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5篇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爲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5篇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

一 調查背景

讀書是一種絕妙的藝術。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靜如水, 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與人生。手捧書籍,與書同行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好享受。讀書可以涵養其性情,高尚其情操,建康其情緒,培養正面人生的心態。國民閱則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閱讀應該隨着社會發展而發展。然而,我國書市上的出版物當中存在着良莠不齊的現象,有些雜誌趣味趨於低俗,不能給人們帶來優秀的思想文化和美的享受。伴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大學生的注意力也在慢慢從書本轉移到網絡。並且在今天這個追求快節奏的社會裏,現在人們追求的是一種 “快餐文化” ,快餐文化下得閱讀氛圍,使人們越來越浮躁。所以閱讀人羣可能面臨着逐步減少的狀況。這對我們個人,甚至對整個社會的整體的素質的發展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一個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僅侷限於對課本知識的瞭解是遠遠不夠的。 而大學生這個對社會起着重要作用的團體閱讀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所以我們小組對常理工在校大學生開展了問卷調查, 以瞭解大學生的閱讀狀況。

二 調查目的

瞭解我校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大學校園良好讀書風氣的形成。

三 數據分析與統計

對我學院各年級的學生讀書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5%的學生平均每天讀書時間超過1小時,只有6%的學生平均每天讀書時間超過3小時,其餘65%的學生平均每天讀書時間都少於1小時。大部分人只是偶爾進行課外閱讀,有的人表示從不進行課外閱讀。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不夠重視課外閱讀,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不理想。 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爲, 自己在大學裏面有很多事情要忙, 以至於沒時間或者沒心情去進行課外閱讀,

在對大學生讀書內容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喜歡看的書都是雜誌和通俗小說, 大部分女同學平

時的課外閱讀是雜誌,而超過一半的男同學經常閱讀科幻小說; 四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了經典名著類別的書籍,他們認爲這些書籍是真正的精華,能讓他們汲取到真正的養分。調查結果顯示,喜歡軍事類、歷史性讀物、時政書籍的學生也有不少。很多學生讀書目的不明確,沒有結合自己的需要選擇圖書,使得所讀的內容零散不成體系,沒能收到好的效果。盲目的選擇圖書不僅限制了自己的視野,而且不能使自己的見識與知識儲備得到應有的擴充。大學生的讀書類型多種多樣,但針對性不強,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 問卷調查顯示,大學生讀書功利性逐漸加強。很多技能型、實用型的書籍佔書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這些書籍中,英語四六級考試書籍、計算機等級考試書籍、所學專業過級考試書籍等成爲他們的首選。在當今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 大學生能沉得下心去品味那些經典的長篇名著 的人比較少。 當今的快餐文化已經影響到大學生的閱讀習慣。 而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做 的是, 堅持閱讀有深刻教育意義的經典名著, 因爲經典名著能帶給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 能陶冶情操,淨化心靈,使人明智。故建議大學生應該多回歸現實生活,不過度依 賴網絡,多花點時間進行經典名著閱讀。

從數據可知,女的閱讀文學作品和報刊雜誌都比男的比例大。而男生閱讀專業書籍和其他書籍比女生多。從性格方面分析,女生總的來說比男生文靜,能靜下心來閱讀,而男生喜歡專研,所以看專業書籍的比例會比女生高。專業的不同對文學作品類型選擇的影響。

調查發現, 文學書籍依然是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最主要的讀物,這與文學自身的特色

與優勢有關。《參政消息》作爲大學生最喜愛閱讀的報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仍是現實社會與事實政治。也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渴求多瞭解中國,瞭解世界的思想狀況。《讀者》是大學生最 喜歡閱讀的雜誌。在緊張而有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雜誌。

四 大學生讀書現狀的成因分析

隨着網絡日新月異的發展和休閒娛樂活動的多樣化,大學生們不再滿足象牙塔裏單調的讀書生活,他們的業餘時間被各種娛樂活動所佔據。如網上聊天、網絡遊戲、ktv、電影、旅遊等等。同時,大學校園中的人際交往也日益豐富,聚會,學生社團活動層出不窮,閱讀時間大大減少。大學生很多自由時間,但有些大學生沒有人生方向,不知道怎麼補充自己精神上的缺失,找不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書籍。

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激烈的就業競爭使大學生讀書目的越來越實際。經歷過大學聯考的我們已經習慣了考什麼學什麼,因而他們在讀書之前總是先考慮這本書對自己是否實用,顯得十分急功近利。很多招聘單位青睞那些擁有英語四六證書或者會計師證書的人,迫使大學生爲了與招聘單位要求相符而讀書,增強了學生讀書的功利性。

大學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廣泛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對他們的成長起着有益的影響。因此,針對大學生的讀書現狀,我們有責任進行反思,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五 對於大學生讀書現狀的建議

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圖書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開放性功能,加強圖書館的管理和應用。圖書館是每一個大學生最寶貴的財富,充分利用圖書館將使我們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合理的圖書館的管理和應用很重要。因此,圖書館應及時添加新的書籍,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使學生從書籍中汲取營養,享受讀書的樂趣。增加圖書館中的座位數,儘量讓想在圖書館讀書的同學能找到座位。

除此,學校還應組織多彩多樣的讀書活動,提高讀書興趣學校也組織一些讀書方面的社團活動,積極推進大學生的閱讀生活建設,使他們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下培養起看書的興趣。學校可以定期開展讀書競賽活動、讀書彙報會、讀書演講會等,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讀書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古今中外優秀的作品,同時也讓他們在活動和交流中取長補短,不斷提高閱讀的質量和閱讀的效果。

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更應克服功利性的讀書,擴展自己的讀書範圍受就業壓力的影響,同學們的讀書功利性越加嚴重。但如今的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較強的綜合能力的人,一個人要樹立崇高而遠大的理想,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克服了功利性目的,我們可選擇的閱讀範圍就會廣闊得多,人生的路也會越走越寬。我們對待 閱讀不要太功利,只注重讀書對自己的現時作用,卻不懂得厚積薄發,讀萬卷書 才能行萬里路的道理;因此,要建立正確的閱讀的價值觀。隨着社會的發展,生 活的壓力很大, 各方面的誘惑也很多, 在生活中我們更需要保持一塊心靈的淨土。

六 總結

書,是一個民族的內涵,是一個國家走向發展的精神糧食,是一個人價值提升的必需品。通過此次調查發現,許多同學對閱讀不夠重視,這種行爲和想法應引起重視,儘量採取合適的措施改變這種現象,使每一個同學都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獲得良好的教育,爲自己將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2

一、引言

1.1、調查背景

現今許多高校大學生對網絡使用較爲普及,網絡對他們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影響的負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一些學生因“網癮”而離家出走、輟學、犯罪等現象層出不窮,給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小的傷害,也給當前的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如何有效地引導大學生合理的使用網絡,己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1.2、調查目的

爲預防大學生網絡依賴提供相關資料,對大學生網絡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具有價值指導,爲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建議。次調查對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和網絡依賴現狀進行了探討。其中,網絡使用狀況包括網齡、每日上網時間、上網目的、主要使用網絡功能等方面;網絡依賴狀況包括耐受性、人際健康和學業問題、強迫性、戒斷性和時間管理等問題。

1.3、網絡依賴度的基本含義

對於網絡的過度使用這一現象,最初由美國紐約市的一位精神醫師Ivan Goldberg提出,並把它稱之爲“網絡成癮”。但是“網絡成癮”的概念受到部分學者的質疑,在社會學和心理學領域引起了不小的爭論。有些反對者認爲“成癮” (addiction)這一術語是指有機體對某種藥物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賴,是用於攝入某種化學物質或麻藥的行爲,比如吸毒,網絡對用戶的吸引不同於化學物質的依賴。也有學者認爲網絡成癮是一種被心理健康專業人士和研究者誇大的說法:他們把人們在網絡上花很多時間看作是一種成癮,然而,有些人在閱讀、看電視和工作上也花許多時間,並因此忽視了家庭、友誼和社會活動,卻沒有人把這種行爲稱爲成癮。

在網絡成癮早期,成癮者先逐漸感受到上網的樂趣,隨着上網時 - 1 -

間不斷延長,出現對網絡的依賴症狀。網絡成癮者開始是精神上渴望上網,逐漸發展爲軀體依賴,表現爲每天起牀後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疲乏無力等,上網以後精神狀態才能恢復至正常水平。

根據文獻中對網絡過度使用這一現象的界定,分析認爲上網用戶在“網絡成癮”的早期,還未達到可以稱之爲“成癮”的嚴重程度,但這時他們的身心已處於亞健康狀態,如果不及時預防,可能發展成嚴重的網絡成癮。因此我們把“網絡成癮”的早期定義爲“網絡依賴”,是指一種心理上對互聯網絡的依賴,表現在用戶對互聯網絡使用的認知、情緒和行爲三個方面的依賴。

二、調查實施

2.1、調查方法

網絡調查問卷

2.2、樣本份數

此次調查由於人力物力的限制,採取隨機抽樣法,考慮性別、年級兩方面的平衡,抽取我院的大學生作爲樣本。共發放問卷50份,收回有效問卷44份,回收率爲88%。

2.3、研究工具

通過專業網絡調查問卷網站問卷星編制《大學生網絡依賴成都調查表》

三、調查情況分析

3.1、問卷基本概況

此次調查問卷包括16個題目,調查內容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網絡使用者的網齡、上網時間、上網地點、上網目的、主要的網絡服務功能等,以瞭解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二是網絡依賴狀況。另外還包括大學生的性別、年級兩個層次。

3.2、問卷具體情況

3.2.1、參與此次問卷的性別成分

本次隨機抽取成功參與調查的44名學生中,其中有女生15人,佔調查樣本的34.09%,男生29人,佔調查樣本的65.36%。

3.2.2、參與此次問卷的年級成分

大一17人,大二16人,大三9人,大四2人,分別佔樣本空間的38.64%,36.36%,20.45%,4.55%。

3.2.3、大學生每日上網時間的情況

小於2各小時的有8人,3-5小時的有26人,6-8小時的有9人,大於9各小時的有1人。

3.2.4、大學生網絡依賴度

其中吃飯的時候還在上網的有22人,佔樣本空間的50%;經常12點之後還在上網的達到35人,佔樣本空間的79.54%;不上網就焦慮的有16人,佔樣本空間的36.36%;上網上過通宵的有22人,佔樣本空間的50%;心情不好就上網的有13人,佔樣本空間的29.55%;如果可以不用工作,會與電腦相伴的有4人,佔樣本空間的9.09%。覺得沒有網絡生活照樣過的不是的有11人,佔樣本空間的25%。

3.2.5、網絡依賴對大學生的影響

其中因爲上網和父母鬧過矛盾的有8人,佔樣本空間的18.18%。

3.2.6、上網目的

其中覺得上網覺得有事做,與安全感,很踏實的有4人,佔樣本空間的9.09%;上網是爲了遊戲的有18人,佔樣本空間的40.91%;QQ聊天的有27人,佔樣本空間的61.36%;聽歌的有30人佔樣本空間的68.18%;看新聞的有28人,佔樣本空間的63.64%;學習的有28人,佔樣本空間的63.64%;打發時間的有29人,佔樣本空間的65.91%。

3.2.7、對上網利弊的認識

有44人利弊都知道清楚,佔樣本空間的100%。

四、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和大學生網絡依賴狀況的問卷調查及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訪談,分析得出:

4.1.1、女生、男生在網絡依賴程度上無顯著差異。

4.1.2、在網絡依賴程度上,大一年級到大三年級是一個明顯上升的趨勢,大四年級有所降低。而不同年級學生對網絡依賴程度存在顯著差異。具體是大一與大二年級學生的網絡依賴程度沒有顯著差異,大一與大三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具有極其顯著性差異,大一與大四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具有顯著差異;大二與大三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具有顯著差異;大二與大四年級學生的網絡依賴程度沒有顯著差異;大三與大四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4.1.3、上網時間與大學生網絡依賴程度的關係上,兩者具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

4.1.4、根據大學生網絡使用的不同功能,將其分爲網絡關係功能、網絡娛樂功能和信息收集功能。以此爲據,把網絡依賴分爲網絡關係功能依賴、網絡娛樂功能依賴和信息收集功能依賴。網絡依賴程度得分高的這部分學生使用網絡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網絡的娛樂功能。而中間組和低分組的學生對網絡功能的使用比較均衡。

4.2、建議

通過對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和大學生網絡依賴狀況的問卷調查、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訪談,以及對本研究結果的分析,提出以下針對性建議:

4.2.1、針對女生、男生在網絡依賴程度上無顯著差異,而女生對網絡依賴的平均得分比男生高的這一結論。我們應當及時加強對女大學生網絡依賴的預防,對女大學生合理使用互聯網進行多方面教育和引導,以從女大學生自身形成健康合理的網絡使用習慣,防止女大學生

的網絡依賴向更嚴重的情況發展。

4.2.2、對於各年級大學生網絡依賴程度的不同特點以及各年級間不同的差異性程度,我們認爲雖然大四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有所下降,但其與大三年級的差異沒有顯著性,因此總的來說從大一至大四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的發展仍是一個上升的趨勢。這就提醒我們,對於預防不同年級大學生的網絡依賴來說,應該從低年級開始,越早效果越好。爲此,應在對大一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就要着重指出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嚴重後果,並且在大學階段長期開展合理利用互聯網的教育與引導工作。各年級學生也都要有一個對網絡使用的正確認識,從低年級階段就開始遏制大學生網絡依賴的產生。

4.2.3、由於上網時間與大學生網絡依賴具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因此控制大學生的上網時間應當是預防大學生網絡依賴的有效手段。規範電子遊戲市場,創建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同時國家應進一步完善網絡遊戲中的防“沉迷”系統。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對校園網的資金投入,完善學校機房的硬件設備,在校園網中有意識的營造良好網絡文化氛圍,使同學們更多的集中在校內上網。

對於大學生自身,在去上網之前要有明確的計劃和上網目的性,要根據學習要求和生活規律規定自己的上網時間,並限定上網的時間,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上網,不在網絡上無目的的瀏覽網頁,不做或少做對大學生活學習沒有意義的事情,約束自己的行爲,從而控制上網時間,防止網絡依賴。

4.2.4、針對網絡依賴程度高的這部分學生使用網絡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網絡的娛樂功能的顯著特點。對於學校,要在大學生中大力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科技、文娛、體育和社會實踐等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大學生廣泛的興趣。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3

  此次調查目的在於瞭解社區及鄉鎮衛生院醫學檢驗科的檢驗現狀,發現當今社區及鄉鎮衛生院醫學檢驗仍存在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措施,對醫學檢驗有更深的理解,引導廣大醫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加入到基層衛生系統的建設中去,而我在調查過程中真切的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在實踐期間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調查的是衡陽市常寧地區的情況,從衛生局提供的情況中選擇四個層次不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問卷調查

一、資料與方法

(一)對象:衛生服務中心分爲宜陽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培元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和泉峯衛生服務中心。此次調查我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局還有醫院患者作爲調查對象,共調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間還有地區衛生局

(二)方法:採用統計分析方法,資料主要來源於寒假期間對上敘的幾個中心和衛生局的調查問卷填寫,然後將數據與調查結果錄入計算機進行統計整理分析。 二、結果和分析

(一)對四個醫院的患者調查結果如下:

從表一可看出,雖然是社區醫療服務,但工人和農民是的他們主要服務對象。此類人經濟水平低,醫療費用支付能力差,能用於化驗檢查的費用很少。據統計,我國農民醫療消費全國水平爲68.13元,醫院對其服務可能難以收回成本,並且在社區醫院治療的多爲不太嚴重的病,不需要複雜的檢驗,這也使得醫院的效益難以得到提高。

調查過程中,有患者表示很擔心有沒有必要的進行化驗檢查的病,而醫院醫生會濫開化驗單。而且他們表示沒有醫生的建議,他們自個兒很少有主動去醫院化驗檢查的的。因爲他們沒有多的用於治療過程用於化驗的費用。

表三顯示,患者們還是覺得醫院是需要檢驗的,但是醫院化驗還需要提高醫療水平,在表後的題中也可以看出,除了病情加重和醫生建議,也有因爲不相信社區檢驗而去上級醫院進行檢查的,這種情況極不利於社區醫院的信譽和發展

這張統計表更是進一步體現民衆對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科不是那麼的滿意。我們也從其他方式瞭解到人們對社區醫療都不是非常的信任,這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怎樣改善這種現象呢?下面有我們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科工作人員的問卷調查結果統計。

(二)對於四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科工作人員的調查結果:

社區醫院的檢驗人員年齡層次偏低,職稱也比較低,(表一)社區醫院的檢驗人員有在後來工作中通過其他方式再考的更高的學歷,但這樣的情況只有很小一部 分。

而且,隨着檢驗醫學商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檢驗醫學中等教育則迅速萎縮。檢驗技術人才匱乏,(表三)我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檢驗人員學歷偏低。但是他們接受在職繼續教育機會非常少、非常困難。甚至工作幾年以來都沒有進行過進修學習或者深造,而據我所調查的,幾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檢驗工作人員幾乎都是中專畢業。

而且在我調查的時候有檢驗人員跟我表示,畢業幾年後,社區醫院幾乎沒有進行經常性的技能和專業知識的考試,也沒有去過上級醫院進修和學習(表三),所以有一部分的在學校裏學到的檢驗知識她已經遺忘了。

這對於檢驗的專職人員和醫院來說是都是非常不好的,對於就診的患者來說也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或者甚至越來越嚴重的話,對於我們的社區衛生服務以及鄉鎮醫院之類此層次的醫療服務簡直是一場災難。

醫療業務量少,化驗成本高,經濟效益低。由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半徑小、技術力量不強、基礎設旅欠缺,導致醫療業務量少,化驗室總檢測標本量少,檢驗資源閒置,運行成本高。檢驗科的工作人員的數量也非常的少。此類醫院的病牀位幾乎都是在四五十左右,(表四)調查中,還有一個醫院更是隻有二十牀。 這些醫院檢驗科的面積也很小,有86%的醫院檢驗科面積只有26m2~30m2,有些醫院甚至沒有做分隔措施,這讓前去檢查的病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信任度直降。隨之醫院的醫療業務量也減少,這樣的如同惡性循環般的運行。

由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檢驗科室對醫療收入的貢獻率低,其結果影響了檢驗工作及其人員的地位,院領導重視程度不高,(表六)對於檢驗方面資金投入不足。檢驗人員的工作所得收入也比較低,所以積極性受到損害,工作熱情不高,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是影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臨牀檢驗的重要原因

調查中,在對於這個題目,有的社區醫院有些檢驗人員更是不知道SOP文件是什麼。足以見他們對於實驗室化驗的規格的忽略。

另外,我市多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化驗室幾乎未開展過室內質量控制,沒有參加室間質控評價活動。每年參加市級室間質評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僅爲

32.43%,參評單位的成績也不及其他醫院,而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總結無非是:

①質量考覈評價制度約束,由於檢驗質量、質評成績不影響醫院等級評定;,②質量控制意識差,理論知識貧乏③臨牀標本量少,質評項日不是天天做,質控血清浪費嚴重,不願做室內質控④質控費用增加了經濟負擔,而質控結果與個人工作缺乏業績無關;導致情況更惡劣⑤實驗條件不允許等等;

並且在調查過程中我發現檢驗室對標本和試劑化驗使用後的處理非常隨意,我看到的一般都是隨意的丟棄在室內的垃圾桶內。有對化驗後標本的處理的只有14%,對化驗結果登記的也只有27%

近20年,我國二三級醫院臨牀實驗室已經形成了較爲系統的科學管理體系,使我國檢驗醫學有了長足的發展,臨牀檢驗質量普遍提高。然而,二級以下的醫院,尤其是小城鎮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規模小,醫療設備簡陋,醫療技術總體水平低?1,檢驗醫學發展相對滯後,影響了我國檢驗醫學的整體水平。

三、對策與建議

(一)從現今醫學現狀,不難看出醫院的各個項目的進行都離不開檢驗,醫生開處方已經不能完全靠人爲查看、觸診那些了,更多的要依靠病人一些檢查化驗結果來進行,所以檢驗對於醫院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着醫院的經濟效益

(二)由第一點,所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醫院應積極的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相關衛生部門應爭取國家鄉鎮衛生資金或扶貧資金,用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臨牀檢驗室的基本設施建設。醫院的化驗條件提高,民衆對於醫院的信任度提高,醫療業務量提高直接影響醫院效益。

(三)詳細技術資料是實驗室SOP文件制訂的基礎

SOP是即標準作業的英文縮寫,是貫徹《要求》的基礎。而企業提供的各種技術資料對程序文件的編制很有幫助,有時會成爲化驗室文件的重要依據。實驗室制訂檢測程序時,如果製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書符合《要求》,其描述可作爲檢驗室的操作程序,所使用的語言能被檢驗室的工作人員所理解,則檢驗程序應部分或全部地以此說明書爲基礎來制訂。諸如此類,檢驗室在制訂“質量書冊”、各種“管理程序文件”、各項檢驗項目的“作業指導書”等都需企業提供詳細技術資料。

(四)針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臨牀檢驗特點與規律的開展系統研究,確立其化驗室標準。國家或省臨牀檢驗中心應組織管理科研人員對這種層次的醫院的檢驗醫學的特點與規律進行系統研究,宏觀上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的省級標準,應根據我國區域衛生規劃目標L6J,由國家或省級臨牀檢驗中心制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基本工作日錄。該目錄應是化驗室基本設施配置的依據,商品試劑開發的目標,是開展EQA的範圍,最重要的是實現法制化管理。這點非常重要,許多的規定是有的只是這些醫院因爲各種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沒有做到,而上級部門也沒有嚴格把關。

(五)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衛生院臨牀檢驗的管理體系。根據分級行政管理權限,地區(市)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應建立評價制度與評價方法,定期進行達標檢查,檢查結果將作爲醫院等級評定的重要依據。而且也要求醫院將這些與科室工作人員的收入聯繫上,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六)延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的業務區域範圍,提升臨牀檢驗資源的經濟效益,鄉鎮衛生院,尤其是遠離城市的鄉鎮衛生院,其化驗室可突破醫院小圈,延伸服務區域,實現有償資源共享。

(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實際工作狀況,開展EQA活動。各級醫學檢驗中心應探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開展EQA的項目與方法,切不可脫離實際,盲目擴大EQA項目。除了把握質評項目的質量外,更重要的是培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檢驗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問題

(八)開發生產適合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的檢驗商品試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受儀器設備落後的影響,現商品化試劑在種類、包裝等方面尚不能滿足其檢驗室的工作要求。目前,適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的試劑盒種類較少,適合於手工比色分析的部分試劑盒隨帶標準液不足,或試劑盒有效期短而包裝量大,造成試劑浪費。試劑生產商應針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爲市場開發產品。

(九)建立適合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室檢驗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體系。要提供在職的、低投入的、結合工作實際的繼續教育方式,如在國內專業期刊開辦繼續教育欄目等。各地(市)的醫學檢驗中心或檢驗學會有責任擔負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檢驗人員的在崗培洲任務,形成檢驗專業繼續教育網絡,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制度。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

(十)有資料顯示因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舉辦的第十九屆學術年會,各級政府將繼續加大投入,支持基層醫療機構按標準配置基本設備。那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該怎樣配備適宜的檢驗裝備?如何使基層檢驗能力盡快達標?就是招標莫忽視售後服務“價格只是招標的條件之一,不是價格越低越好。一個好的中標產品,首先質量是好的、服務體系是完善的,其次纔是價格低廉。”解放軍總醫院檢驗中心主任叢玉隆認爲,基層醫院配備設備必須注重性能和投入的性價比。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4

當代大學生學習態度散漫的表現

“大學裏完全是自由的,自由的你甚至會擔心這樣沒人管到底行不行。沒進大學之前,曾經不理解爲什麼在高中學習非常好的人,到了大學裏學業卻荒廢了。後來上了大學才明白,人真的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沒有計劃的時候,很容易就把時間和機會錯過了,好多畢業的人回過頭來都會感嘆,彷彿大學幾年就在渾渾噩噩中過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身爲一名在校大學生對這句話深有感觸,“一流入學,三流畢業。”部分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

1、“遲到”、“逃課”現象嚴重

根據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課題組XX年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有28%的學生認爲曠課可以理解,另有8%的學生認爲無所謂,達到36%的學生對曠課這種現象並不痛恨”。

在大學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上課鈴響10分鐘後,老師已經在臺上講課,但仍有同學陸陸續續從教室後門進來,甚至有的同學還在趕往教室的路上。教師手中的考勤表上總是會缺幾個名字。大學裏甚至還流行這種怪思想:“以逃課爲榮”、“大學四年不逃課是一種遺憾”、“別人都逃了,我沒逃就虧了”。

2、考前一週突擊,六十分萬歲

“平時不用學考前一週背背就行”,“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平時上課玩手機、打遊戲、看小說、睡覺。考前劃重點成爲了大學裏考試的潛規則。也難怪,老師總不希望出現一考試全班不及格的現象,再說,老師還需要學生的考評。

3、娛樂超越學習成爲主業

大學是爲我們走進社會前做準備的,所以在這裏學習專業知識是我們最主要的目的,但是更多的學生卻把學習當成成了副業、甚至放棄學習。從中學打壓式的學習環境突然轉到自由自主的學習生活環境中,面對充足的課餘時間部分大學生缺乏一個合理的計劃安排。所以導致許多人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看到別人玩就盲目的跟風,在漫無目的或者目標不清晰的生活中漸漸的養成了懶惰和貪圖享受的不良習慣,從而將重心偏移到了以娛樂爲主的生活當中,如沉溺於網絡、酒吧、k歌、迪廳、談戀愛。

4、畢業等於失業

部分大學生對學習抱着越來越無所謂的態度,高校的擴招已讓他們失去了作爲大學生的驕傲。社會上大學生的低就業率也使不少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一項調查問卷顯示“對將來就業有顧慮或不知所措的學生比例達到74%”。“混學歷,混學位”成爲不少大學生的心理。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5

【內容摘要】

我們大學生作爲社會特殊的消費羣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爲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我們大學生的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大學生具有很大的潛在消費水平,大學生是四年後走向社會並引領社會進步的主力軍,在大學裏,如果能抓住大學生這個潛在市場,做到先入爲主,必將對於企業將來的消費羣體起很大作用。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就成爲我們共同關注的課題。

【關鍵詞】

大學生﹑消費﹑方法

隨着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會相應提高。社會上存在這樣的說法“大學生是最有錢的人”,這反映出了我們大學生較高消費水平與盲目性。我們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到了如下的情況:

一、大學生消費狀況

(一)衣食住行方面

吃飯穿衣是每個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大學生也不例外,在吃飯穿衣方面花錢最多。調查和數據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構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籍雜費、考證費、電腦等),休閒娛樂消費(休閒、健身、旅遊、娛樂等)以及人際交往消費(人情往來、戀愛)等四大方面。大學生的消費內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兩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佔41%,衣物支出佔13.3%。其他方面,休閒娛樂佔10.7%,與學習相關的各方面支出佔10.6%,人際交往佔24.4%。大學生們走出校園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費用也在與日俱增,麥當勞、肯德基以及一些價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爲當前大學生尤其是校園情侶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根據結果分析,作爲大學生,作爲即將步入社會的成年人,他們更加註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這方面,女生的消費水平要高於男生,在被調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擁有價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裝。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爲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爲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消費呈現多層次化。月消費達到1000元以上的佔70.3%,低於800元的佔10.7%,19%的學生月消費在800-1000元之間。

(二)戀愛方面

據調查結果顯示:七成的大學生每月的戀愛消費超過200元,其中月均300元以上的有55%,超過18%的大學生月均花費400元以上。走訪中,大部分大學生表示,平時吃飯、看電影、K歌,已經花銷不少了,如果遇上男、女友生日,或者2月14日情人節,或者七夕,甚至11月11日光混節,買禮物,買玫瑰花,送巧克力,那花銷就更多了。對此,不少大學生感嘆,“談錢傷感情,談感情更傷錢啊!”。對於戀愛費用的來源,有的是由“家裏特別提供”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更多的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

(三)在社會交際方面

進入大學後,我們的交際範圍廣了,需要聚會聚餐的情況非常多。同學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要不人家會說你不夠交情、不上路人情消費因爲其形式多樣和不確定性而相對難以統計。據統計結果顯示,近六成大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聚會聚餐中每年要花費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學生這類花費在800元左右,更有極少數人每年要花費上千元甚至數千元。

(四)電子產品

調查顯示,100名受訪大學生均擁有電腦、手機,其中75%的大學生擁有的電腦在4000元以上,80%的大學生表示用過兩部以上手機,電子消費也逐漸成爲大學生消費中的“普及品”。

在調查中,55%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的通訊費在50元以上,18%的大學生月均通訊費超過150元。手機聊天、發短信、上網等已經成爲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此外,利用手機訂票、團購、繳費,也漸漸成爲大學生羣體中較爲流行的做法。

另外,25%的大學生除電腦、手機外,還擁有數碼相機。不少學生表示,就電腦、手機、數碼相機這“三件套”而言,保守估計就要花掉6000元;有的購置費用甚至達到15000-20000元。

(五)經濟來源方面

學生是消費者,而大多學生要靠父母。相關數據顯示:目前,91.7%的大學生還是把家庭供給作爲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儘管大學生消費已經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但調查結果顯示,目前91.7%的大學生還是把家庭供給作爲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這一羣體在經濟消費水平、消費構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差別,其中年消費最高的達到20000元,而年消費最低的只有15000元。這其中有91.7%的大學生把家庭供給作爲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據分析有63%傾向於衝動型消費,女生在這方面的比例遠遠高於平均水平,有30%多認爲自己屬於精打細算型消費,9.9%認爲自己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費,而大部分(55%)的大學生則說不清自己到底屬於哪種類型的消費者。

二、大學生不理性消費的原因分析

(一)消費的盲目性,消費觀念複雜,感性消費佔優勢。在大學裏,有些學生爲了追隨大流,不管家庭情況如何,花大量的金錢買化妝品,買名牌衣服,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買下來,看到別人擁有,自己卻沒有,就去購買,沒有顧及自己的生活費是否充足。這些消費心理,則是影響了他們。

(二)重物質消費輕精神。如今,在生活中,很多人一直充滿購買物質的慾望,爲了生活的更好,只是一味追求物質,購買大量的生活用品,享受高消費的娛樂。在這些過程中,他們忽略了對精神的追求。其實,精神十分重要,我們要注意精神的修養。

(三)消費的模仿趨向。大學生對潮流的追求,正因爲他們是新新的一代,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一代,他們就會認爲自己就比其他人不一樣,就想在穿着等方面去超越,自然而然地,就開始模仿。

(四)消費的攀比行爲。攀比,在大學裏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同學與同學之間,有些人爲了顯示自己的優越,就會慢慢顯示自己的攀比心理。你有,我也要有的心理,是直接顯示攀比的明顯因素。

三、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擡不起頭來。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爲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培養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爲,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着方方面面。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

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着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範併合理的發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學生的消費觀纔會更加合理化。另外,大學生應該儘量在大學做到經濟獨立,這樣既鍛鍊了自己的能力,也爲家庭減少了負擔,在大學裏,只要自己在課餘時間做點兼職,足以讓自己生活無憂,而且還可以讓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充實忙碌,而不至於碌碌無爲虛度青春,對於大學生的消費觀,我認爲是該花的錢就花,不該花的錢能省就省,合理規劃自己的財務,做到財務利用最大化。如果這樣的消費觀在大學裏開始培養,那麼無論對將來的事業還是家庭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6

大學既是個學校,又像個小社會。作爲大學生,在校園內學習、生活,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園和社團的活動。此外,在大學中除了學習、社交之外,戀愛也成了大多數同學心中所向往的事。然而在當今的校園內,有着怎樣的戀愛風景線呢?

八成大學生單身

日前,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學生記者團向該學院隨機抽取了近900名同學進行調查。統計分析顯示,僅18%的同學正處於戀愛狀態,而又82%的同學目前是單身。當被問及爲何單身時,同學們給出的答案也是千奇百怪。有不敢戀愛的,有沒時間的,甚至還有因父母阻撓而不戀愛的。但最多的還是聽上去像託詞的“藉口”——尚未找到合適的對象。

過半單身族無戀愛經理

中學階段戀愛確實會影響學習,因而不少學生並未闖入“禁區”。但令人感慨的是不少學生進入大學後依然沒能放開懷抱,談一場真誠浪漫的戀愛。在此次的這份問卷調查中,記者對該校共隨機抽取的877名學生。其中有162人正處於戀愛狀態,715人單身。處於單身狀態的同學中,371名大學生是從小到大一直處於單身。也就是說,目前單身的學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從小到大都未談過戀愛。

自認缺乏“戀愛資本”

樑同學是一名大四學生,曾談過兩次戀愛均未能開花結果,至今已單身多年。作爲一個有責任心且精通電腦的人,樑同學被周圍的人戲稱爲“技術宅”。許多朋友認爲他是因爲情商低才談不了戀愛的。對此他並未否認,但表示這並非是他拒絕“脫單”的根本原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戀愛觀,就他而言自己目前還沒有資本去談戀愛。主要是因爲沒資產、沒事業、沒人生閱歷。爲此,他不願意盲目地爲了戀愛而戀愛。

大三學生小王是個典型的學霸,連續拿了兩年學院獎學金,如今也還是孑然一身。他用個人經歷詮釋了,有志學術的耐得住寂寞。談及戀愛,他爲自己歸納出三個缺點:浪費學習時間、影響人際關係、浪費錢財。

對於大學生來說,每個人對於戀愛都有自己的詮釋,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但對於自己內心的想法感到迷茫時,可以聽聽朋友或父母、老師的建議。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7

隨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趨明顯。近年來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20xx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數達1800多人,再加上電大及網絡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學生的人數,總共有2100萬之多。從而形成了一個擁有人數衆多的高等教育市場。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爲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多地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父母用這樣一種觀念對教育進行投資,也讓大學生的消費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確面對這一消費市場,如何瞭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呢?爲此,我分別對駐煙的三所高校——煙臺大學,魯東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的部分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從而對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細緻的瞭解。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我對此情況的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作爲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羣體,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爲。據調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學生消費存在着以下特點。

1、 消費觀念複雜,感性消費佔優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據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中有30%擁有手機但對手機的消費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擁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 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髮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3、 消費傾向多樣化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都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遊,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學生消費的結構和層次分析

大學生的錢“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 通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 有75%的同學依靠父母,13%的同學依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9%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 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於多元化。但生活費不包括學雜費和住宿費等,要是這個“大頭”加上去,來自父母的比例將更高,可以這麼說,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臺上。 對於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於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並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爲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8

在現今的大學校園裏,“無聊”、“鬱悶”似乎成了同學們的口頭禪。“大一不知道該幹什麼,大二知道幹什麼卻不想幹,大三想幹卻沒有時間,大四有時間卻畢業了。”流傳已久的順口溜似乎成了大學生活、學習最真實的寫照。

生活方式是指作爲社會主體的人,爲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動的行爲表現形式,是人們一切生活活動的總和。生活方式是一種更爲持久的行爲模式,是社會和文化背景的一種複合表達。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時代,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在校大學生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將擔負着國家建設的重任。其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直接關係到他們能否成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多元價值觀、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樣化,其中既有合理的、健康的、積極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合理的、頹廢的、消極的生活方式。

而且近年來,在校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着高逃課率、高不及格率等問題,在高等教育大衆化、教育國際化、教學手段信息化、學生就業市場化等複雜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學生的學風,已成爲衆多高校關注的共同問題。

爲了全面瞭解在校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以找出問題,探索解決方案,我們在本校——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進行關於大學生學習、生活現狀的調查,目的在於通過了解和分析大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現狀,探索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同時提出對策,解決在校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問題。

一.調查的內容、對象、方法與步驟

(一)調查的內容

一般背景信息,包括性別、年級等以及他們的學習、生活現狀調查設計了《關於大學生學習、生活問題的現狀與對策問卷調查》的問卷。問卷由20道題目組成,包括學習與生活現狀兩部分。

(二)調查的對象

這項研究的樣本是根據分層抽樣的原則,從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在校大學生中抽取的。我們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5人,大一學生20人,大二學生20人,大三學生10人。

(三)調查方法

我們調查的是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在校學生。採取的是自填問卷的調查方式。我們組的調查員,根據安排在我們學校發放調查表,當場發當場收,這樣可以保證問卷的回收率和質量。

(四)資料收集方法與過程

1、研究的主要變量

本調查考慮的是各種因素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因變量)的影響。所考察的自變量主要有:

性別:分爲男、女,直接從問卷的答案得到該變量爲一定類變量。

年級:分爲大

一、大

二、大三,直接從問卷的答案得到該變量爲一定序變量。

2、資料收集過程,我們首先從學校隨即分層抽取50名學生,這些學生就構成本次調查的樣本。調查採用自填問卷的方式進行,問卷由我組調查員發給被隨機抽取的學生,並讓他們當場填答,填完後當場回收。實際發放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爲100%。從總的情況看,學生填答問卷是很認真的,問卷質量較高。

二、資料介紹與分析

(一)資料分類

1、統計資料

有效問卷50份,其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大一學生20人,其中男生:女生=1:1。大二學生20人,男女生比例爲1:1。大三學生10人,男女生比例也爲1:1。

2、典型資料

由於此次調查的大學生未發現很典型的案例,所以這項資料暫無。

(二)資料分析

由於調查的學生是根據分層抽樣原則抽取的,所以本調查報告將分幾部分分析調查資料。

【第一部分:學習問題及現狀】

本次調查的問卷中共分兩部分,關於在校大學生的學習問題的共10題,另外10題則是關於在校大學生的生活問題及現狀。

在7道有關學習問題的單選題中,對於“你現在的學習的目的是什麼”這一問題,在50名被調查的同學中,有21名同學認爲自己現在的學習目的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爲實現人生理想做準備”,即42%的同學認爲現在的大學學習是爲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做準備。也有20名同學,即40%的同學選擇“拿更多的證書等硬件,爲以後找工作打基礎”,而剩下的18%的同學有的選擇了“爲今後的深造做準備”、“只爲獲得文憑,順利畢業”、“沒想過”。而不同年級的學生對這道問題的選擇也不同,在大一新生中,選擇“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爲實現人生理想做準備”和“拿更多的證書等硬件,爲以後找工作打基礎”的有65%。而大二的學生則有95%,大三的則有90%。對於這道問題的選擇,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對於自己學習還是有目的,而且隨着年級的升高,同學們對自己的學習目的越來越明確。但也有小部分同學沒找到自己學習的目的,有點漫無目的的學習着,這對自己的學習有害無益。

關於“你當初選擇現在所學專業的原因是什麼”這一問題,共有18個學生認爲是“自己的興趣”,佔總數的36%,14個學生認爲是“就業前景良好”,佔總數的28%,7個學生選擇“家長要求的”,佔總數的14%,8個學生選擇“隨便選的”,佔總數的16%,剩下的3個學生則選擇“其他”,佔總數6%。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前三個選項,即“自己的興趣”、“就業前景良好”、“家長要求的”,而在這三個選項中,“自己的興趣”和“就業前景良好”佔了總數的64%,這是個好現象,說明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對於自己所學專業有自己的選擇,並不是盲目的聽從家長或朋友的意見。但仍有學生對於自己所學專業只抱着隨便對待的態度,這樣的學習態度不利於自身以後的發展。

而關於現在大學生的學習流程,我們也設計了這樣一道問題“你經常採用以下哪種學習流程”。其中選擇“先預習,再上課,然後課後複習”的有4個學生,佔總數的8%,選擇“沒預習就上課,然後課後複習”的有11個,佔總數的22%,選擇“先預習,然後上課(課後不復習)”的有2個,只佔4%,選擇“只是上課,沒進行預習和課後複習”的最多,有18個,佔總數的36%,而選擇“上課自己看課本不聽課,有空再複習”的也有10個,佔總數的20%,選擇“上課看課外書,有空再複習”的有5個,佔總數的10%。從這道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今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一些問題。對於學習流程,僅有8%的學生能做到“課前預習,3

課中認真聽課,課後複習”這一基本學習方法。而做到課前預習的只有4%。小部分,約22%的學生可以做到課後複習。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則是不預習也不復習,更有甚者是不聽課或者看課外書。這一現象讓人擔憂。

爲了進一步瞭解在校大學生的上課情況,我們還設計了這樣一道問題“在上課時,你習慣採用哪種方式做筆記”。最多學生選擇的是“認真聽老師講解,偶爾記筆記”,選擇這一選項的有22個,佔總數的44%,而選擇“認真記筆記,課後再複習”的有15個人,佔總數的30%,選擇“不聽老師講解,自己看書學習”和“只聽老師講解,從不記筆記”的分別有6個和7個學生,分別佔總數的12%和14%。雖然選擇“認真聽老師講解,偶爾記筆記”和“認真記筆記,課後再複習”的一共有37個學生,佔了74%,這的確是個好現象,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好的問題,就是有部分學生,即剩下的26%的學生,要麼是不聽老師講解,自己學,要麼就是隻聽老師講解但不記筆記。這兩種學習方法都存在着不足,雖然只有26%的學生是這樣,但也足以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爲這已經是1/4的了。

在關於“在學習上你認爲自己最缺少的是什麼”這一問題,差不多有一半的學生認爲自己最缺少的是“獨立性、自覺性”,選擇這一選項的有23個學生,佔總數的46%,排第二的是“意志力”,有14個學生選擇這一選項,佔總數的28%,排第三的是“鑽研精神”,選擇這個的有9名學生,佔總數的18%。剩下的選擇“興趣”和“其他”的各有2名學生,各佔總數的4%。對於這一問題答案的選擇,超過一半的學生選擇了“獨立性、自覺性”與“意志力”,這個說明了現在在校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缺少了獨立性、自覺性和意志力。這些都與在校大學生的學習方法還有學習目標不明確密切相關。

在另一道有關現在在校大學生學習狀況的問題中,我們可以進一步看清現今在校大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選擇最符合你現在的學習狀況的選項”,在大三的5名女生中,5人選擇了不同的選項;在大三的5名男生中,5人分別選了3個不同的選項。而大一的20名學生所選擇的選項比較集中。大二的20名學生和大三的10名學生類似,選擇了不同的選項。而在總體中,選擇“一直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有8人,選擇“對學習提不起勁,厭學”的有9個,選擇“周圍同學都努力,所以不得不學”的有5人,選擇“想學好,就是學不好”和“無所謂,只要不是太差就行”的各有14人,各佔總數的28%。從最後兩個選項中我們可以看4

到大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基本情況:有些學生雖然很想學習,也想學好,但就是學不好,從而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不耐煩的情緒,嚴重的還會導致他們產生厭學的情緒。而另一部分對學習則是持着無所謂的態度,覺得只要不是太差就行,這種不積極的態度也是當今大學生在學習方面所存在的,而且是較大一部分的學生存在這種心理。這種種現象都說明,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學習沒什麼熱情,只是得過且過的。

在最後一道關於學習方面的問題中,我們設計了這樣一道多選的問題“你認爲自己現在最需要學習的知識是什麼”,我們提供了11個選項,包括:實用技能,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與方法,計算機知識,法律知識,政治理論工作方法,外語,市場經濟知識,崗位業務,汽車駕駛,股票、金融知識,實用科技知識等。在大一女學生的三個選擇中,共有20%的學生選擇“實用技能”,有23%的選擇“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與方法”,23%的選擇“外語”。這三個選項說明大一的女學生比較注重實用知識,外語與人際關係。而在大一男學生的三個選擇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與方法”、“實用技能”、“外語”,這三者所佔比例分別爲30%、23%、20%。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大一新生所關注的問題基本是一樣的。而在大二的學生中,女生和男生關注的知識有所差異。女生想要學習“”實用技能、“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與方法”和“外語”;而男生則是需要“實用技能”、“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與方法”及“計算機知識”。這又說明,隨着年級的升高,男女生各自關注的問題開始有所改變,也開始有不同。最後,在大三的學生中,女生所關注的依然是和大

一、大二的一樣。男生則不同,他們更關注“實用科技知識”。總體來說,現今在校大學生認爲自己所需要學習的主要是“實用技能”、“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與方法”以及“外語”,部分學生還想學習更多,例如“計算機知識”和“實用科技知識”等。

總體上看,現今在校大學生的學習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不積極等等。而造成這一系列問題的原因有很多。

接着,我們來分析當今在校大學生的生活問題及現狀。

【第二部分:生活問題及現狀】

在這一部分,我們的調查問卷也設計了10道問題,我們將會選取具有代表5

性的幾道問題進行分析。

在關於“生活會讓你充滿慾望,面臨着種種誘惑,當這些與學習發生矛盾時,你會怎麼做”這一問題上,超過一半的學生,即27個人,佔總數的54%,選擇“努力地做到玩樂學習兩不誤”,18個學生選擇“總是會失控,又浪費了一天”,佔總數的36%,剩下的分別選了“痛快地玩,管他三七二十一”、“竭力壓制各種誘惑,狠抓學習”和“其他”。在這個問題的選擇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在生活和學習兩方面基本能做到兩不誤,既能學好習,又能玩樂。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做不到兼顧兩者,精彩是浪費了時間,過後才後悔,這樣如此循環,只會誤了自己的學習,又不能玩得盡興。而有小部分學生的採取的則是兩種完全相反的生活方式:要麼只玩不學,要麼只學不玩。這兩個都不夠好,我們應該做到:學習時認真學,玩樂時盡情玩。這樣才能促進各方面的發展與進步。

在“你認爲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現狀是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嗎”這一問題中,17個學生選擇“不能單一地來看待”,佔總數的34%;14個選擇“比較贊同”,佔總數的28%;10個則“非常贊同”,佔了總數的20%;剩下的9個認爲“並不完全贊同”,佔總數的18%。

在問題“你通常如何對待你的早餐”中,超過半數,共28個學生,佔了總數的56%是“經常吃”,15個,佔總數的30%是“偶爾吃”,也有6%和8%的學生是“直接忽略,長期不吃”和“不曾落下一餐飯”的。在這個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代在校大學生還是很注重早餐的。早餐是一個人一天學習工作的基本,堅持吃早餐,對學習和其他方面都有好處。相反地,如果長期不吃早餐,或者是有一頓沒一頓,記得就吃,不記得就算的這樣,不但會影響一天的學習,還會導致身體機能的衰退,間接影響了身體健康等。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早餐對我們至關重要。對於那些長期不吃早餐的學生,應該警惕起來,並且要按時按量地吃早餐。

“你認爲大學生一個月的開銷應該在多少人民幣”這一問題,18個學生,即36%的認爲是“800~1000”;14個學生,總數的28%則認爲是“600~800”;選擇“400~600”和“不固定金額,視具體情況而定”的各有8人,各佔總數的16%;剩下的則選擇了“400元以下”和“1000以上”。在這道問題中,大部分的學生認爲大學生一個月的開銷應在600~1000這個範圍內,說明大學生對於日常開銷還6

是有一個定額的,並不是亂花錢,沒有節制。只有極小數學生認爲要1000以上,這說明極小數的學生金錢觀不強,不會合理使用生活費。

最後一道問題“你的宿舍每天能否保持整潔”。“大部分時間可以”和“時而很乾淨,時而很亂”的分別有18個和15個學生,分別佔總數的36%和30%。其他的則是“完全可以”,18%;“一直很亂”,16%。從這道問題中,可以看出當代在校大學生對於宿舍還是能做到按時收拾,保持乾淨的,只是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一個人良好品質的體現。而那些宿舍一直很亂的學生,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們的自理能力不足,不會收拾宿舍;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他們的嬌氣,在家裏有人幫忙收拾打掃習慣了,上了大學也在等着別人做這些,不然就弄亂,就算亂得不像樣也不願動手清理。這些都說明當代在校大學生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沒有責任心等缺點。

三、關於大學生學習、生活問題的對策

通過調查與分析,我們可以大致瞭解當代在校大學生在學習方面和生活方面所存在的種種的問題。而對於當前大學生出現的問題,即不可以全盤否定,又不能?放任自流,必須加以重視,抓住問題的關鍵,採取積極的引導和建設措施。

學風建設應作爲對學生管理的首要任務。優良的學風是正確的學習態度、刻苦的學習精神、科學的學習方法、堅強的學習意志、嚴格的學習紀律、健康的學習動機等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綜合體現。創建優良的學風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徑。因此,學風建設應作爲高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務,並重點抓住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嚴明學習紀律——規範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其二,營造學習氛圍——濃厚學習興趣和端正學習態度;其三,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和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這三個方面是構成良好學風的必要條件,必須把三者結合起來,共同抓好抓落實。

其次,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教育,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拓寬社會化教育渠道,讓他們正確、真實地認識社會。如組織學生到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實地考察,增強學生對我國現實國情的切身認識,有利於克服自身的享樂主義習氣,樹立正確的生活方式。組織學生進行“生存”實踐活動,7讓他們不帶錢物在陌生環境中堅持生存一段時間,迫使他們“創業”,想方設法養活自己,進而讓他們充分體驗到社會的現實性,對於磨練他們的意志、克服他們的理想主義生活傾向,以及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作風,都有着很強的教化意義。

再次,構築豐富的校園文化教育活動。校園文化具有潛在的、隱含的教育功能,是新形勢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環境,既包括高雅、舒適、優美、充滿人文氣息的建築設施、活動場地、綠化美化景點等相對靜止的物態硬環境,又包括內容健康、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各種社團活動、文體比賽、學術講座、電視網絡、櫥窗板報、書法繪畫展覽等動態的軟環境,還包括相互關心、謙虛好學、團結友愛、樂於助人的人際關係環境,這些都將對大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最後,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大環境。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大學生在校內是學生,在校外則是社會人,大學生雖生活在校園裏,但是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加強社會文化環境的建設十分重要。應借鑑發達國家和地區把青年文化建設納入政府規劃、設立政府文化項目的成功做法,加強政府宏觀指導。政府通過制定文化政策、文化市場規範,協調各種文化機構、文化市場,指導、引導、限定、規範文化發展,打擊各種消極性大衆文化產品,鼓勵弘揚積極生活情調,引導積極向上的大衆文化。有效引導大衆傳媒,遏制不良文化的流行和擴大,提供客觀、良好的輿論環境。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9

一.調查背景及目的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生活質量在不斷地提高,消費觀念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與此同時,消費領域中也出現了崇洋消費、炫富消費、奢侈消費、攀比消費等不理性的消費方式。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中的特殊羣體,他們既是當前消費主體之一,有着獨立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導者。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消費觀念與消費模式,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消費文化的構建都會產生及其重要的影響。爲真實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培養大學生形成科學、理性、文明、責任的新消費理念,我們開展了一次“關於大學生生活費”的問卷調查。

這次調查的主要對象是我們本校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學生。通過對他們生活費用以及相關問題的一系列調查,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價值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現狀,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引導當代大學生合理消費、科學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

二、制定問卷調查計劃。

問卷發出數:30份

實收數:30份

有效問卷數:25份

三.收集信息。

(一)生活費用總額

統計出來的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每月的生活費總額主要是集中在1000—1500元之間,其次500—1000元之間的也不在少數,至於500元以下的和1500元以上的選擇很少,整體呈現橢圓性的分佈,應屬很合理的現象。

(二)生活費用的.支出

根據統計調查問卷得出,男生的生活費主要用於飲食方面;女生的生活費則主要用於購物方面,但飲食方面也佔很大比例。但是我校學生的關於學習方面的支出則是很少,普遍在50元以下。其他關於手機費、日常生活用品、戀愛等方面的支出則適中。

(三)打工兼職方面

分析統計的數據看出,絕大多數的人對自己找兼職工作賺錢都很感興趣,認爲能鍛鍊自己的能力,並且通常選擇在大一大二期間做兼職工作。

(四)奢侈消費,合理消費方面

問卷統計結果表明,多數人會偶爾買奢侈品,適度消費;還有相當一部人是堅決不買,因爲那是不必要的消費;而且絕對多數的人認爲自己的消費現狀很合理,而且不認爲會給家庭帶來壓力,起碼也是壓力在父母的承受能力之內。

四、調查內容及分析

現狀一:通過調查發現,我們學校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之間。大家普遍認爲生活費給的很充裕,認爲不足的人很少。就目前的國家經濟狀況而言,這個數額的生活費絕對不少,也就是說絕對充裕。我國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經濟年來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家庭收入也比較理想。又因爲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對孩子難免有些溺愛,其中表現之一就是給足生活費。其實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大學生的“米蟲”思想,或者說潛意識裏的“米蟲”思想。

現狀二:問卷統計表明,有女朋友的男學生一般生活費在1000元左右,甚至更多,其主要花費在伙食(有時是兩個人一起吃,但由男方支付飯費),買衣服,以及陪女友逛街的費用上,而單身的男同學一般在800元左右基本夠用,主要花費在伙食,手機費用,遊戲(個別抽菸也是一部分不小的開銷)。而有男朋友的女同學月生活費剛到800,甚至更少。而單身的女同學花費成兩極分化,一類是穩定型,這類學生平時很少出去逛街或者聚餐,主要花費基本上是伙食只要500元左右,另一類波動型,這類學生很愛出去逛街,基本上大多數主要的生活費花在買衣服上,月生活費支出不定,主要因爲有時在積攢錢,買一件很貴的衣服,所以這類學生月生活費不定。

現狀三:大學生的月生活費,近年來呈逐漸上升趨勢。通過調查大四學生髮現,在前幾年,學生的月生活費普遍在600元左右,而近年隨國內通脹影響,物價不斷上漲,生活費上漲到800元,對學生的生活費用有些影響,但影響目前還不是很大,普遍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現狀四: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目前消費首先考慮的還是質量和價錢,也就是常說的性價比,最求實際,理性消費還是當代大學生主要的觀念,因爲我國大學生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自己打工賺錢並不多,所以絕大部分的學生的月生活費比較固定,在合理的區間內。由於消費能力有限,所以購買物品時往往力求節儉,但當今大學生社會活動較以前有所增加,所以有時也會比較注重外在形象,這就產生了一些學生追求品牌,注重外表的心理,產生了一些不合理的消費,這同樣值得關注。

現狀五:研究完問卷我們不難看出,現在的大學生對於打工兼職都挺認可的。誠然,在校大學生做兼職有利於鍛鍊能力,增加收入,緩解個人家庭經濟壓力,獲取社會經驗和增長閱歷,而且能更快適應社會,爲將來就業打好基礎。但是,我們應正確處理好兼職與學業之間的矛盾。

五、結論與建議

(一)對於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爲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於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於網絡遊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爲屢禁不止,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實事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爲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四)增強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對每個社會成員包括大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大學生走上社會之後能否儘快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並在經濟上實現獨立,既關係到他們個人的成長,也會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五)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 , 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 , 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當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基於社會環境對大學生身心巨大的影響作用,摒棄大學生中表現出來的不良消費行爲,積極扶持和建立大學校園新風氣、推動新消費文化的生長。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0

一、調查時間:xx年11月25號——xx年11月30號

二、調查目的:爲了瞭解在校大學生手機使用狀況

三、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四、調查方法:先在網上設計好調查問卷,再將問卷的鏈接發送給被調查者填寫

五、問卷設計:

關於大學生對於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我們設計了以下十個問題

1.您喜歡什麼牌子的手機?

2.您喜歡一個牌子的手機是因爲?

3.您現在使用的手機是什麼牌子的?

4.您在選擇手機品牌時,注重哪些因素?

5.購買手機時,您考慮的價格範圍?

6.您購買手機的頻率?

7.您在購買手機時是否會受廣告及代言人影響?

8.在功能相同,價格有所差異的情況下,您會選擇哪一類手機?

9.您對於您現在使用的手機滿意嗎?

10.您對於您現在手機不滿意的原因?

先從大學生關於手機品牌的喜好以及喜歡這些品牌的原因調查(如1—2題),從而掌握不同品牌的手機在大學生羣體中受歡迎程度。其次再從大學生目前使用的手機品牌以及是否滿意自己的手機進行調查(如第三題),掌握大學生目前手機的使用情況。第三,對大學生購買手機時的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從性能、價格、品牌代言人、更換時間以及是否選擇國產手機方面進行調查(如4—9題),從而掌握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以及購買需求。最後,調查大學生對於手機使用過程中的不滿意因素(如9—10題),從而爲改善手機性能方面提供了意見。

六、 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45人蔘加並且完成了問卷,我們主要針對大學生手機使用狀況、選擇手機要求分析以及更換手機頻率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1、大學生手機使用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訪者中手機使用品牌最多的是vivo,佔到總比率的20%,其次是蘋果、OPPO,所佔比率爲17.8%,華爲三星所佔比率分別爲15.6%、13.3%,在關於喜歡什麼品牌手機的問題中,有40%的被訪者表示喜歡OPPO,35.6%的人表示喜歡蘋果和華爲。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使用手機品牌一般爲蘋果、華爲、OPPO和vivo,還有一部分學生會使用小米和魅族。

2、大學生選擇手機時的要求分析

① 最重性能和質量

選擇手機時, 大學生考慮的主要因素依次爲:性能57.8%,款式53.3%,價格53.3%,流行性37.8%,其他13.3%。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選擇手機時對質量性能的要求最高,其次是手機的款式和價格。

② 中等價格的手機比較受歡迎

在關於手機價格的調查中,選擇買20xx—3000元手機的人數最多,佔到整體比率的42.2%,1000—20xx元和3000元以上的比率相同,爲24.4%,1000元以下的爲8.9%。由此來看,大學生在選擇手機時,一般不會選擇過低或過高的價格,而是選擇中等價位的手機。

3、大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長短的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1—2年換手機的人數最多,佔被調查者人數的44.4%,其次是2—3年,佔比例爲28.9%,三年以上爲13.3%,6-12個月爲8.9%,1-6個月爲4.4%,由此可見。大學生換手機的頻率不是很高,作爲經濟尚未獨立的消費羣體,大學生在消費時不會過於追求潮流,每當手機更新換代就換新款。

七、存在的問題及意見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大學生在選擇手機時存在一些問題:1、大學生在選擇手機時會以外國產品爲首選,在被調查者中46.7%的人都會選擇國際品牌,選擇國產手機的只有26.7%。 2、學生容易會對自己所擁有的手機產生不滿,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導致多數大學生對手機有極大的心理需求,他們大都注重手機的款式,注重手機的質量及功能。

建議:首先,國產手機應該努力提升手機質量及品牌影響力,大學生是手機使用的一個潛在的巨大消費羣體,研發適合大學生消費需求的手機,有利於提高利潤。其次,作爲一名大學生要規範自己的消費行爲,培養及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現在的科技發展迅速,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是非常快的,我們應放眼於未來,樹立全局的觀念。對於消費,不能一味的追求時尚、新潮、貪圖一時的消費快感而進行盲目消費。

八、總結

在此次調研中,因爲時間短促,所以問卷的數量不是特別多,所採集的數據也代表了一小部分人的選擇,這是這次調查問卷中的不足。不過,經過此次的調查,對大學生在手機選擇的需求方面有了一定的瞭解,瞭解了大學生的消費需求。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1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生活質量在不斷地提高,消費觀念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與此同時,消費領域中也出現了崇洋消費、炫富消費、奢侈消費、攀比消費等不理性的消費方式。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中的特殊羣體,他們既是當前消費主體之一,有着獨立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導者。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消費觀念與消費模式,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消費文化的構建都會產生及其重要的影響。爲真實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培養大學生形成科學、理性、文明、責任的新消費理念,我開展了一次“關於大學生生活費”的問卷調查。

這次調查的主要對象是我的同學,也就是多倫縣的大二在校學生。通過對他們生活費用以及相關問題的一系列調查,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價值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現狀,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引導當代大學生合理消費、科學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

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我對此情況的分析:

(一)生活費用總額

統計出來的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每月的生活費總額主要是集中在1000—1500元之間,其次500—1000元之間的也不在少數,至於500元以下的和1500元以上的選擇很少,整體呈現橢圓性的分佈,應屬很合理的現象。

(二)生活費用的支出

根據統計調查問卷得出,男生的生活費主要用於飲食方面;女生的生活費則主要用於購物方面,但飲食方面也佔很大比例。但是學生的關於學習方面的支出則是很少,普遍在50元以下。其他關於手機費、日常生活用品、戀愛等方面的支出則適中。通過比較發現,同學們平時用於飲食方面的支出比較而言很高,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我們關於學校食堂菜價的相關思考。

(三)打工兼職方面

分析統計的數據看出,絕大多數的人對自己找兼職工作賺錢都很感興趣,認爲能鍛鍊自己的能力,並且通常選擇在大三大四期間做兼職工作。

(四)奢侈消費合理消費方面

問卷統計結果表明,多數人會偶爾買奢侈品,適度消費;還有相當一部人是堅決不買,因爲那是不必要的消費;而且絕對多數的人認爲自己的消費現狀很合理,而且不認爲會給家庭帶來壓力,起碼也是壓力在父母的承受能力之內。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2

隨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步伐也在加快。爲了加大力度開發少數民族地區,國家推出一系列民族政策。可是令人擔憂的問題是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現行民族政策有所瞭解的卻是少之又少。比如說,爲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我國推出了那些政策,基本內容是什麼?爲了發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我國又實施了那些政策?能對此作出簡單回答的大學生沒有幾個。就此問題,我們對我校正享受着民族優惠政策的預科學院部分學生做了關於對我國現行民族在政策人認識調查,就現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現行民族政策的認識程度

在調查的學生中只有33%的同學對國現行的民族政策瞭解很多,有67%的同學對我國的民族政策只瞭解一點,而且同學們表示在所瞭解的民族政策中所瞭解的民族政策中稍微熟悉一點的只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尊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對其他政策有所瞭解了沒有幾個。像爲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國家組織比較發達的地區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對口支援,加強橫向經濟聯繫政策:堅持因地制宜的政策,對於此類具體政策,同學們表示不瞭解,只是心裏存有一種國家爲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實行了一些政策這一概念,而對於具體的政策都不瞭解。

二: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現行民族政策的重視程度

據調查統計,73.3%的同學表示作爲當代大學生,覺得有必要了解我國民族政策,6.6%的同學表示沒有必要了解,擔任還有20%的同學持無所謂的態度。但是其中60%的同學都表示通過書本來了解我國民族政策,10%的同學是通過上網瞭解的,10%的同學是在與他人交談的過程中瞭解的,還有20%的同學是三種方式都有用到過的。

三: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現行民族政策有哪些認識

據調查統計,40%的同學認爲我國現行民族政策符合當前我國的國情,60%的同學認爲我國的民族政策還可以。43.3%的同學認爲我國現階段的民族政策對推動我國各民族共同繁榮與發展的作用很大。43.3%的同學認爲作用一般,還有13.3%的同學認爲毫無作用。13.3%的同學認爲在我國現行的民族政策下,民族關係的很融洽,73.3%的同學都認爲我國民族關係一般,13.3%的同學認爲關係很不融洽,而且70%同學都認爲我國族政策需要改革,10%的同學認爲不需要,20%的同學持隨便的態度。

根據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現行民族政策認識較多的是其給社會以及各民族的影響,其積極影響佔大部分比例。

四: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現行民族政策瞭解比較少的原因

根據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對我國民族政策鏈接很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大學生本身。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人對相關理論性的東西不很感興趣,多數同學趨向於動手方向的愛好,比如舉行和參加一些室外活動,而不是一些枯燥的理論研究。

2.學校因素。現在的大學校園裏正颳着學生就業風,能否保證學生順利就業是當前人們衡量大學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在大學裏面所開的課程更多的是側重於如何增強學生的技能,相反關於國家民族政策等政策性育被冷落乃至忽視掉。這樣本來就不怎麼喜歡理論性研究的學生們便輕視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相關政策的學習和理論的重要性。

3.社會原因。現在的社會是市場經濟型的社會着重於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強調利益的社會。發展經濟,解放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任務。所以走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能否被社會認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融入當前的社會,而融入社會的前提是要有一技之長,從而迫使很大一部分同學注重技能學習,而忽視了思想的修養。

4.政府因素。如同市場經濟一樣,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宣傳相關政策方面,政府依然是決策者。想政治教育與技能培訓相反,它不是今天學習明天便可獲得收入的,從而政府對國家民族政策宣傳力度不是很大,未免導致人們對其瞭解較少。

五:建議

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爲了促進社會的進步,加強各民族的共同繁榮促進做過統一大業的完成,要讓我國現行的民族政策深入大學生心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對於大學生本身說。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以及注重技能培訓外,多關心國家的時事政治以及歷史,多關心一下我國行民族政策,這既有利於擴寬我們的視野,也有利於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

2.對於學校。可以增加一些國家民族政策的課程,加大教育力度。另外可以開展一些民族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認識我國的民族政策。

3.對於政府。加強我國民族政策的宣傳力度,切實履行政策,然大家感受到我國民族政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發現政策就早我們身邊。

六:附錄,本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發出30份問卷,收回有效答卷30份。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3

前言

隨着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我和其他兩位同學一起組成一個團隊用問卷形式對西南政法大學的同學做了一個不完全的調查,問卷的問題極具代表性,對沒每一個大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調查內容:

一·大學生對就業形式的認知

就業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的。有絕大多數人對就業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很清楚的,75%的人認爲就業形式嚴峻,就業難。17%的人認爲形式正常。看來許多人對這問題沒有偏離現實。就業形式的嚴峻迫使大學生在大學裏努力的學習知識,嚴峻的形式也是大學生學習的壓力。所以,認清形勢將會幫助你更好就業。

二·就業的砝碼

問卷裏提到專業、學校、個人能力,什麼對就業的幫助最大。5%的人選擇了學校,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這樣不公平的現象,或許她的招聘廣告上寫道“只招211工程大學”。大學的名氣對就業確實有影響,但是進入名牌大學的人卻是少數啊。總體上來看,其他大學的就業率也不差。11%的人選擇了專業,社會上流傳“選好學校,還不如選個好專業”。專業對以後就業確實有影響,比如某大學的王牌專業,它的就業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業以後,經常會出現專業不對口。專業只是影響就業的一個因素。90%的人贊成個人能力纔是就業的最大砝碼。有了能力,無論走到那裏就有飯吃。但我個人認爲,你沒有那塊敲門磚,進不了那扇門,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資質,文憑。

三·怎麼樣就業

談到通過什麼方式就業,也不過這幾種方式:校方推薦、找關係、靠自己。這是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舉一個例子,但不是絕對的。一個農村的孩子大學裏學業平平,沒有被校方推薦就業,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業了。這就是許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15%的人認爲就業要靠父母和親戚,這是走向崗位的捷徑。81%的人憑自己的實力找工作,這是當下最普遍的現象了。什麼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學生爲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麼鮮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願意,憑自己的雙手肯定能夠爲自己謀得一席之位的。

四·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學生對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45%的人定位在1000~1500元/月,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麼大學生在社會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麼一點,這也是因爲就業難造成的問題。許多畢業的大學生認爲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運的啦,慌不擇路,什麼職業都可以,最緊要的是能夠有錢可賺啊。1500~3000元/月,這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還是有點難的啊!46%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就在這個層面,當她們出入社會後會發現許多現實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馳。合理的定位將會擴大大學生的就業面,就業的機會也會更多。

五·留守或外出

究竟在哪裏就業也困擾着很多大學生。選擇家鄉還是外地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家鄉,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裏有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家鄉工作的話,適應工作的速度肯定會很快,自己的親人也在那裏,可以提供很多幫助,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在異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於大學生可以開闊眼界,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弊在於,大學生對這裏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對氣候不適應,沒有親戚朋友,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面臨危險。59%的人選擇在家鄉就業,18%選擇在外地就業。看來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檢驗不僅侷限於家鄉,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裏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六·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越來越成爲當下流行。我們會在報子上看到某大學高材生賣豬肉,某大學生賣包子……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兩個,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是一石二鳥的舉動。一是緩減了大學生就業壓力,二是解決自己的就業的問題。59%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顯然很多人對就業也是有兩手準備。光靠企事業單位來吸收畢業大學生肯定是不夠的,如果還是一味的等着招聘的話,那好比在抹殺機會。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工作的渴望的結晶。

結論和建議

中國經濟體的壯大,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中國帶來了可觀的gdp,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大學生就壓苦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這不是一兩年的事了,是中國長期積累下的問題。經濟的壯大,對人力需求增多了,高科技的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走上了這座獨木橋,在激烈的競爭中失業。嚴峻的形式依然沒有改變,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

怎麼解決大學生就業苦難的問題呢?

教育體制需要改革,高校擴招是造成就業困難的問題之一。中國的高校擴招,生產出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大學生的價值也在不斷的貶值。高校只知道擴招、再擴招,收錢,還是收錢。他們有爲自己生產出的產品想過嗎?到底銷路怎麼樣啊?廁所裏的環衛也是大學生。高校理應制定出一套方案解決這個問題。

企業法人應該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離不開企業的,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大學生人才的。所以他們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係。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一大支柱。

只是靠外界因素是完全改變不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的。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主要因素,外因是次要因素。大學生只有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社會。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現在的就業形式多種多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自主創業、當村官……關鍵在於自己,轉變了就業觀念將會更有利於就業。

所以,提升自己,把握機會,就業就不再是難事。

附錄

大學生就業調查問卷

你們好,大學是一個充滿了夢想的地方,你們的夢想將在這裏插上翅膀翱翔天空。21世界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而社會對大學生人才的要求也在日趨變化。隨着中國的發展,經濟實力的增強,大學生的就業也出現了新的趨勢。在這裏,爲了更好的瞭解當代大學生對就業問題的看法,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問卷調查,以遍爲廣大學生求職時候提供更好的參考。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支持和合作,本問卷不對外公開,請謹慎填寫。

l請你填好自己的學院、專業和年級。

學院:專業:年級:

1·你認爲現在就業形勢如何?()

a。形勢嚴峻,就業難b。形勢正常c。形勢較好,就業容易d。不瞭解

75% 17% 0% 7%

2·你認爲在就業時,什麼最重要?()

a。專業b。學校c。個人能力d。其它_________

11% 5% 91% 4%(實踐經驗)

3·你會通過以下哪種方式找工作?()

a。憑自己的實力b。靠父母及親朋好友的關係c。其他

81% 15% 11%

4·就你的瞭解,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初期月薪是多少?()

a。 1000以下b。1000—1500 c。1500—3000 d。3000以上

8% 45% 46% 9%

5·如果專業不對口,你會選擇跳槽嗎?()

a。會b。不會c。不知道

48% 27% 23%

6·你有選擇第二專業嗎,或則準備選?你認爲重要嗎?()

a。有,非常重要b。有,但不怎麼重要c。沒有,重要d。沒有,不重要

35% 18% 26% 22%

7·你希望在那裏就業?()

a.家鄉b。外地

59% 18%

8·你更願意進入下列哪個單位工作?()

a。國企b。國家政府機關c。事業單位

17% 54% 28%

9·你想過自主創業嗎?()

a。是b。否

59% 40%

10·談談你對就業的看法?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4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響,社會上魚龍混雜的性文化氾濫,傳統的愛情觀、兩性觀、婚姻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懷疑。高等學校作爲一個小社會,也受到了這種思潮的影響,對於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的影響尤爲突出。有人曾就“大學裏是否可以談戀愛”這一問題對某校600餘名學生做過問卷調查,對這一問題持肯定態度者達82%,有的大學生認爲大學裏要麼去考研,要麼去談戀愛,更有甚者認爲大學期間如果不談戀愛,大學就等於白上了。由此可見,大學生可以談情說愛已經得到同學們的廣泛認同。誠然,愛情作爲人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與青春一同到來,二十歲左右的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花季,青春的激情使大學生充滿了對於愛情的嚮往與追求,希望瞭解異性和被異性瞭解。實際上,早在中學時期,他們就朦朦朧朧地產生了對愛情的憧憬,只不過在升學的壓力、父母師長的嚴格管束下,在一定程度上被理性約束了起來。一旦進入大學,家庭的約束力度陡然降低,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迅速增加,又面臨着一個相對寬鬆和自由的環境,“愛情”便如猛然衝開了閘門的洪水一般四處瀰漫。

一、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

既然大學生談戀愛已經成爲不爭的事實,那麼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是怎樣的呢?我們認爲,當代大學生談戀愛有以下兩種不同的觀點:(一)對待戀愛比較認真,認爲戀愛應以感情爲基礎,他們一般心理較成熟,有一定的責任心,彼此比較瞭解,戀愛是在朋友的基礎上,互幫互助、日久生情而建立的。因而這種戀愛比較穩固、持續,對戀愛雙方的學業影響也不大,一定程度上對學習還能產生促進作用。這種戀愛即使破裂了,對彼此的傷害也不是很大,做不成戀人還可做朋友嘛!因而這種戀愛觀是值得肯定的。(二)對待戀愛態度不認真,不是真心的。這類大學生認爲談戀愛就是爲了玩一玩,爲了滿足各種慾望。他們基本上沒什麼責任心,戀愛雙方彼此不甚瞭解,也沒什麼感情基礎,因而這種戀愛是短暫的,當然戀愛導致的結果是不愉快的,甚至是可怕的。一旦雙方感情破裂,戀愛關係結束,男女雙方便反目成仇,很少有還繼續做朋友的。這種戀愛關係的破裂對雙方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一般來說,對女性的傷害更大。女性由於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受到傷害,便覺得受不了,產生消極反應,有的從此看破紅塵,覺得幹什麼都沒有意義;有的精神失常,導致精神病;還有的乾脆以身殉情,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凡此種種,在各高校屢屢發生。既然這種戀愛觀會產生如此不良、甚至嚴重的後果,那麼我們就很有必要分析這種戀愛觀產生的原因。

二、錯誤戀愛觀原因分析

愛情作爲人類所擁有的共同精神財富,對於每個個體來說,都是無私的、公正的。但是實際上人們對愛情的獲得程度、體驗和方式是不一樣的,這與個體自身的素質、知識修養、能力等方面有關,並受到各自的戀愛觀的制約。戀愛觀由戀愛的原因、動機來決定。上述錯誤的戀愛觀產生的原因,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失去奮鬥目標與前進的動力進入了高等學府,有些學生新的理想尚未建立起來,出現了理想真空地帶,表現爲混日子,得過且過。有位學生坦言:“進入大學以來,我的思想很消極,什麼目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彷彿人生一點意義都沒有,頭腦一片空白。”這一表白,反映了很多大學生的心中苦悶,缺少學習動力、目標,於是轉到談情說愛,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二)好奇,存在試一試的想法大學生處於青春期中後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於成熟,精力充沛、渴望交往異性,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到具體體現。(三)排解孤獨、寂寞校園文化生活單調,課餘生活枯燥乏味,三點一線連成了每天的全部,再加上家庭的干預與影響較中學時大爲減弱,對同學之間的人際關係適應性較差,以至感到孤獨、無聊、空虛、寂寞,一些學生爲了釋放多餘的精力、尋求精神快慰而談戀愛。(四)追求性刺激當前社會上格調低下的性文化氾濫,尤其是隨着網絡的發展,網上的世界正處於無柵欄狀態,黃色的信息隨處可看;另外,大學生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響,影響了部分大學生的兩性觀,追求感官刺激作爲與異性交往的原因與目的。有些大學生甚至認爲“性這種生理需要,同人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1(五)攀比心理作祟有些大學生談戀愛純粹是從衆心理、攀比心理做祟的結果,看到別人出雙入對,心裏難以保持平衡,隨大流,趕緊找一個,以滿足虛榮心。(六)爲以後的人生積累經驗有的大學生認爲,“大學裏談戀愛,如同種試驗田,取點兒第一手經驗,爲以後成熟的愛情打基礎”。2對戀愛的態度,“就在半夢半醒之間,我們忘了還有明天”、“跟着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等港臺流行歌曲總是在校園裏經久不衰,格外受到大學生的青睞,不知是這些流行歌曲影響了大學生的戀愛觀,還是大學生的戀愛觀在流行歌曲中尋找到了共鳴,不問結果,只問過程,已成了他們獲取愛情的真實寫照。

三、對策建議

如今,對於大學生談戀愛現象,許多高校採取不禁止、不引導的消極不作爲態度,這是不正確的。因爲大學生談戀愛的動機、目的不盡相同,錯誤的戀愛觀對大學生是相當有害的,因此,高校裏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應以積極的態度,在明晰了大學生錯誤的戀愛觀產生的原因的基礎上,積極疏導大學生感情困惑,引導學生端正學習、事業與愛情之間的關係,建立正確的戀愛觀。我認爲重點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的職能就是通過一定的物質環境和精神氛圍,使生活在其中的每個成員都有意無意地在思想觀念、心理因素、行爲準則、價值取向等方面與現實文化發生認同,從而實現對人的精神、心靈、性格的塑造。我們要改變以往校園文化單純滿足學生的娛樂、豐富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的狀況,這些只是低層次的功能。要使大學生通過參加校園文化活動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賦予大學生先進的文化意識,長期潛移默化的薰陶,使學生不自覺地形成這種文化意識和文化品格。當前,校園裏中西文化在交流中碰撞,許多西方思想觀念——諸如性解放、遊戲人生等使學生陷入價值的迷霧,甚至誤導學生的行爲。這就要求學校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撥開迷霧,滿足學生思想要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也是校園文化的高層次需求。(二)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心理學家提出:大學生所處的青春期後期,重量發育的機體結構、形態和機能都已相當於成人水平,但從心理髮育的水平看,大學生的心理雖正快速趨於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尚處於“半生半熟”的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從兩方面入手:(1)加強青春期教育。由於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人們羞於談性,父母對子女更是竭力迴避談論性,學校也不開生理衛生課,即使開也往往一帶而過,致使大學生缺乏生理衛生的起碼知識,雖然一隻腳已經跨進了高等學府的門,但另一隻腳卻在矇昧和無知的道路上跋涉。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後期,性意識成熟,渴望交往異性,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充沛的精力,同時也存在性審美和性道德意識薄弱,還不能帶着批判的觀點去欣賞影視、書刊廣告、畫冊等作品,很可能經不起性愛鏡頭的誘惑,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去模仿,導致性道德淪喪、性違法犯罪。對此,教育工作者不能迴避,最好是由思想教育工作者會同校醫,把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學生不再覺得神祕、好奇。(2)重視心理諮詢。大學生心理困惑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愛情的煩惱,如果避開不談沒有心理輔導員來疏導,若不能得到及時清理、舒緩,這種困惑就會越積越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正常發展。(三)幫助學生確立大學階段的目標目標是人們活動所追求的預期結果,是激發人的積極性使之產生自學行爲的必要前提。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力量、沒有積極性,也就難以步入成功的殿堂。剛進入大學的學生,高中時期的奮鬥目標已變成現實,新目標又未建立,不少學生感到茫然、空虛,進入“動力真空帶”或稱“理想間歇期。”這就需要教育者儘快幫助學生樹立新的奮鬥目標。什麼樣的目標才能轉化爲學生的動力呢?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爲:目標對人的行爲有激勵力量,而激勵力量的大小取決於目標對個人生活的意義和目標實現的難度兩個因素。根據目標對人的行爲影響的這兩個特點,教育者應該幫助正在被空虛、無聊困擾着的同學,判定一個這樣的目標,即經過努力能夠實現的、對自己生活有意義的目標,從而戰勝空虛、無聊。(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愛情的內涵和外延學生往往以爲愛情是異性之間的純粹的情感,這是片面的理解。學校應利用課堂教育或其它形式的活動,向學生明晰愛情的內涵與外延。倫理學認爲:所謂愛情,是指在一定社會經濟文化狀態下,男女雙方以共同的生活理想爲基礎,以平等的互愛和自願承擔相應義務爲前提,以渴求結成終生伴侶爲目標,按一定道德標準自主地結成的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會關係。換言之,愛情有四個構成要素:只能在異性之間、它是發自內心的真摯愛慕、希望通過結婚完成雙方的永久的結合,它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強烈社會責任。只有正確地、全面地理解了愛情,大學生纔有可能找到真正的情感寄託。(五)進行性倫理道德教育教育者應對學生進行傳統道德觀與西方性道德觀的分析,通過對比、分析、瞭解,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性道德觀,明確什麼樣的性意識,性行爲是符合我國社會道德標準的。

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報告15

一、 摘要

通過對1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預測出武漢市大學生網購的相關數據,然後進行分析,得出調查結果。根據結果分析出網購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具體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二、引言

調查背景: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藉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爲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爲基礎的新經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爲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網上購物的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涌現。網絡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着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由於大學生接觸網絡比較多,所以我們對大學生網上購物進行調查。

調查目的: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調查,以便了解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情況與需要,及網購這個快速發展的新型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能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便這個行業更好的發展,也便於我們的生活。同時,進行此次調查網絡購物作爲一種新興的信息載體,近幾年在大學裏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

1、調查計劃

調查內容:大學生網購相關情況

調查地點: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調查方法:校園內隨機調查方法

調查時間:20xx年6月18日—21日

時間安排:星期六(18日)發放調查問卷表

星期天(19日)發放調查問卷表

星期一(20日)整理分析調查問卷結果

星期二(21日)撰寫調查報告總結

撰寫日期:20xx年6月21日

樣本數量:100份

樣本情況:武漢市在校大學生

調查人員: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1班 魏明星

報告撰寫:魏明星

三、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

大學生網購的原因分析

通過我們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購買方便,節約時間;其次是:價格便宜;然後是:商品比較齊全;最後:款式新穎,看到別人

1、買,自己想買,還有其他的

注:通過上表得知: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購買方便,節約時間和價格便宜,其他詳見於表。

2、大學生網購產品類型分析

從我們的《大學生網購問卷調查表》的問卷分析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通常在網上購買的產品類型。不管男女,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選擇了服飾類的,其次是有一部分的女生選擇的化妝品、護膚品和一些男生選擇的文體用品;當然還有一些同學選的是點卡等其他的選項。

注: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產品是服飾類

3、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情況分析

消費的金額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決定,而大學生並沒有實際的收入,所以一般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

注: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普遍比較低,主要集中在30元—60元和60元—100元,男女生相比,在100—200元之間和200元以上,這兩檔男生的消費金額高於女生。

4、大學生網購經歷分析

隨着互聯網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網購的次數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大學生,在校大學生基板上都有網購的經歷。

5、大學生對於導購的網站或是網購的建議分析

1、售後服務有待加強

2、保證產品質量

3、提高物流的及時性

4、提高產品真實性,完善其網站功能

5、豐富產品的種類款式,增加創意

6、商品圖片實物要一致

7、降低運費

8、服務態度有待加強

9、對商品的介紹說明能更詳細一些

10、誠信生意

6、大學生對於網購商品的滿意程度

注:大學生對於網購的商品滿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滿意”這兩項,也有少部分同學表示“很滿意”和“不滿意”;沒有人選擇“很不滿意”。

四、調查總結

大學生網購調查總結分析

從問卷調查報告中得出:雖然現在大學生網上購物已經越來越頻繁,但仍存在着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就比如說,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金額狀況:在30元以下佔了11%,在30元—60元之間佔了39%,60—100元之間佔了31%,100—200元之間只佔了11%,200元以上只佔了8%。從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網購的消費基本集中於30元—60元之間和60—100元之間這兩檔,這就說明大學生網上購物的消費金額還是比較低的,對於網上的商品還是有一些顧慮的,總得來說環視對網上的商品持不放心的態度。大學生普遍認爲網上的商品圖片和實物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爲網上購買的商品質量得不到保障。爲了增加購買者的消費金額,作爲銷售商應該以誠信爲原則,不要過度美化商品圖片,免得讓購買者產生錯誤的判斷,以真實的面目出現在大家的面前。還有就是要提高商品的質量,真正做到嫵媚價廉,讓利給顧客。最後,要堅決杜絕以假當真的現象出現,打擊假冒僞劣的商品。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對於網上購物的滿意程度都集中在“一般”和“不滿意”這兩個。對於網購表示不滿意的同學都認爲:網購的售後服務差;商品得不到保障,物流不夠及時,購買的商品一拖再拖,遲遲不能收到;還有些是因爲之前在網購過程中受過騙,對網購失去了信心,甚至於不信任。針對這些問題,經營商應該加強售貨服務,讓顧客買的放心,用的舒心;提高物流的及時性,讓顧客切實的感覺到網購的方便;經營商還需要合法經營,打擊違法行爲。還有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加強防範意識,適度及時的補充基本的網購知識,對網購這個新興的行業要有信心。國家有關部門也應該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範這個新行業的秩序,來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依次來增加消費者的信心。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同學認爲網購還是比較不錯的:覺得網上的商品比市面上的商品更便宜;款式更全,更加新穎;還有商品的種類比較多,選擇多等等優點,他們也切實的從中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認爲網購確實是給他們帶了方便和快捷,爲他們節省時間和消費。

通過本次的調查,我們從問卷調查報告的數據等信息中整理分析得出:總體來說,大學生對網購的商品還是比較滿意的。普遍認爲,購買比較方便,能節約時間;價格比市面商品的價格低,樣式等比較齊全。當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就比如說,圖片跟實物相差很多,質量得不到保障,售後服務、態度等都有待改善。

通過調查分析,從全方面來講,網購這個行業還是比較有前景的,相信隨着這個行業的繼續發展,一些不足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少的,會朝着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學生網購會越來越頻繁,也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所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