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學生調查報告錦集6篇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調查報告錦集6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爲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爲21世紀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目前,我國正在調整、改革課程體系和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英語教材的改編更注重了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能力,因此,新教學大綱增加了一定的詞彙,交際用語、語法、泛聽、泛讀等。教學內容的增多,必定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象我們這樣的鄉、鎮中學更爲明顯,作爲一個教師,應如何面對這些困難,幫助學生學好英語,提高教學質量?我想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近幾年來學習英語已經成爲社會的熱潮,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的學習,似乎已把學習英語認爲是孩子成材的必須選擇,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去學習英語,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卻是拿到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在畢業以後能夠找到自己機合適的工作,從而爲衣食住行不在煩惱。在他們的眼力證書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自己真正的實力。

高中時的學生們是爲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而刻苦學習英語,尋求的僅僅是分數上的自我安慰,而英語對他們來說實際上仍然是那麼的遙遠,作爲當代的大學生,已經學習了近七八年的英語,卻不能講出一口流利的口語,這是不足爲怪的。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早已經爲他們現在的自己的啞巴英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們學習英語從來都是默默無聞的,強行背記語法,做對沒一道題是真正的目的。而卻忽視了口語的練習。

看到別人說英語的時候,羨慕不已。認爲自己不是那塊材料,進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從此一蹶不振。有的還很有信心,花費鉅額去報什麼英語四六級培訓班,雅思班,傾聽專家講座等等。最終還是徒勞。就哈爾濱市的各所高校來說吧,每年報英語等級的人很多,但過去的人很少,而且過者完全靠自己能力的也不佔多數,買題,買答案,作弊等不良行爲經常出現。

利用這個假期我報了李陽瘋狂英語培訓班,感覺受益非淺。才真正的發現英語是說出來的,並不是做大量的題才能提高你的口語的,在哈爾濱鴻博外國語學校我真正找到了學習英語的激情,在哈爾濱鴻博外國語學校寒假裏的十二天,對英語的學習又有了新的認識,學好一樣東西是不難的,這不僅需要堅強的毅力,同時合理的方法更始是不可缺少的。探討英語學習,爲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爲21世紀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適應新會的發展,英語這門學科尤其重要,但學生又很難學好它,因此,我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存在的問題,提高几點探討性建議,幫助作爲學生的我們學好英語。

一、要讓學生提高學習認識,培養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要讓學生樹立學英語的信心;

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輔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五、要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作爲當代英語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認識讀呢?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濃厚的興趣可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激發起他們強大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學習,七年級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興趣很高,但穩定性較差,一遇到困難就容易喪失興趣。比如,國中學生隨着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的增大,內容的增多,有的同學逐漸感到學英語吃力,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漸消失,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產生厭學的傾向,甚至有的同學放棄學英語,因此,到了八年級、九年級時兩極分化的現象相當嚴重。爲了培養學生學外語的興趣,教師必須做到:第一,讓學生明確外語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遠大志向,幫助他們形成明確而強烈的學習動機。第二,教師必須採用啓發式教學,直觀教學,打破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英語和要表達的事物直接聯繫,讓學生直接理解,直接記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因此,教師課堂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一堂生動而有趣的課,可使得學生興趣濃厚,注重力集中,並容易接受、記憶。反之,一堂枯糟無味的課,會使學生興趣低落,達不到預定的效果,因此,學生的興趣與教師的課堂是密不可分的。第二,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以說,教師是學生的偶像,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一般來說,一個學生如果喜歡你這個老師,他(她)就很有可能會喜歡你所教的這門課。如果你天天罵他們,懲罰他們,而不從正確教育,不鼓勵他們,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會導致學生厭煩這個老師,厭煩你的這門功課,從而大大地削減了他們的積極性。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高超的教學技巧,熱愛學生的教師往往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而融洽的師生關係又能進一步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讓學生樹立學英語的信心

要想學好外語,除了有濃厚的興趣外,還得有堅強的決心和高度的自信心。“學者須先立志,無志則不能學”。學生一旦有了自信心,他們就能克服困難,滿懷熱情投入到學生中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生成功的學熬。

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這種現象,學生到了高中以後,還要老師反覆領讀單詞,並要老師逐句把課文譯成漢語,不少學生只會認讀課文,而對課文難易程度相當的閱讀材料,則看不懂或閱讀速度很慢,很多學生可以背不少句型和語法規則,但在說和寫英語時卻錯誤百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我們教師沒有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獨立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習慣。要想學習好,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課前主動預習,上課專心聽講,勤於動腦,善於思考,認真作筆記,大膽提問,積極回答問題,課後主動複習,善於歸納和總結,碰到問題要先動腦思考,然後使用工具書,要不恥下問。學單詞要知其音,明其形,懂其義,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說時要膽大皮厚,不怕出錯,不怕恥笑;讀時要大聲朗讀並注意語音語調;寫時要真實地寫,初學時可仿寫,模似寫。另外,還要養成按時完成作業,勤用工具書,科學利用時間等好習慣。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摘 要】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畢業生就業率持續走低,就業問題已經成爲大學生畢業的一大難題。應屆畢業生難就業問題存在多方面原因:大學生自身原因、社會原因等。要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大學生自身素養的不斷提高,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完善自身能力,爲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就業;薪金;社會地位;素養

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之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生在畢業後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爲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就業難既有社會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事關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大學生共同的努力。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大學生自身原因

在這個大學就業精英走向大衆化的社會,大部分大學生仍然保持自身的優越感,在擇業時考慮較多的是薪酬自我提升空間、工作時間、工作地點、薪金等因素,而在自身能力、自我價值等方面考慮的不夠,導致大學生職業和就業觀念取向不合時宜,最終導致就業困難。

2. 薪金要求較高。部分大學生對自身能力認識不足,盲目羨慕高工資、高福利。選擇崗位的時候缺乏對自己的清晰定位、目標性不明確更多關注的是薪金的高低、工作環境好壞,而忽視了升職空間、未來前景、自我價值實現等因素,導致工作一段時間後缺乏動力與目標,出現怠工以及跳槽等現象。

3. 目光較高,缺乏吃苦耐勞精神。部分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高,適應社會能力較差,難以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在挑選崗位時,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不願意從基層做起,缺乏吃苦精神。一些大學生在學校裏只滿足所學課程,缺乏廣博的知識積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之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在應聘場合緊張、膽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從而錯過了許多工作機會。

(二)社會原因

1. 高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利於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有些高校對就業工作不夠重視,就業工作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就業指導未能貫穿大學四年,僅僅是畢業前的一種介紹形式,與社會脫節。“調查顯示,非常需要職業指導的大學畢業生對本校就業指導機構的瞭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瞭解和比較瞭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學校有這樣的機構。”這說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 戶口成爲就業的絆腳石。目前畢業生自主擇業已經成爲主流,然而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對大學生就業造成困難。許多大學生在找工作中都遇到過“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經歷,由於沒有當地戶口,很多大學生與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

3. 社會輿論導向。現在很多家長及企業對軟件、金融等行業盲目追風,而對農業、林業、養殖業不甚重視,導致大量農業類院校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後不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相反走向銷售等行業,導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是有多種因素造成的,要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必須調動多種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

(一)大學生自我素質的提高

首先,大學生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摒棄“天之驕子”的想法,從基層工作做起,從現實出發尋找自己的就業出路。其次,在如今就業競爭激烈的社會,大學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掌握過硬的本領,才能在就業大超中佔據主動地位。

(二)高校改革

高校應該根據市場需求,合理進行學科設置,並調整就業結構,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走向。另外,要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將就業指導工作做到實處。整體提高就業隊伍的素質,定期對就業隊伍專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並吸納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教師充實到就業指導隊伍中。

(三)政府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起推動作用

首先,從政策法規入手,完善就業體系。各級政府應該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保證大學生的合法權益。不斷完善就業政策,消除職業歧視,規劃就業市場。其次,加強宏觀調控,促進人才流動。應該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西部,投身基層就業,鍛鍊才幹。同時,有針對性的組織各種培訓吧,加強就業指導,提高失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相信通過大學生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一定可以妥善解決,大學生一定可以實現充分就業。大學生作爲國家的後備軍,一定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大學生都開始面對現實,走向社會。打工無疑是很好的途徑,甚至在校園內形成潮流。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觀念變化。觀念的變化帶來的各種現象則值得我們關注。

89%的老師和家長支持大學生假期打工,他們認爲大學生通過打工不僅可以鍛鍊適應社會的能力,還可以讓課本知識得到實踐。僅有11%的家長和老師不支持孩子平時打工,他們認爲那樣會耽誤孩子的學業。有78%的人認爲大學生打工是爲了鍛鍊自己,17%的學生認爲打工是爲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也減輕自己的壓力,有5%的老師和家長認爲大學生打工是爲滿足自己的個人慾望。

在打工時是自己找還是通過中介機構?有的同學是通過中介機構的,他們認爲中介還是比較可靠的,雖然收費有點貴,最終還是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不要被一些中介矇蔽,要慎重。有的是自己在外面貼傳單,自己宣傳,效果也挺好的,

打工受騙:

騙財

一:中介詐騙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機構,抓住了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掙錢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額的中介費卻不履行合同,不及時地爲大學生們找到合適的工作。

二:亂收押金 有些用人單位聲稱爲了方便管理,嚮應聘者收取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保證金,並許諾工作結束後退還,然而工作結束時大學生只能領到工資,保證金卻不見了蹤影。

三:直銷、傳銷本來是以銷售人員的名義上崗工作,公司卻讓應聘者如法炮製去哄騙他人,騙力:

一:剋扣工資

二:網上欺騙有的在網上發佈信息,要求應聘者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譯、創作等。然而學生從網上把內容發過去之後,就會被告之不能採用,其實他們已經利用了學生們的信息或智力資源,但是在網上很難取證。

騙色: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學生身上,利用大學生社會經驗少、輕易相信人的弱點,進行犯罪活動。

規範 打工問題: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社會上打工兼職的在校大學生一旦合法權益被侵害,勞動監察部門一般情況下不接受其維權投訴,大學生要維權,只能上法庭打官司。但昂貴訴訟費用、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往往令貧寒學子望而卻步。

在校大學生打工維權難是一個普遍性問題,癥結之一在於現行《勞動法》並未將在校大學生包括在調整範圍內,在校大學生只能通過法律訴訟來維權。一般情況下,大學生所要爭取的不過幾百上千元錢,但訴訟成本可能高達好幾千元。,並且還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打官司打不起,只好忍氣吞聲。但他們的合法權益如何來維護呢?四川大學法學院教師、法學博士莫小雨認爲,解決在校大學生打工維權難,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制度保障,對現行《勞動法》進行修改,把在校學生包括進其調整範圍,切實降低他們的維權成本,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此外,一是政府加大力度宣傳勞動法律法規;二是假期到來之前,高校讓大學生們掌握相關知識以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三是工商等職能部門在企業辦理或換髮相關證照時,通過培訓或簽訂責任書等形式,督促其遵守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必要時將這一內容作爲市場準入門檻。

對大學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

一、打工不能放棄學業。大學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學生,因此我們在處理打工和學習時,應以學習爲主,打工爲輔。

二、打工要爲能動而不爲利動。掙錢確實也是打工的一個目的,但這不應該只是唯一目的。對大學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會能力,這無疑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但打工最好能與自己所學專業的有關工作結合。

三、打工應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質。打工其實也具有很大的冒險性,在良莠不齊的社會大染缸裏,必須有一雙洞察社會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線,提防一些居心險惡的人。

大一、大二做家教固然可以,大三、大四仍然做家教,就不太適宜了。一般來說,大學生們開始大學生活以後,最優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經濟獨立。尤其是到外地讀書的同學,經濟獨立是人格獨立的基礎。所以,大一、大二做一些有穩定收入的工作,是相當必要的。

在這些有益的工作穩固之後,就應該尋找更爲有效的兼職工作,爲走上社會或者是進一步深造做好實踐準備。學習傳播的學生適當在媒體單位兼職,學習電腦技術的搞一些小編程,學習外語的做適當的翻譯、導遊工作。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對學習、對生活、對深造都有極大的益處。既提高了打工的效率和效益,又使大學生從勞動者,轉變成了社會的新興創造者。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在前不久舉行的一場畢業生雙選會上,某單位的招聘臺前一下子擠來了個人,但其中只有人是求職者,另外人都是“參謀”——求職者的爺爺、奶奶和父母。對於類似現象,有社會學家指出,中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正大規模地步入社會,他們的就業體現出不同的特點,應該引起高校和社會的重視。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年來,獨生子女的數量與日俱增,逐漸成爲一個龐大的社會羣體。由於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備受寵愛,心理較脆弱,承受職場挫折與失敗壓力的能力相對較弱,在初次步入職場時,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

  應聘:全家總動員

楊強是南寧某高校屆畢業生,是家中的獨苗。從今年月開始,爲了幫助楊強找工作,他的父親特地從江西趕到南寧,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住下,準備打一場“就業持久戰”。對於這樣做的理由,楊強父親的解釋是“兒子還小,面對五花八門的招聘單位,不懂如何辨別真僞”。

月下旬,廣西人才市場專門舉辦了一場南博人才交流會。筆者看到,楊強的父親邊看邊講,儼然一位解說員,每走到一個招聘單位前,他都要先對該單位的崗位、薪金水平和發展前景進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再決定是否同意楊強投遞簡歷。當看到楊強遞過簡歷後老半天支支吾吾、不善言辭時,楊強的父親連忙“挺身而出”,協助兒子……

在今年廣西全區首屆人才交流會上,筆者看到這樣“動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開在房地產公司的招聘臺前同時排隊,而女兒卻悠閒地坐在後面一條長凳上無所事事,待快輪到遞送簡歷時,女兒纔有些不耐煩地將其父母替換下來,嘴裏還嘟噥着“真麻煩!”。

當筆者詢問“爲什麼不讓女兒自己排隊?”時,女孩的母親不以爲然:“女兒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書,畢業找工作還要飽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應當替她分擔。”

這樣的現象在招聘會場上並不鮮見。一家長對記者說,之所以要跟着孩子來招聘會,是因爲怕孩子“稀裏糊塗,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親自上陣“心裏會踏實許多”。對於要選擇哪一家單位,一般會全家人反覆推敲,他們討論的內容包括單位的工作地點、工作的穩定性、工資待遇及發展空間等等。

  心態:對未來霧裏看花

那麼,獨生子女的就業心態如何呢?請看廣西大學學生會的一項調查:多名獨生子女中,有近七成的人對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普遍認爲用人單位對於工作經驗、學歷的要求過於苛刻,並且薪水達不到自己的預期設想;相當一部分學生希望找一個離家近、工作相對穩定的單位;在調查中,幾乎沒有獨生子女有自己獨立創業的想法。

調查顯示,獨生子女普遍不能準確客觀地爲自己定位,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氣質、性格、興趣以及職業能力並不瞭解,自我評價偏高。另外,他們對職業和社會的瞭解存在很大侷限性和片面性,把就業前景想象得過於美好或過於艱難,直接導致期望過高或畏縮不前。而且,他們比較注重經濟利益,擇業時往往把經濟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調查還反映出獨生子女就業的一些矛盾心理。許多學生對自我缺乏正確的分析,不考慮所選單位是否適合,而是盲目攀比,還有的同學想找一份“比較好聽的工作”。不少獨生子女寄希望於父母長輩的社會關係,眼高手低,“這山望着那山高”。還有的獨生子女因專業技能、專業知識不紮實等種種原因,沒有信心向用人單位展現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採訪中我們發現,即將踏入社會的獨生子女普遍有一種危機感,他們認爲社會競爭太激烈,人際關係太複雜,自己難以適應。許多人選擇讀研或出國留學以爭取一個緩衝期,有的甚至不願意捲入激烈的競爭中,寧可選擇成爲一族。

針對獨生子女羣體的職業心態,廣西大學招生就業辦負責人說,作爲大學生的獨生子女,一直囿於校園生活,經歷簡單,沒有經受過挫折考驗,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一旦遭遇挫折,則感到失落、悲觀、失望,對未來失去信心。近年來,學校一直致力於學生的就業指導,從信息來源、聯繫工作、出面調節到心理輔導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細緻的工作,以便獨生子女在畢業找工作時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樣可以充滿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臨擇業就業,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有極大的心理壓力,表現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強的依賴性。

  競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林明是廣西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去年通過自己聯繫實習,最後被北海某公司聘用。如今林明已是公司的技術骨幹,他感覺公司員工熱情,氣氛活躍,工作中學有所用,很滿意現在的狀態。現在他正準備考託福,出國讀碩士,拿到學位再回國發展。

今年歲的小敏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英語專業,年畢業的她雖然只有兩年的“工齡”,卻已經跳了兩次槽。令她感到自豪的是兩份工作都是她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很累,老是加班加點,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而且和我的專業沒有一點聯繫,所以幹了一年,我就不幹了。剛開始工作時,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被上司批評一兩句,心裏會難受好幾天,還經常落淚。不過,現在已經完全適應和改變了。所以我覺得獨生子女的適應能力並不差。”

李彤是年湖南大學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投簡歷謀得深圳某酒店財務部會計一職。在該酒店工作年的李彤也有跳槽的打算,她說:“工資不太高,主要是覺得自己沒太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想跳槽去外企。我最大的心願是找份好工作,買套大房子,接父母同住,只要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比什麼都快樂。”

  擇業:揚長避短天地寬

很多家長對子女擇業不放心,但是有父母“親自把關”是不是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國凱房地產公司的負責人說,用人單位看重的是求職者的人品、學歷和經驗。獨生子女們連找工作都要父母親陪同,甚至幫忙查資料、填寫表格,這不能不讓人懷疑他們的獨立能力。

對此,社會心理學專家認爲,獨生子女有其特定的成長環境和空間,可以說是社會的特殊羣體,在他們開始步入社會的時候,需要大家的關注和引導。一般來說,受過高等教育的獨生子女經過幾年大學集體生活的磨鍊,已經具有一定的自理和交際能力。但他們在工作中的刻苦和創新精神相對弱些,需要用人單位的培養,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潛能。

正如一位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提出的那樣——“愛比維生素還重要”。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家長對“獨苗”教育比較重視,所以一般而言獨生子女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同時,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在愛的陽光中成長,個性發展健全,多數獨生子女性格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想。可以說,在就業擇業的過程中,只要善於揚長避短,獨生子女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他們是有獨立見解的一代,他們是平等意識、法律意識、環保意識很強的一代,也是市場經濟觀念很強的一代。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隨着大學生獨立意識增強、自由支配的課餘時間逐漸增多,大學生對課餘生活的時間安排與利用方面呈現了多樣化的趨勢。而大學生健康、高雅、有益的休閒, 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健康成長, 更關係到整個社會羣體的休閒選擇和價值取向。休閒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它直接或間接影響着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選擇,從而影響着他們的行爲方式和對社會的態度, 反映出其對生命意義的領悟,因此我們對此展開了調查。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目的在於通過此次調查瞭解大學生如何利用課餘時間以及他們對課餘休閒生活所持的態度和阻礙學生選擇休閒方式的因素有哪些,爲解決大學生休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爲同學們選擇更好的休閒生活提供一個依據。

(三)研究內容:

1.問卷設計

問卷分別設計了性別、年紀、主要的休閒方式、休閒活動的目的、休閒活動的影響因素、休閒活動對自己的影響因素、休閒娛樂的頻率、覺得自己的課餘時間是否足夠等問題。

2.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大學生

(2)問卷發放和回收過程。問卷通過互聯網發放及回收。

(3)研究方法。課題問卷統計方式採取數據與總調查人數百分比的方式,以及分類統計方式。

  二、關於大學生休閒方式的概述

對於休閒這個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一般認爲休閒是人們擺脫生產勞動後的自由時間和自由活動,從語義上講,漢語中的休閒包含兩層含義:休,停止勞動,休假,休息;閒,閒適,悠閒的狀態。

大學生休閒活動是指大學生在大學求學時期,在閒暇時間裏所從事的除了完成作業、個人事務及滿足生理需求的各種活動。我們對大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現在的大學生休閒行爲總體特徵表現爲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從衆性與時尚性(這一點在女性大學生中表現得尤爲突出)。大學生休閒方式大致可分爲以下幾種類型:

1.延伸性學習活動

學習專業性知識,閱讀課外書籍,進行科學實驗,參加輔導班與培訓班、選修課、學術專題講座、座談會、研討會、參觀藝術展及博物館等。部分大學生繼續從事與專業學習有關的活動,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文化素質,提升未來就業的競爭力。

2社會實踐活動

家政服務、勤工儉學、公益活動、公司兼職等。這類活動已經不再僅僅是家庭困難的

學生所爲,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通過此種活動,熟悉社會、追求獨立、拓展能力,爲未來人生髮展奠定基礎。

3娛樂休養活動

戶外漫步、逛公園、旅遊、野炊、跳舞、唱卡拉OK、觀賞影視等。在閒適與輕鬆中,大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與舒展,人際關係更加融洽,陶冶情操。

4體育健身活動

球類活動、舞蹈、體操、武術、氣功、滑翔、衝浪、蹦極與美容等。體育休閒與大學生的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的個性相吻合,受到普遍青睞。在體育休閒活動中,大學生能夠展現活力,結交朋友,強身健體,平衡心態,迴歸自然。

5社團活動

由各種大學生社團組織,主要有文化、運動、科技、藝術和社會交往等活動。這類活動能夠提供一種有益的環境和氛圍,激發大學生創造力,開發大學生潛能,讓大學生自由意志得到發揮,不斷超越自我。

6消極活動

睡覺、侃大山、打牌、逛街、沉迷網絡、看黃碟、酗酒、放縱自我、甚至違法犯罪等。這部分學生對休閒時間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跟着感覺走,從事休閒活動只是爲了消磨過多的閒暇時間與過剩的精力。

不同的休閒方式有着不同的結果。科學文明的休閒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能量的儲存和釋放,它包括對智能、體能的調節和生理、心理機能的鍛鍊。相反,不科學,不合理的休閒方式,則會影響自身的學業和加重身體負擔,影響身體健康。因此,我們倡導健康積極的休閒方式。

大學生的休閒方式,精彩紛呈,現代大學生熱衷於上網,看書,聽音樂,看電影或電視等室內活動亦或是旅遊等戶外活動。

休閒活動的有多種,如何進行休閒活動,也是當代大學生當前面臨的問題。合理規劃休閒活動,需要大學生充分認識休閒。

  三、大學生課餘時間休閒方式的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本次調查問卷總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52份,其中男生57份,女生95份。

(一) 休閒類型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的休閒活動的內容表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其中男生中所佔比例較大的有看書,上網玩遊戲,瀏覽新聞,體育運動,聽音樂,看電影。女生中比重較大的有看書,聽音樂,看電影,逛街購物,上網瀏覽新聞。相比而言,女生更傾向於娛樂消遣。

現今,網絡休閒已經成爲大多數學生的一種生活習慣。隨着網絡遍佈全球世界的同時,與其相關的活動方式越來越佔據學生的`休閒時間,網上聊天,網絡遊戲,網上購物等等,漸漸成爲大多數大學生不可缺少的一項休閒娛樂方式。有的甚至沉溺於其中。相比而言,女生上網更多的是網絡社交,各種聊天,而男生更多的是網絡遊戲。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上網所佔比重相當大,說明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上網方面。在“一般情況下,您上網時都做些什麼?”的問題中52%的人看電影,聽音樂,28%的人瀏覽新聞,通過網絡學習,12.0%的人玩遊戲,8%的人聊天。從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大學生還是能夠比較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當然也有一些同學是沉溺於網絡世界不能自拔。

(二) 休閒娛樂時間

在“您平均每天的娛樂時間有多長?”的問題中,60%的人每天的娛樂時間爲2~4h,16%的人每天的娛樂時間爲少於2h,12%的人每天的娛樂時間爲4~6h,12%的人每天的娛樂時間爲6h以上。總的來說,大學生的娛樂時間還是比較長的。

在“您一個月去幾次休閒場所?”的問題中, 16%的人不去休閒場所,32%的人一個月去休閒場所的次數不固定,28%的人一個月去2~4次休閒場所,16%的人一個月去1次休閒場所,,8%的人去4次以上休閒場所。從數據來看,大多數人每個月去的次數平均爲2次,不算多也不算少。

(三) 休閒活動的目的

調節身心

消磨時光

增長見識

從“您進行娛樂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多選)”這道題的調查來看,大學生的休閒目的有:76?的人選擇調節身心,64?的人是爲了增長見識,64?的人主要是爲了消磨時光,36?的人是爲了增進同學感情,也有20?是爲了鍛鍊身體,還有24?的人的休閒是爲了達到其他目的。經過總結分析,休閒活動動機可以分爲①健康動機:鍛鍊身體,提高身體素質;②鬆弛目的:放鬆再學習,緩解壓力,調節情緒和自身狀況;③娛樂動機:消磨時間,尋求發泄;④交往動機:交友,增進了解,增強鞏固友誼⑤成就動機:拓展知識面,增長見識,培養能力。

(四) 影響休閒活動的因素

在“您覺得是什麼因素影響你選擇休閒?(多選)”的問題中,60?的人認爲制約休閒的因素是經濟因素,80?的人認爲與個人興趣愛好有關,60?的人認爲與時間有關,56?的人認爲與交通便利程度有關,56?的人覺得與休閒地點環境與設施質量有關,還有40?的人認爲與安全情況有關,以及15%的人認爲與網絡傳媒有關。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休閒質量的高低直接受經濟因素,個人因素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大學生休閒活動的高消費性和獨立性。這也說明了大學生選擇休閒活動方式應該根據自身條件和經濟狀況,這樣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閒暇時間,達到休閒目的。

增進同學間感情鍛鍊身體其他

(五) 休閒娛樂經費

大學生還屬於消費者,還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父母。因此生活費沒有很大的結餘,從而在娛樂活動方面所花的錢並不是很多。在“您每月娛樂的消費大概是多少?”的問題中,64%的人每月娛樂消費在101~300元之間,24%的人每月娛樂消費在100元以下。12%的人每月娛樂消費在301~500元之間,高於500的人所佔比例較小。

(六) 休閒效果

休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工作以外參加的一些自己感興趣且能夠放鬆身心的活動。那麼在休閒過後,大學生生活都得到了怎樣的改善呢?調查顯示,48?的人身心得到了放鬆,44?的人增加了自己的見識,敢於在人前表現自己,8%的人增進了與同學間的情誼,至於認爲休閒對之沒有影響,或者認爲休閒花費過多時間,影響正常學習的比例較少。這說明了,適當的休閒娛樂是必須的。

  四、當代大學生休閒狀況的特點分析

經過以上多大學生休閒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的休閒狀況是有以下幾個特點:

1、休閒時間充裕

大學生進入大學後,由於學業負擔減輕了,閒暇時間也多了,視野也變寬了,校園生活也更豐富多了。大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體現了休閒時間充裕這一特點。每天有3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各種不同方式休閒娛樂活動。

2、休閒取向多樣化

大學生的休閒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既有追求物質上的,又有追求精神上層面上的愉悅。主要休閒活動有:逛街,勤工儉學,聊天社交,看書,聽音樂,看電影,體育活動,旅遊,上網,網絡遊戲,打牌等娛樂遊戲,閒聊,唱K泡吧以及其他活動。

3、大學生的休閒質量偏低

雖然大學生都熱衷於休閒,對自己的休閒生活有高的追求,但是限於經濟,學校氛圍,校內外設施,學業負擔,個人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休閒娛樂狀況有待改善。

4、消費觀較成熟

大學生來自於不同的城市和地區,因爲經濟發展水平和個人家庭條件的不同,能夠用於休閒娛樂的開銷也不同。但是大部分人的開銷都較合理,有了比較成熟的消費觀。雖然如此,因爲上大學後可支配自由時間和金錢的增多,也有不少人人娛樂花費很大,並不合理。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本次參與調查的人羣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分佈在3000~5000元範圍內,並且,期望月薪隨着學歷的增高而增高,其中,專科生期望月薪接近3000元;本科生期望月薪爲3500元;碩士生接近5000元;博士生超過7000元。

與20xx年相比,此次參與調查人羣的期望月薪略有回落,除去物價上漲因素,今年的期望月薪更爲現實。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依次爲(單位:元):2890、3480、4840、7160。顯然,今年的期望月薪也更爲合理了。

工作地點二線城市更受青睞

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以一線城市(直轄市)作爲首選的人羣比例進一步下降(20xx年20.5%,20xx年14.4%),而以二線城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作爲首選的人羣比例在上升,並超過一半(20xx年46.8%,20xx年55.0%)。因此,本次調查不僅沒有發現逃回北上廣的趨勢,反而發現了更爲明顯的逃離現象。進一步分析發現,半數以上(54.0%)的被調查者以個人發展機會作爲選擇工作地點的主要標準。

考研不熱創業不冷

對於畢業選擇:超過半數(51.3%)的人認爲應該直接就業,這一點並不奇怪,因爲一直以來大學生畢業後直接就業都是主流選擇;而贊成考研與自主創業的人都在兩成左右(考研20.8%;創業17.9%),這種意願性的調查結果,與考研以及創業的實際情形正好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實際考研人數近年來都在30-50%甚至更高的比例,因此,想考研的人遠少於實際考研的人數,這樣一對比就會讓人覺得考研並不是真的熱;而近年來大學生畢業後自主創業的實際比例一直都沒有超過2%!這樣一對比自然會讓人覺得大學生對於自主創業的心其實並不冷,可能只是因爲各種條件不具備而暫時限制了大學生畢業後的創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