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創業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

創業1.67W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

當太多太多創業的名人佳績出現在眼前,身處象牙塔的學子不願在一旁觀望,跟隨着前輩們的足跡,紛紛跳入創業的大潮。可成功是難以複製的,創業初的一腔熱血未必就能換來財富與經驗。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不斷地對那些毅然走在創業路上的學子們以打擊。有人說創業的結果多半是慘淡的,更有人說創業就是一起玩命,果真如此嗎?

近日,xxxxx在網上展開了一項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並開設了社會範圍調查問卷“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同步進行,真實反映當前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是本次調查的初衷,同時將大學生的想法與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兩相比較,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爲男性,女性受訪者僅佔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爲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爲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創業深入學子心

調查報告的首題爲:“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所謂衝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後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餘96.4%有衝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衝動並已着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佔有率告訴我們,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裏普及。

創業目的多樣化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後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爲“創業”是爲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並不一味青睞後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爲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爲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於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爲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係。

調查顯示,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瞭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最佳時機”與“最適合行業”

可能是出於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爲工作幾年後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爲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佔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後,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並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行爲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爲,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缺少啓動資金成爲創業殺手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7%的正在創業人數量清楚地表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地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麼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啓動資金”首當其衝,數據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爲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爲了大學生創業最爲兇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創業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佔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着創業想法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夥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專業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大學生創業是否是剃頭擔子一頭熱呢?社會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想法是什麼呢?爲此51job做了關於“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的調查,這個調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樣本。其中男性佔到67.5%;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爲58%;18歲以下有18%的受訪者。北京市的受訪者居各省市之首,佔22.8%,上海市的受訪者爲12.8%,廣州市的受訪者爲11%; 43.1%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35.4%;此篇調查的所有受訪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訪者也達到了15%。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佔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數據發現,觀點是支持。其中認爲大學生在創業上確實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爲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爲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數據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衆人眼裏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及劣勢

俗話說,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鑑,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創業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衆人推爲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衆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佔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並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持,比如貸款優惠,減免稅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爲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爲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數據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查看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佔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於這個理論,此項數據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於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it業最被看好的大學生創業領域

同樣的問題也涉及到了這份調查問卷,結果衆人眼裏最適合的創業領域和大學生自認爲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業佔居榜首,達到30%,服務業第二,有19.6%的佔有比例。快速消費品爲12.3%。其後,產生了各羣雄行業割據的場面,娛樂/體育/休閒、貿易/進出口、專業服務(諮詢、財會、檢測等)、批發零售、廣告/公關等5大行業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案例的影響,it被廣泛認爲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這與大學生們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願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您會不會去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於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願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餘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說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說明了多數人並不介意公司是否爲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說,大學生創業的公司並不是人們選擇工作首先屏蔽的範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大學生創業作了對應。

當然持鮮明觀點的“願意或不願意”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願意方說:“因爲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因爲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爲了支持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於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願意的一方也有着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爲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篇後語: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數據清晰地告訴了大家。在筆者看來,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但畢業很難。而對於思維新潮,接受新事物,新概念能力又很強的大學生來說,創業又更像是個一觸即發彈簧坐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得明顯。可能當初的速度越快,落地的毀壞程度也將越大。最後再給一個數據,如今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爲2%-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創業光有激情是遠遠不夠的。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2

一、 調研背景

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市場經濟發展的下的當代大學生對自主創業也有了相當程度的瞭解,大部分的調查對象認同自主創業,認爲其是實現理想的一個途徑,渴望這能憑藉自己創業一展身手,但能其付諸實踐的卻屬於少數。大學生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農民工就業成爲我國三大就業問題。目前,我國的結構性事業問題難以解決,應積極採取措施,吸取國外經驗,鼓勵大學生創業。

在這樣的嚴峻的背景下,長春大學光華學院的學生在學校範圍內開展了一次關於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的調查。

二、 調研內容

(一)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畢業後的打算、就業意願等調查以及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的調查,來分析現在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有哪些,從而進一步幫助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進行創業指導和學習。

(二)調查方式和方法

1.調查方式

調查方法是以問卷的方式展開,將在整個長春大學光華學院的A、B兩個校區內的寢室、食堂、操場、教室等地進行隨機調查。

將取得的調查結果採取分層抽樣法,先將大學生按照性別分爲兩類,分析男女比例。再按年級劃分爲四類,抽取樣本。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長春大學光華學院內的在校大學生,由於數量較多範圍廣,從而採取非全面的調研。

(三)調查具體內容

1.調查大學生創業受性別影響的程度;

2.調查大學生創業意願的比率;

3.調查大學生創業受的主要影響因素;

三、調查結果整理

(一)基本情況介紹

本次市場調查採取了發放問卷調查的方式,爲保證回收問卷滿足90份這一樣本容量,採取人員全程陪同,認真填寫的原則。最終,達到90份有效問卷。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受訪問男女比例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接受調查約48.8%爲女生,約51.1%爲男生。男女比例較爲平均。

2.受訪問年級分佈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大一有30位學生,大二47位,大三11位,大四2位。由於調查時間原因多數大四人員以退校,所以除大四人員以外,年級分佈較爲合理。

(三)具體情況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創業的意願還是很強的,男生的自主創業的意願相對與女生要強烈一點,女生更傾向於在自己所熟悉的環境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選擇創業地點時也往往會選擇離自己家庭較近的地區。而男生在創業問題上更大膽,更有主見性。現在校學生中正在創業的學生幾乎沒有,說明大多數學生還是選擇在完成學業之後進行創業計劃,畢竟對現如今的我們來說,要面對的困難還有很多。

大一中選擇找合適的工作人數所佔比重較高,但自己創業的人數有23%,而出國留學則相對較少。由於,大一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比較少,故存在着一定的理想主義;大二學生中,找工作的比重明顯比大一高,自己創業的比重只有12.8%;而大三學生中,對未來有了一定的現實認識,故而找工作的比例很高,想要一份安穩的工作。

在表2中,我們看到在大學生創業方向中,有10%的大學生選擇對當今熱門專業進行創業;有20%的大學生選擇與自己專業相結合的進行創業;有70%的大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創業。而相對於對啓動資金較少和開發風險較小的方面沒有選擇,可能是因爲大學生對創業的激情還很大,對現實社會的認識還很小,故而沒有想到資金等方面的問題。

在對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在選擇感興趣的行業時,76%的人選擇了小型餐飲行業,12%的人選擇了商品零售業,極少數的人選擇了文化體育和娛樂產業。從中可以看出,人們更偏向於市場上的服務行業,在我們調查的衆多人羣中,管理學院佔了絕大多數比例,因此,普遍大家都選擇與自己專業有一定關係的行業。

在調查中也發現,96%的人認爲社會狀態和政治情況對創業有影響,而在創業中對其影響最大的困難中缺乏創業資金是被他們視爲了最大的困難,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是富二代,有父母的資金援助,他們想要創業更多的得靠自己,而資金往往也是創業的基底,也是最不能輕易得到的東西。所以,也有部分人希望在大學生創業途中得到資金的保障。缺少管理經驗也被大部分人視作了最大困難,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寧願讓職位空缺,也不願意聘請那些沒有必要技能、經驗的大學生。因此,這不僅是光華學院學生所感受到的壓力,也可能正是所有大學生所要面臨的困難。

在調查中我們也得知,87%的大學生希望在創業環境、社會的關注程度和政策支持上得到保障,這也與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有極大的關係。

83%的調查者認爲,在競爭相對激烈的創業環境下,大學生年輕有活力,勇於拼搏是他們的優勢,學習能力強也是大學生所具備的競爭優勢。

資金仍是大家所要面對和承受的重要問題,其次是市場環境,隨着近幾年經濟的穩步發展,市場越來越廣闊,人們不再單一地將目光放在國內市場,開始有計劃地開拓國外市場,對此,佔領商機十分必要。人脈關係也是影響創業最重要的客觀因素的三項中的一項,人們常說,人脈關係就像一張大網,良好的人際關係是走向成功的階梯,所以,平時我們就要注重與周圍人的關係,也可以說,不知不覺我們就在爲今後作鋪墊。

80%的大學生選擇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開展創業,東部有良好的創業條件,有豐富的資源和多元化的市場,對於普通大學生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13%的學生選擇離自己家庭較近的地區,有熟悉的環境和已經建立起來的人脈關係都可以成爲創業的墊腳石。

四、調查的侷限性

(一)調查方法的不完善

此次調查沒有完全按照調查方式的設想,爲了更好的獲取第一手資料小組六人在食堂、操場、班級以及寢室分別進行調查。調查方法不夠科學,有些盲目。

(二)調查結果的不精確

本次關於大學生創業環境的調查中,回收的問卷全部靠手工統計、整理。因此,在統計、整理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誤差,而小茶本身樣本容量不大,因此這些誤差可能會使調查的結果出現一些偏差。

(三)調查結論的片面性

整篇調查報告爲本組人員的整理,其中涉及到的數據以及本小組人員能力都存在侷限性。所以,調查結論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同時,整個調查問卷僅限於長春大學光華學院小範圍內的發放,不能代表所有的大學生。

五、調查結論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作爲當今社會就業難的情況下的很多大學生選擇,而社會經驗不足的我們對於創業過程會遇到重重的困難,其中,主要的問題集中在資金,選擇項目,社會情況等因素。

在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大學生創業所受到的影的問題來展開的,從得到的各種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的意願雖然強,但概念很模糊,很多想法對於真正的創業是不可行的,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興趣,沒有聯繫到實際,男女的想法也有很大程度不同,但是,大學生的思想新潮,有活力,有積極的態度,對於創業是寶貴的,綜上所述,是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的主要情況。大學生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很好的方法,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想法,對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六、建議

(一)大學生創業可能面臨的困難

大學生自主創業面臨很多困難,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因素諸多,依照氣重要性排列:個人能力、基於、市場環境、創業夥伴、政府的政策、家庭因素。可見個人因素和機遇主導着大學生創業是否成功,個人因素即是大學生所具備的創業素質。個人因素中的創業性思維和經濟、管理素質決定這大學生創業中對機遇的把握,大學生的個人因素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創業的成與敗。

大學生在創業中面臨的首要障礙是經驗不足、缺乏社會關係和資金不足。因此,大學生希望在大學的學習、工作中提高自己人際交流與溝通的技巧,填補在創業中的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係的缺陷。現實中大學生創業除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係外主要是資金問題,由於銀行貸款的利息高和自己的積累有限,所以照成大學生在籌集資金面臨困難,從而讓自己的創業夢想與努力摧殘在無資金支配的淤泥中。

(二)建議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跟創業方面有關的活動,例如“創業規劃打賽”通過參賽,鍛鍊個人綜合能力,大大提高自主創業的信心,堅定決心,充分了解創業知識,爲走上創業之路做好準備,在活動中加以訓練。

2.作爲學生,對於創業應化被動爲主動,應積極參加到社會實踐中去。可以利用課餘時間或週末到校外做兼職,利用寒暑假到企業或工廠打工。這樣可以在社會充分得到鍛鍊,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

3.學校是最好的資源,大學生應珍惜學校學習的機會,努力學習並且掌握專業知識,多閱讀各種有關書籍,瞭解有關商業法律,儘可能的完善自己這事將來創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4.瞭解社會,深入社會實踐的同時關注所優惠給大學生的畢業政策

5.對自己的未來有個合理的人生規劃

6.尋找適合的團隊,對創業的成功有更好的幫助。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3

一、調查報告背景

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爲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爲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查很有必要。

二、調查目的

1、瞭解所在蘇大材化部及周邊同學對創業本身的認識與其對創業的個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利於積極發展的方面;

2、通過調查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爲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爲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調查方式

1、利用qq羣、人人網等通信工具,發動院部同學參與網頁問卷調查;

2、採取面對面交流採訪的形式,瞭解身邊同學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對創業的構想與安排;

3、查閱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查報告數據。

四、調查報告結果

1、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參加調查的29位同學中有11位同學希望自主創業,佔總數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學是認爲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冒險創業,嘗試一條不同的發展路線,約佔希望自主創業同學的36.36%,且四位同學均爲男生,結合男女生性格特點差異,可見冒險嘗試精神是大學生創業的創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b、收入豐厚的刺激:

此次參與調查的同學有4位同學是因爲自主創業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而願意進行自主創業的,佔36.36%。從事後的採訪調查得知,這些同學認爲雖然找到工作雖然相對創業要簡單許多,但是其與創業相比,收入差距較大,不足以爲高質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故希望能夠進行自主創業;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調查中2位同學表示因爲現今就業壓力明顯而選擇願意進行自主創業,佔18.18%。從國務院每年的工作報告及近期參加工作的人員口中可以得知,近幾年伴隨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心理產生了較大壓力;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查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佔總人數的5.88%。從採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持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係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爲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查中,31.03%(9人)的學生認爲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爲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爲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爲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查人數的3.45%(1人)。數據顯示,認爲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鉤,從基層做起,因爲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裏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3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通過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來爲自己的創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並作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佔希望進行自主創業的同學的27.27%;

b、看創業類書籍:

9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閱讀足夠的創業類書籍,學習創業成功人士的良好經驗,並得到充分的知識儲備。採訪顯示,部分同學對類似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等爲創業者提供幫助的公司的瞭解較多,希望通過閱讀相關內容獲得更多的幫助,並希望自己以後創業時能夠獲得其幫助;

c、參加創業培訓:

6人選擇會在創業之前參加創業培訓,以此獲得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佔總人數的54.55%;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佔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爲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2、大學生創業時應做好的準備(查閱資料):

對於自主創業,許多大學生只是一時好奇而擁有三分鐘熱度,最終也只能落得鏡花水月,因而,自主創業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雖然有不少國內高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學生並不多,即使對自主創業感興趣,有憧憬的學生很多,但大多隻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階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創業,真正地脫離“紙上談兵”呢?

(1)、主觀方面:

a、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信息,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衆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羣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羣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想創業的大學生們要紮紮實實地從基本做起,並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

c、心理承受能力

大學生在創業階段,難免會有碰撞的時候,大學生成功創業與否和大學生面對困難時的意志有莫大的關聯。調查問卷顯示,大多數調查對象有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所遇到的困難,這就使大學生在未來的創業之路上有了健全的心理準備。

(2)、客觀方面:

a、經濟基礎

現階段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制度相對落後,創業投資熱潮更是剛剛冒出苗頭,融資還比較困難。因此,有許多大學生優秀作品難以“紙外行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薄弱經濟基礎迫切需要政府和學校提供經濟支持。

b、外界支持

自主創業,如果脫離了外界環境,根本是獨立難行的,這就要求社會能夠營造一種氛圍,給予自主創業者的大學生們各方面的支持。以下從三方面說明:

政府:大學生自主創業並未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宣傳力度不大,鼓勵政策不多,大學生自主創業舉步維艱,自然難以高效率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和政府全面發展其實是可以雙贏的,在這方面,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5萬美金商業計劃競賽”等許多外國成功的例子可以值得我們借鑑。

學校:目前校園講座的質量比較差,高校在培訓學生的職業技能之外,還應該注重培訓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和企業家精神,系統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對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改變“高智低能”人才損失的局面都有積極的意義。

家庭:大學生是從校園走向社會成爲成人的過度階段,對家庭仍存在一定的依賴性,自小養成的習慣和歸屬感讓大學生對家庭的重視程度相對要高,所以,家庭的支持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c、市場信息

大學生自主創業要很好地瞭解市場動態發展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風險,邁向成功。特別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形成,處於複雜的國際市場經濟情況下,經濟的高速運轉使得信息有特強的時效性。這就要求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們隨時關注市場動向,對創業有關信息多作溝通和交流,清楚獨特資源的優勢,明確市場目標,對特定的消費羣體和消費環境進行有效的市場調研,知其所需,投其所好,從而率先打開市場大門。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精明的投資,從而一擊即中,這對於社會經驗並不豐富的大學生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五、給希望創業者的一些建議

1、性格不合適,不必偏執

如果個人性格確實不適合進行自我創業,就不必太過強制自己進行創業,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2、行業衆多,要慎重選擇

創業千百萬不能單純的相信無論做什麼生意,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賺錢.有很多行業的生意。再努力也不來錢,這不是沒有運氣的問題,而是由整個宏觀形勢和產業結構所決定的。

3、學會與人合作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生活中是這樣,商場中也是這樣當今,商界戰場上硝煙四起,競爭異常激烈。想在這場上中獲勝,單靠自己的力量,恐怕誰也都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有,亦難成大氣候。

4、要保持不斷創新,切忌停滯不前

任何產品,都逃不脫“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亡期”的演變規律,最終都會被淘汰,企業要發展,要不斷的有錢賺,就必須不斷的創新,走出舊的產品的“陷阱”,不斷擁有新產品和新項目。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4

大學生創業主要是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羣體組成。近年來,大學生創業問題越來越受社會的關注,也逐漸被社會所承認和接受,所以這成爲了大學生就業的新興現象。在此同時,爲了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各級政府紛紛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指導以及創業培訓等諸多方面,其中在稅收方面,還對創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不同行業不同稅務的優惠政策。在校大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有“科技奧林匹克盛會”之稱的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感受創業的樂趣。在此看來,這些都爲創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不錯的條件。

而此次,我們分別對外語專業、計算機專業和電子專業三個專業的大學生進行了相關的創業意識和意願進行了調查。調查的主要對象爲大三及大四剛畢業的大學生。調查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解其創業意願及對相關的創業政策的熟悉程度,還有對以後的創業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等方面。

在調查中發現,不同的專業特點對大學生創業的意向有着重要的影響。當今需求量大的理工科專業如電子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意向的百分比遠遠大於文科專業如外語專業的創業意向百分比。但是儘管有90%的電子專業和計算機專業大學生打算創業,他們當中卻只有18%的人有着長遠計劃,去爲自己的創業理想寫過創業計劃書,而以外語專業爲代表的文科類大學生,雖然有50%的人有創業的念頭,但卻沒有實際行動。而從創業所需的能力,所需的創業能力第一個就是目標能力。從成功人士俞敏洪的經驗中,我們得知大學生要想創業成功,就需要具有目標能力,要有個屬於自己的創業計劃,不應盲目隨大流。而現在的大學生有一股自主創業的勁頭,但是缺少一套完整的創業計劃,所以成功的機率很低。我們的調查結果也與京華時報十分相近,據其報道,一份針對全國20xx所高校發放的20萬份問卷調查顯示,去年中國大學生創業比例僅爲0.9%,而且有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約爲30%,中國只有10%。創業光憑運氣不行,只有熱情也是靠不住的,如果沒有任何社會實踐經驗,沒有充分紮實的準備,不要輕易創業。

從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我們懂得個體是離不開集體的,所以大學生自主創業也是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但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看,在有自主創業意向的大學生中,畢業後他們對自己所要追求的創業優惠政策不瞭解的百分比卻高達40%。其實對與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瞭解國家出臺的優惠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而且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應屆大學畢業生創業可享受免費風險評估、免費政策培訓、無償貸款擔保及部分稅費減免四項優惠政策。國家在此問題上,對大學生創業的稅收方面也作了詳細的規定:1、凡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當地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稅務登記證工本費(即:免稅); 2、新成立的城鎮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國家的特殊行業除外),當年安置待業人員(含已辦理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下同)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經相關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免納所得稅3年。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免稅期滿後,當年新安置待業人員佔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30%以上的,經相關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減半繳納所得稅2年。除此之外,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擔保額度最高可爲7萬元,並享受貸款貼息。同時,各級政府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更細化,更貼近實際,而大學生自主創業在檔案保存和社會保障辦理方面也有對應的優惠,也是爲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解決創業的後顧之憂,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服務。由此可見,當今形勢對大學生創業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大多數想創業的大學生卻不在意,而導致創業成爲紙上談兵,空中樓閣,他們的創業夢只能永遠被擱置。

其實自主創業除了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外,還需要大學生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與經驗。在我們的調查數據中,發現無論是理工類大學生或是文科類的大學生中有做兼職經歷的人均佔90%,但也存在有10%有創業念頭的大學生常待在校園裏,他們對社會的需求很不瞭解,尤其在市場開拓、企業運營上,很輕易陷進眼高手低、紙上談兵的誤區中。經過專家分析,很多大學生都懷有創業激情,但是由於經驗欠缺、能力不足、意識偏差等原因,導致創業成功率明顯偏低。因此,大學生創業前應該要做好充分的預備,一方面,往企業打工或實習積累相關的治理和營銷經驗;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創業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接受專業指導,進步創業成功率。此外,創業的大學生更要利用好在校的資源,如通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這將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而在大學圖書館尋找創業指導方面的報刊和圖書,廣泛閱讀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而對於多樣的大學社團活動,參與其中更能鍛鍊各種綜合能力,這些都是創業者積累經驗必不可少的實踐過程。另外,資金是大學生創業的一大難題,但是大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融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途徑外,還可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天使投資、創業基金等融資渠道。此外,由於創業的難度較大,這也考驗着創業的大學生社交能力。因爲對於技術水平、營銷能力、管理能力、融資能力都有較高要求,一個人往往很難同時承擔所有的工作,所以需要團隊合作創業,各有分工。這樣不僅可以讓志同道合的大學生可以一同創業,也可以實現自己當初的創業夢想,藉着這一股熱情,帶着條理的分工,他們更靠近成功。

根據我們的調查,文科類的大學生對自己創業前景的信心度遠小於理科類的大學生。但是同樣作爲大學生,不論學習哪個專業我們都同樣有着創業的優勢與劣勢。優勢:

1.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還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都是創業者應有的素質。

2. 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

3. 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爲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4. 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

劣勢:1. 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

2. 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

3. 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

4. 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爲淡薄。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做到揚長避短,這樣才能在創業的道路上邁進一大步。

20xx屆自主創業人羣認爲最重要的能力,本科生和高職高專生都選擇了有效的口頭溝通、積極學習、談判技能、判斷和決策。而公認的最重要知識則包括“銷售與營銷”。總的概括來說正好符合成功人士俞敏洪所說過的大學生創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裏面的三個能力:專業能力,社交能力和營銷能力。如果大學生對一個專業不懂就去創業,失敗的可能性也很大。原則上大學生必須在想創業的這個領域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達到專業水平,才能控制好自己的創業。大學生初入社會,一開始難免適應不了,但社交能力一定不可或缺,如果你不懂如何跟別人打交道就可能處處受制於他人。當然,產品銷售也是必不可少,如果你的創業產品無人問津,毫無疑問的,創業結果是失敗的。所以,利用營銷能力把產品推銷出去,把品牌推銷出去,把你自己推銷出去,變成了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能力。

“要說競爭,在這個社會,沒有哪一行哪一業沒有競爭的了。可因爲有競爭,才使企業發展更加快速,社會發展纔會多元化。但如果希望在風平浪靜的日子獲得創業的成功,也許只有夢中才存在。”從事顧問服務的金宏文化傳播公司總裁鄒先生如此說過。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今社會無論大學生選擇就業或創業都面臨着重大的競爭,但是創業者就必須到社會的浪潮中接受洗禮。只有競爭過纔會知道自己與對手的差距、自己對市場的不足。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爲自己的創業夢打下更好的基礎。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5

調查報告建議把創業培訓課程作爲大學必修課,成都大學生創業報告:三分之二學生有盈利。

薑還是老的辣。在四川成都,已畢業的創業大學生當中,67.3%的人有盈利;未畢業的創業大學生當中,只有36.8%有盈利。這組對比數據,是《成都大學生創業狀況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近日披露的。20xx年,團成都市委爲了更好地服務大學生創業者,決定摸清這個羣體的基本情況,於是聯合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開展問卷調查。

其中20xx份問卷針對在校大學生,回收率爲84.7%;1000份針對已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回收率爲98%。調查組還對成都市5個青年(大學生)創業園區的負責人進行了深度訪談。

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實踐教育,對於創業基本知識的認知不足,創業能力亟待提升。

就業狀況好的工科生創業的少

成都市高校開設的專業中,工科最多,佔31.9%。調查結果顯示,創業者當中,工科專業的僅佔10%;經濟學專業的最多,佔26.3%;第二是管理學專業的,佔14.3%。

四川大學制造工程與科學學院的20xx級本科生周宇,是個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經一度有過創業念頭的他,畢業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預訂”。3000多元的月薪讓他安穩地當起了上班族。調查報告認爲,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創業關係密切,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瞭解企業發展和市場運作,因而選擇創業的比例較大。工科生的就業狀況優於其他專業的學生,因而選擇創業的比例較小,這也反映出自主創業大學生中,以科技成果轉化爲經濟支撐創業的比例較小。

調查報告發現,大學生創業者在把握創業機遇時,對政策的依存度較大,基於政府的組織號召、政策引導而走上創業道路的佔38.75%。創業者尤其在資金方面對政策具有較大的依賴性,遇到資金不足等財務問題時,26.8%的創業者傾向於找政府部門申請資金。正在創業的大學生中,對“政府最應該做的工作”的選擇,最多的是“完善有利於大學生創業的制度環境”,佔60.9%,可見大學生創業對政策的渴求度,就業參考《成都大學生創業報告:三分之二學生有盈利》。

已畢業的創業大學生67.3%有盈利

畢業以後,翟寧於20xx年中旬開始創業,正在運營成都的大學生購物網站——同校網。同校網經營網絡覆蓋了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多所位於成都的高校。翟寧告訴記者,按目前的經營狀況看,到20xx年5月纔有可能實現盈利,這意味着自己還要想辦法籌集資金,至少再支撐一年時間。

調查報告顯示,成都市已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無盈利的佔32.7%,月收入0.3萬元以內的佔48.4%,0.3萬~1萬元的佔16.1%,1萬~5萬元的佔1.9%,5萬元以上的僅佔0.8%。在校的大學生創業者則差得很遠,63.2%沒有盈利,創業收入在500元以內的佔24%,500~1000元的佔10.1%,1000~3000元的佔1.8%,3000~5000元的佔5%,5000元以上的僅佔4%。

盈利不易,讓翟寧這樣的創業大學生開始清醒地看待企業成長。翟寧起初想一年內做成本地大學生購物的第一門戶網站,現在,他的目標是把網站支撐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總結自己目標的轉變,翟寧認爲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創業教育和實踐。

調查報告印證了翟寧的感受。有38.2%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創業培訓或講座,30.4%的學生參加過1~2次,只有9.3%的學生參加過5次以上。而在“大學生對培訓和講座認同度”的調查中,認爲“有些幫助”的佔40.8%,“一般”的佔29.8%,“幫助不大”的佔14.8%,“幫助很大”的僅佔11.3%。大學生對創業培訓的認同度不高,表明創業培訓的質量有待提高。

建議創業培訓課程作爲大學必修課

“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是決定創業成敗的重要因素。”團成都市委副書記惠朝旭表示,健全創業教育體系是當務之急。

調查報告發現,成都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實踐教育,在獲得創業知識的途徑調查中,10.3%的大學生選擇老師授課,52.9%的大學生選擇親身實踐。“用親身‘試水’的方式來培養創業能力,對大學生來說,風險太大,成本也太高。”惠朝旭說。

調查報告認爲,目前的創業教育相對缺乏,已有的教育形式也多停留在講座、演講、選修課等理論層面,並且質量不高,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式就更少了。調查報告因此建議,創業教育可以將市屬高校和中職院校當成突破口,開設KAB創業培訓課程,作爲必修課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同時加強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以“創業夜校”、“創業訓練營”等形式開展培訓。與高校建立創業課程體系相呼應的,是應該依託青年(大學生)創業園區,對正在創業的大學生進行指導,定期組織專家對初創企業進行巡診,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同時根據創業者的實際需求,開展市場營銷、企業運營、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培訓。

除此以外,有關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比賽,應得到格外關注。團成都市委創業辦公室的範才全特別列舉了調查報告裏的一組數據:參加過挑戰杯、成都青年創業大賽、科技競賽獲獎的大學生中,23.2%正在創業,48.4%畢業後打算創業;沒有參加過這些活動的大學生,正在創業的僅爲9.2%。

調查報告建議,政府應充分發揮團組織作用,動員大學生參加創業實踐,並舉辦規模大、層次高的創業大賽,讓大學生通過比賽積累更多的經驗。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6

摘要:如今的社會已經是一個創業的社會,大學生又是創業大軍中的主力,但是大學生創業的劣勢也很明顯: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是對創業大學生的打擊。對此,有必要對大學生的創業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和認識,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調查背景: 近幾年來,我國高校招生總體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xx年,單從高等學校畢業生這一項來講,就會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一個學生創業可以吸引若干個學生的參與,創業成功就可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如果社會上形成了學生創業的氣候,將大大緩解社會就業的壓力 再次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必將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這就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能僅僅是生產環節中某個單一工種的單一操作者,還應能夠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並進入計劃、管理、服務等經營環節。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從業和創業的雙重能力,具備多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調查目的: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今的大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甚至擬訂出一套計劃,逐步實現,讓美夢成真,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若沒有條件,則創業的夢想還是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累積創業前必要的經驗,與充份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創業前,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觀念,我們是否已爲創業做好了準備,大學生創業到底需要我們具備怎樣的素質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創業條件,這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關於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範文默認。

爲此我們小組對我校學生的創業想法做了調查。本次調查範圍分爲兩部分,在校大學生與畢業生,分別設計了不同的問卷。其中在校大學生共發出問卷60份,有效回收52份。針對校外畢業生共發出問卷24份,有效回收24份。

調查人員: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東華理工大學本部,東華理工大學南區,東華理工大學北區

調查對象:東華理工大學在校學生及校外畢業生

調查內容:

1、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瞭解他們對創業的看法、意願、方向、目的、心理等。

2、調查創業環境,瞭解社會、學校給大學生提供的服務、幫助及想創業大學生對此的滿意度。

3、調查想創業大學生的基本信息、創業素質狀況、創業傾向程度、創業團隊的素質。

調查情況總結:

1、被調查的在校大學生有男生32人,女生30人。其96%的同學贊成在校大學生創業。但是隻有69%的同學表示對創業感興趣(這69%的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中有90%的是男性同學,10%的是女性同學),另31%的同學則完全沒有過創業的打算,而在對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學生調查中發現,選擇創業已經成功或正在創業的人數都爲0。不難看出,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表示贊同,但明顯大家還是持着一種觀望的態度。在有興趣開展自主創業的學生的性別方面,男性同學佔多數。最後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自主創業的成功率爲0。

2、更多的受訪者選擇自助創業的受社會影響最多,約佔總人數的42%;其次是受身邊創業人員的影響,其人數約佔總人數的28%;受家庭影響與受其他因素影響的同學則各佔總人數的15%。有46%的同學選擇的創業目的是積累經驗,爲以後的工作做準備;有31%的同學的創業目的是提前開始人生事業;只有8%的同學的創業目的是籌備人生的“第一桶金”;剩餘15%的同學的創業目的選擇了其他。從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目前較大的社會就業壓力是驅使他們選擇自助創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校學生創業的時候,應該對創業的環境,地點等進行評估,聽取家長和老師的建議,不應該一意孤行。

3、對於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外部條件,81%的同學認爲應具備資金支持,69%的同學認爲應有廣泛的人脈,65%的同學認爲應具有創業團隊,35%的同學認爲應有良好的經濟形勢,12%的同學選擇了有一定的辦公場所,還有15%的同學選擇了其他條件。“資金支持”、“經驗和社會關係”、“良好的創業團隊”是受訪者普遍認爲自主創業時需要的外部條件。在衆多外部條件中最爲受訪者所看重的還是“資金的支持”,佔到了81%。

4、關於最吸引畢業生創業的原因,有50%的畢業生選擇了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有33%的人選擇了創業成功能使自己成爲主宰生活的強者,有25%的人認爲創業能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有4%的人選擇了創業能挑戰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及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任何畢業生選擇有強烈的創業興趣和慾望、通過創業迅速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及對金錢和自由的渴望這三項。更多的受訪者選擇自助的創業的原因是想讓自身得到鍛鍊,佔到了受訪者的87%,而33%的受訪者是從解決今後就業問題的角度出發的。

5、對於“白領文化”與“創業文化”的立場,67%的畢業生先選擇“白領文化”爲基礎,以此發展自己的“創業文化”,42%的畢業生認爲“白領文化”的風險較小,投資較少,工作穩定,只有8%的畢業生認爲“創業文化”選擇做自己的老闆,即使冒着風險也值得賭一把,沒有畢業生選擇“打工”和“創業”只要能得到應有的回報就可以了這一項。再一次印證了大學生現在對自主創業雖然感興趣、有想法,但更多的還是保有一種觀望的心態。

對此,本組對在校學生創業出發點提出建議:學生自主創業不僅僅是爲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從中鍛鍊自己,讓自己在今後的就業之路上,多一些砝碼。在校學生創業的前期,收入會比較低,學生應該樂觀看待,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不應該抱怨,不應該懶惰,更不應該自暴自棄。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7

創業就業背景: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他們可以選擇的,或許不只是進入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單位,解決“就業”難題。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摒棄了競爭激烈的“就業”帶來的壓力,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開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麼,分析“就業”與“創業”這兩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截然不同的兩種生存方式,它們各自在剛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們心裏佔據怎樣一個地位?就業形勢如何?創業到底難不難?

就業難的原因:大學生不像以前那麼珍貴了。現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而就業崗位不多,這就造成了就業競爭十分激烈。這就是就業難的實質。就業時應注意哪些:簡歷不要亂投;沒投過的公司來電,拒絕之;實習要先交錢的,沒門;不簽約就讓幹活的,考慮考慮,多方覈實一下;不輕信任何口頭承諾。創業所遇到的困難: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啓動資金:除了家庭資助,絕大部分創業大學生沒有其它經濟來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下來部分資金,但創業初期的花銷,經常會遠遠超支。

二.缺乏市場經營經驗:大學生有激情、有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紙上談兵”而敗北。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從國小到大學,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相對風平浪靜少有挫折,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們也普遍比較脆弱。其實無論何種創業都會有風險,創業的同時即應該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能夠經得起市場的錘鍊。

四.創新能力不強: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大學生只看到他人成功後的表象,不顧時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後塵。

五.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聯繫不緊密: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的實際創業項目和

自己所學專業不相符,或是自己所學的學科知識用不上。如此的“不搭界”既是所學知識資源的浪費,又是對創業時機的延誤。

縱觀如今中國大學生就業市場需求,以及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對當代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取得更好的發展,總結出相關對策如下: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爲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併爲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爲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爲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教育部每年公佈的各大高校就業率必然給學校施以壓力和動力,學校只顧教育不管就業行不通了。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3)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裏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4)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爲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並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5)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爲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解決大學生創業就業問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表現,也是改善民生、富民強國、促進和諧的大事。大學生畢業後沒事幹,是人力資源的最大浪費,對於家庭,對於社會,都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應,必須加以高度重視和有效解決。創業就業大學生優先,應該形成共識和行動。一靠政府給足政策措施,支持扶持到位,二靠大學生自身發奮努力,科學選擇,三靠社會提供競爭機會,並能消除性別歧視,男女生均等就業機會。只有三股繩扭成一股繩,我們的大學生纔有希望創業和就業。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8

如今大學生創業問題受到我國各界的關注。而且現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並不容樂觀,大學生創業對即將面臨工作的大學生是一條值得考慮的出路,但是現在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業的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爲大學生剛出校門就開始創業是盲目的,而且缺乏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們開展了一次“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活動。由於交際的緣故填寫問卷的人員中以理工科學校爲主,其次09屆和10屆的大學生是主要的被調查羣體。

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今年,中國將有611萬名研究生、大學本專科學生畢業。外加去年未找到的畢業生210萬,可預計XX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10萬,而XX年這一特殊的年間我們不僅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還經歷了刻苦銘心的雪災、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織發生的一年。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並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下,XX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而在xx年年,民營企業吸納了34.2% 的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我國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企業萎縮明顯,企業校園招聘也相應畏縮。往年10月,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啓動了校園招聘計劃,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由於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 很多大企業爲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同時很多作爲吸引就業主體的中小企業由於受到勞動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響,業務訂單量明顯減少,用工需求也明顯減少。這給學生就業客觀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就業的形式不容樂觀,因此,創業這一出路就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的眼中。在調查中有57.22%的人表示,在畢業後有創業的打算。

主題:

在網上有調查顯示,“曾經多次參加創業計劃競賽”的學生僅有3.5%,“參加過一次”的佔11.3%,有85.2%的受訪者表示“未曾參加過這樣的活動”——進行過創業實踐嘗試的學生總體比例還不到15%。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我們的調查顯示,有50%的大學生認爲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有22.16%認爲創業就是開辦企業(公司)。這些認識顯然是不正確的創業是指某個人發現某種信息、資源、機會或掌握某種技術,利用或借用相應的平臺或載體,將其發現的信息、資源、機會或掌握的技術,以一定的方式,轉化、創造成更多的財富、價值,並實現某種追求或目標的過程。在被調查者中有57.22%表示在畢業後有創業的打算。但是調查顯示認真關注大學生成功創業事蹟的人僅有15.46%,所以我們認爲現在的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不足,甚至有些盲目,不過還有一點,不排除我們調查的人羣大部分還沒有面臨工作,所以對創業的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

創業其實是以新的生產力導入的方式開展一段事業。創業和以前的謀生不太一樣,所以對大學生能力要求比較高。第一,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也就是說你要能夠協調一些人際關係,能夠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比如在對內有員工團結問題,對外涉及到和工商、稅務以及各個社會組織打交道的能力。

《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顯示,半數大學生認爲自己具備“創業技能”,但是專家稱——還沒有創業,別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學生除了有點子以外,還有哪一些紮實的基本功

有45.88%大學生認爲在大學期間學習如何自主創業非常有必要,但是,僅有極少的一部分人在平時積極地去了解創業的信息。對此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這個現象。我們認爲現在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很空洞。

有關創業的具體資料對大學生來說事很難接觸到的。所以大學生創業一般開始的時候都是比較生澀的。最重要的是對於項目或者是事業的定位以及戰略方向的把控能力。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方向選錯了,後面所有的努力可能就是南轅北轍。所以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一是工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良好的人際溝通;三是關於戰略方向的把控。這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不具備的話大學生開展創業實際上就是摸着石頭過河就比較艱難了。

調查結果

我們的調查表明,大學生創業對於絕大數的大學生是一條不可行的路,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很表面的地方,因此學校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另外,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也應加強對這方面信息的關注程度,注意完善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爲以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9

姓名:xxx班級:xxxxxxx

指導老師:xxxxxxxx小組成員:xxxxxx

一、調查目的:

1.掌握大學生創業的現狀

2.瞭解大學生創業的傾向3.對大學生創業的建議

二、調查對象: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設計系學生

三、調查項目:

(見附錄)

四、調查時間:

3月27日——3月30日

五、調查方式:

校園內發放問卷

六、調查方法:

1.由調查小組的成員共同協商確定調查的內容,並做成電子錶

2.調查完後由全體小組成員對問卷進行分析3.撰寫調查報告

七、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1、您贊成大學生自主創業嗎?A.贊成B.不贊成

分析: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有94%的同學贊成創業,說明在就業前景嚴峻,

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會選擇自主創業。

2、您對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是否瞭解?

A.不瞭解B.一般C.非常瞭解

0%

分析: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有52%的人對政府的扶持政策有一定的瞭解,但不

夠深入,只有8%的同學十分了解,而剩下40%的對它是一無所知,一方面說明他們對創業的規劃還不是十分明確,也只是主觀上的想法,並沒有主動的去了解具體與之相關的內容,當然我們也不排除那些有雄厚資金的同學,他們不會去擔心資金問題,也就不會去了解這方面的政策。

3、您創業會選擇設計這行嗎?

A.不會B.會C.聽從父母安排D.不確定

8%

分析:從結果得出,有44%的同學對自己的將來創業的走向沒有一個明確的方

向,甚至不決定會不會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都只是抱着什麼創業容易就選擇什麼的態度,38%的同學比較明確自己將來會選擇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他們覺得做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更能得心應手,而有少數的不會選擇與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他們可能本身對自己專業的鐘愛程度不夠,希望有更多的選擇。更有少數的選擇了聽從父母安排,他們可能覺得這樣更可靠些,也少了些困難。

4、作爲設計專業的學生,您對創業的理解是什麼?

A.自己創辦一家設計工作室B.在家接單C.其它

0%

分析:從結果顯示,作爲設計專業的學生,有一半以上的同學認爲自己創辦一

家設計工作室就是創業了,極少數的贊成在家接單便是創業,創業到底什麼?這是很難去概括的,所以還有38%的同學有自己的看法,的確,現代社會創業形式多種多樣,更需要大家依據自己的情況斟酌。

5、您認爲大學生創業哪一方面最重要?

A.經驗B.能力C.資金D.人際關係

28%

分析:總調查結果看出,絕大多數的同學還是把能力擺在了創業的首要地位,

的確一個連創業能力都不夠的人還談何創業了,當然28%的同學也認識到沒有創業資金那就是空紙白談,一個公司根本就無法運作,也有少數

的認爲經驗和人際關係是創業中最重要的,他們可能覺得如果沒有實際的經驗和人際關係做後盾,那麼創業之路會多許多的曲折之途。

6、您創業的資金來源於哪裏?

A.自己的積蓄B.父母的支持C.政府支持

0%

分析:從調查結果看,有一半的同學的創業資金都來自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支

持也是應該的,但也有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會更傾向於靠自己的努力掙得這筆創業款或是向政府求以支持與幫助。

7、您創業的形式是什麼?

A.自己創業B.合夥創業C.繼承家族企業

分析:從調查結果看,有76%的同學選擇合夥創業,他們認爲合夥創業能找到

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取長補短,能在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創業的前景也會更加明朗,而20%的同學選擇自己創業,他們可能更想自己闖出一片天地,實現自我的價值。而極少數的選擇繼承家族企業,他們可能覺得這樣更能容易的接近自己的目標。

8、您會選擇在那些地區創業?

A.大學,家鄉所在地B.西部發展地區C.沿海發達地區D.其他

分析:從調查結果看,選擇在沿海發達城市和西部發展城市創業的同學比較多。

沿海發達城市,本來經濟發展就比較快,與外界的交流也比較多,能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而西部發展城市正是國家比較重視的地方,正因爲它那發展的市場還不是很多,更能爲我們提供嘗試與創新的機會。而14%的人選擇大學和家鄉所在地,他們認爲在自己門前創業,更能瞭解當地的情況,而且風險不夠大。

9、您認爲大學生創業相對於社會其它階層優勢在哪裏?A.年輕有爲,勇於拼搏B.專業素質較高C.學習能力強D.網絡信息強

4%

分析:從調查結果看,有一半以上的同學認爲年輕有爲,勇於拼搏是他們所具

備的優勢,他們覺得年輕就是資本,更不怕失敗與困難,而其他的覺得專業素質高,學習能力強和網絡信息強是他們具備的優勢,作爲大學生,通過從國小到大學的教育與培養,大家都掌握了比其他羣體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培養了更強的網絡信息能力和較強的專業素質,更容易

接受新鮮事物和新觀點,這有利於創業者針對市場確定創業方向。

10、如果您創業遭受失敗,您會怎麼做?

A.找出原因,繼續堅持B.另闢新跡,再創業C.放棄創業,找份穩定的工作

0%

52%

分析:從調查的結果看,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了繼續堅持自己原有的創業方

向,因爲他們覺得只要找出原因,一定能有所收穫,而且第一次的創業是經過他們深思熟慮的,在哪個過程中更加付出了很多,所以不想放棄,而有14%的同學會放棄原先的創業方向,從新規劃,他們覺得既然這個

門路行不通就換一條,覺不在一顆樹上吊死,可是同樣有34%的同學會放棄創業這條路,他們認爲創業始終不是一條穩定的路,還不如找份穩定的工作,也不用在去擔心創業會遇到的風險。

八.總結與建議

本次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贊成創業,可是具體談到怎樣創業,以什麼形式創業

大家就顯得很不明確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家所謂的創業都是心理的一種想法,一種在就業前景不佳,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產生的想法,但是並不是都賦予行動去具體的規劃自己的創業計劃,而且當創業遭受失敗時,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繼續堅持創業這條路,相比之下他們又會覺得找份穩定的工作會是更好的選擇。

所以對於那些想創業的同學,希望他們能認真規劃自己的創業計劃,有目的,有計劃,

有把握的的實施,可以多方面的瞭解創業相關的知識,與有經驗的人士多交流,盡力的減少創業中所遇到的困難,穩健的邁出創業的第一步!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0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爲男性,女性受訪者僅佔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爲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爲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創業深入學子心

調查報告的首題爲: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所謂衝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後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餘96.4%有衝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衝動並已着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佔有率告訴我們,創業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裏普及。

創業目的多樣化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後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爲創業是爲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並不一味青睞後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爲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爲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於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爲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係。

不過,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瞭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最佳時機與最適合行業

可能是出於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爲工作幾年後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爲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佔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後,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最是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並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行爲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爲,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缺少啓動資金成爲創業**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僅有7%的創業人數則清楚的說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的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麼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啓動資金首當其衝,數據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爲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爲了大學生創業最爲兇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的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佔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着創業想法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夥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專業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收到1535份有效樣本。其中男性佔到67.5%;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爲58%;18歲以下有18%的受訪者。北京市的受訪者居各省市之首,佔22.8%,上海市的受訪者爲12.8%,廣州市的受訪者爲11%;43.1%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35.4%;此篇調查的所有受訪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訪者也達到了15%。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佔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把目光對向社會,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數據發現,觀點明確支持,覺得確實大學生在創業上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爲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爲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數據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衆人眼裏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及劣勢

俗話說,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由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鑑,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衆人認爲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衆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佔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並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持,比如**優惠,減免稅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爲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爲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數據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查看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佔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於這個理論,此項數據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於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IT業最被看好的大學生創業領域

同樣的問題也涉及到了這份調查問卷,結果衆人眼裏最適合的.創業領域和大學生自認爲的有着不小出入。首先,IT行業佔居榜首,達到30%,服務業第二,有19.6%的佔有比例。快速消費品爲12.3%。其後,產生了羣雄割據的場面,**/體育/休閒、貿易/進出口、專業服務(諮詢、財會、檢測等)、批發零售、廣告/公關等5大行業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的影響,IT被耳濡目染的廣泛認爲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與學生們的認爲有所偏差。這也清楚反映了衆人眼裏對IT領域創業存在的泡沫與誤區。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願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您會不會去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於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願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餘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說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說明了多數人並不介意公司是否爲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說,大學生創業的公司並不爲人們選擇工作首先屏蔽的範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率作了對應。

當然除去42%很難說清的人,持鮮明觀點的願意或不願意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願意方說:因爲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因爲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爲了支持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於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願意的一方也有着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爲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篇後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數據清晰的告訴了大家。在筆者看來,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但畢業很難。而對於思維新潮,接受新事物,新概念的能力又很強的大學生來說,創業又更像是個一觸即發彈簧坐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的明顯。可能當初的速度越快,落地的毀壞程度也將越大。最後再給一個數據,如今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爲2%-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創業光有**是遠遠不夠的。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1

時下,大學生創業已成爲一個時代流行的新名詞,自從我國實行大學生畢業自主擇業制度以來,大學生選擇回到小縣城或者農村自我勤勞致富,開辦屬於自我的小型企業或工廠,或幾個人合夥成立專業合作社承包大片荒山和土地進行養殖和種植業,已成爲當代大學生擇業的一種時尚選擇。

筆者有幸能夠接觸和緊密聯繫他們的工作,對20xx年至20xx年時間段的我縣32名大學生創業者做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從調研中瞭解到,32名大學生中從事工業生產項目的有3名,其中2名大學生的公司已走入正軌,1個公司舉債經營。從事服務業項目的有16名,有11個公司運轉正常,4個公司舉債經營、1個公司瀕將倒閉。從事手工業項目的有6人,有3個公司發展良好,1個公司舉債經營,2個公司已倒閉。從事農村種植、養殖業的有7人,目前有5家在正常經營,2家已轉行。綜上所述,32名大學生中有21名創業基本成功,有11名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成功率爲65%。筆者在調查過程中對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失意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時請失意者對再次創業暢談了一些感受和想法,再結合成功企業家的一些觀點,對大學生創業的知識積累途徑、大學生創業時應規避的風險、大學生創業的優點和弊端、對大學生創業供給社會支持的提議等方面進行一個深入淺出的分析,期望到達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大學生創業知識積累途徑:

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自我的將來要有一個初步的規劃,如果選擇自主創業,那麼在各方面都要早作準備,要從多方面豐富知識,積累經驗,提高個人的業務和管理本事,歸結起來主要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過大學課堂,大學圖書館和網絡媒介積累

大學生創業者經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異常是經過教師的講解和察看實例後,對所學知識能加深理解,記憶猶新,在今後的創業過程中將會受益無窮。另外,能夠針對性地到圖書館找一些關於創業理論方面的報刊和書籍進行學習,紙質媒體中的人才類、經濟類等媒體是首要選擇,例如比較專業的《21世紀人才報》、《21世紀經濟報道》,《IT經理人世界》等。網絡媒體中管理類,人才類,專業創業類網站是必要選擇,例如《中國營銷傳播網》,《中華英才網》,《中華創業網等》。此外,從各地創業中心、創新科技園、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科技信息服務中心、知名民營企業的網站等都能夠學到很多的創業知識。經過廣泛閱讀能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拓展個人的思維方式、豐富個人的社會知識,提高自我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二)經過與政、商界人士廣泛交流積累

一是大學生畢業後應多與自我創業項目所對應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繫,如工業、農業、商業、科技、創業辦等單位。一方面深入瞭解創業政策及一些地方性規定,諮詢大學生創業國家給予的相關優惠政策。另一方面經過他們推薦多參加一些政府和商界主辦的講座、經驗交流會等活動,進一步拓寬人脈資源,信息渠道,很好地融入市場。二是經過電子郵件和電話請教崇拜的商界人士,或諮詢與創業項目密切聯繫的商業團體,異常是初次創業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你的謙遜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三)經過“曲線創業”積累

先就業再創業是時下很多學生的選擇,由於自我各方面閱歷和經驗都不夠,畢業後,先到相關的實體單位鍛鍊幾年,積累必須的經驗和知識再創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工作中對企業產品的生產、人員的管理、公司的運作都有一個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能夠利用與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獲得更多的來自市場的信息和創業知識,對企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以及加強和改善的措施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有利於自我創業後舉一反三努力的克服和糾正。

總之,創業知識來自於大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各階層的交流與實踐,只要善於學習,刻苦鑽研,總能找到施展自我才能的途徑,但在信息氾濫的社會之中,“去粗取精,去僞存真”,這是很重要的,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永遠是贏者的座右銘。

二、大學生創業可能遇到的風險

大學生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我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哪些是能夠控制的,哪些是不能夠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應當如何應對和化解,異常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要明白的風險是什麼,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我是否有本事承擔並渡過難關,大學生創業的風險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選擇太盲目

大學生創業時如果缺少前期市場的調研和論證,只憑自我的興趣和想象來決定投資方向,甚至僅憑一時心血來潮做決定,必須會碰得頭破血流,在創業初期必須要做好市場調研,在瞭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資金較弱,選擇啓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項目,從小本經營做起比較適宜。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餐飲行業倒閉的原因是由於沒有搞好調研工作,其選擇的餐飲位置地段較爲偏僻,又沒較廣的人脈資源和固定的客源,在開張一年半後便只能另僻門路。

(二)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向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研究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爲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另外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能夠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或者申請創業富民扶持資金等融資渠道。在32個大學生創業者中,有8人因懂創業政策申請到了3至10萬元不等的創業扶持資金,在必須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資金週轉的困難。

(三)社會資源貧乏

企業創立、市場開拓、產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調動社會資源,大學生在這方面都感到十分吃力。平時應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自我人際交往的範圍。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生產生物製劑的公司,其產品能夠增強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提高農作物20%的產量,應當說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企業,但由於沒有對產品進行很好的推介,人民羣衆對其產品沒有普遍認可和理解,沒有銷售市場,所以只得關門大吉。筆者認爲,該公司應多與農業部門合作,極力推介自我的產品,如果能得到農業部門的認可和支持,相信它的創業結果會截然不一樣。

(四)管理上的風險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本事普遍不足,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開虛擬店鍛鍊創業本事,也能夠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在調研中發現,11名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異常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五)競爭風險

競爭在經濟社會中是必然的,如何應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研究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對於大企業來說,由於規模效益和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來說可能意味着徹底毀滅的危險。所以,研究好如何應對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者生存的必要準備。

(六)團隊分岐的風險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的力量,創業企業在誕生或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來源一般都是創業團隊,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能使創業企業快速的發展起來,但與此同時,風險也就蘊含在其中,團隊的力量越大,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不能到達統一時,極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強烈的衝擊。事實上,做好團隊的協作並非易事,異常是與股權、利益相關聯時,很多初創時很好的夥伴都會鬧得不歡而散。

(七)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所以,企業是否具有自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靠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爲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重要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八)人力資源流失風險

一些研發、生產或經營性企業需要面向廣闊的市場,很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或業務隊伍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基礎,防止專業人才及業務核心人員的流失應當是創業者時刻注意的問題,在那些依靠某種技術或專利創業的企業中,擁有或掌握這一類關鍵技術的業務人員的流失是創業失敗的最主要風險。

(九)意識上的風險

意識上的風險是創業團隊最內在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無形,卻有強大的毀滅力。風險性較大的意識有投機的心態、僥倖的心理、試試看的心態、過分依靠他人、回本的心理等,這些意識作爲一個新生企業來說都是要極力避免的。

總之,大學生創業,首要的原則就是讓自我學有所用,“做熟不做生”。

三、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和弊端

(一)存在的優勢:

1、有“敢闖”精神。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期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必須具有的素質。

2、有“科技”精神。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企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爲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進行投資。

3、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業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爲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二)存在的弊端:

1、“承載本事”較弱。

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許多大學生創業,看到的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夢想主義,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很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纔是真正的市場,也僅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社會經驗”欠缺。

急於求成,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必須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本事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主角。

3、“夢想主義”較濃。

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甚至有人想利用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而對於諸於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此刻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企業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有多大,都是現實主義。另外,有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對於這些產品和服務,你也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纔可能贏得投資。

四、對大學生創業供給社會支持的提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爲: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職責。爲此提議:

(一)加強創業宣傳,營造創業氛圍。應加大政策引導力度,鼓勵大學生走自主創業之路;共青團、青聯等青年羣衆組織和媒體要運用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典型,大力弘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務實圖強”的創業精神,在全社會確立創業爲榮、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創業教育,提升創業本事。高校要高度重視,確保大學生創業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把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高校教學體系,有條件的高校要開設“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在高校開展與專業相對應的從業資格培訓。提議有關部門推出一批大企業作爲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立創新創業中心或創業園區。

(三)完善創業政策,供給創業保障。重點是針對大學生創業計劃經專業評估機構認定具有成功創業可能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加大扶持力度、供給切實保障。包括提高貼息的小額貸款額度、延長償還期限;建立創業投資風險基金,緩解創業大學生創業失敗後的經濟壓力;鼓勵建立創業孵化器,鼓勵工業集聚區域建立創業孵化器,對大學生創業項目優先進行孵化等等。

(四)建設服務平臺,提高服務水平。經過出臺政策,重點支持建立專利項目代理、創業項目評估、政策法規諮詢和公司財務代理等方面的中介服務機構,彌補大學生創業經驗的不足;加強信息平臺建設,便於大學生創業者及時獲取政策以及資金、項目、人才和市場動態等創業相關信息;建立大學生創業“一站式”服務窗口,爲大學生創業供給便捷、高效的服務。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目前社會關注的大問題。大學生羣體具有文化水平高、思維活躍、發展潛力大等特點,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現代企業家的培養。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讓更多的大學生成爲創業者並實現成功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職責。期望全社會都來鼓勵、關心、支持大學生創業,爲優化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開創新的局面。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2

創業中心介紹:

成教學院創業中心屬實體研究機構,創業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啓發大學師生對創業的熱情,加深對創業的認識;充分發揮成教學院在創業計劃競賽和創業學術研究方面的優勢,緊密結合社會實踐情況,推動創業課程完善、開發;創業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及學術研究的開展。中心的服務範圍非常廣泛,主要通過創業研究、創業教育、和創業項目孵化等實踐活動來推動大學生創業。成教學院創業中心熱情歡迎一切有志於創業教育及研究的各界人士參與。

大學生自主創業現狀:

大學創業就是大學生通過個人及組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創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大學生創業已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國家不斷推出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各地政府部門也都推出了針對大學生的創業園區、創業教育培訓中心等,以此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部分高校也創立了自己的創業園,爲學生創業提供支持。例如,今年8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文,要求各地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爲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諮詢服務等“一條龍”服務,並配合有關部門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實施免徵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政策,同時積極促成小額貸款擔保或貼息補貼政策的落實。復旦大學組建大學生創業園,爲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辦公場所、日常辦公設備等服務,以及創業輔導顧問團、創業輔導課程等特色服務。同時在市政府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基礎上,復旦大學配套投入大額資金等等。儘管國家和學校爲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諸多支持和優惠政策,但是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現狀仍令人堪憂。

(一)熱情雖高漲,但付諸於實踐者實爲少數

自1998年5月,清華大學舉辦首屆創業計劃大賽開始,自主創業一時成爲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大學生創業熱在全國迅速蔓延開來,無數大學生投身其中。雖然近年來,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熱情仍然不減,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創業行列的人卻逐年減少。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自主創業的實際人數不多,佔大學生總數的比例不大,如清華大學,由於畢業生就業並不是太困難,同時又由於自創業需要承擔相當磊的風險,雖然清華大學有相對比較好的學生創業環境,但是選擇自主創業的人並不多,目前清華大學自主創業的學生約500人,只佔清華學生總數的2%左右;而在美國,像斯坦福等知名大學,大學生創業的比例可以達到10%。

(二)自主創業科技含量低,成功率低

大學生在校參加的自主創業計劃大賽中,大多數項目都是關於高新技術的。一旦學生畢業脫離學校後,要憑個人之力創辦高科技企業,卻往往顯得勢單力薄。而作爲近似完全理性人的風險投資公司當然不願意投資到學生公司。因此,大多數畢業生在創業時選擇了啓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小較容易操作的傳統行業,如餐廳、諮詢、零售等小而適合自己的行業。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約成本,

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積累經驗。人們對於大學生創業無疑是寄予厚望的,儘管國家出臺了優惠政策,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但目前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並不多,自主創業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在衆多的創業者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嚐到了失敗的滋味。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成功創業率只有2%~3%。

調查:大學生創業可行嗎?

大學生創業逐漸成爲社會一大熱點。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大學生創業條件成熟了嗎?帶着這樣的疑問,財富經中國創業網走訪了高校的幾類同學,看他們這麼說吧!

創業者:我們有熱情

關鍵期是某大學電信工程系三年級本科生,他與同學一起開發了一套盲人用計算機系統,目前正在籌劃組建公司。他認爲,目前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已經成熟,但機制還不成熟。學校裏這方面的指導還是太少。儘管如此,他對自己選擇的創業路無怨無悔:“年輕人有闖勁,點子多,大學裏人力資源也相對集中豐富。大學生創業是時代的潮流。”同樣是創業者,某大學哲學系97級的吳文飛同學回答卻不同:“學生創業現在只在少數,而且許多創業都曇花一現,這是因爲中國大學生不具備進入市場的經驗,創業之初理不順各種人事關係和產權關係。中國的風險投資體系也不完善,可享用的資源太少。”據瞭解,不少創業者,當初都是憑着一腔熱情匆匆走上創業路的,一遇上艱辛與風險,便會束手無策。這應該引起創業者的反思。

在讀同學:靜觀多數

“創業可以鍛鍊社會實踐能力,我支持大學生創業,但我是學中文的,更適合待在學校裏做學問,我自己不會去創業。”某中文系三年級蕭蕭同學的看法,在一些文科大學生中有一定市常這些同學覺得,沒有一定的技術背景,要想創業,一開始就處於競爭的不利地位。也有同學認爲,創業需各方面人才的搭配組合。如純是理科生,則在財務、企劃、管理、文案等方面先天不足,而如純文科生,則對事物的分析可能相對錶面化。這類同學表示,只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有好點子或項目,他們就願意試一試。另一些有“小富即安”思想的學生還有則認爲,“創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太累了,還不如找份工作來得輕鬆。”

學校:支持不鼓勵

某大學今年有11個大學畢業生準備自己註冊開公司。學校的一位負責老師表示,對大學生創業,如學生確有能力,且創業計劃比較成熟,或時間性要求特別強的項目,學校全力支持。目前,高校在這方面的支持條件正在完善,復旦、交大、某等高校都設立了上千萬甚至上億的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各校普遍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創業計劃大賽或科技創新活動。但據瞭解,真正把這些計劃或項目付諸實踐卻遠未成風。某著名高校最近接受申報的創業項目有8個,而真正成立公司的只有2個項目。原因何在?除卻創業計劃或創業者自身的原因外,該校負責老師的話頗具代表性:“學校鼓勵開展各種學術科技創新活動和創業計劃大賽,主要還是着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對創業,尤其是休學創業,卻避用鼓勵一詞。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還是應以學習爲主。”採訪中,筆者發現,對大學生創業,雖然文科類大學相對保守一些,但多數學校還是持這種支持但不鼓勵的態度,支持對象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對於休學創業,則普遍較爲謹慎。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3

一、序言

自1998年我國開始實行高校擴招政策以來,大學生就業難就成爲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性問題。不斷增長的畢業生人數和由於全球經濟危機造成的事實上的就業崗位的減少,使得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爲日益尖銳的矛盾。據不完全統計,20xx年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爲410萬,近五年來每年仍以數十萬的數量遞增,截止20xx年已達到690萬,預計20xx年大學生畢業人數將有望突破750萬的驚人數字。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創業越來越成爲大學生出路的一個重要選擇。

二、 大學生創業的豐富多樣性

首先大學生創業的方向的多樣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中,有61.29%的人表示會選擇合夥創業;有30.65%則表示會選擇自主創業;另有8.06%的大學生表示家庭創業或其他創業方向。

其次,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調查表明,創業大學生普遍認爲影響他們創業的因素中,有五個是最重要的分別爲:創業門檻(佔46.52%,包括啓動資金以及創業的風險等)、市場需求(30.40%)、對行業的熟悉程度(16.28%)、個人興趣(6.35%)、所學專業(1.35%)。

最後,在大學生樂於投身創業的各種職業中,他們的選擇也是多種多樣的。最受大學生青睞的要屬代理加盟,佔大學生創業的40.30%;其次爲經營店面(包括網上開店),佔22.31%;緊隨其後的是從事智力服務,這一比例爲22.01%;從事高科技創業的大學生比例爲9.38%;從事其他職業的佔8%。

三、 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問題與困難

儘管願望是美好的,前景是多彩,但並不表示大學生的創業之路就會一帆風順。事實表明,大學生創業相對於一般創業並沒有明顯的優勢。總的來說,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問題與困難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 大學生自身因素

大學生創業普遍控油滿腔熱情,相應的創業意志、良好的心態、紮實的知識和創新力卻很差;加上閱歷淺,經驗、資金和社會關係的不足都是大學生創業的瓶頸。

(二)政策因素

各地方對大學生創業沒有配套和系統的政策扶持體系。雖然各地方普遍爲大學生創業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然而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優惠政策的地區性失衡。在對比北京、青島、上海、重慶、太原、福建、安徽等省市的相關政策過程中,我發現存在着以下幾個問題:

1.對創業大學生普遍限制較多,如戶口、居住地的限制,這不利於人才的流動

2.爲大學生提供的創業貸款資金金額參差不齊,從3000元到50萬元不等,易造成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甚至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

3.對大學生失業(或待業)的期間要求過長,容易造成人才的浪費,加重社會負擔

(三) 高校因素

社會形勢的變化非常迅速,相對的全國各大高校的教育卻沒有迅速做出反應。一項調查顯示,94.31%的高校都認爲開展創業教育課是必要的,然而開設這一課程的高校爲數不多,或者僅僅有形式,而沒有從深層次上給予高度重視。

(四) 產業因素

除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二產業(工業)之外的所有產業都屬於第三產業的範圍。現階段中國的產業發展正處於脫離第一產業、以第二產業爲主導、大三產業緩慢發展的時期。三大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分別爲第一產業11.31% ,第二產業48.62%,第三產業 40.07%(20xx年),而歐美髮達國家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70%以上。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第三產業的不發達是造成大學生創業難的一個宏觀因素,因爲大學生創業一般情況下都是投入第三產業的。具體來說,第三產業不發達給大學生創業造成的困境有:沒有成熟的資本市場,缺乏充足的風險投資資金,沒有發達的信息服務行業,缺少齊全的諮詢服務機構,等等。

四、 大學生創業的解決途徑

通過認真分析以上四點因素,我們不難得出大學生創業的幾點解決途徑

(一) 大學生要認真做好創業準備

創業不是要等到畢業那天才開始準備,而應該在校期間就開始着手。我認爲在校創業爲創業做準備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通過課堂學習到過硬的專業知識

2.通過圖書、網絡等方式接觸關於創業的媒體資訊

3.通過各種方式接觸商界人士,學習經驗,例如參加與商界有聯繫的社團 活動,聽商界人士來校做講座等;

4.積極參加校內外舉辦的如創業大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 5、利用課外兼職、試辦公司等方式親身體驗。

(二) 形成一套統一完整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1.根據各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統一全國大學生創業的扶持資金;

2.實行稅務上的支持政策,對創業大學生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免徵企業所得 稅;

3.銀行要增加對創業大學生的小額貸款提供,並且延長其還款期限;

4.減少對大學生創業的條件限制,爲大學生創業提供便利條件。

(三) 高校教育

從根本上重視大學生就業難、創業難的情況,積極開展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

(四) 產業支持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爲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良好 的外部環境。產業因素是具有宏觀性,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得到改善的,因此才更需要大學生的努力推動。

五、附錄

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對下面的問題予以回答。(注:沒有特別註明的只能選擇一項。您如實積極的填寫內容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我們會對您的信息予以保密。謝謝!)

1、您對創業概念的理解爲:( )

A開辦一個企業(公司) B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 C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項目 D其它

2 、 您對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 ) A 經常關注,很清楚 B 偶爾關注,比較清楚 C 不太願意主動去了解,知道一點 D 一點也不知道。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4

我於保山一中進行教育實習,實習資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課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進取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語文這門課而言的。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爲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是很讓我滿意的。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的兩個班的調查,並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進取地找學生談話,同教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景。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我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教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期望我的認識能對自我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我調查發現,此刻的物理課堂教學,大多數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貼合教學的實際情景。很多語物理文教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到達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物理教師對我說此刻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認爲努力與否考試時都不會得太高的分,也不會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努力了也不必須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所以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能夠使教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夠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資料。我自我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此刻此刻的中學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夢想,並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教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教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教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

教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能夠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教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物理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景,視個人的情景不一樣而對學生有不一樣的要求。對於成績異常差的學生一些教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因爲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並且教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教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教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教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教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總是很活躍。他們備課時不限於教參、優秀教案等書,能夠根據自我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景去發揮,這在我實習期間聽不一樣的教師講課時感受最深。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景,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情景有直接的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課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教育實習的調查中得到了驗證。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學的情景。

在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物理。他們認爲物理很抽象,難懂。異常是文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爲嚴重,他們認爲自我又不想成爲科學家,物理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我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此刻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物理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一樣,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要進行人際交往,好的表達本事是很受人歡迎的,就是搞對象也要把話說的漂亮些呀。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教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有的學生乾脆告訴我說,還不如在家裏自我上網學習。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教師,他們都期望教師能夠多關注自我,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期望教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教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並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教師,對教師的衣着,對教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教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我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因爲我調查的對象多是高中生,所以他們普遍認爲自我此刻的學習壓力比較大,有的學生告訴我他們很少有玩的時間,參加的體育活動也比較少,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作練習題上。針對這種情景我也問了幾個教師,教師們告訴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此刻的學生的學習多不自覺,二是學校每年的評優、評先工作還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三是學生家長爲學生選學校時看的也是學校的升學情景。這樣他們就僅有在學生的成績上多下功夫。經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僅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教師能夠多組織一些語文活動課,讓學生進取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我的參與中意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上課時教師能夠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例子能貼近生活,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此刻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的一大提高,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頭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枯燥的課文,我提議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圖片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課文,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理解。而對於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而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多與學生互動,多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教師和學生的交流。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教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此刻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教師,並且還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作爲一個教師要明白,你僅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進取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提高,就應當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提高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爲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當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教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教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教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習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我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爲語文教師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景。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經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教師的做法,結合自我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進取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最終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教師們、學生們表示感激!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15

當今社會人口不斷激增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資源趨於匱乏、環境承受能力不斷下降、污染嚴重、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步入社會,我們將面臨最爲嚴峻和現實就業問題,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學生、學校、公司、政府又該如何應對日趨緊張的就業問題。

教育能夠使一個人學會學習,達到社會所需要的預期目標,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傳授知識和技術規範等的社會活動。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培養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培養合格公民,爲國、爲家、爲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促進人的發展,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發展教育事業一直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教育對於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從學生個人的角度來看待就業和創業

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全世界30億經濟活動人口中,失業人口有1至5億,不充分就業人口有7.5億至9億,中國作爲發展中國家如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一樣,就業形勢比較嚴峻。而我國高校連續幾年的擴招,增幅較大,又造成了高校畢業生高存量、高膨脹,昔日被譽爲“國之棟樑”、“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就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和難度。所以就業問題的本質不是因爲工作崗位的缺少,而是當前社會大學生素質普遍較高,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要求也隨之上升。大學生們普遍蜂擁盲從熱門崗位,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份輕鬆而又高福利的工作。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考驗,希望高學歷能夠使自己在衆多待業者中脫穎而出。事實上就我的個人觀點而言,一味盲目的死讀書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我們應該清楚自己學習的方向和目的,自己處理好學校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地方,邊學習邊實踐,豐富自己的經驗,從而來適應這個社會。

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瞭解了我校大學生對於就業創業的看法以及對今後工作有什麼打算。少部分同學認爲讀書是沒有用的,只是混個文憑而已。大部分同學都希望通過在學校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增強自身的就業能力。大學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臺階,我們不應該浪費生命,把精力放在遊戲娛樂上,應該好好利用寶貴而有限的時間,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而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學生就業形勢絕非一片黯淡,只要正確分析和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必能撥雲見日,縱橫廣闊職場。

二、從學校集體的角度來看待就業和創業

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的脫節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運用到以後的工作當中去。大學時代所選擇的專業也與未來的工作關係不大。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在校學習缺少學習積極性。

1.學校可以多組織同學們在業餘時間開展各式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組織能力、時間能力。

2.學校的教育當跟上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需求,可以與公司合作,通過開辦工作室的方式幫助學生較早的瞭解社會工作的流程、適應工作的壓力。

三、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來待就業和創業

1.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作爲我們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

2.國家可以爲大學生提供社會上的就業創業鼓勵政策,例如鼓勵應屆畢業生下鄉當村官,鼓勵大學生走出城市能爲貧困山區支教、幫助山村孩子學習,國家應該在全國範圍多宣傳勞動不分貴賤,勞動者都是光榮的。

3.國家可以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爲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做好引導工作。

大學生就業問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社會、用人單位、高校及大學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畢業生們要看清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地去爭取、拼搏、奮鬥,闖過就業這個難關,尋求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還要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發揮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爲社會和祖國做出貢獻,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