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集錦9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什麼樣的報告纔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體育調查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集錦9篇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1

時間:

寒假假期

地點:

本地區

對象:

各行業,各年齡段的人

範圍:

足球運動

主題:

足球運動在本地區的普及情況

科考方法:

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

調查後的分析:

本次調查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足球運動在本地區的普及情況很差,體育實習生調查報告。

調查前,我準備了二十多份調查問卷,這些問卷是用來給農民,學生,以及商人或工人等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人填寫的,據搞查瞭解,我總結如下:

一.國家對足球運動的推廣和投資力度不夠,當前的體制下不利於足球的普及與提高,城鄉的足球投入有較大差距。

在當前,全社會都在搶抓機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正好體育也是促進社會和諧,提高人民體質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體育已經和二爲一,改爲教體局。也爲足球的普及提供了基礎。如果能在廣大農村開展“千校百隊”活動,讓校與校、村與村之間經常搞一些足球比賽,這對足球的普及大有好處。

這種比賽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體質的同時,又能提高對國家,對家庭的責任感。讓他們不再沉溺於網吧的侵害。

二.學校足球普及困難重重

據中國足協最近調查的41個城市中,15個城市中同時在中國小開展校、區、市級足球賽,僅佔41個城市的36.6%。而只有11個城市在中學開展校、區、市三級足球比賽,僅佔總數的26.8%。另有15個城市開展情況不祥。超過六成以上的城市難以保證中學、國小同時開展足球聯賽,這讓中國足球在學校探求發展之路舉步維艱。記者通過調查瞭解到,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傳統訓練體制的制約。足球職業化後,過去計劃體制下的專業足球隊轉變成市場環境下的職業隊。

體育局與足球隊之間沒有隸屬關係,業餘體校、體育學校不再有向上輸送人才的指標,使得中國小訓練單位失去後備人才輸送方向。其次,各方利益衝突難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后備人才走上市場化後,地方教委認爲學校可以不必承擔輸送人才的義務,因此在進行教育資源配置時,不再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學校大多以升學率爲評價學校教學成果的重要參考標準,足球運動在校園的`開展從整體上得不到支持,甚至還遭到了反對。

在各方利益衝突下,校園普及足球非常困難,資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賦的中國小生不能被及時發現。此外,青少年能否參加足球運動大多取決於家長的意志。家長在孩子發展中極力排斥一些對抗性強、易受傷的項目。而隨着高校不斷擴招,家長們不由自主地認定孩子上大學纔是最好的出路。

調查後感: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這是我們的一大優勢。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號,只做表面工作,而應紮紮實實地做好社會廣大人羣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國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2

一、前言

生命在於運動,對於我們這些充滿激情的大學生來說,運動更是青春、朝氣的體現。與一個人的健康密切相關。衆所周知,身體是一切活動的本錢,擁有強健的身體可以讓一個人更好地去學習工作、去爲社會做貢獻,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就需要通過鍛鍊得到。運動作爲健康的重要部分就要求我們加強對運動的關注。奧運會、亞運會的成功承辦體現了我們國家人民對運動的關注,我國運動員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金牌數和獎牌數都位列榜首,但是,金牌多少是不能反映國家人民普遍的運動狀況。大學生作爲國家的新鮮血液,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決定一定時間內國家的發展,而我們的身體素質決定着我們能否將貢獻最大化,而運動又是決定身體素質的關鍵。在這裏我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在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調查分析,以探索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的成因。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我們對河南工業大學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80份,其中男生59份,女生21份。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查爲了保證調查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主要用問卷調查法,採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我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這樣可以合理的避免被調查者的主觀偏見影響。

三、結論和分析

(一)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強度較小,項目較單一。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只是偶爾進行體育鍛煉,且每次鍛鍊的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整體來說,鍛鍊時長、頻率都不太高,這也反映出了大學生對於體育鍛煉的熱情不高。跑步與球類是多數學生選擇鍛鍊的方式。雖然在大學體育課程中有教授舞蹈類,武術類等,但是真正將其當作體育鍛煉方式的'學生佔少數。總體來說體育鍛煉較少,同時也可見大學體育課程所教的內容並沒有很好地被運用到實際中。

(二)學校與個人是限制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兩大因素。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自己的活動積極性有待提高。他們表示自己偷懶而不想鍛鍊,或者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兩點問題需要同學們自己努力克服。 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不參加運動是因爲學校設備條件有限

四、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組織和引導,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大學生的體育觀念正在逐步轉變,終身體育思想得到加強,娛樂、休閒體育逐步

取代競技體育將成爲高校體育的熱點。學校應加強對課餘體育活動的引導工作,運用體育傳媒,推廣、傳播體育知識,創建濃郁的體育氛圍,增強學生對體育的關注程度,形成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聲勢,使體育鍛煉成爲人人享有、人人蔘與、人人有責的社會活動。

(二)完善體育資源配置, 適應學生的項目要求

目前學校的設備不是很完善,學生進行鍛鍊的場地只侷限於操場和學生活動中心,沒有其它場地,這使得很多學生因沒有場地而無法進行鍛鍊。 同時, 學校體育場所的開放時間也很短,學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對學生採取開放的形式,這使學生不能夠充分地運用學校的體育資源。對於場地、器材,學校應通過良好的組織管理和精心的設計編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組織起吸引力更強的課餘體育鍛煉。同時,學校也應繼續加大體育的投入,擴大體育場地和器材規模,建設更多的同時適應男、女生運動的場地。充分發揮現有學校體育設施,吸引學生參加課餘體育活動,有組織地免費開放體育場館,爲學生參加課餘體育活動提供方便。

(三)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傳授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傳授,通過教

學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意識和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使每個學生至少掌握12 種體育鍛煉的方法,通過長期的鍛鍊增強他們的運動能力和健康水平,以至於終身受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把教與學和諧統一起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從而促進學生樂於投身於體育活動中,逐漸養成堅持課餘體育活動的習慣。

(四)建立獎勵機制,定期獎勵體育活動的先進

集體與個人在全校開展體育活動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每年要定期舉行,由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體育部、學生會聯合組織評選工作。在此基礎上,每年舉行一次全校的先進班級與個人的表彰大會,除給予精神鼓勵之外,適當給予一些物質獎勵,獎勵一些體育器材,如籃球、排球、足球等,促進大學生基層體育活動的開展。

(五)加大宣傳力度, 使學生科學地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應當定期開展科學化體育鍛煉的講座, 開展各種課外體育鍛煉的諮詢會, 創辦各類關於科學化體育鍛煉的板報, 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從身體、心理多個角度去了解課外體育鍛煉的作用, 認識課外體育鍛煉的意義。同時我認爲在大學生體育鍛煉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上,突出大學生社團在體育活動中的主導地位,使大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來管理體育活動,調動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加以組織、引導,在掌握鍛鍊方法、提高技術水平等各方面積極指導和幫助大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在高校體育活動中,應積極倡導單項體育俱樂部的組織形式,使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有一定目的性和指向性。此外,應積極培養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充實他們的餘暇生活,使大學生逐步認識建立體育生活方式的源是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保證。 我們每一位學生更應端正思想,培養健身的自覺性,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爲以後成爲社會棟樑貢獻自我做準備。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3

新的體育課程改革方案,對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產生了強大的影響。本文作者最近對體育教學新課改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主要採用文獻資料分析法、調查法、邏輯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以中學體育教學實施新課改爲視覺,尋求學校體育教學新課改與學校體育教育的結合點的客觀分析,將在校的中學生都培養成爲具有終身體育意識的未來高科技人才,爲全民健身計劃二期工程和學校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提供參考。現在將調查情況綜合歸納如下。

1.中學體育教學新課改實施的基本情況:

1.1 體育教學新課改實施的具體目標:

有以下5個方面:⑴.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健康知識和運動能技能;⑵.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⑶.具有良好的效率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⑷.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羣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⑸.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這一教學目標的確立,體現了國家、學校與個體的統一。教師可以在新的教學空間裏,結合新課程,制定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動態和發展變化,合理、靈活、科學的及時調整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具有吸引力,達到學生對教學目標的認同,從而進一步的實施體育教學。

在20xx年9月教育部頒佈中國小《體育與健康課程》和20xx年7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出臺以後,標誌着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邁向了一個新階段,新的體育課程改革方案,對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同時,對學校體育原來的課程管理方式、運行機制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應該以新的形勢爲改革的契機,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深入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改革。素質教育的實質在於促進學生內在身心的發展與人類文化向個體心理品質的“內化”,以及素質結構內容的多面化和多層次。利用學校體育的健身、健智、健心、娛樂性、教育性等多功能和多形式,不僅可以豐富素質教育的內容,而且可以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達到教育的目的。學校體育教學新課改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和新環境下,如何發揮更顯著的作用,則是擺在學校體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大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職責。

1.2 學校體育教學新課改應走出“困擾”:

當前,由於理論上對體育的人文性隱性課程的重視、建設、開發遠遠不足,沒有正確理解學校體育發展的真正內涵和人文需求,對顯性課程的重視和對隱性課程的忽視,(這裏指的是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心態、熱情,教師與學生的融洽和配合的積極性,管理部門和體育教師對教學投入,也包括體育活動和體育文化管理等內容)。通過對各方面的資料分析,有65.87%的管理者,63.94%的教師,51.61%的學生對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認同率不高,各個方面對教學的投入也感到有些不足,校園體育文化精神不好;由此可見,體育人文科學對社會人文學科是“困擾”的,同時社會人文學對此也形成困惑。體育工作者應系統地掌握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技術和方法,從傳統的“灌輸傳授”爲主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轉向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鍛鍊、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不斷學習,拓寬視野,更新知識,最大限度地在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這一工作領域發揮自身優勢。

2.中學體育教學新課改實施存在的問題:

2.1 專家對體育教學新課改實施的看法:

通過對12位專家的調查與訪談,76%的人認爲體育教學新課改內容可以相互滲透。體育與健康的新標準給體育教學及其改革帶來新的刺激和動力,給體育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改革帶來更大的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容易使學生產生精神疲勞和厭倦情緒,教師可以從促進學生髮展的角度選擇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情緒環境下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心理環境,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2.2 學生對體育教學新課改實施的看法:

通過對學生問卷的統計與分析,97.5%的學生認爲體育教學新課改實施很有必要並具有可行性。教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最直接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體育教師不單單是帶學生打打球、跑跑步的簡單技能,還應該是現代文明的載體或傳播者,就要求教師必須端正學風,不做損害體育教師自身形象的事,更不應該挖苦、諷刺、謾罵學生,而應該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學教人,以嚴慎的態度、廣博的知識、高雅的氣質、文明的語言、堅強的品質、整潔的儀表、健康富有活力的精神狀態和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育學生。但是現在我國的體育教師流失率、改行的比例在60%以上。只有提高教師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纔會努力鑽研業務,深入研究教學理論和教育思想,纔會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體育教學水平和質量才能更上一層樓。體育教師是整個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羣體,一般都存在授課班級多,還要組織全校性的早操、課間操、課餘體育鍛煉和課餘運動訓練競賽,以及全校性的集會活動等,接觸的面多而廣,影響廣泛、深刻。

2.3 終身體育指導思想:

體育教育應以實施素質教育和終身 體育爲指導思想,注重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充分利用體育技能的特點,通過動作技能的教學訓練、體育遊戲活動的組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創造性,朋友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比如通過運動競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能力,增強社會交往能力;通過體育欣賞課,組織觀看體育賽事及組織學生對體育賽事進行點評,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審美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也可以利用一些體育項目本身的特點,鍛鍊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由此可以看到,21世紀體育教學趨向是使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品德等得到全面的發展鍛鍊,並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3.中學體育教學新課改實施的對策與建議:

通過這次體育教學實習本人的實習感想和總結如下:

3.1 學校體育教學的評價問題應當規範科學:

評價應瞭解課堂教學情況,及時向學校管理部門及授課教師反饋評價結論,學校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體育教學工作的組織和管理,評價人員要求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正直的人格,以實現評價的公平、準確,並掌握一定的.評價知識測量分析技巧。評價人員之間還要相互協調;評價應重視人的主體性,弘揚人的主體精神的以人爲本,以人的發展爲本。

3.2 學校體育新課程人文科學品質觀念:

通過對從事體育教育的專家、學者進行訪談與諮詢,探討體育教學新課程實施的教學內容相互滲透,並納入體育教學計劃之中,確定以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問題應當重視,學校及上級體育主管部門應提供各種培訓的機會和條件,讓體育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在新的教育形勢環境下,體育教育不能脫離學校教育而存在,當然也不能脫離科學。體育科學學科是“站在其他學科的肩膀上”而存在的,也是大量運用其他科學的研究成果和借鑑其他科學的思維方式的基礎上產生髮展起來的。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應該有他的嚴密的邏輯性,也應該是體系化了的理論,同樣能給人文科學品質的啓迪。有專家、學者認爲,除了必備的專業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外,還要學習體育管理學、涉獵教育學、社會心理學、人文科學等跨學科知識和交叉學科。體育教師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纔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適應體育教育發展的需要。

3.3 加強和樹立正確的體育素質教育觀念:

體育教育作爲社會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有着獨特的優勢,體育教學作爲體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尤爲重要,體育教育教學應與素質教育、終身體育教育爲指導,以學生全面發展爲中心。素質教育的實質是破除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爲主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培養或激勵學生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創造精神。加強和樹立正確的體育素質教育觀念和.終身體育指導思想。體育課程和教學應充分關注學生的需求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始終將學生的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首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努力營造輕鬆、愉快、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充分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設備等資源,如投影儀、課件、錄象片。

3.4 學校體育的組織與管理問題:

體育管理各個部門,應該制定教師的培訓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對體育教師的體育理論進行輪訓、培訓,支持、鼓勵體育教師參加各種體育技能的學習,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幫、代作用。要調動教師的積極主動性、創造性,就要在本部門中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習、發展的環境,在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平等、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和集體主義觀念。

3.5 體育教學新課改評價目標:

體育教學的評價,是指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進步情況、思想品德、組織能力、課外體育活動情況等進行全面評價。也是對教學活動及其效果進行評價,一般通過信息反饋調控教學,保證教學活動能夠達到預定目標的衡量。通過學習評價這一教學環節激勵學生,教育學生,這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這裏,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和學生的個體差異。體育教學的評價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評價,因爲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不同、學習情況不同,評價要能夠尊重個體差異、發展學生個性。同時保證評價的科學性、實效性、教育性和綜合性。

3.6 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問題應當重視:

新的形勢下,體育教師應該掌握的不單單是專業知識豐富,還應該有邊緣學科的必備知識。堅持在職,脫崗培訓制度,重視現有人員的繼續教育,用現代化原科學模式培養適合現代體育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我國中國小應通過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和科研活動,定期或不定期的理論講座帶動教師對教育思想和理論的研究,對教學內容、手段、方法等的探討和交流,使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領域內形成參與、發展和自覺研究的意識,養成不斷學習的好習慣,從而使體育教師的知識能跟上時代的要求。現有體育教師能參加縣級和州級以上體育運動會及服務以及教研活動比較少,實驗中學有的教師幾乎沒有條件不能夠參加。應通過改革來挖掘和盤活資源存量,並消除現有人才流失、浪費現象;人才是關鍵、是核心,是體育的基石。應徹底改變計劃經濟時期的舊觀念、舊意識;樹立新觀念、新意識。學校體育工作應根據人、財、物的配置和自身的工作側重點,挖掘教材潛力,形成新的,各具特色的,能促進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的新型運行機制和教育教學結構體系。體育與健康的新標準給體育教學及其改革帶來新的刺激和動力,給體育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改革帶來更大的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容易使學生產生精神疲勞和厭倦情緒,教師可以從促進學生髮展的角度選擇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情緒環境下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心理環境,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3.7 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

教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最直接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體育教師不單單是帶學生打打球、跑跑步的簡單技能,還應該是現代文明的載體或傳播者,就要求教師必須端正學風,不做損害體育教師自身形象的事,更不應該挖苦、諷刺、謾罵學生,而應該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學教人,以嚴慎的態度、廣博的知識、高雅的氣質、文明的語言、堅強的品質、整潔的儀表、健康富有活力的精神狀態和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育學生。但是現在我國的體育教師流失率、改行的比例在60%以上。只有提高教師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纔會努力鑽研業務,深入研究教學理論和教育思想,纔會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體育教學水平和質量才能更上一層樓。體育教師是整個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羣體,一般都存在授課班級多,還要組織全校性的早操、課間操、課餘體育鍛煉和課餘運動訓練競賽,以及全校性的集會活動等,接觸的面多而廣,影響廣泛、深刻。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4

一、問題的提出

在我住的小區裏,居住着普陀山60%以上的居民。這裏的人們很喜歡運動,但活動場所很少,只有一個乒乓球室、一個給居民跳舞的小廣場和一個羽毛球場、一個籃球場。於是,我就對這些活動場所做了一個調查。

二、調查方法

進行連續5天的實地調查。

三、調查結果

經過5天的調查,我發現小區裏的活動場所除了乒乓球室外其餘都是露天的,居民的活動受天氣的限限制,天氣好的時候,每個場地都人滿爲患。在乒乓球室,有兩張球檯,按一局淘汰制的打法,一人只能輪到一二次。社區辦公樓前的空地,被一些阿姨們當成了跳舞場,每晚也有30、40個人在跳舞,非常擁擠,因爲跳舞的地方離居民住的樓很近,播放的音樂又很響,影響別人休息,所以經常有居民出來跟跳舞的阿姨們說理。羽毛球場是我最愛的地方,每晚我都會去,但要輪到打一局也不容易。有些人乾脆在馬路上打球,即妨礙交通又不安全。我看最好的還算籃球場,因爲只要不是比賽,不論多少人都可以在那裏玩。

四、建議

在普陀山,沒有一個像樣的.專門給居發運動的室內場所,所以在颳風下雨的時候,有些人會因沒地方運動而十分掃興。我建議在小區附近建一個可供居民鍛鍊身體的體育館。在體育館裏,可設置一些跑步機之類的健身器材,根據需要多設幾個羽毛球、乒乓球的場地,建一個網球場,最好再建一個游泳池,這樣,那些平時喜歡運動的居民就可以隨時隨地去鍛鍊身體了。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5

大衆體育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複雜的,漸進的過程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人口的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利用隨機調查提問的方法,整理數據並由此可得知城市人口進行體育鍛煉健身的趨勢。

對於我們自身來說,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首先是增強體力、增進健康;其次是爲了消遣娛樂和精神情緒的修養、改善;再次就是爲了增加社交機會,與朋友同伴交流。也有部分人是爲了提高運動能力和延續學生時代形成的體育習慣。

在遇到健康問題的時候,體育人口首先想到參與體育活動,而非體育人口首先想到的事補充營養保健品、改善生活規律、加強營養等非體育手段。

近幾年來,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體育消費額等有所改善,政府爲改善羣衆健身活動的條件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場地設施及資金短缺問題依然是困擾羣衆體育發展的關鍵問題。

調查表明,人們的體育意識在不斷加強,參加體育活動的場所也大體不一,有20%的人在馬路上鍛鍊,5%在家裏,20%在學校,45%在廣場,10%則以其他的方式進行鍛鍊。由此可見,在廣場參加活動的人較多,這是由於廣場的'設施比較齊全而且鍛鍊的氛圍也好,而還有大部分人在學校,馬路上進行身體活動,這也是現在人們進行體育活動的新趨勢。

經過這次實際性的調查可知,社會體育在農村居民中已經廣泛的展開,人們對身體鍛鍊的興趣也越來越高,而社會體育的方式多樣,種類繁多,人們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身體鍛鍊,這爲農村的體育人口提高,提供了有利得條件,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空餘時間也越來越多,而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人投身社會體育,農村的體育人口會日益壯大。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6

體育鍛煉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大學生的體育意識、興趣、能力、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大學生課餘體育鍛煉現狀如何?存在那些問題?通過何種辦法加以改進?這是政府部門和體育教育工作者所關心的問題。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21世紀充滿了挑戰和機遇,大學生作爲青少年中的一個重要羣體,是國家發展的希望,是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除了要求具備良好的科學素質外,還需良好的身體素質.但目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逐漸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體育鍛煉作爲一種運動休閒的健身手段,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質,培養良好的運動興趣和習慣,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而且還有助於陶冶情操,緩解學習壓力,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的抗挫力。體育鍛煉又是高校體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將學校素質教育擴展,形成課內與課外的統一。對於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我們知道大學生一般都是靜坐在教室、實驗室、自習室,低頭彎腰學習與工作的,長期處於這種姿勢,又不參加身體鍛鍊,往往會引起各種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經衰弱,胸腔狹窄,肌肉軟弱無力,心臟疾病便祕等。因此,大學生要經常參加身體鍛鍊,因爲身體鍛鍊可以使心臟和胃腸都得到良好的鍛鍊,使大學生精力充沛,同時,身體 鍛鍊還是一種積極性休息,腦細胞各有分工,進行身體鍛鍊時,管理肌肉活動的精神細胞處於興奮狀態,而思考問題的神經細胞則處於抑制狀態,得到很好的積極性休息。所以大學生更有必要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情況如何呢?爲了瞭解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探究如何根據本校實際,改善並利用現有的資源,來調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我們小組決定對遼東學院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我們對遼東學院學生進行調查,共發出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78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49份。問卷的有效率是97.5%。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次調查爲了保證調查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主要用問卷調查法,採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我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這樣可以合理的避免被調查者的主觀偏見。同時也有利於運用常規數理統計方法,對所收回問卷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文獻檢索法

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爲問卷結果的分析奠定了基礎。

三、結果分析

本文把把調查內容分解爲課餘體育鍛煉的參與率、頻率、時間、項目、方式、場所、興趣、價值取向、影響因素以及渡過餘暇的活動方式等幾個方面。在此,結合調研所取得的大量來自大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對本校大學生課餘體育鍛煉現狀作一分析。

(一)存在問題

1.體育鍛煉意識薄弱

在此次調查中,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在調查我校學生是否進行體育鍛煉時,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4%的學生不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女生,在被調查的49位女生中,有78%的人不進行體育鍛煉,與男生相比要高出九個百分點。

2.體育鍛煉時間和頻率明顯不足

我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明顯不足,近一半的學生每週不鍛鍊或者鍛鍊少於一個小時。每週鍛鍊達7小時以上的學生只佔總人數的2.6%,也就是說我校97.4%的學生平均每天鍛鍊不足一小時。這與《全民健身活動條例》中規定每天活動1小時的

要求相差甚遠,這說明我校大學生還未養成每天鍛鍊的好習慣,這反映了我校在學生體育鍛煉方面嚴重不足。我校大學生參加課餘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還有待進一步解決。

3.對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掌握甚少

就表現男女生在選擇鍛鍊項目時有着明顯的差異,跑步在我校學生體育鍛煉中佔近半比例。跑步項目之外,男生多以球類項目爲主,而乒乓球則是大多數女生的首選。爲什麼跑步在我校學生鍛鍊中有如此之高的比例。在涉及我校學生是否掌握一些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這一問題時,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坦承幾乎沒有任何體育鍛煉方面的知識與技巧。只有5.1%的同學認爲自己掌握了較多的關於體育方面的知識與技巧。從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體育的鍛鍊方法和手段等知識瞭解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是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的體育課作爲它用已不足爲奇,因此,儘管學生進入大學後自主鍛鍊的意識有所增強,但苦於不知如何鍛鍊而只好作罷。

(二)影響因素

1. 學業負擔影響體育鍛煉

有一半的學生認爲學業負擔重是影響自己進行體育鍛煉的原因,學生們說大學的課業負擔較重,除了日常的課業學習,還要考一些國家證書,致使他們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2.學校體育設施缺乏影響體育鍛煉

我校學生是如何看待我校的體育設施的,學校體育設施的實際情況是否限制了他們進行體育鍛煉,通過調差得知,我校學生認爲體育設施很好的只有2.6%,認爲我校體育設施一般的佔到調查總人數的53.8%,43.6%學生對我校的體育設施不滿意。在這些對學校設施不滿意的同學中,70%的學生認爲這限制了他們進行體育鍛煉。認爲學校體育設施一般的學生中,也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爲這降低了他們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我校體育場地和設施限制了學生進行體育鍛,學校體育鍛煉場所的開放時間和開放程度也是影響學生進行利於鍛鍊的一個因素,在調查的學生中,56.4%的學生對我校體育場所的開放程度不滿意。以新建的.學生活動中心爲例,不僅開放的時間短,而且手續繁瑣,每次都需要帶乾淨的鞋子過去。這降低了很多學生進行鍛鍊的慾望。

3.主觀因素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是我們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71%的學生認爲進行體育鍛煉是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只有百分5%的學生認爲體育鍛煉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沒有影響。也只有12.8%的學生對自己的體能感到很滿意,52.6%的學生認爲自己現在的體育鍛煉不如以前,綜合來看,我校大學生認識到了進行體育鍛煉的意義,很大一部分人認爲自己現在的體育鍛煉程度不如以前,並且有87.2%的學生對自己現在的體能情況不是很滿意。那麼大學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進行體育鍛煉的,在這一問題中我們提供了多個選項,我們可以從這裏對我校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的心態有進一步的認識。

根據調查結果可得出,我校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最重要原因是緩解壓力,並非是我們所認爲的強身健體,強身健體雖然也是我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但與前者相比,要少14個百分點。排在第三位的重要因素是應付考試,娛樂和方便交流分列第四和第五。經過分析,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校大學生雖然認識到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也清楚自身體育鍛煉的不足,但是卻並沒有因此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即使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爲了緩解壓力和應付大學體育考試。

4.客觀因素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根據調查結果還可以分析出,許多客觀因素也是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原因。23.1%的學生認爲是沒有自己喜歡的項目,所以不喜歡體育鍛煉。此外,缺少同伴和天氣原因也是影響我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影響我校學生體育鍛煉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課餘生活豐富。當今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十分豐富,有諸多的選擇如逛街、購物、上網、打遊戲、K歌、泡吧等等,體育鍛煉相對於其它的休閒娛樂活動,顯然不具備太多的優勢和吸引力。

四、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組織和引導,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大學生的體育觀念正在逐步轉變,終身體育思想得到加強,娛樂、休閒體育逐步取代競技體育將成爲高校體育的熱點。學校應加強對課餘體育活動的引導工作,運用體育傳媒,推廣、傳播體育知識,創建濃郁的體育氛圍,增強學生對體育的關注程度,形成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聲勢,使體育鍛煉成爲人人享有、人人蔘與、人人有責的社會活動。

(二)完善體育資源配置, 適應學生的項目要求

體育資源是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保證。但我校在場地、器材的配置上還不是很完善,學生進行鍛鍊的場地只侷限於操場和學生活動中心,沒有其它場地,這使得很多學生因沒有場地而無法進行鍛鍊。 同時, 學校體育場所的開放時間也很短,學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對學生採取開放的形式,這使學生不能夠充分地運用學校的體育資源。對於場地、器材,學校應通過良好的組織管理和精心的設計編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組織起吸引力更強的課餘體育鍛煉。同時,學校也應繼續加大體育的投入,擴大體育場地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7

大衆體育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複雜的,漸進的過程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人口的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利用隨機調查提問的方法,整理數據並由此可得知城市人口進行體育鍛煉健身的趨勢。

對於我們自身來說,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首先是增強體力、增進健康;其次是爲了消遣娛樂和精神情緒的修養、改善;再次就是爲了增加社交機會,與朋友同伴交流。也有部分人是爲了提高運動能力和延續學生時代形成的體育習慣。

在遇到健康問題的時候,體育人口首先想到參與體育活動,而非體育人口首先想到的事補充營養保健品、改善生活規律、加強營養等非體育手段。

帶着看看農村社會體育人口狀況,問問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目的內容及效果。我們對廣場進行體育鍛煉的羣衆進行了調查。據調查,體育人口的.活動項目主要有長走與跑步、羽毛球、體操、舞蹈、跳繩,體育人口在身心方面的鍛鍊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其身體和心理的基本狀況明顯優於非體育人口。如各種慢性病的發病率低於非體育人口7.1個百分點。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只有非體育人口的12%肥胖的發生率低於非體育人口1.5個百分點。而有身體疲勞、體力衰退感覺的人,體育人口比非體育人口要少一半。體育人口飲酒、吸菸的比例比非體育人口要低得多。

在參加羣衆體育活動點的人羣中,以年長的人員爲主體,女性所佔比重較大,男性較小,分析其主要原因,應該是男性普遍工作比較繁重,身心比較疲勞,閒暇時間都是抓緊時間休息,很少有人出來鍛鍊。活動點的活動時間-----晨晚練爲主,其中晨練佔80.7%,晚練佔47.7%,其中有一部分活動點是晨練與晚練都開展活動的。活動點穩定性較強,常年堅持的佔93.4%。64.0%的體育鍛煉者活動點的活動時間不隨四季的變化而變化,活動時間最長的季節是5—10月份。每天活動時間在2小時以內的佔總數的57.8%,在2小時以上的佔總數的42.2%。

據調查,影響居民參加活動的主觀原因,其中缺乏興趣的佔45.2%,認爲“沒有必要”的佔18.2%認爲自己“身體較弱,不宜參加體育活動”的佔11.4%,學生時代就不喜歡體育活動的佔11.0%,認爲“體育活動不適合自己的舉止行爲”佔6.9%,擔心他人譏笑的佔7.3%。對於影響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客觀原因,缺少時間的佔35.8%,缺少場地設施的佔25.5%,精力不足的佔20.8%,不懂鍛鍊方法和場地遠、不方便的佔8.9%,其他佔11.0%。據此可見,時間與場地設施的問題依然是影響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體育消費額等有所改善,政府爲改善羣衆健身活動的條件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場地設施及資金短缺問題依然是困擾羣衆體育發展的關鍵問題。

調查表明,人們的體育意識在不斷加強,參加體育活動的場所也大體不一,有20%的人在馬路上鍛鍊,5%在家裏,20%在學校,45%在廣場,10%則以其他的方式進行鍛鍊。由此可見,在廣場參加活動的人較多,這是由於廣場的設施比較齊全而且鍛鍊的氛圍也好,而還有大部分人在學校,馬路上進行身體活動,這也是現在人們進行體育活動的心趨勢。

對於人們參加活動的方式,以社區活動爲主的佔10%,與家人一起鍛鍊的佔10%,個人鍛鍊的佔20%,與朋友一起鍛鍊的則佔50%,而10%的人則以其他方式進行鍛鍊。由此看出,人們鍛鍊時大多願意與朋友在一起,這也更能促進人們的鍛鍊樂趣,同時又增加了友誼,另有多數人喜歡個人鍛鍊,只與人的興趣愛好有關,還有的是社區舉行的,這也應該大力提倡,爲我們熱愛健身的人提供更好更多的機會。

經過這次實際性的調查可知,社會體育在農村居民中已經廣泛的展開,人們對身體鍛鍊的興趣也越來越高,而社會體育的方式多樣,種類繁多,人們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身體鍛鍊,這爲農村的體育人口提高,提供了有利得條件,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空餘時間也越來越多,而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人投身社會體育,農村的體育人口會日益壯大。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8

近期,在xx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澤的帶領下,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和教科文衛工作室的同志先後到膠州市、四方區、萊西市、黃島區、市體育局調研了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分別聽取了市體育局及各區市情況彙報,實地察看了部分健身場館和健身路徑,現將有關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抓住舉全市之力承辦一屆高水平、有特色奧帆賽和“十一運”的重大歷史機遇,圍繞建設具有城市特點的全民健身體系,不斷加大羣衆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力度,傾力打造 5分鐘健身圈,掀起了重在參與、崇尚體育、踊躍健身的熱潮,煥發了奧帆賽舉辦城市羣衆體育的生機和活力,爲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全民健身工程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近年來,在政府、體彩、上級體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投入支持下,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全長43公里的xx黃金海岸健身長廊、 655米長的xx體育街、xx市全民健身中心、xx市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健身大道、青少年戶外活動基地、 4xx年人體育活動站(點、室) 0 09個,社會體育指導員 0943名。各區、市還成立了田徑、射擊、籃球、排球、足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象棋、圍棋、釣魚等體育協會。

(三)羣衆健身活動豐富多彩。我市每年舉行的全民健身萬人健康跑、全民健身萬人登山、全民健身萬人健步行、全民健身萬人橫渡匯泉灣、沙灘體育健身節和社區健身節等,廣大市民踊躍參加。四方區糖球會期間組織系列體育比賽和民間體育項目大展示,黃島區金沙灘文化旅遊節舉行羣衆喜聞樂見的健身活動,膠州市舉辦膠州秧歌大賽,萊西市舉辦青年自行車比賽。我市還成立了 00個青少年帆船俱樂部,開展帆船體驗日、帆船夏令營等活動。

二、存在的問題

(一)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區市、部門在貫徹實施《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引導羣衆參與健身、爲羣衆提供體育健身公共服務方面不到位;挖掘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不夠;一些體育協會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全民健身設施不能滿足羣衆的健身需求。一些新建小區沒有預留健身用地,缺少健身設施。社區健身場地普遍較小,健身器材數量、品種較少,缺乏管理和維護。一些健身設施損壞後不能及時維修和更換,影響使用。現有公共體育設施開放程度不高,制約了活動的開展。

(三)全民健身活動城鄉發展不平衡。由於受思想觀念和生活環境的影響,農民參與活動的人數較少;健身設施的匱乏和分佈不均,在客觀上限制了農民健身。

(四)部分經營性的健身場所經營不規範。一些經營性健身場所收費高、環境差、衛生條件不達標。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全民健身的重視、宣傳和指導。全民健身運動對於提高羣衆身體素質、調節身心健康、改善人際關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全民健身是一項多元、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重視和支持。各級政府應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使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與城鄉建設規劃相協調。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通過各種方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識,指導開展適合不同人羣需求的健身活動。新聞媒體應發揮各自優勢,宣傳推廣科學、文明、健康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

(二)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按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體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並逐步增加對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積極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構建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支持全民健身活動。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城市公共體育設施人均用地的標準要求,在新建、改擴建居民小區時,預留公共體育設施場地,配建公共體育設施,確保公共體育用地面積落到實處。加大農村健身設施的建設力度,將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列入政府新農村建設的內容,積極開展適合農民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引導農民利用山、海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健身。

(三)實現各類健身場地設施資源全民共享。充分利用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資源,提高現有場地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爲全民健身服務,緩解健身場地不足的矛盾。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在不影響工作、教學和安全的情況下,應向社會開放。要充分發揮各類體育協會、體育健身輔導站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

(四)加強對經營性健身場所的管理力度。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的監督、管理,嚴格經營性健身場所的准入制度,規範收費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建立健全體育設施使用、維修、安全、衛生等管理制度,配備具有從業資格的體育指導人員,向消費者提供健身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經營具有危險性的體育健身項目,還應當配備必要的救護人員。

(五)爲全民健身活動提供法制保障。xx年以來,杭州、武漢、北京、天津、長春等已相繼出臺全民健身條例。爲使全民健身活動納入法制化軌道,維護市民參加健身活動的權益,建議儘快制定《xx市全民健身條例》地方法規,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增強全民體質。

體育調查報告範文9

一、題目的目的、意義

2008年北京奧運會引發的體育熱潮退去,2010年廣州亞運會拉開帷幕。隨着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消費呈現出勃勃的生機,顯示了巨大的體育市場所蘊藏的無法估量的消費潛力。隨着我國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快速的擴大,大學生羣體將成爲一個不容忽視的龐大消費羣體,而當今大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日趨增多,大學生將成爲體育消費的主力軍。作爲高文化素養和強烈主體意識的大學生,能夠體會到這種社會的進步和健康觀念的變化,充分享受體育消費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健康。如今,我國大學生羣體在客觀上已經滿足了體育消費的三個條件:一是具備健康投資的消費理念;二是有一定的實際支付能力;三是有比較充裕的可自由支配時間。因此,研究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問題,對於引導大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消費,增強學生體質,促進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同時,爲相關的實體組織提供市場決策依據。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

國外對體育消費的研究多集中於體育消費心理和體育消費行爲等方面。其研究主要包括體育消費動機研究,近年來對體育消費動機的研究多集中於不同項目中男女或不同種族體育動機的對比。國外消費動機方面消遣娛樂因素排在首位,而經濟因素對體育消費影響最低。歐美經濟發達國家的體育消費已達到很高水平,人們用於體育消費的開支通常佔整個社會消遣和娛樂的30%-40%,歐美髮達國家人均體育消費每年300-500美元。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研究比較少,通過數據庫檢索未發現相關研究。

國內:

在我國,伴隨體育價值觀的改變,體育健身觀念的建立及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廣,體育消費作爲一種人們滿足了基本的生存消費之後,追求發展和享受更高層次需要滿足的消費活動,已在人們的生活消費中佔據一定的比重,有逐步擴大的趨勢。衆多學者從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角度對體育消費進行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我國學者在20世紀90年代後開始對體育消費的研究有所關注。隨着國外體育社會學思想觀念的大量引進,我國許多理論工作者把目光投向體育消費,如邵淑月等的《我國體育消費的內涵、影響因素及其特點研究》,歐陽柳青等學者對我國居民體育消費水平指標體系、概念體系、影響因素、現狀及發展對策和體育消費行爲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目前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研究,通過文獻檢索得到的結果大致可分爲兩類。一類是調查性研究,大部分是各大高校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或學生自制調查問卷,爲了解在校學生消費內容和消費結構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現象進行的研究。另一類是理論研究。有些研究消費行爲學或心理學的理論專家,根據已有的調查數據或社會現象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爲做出分析和預測。

三、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對本校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進行有計劃的系統的調查研究與分析。採用現場隨機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

數理統計法 運用數理統計法,對問卷進行歸納統計,進行比較

四、分析基本思路

運用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對本校本科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現狀和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因素進行分析論證,找出本校大學生體育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尋找和發展促進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基本途徑以及提高體育消費水平的主要對策,從而引導大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消費。

五、分析主要內容

1、 本校本科生體育消費現狀;

2、分析影響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因素;

3、促進大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消費、提高其體育消費水平的策略

六、預期結果

以一定的實地調查材料和知識理論爲基礎,通過對本校大學生體育消費狀況的調查和分析,做出初步的論證與綜合,找出本校大學生體育消費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引導大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消費,提高其體育消費水平,併爲有關社會實體組織提供一定的決策依據。

七 、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

經濟的收入制約着人們的消費水平.隨着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逐漸向小康型過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爲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創造了物質條件,改善了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觀念.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男生的社會人際交往動機明顯高於女生.由於男性、女性的生理、心理的特徵不同,這些特徵決定了男女大學生在需要及行爲上也有很大差異.反映了男生把體育愛消費作爲加強人際關係能力的一種手段.女大學生選擇以韻律感、美感較強的鍛鍊形式爲審美追求動機要明顯高於男生,女生想通過體育鍛煉使自己擁有健美、勻稱的身材,高雅、端莊、大方的氣質,這跟女性愛美的天性有關;精神娛樂,強身健體這兩種最直接的功能,也是相當一部分男女大學生作爲體育消費的動機.

2.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

2. 1大學生體育消費基本特徵

調查顯示本校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結構單一,以“運動服裝、鞋、襪、體育器材”實物消費爲最多,由於這些消費資料有運動和日常生活雙重功效,加之,其新穎的款式,流暢的線條,超強的現代感和個性感,所以倍受大學生消費者青睞.而非實物型體育消費主要是保健和健身場所及等支出。 問卷知:對月均總消費支出分別爲50元以下,50元一100元,100-200元 200-300元 300元以上的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作了調查,通過計算得:月均總消費爲500元以下學生的年度實物消費均爲165元,非實物消費爲85元;月均總消費爲500元一700元之間的學生的年度實物消費均爲245. 62元,非實物消費爲98. 72元;月均總消費爲700元以上的學生的年度實物消費均爲 275. 72元,非實物消費爲132. 27元.這說明隨着大學生月消費支出的提高,實物消費與非實物消費均提高,呈正相關.月均總消費水平越高,非實物消費水平提高越大.

2.2性別與體育消費的比較分析

男生體育消費以實物型爲主,其次觀看體育賽事、訂閱體育報刊、雜誌等觀賞型體育消費支出;女生體育消費以參與型爲主,實物消費次之(這也是由於男性與女性的生理、心理特徵差異造成的).

2.3大學生體育消費場所

調查表明,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場所主要是以學校免費場所爲主,其次是學校收費場所和公益性場所.社會上的高端場所表示極少參與。學生在校期間,體育消費主要在校園.

2.4大學生體育消費的項目

明確大學生的體育消費項目,這對將來的場地建設,器械生產,師資培養有着重要作用.從大學生體育消費項目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男生消費的項目主要集中在籃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健身。這說明男生喜歡集體對抗性較強的項目.

與男生相比,女生體育消費的項目主要集中在: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網球,游泳。可以看出:女生喜歡有一定活動量,對抗性弱的項目,這些項目參加的人數不多,可以隨意控制;又能健身,也體現了女性對優美身姿的偏愛.

2.5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調查顯示:雖然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市場上質量好的品牌產品,如:品牌服飾、鞋、襪、器材等價格太高;社會上的比賽場地又太貴,大學生在經濟上很難承受,很大部分學生認爲課程負擔重,已無暇於體育鍛煉,學校體育場地少,條件差也無法滿足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

3.結論與建議

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意識並沒有完全樹立,消費的獨立性較差,“樂意花錢體育鍛煉”的學生比例很小,大學生總體消費水平低.作爲大學生羣體這種狀況,學校應該增加和促進他們的非市場消費,深化教育改革,樹立體育消費意識,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激發潛在的體育消費能力.

大學生體育消費項目最多的是:男生爲籃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網球,游泳。學校應根據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加強場地建設,儘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體育愛好,

加強體育文化的宣傳力度,提高體育知識的教育水平,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與他們獲取的運動生理、生化、保健、恢復等知識密切相關.學校應該重視非體育專業學生的身體的技能培養的同時,也要重視體育知識的傳播.大學生畢業之後往往會堅持較爲穩定的消費傾向,因此,對大學生體育知識的傳授會增加他們未來的體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