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哲學

中國哲學簡史【熱門】

哲學4.89K

中國哲學簡史 篇1

2XX的盛夏至今,光陰何其匆匆!在學院一個又一個的日子,不知不覺快存滿七年。高中語文教研員,這個常被戲稱爲“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經歷摸索、提煉,在嚐遍酸甜苦辣之後,似乎走完了從喧囂到平靜的宿命。

中國哲學簡史【熱門】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與“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會遭遇“七年之癢”?老實說,前一陣子,不能說心中沒有倦怠。雖然一樣在動口、動手、動腦,但動情的瞬間委實是少了、又少了下去。你的努力成全了別人的光芒,或者叫喊於衆人之間,衆人還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麼,教研員們,我們的自我在哪裏?當這些心靈的微光在腦海中劃過的時候,我觸碰到了自己的無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機會重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感覺居然一新。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而要深入理解之,閱歷、契機皆不可或缺。很幸運,去年年末,在北京清華園的洗禮以及在南京師範大學後山流連時的諸多頓悟,已經爲我從《簡史》中獲得精義設好了鋪墊。於是,在儒家“內聖外王”的哲學世界裏,獲得了自我檢省的最好機會,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開釋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條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功能不是爲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爲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馮氏的這句話對我們理解哲學有幫助,對我們藉助哲學成爲大寫的人則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煉的“內聖外王”四個字,可以啓迪我們去準確進行教研員的身份定位。很多時候,我們要麼衝得太前,要麼退得太后,或者亢奮,或者萎靡,別人看不懂,自己的內心更是惶惑。實際上,中國曆代聖哲都非不食人間煙火而終日山林漫遊,獨善其身的。內聖,是說他的內心致力於心靈的'修養;外王,是說他在社會活動中好似君王。於前者,教研員要明白學習研究以及內涵提升的價值,話語權決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學科素養;於後者,我們要懂得管理、指導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兩者一體兩面,不分軒輊,不可或缺,我們要學習真正的聖人,不以處理日常事務爲苦,相反地,正是在這些事務中陶冶性情,以培養自己接近聖人的品格。

《論語顏淵》篇中記載: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對於教研員來說,“內聖”最關鍵的,是要養成仁愛之心。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因此,在《論語》裏,孔子用“仁”這個字時,有時不是僅指一種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詞的基本內涵。教研員常常躲在幕後,他之仁的實踐首先要包含爲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仁”的積極方面,盡己爲人謂之忠。然而,教研員之“仁”難在不僅“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還有另一方面,可稱之爲“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稱作“忠恕之道”。“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開頭,也是它的完成。作爲老師的老師,我們的內心要有衡量行爲的一把尺,隨時都在使用它來衡量別人和自己。實施“仁”,做一個忠恕有道的教研員其實不難,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內聖”的路徑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也有具體指引。《大學》所教導的自我修養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對外界事物調查研究,擴大自己的知識;第二步是“用敬”,即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現在,學院給教研員們創設的“格物”機會越來越多,但層出不窮的干擾和誘惑導致“用敬”越來越難。平衡兩者關係,對所格之物善加取捨,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相對“內聖”的綿韌,“外王”因其剛性,最難堅持。當你剛剛從事教研工作時,會不知所措而處處有措,時間久了,挫折多了,漸而氣餒,漸而無爲。這種懈怠,與老莊之流的“無爲”有很大的境界落差。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無爲”,實則“有爲”,而情緒低落者往往將“無爲”做到表裏如一,其實是很可悲的。

那麼,堅持的動力從何而來?我想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說,“我在砌磚。”第二個砌磚工人說,“我在賺工資。”第三個工人說,“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

也許你會豔羨於第三個工人的夢想與成就,也許你會鄙棄前兩者的低俗和短淺,實際上三者之差別,不在技術層面,而在境界層面。馮友蘭將人生分爲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在這四種人生的境界中,前兩種都是人的自然狀態,後兩者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前兩個境界可以說來自天然,後兩種境界則是人自己的心靈所創造的。哲學的任務是爲了幫助人達到後兩種境界,特別是“天地境界”,因爲唯有經驗哲學給人的宇宙情懷,人方始可能達到天地境界。當你進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內聖”,不僅自信滿滿,激情洋溢,而且面對“砌磚”的枯燥,既可以心無旁騖,也能夠拾級而上,從而“世上最美麗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層又一層地聳立起來,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間了。

讀書亦是行路,借《中國哲學簡史》,我對教研員的身份認識突破滯澀,順利地抵達了又一個彼岸。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將以“內聖外王”爲訓示,格物、用敬,去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中國哲學簡史 篇2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着本書裏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說,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雖然沒有看過幾本,呵呵~)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爲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上也說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 篇3

《中國哲學簡史》是由馮友蘭先生根據演講稿改編而來的,演講稿是1947年馮友蘭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的關於中國哲學報告。隨後數十年間,《中國哲學簡史》被翻譯成多個版本,《中國哲學簡史》十分短小精悍,而且內容十分扼要,《中國哲學簡史》準確地表達了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的觀點,《中國哲學簡史》對人生、處事等對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論述,反映出中國人對處事爲人的基本哲學,這些哲學理論就是中國的文化經典,本文將從哲學的內涵、哲學研究方法等詳細闡述《中國哲學簡史》的內涵。

《中國哲學簡史》由美國麥米倫公司1948年出版,《中國哲學簡史》英文版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其對歐美髮達國家的影響很大,上世紀80年代,馮友蘭先生的學生塗又光先生將《中國哲學簡史》翻譯成中文,至此《中國哲學簡史》迴歸中國文化的世界,馮友蘭先生在自序中評註爲“小史者,非徒鉅著之節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其言下之意就是《中國哲學簡史》並非講述“節略”,而是“全史在胸”。《中國哲學簡史》以馮友蘭先生的早期作品《中國哲學史》以及《貞觀六書》爲基礎,《中國哲學簡史》貫穿了中國各個朝代的哲學理論,是一部十分系統的哲學著作,下面將詳細闡述《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觀念,並將《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做對比。

1 《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觀

1.1 哲學的內容

“哲學”一詞並非源自中國本土,哲學實質上屬於舶來品,但哲學與中國的“大道”類似,是所有科學的科學。早在古希臘時期古人們將哲學分爲論理學、物理學以及倫理學,而現代哲學理論將其分爲人生論、宇宙論以及知識論。《中國哲學簡史》記述了馮友蘭先生對哲學的理解,馮友蘭先生將哲學看作是對人生的系統理解。在中國傳統哲學中,人爲天地靈長,人對世界的思考也是世界的折射,而世界是人思想的背景,人類現有的任何認知均爲知識,思想本身就是知識,而且《中國哲學簡史》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連貫性的,人生論、知識論、宇宙論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研究重點,同時也是三個相互聯繫的理論。

1.2 哲學的特徵

《中國哲學簡史》中將哲學描述爲“不可思議,不可言說者”,而哲學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無用”,《中國哲學簡史》以 “無用之大用”推出哲學自身的特徵,哲學本身是十分模糊的,而且不具備討論性,每個人對哲學的理解都是哲學的反應,這種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十分模糊。中國傳統哲學以“無用”定義自然大道,哲學不同於傳統學科,哲學不能直接增加人的技能與知識,《中國哲學簡史》將哲學看作是自然大道,是人對自然的理解,使人類獲得與自然共存的基礎。

1.3 哲學的用處

《中國哲學簡史》中對哲學用處的理解是“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按照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論,哲學的作用是幫助人類達到超乎自然的境界,使人們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中國哲學簡史》的經典理論就是“無用之大用”,哲學的“無用之大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聖”,哲學是通過內在修爲的提高創造境界,哲學可以提高人的內在境界,從內在境界超脫自然,從而獲得“心靈的歸宿”,二是“外王”,外界的王者並非手段超羣,而是具備最高的精神人格,《中國哲學簡史》對哲學作用的理解符合中國古代賢人理解的“內聖外王之道”。

1.4 哲學的方法

《中國哲學簡史》歸納了兩種研究哲學的'方法,包括正方法以及負方法,正方法實質上是說明哲學的研究對象,《中國哲學簡史》以理性思維模式對形上學以及範疇進行分析,直接從正面詮釋了行上學方法,《中國哲學簡史》對這種方法定義爲“邏輯分析的方法”以及“形式主義的方法”,用名詞的方法表達肯定的分析,其本身屬於不可言說的方法,《中國哲學簡史》中的很多觀點均採用了“形式主義”的方法。負方法主要用於研究不可言的事物,中國傳統哲學方法往往是以意達言,《中國哲學簡史》將這種方法稱爲“直覺主義方法”。

2 《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史

《中國哲學簡史》不僅僅單純地闡述了中國的哲學史,同時也在中國哲學史的基礎上提煉出了系統的哲學史觀。馮友蘭先生對歷史的解讀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事情的過程名爲歷史,二是事情的記敘也可以成爲歷史,前面一點體現了歷史的客觀性,後面一點體現了歷史的主觀性,歷史的好壞在於記敘的真實性,因此歷史“亦惟須永遠重寫而已”,中國哲學史也可以分爲兩類,一是哲學史本身,二是後人記敘的哲學史,客觀哲學史本身只有一部,但主觀的解釋卻有很多種類,《中國哲學簡史》將探索哲學的真面目作爲哲學發展的主要目的。

3 《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對比

《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哲學史劃分方式,二是哲學史的宏觀把握。《中國哲學簡史》捨棄《中國哲學史》的歷史分期方法,而是以中國哲學的自身發展爲綱領進行劃分,將中國哲學史的發展脈絡顯示得更加清晰,《中國哲學史》以子學時代” 與“ 經學時代” 劃分,可以突出秦漢時期的哲學統一思想,而《中國哲學簡史》沒有將歷史作爲主要的線索,將中國哲學的發展作爲主要脈絡,突出了中國哲學史發展的多樣性與豐富性。與《中國哲學史》相比,《中國哲學簡史》形成了對中國哲學史的整體把握,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中國哲學史的發展,以中國哲學與宗教的關係爲例,每種宗教的核心都存在着其內在哲學含義,哲學上層建築是迷信、教條以及組織等形式,《中國哲學簡史》的上述觀點闡述了中國哲學與文化的一個本質特點,中國傳統文化中將倫理作爲精神支柱,除此之外,《中國哲學簡史》對“道德價值”與“超道德價值”進行了準確區分。

中國哲學簡史 篇4

最近我閱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這部專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凡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它是你進入中國文化的捷徑和地圖。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難懂的典籍中暈頭轉向就能清楚瞭解,那些令我們景仰的聖人曾經是怎樣思想的,他們的主要理論是什麼,後來又是怎樣發展或是被利用的。

書名雖是中國哲學史,但其實也是中國文化史,因爲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就是這些聖人的經典,那是中國人的根子,是中國人的血脈和骨骼,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就起源於那裏,中國幾千年來就浸淫其中,那裏有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大智慧。因此說此書濃縮了中國文化的精華並不爲過。這本書介紹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有影響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禪宗。甚至利用前兩章介紹了中國哲學的大背景,這對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及中國現代年輕人尤其有幫助。當然這只是馮友蘭的讀書筆記,提綱挈領地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哲人的理解。讀馮友蘭先生的書,經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他的很多觀點我深以爲然,比如:

人不滿足於現實世界而追求超越現實世界,這是人類內心的一種渴望:在這點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爲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後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學境界,因爲只有通過哲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瞭解,才能達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學的產物。道德行爲,並不單純是遵循道德律的行爲;有道德的人也不單純是養成某些道德習慣的人。他行動和生活,都必須覺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學的任務正是給予他這種覺解。

通過對該書的認真閱讀和認真思考總結,讓我對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認識。首先,是以人爲本。自從《尚書》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民本思想之後,歷代進步的思想家和比較開明的統治者都能堅持民本與愛民的思想傳統,並在統治制度與政策的設計上有所體現。民本與愛民,既是中國廉政史的優秀傳統,也是歷代廉政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

其次,是如何處理德治和法治關係的經驗。在中國政治史上,出現過德法並舉、單純法制、無爲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較起來,還是儒法結合的“德法並舉”模式更加符合統治階級需要。但廉政而言,無論是“德法並舉”還是“德本法用”的想,對中國的廉政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再次,是嚴於律己、不欺暗室、廉潔奉公的官德與政風,任何時代的廉政,都與執政官員的道德品質和和行政作風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國的主流思想家總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體。

以上是從哲學的角度歸納出關於廉政的一些想法,《中國哲學簡史》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作文

中國哲學簡史 篇5

中國哲學起於“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於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於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說道的運動循環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於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範去練習,而習到最後,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於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敘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於世。杜甫堪爲詩聖,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麼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衝”,我們纔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着有異於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相反相成”便是告訴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爲了更好地勃發。無論說天人合一,內聖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敘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纔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爲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於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於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於宇宙關係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於直覺的暗示的確爲中國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中國哲學簡史 篇6

一、爲什麼讀哲學史?

人們常說:讀史使人明智。瞭解一個事物需要看他形成發展演變的整個過程,才能更透徹地瞭解他的現在。現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一定與古代哲學思想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我今年暑假選讀了一本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二、介紹馮友蘭。

馮友蘭,世界公認的中國現代哲學家。六十多年前,馮友蘭先生在美國大學開講座,向西方人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其英文講稿整理後寫成《中國哲學簡史》。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哲學簡史》不僅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學習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更成爲許多西方人瞭解中國思想文化的入門書,可以說是歷久彌新。

這本書用二十餘萬字的篇幅講述幾千年中國哲學史,選材精當,文筆精妙,深入淺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其中充滿睿智與哲人洞見,正如馮先生自己所說“小景之中,形神自足”。所以說,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學習中國哲學,特別是中國哲學史的最好選擇之一。

現在本書被列入北大學生應讀書目,同時還被確定爲“語文新課標深閱讀叢書”之一。與《傅雷家書》、《美的歷程》並稱爲“學生三書”。

三、現在我向大家彙報一下我的讀書所得。

(一)哲學的作用

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以前我們都學過,他教我們世界觀方法論,讓人感覺到它正確的無懈可擊,很高深,也很枯燥,離我們的距離很遠。再加上現代社會專業知識日益精確化,專家們對越來越少的東西知道得越來越多,而哲學家對越來越多的東西知道得越來越少。在這樣的背景下,學哲學還有用嗎?

關於哲學的功用是什麼,馮友蘭先生有這樣的見解:“哲學不報告任何事實,所以不能用具體的、物理的方法解決任何問題。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長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窮。可是它能夠給人一種觀點,從這種觀點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說,這是‘無用之用’。”這種“無用之用”在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爲理想的人而不是成爲不得已而羈絆於某種職業的人。

(二)中國哲學產生的背景

1、地理環境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因此古人常說“普天之下”“四海之內”。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海上冒險的經歷。對比之下,而海洋國家的思想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遊列島。其思想肯定與中國思想家有不同。

大陸國家的人們,生活方式容易傾向於順乎自然,他們愛慕自然,譴責人爲,不喜歡變革。而海洋國家的人們,情況則迥然不同。他們有根多的機會見到語言、風俗都不同的人們。他們習慣於變化,對新奇事物並不懼怕。

2、經濟環境

中國是大陸國家,中華民族向來依靠農業維持生存,在一個農業國家裏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以前我們都把“耕種之術”作爲國家的要務。中國古代哲學家也都強調農業是立國之本,商業則被看作立國之末端,所以咱們國家以前一般是重農輕商。

但海洋國家靠貿易維持繁榮,他們首先是商人。商人要和賬目的抽象數字打交道,所以他們發展了數學和數學思維,因此他們使用的語言非常明晰。而中國哲學家則習慣於用格言、警句、比喻、舉例來說理,給人們留下無限的想象餘地。

3、家族制度

農民只有靠士地爲生,土地是不能移動的,這就是說,由於經濟的原因,一家幾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這樣就發展起來了中國的家族制度,它無疑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組織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這種家族制度的理想化。比如說重親情,重血緣關係等。

希臘人生活在海洋國家,靠商業維持其繁榮。他們根本上是商人。商人也就是城裏人。他們的活動需要他們在城裏住在一起。所以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爲基礎,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爲基礎。由於這個原故,希臘人就圍繞着城邦而組織其社會,與中國社會制度形成對照,中國社會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因爲在這種制度之下,邦是用家來理解的。在一個城邦裏,社會組織不是獨裁的,因爲在同一個市民階級之內,沒有任何道德上的有理由認爲某個人應當比別人重要,或高於別人。但是在一個家邦裏,社會組織就是獨裁的,分等級的,因爲在一家之內,父親的權威天然地高於兒子的權威。

4、反者道之動。

即咱們所說的“物極必反”。中國人深信這一理論,因此經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既使處於極端困難之中,也不要失望。抗日戰爭時期、內戰時期的電影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黑暗即將過去,黎明馬上來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時刻“等。正是這種信仰形成的意志,幫助中國人民度過了這場戰爭。

5、對自然的理想化。

農民時刻和自然打交道,他們愛慕自然,譴責人爲,道家最後將這種思想發展到極致,即主張“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馮先生所總結的中國哲學產生的主要背景。在這塊土地上孕育出了孔、孟、老、莊、墨子、荀子、韓非子等大思想家。

需要指出的是,科學的發展已經戰勝了地理的限制,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封閉的“四海之內”。中國的經濟基礎也發生了變化,已經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所以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除一部分具有持久的價值以外,很多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因此在未來的改革中,中國哲學史必會拋棄許多過去的意識形態,形成自己新的哲學思想。

(三)境界說的意義

馮先生認爲人的各種行動帶來了人生的各種意義,這些意義的總體構成了他所說的“人生境界”。它們從低到高的層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着他的本能或社會風俗習慣而生活。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所做的並沒有什麼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爲自己而做各種事。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爲了自己的好處。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做事爲義不爲利的境界,他們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這種人生境界即爲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與大全的境界是天地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聖人。

在這四種人生境界中,前兩種是人的自然狀態,後兩種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前兩種境界來自天然,後兩種境界則是人的心靈所創造的。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是爲了幫助人達到後兩種人生境界。

通過境界學說的闡述,馮先生指明瞭中國儒家哲學主要倡導和期望的是昇華人心靈的境界,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理想。馮先生一再強調哲學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靈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

爲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在讀這本書時,雖然很多地方反覆讀好幾遍,也不得要領。但我時時會有撿拾散落珍珠的感覺,處處受到啓發,所以最後我鄭重地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作文

中國哲學簡史 篇7

最早接觸到哲學,應該是讀高中的時候,政治老師常說,哲學是一門受用終生的課程,但那時對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根本沒有直觀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圇吞棗般的死記硬背,以期將來大學聯考時能考個高分。上大學時,也學過一些哲學課程,由於不是主科,老師很多時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覺哲學既很枯燥晦澀,又玄而又玄,所以沒有深入進去,更沒有心入進去。可以說,對於哲學,自己一直是抱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甚至連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對哲學感興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中央電視臺《開講啦》欄目,看到知名學者周國平用親身經歷講授“幸福的哲學”,對擁有哲學,擁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會幸福有了質樸直觀的感悟。過後,上網簡單搜索了一下哲學的意義,特別是中國哲學,對這個曾經提不起興趣、敬而遠之的學科作了些許粗淺的瞭解。有人所說,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相當於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國哲學認爲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聖人,因此有中國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相當於西方聖經的論斷。於是乎,根據網上大多數網友的推薦,到書城了買了一本馮友蘭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心想從最基本的入手,由淺入深探究一下哲學的奧祕。雖然很多人並不認同馮老先生這本著作,但通過細細品味的閱讀,我認爲這本書對於一個哲學白丁來說,算是一本哲學入門的最好書籍了。本書非常客觀的闡明關於中國哲學的幾個問題,一是哲學流派的起源與發展,二是哲學流派相互之間的關聯與區別,三是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及區別,對學習哲學的意義,如何學習哲學,學習哲學的哪些內容也有所涉及。讀完之後,大致能瞭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不再覺得哲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或者認爲哲學離生活、工作十萬八千里了。

馮友蘭先生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是老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出版,迅速成爲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瞭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上世紀80年代,本書由先生的學生塗又光第一次根據英文本翻譯成中文出版,系統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內涵、形成背景、各學派起源,以及在各學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進的過程中,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脈絡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學派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任何人讀完這本連小部頭都稱不上的書,都能夠對中國傳統哲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認同、認可、推崇的學派,然後再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馮友蘭先生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曆代的哲學觀點,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價,從這一點上來說,這種風格是難能可貴、值得推崇的,我想這也是爲什麼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中,堪稱最經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爲是《中國哲學簡史》,書中對各家各派的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作深入的介紹。但我感覺,從入門來講,或者激發讀者對哲學的興趣,這已經足夠了。這本書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會了史與思的智慧結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與哲人的洞見,通讀此書,我能夠感受到中國哲學的含蓄之美、辯證之力和修身之徑,也能理解爲什麼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傳承中代代薪火相傳,連綿不絕。

我對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全書的最後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典論述:人與動物的不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自己在做什麼,並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爲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了自己的哲學觀點,提出哲學不是獲得實際知識而是提高精神境界這一看法,發人深省。

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但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說,這是“無用之用”。我們時常感嘆,人生是一場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覺悟中不斷提升境界、最終達到人生最高境界。但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生存壓力增大,很多人都面臨着子女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壓力,有時疲於應付都顯得力不從心,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務實,沒有多少閒情逸致看閒書、做閒事,甚至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向往詩和遠方,從容、淡定、恬靜的生活有時就如“鏡中花、水中月”,只能滿懷希望的憧憬,卻勞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趕,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許有的人經過拼搏努力,物質生活豐富了,但內心的精神世界卻依然蒼白粗糙—因爲忙着賺錢、養家餬口,從不或者很少有時間向內探索。一個人如果不瞭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一種生活,便始終處於無明狀態,在塵俗中摸爬滾打,被物慾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將大好時光與大美自然辜負。

從“利己”的實用主義角度來看,讀完《中國哲學簡史》,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先生的哲學觀念,對於思考現實的人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學習哲學,可以讓我們瞭解自己、認識世界、看懂人生本質,從而輕鬆自在地、豁達快樂地生活;可以哲學地思考人生大問題,站在更高的層面和角度去進行生命反思。一個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求取高遠的人生境界,實際上是通過有限的人生去求取無限的人生價值。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許是人生失意後的一份曠達。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確立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建構一個理想的生活藍圖,這會增添生活的動力。這樣的人生境界理論,既整合了中國人生哲學中最優秀的傳統,又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彰顯意義與價值。

讀《中國哲學簡史》之前,覺得哲學離我很遠,哲學應是哲學家討論的事。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哲學就是生活。哲學家的理念,都是來自於生活。人生需要不斷地覺解,境界需要不斷地提升。只有通過這種不斷的修爲和提升,才能夠在生活中將真、善、美動態地統一起來,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體驗到人生中的美好。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宗璞曾對《中國哲學簡史》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我常想這本書像是太上老君練出來的仙丹,經過熔鍊,把浩繁的史冊濃縮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讀一讀《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梳理一下我們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經先賢們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尋求到心靈的慰藉,迴歸曾經率性的純真。

很喜歡馮友蘭先生最後的那句話,人的一生,要說很多很多話,然後保持沉默。藉此與每一位喜歡《中國哲學簡史》的讀友共勉。

中國哲學簡史 篇8

哲學這個詞看起來很深奧,但,在我再讀馮友蘭先生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逐漸領悟原本模糊的概念或觀點。哲學和思想是相關聯的,它們都與人類思維有關,相互衍生又相互豐富,但二者並不等同:

1、哲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屬於學術;而思想是人類腦海中的一種意識,屬於行爲。所以,先有思想,再有哲學。

2、它們涉及的範圍也不同。哲學家關心的是真理、邏輯等,而思想家關注社會、哲學、人倫、道德等各個方面。

3、把思想相同的(至少相類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找到他們共同思想上的特點,繼而形成一門學術,如儒家、墨家等,就叫中國哲學。

4、再通俗一點,哲學家一般是思想家,但思想家不一定是哲學家。

哲學的本質和思想也有關聯。以書中的一句話爲例“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這句話從某個角度而言意味着哲學是思想的思想。

正是因爲思想包含哲學,所以哲學家們能有不同表達自己思想特點的.方法。這也是書中第一章第三點所講到的。有用比喻表述思想的,也有用格言表述思想的,還有用事例表述思想的。無論是明示還是暗示,各位哲學家們都是爲了能用各自的方法說明道理,把思想傳播給後人,讓他們對此加以思考。

中國哲學簡史 篇9

迄今爲止,閱讀《中國哲學發展簡史》我用時最長。目前看了兩遍:第一遍雖用心,但有好多地方不懂,很影響進度,於是就大致略看下去;第二遍邊看邊想邊劃,每一章節後及時做筆記。每到理解、慨嘆之時,就翻到,看看馮友蘭的照片。他眼鏡中的道道“圈圈”,好像是樹輪,蘊含着他的思考和哲學,折射出他對人類的貢獻。他長長白白的鬍鬚,是那樣的溫和、儒雅和健壽……對於大師,尤其哲學大師,我實在找不出什麼語言來表達出我對他的崇敬,我只知道我會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前方路清晰,坎坷中也會自然……什麼對我來說好像都有了答案。事情分不出好壞了,因爲好的會讓我知道思考的正確,從而堅持;壞的會變爲財富幫助我更快的成長……真不知道如何談出我的收穫,以下選擇前天所看內容(第五六章),擇其要義淺談一點感受。

……看完孔子、墨子和楊朱部分之後,我突然感覺到古人和我們現人是一樣的,當一件事物的真理出現之前,都是根據需要和自我認知,闡述自我之見,然後在互相認知和反駁中,在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發展中,慢慢縷清或者整合出新的理論!歷史證明,發展和進步就是在否定和探索中見證從而前進的。

孔子的思想,正名(名實相符,履行各自責任和義務)、仁義(仁指一切德性的總和。義指事之宜,即應該。43頁)、忠恕(忠: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恕,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44頁)、知命(知天命,努力後的順其自然)……孔子強調“忠恕之道”,也就是“絮矩之道”,以本人自身的尺度來調節本人的行爲。用現在的話說,強調內在修養。

孔子之後的墨子就第一個反對孔子!理由是: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悅。儒者厚葬,父母死後實行三年之喪,把人們的財富和精力都浪費了。儒者強調音樂造成同樣的後果。儒者相信前定的命運,造成人們懶惰把自己委之於命運(墨子沒有真正理解好孔子所說的命)。墨子哲學的中心概念是“兼愛”,“有福同享,有禍同當”,天下的每個人都應該同等的',無差別的愛別的一切人。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儒者幾乎都是貴族階級;墨子是戰鬥的傳教士,是武士,是平民。他們的社會背景不同。墨子實行“兼愛”,力求統一。他除了利用宗教的制裁(天志和明鬼),還利用政治制裁!要有國家和國君,是天地的意志來設立的,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墨子的名言“上同而不下比”,意思是說永遠同意上面的,切莫依照下邊的。墨子最早提出了國家的起源,主張統一,要不然人都會回到自然狀態……

墨子之後楊朱,生於墨子和孟子之間,是道家第一個階段的代表人,他又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他的基本觀念是“爲我”“輕物重生”!……再之後的孟子很厲害,他提出“人性本善”(仁義禮智,四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和政治哲學(人是政治動物,只有聖人才能夠成爲真正的王。王道注重內德,霸道注重外力)。孟子高於孔子的地方,是將個人修養推廣到治國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裏,忠恕還只是內聖之道,經過孟子的擴展,忠恕又成爲外王之道。

看到“孟子”部分,我很激動,似乎有曾經看到西方哲學史中讀到“康德”的部分……閱讀我國哲學發展史,目及所至,在彼此的衝突中,到孟子階段時,使我彷彿見到黎明時的曙光,前進發展了一大步。

中國哲學簡史 篇10

漢朝第一位大哲學家,漢帝國的理論家是董仲舒,代表作《春秋繁露》。據說他把家裏的窗簾垂下來,三年不朝外面看一眼,一直寫一直寫,寫了三年,寫出這本偉大的著作。

董仲舒講學,他和學生不見面,垂着一個簾子,學生在外面,他在裏面。董仲舒對儒家的貢獻非常大,他去說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官方推薦儒家的書,其它的書也允許它存在。

《春秋繁露》是五行陰陽家與儒家的合流,董仲舒一邊研究儒家,一邊研究五行,特別追求天人合一。慶賞罰刑四政對應春夏秋冬,爲什麼是秋後斬,因爲只有在冬天的時候纔到最後一步上刑。因爲天是到了秋天才落葉,冬天一股肅殺之氣,百花凋謝,然後植物的葉子全部落光,這時候才能殺人。

官員分四等,對應春夏秋冬,每一等有三個助手,因爲一季三個月,他希望把天和現實世界結合起來。天不變,道亦不變。

天地陰陽木火金土水人這十種要素構成了整個的宇宙,人是天的複製品。

孟子說性善,荀子說性惡,他說都不對,他說善如米,性如禾,禾雖然能夠出米,但是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他非常強調王教,認爲如果人天性就是善的,就不需要王教,不需要禮樂之教,但是如果你知道你的本性像糙米一樣,那麼就需要王教來幫你不斷地修正來篩選,把你真正的善提煉出來。

風流-從字面講是盪漾着的風和流水,和人沒有直接的聯繫,但它似乎暗示了有些人放浪形骸,自由自在的一種生活風格。竹林七賢-在豁達率性的玄學當中,孔子已經不再是一個神,有情而無累。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我們這些人煩惱最多。

風流的真意-風流來自自然,在自然中尋找快樂,而自然與儒家倡導的名教是對立的,他和儒家所講的'名教和這些約束,侍奉君王這些事情看似是相對的,但是實際上這裏面蘊含一個種子,不能僅僅只在自然和風流當中尋找真樂,如果能夠把這種樂趣延伸到了侍奉君王,延伸到了名教當中,這纔是真的快樂。

大家好好讀一下《世說新語》就能夠知道好多特別有意思的故事。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是不一樣的。真正的中國佛學是與中國思想相結合所產生的佛學,典型的是禪宗。道生講法,頑石點頭。

神秀倡導的是時時勤拂拭,模式惹塵埃-漸宗,就是一個人要想修煉成道,必須逐漸地修煉。慧能卻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頓宗,當下即悟。

人的生活是有四個境界的:

1、一個人所做的任何事兒,都是像兒童或者原始社會當中地人一樣,他只知道這件事情對自己地感受,他感受不到這件事對別人地意義,這種人生叫做自然境界的人生。

2、他有私,他知道所做的事情是爲了自己,但他知到這個社會的規則,他不會全然的不講道德,因爲他講道德也是爲了自己,這種人叫功利境界。

3、他懂得世界上並不只有自己,還存在着一個社會,自己只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本着這樣的理解,他做事情是對整個社會有好處,他行事爲義,而不是利,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這種人生境界叫做道德境界。

4、他有這樣一種認知,他知道在這個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大全的整體就是宇宙,它不僅是社會的一員,還是宇宙的一員,是一個公民,但同時還是一個天民,這種境界叫做天地境界。

前兩種自然境界和道德境界都是一種自然狀態,而後兩者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道德境界所講的是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所講的是超越道德的價值。

中國哲學簡史 篇11

說到中國哲學,這是爭議不小的四個字。比如,作爲馬克思主義的先驅,黑格爾就說過,中國沒有哲學。他說,中國所處的東方是人類歷史的開端,象徵了思想的貧乏和愚昧。

“中國”在黑格爾哲學額體系中,起到的是反襯西方文明的作用。他貶低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儒家和道家。

他說,“孔子是中國人的主要哲學家,但他的哲學也是抽象的”,“沒有能力給思想創造一個範疇王國”,當這種抽象的思想走向具體時,就成爲“道德、治國之術、歷史等,但這類的具體者本身並不是哲學性的”。至於道家,“‘道’只是普遍的抽象,恍惚不定”,是“原始的理性”;道家的“無”是“單純的、自身同一的、無規定性的、抽象的統一”,沒有超出抽象的開始階段。(來自《哲學講演錄》)

但是要弄清楚中國是否真的有哲學,我覺得這件事情要拆開來看。“中國哲學”與“哲學”究竟在目前的語言環境裏的定義是什麼呢?

“哲學”[philosophy],來自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原意是“愛智慧”。如果一定要從西方那一套思想理論來看。在大部分他們的語言環境裏,哲學似乎都等於與“思辨哲學”,他們講究層層嚴密推理。他們似乎非常不能夠認同中國這些傳統思想家們隨便拿一個比喻就來說道理的行文方式,也不能get到那些浪漫的點。

不過我倒是覺得,在現行通用的中文語境裏,“哲學”是指一種向內探索的學科,尋求解答“世界是什麼”,“我是什麼”,“我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這樣子的抽象的自身和外界的關係的學科(哈,一點個人理解,輕拍輕拍)。

這麼說的話,“中國哲學”這四個字就是非常自然能夠成立的了。

中國哲學的思想,在我看來,連綿地沉澱了幾千年的重量,很是厚重,加上古人們的浪漫習慣,他們講哲學建立在直覺之上。因此,有一些概念很多時候都沒法一環扣一環地推理出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學討論問題的第一步,下定義,這件事情給堵死了。所以,對於我這樣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近乎小白的人來說,如何選擇一本輕盈又踏實的哲學史書,是很重要的。

《中國哲學簡史》就是這樣一本書。它是馮友蘭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英文講稿,所以帶有科普目的,讀起來很是輕鬆。又加上那個年代的人深厚的國學底蘊和嚴肅的治學背景,這本書的內容又非常經得起推敲。

在前文裏,馮友蘭說,人類的最根本最自然的先天慾望之一,就是對於超乎現世的追求,即所謂“超道德價值”。什麼是“超道德價值”呢?對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事情的目的,大多數都是具備了“道德價值”的,也就是說這些事情對自己,對別人或者對社會有一些有益的影響。而在這次道德價值之上呢,有一層更高的對於“宇宙”這種神祕力量的敬畏和對自我生命的超越。這樣的想法,大概是繼承了斯賓諾莎的理論。斯賓諾莎雖然也提出了“愛上帝”,但是他認爲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

這也是爲什麼宗教從四大文明起源的西歐(天主教),阿拉伯半島,印度(佛教)的三大文明中各自起源發展。而中國,雖然沒有誕生宗教,卻誕生了解決追求超道德價值問題的哲學(代替了宗教的位置)。所以說,我們的文化從骨子裏就是哲學的。

中國哲學,並不拘泥於“智慧”本身,而着力於提高我們自身的精神境界,從而引導人去追求超道德價值。道家的“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第二章),儒家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張載的橫渠四句),這些觀念所追求的境界,在我看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等同於“信仰”。因而,這樣子的中國哲學,才能引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人達到精神的完滿。

對“天”的敬畏貫穿了中國哲學思想的始終。康德曾經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所謂“天”可能就是康德所說的“頭上的星空”吧。

對於正文內容,這本書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的。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寫起,一直講到經學時代結束(一直到康有爲爲止),基本上涵蓋了整個中國古代和近代早期的哲學發展。不過由於篇幅原因,它的主要內容還是集中在儒、墨、陰陽、名、道、法這六家的思想。

對於哲學思想的最基礎的普及,我覺得這本書做得很棒。比如,儒家究竟被怎樣反對過,爲何它的反對者紛紛失敗?比如,道家在老子之前,楊朱的理論是怎樣的(“貴己”“重生”“人人不損一毫”)?比如,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又是怎麼回事?再後來,佛教如何影響中國哲學,並且本土化,誕生了,禪宗這樣一個靜默的哲學?

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如果展開講,大概一兩萬字是不夠的。我非常推薦大家去讀一讀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也有一點小小的瑕疵。比如對於某一些細節的論斷,後來被考古結論所打臉,比如有一些方面還是有一些主觀。但是,作爲一個想要粗淺瞭解自身所處的文化背景的脈絡與發展的讀者,它還是相當值得閱讀的。

對超乎現世的追求是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中國人並不是這條規律的例外。他們不大關心宗教,是因爲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爲他們都是哲學的。他們在哲學裏滿足了他們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他們也在哲學裏表達了、欣賞了超道德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道德價值。

中國哲學簡史 篇12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哲學家說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說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爲“哲學的源頭”,因爲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說、宇宙的學說以及知識的學說,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爲,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爲,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爲他現在的所作所爲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着。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說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爲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爲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爲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標籤: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