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文化教育需要避免雷聲大雨點小

作文4.3K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如何避免流於形式這個話題,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就曾指出,只強調形式,把學習傳統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對的。這爲傳統文化教育流於形式敲響了警鐘。

傳統文化教育需要避免雷聲大雨點小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目的是通過強化教育,讓公衆真正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與精神實質,通過一定的形式和載體,讓優秀傳統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達到入腦入心,引導公衆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涵養公民素養,提升公民素質,營造良好的崇德向善社會氛圍。近年來,各地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中,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就在前不久掀起的誦讀國學經典活動,也讓傳統文化教育得以廣泛開展。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各地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中,還存在着重形式而輕實效的現象。有的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中,選擇的對象以學生爲主,而以公衆爲主要對象的傳統文化教育開展得比較少;有的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中,內容的選擇上偏重於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從實踐的角度去引導公衆;有的在探索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中,存在着重形式、造聲勢,而忽視了實效.......這些問題,表面上轟轟烈烈,實則“雷聲大雨點小”,導致“雨過地皮溼”。有的甚至“只打雷不下雨”,公衆沒有真正入腦入心,不但讓傳統文化教育流於形式,更影響了傳統文化的教育質量,達不到傳統文化教育應有的實效。

傳統文化教育,不是而不只是會背、會寫、會唱而已,更不是穿奇形怪狀的衣服、行跪拜禮等形式化的`東西。要讓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得以傳承和弘揚,就要避免“雷聲大雨點小”式的做法,用從“準”“活”“精”三方面入手,提升傳統文化教育的針對性、互動性和實效性,才能避免傳統文化教育走入形式化的誤區。

要突出“準”,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應注重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內容設置的精準度,才能“因材施教”。要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發展計劃和目標,針對不同人羣、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和不同的教育程度,分門別類制定詳細的傳統文化教育整體規劃,確保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人們都能享受到傳統文化教育。要堅持調研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對象,來設置教學的內容;針對不同對象的喜好,選擇易於接受、樂於接受的教學內容。達到在“投其所好”中產生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

要突出“活”,增強教學方式的互動性。除了開展集中辦班、舉辦學習活動等必要的教學形式外,還應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注重培養教學對象的興趣,以公衆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公衆參與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應注重教學過程的參與度,針對學生的教學中,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在互動中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突出“精”,增強教學效果的“實效性”。傳統文化教育要取得實效,就需要注重教學的精細化。一方面,要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宣傳力度,加大公衆對傳統文化教育必要性的正確認識,讓公衆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從行動上參與進來。另一方面,要注重抓好重基層打基礎的事,做好傳統文化教育的陣地建設,保障傳統文化教育有陣地,提升教育的覆蓋面。同時,還應注重傳統文化教育的長效機制和保障機制建設,讓公衆想參與、能參與、願參與,推動傳統文化教育取得實效。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只有從機制建設入手,從形成合力入手,才能杜絕“雷大”而“雨小”,讓傳統文化教育流於形式,從而增強傳統文化教育的針對性、互動性、實效性,達到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