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彙總十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爲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彙總十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摘要:爲全面客觀地瞭解當前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我們暑期實踐隊在暑假期間在海寧範圍內對居民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涉及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認識;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遇到的食品問題以及處理方式;問題產生原因及解決對策等幾個方面。

關鍵詞 : 食品安全意識;城鄉比較;調查問卷

調查背景

近幾年,雖然我國不斷加大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但“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產業鏈條依然危機四伏。衛生部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更趨嚴重,頻頻見諸媒體和走進公衆視野的如廣東“毒大米”案件、“瘦肉精”豬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蘇丹紅一號事件”等。

我們進行此次關於居民食品安全的調查,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對海寧各地區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觀念進行一次比較詳細的調查,瞭解在浙江這樣一個經濟和教育都比較發達的省份,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狀況以及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差別。

  一、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以問卷法爲主,訪談法爲輔。另外爲了保證結果的客觀性與準確性,我們還採用了觀察法與文獻法。觀察法主要是我們結合身邊的實際情況,在農村或城市生活獲得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除此之外,我們還用到文獻法,在瀏覽一些資料,文獻,尤其是網絡資源、報刊等二手資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話題調查活動及論文作爲參考。

本次調查對象基本包含了各個職業,包括學生、工人、商人、農民、教師、行政官員及其他等。被調查者年齡從20歲到70歲,以20-40歲爲主;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性別、年齡、職業等);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認識;食品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食品安全的消費意識;遇到的食品問題以及處理方式;問題產生原因及解決對策等。

調查結果及分析

1、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問卷回收率爲100%,其中有效問卷98份,有效率爲98%。參與調查的居民中,男42名,女58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齡在20歲以下的佔24%,20-30歲的佔30%,30-40歲的佔26%,40歲以上的佔20%。調查對象基本包含了各個職業,包括學生、工人、商人、農民、教師、行政官員及其他等。

2、消費者眼中的食品安全狀況

調查發現,對於近幾年中國的食品安全環境,農村居民中有35%認爲是逐年好轉的,而城市居民中有高達59%的居民認爲是逐年好轉的。20%的農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認爲食品安全狀況的一年不如一年。

消費過程中曾遭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 農村 城市

食品不清潔加工 12% 17%

轉基因食品 24% 37%

食品添加劑超量使用 44% 32%

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等高殘留 8% 10%

食品過期變質 28% 33%

據調查現階段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擔心的問題主要有食品過期變質,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等高殘留,食品添加劑超量使用,食品不清潔加工等。

在被問及已經暴露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否被解決的時候,有34%的農村居民和46%的居民認爲有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解決;只有3%的農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認爲產生的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3、食品安全意識

調查表明大多數居民都十分關注食品安全,其中64%和62%城市和農村居民表示對食品安全十分關注。少部分的居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一般,但是仍有35%的農村居民和39%的城市居民表示無所謂,很多人認爲只要吃不死人就無所謂。不少羣衆還存在“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落後觀念。尤其在農村地區,衛生意識缺乏的情況令人擔憂,農家宴多而雜的剩菜剩飯等都 “捨不得丟”,衛生質量難以保證,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一般來講,消費者對購買農產品的地點選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調查發現,有35%的城市居民平時選擇在大型超市購物,而農村居民爲25%。有30%的城市居民選擇在小商店購物,而農村居民高達38%。另外有小部分居民選擇在攤點等其他商店購買商品(見下圖)。

56%的農村居民選擇在小商店、小攤點等購物,這與農村的食品銷售方式以小型商場、各式的小賣部,小攤點等爲主有關。這也導致農村食品市場結構較爲複雜,安全管理難度很大

購買食品主要關注的方面:

農村 城市

生產日期、保質期 82% 92%

品牌 30% 36%

價格 63% 67%

認證標誌 15% 25%

外觀 1% 2%

淨含量 0% 0%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在購買食品是最關注的是價格和保質期。因爲農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很少關注產品標識,容易形成對假冒僞劣等食品存在認知缺陷。

4、維權意識

當被問道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會通過什麼方式解決時,有46.7%的農村居民和40.8%的城市居民表示會與生產經營者協商解決;有17%的農村居民和35.7%的城市居民表示會通過消費者協會解決;有12.7%的農村居民和21%的城市居民表示會向行政部門申訴;有29%的農村居民和35%的城市居民表示不嚴重的話則自認倒黴,以後小心(見下圖)。

可見,城市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的維權意識高於農村居民。我們這一問題時多選題,但只有36%的城市居民會選擇請消費者協會調解,21%的城市居民會向行政部門申訴。這主要是由於相關部門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且程序複雜。在遇到食品質量問題時,他們不願去投訴,去索賠,更談不上追究生產者、經營者的責任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製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機。

5、消費者認爲食品安全問題衆多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問題衆多的原因:

農村 城市

不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個人利慾薰心 46% 49%

懲罰力度不夠 26% 35%

主管部門職責不明 21% 25%

各執法部門溝通不暢 13% 11%

購買者鑑別能力不高 27% 16%

消費者維權意識落後 29% 25%

近半成的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認爲不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個人利慾薰心是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問題衆多的原因。政府因加強對不法加工企業的查處和取締,同時企業應加強自身的自律行爲,重建和增強消費者對食品行業的信心。

政府及企業採取什麼措施能夠提高民衆的消費信心:

經調查, 在政府及企業採取什麼措施能夠提高民衆的消費信心這個問題上,47%的城市居民和41%的農村居民認爲政府和企業應當嚴格食品檢驗檢測。38%的城市居民和37%的農村居民認爲應當通過國家有關食品認證。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們瞭解到了食品安全對人們的影響, 同時也加深了羣衆對有關食品安全的關注和了解。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飲食衛生及安全。食品安全的保證離不開政府,社會,以及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是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只有懂得理性消費、文明消費理念,善待農民,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廣大市民是食品消費的主體,能否保障他們“吃”得安全,是政府各級部門關心的重大問題之一。政府應採取有效措施儘快提高農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併力求使人們從觀念的轉變到他們的行爲意識上去,以引導人們健康消費,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促進全民健康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大學生最希望從事什麼職業?

不同單位之間存在着各種差別,而同一個單位內部職位也是千差萬別的。就像計劃經濟時代工廠裏“坐辦公室”與“進車間”一樣,這中間不僅有工作環境、工作待遇的差別,同時還有工作地位的差別。這次調查的職業問卷欄中專業技術(26%)、管理(24%)和策劃(19%)等位於前列,而這三種職業也是目前社會上比較吃香、發展前景較好的,現在大學生在職業的選擇上更加趨於實際,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職業價值觀方面大學生對社會的趨同。其結果必然造成學生擇業期望值居高不下,擇業與畢業生本身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距離。

前三位之下順延爲銷售人員8%、行政人員8%、公關人員7%、財務人員4%和其他4%。

大學生選擇職業的標準是什麼?

高校學生職業價值觀隨着社會的發展近幾年有了較大的變化。據1995年浙江大學學生就業價值調查和1996年《北京大學生畢業生的調查》,收入高是影響畢業生選擇職業的第一因素。而對這次大學生首選企業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影響畢業生就業的第一因素爲發展前景(19%),其次爲施展才幹(18%)、薪酬福利(16%)。雖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響畢業生選擇就業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是雙方面的,對學生來說,就業的心態理性化,心理上比較穩定;對用人單位來說,則個人事業發展前景上更多,變提供高薪福利爲提供人才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從而迎合畢業生在事業成功和實現個人價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環境佔13%、經濟效益佔11%、所在城市佔9%、專業對口占4%、出國機會佔4%、解決戶口占4%、知名度佔2%。

大學生最願意去哪個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傳統的三強依然沒有改變,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爲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學生將它作爲第一就業目標,北京(27。67%)和深圳(12。13%)緊跟其後,廣州、大連等城市也是大學生比較嚮往的就業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憑其獨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調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爲: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廣州6。85%、大連5。01%、西安1%、重慶0。94%、武漢0。52%以及其他城市共佔13。79%。

大學生想掙多少錢?

大學生對職業的報酬最直接的認識就是工資待遇。在調查數據中大學生對工資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性,工資底線從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們考慮一些專業、學歷的差異以及地區間的差異,依然可以認爲,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發達地區、大城市的學生工資要求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區學生的要求。

本次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們對薪水的要求並不低,在回答“您求職要求的工資底線”時,近六成(56%)人的選擇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工資底線平均值爲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資在1500—20xx元,認爲20xx—3000元比較合理的佔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佔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數和1000—1500元其中認爲每月能掙4000元以上的與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學生數量相當,各約佔15%。只有9。4%的人滿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資。

據國家城調總隊的20xx年全國抽樣調查資料表明,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爲21577。24元。我們僅與深圳進行比較,他們的平均月收入也不過1798元,可見,大學生對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較理想化的。

大學生,一定得“專業對口”嗎?

那句成語“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當問到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時,44%的人回答“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30%的人認爲“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說有近3/4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爲“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兩成。甚至爲了某種原因願意放棄專業的佔5%。經常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個單位能留大學生多久?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職業穩定性相對來說在1—3年。充滿着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死守飯碗已經成爲過去時,不跳槽才難。

當被問到“您打算在第一個單位工作多久?”時,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還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內”,如果按照通常情況下大學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爲5年的話,再加上還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個單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內會有70%的人離開第一份工作。希望“儘量穩定下去”的只有兩成。

大學生們希望多大歲數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歲間打拼出一番事業。20%的人希望成功時間是25—28歲。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歲間。在35—45歲間磨練有成的佔9%,無所謂的佔9%,希望25歲以下年少即得志的佔2%,希望自己在45歲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釣遇文王者最少,只佔1%。

大學生找工作準備什麼?

大學生們清楚地定位了自己應該具備的個性品質,他們認爲企業看重的個性應該是“勇於創新”(18%)、踏實(17%)、合作(16%)、樂於參與競爭(10%)等,與信息時代倡導的個性特徵相吻合。

而面試是將這些自信和氣質的外在化體現。要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1/4的人覺得在求職過程中最有必要購置的是“面試服裝”,22%的人覺得手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15%的人一定會在找工作過程中添置BP機,13%的人會特意購買電腦,當然書籍(8%)、上網卡(6%)、化妝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們爲找工作做了預算,四成人準備花500—1500元,還有23%的人準備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準備花100元以下。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爲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根據我組市級課題子課題《國小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的方案。我在五年級二班的20位學生中進行了閱讀狀況的問卷調查工作,相關的數據如下。

本次調查對象是五年級二班的二十個學生。

發放問卷20份,回收答卷20份,答卷有效率爲100%。

問卷內容分五個方面,單選、多選題共20道。

調查結果概要如下:

  一、讀書興趣調查

調查數據顯示,能做到主動閱讀的同學20人,佔調查總數的100%。每天寫讀書筆記的2人,佔調查總數的10%,偶爾寫的有18人,佔總數的90%,只想讀書不想寫的有0人,佔總數的0%。

  二、讀什麼樣的書調查

調查數據顯示,喜歡看學習輔導書的18人,佔調查總數的90%;喜歡看腦筋急轉彎或漫畫之類娛樂書12人,佔總數的60%,喜歡其它書的2人,佔總數的10%。

  三、讀書方式調查

喜歡默讀的16人,佔總數的80%;喜歡朗讀的3人,佔總數的15%;喜歡輕勝讀的1人,佔總數的5%。85%的人朗讀時,你會注意語速、語調、停頓、感情。

  四、讀書習慣調查

調查顯示,能借助工具書閱讀的20人,佔調查總數的100%;問老師、父母或同學的14人,佔佔總數的70%;喜歡積累好?好句讀的16人,佔調查總數的80‘%。

  五、閱讀時間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每天閱讀時間爲半小時的7人,佔調查總數的35%;每天閱讀時間爲1小時以上的13人,佔調查總數的65%。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比較,我認爲學生現有的條件,學生目前的學習習慣,對我們課題的實施比較有利。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前言:

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開啓語文教學的又一把金鑰匙。隨着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它對提高國小生的語文水平和獲取知識經驗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不管課內閱讀的效率多高,沒有課外閱讀,都不可能獲得十足的成效。著名教育家張志公說:“從我自己學習語文的經驗來看,將課內與課外三七開”。只有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閱讀,以及進行多種閱讀方式方法的訓練才能培養起閱讀的熟練技巧,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爲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閱讀的研究,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因此進行了此次調查。

調查方法:

本次問卷調查選取了三、四、五年級的學生。

調查時間:

20xx年x月

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對收上來的學生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1、對課外閱讀價值的認識不足

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爲學生提供良好的知識背景,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但是一些學生和家長,甚至是部分老師對此的認識卻有所偏差。23%的學生認爲讀課外書是爲了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在讀物的選擇上也偏重於一些學習輔導類。而家長們希望孩子時時看的也是學習輔導類而不是閒書,這樣纔不會耽誤孩子的成績。可見,由於長年來推行的應試教育,使得課外閱讀受到無辜的“冷落”,使得孩子竟然與“讀書之樂”無緣

2、學生閱讀的自主性還不夠強。

從閱讀習慣的調查來看,有43%的學生每天沒有固定的時間閱讀,還有學生必須在老師或家長督促下閱讀,並且很多學生選書只選擇老師推薦過或課堂上講過的有關內容,這就說明,學生閱讀自主性不強,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處於被動狀態,存在着爲完成任務而閱讀的現象。

3、課外閱讀的時間不是很均衡。

固定課外閱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條件。調查顯示,中年級同學每天花在看課外書的時間半小時以下的是25%,35%的同學每天看書時間半小時——1小時,36%的同學每天看書時間1小時以上;高年級同學每天花在看課外書的時間半小時以下的是28%,看課外書的時間是半小時——1小時的是66%,看課外書的時間是約1小時以上是6%,有部分同學閱讀時間能保證1小時左右,但這個比例很小。學生沒有從課外書籍中汲取足夠的“營養”,他們只是進行了“快餐式”閱讀。究其原因,電視、電腦遊戲等大衆

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極大的衝擊。94%的學生看電視的時間每天超過一小時,100%的學生每天超過半小時。數據表明更多的學生在電視與課外書之間更喜歡前者,但是如果讓學生過分地依賴這些,久而久之,就會削弱兒童感受語言文學的能力。

4、家庭讀書氛圍不濃。

七八十年代的“讀書無用論”、“腦體倒掛”的現象,使如今年輕的家長成爲犧牲品;如今又因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父母們一方面疲於工作,一方面在工作之餘又只顧娛樂放鬆,他們無暇或無能力顧及孩子的成長需求,爲孩子創設條件。學生家庭藏書量少,27%的學生家庭藏書達不到10冊,60%的學生家庭藏書在50冊以下。學生課外讀物的匱乏,無疑是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解決當前國小課外閱讀現狀的對策:

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激發興趣的方式有很多,如:給學生先講故事,再讓學生複述;經常鼓勵愛讀書、善讀書、會讀書的學生並讓他們談體會;以古今中外苦讀成才的故事激勵學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學習;開展讀書筆記評展、課外閱讀故事會、精彩詩篇朗誦會等活動,這些活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渴求性的自我行爲。

2、學校、家庭營造氛圍,促進閱讀。

教師可通過讀書角、圖書館等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使學生有足夠的書可讀;教師和學生可共讀一本書,共同分析,引起心靈

的共鳴,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同時學校可按校園環境的規劃,精心設計每個空間,使整個校園既有優美的環境,又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這種無聲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將閱讀興趣轉化爲自覺的閱讀實踐。家庭是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場所,最深刻地影響着學生的閱讀行爲。因此,應取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閱讀計劃,共同閱讀,或者在孩子讀完一部書後,給自己講主要內容,或者家長和孩子比賽讀書,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的閱讀成爲一種習慣。

3、指導閱讀方法。

國小生課外閱讀的開始,均出自自發性並帶有盲目性。閱讀的方式也多爲簡單的瀏覽。爲了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合理運用精讀、細讀、劃線、加點、眉批、朗讀、默讀、速讀、精讀乃至背誦等方法閱讀課外讀物,既要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故事情節,又要深入領會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要指導他們學會摘抄好詞佳句、作批註、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等讀書方法,做好知識積累。培養學生經常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他們將工具書放在案頭,凡在讀書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都要通過查閱工具書解決。

4、 保證充足的閱讀時間。

要讓學生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沒有整塊時間,就用零散時間,讓學生學會擠時間讀書,同時不侷限閱讀地點,可以是教室、閱覽室,也可以是綠蔭下、操場上、走廊裏等,另外也不強求獨立閱讀,可以是兩人、三人甚至是小組閱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愛情世界裏的也大有人在。

筆者於XX年12月對jy大學的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jy大學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爲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爲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爲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爲愛情應以感情爲基礎,70%的男生認爲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金錢,外貌等爲基礎的愛情佔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爲女生佔11%。儘管多數人認爲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爲大學生的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着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爲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爲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爲婚姻。

綜上,通過對jy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徵着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爲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愛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脫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jy大學網上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愛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份,只嘆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悽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註定成大錯。”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後會怎麼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着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脫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說:“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二、大學生的愛情觀既讓人充滿嚮往,又很脆弱

大學生朝氣蓬勃,有理想,有上進心,而對永恆的話題──愛情,既嚮往,又缺乏理智。在調查中佔41.5%的女生認爲大學談戀愛是一時的好奇,經歷了十二年寒窗之苦、大學聯考的艱辛、無硝煙瀰漫的戰場的拼搏,進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壓抑久的心終於得到了釋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已經改變了高中的那種只有讀書爲大學聯考的觀念已不復存在了,思想放鬆了,再由於處於青春騷動期的大學生終於找到了釋放情感的方式--談戀愛。由於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趨成熟及對人生認識的完善,自然對愛情有了現實的變化。在調查中,佔13%的男生認爲大學戀愛的一個目地是爲了生理的需要,佔20%的男生認爲大學生戀愛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學生則反對同居,認爲同居是對道德的一種敗壞;而約9%的文科類的女生認爲同居無所謂,感情已達某種程度的時候,那也無可非議,只要雙方合適就可以,這可能與其所接受的知識、認識及感性思想的濃厚等有關。約佔60%的學生則認爲愛情應該專一,忠於彼此,這成了主導思想,看來當代的大學生還是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思想道德觀趨於良性化發展。一部分的女生認爲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會考慮換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愛情,體現了對愛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談戀愛只是憑着自己的感性認識,缺乏成熟的分析。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愛情信任度的下降。佔70%的學生認爲大學生談戀愛可信度不高,但不會完全、堅決地反對戀愛,因爲對消費者的大學生而言,婚姻是遙遠的事情,還談不上責任與義務,大學時代談戀愛也無可厚非;對愛情的認識,隨着年齡的增長,有比較成熟的表現,在被調查的大三、大四的學生中,佔60%的人主張戀愛應結合社會現實,家庭實際,經濟能力等,少了魯莽和隨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三、大學生的愛情觀又是不協調的

在調查中表明:佔30%的學生認爲找男(女)朋友必須有“爲共同理想奮鬥的決心”,其中藝術類的學生佔了10%,而佔60%的理科類男生認爲女朋友必須是純潔堅貞的,佔20%的文科類的女生希望找個“在無聊時可以談談心的伴侶”……這些結果顯示:男、女學生對愛情伴侶的取向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文、理科又有明顯的差別。追究原因,可能是各自的文化知識層面、接受教育程度、道德觀念、對現實的`瞭解認識和對未來的計劃等不同有關。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筆者認爲當代大學生有美好的愛情觀念,但又產生一些不良現象。導致不良現象產生的根源:一是由於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必再爲溫飽問題而疲於奔命,這爲人們的愛情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提供更多的資本;二是外來文化和風氣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越來越開放,最主要的還是部分大學生遊手好閒、思想放鬆、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進取精神,再加上一些老生的消極宣傳,使得一些學生產生一種"晚追不如早追,不早追連醜的都不剩"的錯誤意識。

  四、爲使大學生的愛情觀更趨成熟、更富責任感,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談談端正當代大學生愛情觀不良之風的措施。

(一)對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的教育

  1、端正戀愛態度

對大學生加強愛的教育,使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愛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戀愛。愛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強調婚姻的封建義務,無視人有愛的權利,具體表現爲包辦婚姻“三從四德”等,那是對人性的奴役,必須予以否定。但是,如果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只強調愛的權利,而不承擔愛的責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義的泥潭,這種只圖享受、不負責任的輕率行爲理應受到指責。一位教育家曾教導兒子:“要記住,愛情首先意味着對你的愛惜的命運、前途承擔責任。想借愛情尋歡作樂的人,是貪淫好色之徒,是墮落者。愛,首先意味着獻給,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獻給愛侶,爲她締造幸福。”這種愛的權利和責任的統一,是戀愛生活的基礎。愛,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愛,而不能用道理去愛。”愛,是人類的一種特殊情感,當然也只能用感情去愛,這並沒有錯,但人作爲人,既具有自然屬性,更具有社會屬性。人之愛其所愛,除開感情因素,也應當講究理性,應當符合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範。無理性的愛是盲目的,很危險的,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場悲劇。

  2、擺正愛情的位置

首先,要教育大學生擺正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愛情在人生中佔有重要地位,沒有愛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愛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爲愛情而活着是蒼白的。人生的主宰應當是事業,只有偉大的事業對人生才具有決定意義。流傳至今的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正說明了這一點。

其次,要教育大學生擺正愛情在大學生活中的位置。明確堅持學業第一的觀點,要使大學生理解,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事業息息相關,也是愛情美滿的基礎。那種拋開學業談戀愛的作法,不僅有礙成就事業,也難以獲得幸福的愛情,因此不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要克服大學生客觀上的愛情至上,光懂上述道理還不夠,還必須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變“兒女情長”爲胸懷大志,用理想的感召力煥發學習的激情,把興奮中心轉移到學習上,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到學習上,從而真正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愛情服從學業,愛情促進學習。

3、加強戀愛道德教育

針對當代大學生傳統倫理觀念逐漸淡化的特點,進行戀愛道德觀教育。

(二)結合正確的標準,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擇偶

如果大學生真的要談戀愛,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要保持慎重。在選擇"對象"方面,不應過於片面,身材不應成爲決定因素,關鍵在於對方是否具有上進心和善良心、是否跟自己志同道合和起到相互促進之作用。在追求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應該相信"隨緣"和"順其自然"之說,因爲愛情是可以追求但絕不能強求的,只要雙方在學習和生活中能相互從對方得到幫助、依託和快樂,所謂的"愛情"就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三)大學生應注意交往的藝術,有做人的原則

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關心、幫助和理解。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千萬不要因爲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變整個自己,應該本着"獨立自主,互相尊重,和睦共處"的原則,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顧及對方的感受,儘量避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和不讓其感到尷尬。

在交往過程中,不要花太多的財力、時間和精力到對方身上。作爲學生,學習是重中之重,因此戀愛應該是爲學習服務的而不應是爲之而嚴重影響學習的。戀愛並非都是一帆風順和快樂的,所以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因爲對方對自己冷落而全盤否定自己。在失落之時,多考慮自己的閃光點和回憶與感情無關的美好往事,以此來進行自我安慰和解脫。筆者堅決反對"一腳踏兩船"和"感情多元化",但是一旦對方去意已定,請相信"天涯處處有芳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努力學習,刻苦研究。"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更美的東西就在不遠的彼岸向你招手。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爲全面瞭解我校學生厭學情況,分析厭學原因,尋求解決辦法。我校就厭學情況在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我校七年級、八年級共九個班級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調查內容主要爲學生厭學面、厭學原因、對學校的期望三個方面,共下發調查問卷220份,收回調查問卷219份。

  一、調查問卷基本情況

(一)關於學生厭學面的調查情況

1.學生厭學面較大。在所有被調查學生中,沒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只有7人,佔調查學生比例的3.19%;一直有厭學情緒,且討厭上學的18人,佔8.29%;有,但可以控制自己的111人,佔50.68%;偶爾有的78人,佔35.6%。

2.學生中抄襲作業現象較普遍。沒有抄襲作業現象的只有2人,佔0.9%;抄襲作業嚴重的32人,佔14.6%;有但不多的90人,佔41.09%;只是個別抄襲的88人,佔40.18%。

3.對會考科目厭學表現最嚴重的是英語。討厭學習英語的86人,佔39.26%;其餘科目分佈基本平衡。

(二)學生厭學原因的調查情況

1.社會原因導致學生厭學的較爲嚴重(1)迷戀電視娛樂節目、網絡遊戲、玩手機、看網絡小說、上網聊天導致厭學情緒較爲嚴重,其中迷戀電視娛樂節目的56人,佔調查人數的25.57%;上網玩遊戲172人,佔78.54%;玩手機136人,佔62.1%;聽音樂39人,佔17.8%;看網絡小說106人,佔48.4%;上網聊天的98人,佔44.75%;(2)由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等社會問題影響學生厭學的較爲普遍:認爲大學生就業難而致使自己產生厭學情緒的175人,佔調查人數的79.9%;認爲大學生工資低導致厭學的103人,佔47.03%;認爲讀書無用而厭學的59人,佔26.94%;認爲考大學比較容易的22人,佔10.05%。(3)當今社會用人制度對學生厭學的影響較爲嚴重:認爲不讀書有好關係可以找到好工作的93人,佔42.46%;認爲讀書多不一定賺錢多的110人,佔50.22%;認爲讀書找不到理想工作的136人,佔62.1%;認爲不讀書可以打工賺錢的33人,佔15.1%。

2.家庭原因導致學生厭學的佔相當大的比例(1)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很大,認爲家長對自己學習不關心的78人,佔調查人數的35.61%;家長外出打工,難以教育學生的90人,佔41%;認爲家長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對子女期望過高的127人,57.99%;認爲家長放縱孩子、對自己要求不嚴、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的69人,佔31.5%。(2)家長自身原因導致的學生厭學情況也不容樂觀,認爲家長過於看重學生成績的142人,佔調查人數的64.84%;家長離異對自己漠不關心,不管學生學習的31人,佔14.15%;家長知識層次低,不能輔導學生學業的88人,佔40.18%;家長參與賭博影響學生學習的20人,佔9.13%。

3.學校原因導致學生厭學不容忽視(1)學校管理和升學壓力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的比例較大,認爲學校課程設置單調的82人,佔調查人數的37.44%;認爲學校管理鬆散,身邊同學不良行爲影響學習的66人,佔30.13%;認爲課外活動少,學習枯燥單調的142人,佔64.84%;認爲學生可自由支配的自主學習時間少,缺乏自由度的128人,佔58.44%。(2)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影響較大,認爲教師不關心學困生學習的64人,佔調查人數的29.22%;認爲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課堂學習枯燥的92人,佔42%;教師諷刺挖苦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導致學生厭學的93人,佔42.46%;對教師教學模式、教學風格不喜歡的99人,佔45.2%。喜歡按照高效課堂模式教學的29人,佔調查人數的13.4%,喜歡按傳統模式教學的42人,佔19.8%,但是要求老師加強基礎教學、培養學科興趣、多做個別輔導的分別佔109人、122人,佔調查人數的50%以上學生厭學調查報告學生厭學調查報告。

4.學生自身原因導致厭學情況分析 學生能客觀的從自身分析厭學原因。(1)認爲厭學主要原因在於自身基礎差,想學習而力不從心,聽不懂課的157人,佔調查人數的71.69%;怕吃苦的73人,佔33.3%;學習習慣差,沒養成良好習慣的125人,佔57.07%;學習目標不明確,有早戀現象的49人,佔22.37%;對學習不感興趣的63人,佔28.76%;自制力差,控制不了自己的91人,佔41.55%。(2)學生認爲自身厭學與周圍人際關係、學習環境有很大關係,認爲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產生厭學的143人,佔調查人數的65.79%;受到老師批評而厭學的73人,佔33.3%;父母關係不和諧等家庭原因而厭學的44人,佔20.1%;父母管教太嚴,每天嘮叨導致孩子逆反而厭學的45人,佔20.54%;自己心情不好,情緒不穩定而厭學的31人,佔14.5%;和同學關係緊張而厭學的16人,佔7.3%。

(三)學生對學校的期望調查情況

1.對學校管理工作的希望 要求加強學生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督促學生改進學習習慣的98人,佔調查人數的44.75%;要求轉變觀念,做好學生理想前途教育的66人,佔30.3%;要求改變環境,營造重學、樂學的學習氛圍的101人,佔46.2%;要求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的30人,佔13.7%;要求迴歸傳統模式教學,取消高校課堂教學模式的34人,佔15.53%;要求採用高效課堂模式教學的41人,佔18.72%。

2.對班主任老師的希望 能平等對待每位學生,重點做好學困生和問題學生工作的110人,佔調查人數的50.23%;希望對不同學生應有合適的教育目標的86人,佔39.27%;希望老師與家長溝通改變家長對孩子提出不貼合實際或過高要求的82人,佔37.44%;希望班主任老師多下班,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談心的33人,佔15.07%。

3.對科任老師的希望 要求按照高效課堂模式上課的29人,佔調查人數的13.24%;要求按照原來模式上課的42人,佔19.18%;希望老師個別輔導、注重基礎的122人,佔55.71%;希望培養學科興趣的109人,佔49.77%。

  二、調查分析

1.從調查總體情況看,一是厭學面廣、情況嚴重:只有3.19%的學生從沒產生過厭學情緒,其餘同學均有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二是學生抄襲作業現象嚴重,調查顯示,從沒有抄襲作業的同學只有0.91%,其他同學均存在抄襲作業現象;三是學生討厭學習英語情緒極爲嚴重,對英語厭學的學生佔39.2%,和其餘學科相比嚴重失衡。

2.厭學原因調查顯示

(1)社會環境對學生影響極爲嚴重。特別是社會上的部分不良休閒娛樂活動對學生影響很大,諸如參與過玩網絡遊戲、聊天、賭博燈不亮娛樂活動的學生超過50%,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更加導致了學生討厭讀書,以至於無心讀書;此外,社會上拜金思想的誘導、大學生就業難和工資低的現象,使學生感覺到讀書無用、讀書同樣無法實現個人理想,導致厭學情緒嚴重,這類情況佔到70%以上。

(2)家庭教育和家長對學生的態度是造成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又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顯示:家庭對孩子的不關心、家長的外出打工、對孩子的放縱等均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取心。特別是農村家長多外出打工,缺乏時間教育孩子,這種影響比例達到了41%;此外,家長的教育方式粗暴、方法單一、父母離異,特別是農村家長賭博惡習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都有較大程度的影響。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產生厭學情緒比例相對較大。

(3)學校課程設置、教師教學方法、對待學生的態度是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顯示:學校生活單一、課外活動少、受部分有不良行爲學生的影響等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比例較大;另外,教師對學困生和問題學生的歧視、諷刺挖苦、課堂教學的枯燥也是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別因教師對學困生的關心不夠、教育方式單一而厭學的佔到42%以上。

(4)自身基礎差、習慣不好、自制力不強、早戀及人際關係、學習環境、情緒變化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的期望調查顯示 學生對加強行爲習慣培養,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期望較高;期望班主任老師能公平對待每位學生,特別是與成績差的學生多溝通多交流;期望科任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公平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多進行個別輔導,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模式上學生並不要求一定要按照何種模式上課,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教學,面對全體學生,應該是我校教學質量提升的基本策略。

  三、啓示及對策

1.任何問題的產生都是有其根源的,通過對學生厭學根源剖析,我們認識到,學生必定是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各方面均不成熟、不穩定,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加上自制力較差,對來自於社會、家庭、學校、同學中的問題認識上有侷限性。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加強學生的管理和引導,提高學生自覺抵制來自各方面的不良誘惑的能力刻不容緩。

2.任何教學模式、方法都是爲學生學習服務的,適應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纔是最好的。脫離學生實際而單純搞形式的教學模式都會走向失敗。我校實施的高效課堂模式教學還需要廣大教師深入研究,探索適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

3.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抓好學困生的個別輔導,提升學科成績、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克服厭學情緒的工作迫在眉睫學生厭學調查報告工作報告。

4.留守學生、問題家庭的學生心理缺陷、學習壓力等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成績提高的重要方面。所以,特殊學生羣體的教育工作不可忽視

在開展專項調研,分析彙總的基礎上,學校從實際出發採取措施,力爭在短期內將學生的厭學情緒調控在適度的範圍內。第一,在教學上,實施“低起點、多層次、高效率”的教學策略,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均有所收穫。第二,在學生管理上,開展多種形式的師生交流談心活動,更多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充分發揮心理諮詢室、留守兒童管護中心的職能作用,幫助學生排解煩惱,調適心理。第三,在辦學策略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社團和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充分發揮18個活動小組的作用,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把學校變成孩子們的樂園。第四,繼續完善學困生幫扶和問題學生教育轉化體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完善人格,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知道感恩,主動擔當,爲學生的人生奠基。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課題正文]

消費,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花錢買東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已使消費成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隨着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時,我們中學生的消費也越來越大。高消費意識在學生中廣泛流傳。然而,學校及社會尚未對消費這一活動進行研究,也未對中學生的廣泛流傳的獵奇心理加以改正。學生在消費中還有許多有待規範。

爲此,我們通過調查了50位同學,來探討中學生消費觀念。中學生每個月都會有零用錢,每天都會用錢,

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們現在的每個中學生幾乎都市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順着子女的意願,以至於造成中學生心中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慾望。中學生避不了的揮霍如土,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爲了出風頭,就會不惜千金買名牌,爲了更瞭解中學生消費的內容,這兒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消費的內容。

我們也還調查了中學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按理說,中學生的零用錢應是綽綽有餘,但調查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父母給子女零用錢。理所當然,也應過問子女的消費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請看下面的數據。

由圖表可知,父母關心子女的消費情況只佔20%,而父母很少問子女的消費情況要佔70%,不過問子女消費情況的也要佔10%。這就表明:導致學生的獵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緣故,父母對子女消費情況的不聞不問,導致了中學生的高消費理念的蔓延,使中學生擁有強烈的滿足感,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糾正它,不能讓它蔓延。

我們調查學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壓歲錢,結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覺得這是造成學生的滿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們追求高消費。

通過分析以上的情況,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校方,提出以下幾點:

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牆報大力宣傳要合理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認識到,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要勤儉。

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爲的對錯。

組織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體會勞動的艱辛,深刻的認識到錢來之不易。

父母不應給學生太多的零用錢,應教育他們,讓他們走出誤區。父母也應多關心子女消費的情況,促使他們不要亂花錢。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一、提出問題

在人才濟濟的當今社會,具備健康的體魄是極爲的。大城市的發展,高樓聳立,大街小巷橫穿各處,人們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人們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會兒,放鬆身心。中學生的近視日趨嚴重。在班級上,同學都戴着眼鏡,對於中學生的視力情況,我對河北省邢臺市育才中學國中二年級6班的同學做了一次關於中學生視力情況的調查。

二、調查目的

對中學生視力情況的調查使認識到中學生患近視的嚴重性。提出倡議,向同學們傳達近視的危害,從而使學生們認識到要地保護眼睛。

三、調查過程

1.文獻研究法

(1)什麼是近視?

我們都知道眼睛的基本結構是由角膜、瞳孔、晶狀體、視網膜、虹膜等幾大部分組成。管線經過晶狀體成像於視網膜上,在經過視神經把信息傳入大腦,產生視覺,於是人便清晰地看到了物體,這就是眼睛的工作原理。

近視眼是視力缺陷的一種能看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遠處的東西。近視是由於眼睛的晶狀體和視網膜的距離過長或晶狀體折光力過強,使進入進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網膜上而落在網膜的前面。

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由於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它是原來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的光線發散後正好聚焦在視網膜上。

(2)國中生視力下降的原因

首先,環境是近視的主要因素,眼睛過度疲勞和不用眼,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調節功能逐漸衰退而遭破壞。現在問題的是學生課桌椅不規範,未能按年級、個體差異配置,不便於學生養成的坐姿。教室採光不好也易學生近視。此外,長接觸熒光物體,如電視、電腦等,學生視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說不良的學習環境嚴重了學生的身體健康。

其次,不參加體育鍛煉,體質較差也不可,從網上搜查的資料中:體學生近視率小於普通高校,僅爲四分。與體育專業學生課業負擔較輕,另一,也與體育專業學生喜愛運動、體質好。普通學校女生比男生不愛運動,也女生近視率高於男生的。

再次,不科學的飲食習慣也會近視。的臨牀資料及動物試驗說明:近視眼的與機體鈣、鉻等微量元素。甜食爲酸性食物,一消耗體內的鈣元素,另一升高血糖,晶體滲透壓,是近視眼的又一禍根。

2.對育才中學周圍的“眼動力眼鏡店”做一次採訪。

問:來配近視眼鏡以哪些人居多?

答:學生人數最多,是國中生。

問:學生中近視度數爲多少?

答:在100-200度居多。

問:近視了不配戴眼鏡視力會越來越深嗎?

答:這要看保護的情況。有些學生真性近視,只要保護,預防,是問題的。

但近視已超過200度,如不戴眼鏡,了學習,還近視的度數,是很不好的。總之,不管近視,保護眼睛要的。

問:近視產生原因?

答:中學生近視產生的原因是:

1、閱讀和寫字姿勢不;

2、閱讀和寫字時不注意光線的強弱;

3、生活和學習制度不健全;

4、先天的因素。

問:配戴眼鏡的常識是?

答:配眼鏡前應作散瞳驗光,確診爲近視眼;配戴的眼鏡,應該是度數合適的眼鏡,度數不要過深或過淺;配戴眼鏡後,仍然要注意用眼衛生,防止。要檢查視力,如有視力下降,就要重新配鏡。

問:能爲中學生近視提些建議嗎?

答:用眼要衛生;有近視要配眼鏡;多看綠色,看遠處以調節眼睛。預防近視眼,最後要“三要”和“四不看”。

3.派發問卷,對學生簡要採訪

爲了進一步瞭解國中學生的視力情況,對邢臺市育才中學八年級年級6班的65名中學生了問卷調查和簡要採訪。詳細的問卷內容如下:

四、調查結果分析

經過我的問卷調查,得到的結果如下:

據統計,本次調查當中,有63.08%的同學是近視階段的,超過了總人數的二分之一。

2.近視年數

圖中信息的分別佔23.1%和17.2%。這說明呢?一,國中升高中給學校及學生帶來的,嚴重中學生不健康用眼;另一,學生健康用眼的意識,自覺養成的習慣。的看,學校及學生對健康用眼的意識不強。

於肉食的23。飲食習慣近視的直接原因,但也屬原因。比如說胡蘿蔔素,維生素A,B2,就會使眼睛容易疲勞,從而近視。,要多吃維生素A,B2,含胡蘿蔔素較多的食物,如牛奶,動物肝臟,雞蛋,花生,胡蘿蔔,蔬菜等。,但看書也看的,這裏的並非指書的類別,而是指看書時的姿勢要遵循“二要二不要”原則。所謂:“二要”是指眼睛和書本距離要一市尺,和連續看書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向遠處眺望一會,而“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線淺暗和陽光下看書和不要躺在牀上看。可是數據顯示,學生平時看書離書面較近和躺在牀上看書的就佔所調查學生的466.3%。雖然勤奮是好的,但成績而損害眼睛的話,是很可惜。

學生僅有近9%,還算可觀。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如果問到“英語聽寫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是否重要”這麼一個問題,任何一位英語教師都會毫不猶豫地作出肯定回答。但是英語聽寫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究竟佔多重要的位置?英語教師在自己教學中究竟有些什麼樣的教學手段來保證它的重要位置?對於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並沒有一個十分有說服力的答案。因爲人們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多是憑自己的主觀認識做出的判斷,缺少具有確切數據的分析。《課堂聽寫在農村國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課題組爲了解答這些問題上,採取訪談法和問卷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了一次全面、客觀的調查,對這些問題作了比較客觀的回答。

一、背景情況

關於此次中學英語聽寫現狀的調查有以下幾點情況說明一下:

1. 本次調查是《課堂聽寫在農村國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課題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而教師問卷調查只是衆多調查中的一個方面。

2. 課題組共發出500份調查卷,涉及大豐市飛達路初級中學整個八年級年級,收回有效問卷450份。

3. 問卷中有部分試題是可以多選的。爲了保證數據能夠真實地反映客觀事實,課題組 沒有按人數來處理數據,而是按每道題答題人次。

二、基本數據

1.你們英語聽寫的頻率?

82%的學生選擇了每天一次,93%的學生選擇了每週3次。100%的學生選擇了每週至少一次聽寫

2.你們英語聽寫的內容?

84%的學生選擇了詞組和句子,95%的學生選擇了單詞和詞組。100%的學生選擇了聽寫單詞。

3. 你們英語聽寫的難點是什麼?

58%的學生認爲稍作變化的句子難默,47%的學生認爲完整的句子不好默,33%的學生認爲詞組和句子均不好默。

4. 你們英語聽寫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65%的學生認爲報英文比較好,70%的學生認爲報中文比較好。

5.你們在英語聽寫中是否採取了多種方法?

有32.28%的學生認爲他們的老師經常變換方法,48.03%的學生認爲有時變化一點,另外18.90%的學生認爲他們的默寫方法較單一。

6.如聽寫不過關,老師會採取哪些手段?

80%的學生被要求重默,31%的學生被要求罰抄,42%的學生被要求自己訂正後,自己默。

7.你們老師是否會進行聽寫比賽?

47%的選擇經常,68%的學生選擇偶爾,12%的學生選擇從不。

8. 你們老師是否會進行聽寫技巧的講解?

35%的選擇經常,67%的學生選擇偶爾,8%的學生選擇從不。

9.你們每次聽寫花費多長時間?

78%的學生花費5分鐘左右,32%的學生花費6-10分鐘,8.5%的學生超過10分鐘。

10.你們對聽寫有什麼好的建議?

89%的學生建議少而精,47%的學生建議只聽寫單詞及詞組,15%的學生建議不默或少默。

以上是我們課題組進行中學英語聽寫情況調查的基本數據。從這些數據中可以基本上了解到中學英語聽寫情況的一些真實情況,但是由於問題的設置有一定的侷限性,這些調查還不是很全面的。由於調查方法本身缺陷的影響和數據處理過程中難免的誤差,有些數據可能偏離實際情況。我們課題組將採取行爲研究法,對這些偏差進行校正,對中學英語聽寫情況進行深一步的調查研究。另外受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對數據的解讀也不夠全面,不夠深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基本數據擺在這裏,供大家作進一步的研讀。

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的基本狀況:

本次調查是採用書面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活動的時間爲期三天,調查對象爲農村在校大學生與其父母,調查的大學生平均年齡20歲,其父母年齡平均44歲。問卷內容包括主要從農村的孩子上大學的必要性,上學的方面,畢業就業問題,以及當地政府對大學生的幫助等。採用無記名的形式,讓其自主選擇填寫。問卷結果採用人工計算的方法進行處理。

 二、調查目的:

我做這次調查,一方面是想能圓滿的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另一方面,我更希望在這次的活動中,能讓更多人收穫到一些感動,從而能在人生道路上鞭策我們大學生,能讓我們知道父母供養我們的艱辛付出和巨大犧牲,能讓我們重振雄心。那感動就是——親情,我們能回報的也只有——孝心了。

 三、調查的結果:

  (一)、面臨的問題

1、大學生平均年學費和生活費昂貴以及農民收入少

根據國家規定,學生入學須交納學費、住宿費、書籍費等費用。根據我所調查的情況平均收費標準:專業學費爲5000多元/年;學生公寓收費爲1000多元/年;書籍資料費20xx元/三年(多退少補)。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每月的平均花銷爲1000元左右。對於蘇北來說,經濟條件又不及蘇南,豐縣就是位於蘇北的“西伯利亞”的位置,經濟上又弱了一層。我們村中大多數的人家都是靠外出打工和在家種地爲生。 農民收入來源並不廣,資源也相對貧乏,這樣的狀況下,供養哪怕只是僅僅一名大學生,年支出近萬元收入來源無法擴張,收入提不上去

也是相當的無力。由此,僅僅大學生昂貴的學費對農民家庭正常生活就已造成沉重負擔,再加上大學生活日常生活開支,農民自己的家庭開支??

2、農村大學生人數少。

相信對很多人來說,“大學生”這個詞都不陌生,大學是我們走向美好未來的一個必經之路,是一個培養有文化,有技術,有素質人才的場所。當代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道理是人才的競爭。不是說商路大學就一定是人才,但是隻有經過這一洗禮,才能更好的脫穎而出。農村,總體而言受教育的程度都比較低,還有農村的觀念落後。有的人養兒女就只爲了給自己養老送終,對於孩子上學那都是次要因素。因此,在農村家長的觀念裏讀書只要能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特別是提得很響的“鐵飯碗"。還有在農村女孩讀大學的話真的不容易,因爲都說女孩長大後都要出嫁,所謂女孩:"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酸湯”。

所以,在農村老觀念的影響下,好多孩子只讀完中學就沒有繼續讀書而是隨便找點工作開始掙錢!種種原因導致農村大學生人數少,嚴重影響了中國農村的發展。

3、對國家一些助學貸款政策不是很瞭解

雖然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助學體系,即以獎學金、學生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簡稱“獎、貸、助、補、減”)爲主體的、多元化的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但通過這次調查我們還發現由於處於農村,大多數農民忙於掙錢養家,對於一些國家的助學政策沒有太關注,所以對其不是很瞭解。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也不知找誰解決,只能自己拼死掙錢,東借西借供養孩子上學。有的家中甚至有三個大學生,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們非常高興,可鉅額的學費也令他們恐懼,靠着家中的土地怎麼能供養的起?由於不知道應該找誰幫忙,也不知道誰會幫忙,無奈一些孩子就與大學無緣!

  (二)、解決的方案

1、 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國家獎助學金政策的信息,增加教育方面的撥款。

充分利用以“獎、貸、助、補、減”爲主體的多元化的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農民收入不高,子女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可面對高額的高校學費往往頭

痛不已。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契機,良好的教育和紮實的專業文化素質可以爲一個家庭、一個地區、乃至於整個民族不可估量的財富。“人才強國”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舉措。

2、 注重學生誠信,把相關款項落實帶真正需要的人手裏。

學生的信用意識有待加強。具體表現在申請助學貸款時,部分學生爲了達到貸款的目的,在貧困證明材料中刻意隱瞞家庭真實情況,有意誇大家庭的困難程度;部分學生的日常消費與困難生身份不符,在出具貧困證明的同時卻進行奢侈消費

3、 國家可以對農村大學生減免部分學雜費,給予鼓勵和支持。

入學後,你可以先申請學費減、免。學費減、免是國家對部分因經濟條件所限,交納學費有困難的學生,特別是其中的孤殘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及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等實行的一項資助措施。

4、當地政府應積極做好農村家長的思想工作,減少他們的精神壓力,除了物質方面的補助外,精神支持同樣重要。

 三、瞭解農民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影響的意義

首先,對於大學生,瞭解農民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的影響有利於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合理用錢,學會理財,爲以後步入社會具備較強的經濟意識提供思想準備。

其次,對於家長,瞭解農民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的影響有利於農民家長更好地履行對學生的撫養義務,合理利用家庭經濟來爲學生提供正常的學習需要。

再次,對於學校,瞭解農民工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的影響有利於學校結合自己的實際,合理收費,儘量爲學生家長減負。

最後,對於國家,瞭解農民工供養大學生對家庭經濟的影響有利於國家對農民的生活狀況,收入水平等進行評估,從而給農民一個很好的嚮導,讓農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更好地服務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壯大。

理性思考:

我們無憂無慮上着學,有了麻煩也會讓父母去解決。當我們坐着舒舒服服地上課時,可有想過父母又在那幹什麼呢?烈日炎炎下,他們是否還在揮汗如雨呢;寒風颯颯中,父母是否冰涼的手在不辭勞苦呢;當你在虛度光陰時,有沒有想過

爲了你的學費,父母會隔了好幾夜都睡不着??父母可能沒什麼知識,他們是農民,爲供孩子上大學吃了那麼多的苦,他們不僅不求回報,有時還會心懷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