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大棚調研報告

報告3.88K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棚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棚調研報告

大棚調研報告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

晚上好!

我發言的題目是關於我鄉如何發展好大棚蔬菜產業,作爲農林站的一名幹部我的職責就是做好農林站的各項業務工作,推廣示範新技術新品種,今天我就圍繞我自身的工作及我鄉的實際就如何發展我鄉大棚蔬菜產業發展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一、塑料大棚產業現狀:

我鄉地處城郊,城郊地理位置突出,我鄉耕地面積xxxxx畝,糧食麪積6988畝,制種面積xxxxx畝,蔬菜面積9070畝,各類蔬菜面積佔全鄉總耕地面積的24.5%,大棚蔬菜僅佔全鄉蔬菜面積的27.5%,20xx年我鄉較爲大棚蔬菜主要集中在果園溝村,高閘溝村及高新科技示範園區內,其種植的品種主要有辣椒、西紅柿、茄子、葫蘆、弧笳、冬瓜、苦瓜等比較常見單一的蔬菜品種,比較集中的某一種蔬菜和麪積比較缺少,大棚蔬菜形成多而不精的局面,難以形成比較大的規模優勢。

二、問題及成因

在對我鄉大棚種植戶的調查過程中,主要發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缺乏大棚蔬菜的集中統一效應,所有種植蔬菜大棚內缺少某一品種較爲集中的引導示範,全鄉除高效科技示範園區內胡笳、辣椒等蔬菜比較集中外,其餘均爲缺少引種示範及大面積推廣的.蔬菜品種,在面積上始終無法破題,造成我鄉大面積大棚蔬菜產業發展瓶頸。大棚蔬菜產品佈局分散,沒有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通過近幾年來的發展仍然是“小而全”的局面。有的村組乃至農戶,雖然大棚蔬菜種植面積極大,但樣樣都種,樣樣都形不成規模,很難進入大市場、大流通。缺乏大棚蔬菜“農超對接”的連續性。

2.缺乏接受先進技術及新品種的思想觀念。近幾年來鄉黨委政府積極引導示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積極舉辦種植技術培訓班,但當前青壯勞力和知識農民大多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年齡偏大,文化偏低,接受種植技術和新品種的能力低下。致使農業大棚蔬菜產業化發展跨越不到更高的臺階。

3、缺乏專業合作社與市場的對接。合作社和農戶緊密度和結合力不強。專業合作社不能發揮其主導作用,不能與市場建立很好的銜接作用,造成大棚種植戶與市場的斷層。農戶纔有可能爲企業堅守承諾,引導組建由種植戶說了算的規範運作高標準專業合作組織,力求通過專業組織的規範運作和大力協調,從而有效地把企業和農戶做好連接,充分調動企業形成產供銷加一體化的產業模式。才能讓特色商品蔬菜產業發展循序漸進。

主要採取的措施

1、積極引導幫扶建立統一品種的大棚蔬菜小區,在品種選型上求突破,以把握準確的市場信息爲基礎,引導扶持建立各具特色的大棚蔬菜小區,積極做到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區一優的爲發展的蔬菜大棚小區。農林站以後將緊緊圍繞本地地域市場需求指導先進品種及技術。

2、繼續做好農業技術的推廣示範;推廣種植戶耳熟能詳的種植經驗及技術,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繼續做好示範作用實用效果展示,持續發展以現代高效農業科技園區爲窗口的示範帶動效應,積極種植示範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等措施,形成特色規模示範效應。

3、積極開拓市場加大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市場建設是整個蔬菜市場流通的重要環節,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民進入市場的重要載體。因此,必須積極開拓市場。一是抓好大棚蔬菜的品質。二是積極發展營銷隊伍,要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本鄉、外鄉蔬菜運銷戶、經商販販運蔬菜,積極保護大棚戶的合法權利,使他們大膽放手從事大棚蔬菜營銷業務。同時大力興辦各類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蔬菜購銷組織,支持他們在蔬菜銷售中發揮龍頭作用。

總之,要在我鄉特色蔬菜發展品種上做文章,推廣示範上下功夫,在圍繞地域品牌上求突破,在提升果園形象上抓落實,在特色蔬菜發展上、增加農民收入上求突破。

我的發言完了,不妥之處懇請各位領導同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大棚調研報告2

柏林村兩委班子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縣鄉兩級會議精神,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根本出發點,堅持 “菜畜富民”的村域特色經濟發展思路,積極引導村民發展蔬菜大棚種植和生豬獺兔飼養,走出了一條調整產業結構的成功之路。通過近3年來的發展,實踐證明大棚蔬菜已經成爲我鄉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有效途徑。爲了進一步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的目的,近期我們對柏林村蔬菜大棚的現狀、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行了深入調研。

一、大棚發展現況

西屏鄉柏林村位於江油市城西12公里處,距綿陽市不到30公里車程,區域優勢明顯。盤江新河穿村而過,屬盤江二級階地,水利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456戶,1559口人,基本農田900餘畝。地震前有種植大戶1戶,種植面積200餘畝,現有蔬菜大棚10棚,養殖大戶3戶。2009年,村民耕地畝產值約1000元,而蔬菜畝產值約4800元,約爲耕地畝產值的5位。現階段我村大棚特點是菜棚建築質量低,防寒能力弱,種植環境差,冬季不易生產。

二、存在的問題

大棚蔬菜種植經歷了近3年的發展壯大,已成爲我村產業開發的重頭戲,成爲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取得的成績讓人鼓舞,可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集中歸納爲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於傳統農耕思想觀念較重,村民認識不到位,限制了大棚蔬菜發展

由於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不少農戶對發展大棚的認識不夠,種棚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不能將種植大棚當作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新途徑。嚴重束縛了思想解放。絕大部分農民思想觀念陳舊,接受新事物意識淡薄,種植停留在傳統的農作物上;還有部分村民缺乏種植技術,別人種啥他種啥,別人幹啥他幹啥,邊種植邊摸索,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也有一部分農民形成了“以土爲本”過分依附土地的思想;還有部分村民存在“小富即安”的現象,易滿足於現狀,不能把結餘投入擴大再生產,無法獲得更多更大的結餘,缺乏改變現狀的衝動和慾望;另外,絕大多數農民缺乏開放意識、商品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在生產過程中害怕失敗,怕擔風險,缺乏戰略性和前瞻性眼光。此外,抱有種地不如打工思想的.人很多,大量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靠種植生活的村民很少,種地的積極性不高。

二是大棚種植缺乏專業技術支撐,經濟效益低下,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弱,集中反映在:

1、農民缺少蔬菜生產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知識,蔬菜技術人員數量不能滿足需要,且缺乏在田間地頭的實地指導。

2、農戶對引進特優品種力度不夠,主要還是以往的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等大衆化品種,沒有依據本村資源特色形成“一村一品”的規模化種植。

3、一些種植戶一遇到蔬菜產品及農藥化肥種子市場價格波動,就會迅速減少種植面積,有的甚至放棄,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到村裏大棚蔬菜發展的良好氛圍,不利於大棚蔬菜的穩定協調發展。

4、5.12大地震後,大棚蔬菜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基礎設施受損嚴重,地震時期蔬菜賣不出去,再加上唐家山堰塞湖泄洪,蔬菜不能採摘,很多種植戶資金積壓,大棚種植面積大量減少,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

三是銷售渠道不暢,受外地蔬菜市場衝擊,抑制菜農種植大棚的積極性。

我村的蔬菜種植總體上講,由於數量少,技術含量低,種植成本大,在市場上競爭能力太弱,大部分菜農是自種自銷。再加上外地蔬菜的調入,影響了大棚種植菜農的銷售和種菜的積極性。

三、對策和建議

爲切實有效解決大棚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推動我村大棚產業開發不斷向前發展,經過深入調研,認真分析,形成的解決思路如下:

1、加強宣傳力度,幫助村民轉變思想,提高認識

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小組會等形式,讓他們認識到:種植大棚蔬菜是投資低、收益高、見效快、適合農村發展的好項目。同時,也可以採取帶出去到我縣九嶺鎮大棚種植成功的示範點實地學習參觀,增長見識,讓廣大農民朋友切身感覺到在身邊的真實例子。包村幹部與村幹部要各盡職責,逐門逐戶做大棚種植宣傳思想工作,通過深入細緻地講解和引導,讓羣衆在思想觀念上有所轉變。

2、實施跑動戰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擴大種植規模 引導農戶自身盡力籌集建設資金,完善大棚菜地基礎設施,改善種棚環境條件。如在大棚間建設各種管網和道路,同時,協調水利部門實施打井和防滲滴灌工程。當然這些工程單靠農戶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還要靠各級政府的強力推動,兩委班子一定要抓住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契機,積極與縣、鄉兩級相關部門聯繫,爭取資金上的扶持。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農村小額貸款的優惠條件,加大投資;或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吸引外資。農業發展必須形成規模優勢。有規模纔能有效益,產業化必須規模化。因爲只有當生產有一定規模來自周邊縣市的商販纔會源源不斷,產本站不愁銷路。

所以我村蔬菜生產還應再接再厲,逐步形成區域化、規模化,最終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

3、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高蔬菜產量,促進農民增收 菜農種植戶一定要繼續加強理論知識學習,通過書本、網絡等方式不斷了解種植技術方面的知識。村兩委班子要定期組織農戶召開村民小組會,通過交流學習的方式,不斷提高種植技術。同時,要與縣、鄉農業部門及時聯繫,聘請農業技術員到我村進行實地指導,使大棚生產各環節都有可靠的技術保證。

4、積極發展宣傳作用,打通銷售渠道,形成公司與農戶訂單銷售模式

5、充分發揮好農業局大棚蔬菜建設項目的帶頭作用,塑造龍頭企業,打造蔬菜品牌,吸引更多的投資,形成產業化。

要通過電視、報紙、廣告牌、打電話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成立配菜公司,打造我村蔬菜品牌,拓寬銷售渠道,爭取將蔬菜打入城市超市和批發市場進行銷售,提高村民的收益。

通過這次調研,使我村村民對發展大棚蔬菜有了新的認識,爲我村今後大棚蔬菜發展規模化提供了一個參考思路。

大棚調研報告3

XX鄉大棚蔬菜種植調研報告;近年來,由於思茅城市擴容和省市重點項目建設,擠佔;以思茅鎮、南屏鎮爲主的城郊蔬菜基地,造成主城區蔬;一、XX鄉基本鄉情;XX鄉位於思茅區西南部,距思茅66公里,思瀾公路;二、XX鄉大棚蔬菜基地發展情況;XX鄉大棚蔬菜基地於20xx年2月開始動工,總投;總產值達90萬元左右,是種植玉米、稻穀的幾十倍;去年冬今年春,XX鄉繼續在XX村

XX鄉大棚蔬菜種植調研報告

近年來,由於思茅城市擴容和省市重點項目建設,擠佔了

以思茅鎮、南屏鎮爲主的城郊蔬菜基地,造成主城區蔬菜供給嚴重不足,按照上級加大蔬菜基地建設的安排部署,XX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這一難得機遇,切實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

一、XX鄉基本鄉情

XX鄉位於思茅區西南部,距思茅66公里,思瀾公路橫穿我鄉境內13公里。因地下暗河從山腳涌出,形成天然湖泊(XX湖)而得名。成立於1988年12月,居住着漢、彝、傣、哈尼等8種少數民族,1993年改設爲XX彝族傣族鄉,1995年被列爲雲南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土地面積爲325.65平方公里。大部分屬石灰岩地帶,最高海撥2143米,最低海拔665米,森林覆蓋率爲56%。共轄6個村委會(其中一個爲易地移民村),54個村民小組。

二、XX鄉大棚蔬菜基地發展情況

XX鄉大棚蔬菜基地於20xx年2月開始動工,總投資310萬元。經地塊丈量摸底、土地平整、溝渠支砌、架設大棚、安裝噴滴灌設施等,於當年8月初完工。基地緊靠XX湖西面,屬XX、大新寨小組承包田地,面積100畝,棚內面積65畝,大棚255個,涉及農戶54戶,自20xx年9月種植以來,已收穫辣椒394噸,黃瓜96噸,番茄240噸,葉菜90噸,平均畝茬產值8000元,其中:最高畝茬產值14000元,最低畝茬產值4200元,年

總產值達90萬元左右,是種植玉米、稻穀的幾十倍。大棚蔬菜產業在全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日益突現,極大地加快了全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去年冬今年春,XX鄉繼續在XX村XX、小田和平掌寨村大壩子3個小組規劃建設大棚蔬菜基地169畝,通過土地平整、架設管網(每個棚端至少安裝一個水籠頭)、木混水泥樁柱大棚,共需投入資金280.2萬元,現已完成XX、小田兩個小組的土地平整、鋼架焊接,大壩子小組基地正在進行土地平整建設中。

三、存在問題困難

雖然XX鄉的蔬菜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因此產業纔剛剛起步,在生產經營、市場流通、資金投入和管理體制等環節還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1、市場方面。訂單農業發展跟不上,生產經營粗放、市場流通不暢、產業化程度不高、集約化生產水平較低。

2、人員方面。農戶對大棚蔬菜的經濟效益等方面的認識不夠高,積極性不夠高。

3、培訓方面。須進一步加大科技培訓力度,來減少技術不到家帶來的損失。

三、工作措施

XX鄉大棚蔬菜產業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顯。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成立領導小組,成立由XX鄉黨

委、政府領導爲組長,鄉農業工作站、科委、相關村等相關單位爲成員的蔬菜基地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鄉農業工作站,辦公室主任由農業站站長兼任,辦公室成員由鄉農業工作站抽調,具體負責蔬菜基地規劃,組織和實施工作。同時層層簽訂責任書,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抓好落實。

2、加大宣傳,提高積極性。區、鄉等一系列扶持大棚蔬菜政策出臺後,XX鄉通過各種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和組織幹部進村入戶等各種方式大力宣傳蔬菜生產扶持政策,向老百姓重點宣傳了大棚蔬菜示範基地的建棚模式,並組織老百姓到外地大棚蔬菜示範基地進行現場學習,增強羣衆建設基地的熱情和幹勁,引導菜農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蔬菜生產,滿足城鄉居民需求,從而實現增產增收。

3、合理佈局,分步實施。一是突破“小而全”的生產格局。XX鄉調整蔬菜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名、特、優、新蔬菜品種和無公害蔬菜生產,按照“突出特色、統一規劃、區域佈局”的原則,建立無公害蔬菜品種示範園,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瓜類、葉菜類、蔥蒜類,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9—2月爲茄果類,3—5月爲瓜豆類,6—8月爲葉菜類的生產品種,逐漸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組一業的規模化經營格局,實現了連片種植,促進了規模生產,提高了種植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分佈實施,目前第二批169畝大棚蔬菜基地已在建設中,按照“突出重點、打造亮

點、整體推進”的建設思路,力爭做到“建成一畝、鞏固一畝、成功一畝”。

4、強化技術指導,提高建棚質量。向市、區農業部門邀請組織相關教師對XX鄉的蔬菜種植戶進行相關技術培訓、協調我鄉的蔬菜種植戶到蔬菜示範基地學習參觀。大棚建成後,邀請了思茅區蔬菜站、雲南農大教師進行指導,參加培訓人員達80人次,發放宣傳材料120餘份,在選用品種、技術指導等服務上將給予了大力支持。

5、跟蹤指導到位,保證種植質量。爲保證蔬菜種植質量,鄉農業站技術員分區管理、分片負責,並根據地塊劃分小區,各小區編成組,重點培訓種植小組長,由小組長經常聯繫技術部門當前生產情況,同時每位技術人員每週至少3次到基地進行指導,並做好各項記錄,做到技術人員包區域、包地塊,種植小組長包農戶,切實提高科技服務水平。

四、一些體會

1、發展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捷徑。從XX村的變化看出,通過種植結構調整同樣能使農民快速致富。特別是近期,中央、省、市相繼出臺降低農業稅、種糧補貼等加大農業扶持力度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鄉村領導應搶抓機遇,充分利用當前的惠農政策,發揮我鄉勞動力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投入相對少、見效快、週期短的'高效農業,加快農民致富步伐。

2、鄉、村兩級應切實發揮好組織、引導、服務功能。在XX村蔬菜大棚建設過程中,鄉村兩級幹部團結一心,無私奉獻,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充分發揮了組織、引導、服務作用,解決了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通過大量工作完成了調整地塊、統一規劃工作。相比之下,部分鄉村幹部滿足於日常工作,開拓創新意識不強。即使選中了好的項目,也是瞻前顧後,錯失良機。這種一味求穩怕亂,不敢闖、不敢試的現象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農業生產形勢。

3、農業發展必須形成規模優勢。有規模纔能有效益,產業化必須規模化。因爲有規模,來自思茅區的商販源源不斷,產品不愁銷路。我鄉的蔬菜生產應當產品要形成區域化、規模化,最終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

4、高效農業要有技術做依託。XX村發展大棚在整體借鑑其他試點成功的經驗基礎上,又在技術人員指導下,結合本地實際,在一些方面進行了完善提高。佔地上表現爲面積大,棚均佔地1畝多;結構設計上北牆寬大,防寒效果好,保證了蔬菜安全過冬;種植品種選擇上,採用最新最優品種;在技術管理方面,該村常年聘請顧問。這些是XX村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

大棚調研報告4

採用大棚覆蓋塑料薄膜種植蔬菜,就是人爲地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調整蔬菜生產季節,調節市場需求,促進蔬菜優質高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從多數大棚種菜的農戶調查來看,效益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也有些農民種植大棚菜,效果不盡人意,除了蔬菜品種不對路外,“四害”的制約往往是造成損失的重要因素。所謂“四害”,就是肥害、藥害、旱害和連茬障礙。 常見災害原因:

一、肥害。實際上是積鹽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過量施肥使土壤產生鹽漬化。發生肥害後產生的問題,一是抑制蔬菜根系發育,削弱了對水、肥吸收的功能;二是土壤溶液濃度過大,蔬菜株體發生反滲透現象,導致生理萎蔫或者葉緣枯焦;三是進發有毒氣體危害;四是引發蔬菜缺素症。

二、藥害。有顯性藥害,症狀明顯。有隱性藥害,症狀潛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產生藥害的原因,一是選用農藥品種不對路或者誤用了除草劑;二是施藥濃度過大;三是購用了劣質農藥;四是沒有避開高溫時節施藥。發生藥害後,有的蔬菜葉片很快失綠;有的產生焦斑、穿孔;有的落葉、落花、落果或者出現畸形;最嚴重的整株枯萎。

三、旱害。是制約大棚蔬菜發展最爲關鍵的因素之一。發生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選址不當,當地缺乏水源;二是雖有水源,但水質不良;三是水量較足,溝、渠、排灌設施卻不配套,有水難引,望水興嘆。旱害既影響蔬菜適時播種安苗,又影響蔬菜正常生長,同時給蔬菜施肥、打藥等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旱害的影響有時還超過肥害和藥害。

四、連茬障礙。就是在同一大棚中,年年或者季季種同一類別或同一種蔬菜,而產量和產品質量逐年下降。產生障礙的原因,一是同類或同種蔬菜偏愛某種營養元素,這類元素補充不及時易出現缺素症;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積累引發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黃萎病;三是同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質易導致土壤微生物羣落結構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選址方法:

首先,要選好棚址,完善水系配套。確定大棚之前,要考察棚址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水源有沒有被污染?有了充足的水源,一定要開好溝、渠,便於引水、排水。有條件的.地方,每座大棚應安裝一個供水龍頭。標準高的還應配設噴灌設施。

其次,要平衡施肥,促進蔬菜穩健生長。一是要常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農家肥;二是要施用精製有機肥、高能有機肥,如惠滿豐、地樂丹等;三是要改偏施氮磷爲減氮,穩磷,增鉀,配施微肥;四是要分次適量施肥;五是一日出現肥害,要噴施多種活性液肥緩解危害。

再次,要科學用藥,確保蔬菜安全。一是發生輕微的藥害,可用加強肥水管理的辦法,恢復蔬菜正常生育機能;二是要選準對口農藥,特別是除草劑要慎重施用;三是把住農藥的劑量、濃度關,同時避免重複使用一種農藥;四是切忌隨意混用農藥;五是施藥要避開高溫;六是施用過除草劑的器械一定要清洗乾淨後才能再用。

第四,要輪作換茬,調整蔬菜栽培環境。一是茄子、番茄、瓜類易感病的蔬菜,要分年或者分季更換種植其它蔬菜品種;二是易發生連連障礙的大棚要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三是選用土壤重茬劑,抑制病菌;四是針對缺素土壤,及時補充所缺養分。

標籤:大棚 調研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