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哲學

【通用】中國哲學簡史

哲學5.06K

中國哲學簡史 篇1

馮友蘭先生繫上世紀中國知名的哲學家。初讀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四年前吧,因內容與先前所讀的哲學迥異,再加之有大量生澀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讀《南渡北歸》時,方知馮先生1924年始清華大學哲學教授,後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新中國後馮在清華大學任教,涉及諸多相關內容。近段重讀《南》書時,尾部出現一段梁漱溟先生評價馮先生的話,讓我十分警覺。稱馮友蘭曾經諂媚過江青,馮的品行是墨家,實踐的是功利主義。將我對馮先生博大的哲學、國學知識和文人獨具品格的崇拜,從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說馮先生在那個特殊年代,放棄了文人獨立自由的品格,諂媚江青,出於什麼目的,馮先生在上世紀中國哲學界當屬大咖級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的哲學思想一定有可讀性,就再次捧起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爲了便於印證或糾偏,同時在讀希金斯的《世界哲學簡史》。

【通用】中國哲學簡史

西方人說中國古時有哲學思想,但沒有哲學家。那麼,古時希臘知名的哲學家有柏拉圖及其師傅蘇格拉底和學生亞里斯多得三人。馮友蘭先生從希臘和中國在地球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分析。他說:希臘是海洋性國家而中國是大陸性國家。海洋性國家崇尚貿易,追求利潤。隨利而逐的個性盪漾着平等和自由。而大陸性國家的中國,以農爲本視商爲末,重本抑末鄙視商業。那麼,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爲,由於土地固定的羈絆,形成以家庭爲單元,世代家族相伴誕生的是森嚴的長幼尊卑等級觀念。當時,耕種土地是非常依靠經驗相傳,看天的營生。而哲學思辨恰巧是無需經驗積累的心智活動。遵循傳統,恪守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會出現“君臣、父子、夫妻”和“仁、義、禮、智、信”的“三綱五常”。無論儒家的孔子還是道家的'老子爲了揚名立業,只能順應國家和民生大的環境,研究相適應的哲學思想。

儒家順應的是“治國”和“平天下”,道家順應的是“修身”和“齊家”。至此,中國古時哲學思想多了低頭研思具體的人間實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來生輪迴無形無影形而上的層面。這種農業民族的特性,也許就是有哲學思想沒有哲學家的重要成因。這一結論可能有些牽強,但這個成因於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擾着我,或許是讀這兩本書的收穫之一。

中國哲學簡史 篇2

馮友蘭先生說過,他對哲學的理解便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會思考,而這種思考就是反思。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哲學家,之所以被稱爲哲學家,是因爲他們都對他們的人生進行了系統的反思。如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他對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學、人生探索進行反思,最終纔有了《論語》這本儒家經典。

道家老子認爲: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對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認在事情之中已經有了它自身的對立面。這是老子對爲人處世中總結的道理。

反思是促進思想的原因。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頒令以儒學爲國家正統之學。而儒學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是因爲他對儒學進行了思考,所以儒學纔得到了大的弘揚。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實。牛頓會發現萬有引力,那是因爲他思考了爲什麼蘋果會砸中他,而不是飛上天。若是沒有思考,又怎會成功?

人生亦如此,沒有反思的人生是無色的,就如陰雨的天空,沒有太陽的.照耀變得灰濛濛的,沒有亮麗的光彩。

可見,反思對於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從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們的大腦都是在思考的。儘管細微,但它卻證明了我們的生命存在!

書的最後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才能歸入潛默。”都說沉默是金,而在成爲“金”之前,必定會不沉默,甚是瘋狂。在光鮮豔麗的成功背後,必定要嚐盡苦難,歷盡黑暗,這樣才能最終抵達成功,擁抱光明。

馮友蘭先生寫下這句話的時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賞析這句話的時候,也有思考。這足以說明,人們說每一句話,寫每一個字都是會思考,反思的。

總而言之,反思必定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中國哲學簡史 篇3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實際上的知識,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連續兩遍閱讀了本書,精神境界有沒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對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有了淺顯的記憶,也只能是記憶,因爲還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學思想,從而做爲現世的行爲準則行動指南。

哲學是對人生系統反思的思想。中國哲學當是中國人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地理環境是大陸國家,經濟以農業爲主,人們不能離開土地。因此上農,家族倫理制度就成爲中國哲學產生的基礎。司馬談把先秦諸子分爲六家 ? 陰陽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識分子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個老師,主張仁,愛。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張人性善,並把儒家對個人修爲的要求上升到國家層面,說民爲貴,社稷次之。王若不賢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而荀子就儒家現實主義,主人性惡論,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兩個學生韓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講究勢 法 術幫助秦國統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愛。愛無差別,混淆殺人和殺盜,是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論家,公孫龍、惠施是代表 有 名與實 自馬非馬的理論。道家是隱者,代表是楊朱 老子 莊子。講究無爲,道可道非常道,認識自然規律,要想強大須先示弱,夫爲不爭而爭天下。陰陽家代表鄒衍宇宙陰陽五行構成對各家都有影響。秦國用法家思想統一六國但不施仁政而亡,漢初黃老之學興盛,道家無爲思想,使人民休養生息。後董仲舒獨尊儒術,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趨於保守,對婦人的貞操要求就從此始,並使儒家驅於正統。在後漢時期,佛教引入中國,對中國哲學產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產生,又和道家思想結合產生禪宗,既惠能六祖靜默的哲學。唐朝韓愈爲恢復儒家思想,進而形成道學,爲阻止皇帝迎法門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貶潮陽。到宋朝以程家兄弟爲代表的稱爲新儒家。有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西方哲學的引入,必使中西結合,而中國哲學的出世入世也會爲世界哲學做出貢獻。

馮友蘭先生寫此書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時天下仍大亂,其比喻說當時形勢和春秋戰國的形勢更爲嚴峻,爲避戰亂也曾西南聯大到昆明。他在書的最後說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斷修行,才能到達更高境界。

中國哲學簡史 篇4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六書紀貞元,三史釋今古”哲學體系中的“三史”之一。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1]在閱讀馮先生介紹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時,我對莊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遙自在人生態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此我表達一下自己的拙見。

莊子,原名莊周,是道家的第三階段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與著述被記錄在《莊子》一書中。談及他的思想,一般人就會聯想到名篇《逍遙遊》裏所描繪的那種“爲我,放任,避世,空談”,其實不然,應該是那種“忘我,順其自然,入世而超世”,並且包含着至高的人生境界。這也是莊子對“道”的`高深領悟。

一般人如果認爲莊子那種避世的心態源自於他對人間情況的不諳抑或無法應對複雜的人世間,那就大錯特錯。因爲他對人世間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對人生問題提出了以“道”爲核心的非凡見解。例如,他詳細觀察了人的情緒變化,在《齊物論》中,一下子提及了十二中:喜、怒、哀、樂、慮(憂慮)、嘆(嘆息)、變(反覆)、慹(恐懼)、姚(輕浮)、佚(放縱)、啓(張狂)、態(作態)。真可謂全面豐富。另外他還提醒到人不可擾亂人心,他在《莊子。在宥》中這樣描寫人心:“老聃曰:‘女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彊。廉劌雕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府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說到人心理複雜的情況,恐怕很難找到如此貼切生動的描繪了吧!由此,可以看出莊子並非對複雜的人間情況的無知,而是研究的如此透徹。

正如莊子上面所描繪的那樣,有關人的問題是如此的複雜,那麼人生還有沒有追求快樂幸福和靈魂得到安放的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莊子指出必需通過身心的修煉。具體做到如他在《齊物論》中描繪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們排除身體的慾望與心智的執着,做到“無我”,“忘我”的境界。以他的術語來講就是“心齋”。何爲“心齋”?就如他在《人間世》講述的“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進一步講就“心齋”是指心的齋戒,而不是指宗教信仰上的飲食戒律。“心齋”的具體作法,就是要逐漸減少來自身體感官的誘惑與慾望,以及以我爲中心的觀念與成見。總之,就是要對“心”進行一番“清理”,擯棄雜念,使它進入虛靜的狀態,使自己進入“忘我”,“無我”的境界。

由此,關於處世的方法,莊子強調“外化而內不化”(《知北遊》),一方面隨順外物而變化,另一方面內心保持不變。內心與“道”契合,圓滿無缺,在精神自由層面所保持自然本性,自然不必變化;外表和言行就要配合融入世俗,作到“順人而不失己”(《莊子·雜篇·外物》)、“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養生主》)。這些反映的是莊子外圓內方的處世哲學,十分精妙。[3]“外化內不化”,堅持並有融通,通達和堅守一併而行,有取有舍,有進有退。這方現了君子處世爲人的大智慧。

在他處世的哲學中,最讓人神往的一句話是:“泛若不繫舟”(《莊子·列禦寇》),“虛而待物者也”(《人間世》)。莊子爲我們描繪了一種虛己以遊世,虛而待物的人生。“虛”字有單純平淡之意。泛舟不繫,隨水而漂,人若無執,則可化解於無形。這也正是莊子“心齋”所要達到的人生境界。通過“心齋”,化解自己的執著和不得已,讓心處於虛靜狀態,達到空靈層次,作到自我由忘而化,化解自我與無形。人心是複雜的,若是任由身體感官去牽引,疲於世俗的誘惑而執着於心,進而耍弄心機,事事計較,那麼心就成爲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活着片刻也不覺的安寧。因此,“虛而待物”,超越於“我”,達到“無我”的境界,與道合一,不但不會痛苦,不反而隨遇而安,像莊子一樣“上於造物者(道)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爲友。”(《莊子·天下》)這是何其逍遙自在的人生呀!不僅令人羨慕不已。

在現如今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由於太過執着於世俗之爭,喪失了內心的清明,分不清孰輕孰重,不懂得得與失,舍與得,往往使自己在處世方面做不到“外化而內不化”,以至於自己活得不安寧,活在痛苦之中,找不到快樂。我們周遭人們患憂鬱症的更是有增無減。有沒有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呢?有時,心境就是就是一劑良藥。爲何我們不學習一下莊子的那種“虛而待物”的人生態度呢?將一切無謂的不得已、不必要的執着“相忘於江湖”,以換的像魚兒那樣遨遊於大海的快樂與自由。

中國哲學簡史 篇5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說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說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瞭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揮了"瞭解之同情"的態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曆代的哲學觀點。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儒、道、墨、法、陰陽、佛、新道家、禪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任何人讀完後,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爲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爲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裏,堪稱最經典。

因爲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老莊學說宏大但晦澀隱祕,向郭註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爲佛教進入中國後,引發了大衆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衆說紛紜。中國人並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爲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說,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現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爲主。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於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於歷史環境的侷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讚或批判。而現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爲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爲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於明顯落後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爲自己。

中國哲學簡史 篇6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學生的人,他周遊列國時有大批學生跟隨着。

“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毫無道理,這不是耽誤時間麼?

就是說,“實”應當與“名”爲它規定的含義相符合。有個學生問他,若要您治理國家,先做什麼呢?孔子說:“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來往。有什麼好提倡呢。大多名不符實徒有虛名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爲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

道家講“無爲”的學說。而儒家講“無所爲而爲”的學說。依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無爲,因爲每個人都有些他應該做的事。然而他做這些事都是“無所爲”,因爲做這些事的價值在於做的本身之內,而不是在於外在的結果之內。--儒家就不像一個獨立的人而是一個嗷嗷待哺嬰兒,所以嗷嗷哭哭的哇哇大,讓別人替他做事,他就逼逼賴賴還逼逼賴賴出優越感。

要做儒家所說的君子,知命是一個重要的.必要條件。所以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論語·堯曰》)--分內之事和分外之事本身就有待商議,知命有沒有強加的意志?又當又立。

在漢朝的中葉,儒家的確可以稱做宗教。--多少有些宗教的影子

雖然從歷史上說,他當初不過是普通教師,但是後來有些時代認爲他是“至聖先師”,也許是不無道理的-人類熱衷於造神運動,藉由神的存在完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真是目的。儒家尤如此,滿口仁義道德實際道貌岸然。

中國哲學簡史 篇7

一、本書簡述

這本書從結構上可以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背景、方法論進行了分析;第二部門按照時間順序對先秦諸家開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觀點和相互之間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對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並對本書進行了總結,

二、收穫和感悟

一是以人爲本。作者介紹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這和以往接觸的哲學不同,以往學習的哲學中,強調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等問題,過於抽象,很難和個人生活聯繫起來,並和自己的人生意義聯繫起來。而從對人生的系統反思這個角度出發,讓我們對哲學的功用和意義有了深刻的瞭解。特別是對人的四種境界的劃分,讓我們對哲學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人生的反思和總結。如年末,對自己一年的生活、經歷的事情、閱讀的書籍等等進行總結。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但很多這種反思總結中,多數流於流水賬,對爲啥這樣做?這樣做是受何種觀念影響?這種觀念從何而來?都知之甚少。

三是發現每個人受固有環境和社會流行觀念的影響巨大。例如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讓中國人喜愛直覺思維,比如我們的繪畫、我們的音樂、書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極泰來等觀念,都和中國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有緊密聯繫。

這不僅讓我們反思,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受什麼觀念的影響。或者說,是什麼觀念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活方式,其在歷史上,已經有千萬次人都經歷過了,但如何才能發現自己觀念的侷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觀念在影響或決定我們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變自己的觀念,這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學習新的知識,一種是領悟,真誠地去做事,達到心和宇宙統一起來,所謂致良知的方法,一種是敬,抱持者對世界的敬愛的態度,來生活。

例如前一階段看一本書上,一個志願者到利比亞去工作,通過其工作經歷,他人生的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已經不侷限於單純的原來,醫院、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他在瞭解這個世界的過程中,觀念已經發生很大變化。

五是哲學爲啥重要。哲學就是通過思維找基本規律。哲學是最高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下面還有n層的東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邏輯、技能等。學習哲學就要以興趣和實用爲導向,定下你的目標,要讓哲學成爲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讓自己具備觸類旁通、解決問題、正確決策、創新等重要能力,非讀哲學不可。

例如,我們學習數學就知道,數字是一種抽象,函數是對數學規律的'抽象,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建立數學模型,這是另一層次的抽象,在此基礎上,還有數學哲學和系統動力論,是對數學的更高層次的抽象。

七是學習哲學的方法

認識哲學,瞭解哲學,懂得哲學的體系和邏輯原理,並將這一原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之中。學習哲學需要技能+意識+學習材料。如批判性思維是意識的儲備,可以幫助你迸發學習熱情,形式邏輯是技能的儲備。

如在管理理論學習中,通過管理理論的發展,可以在理論中找到共同之處,看到人的思維的軌跡;如我們可以發現杜邦分析和麥肯錫方法對應的形上學;羅傑斯的心理諮詢方法對應的存在主義‘達爾文的系統動力論對應的馬克思等等。在設計研究中,有設計方法論,仿生設計學等等。再如笛卡爾建立了普遍數學,只以順序和量化關係爲考察對象

八是新學到的一些哲學知識。一是哲學的方法論,負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數學的方法、邏輯分析的方法;負的方法是採用不是什麼的方法。由於哲學的反思的性質,它最終必須思想從邏輯上說不可能成爲思想的對象的“某物”。這種思想對象用負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中國哲學中的修養方法,無外乎誠和敬。通過誠對待思想,敬對待世界的終極理念,來不斷完善自己,實現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學的根本之爭,是觀念論和實在論的爭論;

三、精華摘錄

p2哲學家必須對於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後有系統地表達他的思想,人生論、宇宙論、知識論都是從這個類型的思想產生的;

p4哲學的功用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指關於實際的信息),而在於提高精神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

p6中國哲學的價值在於,成爲聖人,聖人的最高成就是個人與宇宙的同一;

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24中國哲學的方法論,概念的類型有兩種,一種用直覺得到;一種用假設得到的;直覺得到的概念有三種可能的類型,已區分的審美連續體概念,不定的或未區分的連續體概念,區分的概念

p43孔子強調仁和義。義是指事之宜,即應該;仁強調,不光是指魔一種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於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知命,是指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對於外在的成敗也就無所縈懷;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四十而不惑,是指他這時候已成爲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認識到超道德的價值。

p82惠施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發現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獲得幸福的方法莊子,自由發展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們得到一種相對幸福;

聖人由於對萬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變化的影響。用這種方法,他就不依賴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說已經得到絕對幸福。

p153法家韓非子。勢:是指權利,權威;法:是指法律法制;術是指辦事用人的方法和藝術,也就是政治手腕;

p222新道家。聖人高度理解萬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萬物變化的影響。他以理化情

p232佛學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學的負的方法;

覺悟的確切意義。是指個人與宇宙的心的統一,或者說與所謂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謂二諦義。第一層次,普通人以萬物爲實有,而不知無。第二層次,說萬物是有,但是說萬物是無也是片面的;事實上,有就是無;應當說不片面的中道,在於理解萬物非有非無;第四層次,中道在於不片面,意味着進行區別,而一切區別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這個否定一切,就可以達到莊子哲學中的坐忘,佛家稱之爲涅槃;

p267新儒家。自然界的規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創造的;這歷來是柏拉圖的實在論和康德的觀念論爭論的主題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時豪雄;

哲學的推理,形上學的推理,其出發點是經驗中有某事物存在。

哲學史對於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由於他的反思的性質,它最終必須思想從邏輯上說不可能成爲思想的對象的“某物”

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爲四個,自然境界。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會的風俗習慣。、功利境界。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爲自己而做各種事。

道德境界。還有的人,可能瞭解到社會的存在,踏實社會的一員。有這種覺解,他就爲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情;天地境界。可能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

四、哲學入門書籍推薦

1。反哲學入門

2。思想的力量

3。西方哲學簡史

4。大問題

5。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6。哲學的慰藉

7。哲學淺說

8。我的半生傳奇蔡志忠

9。牛津大學哲學入門

10。康德哲學講演錄

中國哲學簡史 篇8

《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我對哲學沒興趣,我原以爲我不懂哲學。看完這本簡史後,我才發現原來裏面的東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這些我其實也都讀過一些東西。莊子的《逍遙遊》、《大學》提出的在明明德這些有時候我還會拿來反覆抄寫,可我怎麼從來沒有把它們和哲學聯繫起來?我想是從來沒有系統的上過哲學方面課程的原因吧。也許還是自己對這個沒有興趣,從來沒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這本簡史對初入哲學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對我這種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幫助的。但終究我是興趣不大,總的來說快速閱讀了一遍,裏面的內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給類似於我這樣的人提個醒,理個大綱。

我大學同學小燕說:所謂哲學,不過是吃飽了的文人的胡思亂想,自以爲是,正過來反過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沒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說的挺好的也挺對的。她甚至說她最近對孫子兵法有了新的見解,所謂36計其實個個是陰招。小燕說的真的挺好的。爲她開心。

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讀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詡讀了很多書,卻唯獨對哲學類興趣不大,不甚研究。當我讀完這本簡史之後,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認識到這本書的知識比我教學生的《建築環境學》《燃氣供應》課程更有價值。遠~遠~遠~遠超過了我教授的課程的價值。當你對哲學有興趣的時候,恭喜你!這說明你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柴米油鹽、一地雞毛、雞飛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層次,你已經開始對人生進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進入了道德境界,這時候的人在精神上會獲得更多的滿足,人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哲學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我們的老子、孟子、孔子等聖人們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學大師們已經對這些東西反思的很透徹了。他們的哲學思想其實,其實我們也都懂。比如佛說:誰傷害了你,誰來渡你。再比如佛又說:放下,你就贏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個女同事跳樓自殺。她也讀到博士,我想這些哲學的東西她應該都懂。爲什麼做不到?因爲我們都是凡人。只能說可能她懂得,但還沒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慶讀研究生時的一個政治老師,他原本和我一個專業,後來是自己對哲學方面的東西非常有興趣,然後就轉去搞這些了。他給我們上課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着川普講,後來對我們說不行他必須有川話講,否則他覺得講的不透徹。然後他就在講臺前用四川話呱裏呱啦地講的神采飛揚,你可以感受到他眼裏放出的光。雖然其實我對他講的也不怎麼感興趣。但現在想起來他能與哲學打交道且樂在其中,真心爲他高興。

書中提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我就在想這個名字爲什麼這麼熟悉。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蓮說》的周敦頤。一般來說哲學家就是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遠大抱負之人宜早接觸哲學,學校也應儘早開設關於哲學的基本課程,這樣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志向,幫助其學習治道之法,利於國家人才的培養。

關於馮友蘭,有聞其名。讀完此書後查閱了其簡介,方知乃河南南陽人士(1895-1990),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佩服之至。

中國哲學簡史 篇9

近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掩卷沉思,意猶未盡,遂決定爲案頭書,之後可常習也。

不知什麼原因,自己對哲學很有興趣。只是沒有機緣深究。早期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學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費爾巴哈、黑格爾之類,淺嘗輒止而已。後來,曾讀了一點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感覺到了一些哲學的奧妙,便耿耿不能忘懷。後來,也曾探究過一段希臘哲學,也只是興趣而已,未得要領。

關於中國哲學,只限於文化層面,感覺始終不得要領。總覺得,只有西方的哲學稱其爲哲學,有一套嚴密的體系,而中國哲學,似乎是凌亂的,在體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認識也是渾渾噩噩的。當然,現在看來,這純粹是自己的無知。這似乎也和我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爲指導所形成的意識形態有關,也和文革破四舊否定以儒家爲主體的傳統文化有關。還有,由於西學東漸,哲學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學的人,以西方哲學的標準來比附我國先秦思想,對我國古代哲學持一種否定態度,也混淆了人們對中國哲學的認識。但是,不管怎麼說,自己對中國哲學的認識還是近於無知。如果說知道一點的話,也是很膚淺的。

這次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算是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在我的頭腦裏算是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框架。看到了一個有別於西方的另類特色的哲學體系。當然,這種認識還很不到位,還需要再讀書再學習,爭取有一個通常性的瞭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中國哲學也是東方哲學的代表。我還曾讀過一本有關印度的哲學書,當時也很覺得了得。其實,每個民族及其文化發展,都有其精華的東西,我們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華之深,我們都應想到。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開闊的視野。

馮友蘭先生是中國的哲學大師,人們並不陌生,也是中國文化哲學史上少有的幾個有自己哲學體系的大學者之一。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就職於清華大學。《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是其代表作。馮先生稱《中國哲學簡史》爲小史,是爲中國哲學研究的一個導引。

該書主要闡述了先秦哲學思想,不外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以及後來的新儒家、禪宗、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梳理了中國哲學發展的脈絡。最後簡述了中國哲學和世界哲學的關聯和特點。可以說,這本書給我們繪製了一幅中國哲學由古至今的發展網絡圖。其中,對涉及的要點進行着很好的解讀。使我們不僅知道了其然,而且知道了一些所以然。是一本簡明扼要的中國哲學讀本。

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文化和哲學混爲一談。這也不足爲奇。所以,我們知道了許多中華文明史的東西,往往缺少哲學性的解釋。哲學是從深層次尋找原因。是文明發展的內在的邏輯力量。是一種認識、觀點和精神的嚮導。如果我們有了這種思考,我們就會明瞭許多社會現象。爲什麼是這樣發展而不會是那樣發展。就會明白,一種思想、一種理論是如何形成的,它體現了哪些源流。

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收穫頗豐,自然不用概述。但讀書中的許多火花還是有必要記述一下的。雖然屬於掛一漏萬。比如,中國哲學精神對人的主導,以儒家爲例,主張入世,主張成爲聖人,其人格特徵爲“內聖外王”。“內聖”是其修養的成就,“外王”則是在社會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道家主張出世,但道家也沒有不問世事。《莊子》中說,儒家遊方於內,道家遊方於外。這個方即社會。外也好,內也好,都以“方”爲座標。所以,儒道兩家正好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兩面,既強調入世也不排除出世。這就使得中國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平衡感。知識分子最爲典型,有句話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就是這種入世出世的.生動寫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爲無爲的問題。孔子對自己的人生曾有一個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裏的“學”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學,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這裏的立,是指“立於禮”,是說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就很得當。這裏的不惑,是說這時成爲智者,論語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則是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違的東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變的。在儒家看來,命是指人們所能控制的範圍以外的東西。人在能控制的範圍內要竭盡全力,對於命的東西,也就是無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東西,人們只好平靜地接受。這就是“知命”的意思。這就引出了有爲和無爲的的問題。我們知道,儒家講究有爲,道家講究無爲。道家的無爲是強調順其自然,而儒家的有爲也不是沒有限制的。所以“人定勝天”只能作爲口號,鼓舞士氣,真正天數定了的東西,你是無法戰勝的。儒家主張的是在知天命的情況下的有爲。有一種說法,叫盡人事,聽天命,表現爲一種積極正確的態度。

還有,程朱的理學和陸王的心學。朱熹講萬物歸於理。所以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他說:“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認爲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爲的,都是其理。舉例說,人發明舟、車之前,已有舟、車之理。有如西方哲學抽象之規律。理,看不見摸不着,形而上也。但它主導者萬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隸,只有順從理而行事。陸王的心學則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認爲,宇宙是一個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我們自己經驗到的這個具體的實際世界。用句通俗的話說,無我即無世界。像西方唯心主義笛卡爾所言“我思故我在”。認爲世間萬事萬物萬理只有與人相交時纔有意義。不相交時,對於宇宙或對於人都是“歸於寂”的。應用於社會,人的行爲歸於“良知”。

最後,說說馮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說。人生在世,做人做事,馮先生認爲有四個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順着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所做之事並無覺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識到自己,爲自己做各種事。但並不總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瞭解到社會的存在,意識到是社會的一員,自覺地爲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具有道德的意義。四是天地境界。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意識到自己不僅是社會的一員,還是宇宙的一員,爲宇宙的利益做各種事情,構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們大多數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爭取做的好一點。在利己的同時,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爭取上一個層次,到道德境界,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至於天地境界,我們仰望就可以了。馮先生說,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大家都見賢思齊吧。

中國哲學簡史 篇10

哲學始於思想

以前,我總認爲哲學很深奧,很遙遠,甚至認爲我一定接觸不到哲學。然而,我讀了《中國哲學簡史》後,不得不驚歎,馮友蘭先生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雖然對我而言,讀這本書有些吃力,但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了許多文淺意深的語言進行論述,還是深深吸引了我。讀完這本書,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哲學離我並不遠,哲學,始於思想。

在書中,馮友蘭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夠思想什麼,這就是說,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要對思想進行思想。”這句話我認爲是哲學的根本。人要能認清自己,認清自己能夠思考什麼,什麼纔是自己的思想範疇,在自己的思想範疇之內進行不斷地思考,深層次的思考也就能變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這也許就是哲學的本質吧。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認識你自己”,與馮友蘭先生所說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學都是建立在“認識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哲學才能使我們提升心靈的境界,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哲學,即智慧之學,人的智慧來自於人的思考。無論多麼偉大的學者、哲學家,他們的.智慧源泉都來自於他們那善於思考的大腦,從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誕生也就是哲學的出現,對他們而言,哲學,無處不在。

“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只要還沒有死,他就還是在人生之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人生進行反思,至於系統反思的人就更少了。”這段話依然來自《中國哲學簡史》,它足夠驗證“哲學是始於思考”的。“反思”無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層次的思考,而“系統的反思”是聚反思、總結於一體,就像優秀的學者、哲學家,他們不但善於思考,還善於總結,總結的產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誕生”,它就是關於思考的總結。

所以做一個會“系統反思”的人,哲學就會離你很近。哲學,始於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 篇11

從孔子開始,儒家將實行仁的方法稱爲“忠恕之道”。“盡己爲人”即爲“忠”,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爲“恕”,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孔子由“推己及人”的正否方面推論出上述道理,這說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討“人己關係”。

對孔子而言,他對於人己關係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價值”的基礎之上的。他強調心中之“仁道”,以此對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約束,通過行仁來履行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孔子希望通過道德準則使人們對彼此身體動作背後的動機達成共識,進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達到人己關係的和諧。在孔子的觀念裏,他並沒有明晰地將人、己看作兩個分別獨立的個體,而是站在社會羣體的宏觀角度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而這種社會狀態需要人己雙方的配合來實現。

在儒家學派的另一位領頭人孟子這裏,人己關係已然有了新的解釋。孟子認爲天地萬物都處於一個不斷髮展和轉化的過程中,因此他將人己關係着重解釋爲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自身“存心養氣”,不斷提升自我修養的歷程。孟子強調的“天人合一”也是說一個人要完善自我,妥當地順應天地不斷髮展和轉化的過程,與天地真正地融爲一體。

於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現了交集。《論語·子罕》中說:“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從孔子這四個“絕學”中,我們可以顯然地看到,他也不會被一成不變的理論概念束縛,從而可以靈活地處理人際關係。從孟子開始,中國哲學的政治功能變淡了些許,哲人們開始強調人作爲獨立個體的自我意識,哲學逐漸偏離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這裏,人己關係又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因爲道家的“人己關係”算得上是在“物我關係”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所以在莊子的闡述中,人己關係的圖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體系。莊子在《人間世》中提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他認爲,在人己關係中,我們必須先充實自己,纔有餘暇去糾正他人的行爲。很明顯,這與孔子的理論有着本質的差別。孔子從意欲出發,以形式化規範達到天下大同;而莊子從利他出發,強調人的獨立性和平等性,爲人際交往的實踐提出思路。綜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種政治理念,而莊子則以爲世人提供處世之道見長。

無論儒道,我們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們就已經將人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置於社會羣體的大環境中探討處世之道了。人己關係無疑是比物我關係更實在的哲學議題,在當今方法論大行其道的哲學環境中,我們是否應重新沉下心來討論哲學實踐的可能性,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 篇12

寒假我反覆認真的研讀《中國哲學簡史》,總感覺似懂非懂,雖然我在努力的看,還是覺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費勁。書中古代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說不清的感慨。

現在將我讀這本書後對哲學的一點認識和感悟與大家分享如下。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爲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所謂哲學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沒有智慧的那種智慧。哲學家們研究哲學問題從來不是爲了提高智力,而是爲了哲學本身。換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書中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爲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爲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爲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爲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爲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爲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通過閱讀我還了解了馮友蘭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學思想,瞭解了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的大致發展歷程,瞭解了儒學之所以成爲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間是相互影響和促進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着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變得更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親人,也同樣自然地去愛護別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與社會也就會朝着和諧的方向發展。孟子認爲“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爲官者理解了這個道理,懂得了人倫之道,自然要竭盡所能來促進人民大衆的福利。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爲一個學派的創始人。

如果,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裏、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爲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纔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纔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爲“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發展無時不在出事促使着我們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只有結合現實情況不斷的創新,人類文化纔會發展得更快。

馮先生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爲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爲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馮先生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馮先生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卻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眼中的學生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之分了。

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這也許就是我開始所說的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的原因吧?

最後,爲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中國哲學簡史 篇13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我剛看到《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時卻沒有什麼感情。書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馮友蘭作品精選”七字,很普通,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寧靜,平淡。書在手裏沒有什麼感覺,就匆匆放進抽屜,直到閱讀課時纔拿出來,當時記得還是現場拆封面。

讀這本書的最初感覺是無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讓人睡覺”來形容。書裏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沒有給你註釋,讓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點睡着了,並沒有沉浸在書中的海洋裏。就像生物老師說的:“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學也是這道理,因爲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覺很陌生。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書中,書中有許多的精華,你唯有“啃讀”纔會知道其中的意蘊。讀完書才明白“啃讀”與“悅讀”不同,讀過這本書與沒讀過這本書是不一樣的——裏面有“哲學”的知識,可以豐富思維,增長見識,讓人更加智慧。書中有很多歷史知識等,讀起來也別有一般滋味。哲學就像物理一樣,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都以不同形式與時代、社會、政治、人生聯繫在一起。

書中的`許多觀點令我佩服,就像書中所說的:“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體驗。”它告訴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新的眼光來認識哲學。在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順應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緣由。

要說不喜歡這本書那是不可能的,議論中夾着少許的描寫,內容顯得並不太枯燥。但因爲書中還有許多古文,看不懂,愛恨有加。書中講述了許多哲學,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甚至貫穿整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學是什麼?一切源泉來自哲學,這本書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談論的東西。例如:“人沒有私慾,他的內心像一面明鏡。”這句話警醒我們:把自己的內心磨礪得像明鏡一般,時刻提醒自己不犯錯誤,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貪婪所迷惑。

書中精華太多,多得我們都不知從何處說起;哲學的應用範圍太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瑣事,簡直無所不包,是天地間最大的學問,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

標籤:簡史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