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彙總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彙總8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調查問卷

1.你是不是近視?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近視的?(不近視的可不答)

a、看電視過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視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調查分析:導致眼睛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2 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 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 長時間的在電腦前

8 不合理飲食

9 看激光

10 在車廂裏看書

11 遺傳因素

12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爲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鐘或到戶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體會

爲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視力關係着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不讓我們將來後悔。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活動背景

如今校園訂外賣現象日益嚴重,各種外賣軟件也應運而生;美團,餓了麼,飛飯,比比皆是。每到午飯時間,各公寓樓下人員混雜,外賣小車來往不息,場面甚是壯觀。更多的大學生喜歡宅在宿舍,訂購外賣;於此同時外賣飯菜的質量衛生情況問題,校園送外賣車輛的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爲了更好的維護學生權益,服務校園和諧建設,爲此我們將對校園外賣進行一次調研。

調研目的

1。旨在研究后街外賣的營銷,衛生情況,瞭解外賣現象對於大學生飲食習慣,飲食健康的影響。

2。調研外賣現象的熱度,廣度,從中思考,發掘出外賣現象中反映出大學生生活,精神狀態。

3。綜合調研思考外賣出現並風靡的原因,以及大學生如何看待外賣現象,選擇外賣,提出建設性意見。

三、調研內容

(一)外賣市場環境調查

1、外賣市場的容量及發展潛力;

2、學院不同年級對外賣的消費狀況;

3、學校教學、生活環境對該行業發展的影響。

(二)消費者調

1、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偏愛、經濟、便利等)

2、對外賣產品的瞭解程度(品種、口味、價格等)

四、調研時間

20xx年3月27號————20xx年4月2號

五、調研對象

陝西科技大學在校大學生,學校周邊外買商家,學校餐飲行業從事人員

六、調研具體安排

調研總的分爲兩組,一組主要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對象爲在校大學生;一組爲走訪調查,對象爲周邊的外賣商家,學校餐飲行業人員。具體分工如下:

問卷調查組

3月25號,準備好網絡調查問卷和紙質調查問卷

3月27號——3月30號,及時在網上發佈調查問卷並積極回收。藉助學生會宣傳平臺,在微信,qq,微博上發佈調查問卷。

3月27號—3月30號,調查組委員走進宿舍進行問卷走訪調查。進入宿舍時要說明來意,以確保被調查者積極參與、得到正確有效的調查結果。調查過程中,調查員應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調查員應及時收回問卷。

3月31號,整理彙總問卷調查信息,並及時上交。

走訪調查組

3月27號,準備相關的調查資料,問題。

3月28號—3月30號。對周邊外賣商家進行走訪調查,在宿舍樓下對送外賣人員進行隨機詢問調查,對學校餐飲行業的人員進行採訪。

3月31號,對走訪的調查情況彙總,併成文上交。

其他工作安排

4月1號—4月2號,對所有的資料進行彙總分析,生成相關的調研報告。

聯繫宣傳部,走訪調查中進行拍照,留下影像資料。

七、經費預算

紙質調查問卷500份,共計50元。

附錄。

具體人員安排

調查組:楊欣康瑞瑞何學棟陳唐璽

走訪組:張美靜楊飛袁浩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調查起因:

作爲網民主體的大學生,其上網行爲是否健康,直接關係着網絡文明和大學生的成長及其發展。掌握大學生的上網基本情況,對加強高校的網絡教育、建設和培育高素質的大學生網民都具有重要意義。網絡作爲一個新興的信息傳播途徑,近幾年在世界各地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人的青睞,尤其是大學生。網絡聊天、發郵件、上網瀏覽新聞……網絡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其生活的各方面。儘管網絡存在着諸多優點,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網絡上各種信息的複雜性和開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學對其產生過度依賴,重者甚至導致心理不健康,導致人格的發育不健全。那麼,網絡時代的大學校園,到底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樣的影響,又是怎樣改變着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呢?爲了具體瞭解到當代大學生的上網情況,我利用這次假期的機會對我身邊的同學、親友做了一個關於大學生上網情況的基本調查。

調查目的:

使大學生找到一個更爲合理、更爲有效的方法來利用網絡資源,讓他們意識到過於迷戀網絡的危害。對於未來,作爲大學生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學習、生活模式。樹立惜時的觀念,把網絡當成一種有利的工具,合理分配上網的時間。同時讓他們明白懶惰的思想對他們的未來的危害,過分依賴網絡只會讓他們難以成功。

調查時間:20xx年12月19號至20xx年12月24號 調查對象:各高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選擇了重慶師範大學、重慶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科技學院、四川美術學院作爲樣本,針對各年級發放問卷並回收。

調查過程:本研究是對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和網絡依賴現狀進行了

調查。其中,網絡使用狀況包括網齡、每週上網次數、每週上網時間、上網地點、上網目的、主要使用網絡功能等方面;網絡依賴狀況包括耐受性、人際健康和學業問題、強迫性、戒斷性和時間管理等問題。

爲了得到完美的準確的數據,我們小組計劃到各高校去做問卷調查。對象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由於時間、地點、小組人數的限制,我們採取了分層抽樣調查的方式,選擇了重慶師範大學、重慶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科技學院、四川美術學院作爲樣本。我們共發放600份問卷,每個高校發放120份,每個年級都平均發放。我們分工合作,安排兩個人負責一個學校,剩下的人負責製作問卷。對於問題的設?我們也進行了商討,討論到很多的現實問題,大約商討了一個小時的樣子,最終討論出了結果,剩下的製作部分便交給相關的負責人了。時間就是金錢,沒花多久,問卷便製作出來了。我們小組便迅速把問卷發放出去,經過三天的奔波,我們終於完成了任務。儘管很辛苦,但是爲了得到精確的數據,我們是無怨無悔的。一份完美、可靠的調查報告都是建立在準確的數據上的,所以這部分的工作我們必須兢兢業業。收回的有效問卷584份,回收率97.33%。由此

可見大家的工作態度是很端正的,許多大學生都是很願意配合的。 調查做完後,各自對負責的問卷做了數據統計。

部分結果展示:

您上網主要做什麼?

聊天交友 瀏覽新聞 網絡遊戲 收看視頻電影 網上教育 網上購物 收聽音樂 檢索信息 其他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372 407 106 354 53

230 372 407 195 584

63.70% 69.70% 18.15% 60.62% 9.07% 39.38% 63.70% 69.70% 33.40%

調查分析:上網時間與大學生網絡依賴程度具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

上網時間越長的大學生越容易造成網絡依賴。這可能是大學生長時間的處在一個比較單一的網絡環境中,長時間的不與現實中的人進行交流,對於現實生活的疏離也進一步強化了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在以被調查者的網絡得分進行分類後,不同程度網絡依賴的大學生在上網選擇上有明顯不同。網絡依賴程度高的這部分大學生上網會比較固定、單一,主要集中在網吧。中低分網絡依賴的大學生上網地點比較分散。可見固定的上網地點也爲大學生網絡依賴提供客觀條件,提供能夠長時間上網的場所。網吧具有先進硬軟件設備以及24小時營業的條件,使其遠遠超過了學校機房對大學生的吸引力。

通過我們對上網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分析其上網的主要目的及功能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是網絡的關係功能、網絡的娛樂功能和信息的蒐集功能,因此我們把網絡依賴也同樣分爲網絡關係依賴、網絡娛

樂依賴、信息蒐集依賴三個大類。網絡關係依賴指上網者利用各種聊天軟件以及聊天室進行人際虛擬交流,甚至發生網戀,網絡黑交易、發表反動或愚昧言論、網絡欺詐與愚弄等錯誤行爲甚至誘發犯罪;網絡娛樂依賴,指上網者迷戀網上的音樂、圖片、影視、笑話以及網絡文學等;信息蒐集依賴,包括強迫性地從網上收集無用的、無關緊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大量垃圾信息。而在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中發現,網絡依賴程度得分高的這部分學生使用網絡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表現是網絡娛樂依賴,其次是網絡關係依賴和網絡信息依賴。中間組和低分組的學生對網絡功能的使用比較均衡,但同時發現即使低分組學生也並非是以上網學習蒐集信息爲主。從低分組到高分組來看,網絡的娛樂功能在三種功能所佔的比重具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越是網絡依賴程度高的大學生,其網絡的娛樂依賴就越嚴重。這主要是網絡的娛樂功能中無論是遊戲還是影視節目等都需要較長的上網時間,同時也能較長時間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與好奇心。

從不同性別大學生網絡依賴程度比較中,我們得出男女生在網絡依賴程度上無明顯差異,而在得分上女生要略高於男生。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女生在網絡的影視娛樂功能方面的需求高於男生。特別是由於大學寢室一般不配有電視,通過網絡觀看電視等娛樂節目是一個便捷的途徑。近幾年韓劇流行,這些女大學生連續上網十幾個小時,可能不爲幹別的事情,只是爲從頭到尾不間斷看一部自己喜歡的電視劇。而通過QQ等網絡通訊工具聊天交友,女生也要多於男生。還有如QQ空間、博客等個人主頁形式的網絡功能。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內容摘要:我們於20xx年8月~12月,對桃花江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關鍵詞:學習心理、學習態度、教育價值觀、心理特點??

一、問題提出

隨着社會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斷髮展,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是怎樣的,有什麼特點呢?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對於那些消極的心理我們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嗎?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1、具體目標

①調查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②調查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③研究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2、調查方法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和交流探討的方式進行調查,其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等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桃花江鎮中學的在校學生之間進行,共發調查問卷100份,回收調查問卷96份,其中有效調查問卷87份,無效調查問卷9份,調查問卷回收率93%,調查問卷有效率87%,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

三、調查結果分析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78%的中學生認爲讀高中的目的是爲了考大學,20%的中學生認爲讀高中的目的是爲了提高自身素質,而有2%的中學生還不知道。 這說明當代中學生絕大部分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

1.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83%的中學生都能夠做到積極主動學習,獨立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這表明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應做什麼和該怎麼做,都有較強的自控能力。14%的中學生其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而且經常不能夠獨立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經常東抄西抄,雖然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強,時刻需要有老師的監督。3%的中學生自始至終都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整天無所事事,從來沒有獨立完成過老師佈置的任務,即使有老師的督促也沒有用處,這是比較危險而嚴重的教育問題。13%的中學生認爲學習是一種樂趣,而87%的中學生則認爲學習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這與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家庭壓力和社會影響是分不開的。由此可見,當代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主要來自於各方面的壓力和影響。據統計,84%的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11%的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5%的中學生不想學習。這與他們來自壓力的“讀高會考上大學”意識濃烈是相一致的。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不想學習的中學生數其所佔的比例還是相當大的。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1%的中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

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所討厭的課程中,英語作爲高中的核心課程之一,竟然有65%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這與我國現實社會中一些現象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也是一個在

我國教育界長期以來一直爭論的話題,值得我們大家深思。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經過對調查問卷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同。

2.1教育價值觀具有多元性、務實性、功利性的趨勢

大部分當代中學生早已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就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從而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學習成績優秀的中學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經濟好且學習成績一般的中學生也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經濟很好且學習成績很差或家庭經濟很困難但學習成績很優秀的中學生也紛紛想方設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務實性和功利性是當代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當代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2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趨勢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

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四、討論(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1、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爲興奮,因爲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1.2、家庭、社會對中學生學習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學生學習需要是起對一定社會生活環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會作爲中學生的重要生活環境,對中學生學習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態度和志向影響中學生的學習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只要“過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的考慮什麼專業掙錢多、好找工作就 讓子女學什麼專業,而不考慮他們對這些專業是否有興趣,是否適合子女學習等,這些因素都對中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成爲中學生中途退學的隱性原因。其次,社會風氣和思想意識形態也影響中學生的學習需要。如目前隨着經濟體制轉軌,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實行繳費上學,大中專畢業生不再包分配。在某些縣市,尤其是農村部分大中專畢業生要等一年才能分配工作,還要有關係。有權有勢的

進了機關等好單位,沒有關係的孩子只能在家待業或到外地打工。這種現實使許多人有了“讀書有什麼用?錢要花很多,畢業後又沒工作。”"的觀念。社會上新的“讀書無用論”開始再擡頭,這將直接導致中學生學習需要的降低。另外,有些人把學習、讀書看成是一種“工具”,達到另一個目的的手段,而學習本身並沒有成爲一個目的。因此當學習沒有達到某種目的時,其積極性便蕩然無存了。

1.3學習興趣低下

(1)外因:①學校教育方法欠當,如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各科作業量過

大等;升學壓力過大;師生關係緊張。②家庭因素:由於家長期望值過高而導致嚴格要求;家庭人際關係冷漠;沉溺於優裕的物質享受;沾染上家長的不良習氣,如賭博。

(2)內因:價值取向逆轉,學習目的模糊,對學習文化課的錯誤認識,學習成

績不佳,情緒不穩定,意志薄弱等。

2、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對策

2.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2學習目的性的教育

首先應從中學生實際出發,採取生動而適合中學生心理髮展特點的形式,幫助中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如適時介紹一些古今中外傑出人物勤奮學習、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和重要性,從而樹立遠大志向,並腳踏實地地學好各門功課。其次要強調學習的內在意義,即強調學習對個體本身的價值,使之體會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負擔。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的基本狀況:

本次調查是採用書面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活動的時間爲期三天,調查對象爲農村在校大學生與其父母,調查的大學生平均年齡20歲,其父母年齡平均44歲。問卷內容包括主要從農村的孩子上大學的必要性,上學的方面,畢業就業問題,以及當地政府對大學生的幫助等。採用無記名的形式,讓其自主選擇填寫。問卷結果採用人工計算的方法進行處理。

 二、調查目的:

我做這次調查,一方面是想能圓滿的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另一方面,我更希望在這次的活動中,能讓更多人收穫到一些感動,從而能在人生道路上鞭策我們大學生,能讓我們知道父母供養我們的艱辛付出和巨大犧牲,能讓我們重振雄心。那感動就是——親情,我們能回報的也只有——孝心了。

 三、調查的結果:

  (一)、面臨的問題

1、大學生平均年學費和生活費昂貴以及農民收入少

根據國家規定,學生入學須交納學費、住宿費、書籍費等費用。根據我所調查的情況平均收費標準:專業學費爲5000多元/年;學生公寓收費爲1000多元/年;書籍資料費20xx元/三年(多退少補)。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每月的平均花銷爲1000元左右。對於蘇北來說,經濟條件又不及蘇南,豐縣就是位於蘇北的“西伯利亞”的位置,經濟上又弱了一層。我們村中大多數的人家都是靠外出打工和在家種地爲生。 農民收入來源並不廣,資源也相對貧乏,這樣的狀況下,供養哪怕只是僅僅一名大學生,年支出近萬元收入來源無法擴張,收入提不上去

也是相當的無力。由此,僅僅大學生昂貴的學費對農民家庭正常生活就已造成沉重負擔,再加上大學生活日常生活開支,農民自己的家庭開支??

2、農村大學生人數少。

相信對很多人來說,“大學生”這個詞都不陌生,大學是我們走向美好未來的一個必經之路,是一個培養有文化,有技術,有素質人才的場所。當代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道理是人才的競爭。不是說商路大學就一定是人才,但是隻有經過這一洗禮,才能更好的脫穎而出。農村,總體而言受教育的程度都比較低,還有農村的觀念落後。有的人養兒女就只爲了給自己養老送終,對於孩子上學那都是次要因素。因此,在農村家長的觀念裏讀書只要能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特別是提得很響的“鐵飯碗"。還有在農村女孩讀大學的話真的不容易,因爲都說女孩長大後都要出嫁,所謂女孩:"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酸湯”。

所以,在農村老觀念的影響下,好多孩子只讀完中學就沒有繼續讀書而是隨便找點工作開始掙錢!種種原因導致農村大學生人數少,嚴重影響了中國農村的發展。

3、對國家一些助學貸款政策不是很瞭解

雖然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助學體系,即以獎學金、學生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簡稱“獎、貸、助、補、減”)爲主體的、多元化的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但通過這次調查我們還發現由於處於農村,大多數農民忙於掙錢養家,對於一些國家的助學政策沒有太關注,所以對其不是很瞭解。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也不知找誰解決,只能自己拼死掙錢,東借西借供養孩子上學。有的家中甚至有三個大學生,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們非常高興,可鉅額的學費也令他們恐懼,靠着家中的土地怎麼能供養的起?由於不知道應該找誰幫忙,也不知道誰會幫忙,無奈一些孩子就與大學無緣!

  (二)、解決的方案

1、 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國家獎助學金政策的信息,增加教育方面的撥款。

充分利用以“獎、貸、助、補、減”爲主體的多元化的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農民收入不高,子女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可面對高額的高校學費往往頭

痛不已。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契機,良好的教育和紮實的專業文化素質可以爲一個家庭、一個地區、乃至於整個民族不可估量的財富。“人才強國”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舉措。

2、 注重學生誠信,把相關款項落實帶真正需要的人手裏。

學生的信用意識有待加強。具體表現在申請助學貸款時,部分學生爲了達到貸款的目的,在貧困證明材料中刻意隱瞞家庭真實情況,有意誇大家庭的困難程度;部分學生的日常消費與困難生身份不符,在出具貧困證明的同時卻進行奢侈消費

3、 國家可以對農村大學生減免部分學雜費,給予鼓勵和支持。

入學後,你可以先申請學費減、免。學費減、免是國家對部分因經濟條件所限,交納學費有困難的學生,特別是其中的孤殘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及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等實行的一項資助措施。

4、當地政府應積極做好農村家長的思想工作,減少他們的精神壓力,除了物質方面的補助外,精神支持同樣重要。

 三、瞭解農民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影響的意義

首先,對於大學生,瞭解農民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的影響有利於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合理用錢,學會理財,爲以後步入社會具備較強的經濟意識提供思想準備。

其次,對於家長,瞭解農民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的影響有利於農民家長更好地履行對學生的撫養義務,合理利用家庭經濟來爲學生提供正常的學習需要。

再次,對於學校,瞭解農民工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的影響有利於學校結合自己的實際,合理收費,儘量爲學生家長減負。

最後,對於國家,瞭解農民工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的影響有利於國家對農民的生活狀況,收入水平等進行評估,從而給農民一個很好的嚮導,讓農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更好地服務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壯大。

理性思考:

我們無憂無慮上着學,有了麻煩也會讓父母去解決。當我們坐着舒舒服服地上課時,可有想過父母又在那幹什麼呢?烈日炎炎下,他們是否還在揮汗如雨呢;寒風颯颯中,父母是否冰涼的手在不辭勞苦呢;當你在虛度光陰時,有沒有想過

爲了你的學費,父母會隔了好幾夜都睡不着??父母可能沒什麼知識,他們是農民,爲供孩子上大學吃了那麼多的苦,他們不僅不求回報,有時還會心懷歉意。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現在,我發現有許多國小生總會帶一些零花錢來校外的小賣部裏去買東西吃或買玩具玩。可是,這些同學的零花錢是從哪裏來的呢?因此我爲此事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利用這個週末的時間調查了一下同學們,他們有的說:“是同學的。”有的說:“是我的。”可是,這些同學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我決定去問問這些同學的家長。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她錢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給他坐車錢,他還是那麼遲纔回來,原來他把錢拿去買別的東西了。”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去偷爸爸媽媽的錢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撿到錢不交給老師的同學有百分之五十,媽媽給他的坐車的錢,卻用來買別的東西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在這些經常帶錢來學校買東西的同學當中,四、五、六年級的同學佔百分之三十。他們大多數是因家長給他們的車錢或給他們在學校訂學習資料的錢來買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學是去偷爸爸、媽媽的錢,他們趁沒人時再去偷的,這樣使國小生養成非常不好的行爲習慣。

結論

國小生的零花錢主要是從這些地方得來的:

1、有的學生在地上揀到錢不給老師,而是去買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學生讓別人請客所以有了錢。

3、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搭車錢,他們卻用來買些垃圾食品。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國小生手上的錢,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偷偷地拿來買東西的。

建議

國小生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習慣,會影響國小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長必須得把這件事好好地處理,不能再讓國小生髮生這種事了。

彙報交流調查情況

在全班交流活動中,每個組都把自己調查到的資料一一進行了彙報。一個個真實的鏡頭、一串串具體的數據,使同學們真切地認識到了零用錢使用過程中的不合理之處。如組2的隊員們,對本班30名同學一個月的零用錢的數量進行了統計:一個月中所花零用錢最多的同學竟花了250元,全班30人共花了905元,平均每人每月大約花30.17元。彙報至此,我告訴學生:“我校學生數爲1000多人”還沒等我說完,他們就紛紛計算開了,結果發現,按上面人均30.17元計算,我校學生每月所花零用錢爲3—4萬元左右。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啊!

組3的隊員們,聽了組2的彙報後,他們迫不及待地擺出了自己所調查到的數據。他們組內的7名成員,一個月所花零用錢情況如下:75.6%的零用錢用於購買食品上(主要爲放學後的點心);14.1%用於購買玩具(多數爲男生);8.5%用於購買學習用品(多爲橡皮、鉛筆等);生活用品一欄的開支寥寥無幾,其它部分主要用於摸獎等等。

對國小生零花錢使用情況調查的分析:

整個調查結果令我們擔憂:

首先是對我們父母的擔憂:

①太寵愛自己的孩子,每天給的零花錢太多。

②不能教育孩子們妥善使用零花錢,無原則地允許孩子多吃零食,亂買玩具。

③不能以身作則地早起牀、勤家務、爲孩子燒早飯,只爲圖清靜讓孩子在外面買早飯吃。

其次是對我們自己的擔憂:

①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勞動不知掙錢難。零花錢給多少用多少,甚至不留到第二天。

②不知道合理使用零花錢,不必要的零食、無意義的玩具都由着自己性子亂買。

③沒有存錢觀念,不知道每天可以節約一部分積少成多。

建議和對策:

可以想象,如果任由自己這樣發展下去,那麼我們用錢的慾望會越來越大,向父母伸手要錢會永無止境,並且從小養成了不節制、亂花錢的習慣,長大了父母再有錢也不夠孩子用,何況父母的年紀會大、我們還得學會自食其力呀!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改變自己呢?

1.控制零花錢的數目。即使家裏有很多錢也不能多要,明確零花錢也應該用在刀口上,如買學習用品、乘車,或在肚子餓、口渴時買些充飢解渴的食物等。

2.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開銷計劃: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幹什麼?等等。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當然父母有時還得“旁敲側擊”地“調查”孩子的錢是否如他自己計劃的那樣去用了,避免孩子爲多領零花錢而撒謊。

3.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時間鼓勵孩子進行勞動實踐,如下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帶一天孩子、跟着爸爸上一天班、上社會自己找活幹試着去掙錢等等,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

4.鼓勵孩子多存錢。好多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的銀行戶口,家長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把平時節省下來的一角、一元都存入銀行,積少成多。家長也可以爲孩子建立“家庭小銀行”,或者在銀行爲孩子專設一個活期存摺,讓孩子自己嘗試有了錢存“銀行”、有必要開支向“銀行”提取的理財滋味,加強理財意識。

5.我們要明白錢不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是錯誤的說法。知識、能力、氣質、性格等好多東西就是用錢買不到的,而一個人再有錢也買不完世上所有的東西。只有勞動、知識、經驗、能力等纔是每個人不可少的財富,擁有了這些才能擁有幸福。

我們已經通過調查瞭解到,我們的零花錢來之不易,應該合理使用,不能鋪張浪費。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還有許多貧困地區的小朋友不能像我們一樣正常讀書、生活,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應該節約零花錢,寄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幫助他們。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我們知道錯別字影響國小生識字效果,造成錯別字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知覺水平。國小生的知覺準確性不高。他們在識記過程中,往往只能記住字體的粗略輪廓,而對於字體的細微部分觀察不到位,不仔細。例如把愚蠢的“蠢”字春字頭的日字丟掉,或者是寫成了三個春;“愚”上面寫成了大禹治水的禹字;窩頭的“窩”下面寫成了撇折、點;頭銜的“銜”寫成了金子旁等等。有的字容易多一筆,如春天的“春”下面寫成了目字,垂頭喪氣的“喪”多一撇,展覽的“展”字多一撇,考驗的“考”字多一筆橫,融化的“融”裏面的一橫寫成了兩橫等等。

對此教師應該進行鍼對性的練習。部件拆卸法是一個有效的方法,結構再複雜,筆畫再多的字都可以以部件爲單位,把他拆卸開來,然後分別進行識記字形。還有一個方法是細節凸顯法,即教師根據字形結構特點,考慮那些細節是學生容易混淆的,着重部件做出重點的解釋,然後用彩色粉筆凸顯出這些混淆部分。

2。遷移作用。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就其性質來說,可分爲正遷移和負遷移。興致勃勃的“勃”右邊寫成反文旁,慾望的“欲”右邊寫成反文旁,勇敢的“敢”右邊寫成又等等。這些錯誤在國小生的語文作業本上屢見不鮮,歸根結底是和負遷移有密切的聯繫。還有一種負遷移是當兩個字組詞的時候,受前一個字的影響,學生往往把兩個不同偏旁的字寫成了一個偏旁,比如“鍛鍊”學生會把他們都寫成火字旁或都是金子旁。

在教學中如何強化正遷移,弱化甚至消滅負遷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歸類複習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教學“示"字旁和“衣”字旁的時候,和學生們一起推演由字變偏旁的過程。針對個別問題,適當強化練習也是很有效果的,如“鍛鍊”學生每次寫的時候要特別強調,時間久了學生也就掌握了!

3、提取失敗。也叫“舌尖現象”或“話到嘴邊現象”,即錯別字產生的原因也許並不是學生字形構建失敗。而是當他想寫出來的時候,失去了線索或者是發生線索錯誤,產生了錯別字。

對於這種“舌尖現象”,多寫多練是糾正的好辦法。這裏的多寫多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寫多少遍,而是讓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養成讀書的習慣,在讀書、記日記的過程中因爲需要而多寫多練,這樣便熟能生巧。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漢字音形義緊密結合的特點進行教學,通過有趣的口訣或字謎來加深學生的識記印象,能有效地減少“舌尖現象”。

4、形近字混用,同音字、近音字混用。這是學生出現最多的問題,如寬敞的“敞”字寫成倘若的“倘”;湖光秋月兩相和的“和”寫成“合”;無限的“限”字寫成艱苦的“艱”;基業的“基”寫成甚至的“甚”;栗子的“慄”寫成粟米的“粟”;匪徒的“徒”寫成陡峭的“陡”;欺負的“欺”寫成日期的“期”;生鏽的“鏽”與繡花的“繡”不分;“專心致志”後兩個字因爲同音不分,要麼前後顛倒,要麼兩個寫成一個字;甜蜜的“蜜”與緊密的“密”不分;尖銳的“尖”寫成堅強的堅;彩繪的“繪”字寫成開會的會;形態萬千的“形”字寫成行動的行,型號的型;奇峯羅列的“奇”字寫成整齊的齊,“列”字寫成烈火的烈,例子的例;鈴鐺的“鈴”字寫成玲瓏的玲等等。這一方面與學生初學寫話時認字不多,常常以同音字替代,以致養成不良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學生對形近字區別認識不深。

解決形近字混用問題,可以採用形義區分法,即對一組形近字的形義關係,進行理性的區分和說明。如哀、衰和衷,哀:古代死人都悲哀,人們穿着衣,去慰問,慰問要張口說話,所以“哀”是“衣+口”;衷:發自內心叫衷心,內心在上衣正中的地方,所以“衷”是“衣+中”;還可以編成口訣讓學生記憶:“橫爲衰,豎爲衷,中間有口訴悲哀。”把形近字放在一起,用字形比較法來識記也不錯。這份國小生錯別字調查報告可以看出,無論是結構複雜、筆畫多的形近字,還是結構比較簡單、筆畫少的形近字,通過比較其異同來識記字形,都是切實有效的方法。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我國大學擴招後,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畢業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範圍覆蓋華南師範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範與非師範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80份,實際547份,回收率爲94.3%。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畢業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畢業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爲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一、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爲第一選擇

畢業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爲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畢業生是爲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畢業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畢業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見圖1所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2):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爲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爲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調查結果見圖3)。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爲重點考慮。兩項佔的比例分別爲36.62%、26%,具體情況調查結果見圖4。

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爲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於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爲經驗及實踐能力爲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校或專業、應聘技巧則各佔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爲理論基礎、師範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爲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於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爲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結果見圖7。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後,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範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爲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四、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於不平衡狀態。

(1)有過半數的學生反映:不太滿意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見圖5)。

(2)學生希望學校在畢業生就業成才方面着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時,

學生們有48.96%選擇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佔據一定的分量(詳見圖6)。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爲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畢業生就業觀念的關鍵(佔34.21%);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佔很大的份量(詳見圖7)。針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還是侷限於信息發佈、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但此時他們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專業知識技能導航,如學習方法指導、新思想新觀念介紹、個人完善知識結構幫助等;健康成才導航,通過實施結對服務、心理指南、交流討論,對畢業生在就業求知和個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困擾排憂解惑;法律導航,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法治意識、引導誠信意識。

從調查所反映出的問題來看,進一步實現我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管理規範化,特別是如何把就業指導工作切實納入學校教書育人的整體工作軌道,還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