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精品15篇]

作文8.66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精品15篇]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多種多樣,有七夕節、端午節、中秋節浩宇剪紙……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中秋節了。

因爲中秋節是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爲四季,每年有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每年的中秋節,全家人就快樂的聚在一起享受媽媽做的美味佳餚,大家有說有笑,共度這美好的中秋佳節。

記得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吃完晚飯,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可是,天公不作美,月亮一會兒出來了,一會兒又被大片的烏雲遮住了,好像在和我們玩捉迷藏呢!我們仰望天空時隱時現的月亮時,外婆就不由自主地給我們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她說:“古時候啦,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有個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比,他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從此老百姓過上了太平的日子,他們都很感激后羿。後來有一位道人送了后羿一包長身不老的仙藥,吃了可以昇天。后羿捨不得一個人獨吃,把仙藥交給了他的妻子嫦娥,嫦娥一心想昇天成仙,偷偷地吃掉了仙藥一個人飛上了月宮。”我和小寶聽得很入迷,但我在書上看到的嫦娥奔月和外婆講的有點兒不一樣,看來民間的傳說各種各樣。

我之所以喜歡中秋節,是因爲它不但給我們帶來了寧靜而愉快的夜晚,還給我們帶來了和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2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感恩,那是一次成功小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天際出現了一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着一顆白亮耀眼如鑽石的星星——啓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秋雨洗刷過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碧透。朵朵白雲猶如揚帆起航的輕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飄浮着。看他年紀不過二十來歲,臉色蒼白,像沒有睡好覺似的皮泡臉腫。他老是皺着眉頭,不大說話。笑紋幾乎在他的臉上是絕了跡似的。他穿着一個褪了色的藍布大褂,好像永遠是穿着這麼一個一樣。

清瘦的下巴殼,亮聳的肩膀,顯得很沒生氣。”,抗日戰爭英雄人物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着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朦朧中,我發現房間裏還亮着燈。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書。啊!爸爸又工作到這麼晚。天氣又悶又熱,我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溼了。我輕輕地跳下牀,去拿毛由擦汗,順便也給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見他臉上、背上都浸着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汗衫與溼透了,幾隻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連忙一巴掌打過去,把爸爸嚇了一跳。我把毛巾遞給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頭工作起來。當我重新上牀時,只聽時鐘“噹噹噹……”地敲了12下。幾顆大而亮的星星掛在夜空,彷彿是天上的人兒提着燈籠在巡視那浩瀚的太空。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3

你認爲做泥塑好玩嗎?做泥塑非常有趣。

有一次美術課,老師教我們做泥塑。大家來到科技館,老師讓我們來做泥塑,我們開心得馬上就要飛了起來。

老師讓我們坐到做泥塑的機器旁邊,開始給我們做示範。我們都目不轉睛地看着老師,老師是這樣做的:腳先踩到啓動機器的踏板上,只要一踩就可以一直啓動,大拇指先放進泥裏面,其他的手指往外擴展,泥就會變大;手併攏,帶着泥土向上攏,泥就會往上收。老師做完示範後說:“是你們大展身手的`時刻了,我相信你們靈巧的小手會做出更栩栩如生的作品。”

我們開始做了,而老師則在巡視。我把腳踩在板上,先把泥往外擴大,再把泥往上弄就成了一個罐子,可是這個泥沒有我想象中的簡單,我做得歪歪扭扭的。再看看其他同學做的,都比我好些。老師看我沒有學會,又單獨教我一下:首先,把手往外擴大……老師又教了我一遍,我做得還是不讓人滿意。我說:“算了吧,我沒有那種天賦。”老師鼓勵我說:“努力就是天賦,你行的。”

我有了信心重新做起來,我先把泥變長,再把泥口變大,底下的盤要粗一點,上面較細,終於,我做好看了。像一個陶罐,老師把我們做好的陶藝拿來,放進專門烤陶藝的機器裏。

過了一會兒,烤好了。老師把我們大家做的陶藝作品進行評比。我竟然是第二名,我心裏美滋滋的。放學了,我們的家長看到我們身上滿是泥土,變成了泥孩子,笑彎了腰,說我們像一個個“小泥人”。

我喜歡做陶藝!做陶藝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我下定決心做好、做精陶藝這門藝術。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4

今天,我們在品德與社會課上講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有農業文化,有宮廷文化,諸子百家、琴棋書畫、中國傳統節日······我們漢民族的傳統節日有50多個,像春節、元宵節、花神節、女兒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除夕節、臘八節······今天,我就來講講除夕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長得非常兇猛,經常出來傷害人類。人們都非常害怕,紛紛逃往深山躲避“夕”得傷害。

這年除夕,“夕”出來害人。桃花村的村民收拾行李,準備逃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這個孩子濃眉大眼,漂亮可人。小孩來到村東頭,問一位老婆婆爲何驚慌,老婆婆告訴“夕”的故事,並勸他也上山躲避,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年,讓我在你家待一個晚上,我一定把夕趕走。”老婆婆不信,又勸他上山躲避。年笑而不語。老婆婆沒辦法,只好一個人走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聲音。夕不敢再往前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聲。這時,門開了,年身披紅袍,哈哈大笑。夕狼狽地逃跑了。

第二天,避難的村民回來見村內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情述說了年的承諾。大家一起涌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內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的紅燭還發着餘光。鄉親們欣喜若狂,慶賀吉祥的來臨,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的方法。爲此大家紛紛趕去拜會年,這就是現在的拜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就叫除夕。

我準備的不錯吧。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5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陶瓷

陶瓷在生活中可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房頂的瓦片啊,吃飯用的瓷碗啊,這些東西可都是用傳統的工藝品—陶瓷做的喲。

中國陶器距今已有一碗多年的歷史,在國外,許多人是先認識陶器再認識中國的。

因爲對陶瓷的喜愛,媽媽專門帶我去“陶吧”做陶器體會。

那天,我和媽媽漫無目的的'在街上瞎逛,忽然看見一個人手持着陶器歡快地從一家陶瓷店“蹦”出來。我拉拉媽媽,媽媽似乎是我肚子裏的“蛔蟲”,拉着我進了店。

第一次做陶,沒有經驗,陶器做得歪歪扭扭的,難看極了。我使勁把杯子往上捧,想把杯子捧高些,沒想到把杯子捧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做,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最後我沒有耐心了,就勉強做了一個很難看的“花瓶”。

“花瓶”的口只能裝一支鉛筆,經過烤瓷後“花瓶”又小了一圈,口連根樹枝也插不進去了,看着這個作品我哭笑不得。

這個“花瓶”是我第一次的傑作,從那以後我又去了幾次,積攢了一些經驗,還做過“雙層碗”、杯子、水碗、茶杯等一系列陶瓷器,它們雖然不是大大方方、端端正正,可它們是我做出來的。

通過自己的實踐後,再去欣賞那些櫥窗裏精美的陶瓷作品,不由得對那些製作者佩服得五體投地,陶瓷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們一定要把它發揚光大!

評語:小作者通過描寫自己做陶瓷的不易來展現陶瓷製作工藝的複雜,從而體現了陶瓷的魅力,全文語句通順,條例清楚,表達了自己對陶瓷的喜愛之情,且情感真摯!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6

現在的毛筆有很多種,它們的“毛”主要是由狼毛或羊毛做的。

關於毛筆由來的傳說故事也五花八門,衆說紛紜。流傳最廣的是秦將蒙恬造筆的傳說。

說的是從前沒有毛筆,人們就用一種用竹子做的`“筆”在絹帛上寫字,但是這種竹筆寫起字來很難得心應手。沾墨沾多了很容易把絹帛弄髒,沾少了又容易寫不清,或只能寫三、四個字,很麻煩。

有一天,一個叫蒙恬的武將出門打獵。不一會兒,就拖着一隻兔子回來了。不經意間,他發現兔子的尾巴在他身後拖出了長長的血跡,突發奇想:用兔子尾巴代替堅硬的竹子做筆會怎麼樣呢?他試了試,寫出的字卻斷斷續續,一點兒也不像樣。好好的一塊絹布也白白浪費了。他一氣之下,把這條兔子尾巴扔到了一個山溝裏。

時光飛逝。一天,他從山溝旁走過,發現他以前扔在這裏的“兔子尾巴”變得溼嗒嗒的。他靈機一動,趕緊撿起“兔子尾巴”跑回家,插在竹竿上,這時這個“兔尾筆”卻變得十分聽話,寫起字來非常順暢,寫出的字也十分圓潤、流暢。這就是歷史上“秦筆”的由來。這種筆跟今天我們使用的毛筆已經很像了。

原來這個山溝裏有鹼,鹼把“兔尾”上的油脂分解了,使“兔尾”的吸水性變得很強。世界上第一支毛筆就在大自然的造化和好動腦筋的蒙恬手下這樣誕生了。

想不到我們平日裏寫書法字、畫文人畫的毛筆竟是一名武將和一個“兔尾”的“傑作”。

點評:採用講故事的方式將蒙恬發明毛筆的過程記敘得很清楚、具體。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7

這一次,我們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走進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通過老師簡短的講解,我們才知道傳統文化像一本既精彩又豐富的書,好比一個藏滿寶藏的巨大寶庫。經過分工,我們小組將走進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對於這次的.收穫,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在網上,我一查找資料,就顯示出許多飲食的相關資料,如那些傳統的食品、飲食禮儀等等。傳統的食品有:可口的糉子、香噴噴的、熱乎乎的湯圓、誘人的糖葫蘆……一張張美食美味的圖片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我還調查到了一些飲食小知識,如:早上起牀空腹應喝一杯水,飯後不能做一些劇烈運動、動作,每天養成喝水的習慣等等,瞧,飲食也有這麼多的小知識!

通過查資料,我還知道了許多的飲食禮儀,如:有客來時應把客請到客廳小坐。入座時,應先讓主賓入座,後主人;再女賓;最後纔是男賓入坐,給客人倒酒時從右側倒起,順序與上面一樣,先主賓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後熱,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時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這是不吉利的哦!怎麼樣,沒想到吧!飲食也有這麼多講究呀!這些飲食禮儀都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哦!

想知道更多的傳統知識嗎?如果想的話,就和我一起去探索吧!願這棵枝繁葉茂的傳統文化大樹可以繼續被我們的後揚光大!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8

嗨,大家好,今天我來和你們談一談中嶽廟的傳統文化!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二舅、二姨、妹妹到中嶽廟參觀,哇!好多人呀,原來這裏是我們登封的傳統廟會,附近的人們都來到這裏敢廟會,我隨着擁擠的人流進到中嶽廟裏,我看到裏邊有四座鐵人、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越嵩山,還有很多建築物,建築物可壯觀了!我和妹妹一邊玩一邊看。中嶽廟裏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廟,小廟裏各有一個和尚,在那用木棍敲打着鐵盆或者鐵碗,在走的路上,我自言自語的說:“太好了!這下終於有東西可寫日記了!”我們走了很久就不知不覺的走到了中嶽廟的盡頭了,我記得中嶽苗的盡頭好像是一個很長很長的.小通道,那裏面的神像的樣子長得可奇怪了!有的甚至都穿上了虎皮鞋和虎皮巾了,樣子真滑稽!我和妹妹都快被他們的樣子笑傻了!高興的不得了。最後,我們走到了一個很高、很大的一個建築物那,我和妹妹立馬跑了上去,我們在那玩了一會,爸爸媽媽喊着:“走吧!”“再玩一會再走!”我們又玩了一會,他們等得不耐煩了,我爸就上來催我們走,我們偏不走,而且還和他玩起了捉迷藏!最後,我們終於肯走了!我們坐上車,就各自回各自的家了!

今天,我們玩的可真開心呀!不但玩的很開心,而且我還認識了中嶽廟的傳統文化,我好高興呀!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9

到過我們學校的人都會被那一處景觀所吸引,那就是我們學校大門後面的背景牆。那牆上刻着比我個子還高的三枚章,別看這三枚章,聽我們老師的介紹還真是大有故事可講了。

每天上學、放學,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去看看這三枚章,因爲這樣大三個鮮紅的印章我從沒見過,估計別的地方也找不到。不過紅色印章裏的那幾個字我都不認識,估計我的同學也都不認識,聽老師說那些字是篆體。但我是不懂什麼篆體的,雖看不懂但覺得那形狀很好看,有點像畫。幸虧每個印章旁邊都有四個隸書體的小字說明,那分別是“浩然正氣、博學多才、身心健康”。現在我能把印章裏的篆體和旁邊的隸書小字挨個對上號了。我們老師說,這印章上的字是從我們的鄉賢——呂留良身上提煉出來的。學校期望我們全校學生要做這樣的人!

我明白了學校的用意,但是我覺得這麼大個的字讓人看不懂還是不太好。有一次,回到家和爸爸聊起我們學校的三個章的事,爸爸笑笑說:“孩子啊,真是學無止境啊!你們學校用印章的形式來銘刻這幾個字是很有創意的`!用印章的形式比單純寫上這幾個字來得有文化味,特別是配上篆體後,更顯得你們學校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了。那三枚章紅底白字,顯得穩重、大方、大氣。孩子啊!紅色表達着強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還有種喜慶感。而且印章在我們中國代表了誠信的思想。”我靜靜地聽着,不時地點頭。

原來三枚印章不僅僅是好看,它裏面還包含着很多東西。怪不得,期末的時候老師會帶着三好學生、各類先進學生到“三章”前拍照留念。我也已經有兩張照片了,我把這兩張照片像寶貝一樣安放在我的書桌前。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0

新年一開始,外婆家便忙開了。每年春節總少不有些好吃的東西,如餃子、清燉老母雞、紅燒魚……餐桌上也總是排得滿滿的。放鞭炮、吃年夜飯、散紅包、守歲,樣樣我都喜歡。

外婆知道我是個小饞貓,總給我貯備些美味零食,種類也不少。其中單說那山芋糖絲便是家鄉的一種獨特的年貨。

外婆家的山芋糖絲在鄉里是出了名的。每到過年時,外婆總是要個左鄰右舍的孩子們送些,好讓孩子們解解饞。外婆也不厭其煩地向鄉里的人傳授山芋糖絲的製作方法。

糖絲雖說好吃,但做起來卻有些繁雜。山芋糖絲,顧名思義,山芋是主要原料。其次是麥芽。山芋要是紅心的,且要已曬出漿的最好;麥芽要新出的嫩芽。把山芋去泥洗淨後放到鍋裏煮熟,待到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方纔開鍋。這時再把洗好的麥芽倒入鍋裏,與熬熟透的'的山芋拌在一起,用鍋鏟使勁地攪,直到出汁才行。然後濾渣,熬汁。

熬汁是最後一道工序,時間有點長。大人們忙來忙去,燒刷洗都要做,有些疲憊。這時的我迫不及待,寸步不離地守在鍋前。晚上也乾脆睡在那兒,聞着糖的香味,夢裏也想着。到了第二天中午,便開鍋了。孩子們都不約而同站在鍋邊,嘴裏發出&ldqu;呀&rdqu;的一聲,一陣令人窒息的香氣把你團團圍住。望着那翻滾着的金黃漿液,不禁咧着嘴笑了。我高高舉着的小碗只分得一小勺,用筷子一卷,在午後的溫暖的陽光下,晶瑩剔透,……。

我很捨不得一下吃完,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吃,有時是流着口水舔一舔。看到最後一縷糖絲湮沒在陽光下,回味無窮。

而現在,隨着最後一根菸囪的倒下,外婆家搬到城市了。此後,我再也沒有吃過那樣美味的山芋糖絲了。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1

中國皮影藝術是中華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千餘年耒,她爲中華大地生生不息的兒女增添了無數年節與豐收的喜悅,寄託了對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對未來無窮的嚮往。它是歷代廣大民衆的精神食糧。

過去在農村、廠礦、部隊、機關、學校都常有業餘皮影戲社團組織,豐富了廣大羣衆的文化生活。

我國先民所發明的皮影戲,是利用幕影原理,將表演的影子與音樂伴湊和說唱配音聯合運用最早的一種視影藝術。國際電影史理論界公認,皮影戲藝術是後來發明電影的先導。

在當代的電影藝術中,皮影技術還爲動畫製作提供了一種新的便捷工藝手段,爲美術片創出了新品種。從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術片《豬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來部吸取皮影表現技法的美術片問世。

皮影戲自古也是隨軍的一種娛樂工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內皮影藝人也曾奔赴前線陣地進行慰問演出。在抗日戰爭和土改時期,不少皮影藝人配合時局編演新戲,成爲宣傳革命的輕騎。

中國皮影藝術之中,還蘊涵着許多歷史信息。學者們可從中研究中國歷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問題。

在今天,雖然人們已經遠離了皮影,但是隻要我們找到皮影藝術的精髓,她仍然會回到我們的身邊。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2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課本爲我們打開了這座寶庫的大門,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認識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老子,神話故事,古代建築和繪畫,這些傳統文化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其實,傳統文化就在我們身邊,大家來討論一下自己熟知的傳統文化吧!

小 澤:我在觀看國慶閱兵大典時發現胡爺爺穿的是中山裝。那是以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男式套裝,上身左右各有兩個帶蓋子和釦子的口袋,媽媽說這四個口袋分別代表禮、義、廉、恥。

佳 佳:過年的時候,媽媽和奶奶總是用剪刀剪很多剪紙,把它們貼在門楣、窗子、桌子、櫃子上。奶奶說,剪紙表達了人們對美滿幸福生活的追求。

劉老師:是啊!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包括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布藝、草藝、泥塑、篆刻、微雕等等,像我手中的印章就是精美的工藝品。那麼,大家還知道哪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現象呢?

小 方:我知道!過年的時候,爺爺總是把“福”字倒着貼,意思是:福到了!

蒙 蒙: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以吃糉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那天有些地方還會舉行龍舟比賽等活動呢!

劉老師:大家說得真好!春節時,我們會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元宵節,人們吃元宵、舞龍燈、猜燈謎;端午節時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藥浴;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登高、炸米果、飲菊花酒,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如果平時注意觀察,大家就會發現其實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希望大家在傳統文化這座寶庫裏,繼續愉快地遨遊!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3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猜燈謎當然是元宵節不可缺少的一項傳統文化。元宵節那天下午,圖書館舉行了一次猜燈謎的活動。

我和哥哥還有媽媽來到圖書館。到了圖書館,我們直奔大廳,呵!大廳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看見上方天花板掛的`都是謎語條幅,我問媽媽猜燈謎的由來。媽媽說:“猜燈謎啊,在秦漢時只是一種書面創作,三國時代,猜迷盛行。在宋代出現燈謎,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彩燈上供人猜。”

媽媽的話還未說完,我和哥哥已被條幅上有趣的字謎吸引了,“三人同日見,百花齊爭豔”,“春。”哥哥立刻猜出了謎語面。我也不甘示弱,“一月一日非今天”,我迫不及待地回答:“當然是‘明’了。”

我和哥哥正興高采烈猜謎的時候,“叮鈴鈴!叮鈴鈴!猜燈謎的你趕快來……”廣播裏傳出喊聲。

媽媽向我們兩個跑來,招手讓我們過去。到大廳時,活動已經開始了。因爲我的哥哥個子一米八,他來讀題目,我和媽媽來猜。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我和媽媽想了想,我大喊:“是告,告字!因爲上面有個牛字,牛下面的一豎被一個口字吃掉了,所以是告!”媽媽聽了我說的“告”字,就去和主持人說了一下,那個主持人說:“您猜對了,給您領獎卡,憑領獎卡可在前臺領取獎品。”我和哥哥歡呼着,拉着媽媽便去了前臺,換來了一頭毛絨“小牛”,應該是“牛氣沖天”的寓意。

當我還想猜一條謎語時,但每個人只能猜一條,我只能看別人猜了。“三水壓倒山”,一個小朋友大喊:“是當!是當!”小朋友在一片掌聲中換取了一隻“小貓”。猜燈謎活動在繼續進行中,不時傳來一陣歡聲笑語。

今天真是有趣,猜燈謎不但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還讓我學到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我喜歡猜燈謎!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4

生活中有很多傳統文化,有陶藝、剪紙、吹糖人、武術、古箏……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做陶藝。

我搜了一下陶藝的來歷。陶藝源於石器時代,早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也開始了最原始的建築活動,並隨着火的發明和使用,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爲中國古代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

每到假日,我就纏着媽媽去做陶藝,今天媽媽答應了我的要求。到了陶藝室,我看到了許多作品和工具,我選擇做一個花瓶。老師先講解做的要領:先摔打再揉,放入托盤裏捏一捏,不要留縫隙,否則可能會失敗,再把托盤轉一轉,在鍋裏煮一煮,就成型了。我認真聽了講解後,便自己動手了,因爲我是第一次做陶藝,捏得歪歪扭扭,於是我就用勺子刮一刮,修改一下。我做好了模型,放在鍋裏煮一煮,果真成型了。我就把自己的作品塗上顏色,又在上面畫了一隻燕子,一枝桃花,哇,漂亮極了。我高興地歡呼着:”我好厲害啊!”

我和媽媽又到欣賞區欣賞別人的作品,我看到了一個作品是一座房子,這座房子的.主人是“三隻小燕子”。這座房子上面還有三隻燕子睡覺用的稻草,三隻小燕子都在捉蟲給寶寶吃,下面好像一隻貓要來偷蛋,一隻燕子彷彿說:“朋友們,注意呀!貓來了,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別被貓搶走了。”於是三隻燕子一起趕走貓,拼命保護自己的孩子。趕走了貓以後,三隻燕子開心地陪着孩子。我看得入迷,媽媽拉我幾次,我才從精美的陶藝中走出來。原來欣賞陶藝也其樂無窮呀!

今天我不僅學到了做陶藝的本領,還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中國的驕傲,我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喜歡陶藝。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5

我國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有它的一個歷史背景或是一個經典故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啊!

如果說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那對我而言,一年中最有趣的節日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們不僅要吃團圓飯,還要守歲。

記得在那天吃好團圓飯後,大人們開始打牌、聊天、打麻將,我們小孩子呢,就開始玩起了有趣的鞭炮,有各種各樣的品種,有“雷王”、“飛毛腿”、“三角雷”等等,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我還時不時跑到屋裏去看看電視中“春晚”表演的好笑的相聲和小品,我和我的小夥伴都笑的前仰後合,看到魔術表演中那些大魔術師們表演的神奇的魔術節目,我們都驚歎不已。

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就到11:45分了,突然外面響起了一陣陣響亮的爆竹聲,我們也興奮地加入其中,剛打開門,只見五顏六色的煙花正在爲漆黑的天空伴舞呢。

在11:50分,我們迫不及待的.把剛包好的餃子倒入煮沸的開水中,爸爸媽媽把鍋蓋蓋上,煮了一會兒,12點整,終於開鍋了,爺爺奶奶把餃子一個個盛出來,我從老遠就聞到了餃子的香味,直奔廚房,當嚐到那幾個色香味俱全的餃子,心裏樂開了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當過了除夕,意味着春天來了,新的一年也開始了!

標籤: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