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彙編六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彙編六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雖是和平與發展,但充滿着更爲激烈的新一輪的競爭。我國在挑戰中尋求發展的機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敵對勢力的阻撓。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培養年輕一代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現代知識的綜合型複合人才人,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國的大學裏,學生往往是隻學習專業知識,並沒有更多地與社會接觸。而在國外,如美國,它們的學生同樣是採取休學分的制度,可是學校的政策放地更寬,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踏入社會,尋求工作。那樣學生可以及時到了解自己的不足,瞭解現在社會上所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對比之下,國外的大學生總體的競爭實力,就強於我國的大學生。

所以,我國大學生應該走出過去那種單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爲綜合型複合人才,從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新世紀面臨着新機遇和新挑戰,國際國內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情況下,對人們產生較大沖擊影響的國內或國際性、地區性的事件會不斷髮生。這些可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重大事件,無一不牽涉着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素材。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

我國過去幾年的高等教育發展,其焦點是外延規模的擴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們的視神經,當外觀視覺上的吸引力降低時,所有問題的焦點,現在轉移到了內部。中國高等教育將從數量時期全面進入一個質量時期,將從注重外延發展到打造內涵實質。育人的意義既廣大又深遠。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問題,會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中產生惡果。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發生了一些帶有全局性的負面影響,我們的優秀人才,正在爲他們的優秀付出代價;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也將爲此付出代價。解決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每一個人都來關注。但近幾年的大學生表現出低素質、低能力……這種種的現象已使大學生在公衆心中的形象有所動搖。

那麼,大學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給了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什麼?是知識?品質?能力?還是一無所得?

調查目的

“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們最先觸碰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着民族的脈搏;更是我們該去擔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是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影響着社會的發展,而學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爲了更好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情況,我調查小組特作此調查!

調查問卷的分析

1、調查的對象及範圍

本次調查的對象爲邯鄲市內四所大學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學院、邯鄲大學、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的學生,調查總計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46份(來自城鎮大學生:512人;來自農村的大學生:434人),回收率:94、6%。調查結果值得我們深思。

2、調查的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主要以調查問卷爲主,實地訪問、網上調查爲輔,對邯鄲市內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大學、邯鄲學院、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等)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調查。

3、調查的結果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裏,有的是一年級新生,也有的高年級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夢想,對未來的期待來到了大學!他們在沒上大學的時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設想着自己的大學是什麼樣的,大學的學活是怎樣的!但,他們一旦在大學裏生活上一個月、一年、幾年,他們有的人就會失望的說:“現在的大學生活和我當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天壤之別!”在我們所調查的人羣中有90、5%的大學生說他們的現在的生活和高中時所期待的不一樣。有的抱怨說學校環境不好,有的抱怨說學校設施不全,有的抱怨說學校師資水平不夠等等,表現出一系列的不滿,卻他們很少考慮自身的問題。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遇到問題或困難的話,很少去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它們,更有甚者會置之不理。但還是有52、3%學生會向講師或同學們諮詢,來解決。大學應該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尋求別人的幫助,應該學會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思考,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大學的校園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的,各式各樣的活動,讓他們從中汲取着不同的營養,大學的生活已經很接近社會了,被人們稱爲“小社會”。在這小社會裏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的發揮,展示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同時,也可以鍛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處理突發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學生都積極的參加學校裏的活動,都認爲在活動中,不僅能鍛鍊自己的勇氣,還增加了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交際圈也擴大了!但有近21%的學生卻對於這些活動不予理會,認爲這些都是些沒有意義的事,不如將這些時間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網、談對象等。

戀愛,在大學裏是很常見的事,這時的青年不再像兒童那樣滿足於血緣帶來的親近,而有意識地結交一些個人密友。大學生正處在這個發展迅速的關口,有許多煩惱不能也不願向長輩傾訴。於是大多數人發現,如果沒有一個可互相吐露心聲的親密知己,日子將很難過。到了青年中、晚期,親密關係的需要進一步發展,此時的朋友已不僅僅是傾訴對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會,這些對青年的交友影響都很大。進入大學校園,對大多數人來說意味着脫離以前的羣體進入新環境。青年必須重新建立各種關係。煩惱、寂寞、通過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對親密關係的需求空前強烈。親密關係發展的頂點就是愛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會承認有比戀人更親密的人,而且戀人間的親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間關係所比不上的。因此,對親密關係的追求把孤獨的大學生引向戀愛是極其自然的事。調查中有81、2%的學生認爲戀愛在大學的校園生活裏佔有重要的地位,讓不少大學生走進戀愛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說,是“隨風”走的,看見別人搞對象,自己也想搞一個,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調查時發現,有近40%的學生會因爲多彩的生活,而忘記自己父母的生日,還有21、25%人說他們也不知會不會忘記,可能吧!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爲我們嘔心瀝血,操勞大半輩子,希望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前程,我們應懷以感恩的心來對待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也時刻在想着他們。

不同於緊張的高中生活,大學的生活是十分寬鬆的、自由的,很多時間成了學生的課餘時間,他們對於這些時間,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學生選擇去做家教或兼職,這樣不僅可以減小家庭的負擔,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34、32%的學生選擇上網(玩遊戲、聊天等),他們一旦閒下來,就覺得生活很空虛沒意思;還有20、15%的學生選擇學習,他們解釋說:“一切都是虛的,只有自己學到了真本事,那纔是真的!”當然還部分人會選擇做些其他的事情來打發這些課餘時間。總之,不管怎麼利用這些時間,只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過的充實,那麼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專家建議,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在入學時開始,大學生從大一起就應該思考個人所學專業未來的發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掌握這門知識,能到哪些行業和企業去,自己是否喜歡未來的這個職業,而不是簡單地根據教學安排和教材開始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在所調查的人羣中14、7%有明確的規劃,但有61、76%的人想過規劃,但都沒有做出來,還部分人根本就沒規劃過。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髮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就業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應該自覺到去做,不應產生依賴的心理,什麼事都地別人幫忙,要學會自立!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爲。職業生涯規劃分爲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規劃,以實現個人發展的成就最大化爲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爲一項系統工程,職業生涯規劃雖受社會發展的需求的制約,但更多的是受大學生個人自身素質影響,因爲職業生涯規劃不是社會或學校強加個人身上的實施方案,而是當事人在內心動力的驅使下,結合社會職業的要求和社會發展利益,依據現實條件和機會所制定的個人化的實施方案。但由於我國長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響,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手段落後,更談不上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隨着社會形式、生活方式、就業方式、利益主體等方面的多樣化,高校應建立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諮詢機構,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從多方面對大學生將來的職業規劃提供科學的指導。我相信如果中國每所都能這樣作的話,中國的大學生的未來會更加美好,中國的未來將不可限量,中華民族將會走的更遠!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目的

身在一線的老師都知道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爲主線,能力培養爲核心,素質提高爲宗旨的適應21世紀需要的一門嶄新課程。 在學習化的社會裏,自主學習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學會自主的學習,才能與時俱進。而《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故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自學能力,對少年兒童的成長,對新一代人才素質水平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

“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是一項涉及運用和理論研究範疇的綜合性課題,其宗旨是從當代國小生的特點出發,探討實現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基本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主動積極精神的培養,提高國小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運用價值和實際意義。我校開展“三案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我校語文組參加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國小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並在此課題的輻射下本人於20xx年申報的市級微型課題“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研究”爲了解我校學生自學現狀,發現問題尋找教育對策,也爲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依據,掌握教研教改的第一手材料,我對本校我班學生自主學習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對象:本校五年級(4)班的66名學生

三、調查人:甘泉縣第二國小來靜

四、調查方式:本調查採用問卷調查和個別談訪的方法的方式進行,重點是問卷調查,統一發放問卷,由調查對象填寫後立即回收。調查完成後,對回收的問卷進行處理和分析,作爲調查報告的數據依據。

五、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座談、問卷和個別談訪的方法,重點是問卷調查,統一發放問卷,由調查對象填寫後立即回收。調查完成後,對回收的問卷進行處理和分析,作爲調查報告的數據依據。,學生課前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着學習課文的效率。而且,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事半功倍。同時,指導預習又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對學生來說,是終身收益的。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涉及學生在校、在家自主學習的情況,如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和學生家庭因素等方面。包括學生對自主學習意義的認知、感興趣程度、學習習慣及能力、對老師和家長指導自己自學的方式認識及自學表現評價等。從中歸納出以下幾大類進行結果分析。

(一)學習主動性的分析

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它表現爲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他表現爲“我要學”,是基於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國小生的學習動機與目的的調查結果顯示認識到學習是爲了自己的學生高達89。3%。有的人說會不會是家長老師經常給孩子灌輸學習爲自己的思想的原因造成的。這樣的話那說明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一定效果了。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習、生活中具備主動性的學生還是不多,隨着年齡增加,更多的是在父母社會等外在壓力下去學習的,而把學習作爲樂趣的人極少。而且10。6%的學生不容忽視,這些孩子沒有找到學習的目的。這正是需要老師關注和關心的羣體。這些羣體的孩子在學習上出現的彈性區域就比較大。表現出不穩定的特點,甚至厭學傾向。

(二)學習興趣的分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產生自主的學習勁頭。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學生選擇喜歡語文和數學,而且對體育、音樂、美術一貫保持充足的興趣。通過數據可以看出部分學生在校愛好單一,沒有積極參與學校各項學習活動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興趣,指導學生確立奮鬥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有益活動,佔領學生在校無聊的生活空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積極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和成果之處,轉變評價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習慣的分析

學生的學習習慣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數學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國小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1、預習的習慣

學生課前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着學習課文的效率。而且,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事半功倍。同時,指導預習又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對學生來說,是終身收益的。

調查顯示中很高興看到一半多點的同學掌握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預習。能夠全面預習的學生高達57。7%。課前自學的能力決定了一個孩子的綜合學習能力。這正是自我檢驗,自我篩選和自我歸納的過程。但是將近19。2%的同學沒有養成這一學習習慣,自主學習應該從質疑開始。預習不僅僅是簡單的閱讀,而要在頭腦中產生多少疑問,然後通過深入閱讀,大膽思考一個一個突破這些疑問。這絕對是鍛鍊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實在解決不了的疑問就可以拿到課堂上認真聽講,着實解決。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瞭解重、難點在哪裏,帶着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複習的習慣

教學實踐表明,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的東西,課後還會忘記,這是大腦遺忘規律的表現。因此,只有及時複習,才能降低遺忘率,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平日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調查顯示10%的學生能在課後及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18%的學生需在老師或家長的要求下進行復習,另有31%的學生不會複習。這一結果啓示我們在教學工作中要多與家長溝通聯繫,爭取家庭教育的配合,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複習策略。

3、課外閱讀的習慣

對於國小生來說,閱讀更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多讀,才能更多地接觸不同文章的不同構思及寫作特色,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正如杜甫所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調查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在課外大量閱讀了一些書籍,諸如國小版的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童話故事《裝在口袋裏的爸爸》《魯濱遜漂流記》以及外國讀物《愛的教育》等等。通過閱讀,學生們從這些名著中可以感受語言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語感,促進自己的寫作,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但也有32%的學生不喜歡讀書,或貪玩,或由於家庭因素未能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爲此,教師教學中要有計劃地介紹一些課外讀物,指導學生閱讀,要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和使用工具書的方法,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要教會學生如何從衆多的課外讀物中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書來學習,幫助其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4、自我檢測學習結果的習慣

學會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這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在這個環節上查漏補缺,鞏固所學知識很重要。僅有3。8%的同學能夠做到自己檢查。高達34。6%的同學是老師或家長檢查。知道老師或父母對孩子關心,這個沒有對錯。但是應該培養學生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自主學習從小就要紮根學生心理最深處。葉聖陶說過:“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於主動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養學生自己動手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學生引導和指點,該怎麼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動地位了嗎?養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在學生的學習中,應把這種積極性逐漸引導到自我評價上來,使他們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

5、大膽質疑問難,解決難題的習慣

僅有15。4%的學生遇到困難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但是有一種現在不容忽視:53。8%的學生遇到問題就問父母或者老師,自己懶於動手,動腦。告誡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很多種:上網,看書查資料;問父母或者長輩;問同伴;問老師。但是,一定要在自己努力解決卻始終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再採取其他方式,而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一點也不動腦思考,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四)家庭因素分析

兒童的成長有賴於學校、家庭、社會,家庭是兒童成長的重要場所,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支持,是兒童學習成長的重要支持力量,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不能忽視的教育資源。

從以上調查表中不難看出,優秀學生的家庭成員關係都很和睦,文父母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值,有比較明確的培養目標,大都有較爲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圍,大都有較好的教育方法。無論家庭居住條件如何,都比較注意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除此之外,這部分學生的家長自身文化素質比較高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中等學生的家庭對孩子有一定的期望值,大部分家長對孩子都有一定的要求,家庭能根據自己的條件給孩子創造一個學習環境,但是在教育方法上差異較大。有的採取放任不管,讓其自我成長;有的則過分關注,陪讀、包辦,有的則把精力過多地放在關注孩子的生活上。

分析學習成績差的這一部分學生的家庭因素,可以發現這些學生的家庭成員本身的文化素質比較低,有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比較緊張,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比較差,學生的學習環境都不太好。家長對孩子沒有什麼要求,即使對孩子有一定的要求,父母的教育意見和教育方法也存在較大分歧。這部分學生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嚴重地缺乏教育方法。由於家庭教育的乏力,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繫很難收到效果,教師只能唱獨角戲,由此造成了孩子的學習滯後。在這方面的研究我們主要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學習型家庭創建、家長參與學習評價這些方面的探索。

四、調查體會及解決策略

調查顯示,我校學生的自主意識相對比較弱,對自我有比較明確的認識,主動參與意識、責任意識和批判意識均有一定的發展。相對於自主意識而言,學生的自主能力要弱一些。在學生自主學習中也的確存在這一問題,而且不同的性別之間仍存在差異,因此需要在實踐中督促學生將自己的自主意識轉化爲自主的言行,教會學生一些實現自主學習的技能、技巧。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目前的教學中的確存在着許多不適合學生髮展的地方,教師的觀念有待於改變,教學的方式方法有待於改進。因此,研究《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在開展此課題研究的同時,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更是切實可行的。

(一)、更新教師觀念。

葉聖陶老先生曾有這樣的論述:“把某些精要的東西化爲自己的血肉,養成永遠的習慣,終於以之,永遠實踐。”本次調查試驗,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學生具有巨大的學習潛能。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讓這些學習潛能發揮出來,並讓它成爲一種習慣,形成學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而受用終身。另外調查也讓我們認識到:那些機械的、簡單的學習內容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要加強督促,這樣可節省出課堂教學時間,將其有效地用在“刀刃”上,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除此以外,教師還應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不斷探索新的教法,切實處理好“學生自學與教師教學之間的關係。”

(二)、教師角色轉變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新課程的重要任務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構建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平臺。學習方式的轉變期待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學模式的轉變始於教師角色的轉變。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對學生的學習來說,要由管理者變爲組織者,由傳授者變爲參與者,由控制者變爲幫助者,由主導者變爲引導者,由仲裁者變爲促進者;對課程及教師自身的發展來說,教師要由教書匠變爲研究者,由實施者變爲開發者,由執行者變爲決策者。此外,教師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不給學生,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激發興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 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動力,也是發展智力潛能的契機。產生興趣的兩個基本因素是求知慾和對客體的肯定的情緒態度。因此,只有那些對語文學習有濃厚興趣,把學習看成自己的願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個認識活動活躍起來。

(四)、家校溝通,借用家庭力量激發學習源動力。

充分利用家長會和校訊通培訓家長,教給家長在家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使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和聯繫,讓家長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基礎。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成效等跟家長的關注程度是成正比例的。家長對子女的期望越高,給予的關注就越多,大多數的子女就能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成長。相反,家長缺乏對子女成才的期盼,或者期盼值不充分,對子女的關注也不多,學生就產生不了學習的動力,對學習效果的好壞不關心,漸漸地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因而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由於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習的行爲習慣還沒有形成,加上有意注意力還非常薄弱,這時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往往會成爲孩子學習的源動力,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科學的教育教學方式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

1、教師要重視學法指導。整個教學過程其實是一個“從教到學”的轉化過程,“教”是爲了“不教”。因此教師要把學法指導放在重要地位。權威人士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今天所教的百分之九十應該放在科學法論、教學方法、推理方法、蒐集資料的方法,從事實中做出結論的方法以及分析綜合事實到能力上面。

2、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自學。這是改變陳舊教學模式的關鍵。教學模式不應該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模式,而應當注重學生自學,在自學、討論、探究的基礎上達到知識的掌握 ,這種能動式學習使學習者本身主動而自信。

3、指導學生學會自由學習。所謂自由學習,就是衝破教育框架的束縛,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地選擇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21世紀,人類將面臨的是一個科學技術高速度發展,知識總量急劇增長的信息化時代。當各種信息撲面而來時,我們必須學會選擇,學會 思考,學會廣泛而有效地汲取。因此,我們在教學不能囿於僅有的幾本教材,指導教學自主學習,廣泛涉獵,學會找到正確的信息源,教師要相信學生的學生潛能。同時採取切實的措施,除了備、上課之外,要把相當的精力放在爲學生提供所 需要的學習資源上。

4、指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從心理角度分析,人對事物的看法是由自己調節的。學生要學會 學習,必須學會自我評價,學會自我調節和監控通過對學習過程,方法和效果的分析,學會學習策略,並應用學習策略主動地 規劃自己的學習任務,確定發展方向,教師要在一個階段之後,引導學生總結經驗,反思得失,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以利進一步改進並選擇學習方法,發展自我學習的能力。

5、抓好現代課程改革中的合作學習,促進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合作學習是指在集體或小組這一特定環境下,通過分工,一起探究,一起討論,共同研究得結論的一種先進的學習方法。教師一定不要把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熱熱鬧鬧,課內亂亂轟轟,瞎說一氣……”上,應充分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細緻安排,精心謀劃,使學生各負其責,各盡其則,蒐集資料,代表發言等都要有理有據,詳實可靠,教師經常提醒各小組,調換分工,鼓勵小組間的團結與協作和參與 精神。及時肯定各小組的獨到發現,獨到的見解等,調動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這樣學生一定會在業餘時間主動地蒐集資料,分析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目的。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在公共選修課上,第一次真正和深入的瞭解了情商,所謂的情商,它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21世紀的人才競爭,是智商和情商的雙重競爭,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我們即將踏入的社會,越來越關注的不再是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大,是一個人情商的高低,然而在我所認識的'大學中,我們的情商似乎還處於及格線的邊緣,但我們作爲一個承載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羣體,自我的高定位使成才的慾望非常強烈,而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我們難免會產生一些心理衝突和困惑,如環境適應不良反應、人際關係障礙、工作學習的挫折、網絡依賴、自我意識模糊、價值取向迷茫、雙向選擇就業的難題等,這就要求我們自己要加強對自己情商的培養。

如何培養自己的情商,以便更好的適應將來的生活顯得尤爲重要,在我看來,下面的方法會對我們以後工作和學習起到很大的幫助。

做人必須有責任感。大學生要明白:責任多大,能力就會有多大,價值就會有多大。認真踏實做好分內的事情,就會有所收穫,播種責任心,收穫的是個人能力的提升,個人價值的體現。

德國一位大思想家、大詩人說過,要給別人陽光,必須自己心裏有陽光,愛就是暖到人心深處的陽光。愛表現在大的方面,比如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愛同時也體現在生活點滴中,體現在孝順父母、尊重老師、關係同學中。播種愛心,收穫的是良好點滴口碑。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管理學者強調精細化管理,崇尚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大學生應該調整好心態,在平時對

每一件小事都認真對待,將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周全。播種細心,收穫的是良好的習慣。

到了大學,天南地北的學生,一起學習生活,個人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個人愛好都截然不同,自然會產生矛盾和衝突。這時大學生應該有意識的鍛鍊和培養自己的包容心,正所謂:人的胸懷是用委屈撐大的。播種包容心,收穫的是胸懷。

大學生可能一時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很有激情,但是一旦碰到挫折和困難,就很難迎難而上,往往會輕易放棄。這就需要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鍛鍊自己抗挫折能力,同時也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去一步步執行,不能好高騖遠。播種恆心,收穫的是成功持久的動力。

對待名利要有平常心。大學生對考研、評優要有平常心。當你太在乎一個事情的時候,患得患失,心態就不健康了,往往事與願違。播種平常心,收穫的是好的心態。

凡事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大學生要有這樣的心態,要明白只有感恩的人,人家才願意幫助你,才願意與你交際。播種感恩心,收穫的是人脈。

大學生自律要從“慎”字做起,有道德的人在獨自一人或無人監督時,總是小心謹慎的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作爲一名大學生,不萌發任何邪惡性的念頭,使自己的道德品質高尚。播種自律心,收穫的是潛能的發揮。

總之,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只有當我們擁有了能力、口碑、自我激勵、細心的習慣、胸懷、持久的動力、心態、人脈及潛能的發揮和自我完善時,我們才能真正的擔當起工作的重任,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生活如意,獲得成功。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學生的身體和心理能否健康發展,關係到未來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民族的興衰。加強對國小生的心理指導,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國小生是祖國的未來,這個羣體的健康與否,預示着國家的發展是否處於一個良性狀態,同時,國小生處於身心發展階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加強國小生的心理指導,可以儘可能的減少未來的心理疾病人數,對我們建設現代化強國,改善人口結構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最新定義是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由完整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①國家教育部的一位負責同志也強調:未成年人的身體和心理能否健康發展,關係到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民族的前途。保護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教育系統更是責無旁貸。②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成年人口中,有心理疾病的有一千多萬人,對心理疾病的治療,已引起我國相關部門的重視。加強對國小生的心理指導,是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重要一環。要做好這項工作,認真進行國小生的心理情況調查,對我們分析、瞭解情況,對我們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校在大的環境背景下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本學期末對全校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彙報如下:

  調查的設計:

1)、時間:

2)、地點:

3)、對象;國小一六年級學生

4)、方式:問卷

  一、調的項目及內容

按照國小生心理健康標準,認真的進行調查工作: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所謂健康,它是從生理和心理兩個側面來表現的。從表現形式看,生理健康相對來講,比較容易診斷,而心理健康,測試的手段就比較複雜。同樣,瞭解國小生的心理狀況,要比了解國小生的生理狀況要困難的多。在對國小生的調查中,我們分別從國小生的人際關係、挫折適應、青春期心理,考試焦慮、厭學及性格等六個方面進行調查,旨在考察學生智力智能發育、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正確認識自我、良好的情緒、心理承受能力,爲進一步分析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調查情況分析:

以上的調查情況表明,就我校大多數的國小生而言,心理髮展總體還是較健康的。儘管其中的各個項目間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但是其絕對數字還是非常龐大的,其中所蘊含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可能會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認真分析造成國小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就是件刻不容緩的工作了 我們既要對這些心理問題較明顯的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矯正, 同樣也要對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學生進行指導。

三、心理問題的原因:造成國小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社會原因、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和各種生理原因。

1)、社會原因:社會的整體環境惡劣,會導致國小生對生活失去信心。國小生生活的周邊環境負面因素太多,使他們對周圍的人失去信任,長期以往,在他們的心理上留下陰影。由於社會環境影響面大,對國小生所造成的影響不是點式的,而是面式的,這樣就會使一批國小生受到影響,產生心理障礙,對於我們這個人口衆多的大國來說,其絕對總數是不可忽視的,其對社會發展的潛在的負面影響也將是巨大的。因此,國家的和平,社會的安寧,人們生活的文明程度,是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生活環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減少國小生心理障礙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另外,在一些家庭中,國小生長輩因自身的心理障礙,在和國小生的交往過程中,有意無意的使其病態心理影響了國小生;同時,一些國小生的長輩,相互關係緊張,他們不注意自己行爲對國小生的影響,從而使一些國小生下意識的對自己周邊的人或事物,採取敵意的態度。

據調查,我校學生中普遍存在着自理能力較差,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較弱,依賴性比較強,脫離家庭、親人的照顧將寸步難行。產生原因是由於家長只注重智力培養,而忽視能力的培養。父母嬌養、過分保護、照料,從而導致學生一切都由家長包辦代替,產生依賴性,缺乏獨立性,缺少自我服務、自我鍛鍊意識。這樣會給孩子以後參加工作,走向社會帶來許多障礙。

調查中,在和國小生的交談中,瞭解到個別國小生的心理障礙確是因爲家庭原因造成的。有個國小生家庭父母不和,關係緊張,甚至到了快離婚的地步,使這個國小生的心理受到嚴重衝擊,使她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造成這個國小生的心理障礙。

3)學校原因:以往的時間裏,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爲提高升學率,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極爲關注,視其爲關係到一個學生將來是否有前途的首要問題。所以,教師在課內只抓智育,而課後家長又讓學生參加多種補習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主要表現在考試緊張、厭學、偏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產生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又過高,加上社會給學生造成的心理

壓力,使學生心理負擔過重,認爲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沒有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4)生理原因:在調查中,我瞭解到一些國小生,由於他們的智力超常或者智力底下,他們覺得,自己和其他人往往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在心理上,也不能和其他國小生一樣得到正常的發展,時間一長就有了某種心理障礙;還有一部分國小生,他們因先天或後天的原因身體殘缺,這使他們下意識的產生了自卑感和心理障礙。

  四、做好心理指導應注意的問題與建議:

家庭層面,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就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環境而言,孩子們在家庭中度過的時間有1/3之多。而且,對於心智正在發育的少年兒童來說,家庭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社會。因此,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

(一)、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包括實物環境、語言環境、心理環境和人際環境。實物環境是指家庭中實物的擺設;語言環境是指家庭中人與人的語言是否文明有禮,民主平等,商量諒解;人際環境是指尊老愛幼,各盡其責等品格,心理環境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態度及情感交流的狀態。和父母的身教言教相比,家庭環境涵蓋的範圍要廣泛得多。能夠傳遞社會價值觀念、行爲方式、態度體系以及社會道德規範的,不僅僅是父母的語言和行爲,父母的心態、家庭中的實物環境、心理環境、人際環境等都是影響少年兒童行爲和心理髮展的重要因素。

(二)、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提倡孩子自我教育。尊重兒童的主人地位,家長首先要相信兒童,相信他們有接受教育的能力。當然相信孩子們的接受能力的同時,也要正視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如果拔苗助長,則同樣違背了孩子的生長規律。尊重兒童的主人地位,家長還要深入瞭解兒童,根據兒童的天性來培養道德品質。要充分考慮孩子的人格、興趣、愛好,不要輕易把自己的願望加在孩子身上。提倡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家長努力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規劃、自我教育、自我評價。

(三)通過有效的家校合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親子觀和育人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

社會層面,加大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與社會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普遍破除迷信思想,科學對待心理問題,使人們遠離迷信,使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得以及時的科學治療加大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與社會宣傳力度提高對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正確認識,來提高全社會特別是家長和教師對心理學、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視,使心理學真正早日走進人們的生活。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原因近年來,全球陸續發生了很多自然災害,比如我國前年發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今年4.14青海玉樹大地震等,給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導致這些災害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氣候變暖。書上說低碳生活是對付全球氣候變暖的最好辦法。於是我決定調查低碳生活的實踐應該怎麼去做。

二、調查低碳生活就是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約能源的方法比比皆是,但是在調查中我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地方,比如:有些辦公室的燈、電腦和飲水機從上班一直開到下班;有些家庭晚上爲了防止小偷入戶,出去了燈也開着,而且所用的燈泡一般都是普通燈;一些人開着電視卻在幹着其他的事情……這些行爲都非常浪費電,發電廠發電又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用風、水發電則會改變那裏的地質結構,導致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三、分析造成上述浪費能源的現象,是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形成的人們對於低碳生活意識不強,甚至沒有低碳意識,更不會想到多耗費資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會影響到地球環境。

四、結論我通過詢問大人和查閱資料來尋找低碳生活的實踐方法,得出的結論是:低碳生活的實踐方法就是儘量節約各種資源,這是人爲因素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增加低碳意識,就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五、建議我們現在就要進行“低碳生活”和“低碳飲食”,我們做飯儘量多用天燃氣,要少吃肉,做到“低碳飲食”;平常我們要少用電器,日常照明儘量多用節能燈,要多看書或多到戶外運動,這樣既對身體有好處,又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約了資源。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共同的唯一財產--地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樣才能讓各種動植物有一個新的天地,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愛護環境節約能源,做一名光榮的“低碳族”吧!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背景

學生負擔過重是我國中國小教育長期存在久治不愈的頑症。針對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早在20xx年,國家教委就下發了《關於在中國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儘管這幾年在限制家庭作業、縮減考試上,教育部門出臺了相關文件措施,也進行了巡查監督,但在過高的期望和過重的應試模式下,減負阻力重重,流於形式,收效並不理想。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xx年的研究發現,近年來中國中國小生睡眠時間持續減少,在“學習日”近八成睡眠不足,在週末也有超過七成的中國小生睡眠不足。這種狀況對正處於身心發展階段的中國小生來說,危害不言而喻。不僅如此,在對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家庭教育支出情況的調查中發現,我國中國小家庭教育支出大約佔家庭收入的三成,而用於課外班等各種擴展性教育的支出約佔家庭教育總支出的67%。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真實性、客觀性、嚴重性已經被社會普遍感受到,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睡眠質量,也影響到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未來公民的素質。

二、調查目的

瞭解Xx國小學生課業負擔的現狀,分析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爲該校科學合理地制訂和落實“減負增效”措施提供依據。

三、調查對象

Xx國小四、五、六年級部分學生

四、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Xx國小隨機選擇四、五、六年級的部分學生當場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的形式。三個年級共發出調查問卷120份,收回118份,回收率達98%

五、調查時間: 20xx年5月15日

六、調查內容

(1)學生課外作業情況

(2)教輔材料購買情況

(3)午間、雙休日補課情況

(4)家庭爲學生聘請家教輔導情況

(5)學校的考試安排及成績公佈情況

(6)學生午間休息與睡眠質量情況

問卷共向國小生提出了20個問題

七、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各類調查結果彙總

1、學校的考試安排及成績公佈情況

在對學生每學期的考試情況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除了期中、期末考試外,其餘還有月考、小測驗等形式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每次大小考試後,學校基本都會公佈學生的排名。這種公開學生排名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激勵學生向着目標努力前進,但另一方面也會打擊到一些學生的自尊心。這其中的利弊還需要教師好好衡量一下。

2、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

不同年級的學生認爲課業負擔嚴重程度不同。四年級有28.6%的學生認爲沒有壓力,佔的比例最多;五年級學生最多的有18.7%的人認爲沒有壓力,還有18.7%的人認爲壓力來自於家長總拿自己與別人比較;而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佔據比例最大的壓力來源課外的補習班和作業,佔據25.3%。在第20題的問答題中,四年級的答案中許多學生認爲老師可以再嚴格一些,並認爲作業過少,難度較低;五、六年級的學生希望家長少佈置一點課外的作業、不要總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個階段的學生承受較多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

3、學生購買使用教輔材料情況

從調查結果情況統計看,學生使用教學輔助資料,沒有學校統一購買的,大多是家長幫自己購買,還有一些是老師推薦的。六年級的學生會有一部分自己選擇教材。統計結果還顯示,四、五、六年級每門學科購買2-3本,分別佔40%、53.3%、42.1%,均佔每年級的最高比例。隨着年級增高,購買教材的數量也會有略微提高。

4、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

從學生回答的每天作業的難度,三個年級的學生都大多認爲難度適合,分別爲55%、76.7%、83.8%。從每天需要時間統計發現,四、五年級學生作業時間在半小時以內的分別佔57.5%和63.3%,而六年級的學生有42.1%的人完成作業需要1個小時。這部分學生的作業時間符合教委規定的要求,但是問卷中有一小部分學生回家作業完成時間在1小時以上,六年級還有5.3%的學生回家作業時間超過2小時。當然這些完成作業時間過久的原因也包含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差異。而在每天的課業佈置中,四、五年級中分別有30%和40%的學生認爲語文作業量最大,而六年級中42.1%的學生則認爲數學的作業量最大。可以看出六年級爲了小升中中可以在數學方面拉分,而花費的時間與心血。除了每天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外,三個年級的學生絕大部分也要完成家長額外的作業。佔的比例分別爲62.5%、52.5%和73%。六年級的學生壓力普遍加大。

另外,雙休日與假期學生的補習班情況也十分嚴重。三個年級的學生上的補習班佔據比例最重的是語數外的補習班。一些藝術類興趣班也有部分人蔘加。而四年級屬於最輕鬆的,很多學生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補習班。調查統計顯示,四年級的學生有40%的人不參與補習,32.5%的人每週參加補習班花費1個小時以內;五年級學生有50%的人蔘加補習不超過1小時,33.3%的學生不參與補習,但也有23.3%的學生要花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進行補習;六年的學生33.3%的人需要花費1~2個小時,有22.2%的學生花費3小時以上,只有16.7%的學生不參與任何補習。通過柱形圖可以明顯看出,三個年級每週花在補習班上的時間逐漸增加。

5、學生午間休息與睡眠質量情況

中午飯後到下午上課之前是學生休息、調整的時間,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四年級0%能夠午休,五年級和六年級分別只有6.7%和2.6%能夠進行適當的休息,其餘學生大部分都在做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有一部分按照學校的規定在學校自修。

我們也對學生每天的睡眠情況作了調查統計。通過數據顯示,四年級有35%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6~7小時,32.5%的學生爲9~10小時,只有5%的學生睡眠不足6小時;五年級有33.3%的學生睡眠時間9~10小時,30%的學生爲7~8小時,只有3.3%的學生睡眠不足6小時;六年級有42.1%的學生睡眠時間7~8小時,只有2.6%的學生不足6小時。可見大部分學生的睡眠可以保障在8小時以上。

(二)學校“減負增效”工作的有效做法

1、建立“減負增效”制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學校能充分認識到制度管理是落實“減負增效”要求的保障,爲此,大部分學校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制度執行,確保減負增效目標的實現。另外,學校建立了一整套保證教學質量目標達成的制度,保障教學工作有章可依、進展有序。

2、優化作業管理,提高作業有效性。學校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從規範作業管理入手,開展作業設計實踐研究,探索控制作業總量的方法和途徑,在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提供了一些實踐經驗。

3、開展考試命題研究,實施綜合學業評價。學校能重視考試命題管理,力求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評機制,發揮考試(查)對學生學科學習、教師日常教學的導向作用,避免教師過度挖掘教材和拓展教學內容。

4、豐富校本教研內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校本教研是教學研究的主要載體,是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源頭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關鍵。爲此,納雍一小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5、加強宣傳,形成家校合力。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或家長接待日宣傳“減負增效”工作的意義,提高家長對“減負”的認識,以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與配合。

6、加強學困生輔導,關注全體學生。本着不讓一位學生掉隊,爲了全體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理念,學校非常關注學習困難學生,採取一系列措施,利用課餘時間爲他們補缺不差。

(三)課業負擔重的原因分析

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非常複雜,既有宏觀層面的原因,如考試製度、就業形勢的衝擊,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等,也有微觀層面的原因等。下面從直接影響學生課業負擔的因素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家長的角度分析

現在的孩子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的一切希望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理念主導下,以不輸在起跑線上爲支撐點,以能夠進入優質初級中學、示範性高中、重點大學,乃至找到理想的工作爲目標,因此在孩子進入國小後就不斷在學業負擔上爲其加碼。

第一、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以在任何方面都超越別人。這樣苦的是學生,使得他們雙休日兩天更加忙碌,要麼在家做作業,要麼就是參加各種語數外提高班或者藝術類興趣班。

第二、家長自主爲孩子安排學習。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家長依然爲孩子購買不少教學輔助材料,讓孩子在沒有回家作業、或已完成回家作業後繼續做。在調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隨着年級的增高,家長留給自己的課外作業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這樣學生不僅承受着來自學校、教師的壓力,回到家還要承受父母給予自己的壓力。

第三、家長總是拿其他孩子與自己的孩子作比較,在嚴格要求中施加壓力,還以父母付出的心血、化去的費用責備孩子。許多學生都在調查中寫道:“請爸爸媽媽不要再拿我跟別人比較”、“父母給予的壓力太大了,喘不過氣來”、“我討厭爸媽每次說到別人家孩子就一臉羨慕,說到我就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等等。也許作爲父母沒有察覺,但這無形中給孩子增加的許多的壓力。

2、從教師的角度分析

教師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在學生的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佔有很大程度的比重。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得益於教師的良好教學。而教師的一些不恰當的做法或思想則可能給學生更大的壓力與消極影響。

(1)教師教學水平的差異決定了學生負擔的輕重,好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高、學生又喜歡,作業完成的速度快,正確率又高。而那些教學水平低下及一般的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較差,又習慣於傳授式教學,學生的理解、掌握率低下,就熱衷於“堤內損失,堤外補”,不斷的補課,大量作業的佈置,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自己疲勞,學生更辛苦。

(2)教師在教學中,拖課現象也十分的嚴重和普遍。對於國小生而言,一節課40分鐘,教師就應該在備課時好好分配時間。我們在去國小做調查時,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年級都有前一節教師拖課的現象。更有甚者,這節課老師剛拖課下課,下一節的教師就進了教室,有些學生都不敢下位走動。教師能夠掌握好每節課的時間與節奏,則會提高上課的效率。

3、從作業評價的角度分析

目前,課程計劃中只規定了國小生完成回家作業的時間,而對學生課業負擔還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和具體要求,教師佈置回家作業的量絕大部分憑感覺,而且,一些學校學科教師之間缺少溝通與協調。每一科的老師都覺得自己佈置的作業不多,但對於學生來說,做完所有作業時間就有些多。

八、調查體會與建議對策

我們所調查的Xx國小是一所建於三環南路南側的民辦國小。該國小共有12個教學班,微機室、圖書室、儀器室、音樂室、美術室、體育器材室各一間。可以說這是一個規模相對較小的國小。在各項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國小的學生壓力並不是很大。或者說,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無論從課業壓力、睡眠時間、等方面,學生從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壓力都不是特別的大。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學生對於我們提出的問題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有些國小生會本着一種積極的態度,將實事縮小。也有的學生在回答問卷時,由於讀題速度過慢,會依賴性的看着身邊人的答案填寫。所以這樣的結果也是會有一些的不準確。而且在壓力較小的大背景之下,也有小部分的人認爲壓力較大,承受了來自作業多、班時間長、睡眠時間短等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升中,家長、教師都會更加註重他們的學習。針對國小生面臨的課業壓力,我們簡略提出以下對策:

1、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着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改變教學方式和提高教師教研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勤奮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合理佈置作業是“減負”的有效途徑 。從問卷中雖然只有很少的學生作業超量現象,但是這塊問題比較大,教師應優選作業,講究作業的質量和科學性,同時佈置作業最好採用分層的方法。避免各科作業數量競賽,加重學生學業負擔。

3、學校、教師、家庭搞好配合,共同減負。學生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家長的孩子。作爲學校,要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作息時間;作爲教師,不超量佈置作業,不隨意考試;作爲家長,要有顆平常心,真正尊重孩子,關心孩子。不要造成孩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學習負擔。只有學校和家庭加強溝通,共同遵守教育政策法規,齊心協力減負,才能使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4、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的提高。很多家長都本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來培養孩子,這其實只會在無形中讓自己給孩子增加更大的壓力。不要對孩子過分要求,相對輕鬆的環境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另外,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這樣不僅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也讓他們對自己逐漸產生疏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