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1

一、調查目的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學生不會傾聽:老師講課時,他在座位上走神;別人提出問題,他所答非所問;別人的話還沒講完,他迫不及待地打斷,搶着和別人說;老師講過好幾遍的問題照樣出錯……凡此種種,導致我們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這說明新課程進行了這麼長時間,有些學生的傾聽習慣還沒養成,傾聽能力還沒形成。的確,在課堂中,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言語,纔可能進行更深的思考和交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我們設計了相關問題進行本次調查,尋找、診斷、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進一步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使問題得到解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力求達到新課標對國小生提出的傾聽要求。

二、調查方法與對象

採用問卷,談話與聽課相結合的方法,對全校52名學生進行調查。進行“學生傾聽習慣問卷調查”,調查表已全收回。調查後又與教師、學生和家長談話,深入瞭解大家對自己和他人上課傾聽狀況的瞭解和感受。

三、調查內容

對課堂傾聽的認識,包括傾聽的方法,內容,活動過程以及效果等方面進行調查,共設計了13個問題.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較好聽課,學新知時聽講認真,教師語言生動時聽講認真,但還有一部分學生上課不能全神貫注聽講,尤其在別人回答問題時不注意聽講,有的教師沒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等等。主要表現在:

1、剛上課時注意聽講,課中間思想開小差。

剛上課時學生下意識注意聽講,隨着時間的發展,學生管不住自己,思想拋錨,做小動作,小聲說話,老師講課也不注意聽了。

2、別人發言時不會傾聽。

學生喜歡自己說,不太喜歡聽別人說,沒有養成傾聽的.習慣。“別人發言時你認真聽嗎?”選擇“認真”的佔23.91%,選擇“有時認真”佔73.91%,選“不想聽”佔2.18%。

3、小組合作時搶着說。

“小組合作時,你的表現”選“認真聽,輪流說。”佔93.55%,選“搶着說”佔3.62%,選“幾乎不回答 ”佔2.83%。說明學生有一定的團結協作精神。但是,合作中搶着說和不回答也佔一定比例,要引起教師注意。

4、上覆習課時,學生髮言不多。

複習課新意不多,平時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就容易走神,不注意聽講,發言自然不積極。“老師上覆習課時,你的表現”選“認真聽,積極回答。”佔22.13%,“認真聽,但不想發言”佔75.36%,“沒意思,不怎麼愛聽”佔2.51%。

5、班上經常發言的就那幾個人,其他人不主動發言。

性格活潑、思維活躍的學生經常發言,大部分學生習慣於聽,不會去積極發言。

6、在家父母講話時,愛插嘴,或者聽一半就走開了。

“在家認真聽父母講話了嗎”選“聽”的佔20.59%,“有時聽”佔76.33%,“愛嘮叨,沒意思”佔3.08%。

通過分析,我認爲造成以上的原因是:

1、學生在家養成了他說讓別人聽的習慣,而沒養成認真聽別人說的習慣。

2、老師急於完成教學任務,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沒有長期鼓勵學生髮言。

3、家長、教師等平時忽視對學生傾聽方法的指導。

五、思考與建議

1、紀律要求:聽講時,學生坐端正。擡頭挺胸,兩眼看着教師。不隨便插嘴。同學回答問題時,仔細聽,認真想,評價並補充。

2、老師在課堂上,努力讓每個學生把話說明白,抓住時機,利用有效資源,激發學生的傾聽和發言慾望,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3、對學生的傾聽指令要簡單,清楚。老師示範給學生認真傾聽的動作,神態等。家校聯繫,制定傾聽評價表,獎勵在傾聽方面有進步的學生。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2

一、基本信息

我們根據工作計劃進行教學研究。研究內容分爲兩部分,一是深入聽課,二是檢查教學的日常管理。本次調查中,我聽了指定年級和非年級的16節課,查了老師的備課筆記(教案),聽了講課筆記,對作業批改進行了抽查,召開了討論交流會,召開了情況反饋分析會。

第二,值得肯定

1、課堂教學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無論是課改年級還是非課改年級,部分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②開始打破“以教師爲中心”,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和主動性。

2、語文的三個維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呈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部分教師教學紮實,知識和能力維度落實到位;②注意引導學生積累。很多老師重視引導學生積累字、詞、句的知識;③注重發展性評價,課堂上更有刺激性語言。

3、一些語文教師可以將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利用多媒體來授課。老師們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做得很好,課件做得很漂亮,教學應用得恰到好處。

4、學校更注重教學的日常管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大部分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備課、寫教案,教案規範、寫得細緻;②老師可以有計劃的互相傾聽,講課書的內容更詳細。③老師佈置的作業量基本適中,形式多樣,批改細緻。作文批改基本上有分數(成績)和評語。中高年級還要求學生寫日記或每週筆記。

第三,存在問題

1、一些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三種不容忽視的傾向:一是重視閱讀課文,忽視語言的使用,輕視語文課堂練習,沒有有效練習就培養語感,只是一味地閱讀課文;二是注重感知,忽視提問,這在中高年級教學中更爲突出;第三,課程改革年級教學中存在弱化“雙基”的傾向。

2、學生語文作業停留在知識層面,中高年級缺乏思維發展練習。比如造句,寫單詞,寫日記,寫周筆記等。

3、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缺乏有效的練習,教師也沒有爲學生設計精讀課文中關鍵段落的`練習來進行閱讀訓練。不重視培養閱讀能力的書面練習。

4、課改年級教師課堂教學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比較普遍,很多教師的課只有溫度沒有深度。

5、他們大多忽視了家庭作業教學的課堂教學研究,部分教師提出了家庭作業教學的要求。比如老師批改九年級的作文,寫“細節不合適,中心不突出”之類的評語,分數只有三四十分的作文比較多,破壞了學生的寫作信心。

6、在課程改革的年級上,教師的導向作用被弱化了,表現在教師一味的放手,給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和學習方法的權利,開展過多的小規模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7、少數國中語文教師在講授精讀課文時,無法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

8、教學常規管理:很多語文老師都沒有寫教學反思,少數老師備課筆記(教案)過於簡單,有些滯後於教學進度。有的老師很少上課,一個月只聽一節課。

第四、教學建議

1、我們應正確處理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的關係,加強“雙基”教學。在課改階段,要特別注意鞏固“雙基”。

2、爲了加強語文實踐,中高年級教師應該爲學生精心設計和使用多樣化、創造性和選擇性的書面練習。每次文學精讀後,課堂上要留出5—8分鐘讓學生學習和使用語言。

3、加強習題教學的課堂教學研究,開展習題教學研究活動。

4、重視案例教學。在教學和科研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課程和分析案例來明確學習什麼和避免什麼。

5、教師要寫教學反思。不是每節課都要寫,但至少有一個學期要寫一些有價值的課後反思。

6、要結合自身遠程教育模式,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開展語文教學和科研活動。

7、加強集體備課。校本教研要帶着“問題”去研究。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3

一、問題分析

1.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缺乏科學性

多數教師教學時沒有過多地考慮教學目標,只是盲目地從教參上摘抄現成的教學目標,實際教學中,如同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目標意識淡薄。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1)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要麼偏高,要麼偏低。有的教師課堂容量大,節奏快,拔高要求,貪多求全。如“語文園地”中的“讀讀背背”,本來只要求學生背誦積累便可,有的教師卻要學生記住意思。對於低年級的兒童詩教學,本應大致瞭解詩意即可,有的教師偏偏要讓學生逐字逐句地解釋、記憶。還有的教師低估學生的現有水平,目標定位過低。如,中年級的認讀生字教學,仍然像一年級一樣,由老師帶着學生拼讀識記,目標定位不是“學”,而成了“教”。

(2)教學目標定位不全。課程標準在目標制定上從三個維度進行設計,三個方面應該相互滲透、融爲一體,共同實現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總目標。但從教師的教學過程看,多數教師只注重知識的講解,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忽視對所習得方法運用上的指導,忽視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引導。

2.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有所加強,但在課堂上落實不夠

近幾年,儘管我們一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滿堂灌”的現象依然較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教師講得太多,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較少。有的教師甚至用不着邊際的提問,代替學生的訓練。這樣的提問,是教師按照課文情節或順序編排的,既不考慮學生懂不懂,也不考慮有無啓發性,以問代講,以問代讀。提問當然重要,但是提問要有針對性、啓發性,有些提問既無語言價值,也無訓練價值,卻擠掉了學生思考的`時間,讀書的時間。

3.基本知識訓練不紮實,語言訓練不到位

大多數教師只注重課堂流程的完整性,對基本知識和語言訓練不夠重視。難認的字不多讀幾遍,難寫的字不多寫幾次,該辨析的字形不辨析,該解釋的詞語不解釋,該品味的句子不反覆品味,該積累的不積累,該歸納的不歸納等等,造成了寫字質量不高,錯別字增多,詞彙量下降,語言匱乏,用詞不當等現象。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低年級識字教學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語文教師沒有把識字、寫字教學擺在突出位置,缺少時間保證、指導保證、練習保證,國小各年級都應重視識字、寫字,都應重視詞句教學,這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工程、基本任務,決不能馬虎。

4.閱讀教學效率不高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所謂的效率不高,主要是指語文課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沒有運用好課文這個例子,面面俱到,蜻蜓點水,勞而少功;另一方面是教學過程過於繁雜,內容多,環節多,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其次是師生對話多,學生個體與文本對話少;分析內容多,抓住文本語言,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少。多數的語文課堂,還不能激起每個學生的興趣,還不能給每個學生比較充足的時間,靜下心來“潛心會文本”,還不能抓住課文重點語句和可學可用的寫法,引導學生感悟、理解和內化積累,導致了學生語文應用能力不強,學習效率不高。

二、思考與建議

1.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明確各學段教學目標,深入領會《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建議。結合課標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編寫特點,並結合學生實際,準確定位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目標的科學、全面、合理。具體地說,教師要依據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後思考練習等,綜合確定每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師先要作爲一般讀者閱讀教材,“鑽進去”潛心會文本,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結合課文特點及思考練習的提示,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和目標,諸如,需要理解的詞句,需要積累的語言,需要習得的學法,需要揣摩的寫法等,即找準語言訓練的重點。如果教學內容比較精當,瞄準課文的重點,訓練的難點,學生的疑點,語言發展的生長點,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學內容“泛化”和“不確定化”的問題,真正做到“該教該學的就教就學,不該教不該學的就不教不學”。確保了教學目標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2.閱讀教學要增效。要處理好精讀、略讀的關係;單篇課文教學與羣文閱讀、整本書閱讀的關係;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的關係。要有較長遠的整體規劃,做到長計劃,短安排。要重視單篇課文的教學,充分利用課文這一例子,紮紮實實地教能力,教知識,教方法,要有明確的語文訓練點。如教必要的語文知識、組句成段或組段成篇的能力等。課堂中要精心設計有質量、有效果的學生活動,以此引領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要使閱讀教學增效,還要做到簡化教學程序,簡約教學內容,簡便教學方法。要下決心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3.夯實識字學詞的基礎。國小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字詞又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崔巒老師曾經說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作爲語文教師,必須想辦法夯實學生識字學詞的基礎,並且要努力做到寫字要提速,識字要提質,學詞要增量。教學中要加強寫字指導,保證天天練字的時間和質量。同時,要關注詞彙教學,使學生掌握足夠量的積極詞彙,有足夠的支撐書面和口頭表達的詞彙,爲學生的語言發展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打下厚實的底子。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4

預習是對課堂教學的準備,是學生帶着自身的經驗和背景提前學習、得出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受,而這些體驗和感受使課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有效教學,讓學生在課堂裏有實實在在的收穫。因此,預習是絕對必要的。

爲了課題《國小中年級學生語文預習有效策略的實踐研究》,就本校中年級學生的課前預習現狀做一個調查。

一、調查目的與內容

1.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學生目前預習情況,因此設計了本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作業完成情況、預習作業無法落實的原因、預習的步驟、預習內容幾個方面來設計。

2.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涉及到如下一些問題:

(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2)學生預習的主動性

(3)學生預習的有效性方法等狀況

二、調查對象與過程

1.調查對象

從本校四年級年級選了4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40張,收回率100%。

2.調查過程

調查方法:本次採用的是問卷調查法,自編了《國小中段學生語文課前預習調查問卷》。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當學生認識到某件事的意義時,便會產生較爲持久的動機。中年級學生對課前有沒有必要預習是怎麼看的呢?見下表:

1.你認爲學習語文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

A、有必要 B、沒必要 C、說不清

分析:大部分孩子認爲課前預習是有必要的;約2%的孩子對預習重視不夠。

2.你經常進行課前預習嗎?( )

A、總會預習 B、有時會預習 C、從不預習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課前總會預習的;約5%的孩子對預習重視不夠,還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習慣。

3.你做語文課前預習是因爲( )

A、老師佈置才做 B、自己已經養成了習慣 C、不知道

分析:大部分孩子認爲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有用;3%的孩子認爲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沒有用。

(二)的主動性

4.你認爲語文課前預習對課堂學習有幫助嗎?

A、有幫助 B、沒有幫助

分析:有30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爲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

有70孩子預習是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三)習的獨立性

5.沒有佈置或忘了佈置語文預習作業,你會怎麼做?

A、 自己主動預習 B、向老師詢問預習作業 C、不預習

分析:22.8%有了預習的習慣,即使老師沒有佈置預習作業,他們也能主動問或主動預習。77.2%沒有養成預習慣。

6.你在家進行語文預習時,家人會給予指導和幫助嗎?

A、經常指導 B、問了就會指導 C、偶爾指導 D、從不指導

分析:有一半學生在預習時會得到父母的指導,說明這些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預習是十分重視的。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這些孩子還沒有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

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見下表

7.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會怎麼做?

A、直接跳過去 B、在書上作記號,上課時認真聽或問老師。

C、請教家長 D、查閱資料

分析:25.5%孩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30.2%的孩子願意把問題做上記號,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44.3%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

8、你認爲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果嗎?

A、有 B、沒有

多數孩子都認爲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課前預習是值得的。

9.爲自己預習能解決哪些問題?( )

A、認識字詞 B、讀通、讀熟課文 C、理解重點詞句

D、瞭解作者或課文大意 E、其他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爲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

10.你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多項選擇)

A、自學生字詞 B、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C、瞭解課文大意 D、查閱資料

E、質疑問難 F、試着完成課後問題

從本題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着完成課後問題。

上表中反映出學生查閱資料和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爲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四、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1、未養成課前預習習慣。

有的學生老師不佈置預習作業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預習,但只是把課前預習當成是被動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預習的內容偏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所採用的方法較單一。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爲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3、不善於合作學習。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不能通過同伴互助合作來解決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或藉助於資料。這種被動等待答案的學習方式使同伴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也難形成知識的碰撞,更難有思想的火花產生。

4、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預習,但預習時很多學生不善於思考,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鑽研精神和善於總結歸納的習慣是提高預習成效的關鍵,合理的預習方法和有效的思維途徑是預習成功的保證。

五、初步的策略設想: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的預習情況:

1、應該通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特別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預習意識。教師要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意識,學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預習任務,我們絕不包辦代替。

2、應該想辦法讓每個孩子都認真對待預習作業,而不是讓他們隨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導學生不要迷信教參,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個性解讀。

3、適當調整預習作業的難度和強度,讓學生不害怕預習。要創設條件,喚醒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並進而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如課堂上教師創設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能自由發表看法,教師在給予積極評價。又如教師想辦法創造各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超前預習。

4、給學生預習內容的指導,讓他們逐步知道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並且指導學生把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記下來,尋求辦法進行解決。

5、給學生預習步驟的指導,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預習;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指導時要讓學生明確預習要求和目標。預習中應以讀爲基礎,其他預習任務應在讀中完成。讀很重要,所以教師對讀的遍數要有要求,每一遍讀也要有任務,如讀通讀準、讀懂讀流利、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問題等等。

6、關注學生的差異。不同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學生也有差異,要求也不一樣。因此我們在抓緊預習底線不放鬆的情況下,可以分層要求,層層遞進,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學困生戰勝自我。

7、注意與家長、班幹部的聯繫,發揮小組教育功能。學生很多預習工作是在課外或家裏完成的,因此會有一些貪玩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預習,這時就很需要家長和學生幹部配合監督。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5

通過對低、中、高段的學生和老師分別進行調查,發現教師在對待學生的作業反饋上存在一些弊端。

1.反饋時間過長

由於當前教師的工作量普遍偏重,教師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工作之外,很多教師身兼多職,加上班主任的事務較多,每天要處理正常的日常工作就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對學生的作業施行全批全改,可能時間也比較緊張。所以,就造成每次作業批改的週期過長,反饋時間短則兩三天,長的竟達一個星期。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正確的得不到強化,錯誤的得不到及時改正,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批改作業的信息價值,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2.反饋信息量過小

由於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所謂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點水”一般,簡單劃上對、錯號,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給每個學生的作業認真評論或改正。等作業發下去,學生看到的只是對錯號,卻不明白錯因,如此反饋,信息量過小,作業利用價值不大。

3.反饋缺少新鮮感

在傳統的作業批改中,老師面對幾十本學生作業本,主要看學生的學習結果,完成情況。在採用了等級制的評價方法後,老師一般給答題正確、作業書寫認真的批上“優秀”、“良好”等的批語,長期採用這樣一種批改方法,學生就會缺乏新鮮感,往往作業本發到身邊,權當任務看一下就過去了,起不到矯正、反饋的作用,更談不上學生有內在的需求。

針對以上存在的弊端經過研究,我認爲以下做法能減少存在的問題。

(一)課內作業的當堂完成與反饋

“課堂作業”顧名思義課堂中完成、並得以反饋的作業,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前作業不能做到當堂完成當堂反饋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師把課堂作業變成課外作業,剝奪了學生活動時間的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事倍功半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

1.教師對課內作業的及時反饋

存在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教師。有些教師認爲,教師課堂講授時間與教學效果成正比,認爲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外練,既充分利用了課堂時間,又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因此不惜擠掉學生獨立作業與反饋的時間,用於講授,認爲這樣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績。殊不知學生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均離不開自身的獨立活動,單靠教師講授和師生共同活動,充其量只能使學生“懂”,而達不到“會”。

課堂獨立作業是學生課堂作業的一項重要活動,它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

如:跟課文相配套的課堂作業本,裏邊的作業大多是對本課知識點的鞏固,當然也有一些是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及一些課外延伸等。以前,我們瞭解到很多老師往往把這個作業讓學生帶到家裏去做,把課堂作業變成了課外作業。通過這一課題的實踐與研究,我們認爲:課堂作業是對課堂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而如果讓學生把作業帶到家裏做的話,我們教師就不能迅速、全面地掌握課堂中全體學生組成新的認知結構過程中的第一手信息。所以,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

又如:我們平時在教完一篇課文後,讓學生抄寫本課的生字,這種作業我們認爲最好就是讓學生當堂完成,對特別難的生字,老師在教的時候就讓學生學着老師的書寫認真地在田字格中模仿一遍,然後再讓他們記住字形,自由地再寫兩遍,教師抽幾本有代表性的作業放在投影中進行講評,讓學生明白怎樣的書寫纔是符合要求的,對寫得規範的、比較漂亮的字進行表揚,對寫得不夠的指出意見,這種反饋的方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效果很好。現在,我們很多老師都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學生的課內作業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

結論:從中我們可以確定,學生的有些作業當堂完成當堂反饋是有利無弊的, 教師也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這對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有效學習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2.學生對課內作業的及時完成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習困難學生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信息反饋的滯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由於他們思維的節奏比正常學生緩慢,來不及將思維中的信息反饋給教師時,教師已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久而久之,知識結構中的空白點越來越多,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也越來越困難。

所以,學生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主動地完成老師在課堂上佈置的作業,及時把自己的作業信息反饋給老師,真正使自己的知識從“懂”而達到“會”。

(二)課外作業的完成與反饋

著名語言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認爲:以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看,得自課內與課外的比例是“三七開”,即大概30%得自課內,70%得自課外。這個“課外”,就是指語文學科以及包括“語文活動”、“語文實踐”和“來自社會大課堂”給予的'語文隱形教育。雖然這個比例就每個人來說不盡相同,但“課外”途徑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來源,在每個人的經驗裏都是一致的。因此,思考語文教學改革,研究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問題,不能只侷限於語文課堂教學,也應考慮語文課外的學習,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1.課外作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教師在佈置課外作業時卻存在着以下幾種現象:

(1)重習題練習,輕知識應用。

(2)重練習結果,輕思考過程。

(3)重統一訓練,輕分層練習。

我對這三種現象進行了分析,發現出現第一種現象的原因是:有些教師認爲學生題目做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語文知識。而對於如何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去學習課外更廣闊的知識的作業,卻很少有人佈置。

出現第二種現象的原因是:不少教師怕學生作業不會做,所以對佈置的作業題,不僅規定了作業的內容、範圍,還提示了做的方法、步驟。在作業反饋時,教師也往往只檢查答案是否正確,很少有人問及解題的過程。

出現第三種現象的原因是:有些教師在佈置作業時,往往是一刀切,很少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計一些難易不同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做作業各有所得。

2.有效課外作業的一般特點

(1)講究趣味性

作業如果總是機械地重複,單調地寫寫,就不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設計課外作業時,教師應講究活動內容、形式的趣

味性,使學生一看作業,就能吊起胃口,躍躍欲試。如學了《新型玻璃》後可佈置這樣的一個作業:在五種新型的玻璃中,請你挑選最喜歡的一種或幾種玻璃,寫一寫廣告詞,看誰的廣告最能吸引消費者。注意要抓住其特點和用途寫,讓人一聽就想買你所介紹的玻璃,但不要“吹”過火。這樣,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鞏固了“玻璃”的知識,體驗了市場經濟下的社會生活,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2)注意層次性

學生之間存在着個體差異,接受知識自然也就有快有慢,再加上他們的興趣愛好不同,有的喜歡錶演,有的喜歡書寫,有的喜歡動手做實驗,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時就應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作業。可以在一個大題目後面設計幾類作業,讓學生根據情況選做,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現在很多老師都喜歡設計“作業超市”,按易到難把作業分成不同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能力強弱以及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學生可以按照教師提供的作業自主選擇,也可自行設計,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潛能得到發展。

(3)注重實踐性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從工具性的角度來講,語文教學的着眼點,自然是應當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知識是從實踐中獲得,能力是從實踐中提高,教師佈置的作業也要注重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又能讓學生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提高。第六冊第二單元的課文大多是寫春天的內容。學完了這一單元,可佈置一個社會實踐活動——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的足跡。然後讓學生把找到的春天用一張小報展示出來。學生集採、編、寫、畫於一身,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又如學了《比金錢更重要》這課後,可讓學生深入社會,調查生活中商人、廠家的一些不誠信的做法,擬寫一封倡議書,號召全社會的人講誠實、求信任。

(4)滲透開放性

傳統作業在訓練學生時,往往忽視思維訓練,把活生生的學生當作一臺機器來使用,作業流於機械單一的操作。爲了改變這一局面,我們在佈置課外作業時,應立足課本,放眼課外,放眼社會,充分利用課外語文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作業的內容可以與教材內容相聯繫,也可以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可以與社會活動“接軌”。形式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表達的需要自由選擇。

3.課外作業的反饋

(1)課外作業的短時反饋

心理學告訴我們,反饋的時效性是反饋的生命,反饋越迅速、越及時,也就越能有效地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控。如果反饋的時間拖得越長,就會事過境遷,錯過機會。因此學生的作業我們要當天批改,當天反饋,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完成下次作業的熱情。

如果教師不批作業,學生作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教師就不可能完全掌握和了解,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後進的學生,他們到底學會了多少,究竟差在什麼地方,哪些學生是應該重點輔導或特別關照的,我們都不得而知,其結果是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的。

如我們平時教完了一篇課文,讓學生回去寫幾個詞語、造幾個句子,或者寫一段話,這樣的作業我們就應該及時進行反饋。我們如果把學生做的作業放在一邊,等過幾天再來批改,再進行反饋,學生錯誤的地方已經印在自己的腦中,以後要想糾正是非常難的,因此,必須要及時批改,發現問題,及時訂正,使學生在第一時間內把錯誤降到最低限度。

(2)課外作業的長時反饋

我們現在的學生再過二十年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我們佈置的課外作業,應該有助於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通過實踐和探索,我們認爲除了佈置一些知識性的作業外,還可佈置以下的作業,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和各種能力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收集性的作業:時代在不斷前進,信息在不斷增多,如果你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抱着書本死讀書,那以後進入社會,將會無所適從,有可能被社會淘汰。因此教師在佈置課外作業時,就要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可佈置一些“收集信息”類的作業,讓學生看看電視,聽聽新聞,上網查資料,如:學習《李時珍》的課文時,教師事先佈置學生查找有關李時珍的生平,《本草綱目》這部著作的大概內容,這些瞭解對學生學習課文是非常有幫助的。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6

20xx年5月4日 我被分到通榆縣第二國小進行教育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語文這門課而言的。爲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大的幫助。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國小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教的情況。

我所在的學校規模較小,全校共30個班。該校在通榆縣排名第二,但近年來生源增多。主要原因是就是農村家庭的孩子,也絡繹不絕的來縣城上學。近幾年,該校學生的成績日益提高,基礎較好,班裏學生水平也再優秀教師的努力下不斷提高。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語文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交給學生小組討論,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調查中有的語文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好學,對學習非常重視,尤其是語文這門課,課上課下都認真鑽研,也不會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都是查閱大將資料,因此上課時便於交流,也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 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對於該校很少使用。我還對我所在的五年五班的孩子,進行了心理和生理髮展的調查。

五年級學生感知覺屬於少年階段的特點,但相對比較,五年級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性已發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階段明確,感知事物的精確性也有所改善,因此,。身體練習時應相對提高難度和標準。

五年級學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發展,集中注意、專心致志的時間可達25分鐘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 、五年級學生處於敏感素質發展即將交替的階段,速度、靈敏、柔韌等素質的最佳發展階段快要過去,力量、耐力等素質的敏感期即將到來。

五年級學生的心臟仍屬於國小生的特點,脈搏頻率較快,但心臟發育十分顯著,已接近中學青春期的特點。因此,適當加大運動量,會使學生的心臟容積和心臟功能得到顯著發展。7、11---12歲的學生腦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大腦活動的機能也有顯著提高,大腦興奮機能也增強了,11---12歲平均睡眠9小時即可。

1、五年級學生感知覺屬於少年階段的特點,但相對比較,五年級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性已發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階段明確,感知事物的精確性也有所改善,因此,。身體練習時應相對提高難度和標準。

2、五年級學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發展,集中注意、專心致志的時間可達25分鐘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動作同時,還能注意到手或腳的.動作,注意上下肢動作的同時,還能注意到重心的變換。

3、五年級學生有意記憶在不斷髮展,開始由教師佈置任務的記憶過渡到自覺的記憶。

4、五年級學生已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仍然是同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仍習慣於模仿實際動作。因此,需加強啓發式教學,發展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思維的能力。

5、女生在一起活動開始注意性別界限,。男性女性的性別特點明顯地表露出來。集體意識顯得強烈,與其他小組的對抗意識越來越強,喜歡與同學協作參加競賽性的練習,願意練習競技運動中的一些基本動作,但仍十分喜歡遊樂性、趣味性、活動性遊戲。

6、自我評價意識逐步得到發展,願意擺理由講道理,智力和體力相結合能力得到發展,對老師的行爲敢提出批評意見,對老師不公正的處理會有不滿的表現。不願違反規則,十分重視約定事項。

7、五年級學生有意記憶在不斷髮展,開始由教師佈置任務的記憶過渡到自覺的記憶。

8、五年級學生已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仍然是同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仍習慣於模仿實際動作。因此,需加強啓發式教學,發展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思維的能力。

所以根據孩子們的這些特點,我採取了適當的教學方法。爲將來做一名瞭解孩子的優秀教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感謝我實習所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對我的支持!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7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朗讀的訓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閱讀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強調“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即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可見,朗讀教學是閱讀教學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學手段。朗讀訓練是否有效,是檢驗閱讀教學是否成功的標準。因此,教師們重視、加強“課堂朗讀”,直接關係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國小語文 朗讀教學 調查分析 調查對策

引 言

朗讀,是把文字轉化爲有聲語言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是國小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就語文學習而言,朗讀是最重要的。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於發展智力,獲得思想薰陶,朗讀有助於情感的傳遞。加強學生的朗讀指導,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語文素養,讓學生讀有所感,讀有所得,讀有所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表達能力,讓他們成爲較好的閱讀者,爲他們建立語言發展的堅實基礎,爲學生未來的發展鋪就成功之路。那麼,國小朗讀教學的現狀究竟如何呢?爲此,我對我校四年級部分學生及老師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和分析,以期能爲本次爲課題提供第一手資料。

一、調查實施

(一)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學生卷)17道題目 調查問卷(教師卷)12道題目

(二)調查方法

以四年級兩班爲單位每個班級抽30名學生及三至六年級語文教師8人進行問卷調查。

(三)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是四年級兩班部分學生每個班級30人共60人,三至六年級語文教師8人。

(四)調查步驟

3月9日問卷調查、統計分析調查結果

3月10日深入研究撰寫調查報告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問卷分析

通過對學生問卷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們看到顯示有半數以上學生對朗讀並沒有熱情,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表示喜歡朗讀,這說明學生的朗讀現狀不容樂觀;70%的學生對展示自己朗讀興趣不濃,大多數學生不願展示自己朗讀的原因是因爲膽子小,害怕讀錯了;喜歡大聲朗讀的學生只佔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怎樣讓學生喜歡大聲朗讀出來將是我們以後課題研究的一個難點問題;只有不到8%的學生被老師經常表揚他們的朗讀,這說明我們老師在朗讀指導教學中沒有采用鼓勵學生大膽朗讀的方法;朗讀中存在的問題是參差不齊的,其中值得我們特別關注的是多字、丟字問題和語氣停頓和感情朗讀的問題;有85.25%的學生是因爲緊張、膽怯和怕別人笑話而導致朗讀中存在問題的;81.47%的學生已經養成了自覺早讀的習慣,但是仍有近20%的比例的學生不能自覺朗讀,那麼在以後的朗讀指導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養成自覺早讀的習慣;30%的學生能自主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朗讀家庭作業,說明大部分學生有回家朗讀的習慣。80%的學生在家不會主動朗讀課文,可見主動性朗讀是學生興趣使然的結果,這也說明在語文教學和朗讀指導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自覺性,是課題工作的重點。15%的人在家裏根本不讀書的,那麼同樣我們也看到只有21%的比例讀書時間在30分鐘以上,大部分學生回家讀書的時間在15分鐘以內。

(二)教師問卷分析

通過多我校8位語文教師進行的調查和座談,我們看到90%的教師能清楚說出《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自己所任年級段朗讀教學的要求;都能用普通話進行教學;也知道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多數老師對朗讀指導方法掌握和運用不夠成熟,缺乏朗讀技巧和方法的指導;對佈置的朗讀作業不能及時檢查;檢查方式也大多是小組齊讀或集體齊讀,沒有實效性,究其原因是因爲班次較大,朗讀時間不足,檢查難度大;對佈置的課外朗讀更是流於形式,家長督促不利,學生很少主動朗讀;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師會視情況進行範讀;多數教師認爲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後,朗讀技巧有待提高;除了偶爾在課堂上進行賽讀,或配合學校搞演講誦讀活動,各班基本不舉行與朗讀有關的活動。

三、思考及對策

1、更新教育觀念,重視朗讀教學。

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滯後,新課程標準未落實到教學中,出現了認識和行動上的步調不一,應加強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理解,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同時強化課程標準在教學實踐中的指導地位,切實把課標中對朗讀要求落實到教學的過程之中。

國小語文新教材所選篇目文質兼美,有着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適合朗讀。學生可以通過朗讀理解課文的.詞句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神韻、風格,受到薰陶感染。其次,朗讀有助於語言的積累,在反覆的朗讀吟誦之中,鍛鍊學生用語言表達能力,以提高聽、說和寫作水平。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朗讀,檢查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傾向、認識水平和運用程度。所以,在教學中狠抓朗讀,的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保證朗讀的時間,做到充分朗讀。

充斥於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一節課40分鐘,學生朗讀的時間卻很少,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如蜻蜓點水般。朗讀成了教學中的一種外在形式或一個過渡環節而已。所以教師留有充分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後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對朗讀的激勵功能。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問、答讓位給讀。

3.明確朗讀的目的,調動全體學生參與

縱觀朗讀教學,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後也沒有及時評估反饋,學生只是被動的爲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導致朗讀事倍功半。朗續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適當地創設情境,創設氣氛讓學生願讀、樂讀、爭着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在朗讀教學中也應體現層次性。朗讀要求和朗讀評價都要因人而異,讓學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悅。

4、精選練點,注重朗讀過程的指導。

教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指導,要切實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朗讀完後,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拔,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再通過比較讀、示範讀、評價讀等多種方式吸收、改進、提高。要讓學生了解,朗讀的好壞不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問題,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時經過自己刻苦的反覆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好。

5、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要給學生一桶水,教師要有常流水”,在教學中,教師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是搞好朗讀教學的關鍵。要加強學習,積極採用各種方法,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才能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有效的指導。

四、結束語

朗讀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朗讀教學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它在小語教學中有着不容忽視的作用。只有通過教師們精心的指導,學生們的刻苦練習,才能真正在小語教學中展現它的藝術魅力!

五、附錄

1、國小四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教師卷)彙總統計。

2、國小四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學生卷)彙總統計。

3、國小四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教師卷)8份。

4、國小四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學生卷)60分。

南教場國小語文朗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教師卷)

1、您能清楚說出《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您所任年級段朗讀教學的要求嗎?

A、很清楚( 6 ) B、一般( 1 )

C、不是很清楚( 1 ) D、不清楚( )

2、上課時,您能堅持用普通話教學嗎?

A、一直用( 8 ) B、有時用( )

C、很少用( ) D、從不用( )

3、您認爲朗讀訓練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重要嗎?

A、很重要( 8 ) B、一般( ) C、不重要( )

4、您在課堂上經常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指導嗎?

A、經常( 2 ) B、有時( 4 )

C、很少( 2 ) D、從不( )

5、爲了解學生的朗讀情況,您常進行檢查嗎?

A、經常( 3 ) B、有時( 5 )

C、很少( ) D、沒時間( )

6、您檢查學生朗讀情況時,喜歡採用什麼方式?

A、指名讀( 3 ) B、全班齊讀( 3 )

C、男女生分組讀( 2 ) D、其它( )

7、您常佈置學生進行課外朗讀嗎?

A、經常( 4 ) B、有時( 2 )

C、很少( 2 ) D、從不( )

8、您會在課堂上聲情並茂地進行範讀嗎?

A、經常( 3 ) B、偶爾( 5 ) C、從不( )

9、在課堂上,您給學生留得朗讀時間多不多?

A、很多( ) B、一般( 5 )

C、很少( 3 ) D、沒有( )

10、您認爲自己的朗讀水平怎樣?

A、很高( ) B、一般( 3 ) C、還需提高( 5 )

11、您對朗讀技巧掌握得如何?

A、很好( ) B、一般(3 ) C、還需提高( 5 )

12、您所帶班級經常舉行與朗讀有關的活動嗎?

A、經常( 1 ) B、有時( 2)

C、很少( 5 ) D、從來沒有( )

南教場國小四年級語文朗讀現狀的調查問卷 (學生卷)

南教場國小 夏豔豔

1、你喜歡朗讀嗎?

A、喜歡( 6 )B、一般( 10 )C、沒興趣(20 )D、不喜歡( 14 )

2、你覺得朗讀重要嗎?

A、重要( 16 )B、一般( 12 )C、不重要( 13 )D、沒感覺( )

3.在語文課上,你喜歡展示自己的朗讀嗎?

A、喜歡 ( 10 ) B、一般(24 ) C、不喜歡(26 )

4、你平常會主動朗讀課文嗎?

A、經常(11 )B、有時( 25 ) C、從來不會( 24 )

5、你最喜歡怎樣的朗讀方式?

A、個人朗讀( 8 ) B、小組朗讀(1 5 )

C、全班朗讀( 18) D、男女分組讀( 19 )

6.你的朗讀被老師表揚過嗎?

A、經常有(18 ) B、 有過(26 ) C、沒有 (16 )

7.你認爲自己的朗讀還存在哪些問題?

A、多字、丟字( 1 4 ) B、指讀 ( 8 ) C、 聲音不洪亮( 6 )

D、不能掌握好語氣停頓 ( 12 ) E、 讀不出感情( 20 )

8.你認爲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上述情況的?

A、緊張、膽怯( 27 ) B、馬虎( 10 ) C、怕別人笑話( 16 )D、其他(7 )

9、語文課堂上,老師讓你們朗讀的時間多不多?

A、很多(7 )B、一般( 25)C、很少(28 )D、沒有( )

10、語文課堂上,老師通常讓你們以什麼方式朗讀課文?

A、全班齊讀( 38 )B、跟錄音讀( 8 )C、同學帶讀( 6 )D、分角色讀(8 )

11、語文課堂上,老師會專門指導你們朗讀嗎?

A、經常(10 )B、有時(15 )C、很少( 18 )D、從不( )

12、語文課堂上,老師會進行聲情並茂的範讀嗎?

A、經常( 18 )B、有時( 14 ) C、很少( 14 )D、從不( 5 )

13、早讀課老師不在時,你能主動朗讀嗎?

A、不能( 38 ) B、能 ( 12 )

14、你對家庭朗讀業的態度?

A、認真完成 (7 ) B、有空纔讀 ( 35 ) C、 基本不讀(18 )

15、你在家主動朗讀課文嗎?

A、不能 ( 37 ) B、 能( 23 )

16、你所在的班級經常舉行與朗讀有關的活動嗎?

A、經常( 5 )B、有時( 14 )C、很少( 23 )D、從來沒有( 18 )

17、你有沒有參加過班級舉行的朗讀比賽?

A、有,獲過獎( 9)B、有,沒獲獎( 19 )C、從未參加(32 )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8

20xx年6月,我校設計的課題《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獲得了市教育學會十二五課題立項。爲了更好地瞭解我校課堂教學的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0xx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們設計了《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教師卷),對參加課題研究的課題組成員做了問卷調查,現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問卷製作與調查對象

《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由我校《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課題組製作。問卷共設12道選擇題和兩道問答題。

20xx年秋季學期伊始,我們對全校教師做了關於“有效課堂教學”的問卷調查。調查過程共發教師問卷65份,收回58份,佔89.2%。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A.問卷調查結果

1.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很深的佔17.2%,知道一些的佔72.8%,一點兒不瞭解的沒有。

2.認爲提高課堂教學難度很大和沒有難度的都沒有,但覺得有一些難度。

3.認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具有專業技能的佔100%。

4.知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佔10.3%,瞭解一些的佔89.7%,不瞭解的沒有。

5.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知道得很全面佔86.2%。

6.96.6%的教師知道怎樣衡量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7.認爲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佔100%。

8.全面熟悉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的佔84.5%。

9.全面熟悉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的佔98.3%。

10.全面掌握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的佔82.8%

B.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問卷的答卷情況來看,全體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瞭解的,但,很瞭解的卻並不多,這說明了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已經提出來好長時間了,而我們的教師沒有做深層次的研究,只是聽過一些名教師的次數有限的講解,缺少理論學習與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一些難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努力了,是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

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師需要具備一些專業的技能,比如信息技術,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它與傳統教學相比,有着天壤之別,它可以把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東西,用動畫把它表達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東西,在它不是一件難事;情境的再現,是它最拿手的本領……它的直觀,它的動態,它的過程的體現,它的時間跨越,空間的延伸,無不體現了它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上的魅力。

從答卷中,可以發現,大家都知道創設情境,要遵循實用性原則,價值性原則以及趣味性原則,但從我們有些教師的課堂中發現,有些情境設計只有趣味,沒有價值,這就失卻了創設情境的意義了。因而,我們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產生比直接呈現給學生更大的效果,這纔是情境設計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課,就必須要仔細研究學生、分析學情,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強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課是否有效,重要的一點,是你有沒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沒有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有沒有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有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你的教學手段是不是最優化的。而教學的宗旨是爲學生的發展服務。

影響一堂課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師教的行爲,有學生學的行爲,有教學目標的因素,更有評價的因素在裏面,教學反思不能影響這節課的教學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響今後的課堂教學,反思的成功與否,對一名教師的進步與否,有着很大的關係,成功的反思,會真正做到“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更成功的起點。

從問答題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認識還是比較深刻的,有着比較新的教學理念。例如有教師認爲,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強化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創設真實自然的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體驗是使課堂有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有了積極的體驗,才能夠深入到問題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纔有收穫,有了成功的喜悅,纔有進一步的探索與創新。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好的情境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很自然的把學生引進自主探索知識的空間,是使課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師們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議,比如說請名師到校上示範課,請專家來校講學,這些都說明了,老師們有着非常強烈的求知慾,大家都有一顆要搞好教學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課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師提出,要加強課改理論、課程理念的學習,不斷更新教學思想。這個建議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有效課堂的重視度,說明了,我們的教師是想研究教學的,他們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學,光有實踐不行,還要從理論入手,要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去檢驗理論。同時要不斷的更新理念,緊跟課程改革的形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師還提出:要重視課堂上學生生成的東西,因爲那裏閃爍着學生思維的火花,鼓勵學生不斷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說明了我們的教師已經在課堂教學上進行思考了,進行研究了,並且提出的想法較有深度,很值得重視與研究。

三、探討與建議

根據本次調查瞭解到的我校教師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瞭解和掌握的情況,我們認爲,我校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近年來,我校教師通過外出學習和請專家講學,在理論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進一步解放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改進了教法,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師還參加優質課比賽,在市級基本功競賽中獲獎。但是由於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不到位以及由於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有效課堂教學研究也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現象。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效和低效問題。可以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所以,我們應當總結經驗,揚長棄短,改革創新,通過深入探索與實踐,進一步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

1.認真學習相關理論,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提高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的最佳途徑,就是認真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比如: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會教學: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與實踐》、[美]加里·鮑士奇所著的《有效教學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藝術》、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心理學》等等。

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可以更好的轉變我們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習我們要真正的弄清什麼是有效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很強的活動,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形成態度和相應的品質。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

從教育學專業角度說,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發展就其層次而言,包括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發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內在發展”與“外在發展”;發展就其機制而言,有預設性發展和生成性發展;發展就其時間而言,有眼前發展和終身發展;發展就其主體而言,有學生髮展和教師發展。顯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絕不僅僅限於教學的效率與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爲“雙基”和考試分數。一個人的發展與成才,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學出來的。課堂教學是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差異,當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教”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的有效性的有機結合。發展也是指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有清晰的認識。這節課學生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掌握知識的程度如何,要養成哪些行爲品質,要使學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麼樣的發展,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水平等等。教師在上課前都要非常清楚。整節課中,師生活動都應圍繞這些目標展開。這就要求我們要很好地去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這樣纔會使得所提出的問題有足夠的針對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2.積極實踐、探索、創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理論要聯繫實際,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們要勇於實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在探索中完善我們的教學方法,在改進中,創新我們的教學方法。

有效課堂教學是指通過課堂教學的師生雙邊活動,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課堂教學是在校學生學習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師是否教得認真,是否講完了課時教學的內容,而是看學生是否真正學懂或者學得好不好,看學生是否體驗到學習的興趣。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檢驗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有效教學關注的是:

首先是“學生”,教師的心裏要有學生。怎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角,這是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更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只有讓學生成爲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纔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裏,也就是說要讀懂學生。

其次是“發展”,學生的發展,也包括教師自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一方面是認知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在教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共同發展。第一個層次是新教師,他們的着眼點是完成教案。第二個層次是有經驗的教師,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學任務,並能處理一些突發性的問題。第三個層次是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師直到退休還停留在第二個層次,僅僅是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沒有關注自身的發展,沒有進行研究。因此,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探索研究是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師發展好了,學生才能更好地發展。

第三是“過程”。即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是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體驗“數學化”的過程。

讀懂學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讀懂教材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讀懂課堂是實現有效教學的.保證。

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把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加聰明——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本質之一,也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要求。因此,我們一定要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紮紮實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把方法教給學生。學生課堂自學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去看書學習,同時指導學習方法,或者引導學生回顧用過的學習方法。例如:怎樣看書,怎樣抓重點,怎樣用好例題,怎樣勾畫圈點,怎樣篩選信息,怎樣質疑解難,怎樣梳理答案,怎樣聯繫實際,怎樣遷移應用等等,實踐活動課還要講清應注意什麼事項。

第二,把課堂還給學生。當代教育理論認爲,一節課應該把2/3的時間交給學生,教師的講解累計不要超過1/3的時間。

第三,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富有個性的學習,從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適應學生的需要、滿足學生的需要,要有利於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外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方式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方式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而同時運用聽覺和視覺可接受知識的65%。如果把所有感覺器官都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將達到90%左右。再通過系統複習和記憶,學生就能夠全面掌握學過的知識。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堅持聽、說、讀、寫、思、算相結合。

3.優化課堂教學,注重激勵評價,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時間、結果和體驗是考量課堂有效教學的三個指標。學習時間是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時間用在學習上,千方百計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爭取在相對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習結果是關鍵:學習結果是指學生經過學習所發生的變化、獲得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感覺得到有具體的學習收穫。學習體驗是靈魂:教師通過組織課堂教學,要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想學、會學、樂學,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表揚激勵,激發興趣,讓學生變“要我學”爲“我要學”,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表揚激勵能夠喚起學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喚醒學生的上進心,上進心容易誘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內動力的發揮能使學生不斷進步。

特別說明一點,潛能生尤其需要鼓勵和表揚,對待潛能生,我們要用放大鏡去看他們的優點和成績,要利用一切機會對他們進行表揚,以使他們對學習提高信心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就得樂學。

教學是藝術,藝術是無止境的,要使課堂教學成爲藝術創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必須做到有意識地長期追求、探索、創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更新的挑戰,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有效,高效而高質。

附:

《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教師]

任教年級任教學科年齡教齡

一、選擇題

1.您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A很瞭解B知道一些C一點兒也不瞭解

2、在平時的教學中,你覺得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A難度很大B有一些難度C沒有難度

3、您認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

A需要教師具有專業技能B一般教師都能實現C不需要技能

4、您對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A知道很多方法B瞭解一些C瞭解甚少

5、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有()

A優化教學目標B增加課堂教學容量C優化教學結構

D優化課堂教學的思路E優化教師的個人素質和修養

F 優化使用多種教學手段

6、面對新課程改革,上好一堂課,需做好()

A仔細研究學生、搞好學情分析B 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C增強情境創設的有效性D強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7、從哪些方面衡量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A是否是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B是否是關注所有學生髮展的教學C是否是增強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D是否是能夠很好的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教學

8、利用信息技術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係()

A只有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B只要利用信息技術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C利用信息技術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沒多大關係

D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9、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有()的有效性

A教師教學行爲B學生學習行爲C教學目標D教學內容

E教學方法F教學評價G教學反思

10、課堂教學有效性應以學生的()爲目的。

A個性發展B全面發展C終身發展

11、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應從()出發

A課程需求B學生的興趣愛好C學生的需要

12、設計有效的教學情境應遵循的原則是()

A實用性原則B價值性原則C趣味性原則

二、問答題

1.對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認識?

2.您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9

一、調查背景

在教學中,我們一線老師會發現,在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凡是在課前做好預習的,課堂上就能積極參與、大膽發言;而沒有在課前進行預習的,就不能跟上教師的節奏,不能產生共鳴,直接影響了學習新課的效率。我們都知道,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有效途徑,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學習就會事變功倍。而且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倡高效課堂。

針對以上現狀,我組覺得很有必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進行一番研究。於是,對本校部分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本校中高年級學生目前的課前預習現狀,尋找學生預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爲進行有效的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據。

三、調查內容

本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主動性、預習的有效性、預習內容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四、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校三、四、五、六年級隨機各抽30名學生。共發出問卷120張,收回有效問卷120張,收回率100%。

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五、調查結果分析

1、你認爲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可見,學生們普遍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並且在動機上也認爲應該對新課進行提前預習。

2、上新課之前,你會預習課文嗎?

可見,大部分學生對於預習的重視度仍然不夠,,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好習慣。

3、你喜歡預習嗎??

可見,作爲旁觀者,學生認爲預習有必要;但作爲實施者,在主觀認知上卻不喜歡預習。

4、你之所以預習是因爲?

由圖可見,少部分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爲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但有很多同學是爲了完成老師或家長的任務,這樣的預習目的不利於預習習慣的養成。

5、老師沒有佈置或忘記佈置預習時,你會?

可見,被動預習現狀仍然很嚴重。但也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主動預習意識強,預習習慣良好。

6、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你指導嗎?

可見,只有極少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很關心。大部分學生家長完全不關心自己子女的學習,或是將子女完全交與學校和老師。

7、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29.74%的孩子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51.46%的孩子願意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利用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18.81%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可見,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提出問題,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學生預習的內容和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8、預習中你使用過教學參考書籍嗎?

可見,在課前預習中,學生缺乏獨立性,表現爲過多地依賴參考書進行預習。

9、使用參考書是爲了?

可見:55.73%的孩子使用參考書是爲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見孩子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很重視,30.01%的孩子是爲了把作業做正確。從這裏可以看出孩子們參考是爲了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鍛鍊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動機不利於預習習慣的正確養成。

10.你認爲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果嗎?

可見,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爲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對於課前預習的效果是親身體驗到其價值的。

11.你認爲自己預習能解決哪些問題?

可見,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爲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對於預習內容能正確認識。

12、你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多項選擇)

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着完成課後問題。由此可見,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爲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六、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存在不少問題:

1.不重視課前預習

老師不佈置預習任務,有些學生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進行了預習,但只是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屬於被動接受,不是從自身的需要主動進行。學生對課前預習普遍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學生對新課的預習內容側重於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學生預習任務完成後,主動去做課後習題進行檢查的很少。絕大部分學生所採用的方法比較單一。更值得關注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發現問題並質疑問難,而沒有問題意識的學生是沒有創新精神的,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3.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在預習,但卻不善於思考,流於表面形式。由於沒有精準的目的性,所以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夠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

4.不善於內化資料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往往不通過相互間的合作、交流來解決,喜歡藉助於參考資料。參考教輔資料解決相關問題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預習方式,但絕大部分學生照本宣科,不能將 所參考內容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觀點。長此以往,對思維會產生束縛,不利於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養成。

七、調查建議

根據以上調查情況來看,我覺得應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的預習情況:

1.我們要在思想上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並通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要與學生多交流、溝通,及時瞭解動態,而不是讓他們隨意性地敷衍了事。同時,更要讓學生不要依賴教參,要多方位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2.對於預習,我們必須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其興趣。要創設條件,喚醒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同時,我們對於學生的預習內容要及時評價,注意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等,從而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前預習。

3.在研究開始階段,我們對於學生預習的內容、預習的步驟要進行適當的指導,要明確預習的要求和目標。此過程的指導要有“扶”有“放”。對於預習內容,我們應讓學生逐步指導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並把預習的問題用標誌記下來,通過各種方式尋求解決的渠道;對於預習步驟,我們要讓學生明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預習時應該以各種方式的讀爲基礎,爭取將預習任務在讀中完成。閱讀是理解的“知音”,我們要讓學生讀多讀、有任務的讀。

4.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中高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預習水平也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在抓緊預習底線不放鬆的情況下,可以分層要求,因材施教,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後進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5.要有多角度的教育機制。我們應建立全面覆蓋的聯繫網,應注意與家長、班幹部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教育的輔助功能。學生很多預習工作是在課外或家裏完成的,這時就很需要家長和學生幹部的配合監督。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10

四年級第二冊《小樹死因調查報告》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什麼是調查報告。學完這一課,我讓孩子們知道,寫一份調查報告的基本格式是很有必要的,即理性-調查-分析-結論-建議五個基本結構。學完這一課,百花園三有一節大語文課。這個語文大班的目的是讓學生去社區、校園、鄉鎮進行社會調查,然後學習一份調查報告。我心想,怎麼才能引導學生做好這個練習呢?爲了時間和安全,我不能讓學生休學幾天,我們家長也沒時間陪他們。站在老師的角度,不能用那麼多的教學實踐去做調查,那怎麼辦?不做是不可能的`。我認爲學生應該參加社會調查。至於調查報告寫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當然,寫好調查報告更好。如果調查報告沒那麼理想,我們學生只要寫出來,學會怎麼寫,以後就有基礎了,寫不出好文章。基於以上想法,我讓同學們在那天的課上觀察我身邊的同學。他們發現了什麼?然後發現了一個很胖的孩子,一個很瘦的孩子,一個又高又不胖的孩子。我讓學生們再觀察一下。他們發現了什麼?最後,我們達成共識,爲什麼有的孩子營養過剩,有的孩子營養不足,有的孩子健康。我找到了做調查的原因,同學們都很感興趣。最後分配任務,記錄每天晚上吃的東西。越詳細越好,連續記錄一週,然後我分析寫了調查報告。

我覺得做調查最好的方法是找一個每個孩子都唾手可得的事情做,而不是把調查對象搞得太大,考慮班裏每個孩子能不能有條件去做。這樣大家才能做好調查,寫出調查報告。讓每個孩子親身體驗,真正做好語文課的實踐活動,提升綜合能力。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11

1、總體情況統計

2、具體情況分析

①試題分析

五年級考試試卷重點突出,難易適度,緊密結合基礎知識和學生書香活動的測試。具有導向性、全面性、層次性、靈活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既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又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

②學生解題情況與分析

本班學生測試基本情況如下:

第一題聽力測試,學生得分普遍較高,失分不多。

第二題考查了積累運用的能力,學生的得分較高,滿分率很高。第三題閱讀理解題,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學生的課內外閱讀能力。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理解短文意思並靈活回答所提的問題。對理解短文意思答題,多數學生回答很好,答案生動靈活,少數學生答案不貼切,明顯地反映出學生缺乏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四題是口語實踐,這個測試把學生平時學到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並測試了學生表達和應變的能力。

第五題習作表達,綜合考查學生的'用詞、造句、段落劃分,佈局謀篇的能力,從本次作文情況來看,我班學生作文水平較差,大部分考生能準確把握題意,緊扣中心來選材,敘事完整,詳略得當,能結合現實,寫出內心獨特的體驗和感受。但部分考生也存在不少問題:選材較單一;其次,記流水賬式文章居多,缺乏懸念和波瀾;第三,修辭不夠形象生動,語言不夠簡明流暢,感情不夠真摯投入,過度不夠自然,結構不夠嚴謹。

③反思與建議

根據本次測試情況,下期六年級教學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1、狠抓少數後進生的輔導,多花時間一項項抓紮實。

2、認真開展書香活動,不走過程,講究實效,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

3、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書寫時少出現錯別字。

4、老師做學生學習的典範,多讀書,讀好書,特別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書,讓自己在教學中有童心、童話、童趣。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12

一、調查目的

是瞭解學生是如何學習語文的,以便老師在瞭解學生學習需要的同時改進教學,幫助你們更好的學習。

二、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昌南國小二至五年級學生爲對象。每班選好,中、差、各1/2進行調查,共4個班,60名學生。

三、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內容重點是國小生在語文學習中表現出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等三個方面進行調查。

四、調查方法。

(一)、訪談法

運用訪談法與學生、家長、教師進行面對面溝通,掌握第一手資料,來分析本校學生在學習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二)、觀察法

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觀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瞭解學生學習品質的現狀。

(三)、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昌南國小二至五年級各類國小生學習品質的問卷調查,瞭解國小生學習品質的現狀。

五、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調查與分析。

學生的學習成績,源於學生的學習態度,而學習態度,就是學習習慣的代名詞,學生上課專心聽講,注意力集中,課下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作業,這些就說明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而這些也正是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良好學習習慣。

在學習習慣方面,我們針對上課聽講與課下作業這兩方面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上課時學生基本能認真聽講,偶而也有分心或做小動作的現象,還有4%的學生不認真聽講。完成作業方面:1.放學回家能主動完成作業的佔38%,在家長的督促下能完成作業的佔56%,根本不能完成作業的佔6%。2.在做語文作業時希望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佔40%。希望家長提醒或別人幫助的佔60%。3.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26%的學生會看書或查閱書籍自己弄懂,67%的學生會向老師、家長、同學請教、還有7%的學生遇到困難不管不問,隨它去。

〈二〉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調查與分析。

對不同學科的興趣受調查的學生都能明確指出“最喜歡的一門課”“與最不喜歡的一門課”,這表明目前國小生對不同學科的興趣的差異是明顯的,最喜歡的課是語文,信息技術最不喜歡的課是: 詳見下表(單位%)

學科

語文

數學

英語

音樂

體育

美術

信息技術

人數

101

56

4

12

12

4

61

興趣情況

39%

23%

2%

5%

5%

2%

24%

最喜歡某一學科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老師講的好( 28% )2.學了可以解決實際問題( 24% )3.沒有作業學得輕鬆(15% ) 4, 學習的內容很有趣( 33%)

這裏老師講得好,學習的內容有趣是學生喜歡某一學科的主要原因,也是學生學習興趣形成重要原因。

3、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在調查中看到,目前國小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可以分爲三級水平|: 第一級是幾乎不閱讀或很少閱讀課外書籍,幾乎佔(27% ) 第二級是能夠在家長督促或老師佈置後閱讀課外書籍的學生佔( 57% ),第三級是經常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還有積累的習慣如摘抄好詞好句,寫讀後感的佔( 16% )目前國小生對課外書籍閱讀興趣的差異,表現在隨着年級的增長,課外閱讀書籍的興趣也逐漸增高,從整體水平看大多數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不高。多數處於一二級,他們僅閱讀教師指定的課外書,滿足於瞭解其中的故事情節,我認爲,如果要提高國小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發展他們的學習動機,指導好他們的課外書籍閱讀,特別是誘發他們課外閱讀的主動性, 積極性是不可忽視的。

(三)國小生語文學習方法的調查與分析

1、預習情況

(1) 根據教師佈置進行預習的學生學生最多佔58%不預習或難得預習的學生次之佔39%,堅持經常而自覺地預習的學生最少佔3%。

(2)不預習或難得預習的人數比例隨年級的升高而減少,既學生年級越高,預習的人數越多。

(3)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與預習成正相關,既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預習做得好。

2、聽課方法

(1)較多學生的聽課方法是邊聽,邊想,邊記幾乎佔37%進行討論的學生很少佔5%。這說明學生在聽課時的思維不甚活躍。

(2)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邊記邊想,能抓住重點記筆記,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懶惰,不動腦筋,記筆記時抓不住重點,老師要求記什麼就記什麼。

3、複習及作業情況

(1)國小生完成作業的情況總體上是好的。其中因作業的困難而不能完成作業的只佔少數(28%),多數學生是從課本上找方法或答案。佔59%。

(2).多數國小生沒有主動複習的習慣,老師佈置了能複習的學生較多佔78%。

七.建議及對策。

1、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教學方式,變“死水”爲“活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探索求知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環境,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內容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從而有效的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去 ,要適時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懷着一種高漲的情緒去進行學習和思考,注重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採用直觀的教學方法,注重設計一些滲透遊戲成份的教學形式,設計多樣而開放性強的練習,轉變教育觀念由重知識輕智能,重教輕學向教會學生學習轉變,強調學生智力的發展,把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3、個別指導。通過師生談心、心理疏導、家坊、個案跟蹤等形式,關愛每一個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撥動學生心裏的琴絃,培養積極性,矯治消極面,塑造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

4、班集體建設,通過良好班級體建設活動,引導全體同學樹立良好的學風,班風,發揮集體的力量,比、學、趕、幫、超,利用集體育人。

5、激勵評價法 。評價法是依據養成教育的要求和具體目標對少年兒童養成情況給與一定的判斷,有進步的就鼓勵表揚,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之一。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對於每個學生,都要讓他們有個自我表現的機會,老師應把容易答的題目,給與那些怕舉手發言的學生,答對了照樣鼓勵和表揚,爲了發現先進,鼓勵進步,老師們還應經常在班裏組織“班級之最”和“我進步了”等活動,從活動中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大家上進的積極性。

6、學生自我教育。教育實際上是一個助人自助的過程,助人是手段,自助纔是目的。因此,自我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必由之路,自我教育可通過個人總結,自我批評,自我鞭策,自我完善等形式開展,如每位同學確定自己的座右銘,堅持寫學習心理日記等。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13

一、前言

老師們都知道,學生課前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着學習課文的效率。而且,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事半功倍。同時,指導預習又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養成獨立預習、思考、質疑的習慣。

新課標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倡高效課堂。課前預習是教育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過程。基於以上兩點,我覺得很有必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進行研究。

爲了課題《國小語文課前預習的現狀及設想研究》,就本校四年級學生的課前預習現狀做一個調查。

二、調查目的與內容

1、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學生目前預習情況,因此設計了本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作業完成情況、預習作業無法落實的原因、預習的步驟、預習內容幾個方面來設計。

2、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涉及到如下一些問題:

(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2)學生預習的主動性

(3)學生預習的有效性方法等狀況

三、調查對象與過程

1、調查對象

從本校四年級選了1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 10份,收回率100%。

2、調查過程

調查方法:本次採用的是問卷調查法,自編了《國小語文課前預習情況調查問卷。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當學生認識到某件事的意義時,便會產生較爲持久的動機。四年級學生對課前有沒有必要預習是怎麼看的呢?

1、 你認爲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

①有必要 ②沒必要 ③說不清

分析:所有的孩子認爲課前預習是有必要的。

2、上新課之前,你會預習課文嗎?( )

①總會預習 ②有時會 ③不會預習

分析:30%孩子在上新課前總會預習的;70 %的孩子對預習重視不夠,還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習慣。

3、你認爲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有幫助嗎?

①有 ②沒有 ③不清楚

分析:所有的孩子認爲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有用

(二)預習的主動性

4、你之所以預習是因爲? ( )

① 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必須完成。

② 爲了課堂更好的學習, 我必須完成。

③ 爲了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④不知道

分析:有 80 %的孩子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爲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 有20 %的孩子預習是爲了完 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三) 預習的獨立性

5、老師沒有佈置或忘記佈置預習時,你會? ( )

①自己主動預習

②向老師詢問預習作業

③不預習

分析:70 %以上的孩子有了預習的習慣,即使老師沒有佈置預習作業,他們也能主動問或主動預習。30 %的孩子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6、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你指導嗎? ( )

①經常指導 ②偶爾會指導 ③從不指導

分析:大多數學生在預習時偶爾會得到父母的指導,說明這些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預習不是十分重視的,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這些孩子還沒有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

7、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①直接跳過去 ②做記號,上課時認真聽

③請教別人 ④查閱資料

分析: 30 %的孩子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60%的孩子願意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利用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 10 %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

8、預習中你使用過教學參考書籍嗎? ( )

①正常使用 ②不使用 ③有時會使用

分析:在課前預習中,30%的孩子都使用教學參考書。也就是說有多少部分的孩子在依靠參考書進行預習。

9、使用參考書是爲了?

①得到準確的答案,課堂上回答老師的問題。

②僅作參考,就像與朋友討論一樣,我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③做作業時,能把作業做正確。

分析: 20 %的孩子使用參考書是爲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見孩子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很重視, 80 %的孩子是爲了把作業做正確。從這裏可以看出孩子們參考是爲了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鍛鍊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10、你認爲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果嗎?( )

① 有 ②較多 ③適中 ④太少

分析:所有的孩子都認爲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課前預習是值得的。

11、你認爲自己預習能解決哪些問題?(多項選擇)( )

①、認識字詞 ②、讀通、讀熟課文

③、理解重點詞句 ④、瞭解作者或課文大意 ⑤其他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爲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

12、你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多項選擇)( )

①自學生字詞 ②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③瞭解課文大意 ④查閱資料 ⑤質疑問難

⑥試着完成課後問題

分析:從本題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着完成課後問題。

從以上調查題中反映出學生查閱資料和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爲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五、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1、未養成課前預習習慣。

有的學生老師不佈置預習作業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預習,但只是把課前預習當成是被動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預習的內容偏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所採用的方法較單一。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爲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3、不善於合作學習。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不能通過同伴互助合作來解決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或藉助於資料。這種被動等待答案的學習方式使同伴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也難形成知識的碰撞,更難有思想的火花產生。

4、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預習,但預習時很多學生不善於思考,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鑽研精神和善於總結歸納的習慣是提高預習成效的關鍵,合理的預習方法和有效的思維途徑是預習成功的保證。

六、初步的策略設想: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的預習情況:

1、應該通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特別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預習意識。教師要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意識,學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預習任務,我們絕不包辦代替。

2、應該想辦法讓每個孩子都認真對待預習作業,而不是讓他們隨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導學生不要迷信教參,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個性解讀。

3、適當調整預習作業的難度和強度,讓學生不害怕預習。要創設條件,喚醒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並進而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如課堂上教師創設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能自由發表看法,教師在給予積極評價。又如教師想辦法創造各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超前預習。

4、給學生預習內容的指導,讓他們逐步知道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並且指導學生把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記下來,尋求辦法進行解決。

5、給學生預習步驟的指導,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預習;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指導時要讓學生明確預習要求和目標。預習中應以讀爲基礎,其他預習任務應在讀中完成。讀很重要,所以教師對讀的遍數要有要求,每一遍讀也要有任務,如讀通讀準、讀懂讀流利、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問題等等。

6、關注學生的差異。不同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學生也有差異,要求也不一樣。因此我們在抓緊預習底線不放鬆的情況下,可以分層要求,層層遞進,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學困生戰勝自我。

7、注意與家長、班幹部的聯繫,發揮小組教育功能。學生很多預習工作是在課外或家裏完成的,因此會有一些貪玩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預習,這時就很需要家長和學生幹部配合監督。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14

1.課堂教學發生了明顯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無論是課改年級還是非課改年級,部分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不管是從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新課程的理念。

2.語文三個維度目標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現,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部分教師的教學較紮實,知識和能力這個維度落實得較好。

一、基本情況

我們按工作計劃進行教學調研。調研內容分爲兩大塊,一是深入課堂聽課,二是檢查教學常規管理。這次調研,聽了指定的課改年級與非課改年級的課16節,檢查教師備課筆記(教案),聽課筆記簿,作業批改抽樣檢查,召開座談交流會,情況反饋分析會。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課堂教學發生了明顯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無論是課改年級還是非課改年級,部分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不管是從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新課程的理念。②開始打破“教師爲中心”,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

2.語文三個維度目標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現,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部分教師的教學較紮實,知識和能力這個維度落實得較好;②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很多教師都重視引導學生積累字、詞、句方面的知識;③重視發展性評價,課堂上激勵性語言多了。

3.部分語文教師都能夠將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能夠運用多媒體上課。教師在運用多媒體上課方面做得較好,課件製作得很精美,教學中也運用得恰到好處。

4.學校都比較重視教學常規管理,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絕大部分教師都能根據教學進度備課和撰寫教案,教案比較規範,書寫也認真;②教師能夠有計劃地互相聽課,聽課簿內容較詳細。③教師佈置的`作業量基本適中,形式多樣,批改得較細緻。作文批改基本上評有分數(等級)和寫有批語。中高年級還要求學生寫日記或週記。

三、存在問題

1.部分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出現了不容忽視的三種傾向:一是重視朗讀課文,忽視語言的運用,輕視在課堂上進行語文實踐,不通過有效的練習來培養語感,只是一味的把課文讀來讀去;二是重視感悟,忽視質疑,這在中高年級教學中表現得更加突出;三是課改年級的教學有弱化“雙基”的傾向。

2.學生的語文作業停留在知識性的層面較多,中高年級缺乏思維性拓展練習。如造句、寫話、日記、週記等。

3.閱讀教學方面學生缺乏有效的練習,教師沒有設計精讀課文中的重點語段練習讓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不重視培養閱讀能力方面的書面練習。

4.課改年級教師的課堂教學“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較普遍,很多教師的課只有溫度而沒有深度。

5.大部分忽視對習作教學的課堂教學研究,有的教師拔高習作教學的要求。比如,某教師批改三年級的作文時寫下“詳略不得當、中心不突出”這樣的評語,評分只有30、40分的作文也較多,打擊了學生習作的信心。

6.課改年級出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弱化”現象,表現在教師一味放手,給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的權利,過多進行意義不大的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7.少部分低年級語文教師執教精讀課文時還不能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8.教學常規管理方面:很多語文教師沒有寫教學反思,少部分教師的備課筆記(教案)太簡單,有的滯後於教學進度。有的教師聽課極少,一個月只聽了一節課。

四、教學建議

1.要正確處理好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的關係,加強“雙基”教學。課改年級尤具要注意夯實“雙基”。

2.加強語文實踐,中高年級教師要爲學生精心設計運用語感的富於多樣性、創造性、選擇性的書面練習。每篇精讀課文學完後,課堂上要騰出5—8分鐘讓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

3.加強對習作教學的課堂教學研究,要舉行習作教學研究活動。

4.重視教學案例研究。在學科教研活動中,可以通過觀摩課例剖析個案讓老師明確什麼是該學習的,什麼是該避免的。

5.教師要寫教學反思。不是每課必寫,起碼一個學期要寫一些有價值的課後反思。

6.要結合自己所屬遠程教育的模式加強對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充分利用好現代教育技術資源開展語文教研活動。

7.加強集體備課。校本教研要帶着“問題”進行研究。

國小語文調查報告15

本次縣級小課題研究,我們選取的是《國小語文課前預習的現狀及設想研究》這個課題,爲了在研究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少走彎路,我們先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國小生語文課前預習現狀做了個調查。

本次考試是在縣教研室的統一組織下實施的,試題緊貼會考題型,靈活度較大,全面系統地考察了九年級上冊的數學知識。參加本次考試的九年級學生共4790人,卷面滿分120分有:八里中學5人,倉頡4人,城中4人,景村2人,進校、巡檢、保安、永豐、楊村、新華、三要各1人,共22人。119分:倉頡13人,城中、新華各5人,進校3人,四皓、工農、景村、麻坪、向陽各1人,共31人。72至89分858人,30分以下的2163人,佔考生比例的45.2G。從考試成績分析,數學學科的尖子生較少,差生較多。且校與校之間的差距較大,如:倉頡中學:優秀率54.85G,及格率90.61G,人均95.92,最低分35分。石破中學優秀率3.30G,及格率14.40G,人均43.80,30分以下的51人。

調查內容:

國小生語文課前預習現狀情況調查問卷

國小語文課前預習調查問卷

1、你認爲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 )

①有必要 ②沒必要 ③說不清

2、上新課之前,你會預習課文嗎? ( )

①總會預習 ②有時會 ③不會預習

3、你認爲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有用嗎?

①有用 ②沒有用 ③不清楚

4、你之所以預習是因爲? ( )

①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必須完成。 ②爲了課堂更好的學習,我必須完成。 ③爲了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④不知道

5、老師沒有佈置或忘記佈置預習時,你會? ( )

今天虎外選擇了我,我會腳踏實地認真工作,我將以激情和熱情投入工作,做一個德藝雙馨的教師。我相信孩子們稚嫩的童心裏有我親切的目光,孩子們晴朗的天空中有我燦爛的微笑,我也相信在大家的互幫互助下,我會不斷進步,不斷提高,爲虎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①自己主動預習 ② 向老師詢問預習作業 ③不預習

6、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你指導嗎? ( )

在這學期裏我和孩子們一起品嚐酸甜苦辣,一起體會喜怒哀樂,豐富學生的經歷,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爲了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們相處,我早上早早到教室,輔導學生晨讀,督促學生打掃衛生區,傾聽學生的心聲,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利用空餘時間給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補習功課,批改作業,和老師一起探討一下教學中的問題;作業做到及時佈置,及時批改,發現有同類錯誤做到集體訂正,個別錯誤個別輔導。現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報和防治。建立了由一個國家級測報點和23個市級測報點、27個縣級測報點組成的國家、市、縣、鎮四級測報網絡,監測覆蓋率達100,林木種苗產地檢疫率達100。三是強化森林防火,建立了400兆網絡差轉等相關設備和7座防火嘹望塔;成立了有135人編制的縣森林消防大隊;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防火網絡。四是強化森林案件查處。

①經常指導 ②偶爾會指導 ③從不指導

要使學生的作文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我們還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周圍的人、事、物、景,時時注意積累寫作素材。學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學校會經常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文體活動,如緊張激烈的體育競賽、健康活潑的班隊活動、莊重嚴肅的升旗活動、氣氛熱烈的聯歡活動等等,每次活動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教師要抓住時機,巧妙引導,讓學生自覺養成細心觀察、善於積累、勤於練筆的良好寫作習慣。

7、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 )

①直接跳過去 ②做記號,上課時認真聽 ③請教別人 ④查閱資料

我們認爲:1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於青少年時期,從1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1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後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後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8、預習中你使用過《課堂全解》《奇蹟課堂》之類的教學參考書籍嗎? ( )

①正常使用。 ②不使用。 ③有時會使用

9、使用《課堂全解》《奇蹟課堂》之類的參考書籍是爲了? ( )

①得到準確的答案,課堂上回答老師的問題

我們認爲:1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於青少年時期,從1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1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後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後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②僅作參考,就像與朋友討論一樣,我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③做作業時,能把作業做正確

10、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多項選擇) ( )

①自學生字詞

②讀通、讀熟課文

③瞭解課文大意

④查閱資料

⑤質疑問難

⑥根據課後問題,嘗試探究

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瘋狂英語助教的面試分兩輪。但是,由於自己真的很想爭取到這個機會,所以,即使是第一輪的面試,我也很認真地對待了。我是屬於那種不輕易做決定,但是一旦決定了就全力以赴的那種人。我特意上網查了個人簡歷的格式,然後精心設計了自己的個人簡歷,將該寫的都寫進去了,既有所突出又做到不冗長,使簡歷讓人看起來一目瞭然。然後,到面試的時間了。坐在等候室裏,我回憶着自己事先試想過的問題和一些注意事項以再次提醒自己。終於到我了,我雖然挺緊張,但還是能夠向面試官展示了我的熱情和專業特長。通過自己的努力,第一輪面試順利通過。

1、知道課前預習對於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但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認爲是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必須完成,自己不會主動去做課前預習。有的學生老師不佈置預習作業他就不預習。重視課前預習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預習的內容偏重生字、詞語、讀課文,對課前自己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所採用的方法較單一。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爲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提問題的意識。

3、不注重預習質量。有的學生雖然預習了,但預習時不動腦思考,採取的課前預習方法也不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

初步的策略設想:

作爲他的.老師,首先我瞭解他的基本情況,他是一個挺聰明的人,但是有點懶惰,上課容易走神,特別是英語總是他的弱點,無論怎麼學總是不見起色,以至於到後來只要看到有關英語的東西就頭疼。由於懶惰,他的成績都不盡人意。父母對他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夠考上重點高中,近而考入重點大學。而他現在的學習情況,讓他的父母感到擔憂。我可以感受到他父母心中那種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也同時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雖然我是本科的大學生,但我畢竟沒有任何實際經驗,教好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我覺得應該給學生預習內容的指導,讓他們逐步知道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給學生預習步驟的指導,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預習;

1、初期階段,先讓學生對字詞句學會預習: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自學字(生字、形近字、多音字等),詞語(優美詞語、詞語搭配等),句子(優美的句子)。

2、中期階段,在學生對字詞句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後,再讓學生在讀中初步感受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再讀中加深對課文的認識,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問題等等。

3、後期階段,讓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並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讓學生不害怕預習,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進而感受到課前預習給語文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參與課前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