生準備自己開辦企業或公司;6%的學生想開發前沿科技項目;4%的學生另有其他打算。這表明,雖然我校大部分學生有創業的打算,但是還爲做好創業的準備,其創業的動機尚不成熟,對創業的認識還不全面,對於日後創業的總體態度較差,部分學生甚至對於創業以及畢業後的打算未作任何的思考。這值得我們深思。

2、我校部分學生的的創業觀有些落後,對所學專業以及所在行業的瞭解較少。通過調查問卷,就打算創業的學生而言,對於畢業後的創業方向尚未完全明確。很多學生只是單純的存在創業的想法,而對於如何創業,怎樣創業以及創業可能會遇到的機遇與挑戰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未來的創業之路尚處於理想之中。現如今學生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自身素質有待提高。由於長期處於應試教育下,大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僅僅侷限於本專業及書本,缺乏與市場接軌實踐鍛鍊的機會,沒有經驗可積累,無論是實際應用能力還是心理承受能力相當有限,只能是憑着自己一時的激情,走一步算一步,而沒有詳細的思考與刻苦的鑽研。對於畢業後的創業,這顯然是不夠的。

3、學生的職業規劃不合理。通過調查問卷,我校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創就業準備不夠充分。例如,英語專業的一名學生準備畢業後開辦一家外語培訓機構。但是,其在大學期間,本專業的知識未能很好掌握,對於專業課的學習缺乏必要的專注與投入,導致其一些必要的語言類證書無法拿到。其選修的課程與企業的管理沒有關聯。這些必將給其將來的創業帶來困難。現在的大學生由於處在大學這一象牙塔中,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無法專心與學業,或着接受到一些錯誤的創業信息,從而導致其大學期間的職業規劃出現誤區。

4、學生接受的創業培訓有限。雖然學院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爲每位學生的通識課程必修課,向學生提供有關職業的視頻教學並要求每位學生於學年末提交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書。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學生自身的自覺性較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應的監督與檢測。學生從中真正學到的創業知識有限。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由於校園活動以及學習要求,學生參加校外兼職的機會不多,學生得到創業鍛鍊的機會較少。調查結果也表明,一部分學生苦於無法找到適當的創業培訓。這應引起學校相關部門的關注。

四、方法與對策

1、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做好創業準備

一是要有積極創業的思想準備。創業是拓展職業生活的關鍵環節,在就業壓力較大的社會環境中,創業意識強烈並且具有思想準備充分就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還能幫助別人就業。

二是要有敢於創業的勇氣。創業艱苦磨難多,因此,只有創業的思想準備是不夠的,還需要創業勇氣,有勇氣者纔敢於創業、善於創業和成功創業。

三是要提高創業的能力。創業需要勇氣,但需要智勇,而不是蠻幹,創業不是追求時髦的感覺,而是獲得成功的果實。大學生在創業的問題上除了要具有立足創業、勇於創業的思想準備之外,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既要不拘泥於陳式,又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條件、創業的環境等各種現實的因素,努力提高自主創業的能力。

四要積極儲備創業的基本知識、技能。在校大學生應學好相應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和應變能力。學習之餘應積極參加學校裏的相關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提高自己。

2、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創業的引導,建立健全創業培訓體系和機制創業是各種社會知識的集合,是包括法律、企業管理、財務會計、稅務、市場營銷等知識和技能的把握,更是創業者個人的團體協作意識、創業意識、創新能力、交際能力等的綜合運用與展現。大學四年,正是大學生進行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因此,高校應建立健全創業教育普及的長效機制,創設條件,營造氛圍,加強培訓,把有志於創業的學生組織起來。一方面要幫助他們理清創業思路,爲其提供系統的知識培訓。如通過計入學分的創業課程、課題研究,設置相應的必修課程。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們增強創業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如通過舉辦職業規劃大賽等校園活動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實踐機會。進一步開發大學生的創業潛能。

3、政府應採取多種措施以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

政府應加大大學生創業宣傳力度,形成認同創業、尊重創業者的社會氛圍,增強創業者的“榮譽感”,爲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以緩解創業資金的瓶頸,成立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爲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深化戶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制定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以解決創業大學生的後顧之憂,激勵更多的大學生投身於創業之中。要搭建創業教育平臺,形成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

一方面,政府或有關部門要建立專門的創業教育組織機構, 領導和協調高校的創業教育,建立健全創業教育網站,搭建創業教育平臺,爲創業學生提供政策諮詢、創業指導培訓、項目支持、開發和技術支持、開業指導、跟蹤輔導等服務,形成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另一方面,政府或有關部門要與企業做好溝通。通過對一些成功創業的企業家的成功案例,激勵當代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利用他們的成功經驗,爲大學生創業提供指導。

五、小結

一個人能否成才,並不取決於個人的一廂情願,關鍵是必須把個人成才的主觀願望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有機結合起來,自覺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我們要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1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爲男性,女性受訪者僅佔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爲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爲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創業深入學子心

調查報告的首題爲: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所謂衝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後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餘96.4%有衝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衝動並已着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佔有率告訴我們,創業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裏普及。

創業目的多樣化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後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爲創業是爲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並不一味青睞後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爲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爲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於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爲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係。

不過,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瞭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最佳時機與最適合行業

可能是出於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爲工作幾年後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爲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佔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後,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最是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並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行爲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爲,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缺少啓動資金成爲創業**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僅有7%的創業人數則清楚的說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的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麼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啓動資金首當其衝,數據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爲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爲了大學生創業最爲兇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的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佔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着創業想法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夥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專業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收到1535份有效樣本。其中男性佔到67.5%;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爲58%;18歲以下有18%的受訪者。北京市的受訪者居各省市之首,佔22.8%,上海市的受訪者爲12.8%,廣州市的受訪者爲11%;43.1%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35.4%;此篇調查的所有受訪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訪者也達到了15%。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佔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把目光對向社會,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數據發現,觀點明確支持,覺得確實大學生在創業上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爲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爲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數據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衆人眼裏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及劣勢

俗話說,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由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鑑,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衆人認爲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衆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佔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並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持,比如**優惠,減免稅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爲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爲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數據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查看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佔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於這個理論,此項數據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於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IT業最被看好的大學生創業領域

同樣的問題也涉及到了這份調查問卷,結果衆人眼裏最適合的創業領域和大學生自認爲的有着不小出入。首先,IT行業佔居榜首,達到30%,服務業第二,有19.6%的佔有比例。快速消費品爲12.3%。其後,產生了羣雄割據的場面,**/體育/休閒、貿易/進出口、專業服務(諮詢、財會、檢測等)、批發零售、廣告/公關等5大行業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的影響,IT被耳濡目染的廣泛認爲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與學生們的認爲有所偏差。這也清楚反映了衆人眼裏對IT領域創業存在的泡沫與誤區。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願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您會不會去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於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願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餘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說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說明了多數人並不介意公司是否爲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說,大學生創業的公司並不爲人們選擇工作首先屏蔽的範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率作了對應。

當然除去42%很難說清的人,持鮮明觀點的願意或不願意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願意方說:因爲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因爲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爲了支持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於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願意的一方也有着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爲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篇後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數據清晰的告訴了大家。在筆者看來,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但畢業很難。而對於思維新潮,接受新事物,新概念的能力又很強的大學生來說,創業又更像是個一觸即發彈簧坐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的明顯。可能當初的速度越快,落地的毀壞程度也將越大。最後再給一個數據,如今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爲2%-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創業光有**是遠遠不夠的。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2

 一、大學生爲什麼要創業 很多大學生認爲“創業”本身就是一種職業,在就業高峯期,給自己一片更廣闊的天地。很多人還認爲在今後的社會中,自主創業的人會越來越多,甚至成爲就業的主流,成爲大學生畢業後就業的首選。自己認爲實現自我價值是證明自己的最好途徑。爲此,選擇創業,具體有以下幾點:

1、處於“經濟”的社會——經濟原因也是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大環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自主創業可以給自己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2、一些自我意識很強的學生,不願意庸庸碌碌,選擇自主創業是爲了通過這一途徑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單位由於制度的約束,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創業可以有一個空間來發揮,來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

3、給別人打工不如爲自己打工,大部分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都是這種心態,認爲自己的事業,做起來會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從而更容易成功。這種成功是屬於自己的。就算失敗,也是自己造成的,不會去怪別人,不會感到遺憾。還是自己做老闆好。特別是當金融危機到來之時,大量的畢業生涌向市場,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選擇創業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有的學生,他們的中學同學或是朋友早就中專畢業或是下海,事業已小有成就,而大學生的清高和嫉妒心理促使其產生創業的想法,爲的是“我要過得比你好”。雖然這並不是壞事,但不能否認,在一些想創業的人中,確實有這種心態。

4、成功人士的觸動。比爾.蓋茨等人的名字在大學生中並不陌生,他們的創業經歷也爲同學們津津樂道,希望自己有那麼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成就一番事業,出人頭地。

5、對於一些大學生來說,時間上的自由可以說是他們最大的動力,覺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的。如果自己創業,時間的掌握上就比較自由。基於這個原因選擇創業的學生認爲,沒有必要沒有事還要守在單位裏浪費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自己創了業,就算不睡覺也無怨無悔。

二、大學生創業的優劣勢分析

大學生創業有以下優勢:

第一,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他們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爲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第二,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三,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第四,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知識,他們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

資家往往就因爲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大學生創業也存在劣勢

第一,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更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第二,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曾有過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纔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第三,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爲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專業如何如何,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大多也只是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像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部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的東西,相反,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卻能切進入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

第四,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爲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有多高的技術含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兩語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三、大學生創業的政策 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實施全方位扶持政策,而且有充分的組織保證。20xx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文,要求各地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爲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諮詢服務等“一條龍”服務,並配合有關部門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實施免徵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政策,同時積極促成小額貸款擔保或貼息補貼政策的落實。大學生創業還有“中國大學生西部創業基金”的啓動。凡是有志向到西部創業的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應屆畢業生,憑創業計劃書,或到西部邊遠地區從事科、教、文、衛工作,都可向中國大學生西部創業基金會申請資助。此外,還有大學生創業教育試點項目的啓動。據悉,該項目是由中央國際聯絡部、國際勞工組織等爲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而專門開發的,以在校大學生爲主要對象、以選修課形式在大學開展,學生可獲得相應學分。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3

時下,大學生創業已成爲一個時代流行的新名詞,自從我國實行大學生畢業自主擇業制度以來,大學生選擇回到小縣城或者農村自我勤勞致富,開辦屬於自我的小型企業或工廠,或幾個人合夥成立專業合作社承包大片荒山和土地進行養殖和種植業,已成爲當代大學生擇業的一種時尚選擇。

筆者有幸能夠接觸和緊密聯繫他們的工作,對20xx年至20xx年時間段的我縣32名大學生創業者做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從調研中瞭解到,32名大學生中從事工業生產項目的有3名,其中2名大學生的公司已走入正軌,1個公司舉債經營。從事服務業項目的有16名,有11個公司運轉正常,4個公司舉債經營、1個公司瀕將倒閉。從事手工業項目的有6人,有3個公司發展良好,1個公司舉債經營,2個公司已倒閉。從事農村種植、養殖業的有7人,目前有5家在正常經營,2家已轉行。綜上所述,32名大學生中有21名創業基本成功,有11名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成功率爲65%。筆者在調查過程中對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失意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時請失意者對再次創業暢談了一些感受和想法,再結合成功企業家的一些觀點,對大學生創業的知識積累途徑、大學生創業時應規避的風險、大學生創業的優點和弊端、對大學生創業供給社會支持的提議等方面進行一個深入淺出的分析,期望到達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大學生創業知識積累途徑:

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自我的將來要有一個初步的規劃,如果選擇自主創業,那麼在各方面都要早作準備,要從多方面豐富知識,積累經驗,提高個人的業務和管理本事,歸結起來主要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過大學課堂,大學圖書館和網絡媒介積累

大學生創業者經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異常是經過教師的講解和察看實例後,對所學知識能加深理解,記憶猶新,在今後的創業過程中將會受益無窮。另外,能夠針對性地到圖書館找一些關於創業理論方面的報刊和書籍進行學習,紙質媒體中的人才類、經濟類等媒體是首要選擇,例如比較專業的《21世紀人才報》、《21世紀經濟報道》,《IT經理人世界》等。網絡媒體中管理類,人才類,專業創業類網站是必要選擇,例如《中國營銷傳播網》,《中華英才網》,《中華創業網等》。此外,從各地創業中心、創新科技園、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科技信息服務中心、知名民營企業的網站等都能夠學到很多的創業知識。經過廣泛閱讀能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拓展個人的思維方式、豐富個人的社會知識,提高自我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二)經過與政、商界人士廣泛交流積累

一是大學生畢業後應多與自我創業項目所對應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繫,如工業、農業、商業、科技、創業辦等單位。一方面深入瞭解創業政策及一些地方性規定,諮詢大學生創業國家給予的相關優惠政策。另一方面經過他們推薦多參加一些政府和商界主辦的講座、經驗交流會等活動,進一步拓寬人脈資源,信息渠道,很好地融入市場。二是經過電子郵件和電話請教崇拜的商界人士,或諮詢與創業項目密切聯繫的商業團體,異常是初次創業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你的謙遜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三)經過“曲線創業”積累

先就業再創業是時下很多學生的選擇,由於自我各方面閱歷和經驗都不夠,畢業後,先到相關的實體單位鍛鍊幾年,積累必須的經驗和知識再創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工作中對企業產品的生產、人員的管理、公司的運作都有一個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能夠利用與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獲得更多的來自市場的信息和創業知識,對企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以及加強和改善的措施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有利於自我創業後舉一反三努力的克服和糾正。

總之,創業知識來自於大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各階層的交流與實踐,只要善於學習,刻苦鑽研,總能找到施展自我才能的途徑,但在信息氾濫的社會之中,“去粗取精,去僞存真”,這是很重要的,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永遠是贏者的座右銘。

二、大學生創業可能遇到的風險

大學生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我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哪些是能夠控制的,哪些是不能夠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應當如何應對和化解,異常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要明白的風險是什麼,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我是否有本事承擔並渡過難關,大學生創業的風險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選擇太盲目

大學生創業時如果缺少前期市場的調研和論證,只憑自我的興趣和想象來決定投資方向,甚至僅憑一時心血來潮做決定,必須會碰得頭破血流,在創業初期必須要做好市場調研,在瞭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資金較弱,選擇啓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項目,從小本經營做起比較適宜。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餐飲行業倒閉的原因是由於沒有搞好調研工作,其選擇的餐飲位置地段較爲偏僻,又沒較廣的人脈資源和固定的客源,在開張一年半後便只能另僻門路。

(二)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向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研究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爲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另外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能夠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或者申請創業富民扶持資金等融資渠道。在32個大學生創業者中,有8人因懂創業政策申請到了3至10萬元不等的創業扶持資金,在必須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資金週轉的困難。

(三)社會資源貧乏

企業創立、市場開拓、產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調動社會資源,大學生在這方面都感到十分吃力。平時應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自我人際交往的範圍。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生產生物製劑的公司,其產品能夠增強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提高農作物20%的產量,應當說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企業,但由於沒有對產品進行很好的推介,人民羣衆對其產品沒有普遍認可和理解,沒有銷售市場,所以只得關門大吉。筆者認爲,該公司應多與農業部門合作,極力推介自我的產品,如果能得到農業部門的認可和支持,相信它的創業結果會截然不一樣。

(四)管理上的風險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本事普遍不足,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開虛擬店鍛鍊創業本事,也能夠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在調研中發現,11名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異常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五)競爭風險

競爭在經濟社會中是必然的,如何應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研究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對於大企業來說,由於規模效益和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來說可能意味着徹底毀滅的危險。所以,研究好如何應對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者生存的必要準備。

(六)團隊分岐的風險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的力量,創業企業在誕生或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來源一般都是創業團隊,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能使創業企業快速的發展起來,但與此同時,風險也就蘊含在其中,團隊的力量越大,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不能到達統一時,極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強烈的衝擊。事實上,做好團隊的協作並非易事,異常是與股權、利益相關聯時,很多初創時很好的夥伴都會鬧得不歡而散。

(七)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所以,企業是否具有自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靠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爲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重要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八)人力資源流失風險

一些研發、生產或經營性企業需要面向廣闊的市場,很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或業務隊伍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基礎,防止專業人才及業務核心人員的流失應當是創業者時刻注意的問題,在那些依靠某種技術或專利創業的企業中,擁有或掌握這一類關鍵技術的業務人員的流失是創業失敗的最主要風險。

(九)意識上的風險

意識上的風險是創業團隊最內在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無形,卻有強大的毀滅力。風險性較大的意識有投機的心態、僥倖的心理、試試看的心態、過分依靠他人、回本的心理等,這些意識作爲一個新生企業來說都是要極力避免的。

總之,大學生創業,首要的原則就是讓自我學有所用,“做熟不做生”。

三、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和弊端

(一)存在的優勢:

1、有“敢闖”精神。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期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必須具有的素質。

2、有“科技”精神。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企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爲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進行投資。

3、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業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爲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二)存在的弊端:

1、“承載本事”較弱。

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許多大學生創業,看到的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夢想主義,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很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纔是真正的市場,也僅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社會經驗”欠缺。

急於求成,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必須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本事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主角。

3、“夢想主義”較濃。

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甚至有人想利用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而對於諸於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此刻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企業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有多大,都是現實主義。另外,有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對於這些產品和服務,你也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纔可能贏得投資。

四、對大學生創業供給社會支持的提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爲: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職責。爲此提議:

(一)加強創業宣傳,營造創業氛圍。應加大政策引導力度,鼓勵大學生走自主創業之路;共青團、青聯等青年羣衆組織和媒體要運用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典型,大力弘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務實圖強”的創業精神,在全社會確立創業爲榮、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創業教育,提升創業本事。高校要高度重視,確保大學生創業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把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高校教學體系,有條件的高校要開設“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在高校開展與專業相對應的從業資格培訓。提議有關部門推出一批大企業作爲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立創新創業中心或創業園區。

(三)完善創業政策,供給創業保障。重點是針對大學生創業計劃經專業評估機構認定具有成功創業可能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加大扶持力度、供給切實保障。包括提高貼息的小額貸款額度、延長償還期限;建立創業投資風險基金,緩解創業大學生創業失敗後的經濟壓力;鼓勵建立創業孵化器,鼓勵工業集聚區域建立創業孵化器,對大學生創業項目優先進行孵化等等。

(四)建設服務平臺,提高服務水平。經過出臺政策,重點支持建立專利項目代理、創業項目評估、政策法規諮詢和公司財務代理等方面的中介服務機構,彌補大學生創業經驗的不足;加強信息平臺建設,便於大學生創業者及時獲取政策以及資金、項目、人才和市場動態等創業相關信息;建立大學生創業“一站式”服務窗口,爲大學生創業供給便捷、高效的服務。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目前社會關注的大問題。大學生羣體具有文化水平高、思維活躍、發展潛力大等特點,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現代企業家的培養。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讓更多的大學生成爲創業者並實現成功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職責。期望全社會都來鼓勵、關心、支持大學生創業,爲優化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開創新的局面。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4

中文摘要:創業,是創建一個經濟組織,是實現個人發展目標;是一種經濟功能和個人特質。是一種管理方法;是一種思考,推理,和行動的方法。每個人在計劃自己創業投資的時候都各有自己的目的和方法,但不管怎麼說,都是希望自己投入的資金能變多,賺到更多的收入。當然成本大投入多些,固然有好的一面,壞的一面同樣存在。而我們就應該擴大好的方面,縮小壞的方面,這樣我們就必須有一個好的方法及決策方針。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自主、

一、市場分析:

據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的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0。2輛。20xx年爲

1。2輛,20xx年爲2。2輛,20xx年爲2。33輛、20xx年爲3。0輛、20xx年爲4。6輛、20xx年爲5。6輛、20xx年爲7。7輛,而20xx年大幅增加爲11。7輛,20xx年增加爲16。1輛,截至20xx年3月底這一數據被刷新爲18。5輛。從數據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的數量從20xx年進入“快車道”。截至20xx年3月底,私家車數量已經達到20xx年的92。5倍。由此可以得出汽車洗車行在當前是必須的產業,以及新興產業。

二、創業機制

創業企業的失敗率高達70%以上,而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2%—3%,遠低於一般企業的創業成功率。那麼,怎麼能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我認爲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有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

大學生創業必須制訂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劃

書,即可行性報告,主要是所選的項目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象,主觀判斷。根據計劃書的分析,我們再要制定出企業目標並將目標分解成各階段的分目標,同時訂出詳細的工作步驟。

2 要更好的利用國家對大學生的政策

大學畢業生新辦諮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政策使我們更好的與他人競爭。更好的佔據市場地位。

3 要有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

資金如同企業的糧食,要保證企業每天有飯吃,不能餓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在企業剛啓動時,一定要做好3個月以上或到預測盈利期之前的資金準備。但開業後由於各種情況會發生變化,比如銷售不暢、人員增加、費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隨時調整資金運作計劃。而且,由於企業資金運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終處於動態之中,我們還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財務知識。這個正好符合我們的學業,更好的進行企業創業。

4 員工培訓

員工的培訓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任何一個企業負責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要通過內訓或外出學習等手段來提高員工,尤其是中堅力量的專業素質,畢竟需要花費物力,財力以 及時間,並且也經常會與企業的各項工作產生一定的衝突。於是,員工培訓對於這些企業來 講就變成了"說起來重要,辦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口號,致使許多員工無法系統地接觸新事物,新方法,新觀念。長此以往將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5 選址以及店面的形式

針對汽車裝飾美容行業的特點還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針對汽車裝飾美容行業的特點還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1、車流量大的公路旁。 2、店面面積要夠滿足美容店的正常運營,店面前的面積要能夠擺放三臺車以上。 3、汽車美容店要和周圍的店面相容,最好周圍有同行業的美容店。(不怕競爭,就怕爭不 過) 4、可以把美容店開釋寫字樓羣周圍,高檔住宅區附近。 5、汽車美容店不能夠離開紅綠燈太近,不能在車速太快的公路旁。 6、店面的租金要結合自己店面的經營範圍、確定的客戶羣、店面環境綜合充分的考慮、要是條件不是特別好,不去租太貴的門面。

6 健康的創業環境很重要

大學畢業生自身的創業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決議其創業成功與否的決議性因素。趙長升說,假如畢業大先生各方面條件都基本具備,或者經過努力可以具備、比如:資金、項目、團隊等等,你可以大膽嘗試。假如渾渾噩噩的就踏上創業的路途,那更多的只能接受失敗的結果。所以我們在創業之前要更好的去適應這個行業,我們要去其他的洗車行去打工,去知道進貨的渠道,去挖其他公司的人才,因爲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創業成功。

7 盈利是做企業最終的目標

做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因此無論是制定可行性報告、工作計劃還是活動方案,都應該明確如何去盈利。我們要思維活躍,去想許多好的點子,但這些好的點子要使他有商業價值,必須找到盈利點。企業的盈利來源於找準你的用戶,因此,企業要時刻了解你的最終使用客戶是誰,他們有什麼需求和想法,並儘量使之得到滿足。

最後,我們能夠得知在校大學生應該增加富有建設性意義的社會活動與信息,普及創業理念,彌補我們大學生長期呆在校園裏對社會缺乏瞭解的不足,增加日後我們創業的成功率。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5

新的一年意味着又一批大學生即將離開校園,走向社會。面對就業的壓力,很多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這條道路。然而在目前得到的統計數據裏,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中,創業成功僅爲0.3%,可謂是鳳毛麟角。與西方國家對比發現,他們的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約佔20%左右,懸殊相差這麼大,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爲何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如此之低,且聽聽本人的分析。

一、教育理念不同

中國的大學生爲何創業成功率低?我認爲,首先是由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像美國、日本青少年的創業從國中甚至國小就開始了,或者是參加社會實踐,爲自己賺學費或者零花錢。由於他們很早與社會有了接觸,因而更容易經受的起創業的失敗與風險,也能讓他們更容易的去適應社會。

而中國的基礎教育現階段還是一片空白,與西方國家相比落後了一大截。而我國的大學生又很少參與社會實踐,他們就像是被圈養的籠中的小鳥,知識、技能沒有發揮,在離開學校之後很難適應社會,無法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正是因爲缺乏實際經驗與具體操作能力,常常面臨資金缺乏等現實問題,創業失敗也理所當然。

二、創業扶持政策不同

爲什麼西方發達國家創業率高?據瞭解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有諸多校外力量支持大學生創業,例如在東京,政府聯合相關企業、投資團體舉辦學生企業家大賽,扶持幫助具有優秀商業發展計劃的大學生創業者,獲獎者可得到資金等創業資助。

而美國則設立了多渠道的方式自助大學生創業,包括小企業事業開發援助機構、企業信息中心和小企業發展中心等。此外針對大學生創業,政府還設立了力求簡化流程的一站式創業窗口,爲廣大創業者節省了時間。正因爲有國家的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方的大學生纔有膽量去闖,不怕任何的創業風險。

雖然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簡化反擔保手續,強化擔保基金的獨立擔保功能等政策,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爲大學生打開“方便”的大門。

以小張夫婦爲例。他們自辦一家培訓公司,運營一年多了,業務開展還算正常。但說起創業的酸甜苦辣,她感觸最深的還是“衙門口”事難辦。

以報稅爲例,一個窗口的工作人員說,只提供3項資料不夠,需要5項。回去補充了2項,再辦理被安排到另一個窗口,又告知有3項都不需要。一個人一個說法,對政策的把握寬嚴不一,常常搞得人一頭霧水。那就選擇網上報稅吧,據說簡便快捷。但首先要購買一個價格280元的報稅專用U盤,一旦遇到問題需要諮詢,語音電話繁瑣不說,還解決不了問題。經過漫長等待,接轉人工服務,被告知如果是稅務具體問題要找相關稅務所,網上技術問題要找技術支持公司,兩邊都往外推,時間搭進去不少,問題卻未解決。小張夫婦感慨,其中滋味非親歷不能體嘗。

三、創業能力和意識不同

據我瞭解,在中國很多小孩從小是在教育模式的體制上進行學習,比如交小孩子怎麼做題,怎麼背書。這樣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大學生創業者缺乏承受挫折、失敗的心理素質以及腳踏實地的耐心,對創業的市場運行情況以及經營風險等問題預計不足,導致創業失敗。

而在日本雖然有政府的鼓勵,但創業的大學生並不多,絕大多數大學生更願意求職就業。在他們看來,意識到了創業回來的風險,比如缺乏實際的操作經驗、具體的管理操作能力。因此他們更願意做一個普通的上班族。

結束語:

對於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創業者而言,熱情高漲,躊躇滿志是好事,但也要腳踏實地,從小逐漸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新思維。此外我國政府還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了解國家支持政策,真正爲廣大創業者解決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