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淺談語文教育長期重病纏身學生傳統文化缺位受害

作文2.28W

語文課的現狀正如馬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確實存在着教學效果差,學生缺乏興趣的問題。但是,文章對幾十年來語文課“重病纏身”原因的診斷卻不一定正確,而開出的藥方更是令人擔心。恐怕是按照馬先生的藥方吃,語文課會更加病入膏肓。主要是他對語文課病因的診斷多有誤斷。

淺談語文教育長期重病纏身學生傳統文化缺位受害

馬文對現代語文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主要功能作用的區別是看得較爲準確的。然而,爲什麼我們的語文教育會形成這樣一個重在“傳器”的新傳統呢?(我們這裏暫時不討論語文課究竟是應該傳器,還是應該傳道)首先是教育的體制不同。我國古代的的教育基本上是私塾制教育,現代教育是學校制社會教育。古代教育內容主要是大人文教育,現代教育是分科教育,是人文課的分科與自然科學課的分科教育。傳統的私塾教育,主要是包含了經史子集、詩詞文章的大人文教育,不同於現代意義上的語文教育(嚴格來說,用傳統大人文教育來對比現代語文教育是不對應的)。

現代語文教育從上個世界之交開始,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現代學校制度與理念,是學校系列學科教育中分列出來的一門課程。現代學校教育不僅把傳統的大人文教育做了分門別類的學科劃分,還增加了傳統教育中沒有的自然科學系列課程。這樣就有了語文課不同於傳統教育性質與功能的區分。“傳道”的性質不一定完全由語文課來體現或實施,現代學校教育中的歷史、政治、地理,甚至音樂、美術等都可以來體現。語文課在現代學校中的工具作用的'特徵就明顯地凸顯出來。特別是自然科學課程對語文知識能力有着直接的要求。傳統教育中文學只講詩詞歌賦知識,到了現代社會,語文知識就必須傳授現代小說、戲劇,電影電視知識;傳統教育講經史子集、婚喪嫁娶的知識,現代語文還要涉獵太空行走、深海探祕,廣告科技常識。現代語文是包括了現代人生活、現代人思想、現代人類文明的語文,單講中國幾千年來的主流文化知識與思想道德恐怕是不行的。

馬文認爲:“傳統教育有一套沿襲了兩千多年的主幹教材,這套教材代表了中國的主流文化。”我們不討論古代傳統教育是不是有一套幾千年不變的統編教材(作者其實是指涉傳統不變的教材是儒家文化),只是想說明,現代社會早已經是中西思想文化交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我們今天的語文教育,不可能故步自封,拒絕人類世界現代文明、西方世界的文化遺產,也不可能只在自己主流文化的聖人教誨或古老經典中“化民成俗”、“止於至善”。傳統的儒家經典是人類文化的遺產,德國的古典哲學、馬克思主義學說,古希臘的悲劇,英國的莎士比亞戲劇,俄羅斯的托爾斯泰的小說等,不同樣是人類文化的遺產嗎?

作者認爲現在學生對傳統文化非常生疏、冷漠,弱化了他們的國家意識,成了語文教育的受害者;傳統文化的缺位,現代語文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傳統文化的習得自然與語文基礎教育有聯繫,但是,對傳統文化的生疏,與國家意識的弱化有何必然聯繫呢?比較起來,與傳統教育的知識分子相比,現代學校語文教育出身的人,可能少了一些傳統思想與古代文化知識,但是他們更多了一些現代人的思想與現代人類文明的知識,這是人類社會演進與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能夠要求現代學生像顏回、子路那樣去朝拜孔子,像朱熹那樣去信仰聖賢嗎?就是像魯迅、郭沫若一代人那樣去熟悉“四書五經”也已經不可能,像馬先生一樣去註解孔孟也是不可能的了。他們還要學習外語,去鳥瞰中國以外的世界,他們還要考計算機等級,要去接觸現代人類科技文明,他們喜愛外國聖人,信奉西方經典,學習現代科技,這些都是當今時代無可非議的選擇,是人類文明與發展,也是中國傳統文明更新與發展的必然選擇。

當我們把語文教育的眼光放得更爲開闊與遠大一些時,把教育的理念轉向前看,不是向後看時,我們就不會對現代語文教育生出那麼多的抱怨與責難。世紀之初的“五四”一代偉人,他們早已看清了傳統與現代的關係,他們爲傳統浸染,比我們更熟悉傳統,瞭解傳統,但是,他們深知我們必須打破傳統,走出傳統,用現代文明改造傳統、發展傳統,這樣我們才能不失“固有之血脈”,又能“別立新宗”。抱殘守缺,故步自封,我們的傳統文明就會失去造血的功能與再生的生機。

我們的現代語文教育與語文課的確存在着較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去改革,但是不能片面或武斷地否定我們現代語文教育過去的成就與根本方向。傳統的教育觀念與方法,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但是我們是不可能回到傳統,迴歸“子曰詩云”的“傳道”教育中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