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哲學

中國哲學簡史(14篇)

哲學3.73K

中國哲學簡史 篇1

寒假我反覆認真的研讀《中國哲學簡史》,總感覺似懂非懂,雖然我在努力的看,還是覺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費勁。書中古代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說不清的感慨。

中國哲學簡史(14篇)

現在將我讀這本書後對哲學的一點認識和感悟與大家分享如下。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爲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所謂哲學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沒有智慧的那種智慧。哲學家們研究哲學問題從來不是爲了提高智力,而是爲了哲學本身。換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書中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爲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爲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爲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爲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爲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爲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通過閱讀我還了解了馮友蘭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學思想,瞭解了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的大致發展歷程,瞭解了儒學之所以成爲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間是相互影響和促進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着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變得更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親人,也同樣自然地去愛護別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與社會也就會朝着和諧的方向發展。孟子認爲“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爲官者理解了這個道理,懂得了人倫之道,自然要竭盡所能來促進人民大衆的福利。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爲一個學派的創始人。

如果,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裏、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爲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纔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纔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爲“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發展無時不在出事促使着我們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只有結合現實情況不斷的創新,人類文化纔會發展得更快。

馮先生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爲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爲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馮先生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馮先生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卻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眼中的學生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之分了。

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這也許就是我開始所說的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的原因吧?

最後,爲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中國哲學簡史 篇2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說能讀到什麼,有什麼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大學聯考奠定的基礎,爲了大學聯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爲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後,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爲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爲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係,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爲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說,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說,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着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脫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於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聖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簡史 篇3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與世界的連接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時候讀的時候不懂,現在慢慢有一點感悟,記錄下來。

基因、文化本身的連接

從基因角度,人對自己的同類同胞,更容易有一種一體感。所以我們看到“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龍的傳人”這種富有中華神話色彩的詞語也能抓住人心。

共情的激發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發出人類共通的情感。小時候學的.古詩往往一下子就浮現出來……在水邊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場聚會後會唏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睹物思人時想到“亭中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在這些時候我們都和古人對話了。

天地之間,這情非我獨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着他感同身受。

時間、空間的連接與想象

這種感覺往往是看一些藝術作品帶來的感受。比如《無問東西》把幾個跨越時間的故事通過人的關係串聯起來,你是我的延續。《尋夢幻遊記》“死亡並不是終點,遺忘纔是”。一些油畫或是小說,比如聖殤,活着,描繪戰爭,一眼讓人感受到了痛苦,於是更珍惜如今的和平。

中國哲學簡史 篇4

漢朝第一位大哲學家,漢帝國的理論家是董仲舒,代表作《春秋繁露》。據說他把家裏的窗簾垂下來,三年不朝外面看一眼,一直寫一直寫,寫了三年,寫出這本偉大的著作。

董仲舒講學,他和學生不見面,垂着一個簾子,學生在外面,他在裏面。董仲舒對儒家的貢獻非常大,他去說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官方推薦儒家的書,其它的書也允許它存在。

《春秋繁露》是五行陰陽家與儒家的合流,董仲舒一邊研究儒家,一邊研究五行,特別追求天人合一。慶賞罰刑四政對應春夏秋冬,爲什麼是秋後斬,因爲只有在冬天的時候纔到最後一步上刑。因爲天是到了秋天才落葉,冬天一股肅殺之氣,百花凋謝,然後植物的葉子全部落光,這時候才能殺人。

官員分四等,對應春夏秋冬,每一等有三個助手,因爲一季三個月,他希望把天和現實世界結合起來。天不變,道亦不變。

天地陰陽木火金土水人這十種要素構成了整個的宇宙,人是天的複製品。

孟子說性善,荀子說性惡,他說都不對,他說善如米,性如禾,禾雖然能夠出米,但是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他非常強調王教,認爲如果人天性就是善的,就不需要王教,不需要禮樂之教,但是如果你知道你的本性像糙米一樣,那麼就需要王教來幫你不斷地修正來篩選,把你真正的善提煉出來。

風流-從字面講是盪漾着的風和流水,和人沒有直接的聯繫,但它似乎暗示了有些人放浪形骸,自由自在的一種生活風格。竹林七賢-在豁達率性的玄學當中,孔子已經不再是一個神,有情而無累。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我們這些人煩惱最多。

風流的真意-風流來自自然,在自然中尋找快樂,而自然與儒家倡導的名教是對立的,他和儒家所講的名教和這些約束,侍奉君王這些事情看似是相對的,但是實際上這裏面蘊含一個種子,不能僅僅只在自然和風流當中尋找真樂,如果能夠把這種樂趣延伸到了侍奉君王,延伸到了名教當中,這纔是真的快樂。

大家好好讀一下《世說新語》就能夠知道好多特別有意思的故事。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是不一樣的。真正的中國佛學是與中國思想相結合所產生的佛學,典型的是禪宗。道生講法,頑石點頭。

神秀倡導的是時時勤拂拭,模式惹塵埃-漸宗,就是一個人要想修煉成道,必須逐漸地修煉。慧能卻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頓宗,當下即悟。

人的生活是有四個境界的:

1、一個人所做的任何事兒,都是像兒童或者原始社會當中地人一樣,他只知道這件事情對自己地感受,他感受不到這件事對別人地意義,這種人生叫做自然境界的人生。

2、他有私,他知道所做的事情是爲了自己,但他知到這個社會的規則,他不會全然的不講道德,因爲他講道德也是爲了自己,這種人叫功利境界。

3、他懂得世界上並不只有自己,還存在着一個社會,自己只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本着這樣的理解,他做事情是對整個社會有好處,他行事爲義,而不是利,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這種人生境界叫做道德境界。

4、他有這樣一種認知,他知道在這個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大全的整體就是宇宙,它不僅是社會的一員,還是宇宙的一員,是一個公民,但同時還是一個天民,這種境界叫做天地境界。

前兩種自然境界和道德境界都是一種自然狀態,而後兩者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道德境界所講的是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所講的是超越道德的價值。

中國哲學簡史 篇5

大概不知道哪裏來的心血來潮,然後一門心思的尋找哲學方面書籍要閱讀。經過網上查詢,朋友推薦,終於選擇了《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然後當即在網上選購,坐等到貨。

速度蠻快,然後拿到書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後就翻開《中國哲學簡史》,沉入到其中,瞭解古往今來的哲學家思想,去思考相關問題。我想,哲學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後來,瞭解到作者馮友蘭先生寫這本書是在國外。學生根據其日常授課進行整理,編纂了此書。一開始只是英文版,先後翻譯成很多語言。後來才翻譯出了中文版,帶到國內。

《中國哲學簡史》一經問世,立即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是熱愛。成了很多外國人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國人瞭解古代諸子百家的好書籍。

好的書籍,我當然要涉獵一番。

書中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諸子百家的起源,分別講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陰陽家,中國佛學、禪宗。還有,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的發展和狀況。

總體來說,本書按照時間節點,敘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可讀性,可觀賞性、可操作性極強。是研究哲學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書,能夠開啓和萌發相關思維。

說實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學。之前一直在閱讀古典書籍,雖然讀的都是精簡版,但是其中心思想,還是能夠了解和掌握的。我一直渴望通過閱讀古代書籍,能夠窺探一絲智慧,萌發我愚鈍的思維。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規律。

直到我閱讀《中國哲學簡史》,發現其實有很多苟合之處。正如《周易》一樣,其實講究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順着規律去推進;《道德經》的精髓莫過於,有和無,無爲而治,講究唯心。而儒家歷經好幾個階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綱五常”。這也是我經常跟朋友聊天講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義禮智信”,儒家對於周朝禮法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很多積極的`作用,後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思想成爲治國理邦的規則。

概覽諸子百家,領略那個事情人們的思想,對於我來說,能夠細緻的靜下心來去琢磨。

時間過得很快,年輪在無情的轉着。誰又能說,我們現在這個時刻,不是歷史的塵埃呢。通過這些,能夠促使我變得通透。

我想,對於我而言,更多的是,對於“得失”的一個拿捏。

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必須要去爭取,我們的實際行動也應該去大刀闊斧的幹。這個時代,是一個好時代,可以通過努力,成就自己一番。最現實的莫過於財富的增長,“買房置地”是古今人們的做法,也是苟活一世必須要乾的。

但是,在現實努力爭取之餘。我們的思想是否可以靜靜的去思考一番,是爲了什麼?因爲,社會分工不同,導致我們角色屬性也不同,所以,有身份和地位。高貴的,貧賤的,最後都是荒冢一堆草沒了。所以,與天地相比,你所追求的的,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所以,這個問題困擾我很多。我也問過很多人,比我歲數大的,比我小的,認識的,不認識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就像有十個人,每個人都炒一盤宮保雞丁,那麼炒出來的應該是是個宮保雞丁的味道。誠如我們的人生,每個人雖然做的事大體相同(出生,讀書求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贍養老人,退休年老、死亡),但具體的做法和行爲而又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體會。

事實就是這樣~

我想,既然這樣,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那我還是想辦法去將生命的寬度繼續拓寬吧。長度不可把控,橫向的知識積累,人生價值的體驗要更豐富。所以,我不斷地去折騰,來回跑。因爲,我想擁有不一樣的人生。我所經歷的顛沛流離,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崇尚,直到最後,我不後悔!

如果說閱讀歷史,可以以史爲鏡,明智;那麼閱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去領悟,頓悟。

瞭解天地人之間的聯繫,諸子百家的思想,不盡相同而又有雷同之處。

這是值得研究和了解的。

讓人懵懂和恍然大悟的哲學!《中國哲學簡史》,再一次,着實不錯,值得每一個人去觀看。

中國哲學簡史 篇6

《中國哲學簡史》是由馮友蘭先生根據演講稿改編而來的,演講稿是1947年馮友蘭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的關於中國哲學報告。隨後數十年間,《中國哲學簡史》被翻譯成多個版本,《中國哲學簡史》十分短小精悍,而且內容十分扼要,《中國哲學簡史》準確地表達了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的觀點,《中國哲學簡史》對人生、處事等對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論述,反映出中國人對處事爲人的基本哲學,這些哲學理論就是中國的文化經典,本文將從哲學的內涵、哲學研究方法等詳細闡述《中國哲學簡史》的內涵。

《中國哲學簡史》由美國麥米倫公司1948年出版,《中國哲學簡史》英文版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其對歐美髮達國家的影響很大,上世紀80年代,馮友蘭先生的學生塗又光先生將《中國哲學簡史》翻譯成中文,至此《中國哲學簡史》迴歸中國文化的世界,馮友蘭先生在自序中評註爲“小史者,非徒鉅著之節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其言下之意就是《中國哲學簡史》並非講述“節略”,而是“全史在胸”。《中國哲學簡史》以馮友蘭先生的早期作品《中國哲學史》以及《貞觀六書》爲基礎,《中國哲學簡史》貫穿了中國各個朝代的哲學理論,是一部十分系統的哲學著作,下面將詳細闡述《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觀念,並將《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做對比。

1 《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觀

1.1 哲學的內容

“哲學”一詞並非源自中國本土,哲學實質上屬於舶來品,但哲學與中國的“大道”類似,是所有科學的科學。早在古希臘時期古人們將哲學分爲論理學、物理學以及倫理學,而現代哲學理論將其分爲人生論、宇宙論以及知識論。《中國哲學簡史》記述了馮友蘭先生對哲學的理解,馮友蘭先生將哲學看作是對人生的系統理解。在中國傳統哲學中,人爲天地靈長,人對世界的思考也是世界的折射,而世界是人思想的背景,人類現有的任何認知均爲知識,思想本身就是知識,而且《中國哲學簡史》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連貫性的,人生論、知識論、宇宙論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研究重點,同時也是三個相互聯繫的理論。

1.2 哲學的特徵

《中國哲學簡史》中將哲學描述爲“不可思議,不可言說者”,而哲學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無用”,《中國哲學簡史》以 “無用之大用”推出哲學自身的特徵,哲學本身是十分模糊的,而且不具備討論性,每個人對哲學的理解都是哲學的反應,這種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十分模糊。中國傳統哲學以“無用”定義自然大道,哲學不同於傳統學科,哲學不能直接增加人的技能與知識,《中國哲學簡史》將哲學看作是自然大道,是人對自然的理解,使人類獲得與自然共存的基礎。

1.3 哲學的用處

《中國哲學簡史》中對哲學用處的理解是“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按照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論,哲學的作用是幫助人類達到超乎自然的境界,使人們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中國哲學簡史》的經典理論就是“無用之大用”,哲學的“無用之大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聖”,哲學是通過內在修爲的提高創造境界,哲學可以提高人的內在境界,從內在境界超脫自然,從而獲得“心靈的歸宿”,二是“外王”,外界的王者並非手段超羣,而是具備最高的精神人格,《中國哲學簡史》對哲學作用的理解符合中國古代賢人理解的“內聖外王之道”。

1.4 哲學的方法

《中國哲學簡史》歸納了兩種研究哲學的方法,包括正方法以及負方法,正方法實質上是說明哲學的研究對象,《中國哲學簡史》以理性思維模式對形上學以及範疇進行分析,直接從正面詮釋了行上學方法,《中國哲學簡史》對這種方法定義爲“邏輯分析的方法”以及“形式主義的方法”,用名詞的方法表達肯定的分析,其本身屬於不可言說的'方法,《中國哲學簡史》中的很多觀點均採用了“形式主義”的方法。負方法主要用於研究不可言的事物,中國傳統哲學方法往往是以意達言,《中國哲學簡史》將這種方法稱爲“直覺主義方法”。

2 《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史

《中國哲學簡史》不僅僅單純地闡述了中國的哲學史,同時也在中國哲學史的基礎上提煉出了系統的哲學史觀。馮友蘭先生對歷史的解讀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事情的過程名爲歷史,二是事情的記敘也可以成爲歷史,前面一點體現了歷史的客觀性,後面一點體現了歷史的主觀性,歷史的好壞在於記敘的真實性,因此歷史“亦惟須永遠重寫而已”,中國哲學史也可以分爲兩類,一是哲學史本身,二是後人記敘的哲學史,客觀哲學史本身只有一部,但主觀的解釋卻有很多種類,《中國哲學簡史》將探索哲學的真面目作爲哲學發展的主要目的。

3 《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對比

《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哲學史劃分方式,二是哲學史的宏觀把握。《中國哲學簡史》捨棄《中國哲學史》的歷史分期方法,而是以中國哲學的自身發展爲綱領進行劃分,將中國哲學史的發展脈絡顯示得更加清晰,《中國哲學史》以子學時代” 與“ 經學時代” 劃分,可以突出秦漢時期的哲學統一思想,而《中國哲學簡史》沒有將歷史作爲主要的線索,將中國哲學的發展作爲主要脈絡,突出了中國哲學史發展的多樣性與豐富性。與《中國哲學史》相比,《中國哲學簡史》形成了對中國哲學史的整體把握,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中國哲學史的發展,以中國哲學與宗教的關係爲例,每種宗教的核心都存在着其內在哲學含義,哲學上層建築是迷信、教條以及組織等形式,《中國哲學簡史》的上述觀點闡述了中國哲學與文化的一個本質特點,中國傳統文化中將倫理作爲精神支柱,除此之外,《中國哲學簡史》對“道德價值”與“超道德價值”進行了準確區分。

中國哲學簡史 篇7

一、本書簡述

這本書從結構上可以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背景、方法論進行了分析;第二部門按照時間順序對先秦諸家開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觀點和相互之間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對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並對本書進行了總結,

二、收穫和感悟

一是以人爲本。作者介紹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這和以往接觸的哲學不同,以往學習的哲學中,強調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等問題,過於抽象,很難和個人生活聯繫起來,並和自己的人生意義聯繫起來。而從對人生的系統反思這個角度出發,讓我們對哲學的功用和意義有了深刻的瞭解。特別是對人的四種境界的劃分,讓我們對哲學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人生的反思和總結。如年末,對自己一年的生活、經歷的事情、閱讀的書籍等等進行總結。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但很多這種反思總結中,多數流於流水賬,對爲啥這樣做?這樣做是受何種觀念影響?這種觀念從何而來?都知之甚少。

三是發現每個人受固有環境和社會流行觀念的影響巨大。例如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讓中國人喜愛直覺思維,比如我們的繪畫、我們的音樂、書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極泰來等觀念,都和中國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有緊密聯繫。

這不僅讓我們反思,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受什麼觀念的影響。或者說,是什麼觀念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活方式,其在歷史上,已經有千萬次人都經歷過了,但如何才能發現自己觀念的侷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觀念在影響或決定我們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變自己的觀念,這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學習新的知識,一種是領悟,真誠地去做事,達到心和宇宙統一起來,所謂致良知的方法,一種是敬,抱持者對世界的敬愛的態度,來生活。

例如前一階段看一本書上,一個志願者到利比亞去工作,通過其工作經歷,他人生的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已經不侷限於單純的原來,醫院、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他在瞭解這個世界的過程中,觀念已經發生很大變化。

五是哲學爲啥重要。哲學就是通過思維找基本規律。哲學是最高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下面還有n層的東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邏輯、技能等。學習哲學就要以興趣和實用爲導向,定下你的目標,要讓哲學成爲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讓自己具備觸類旁通、解決問題、正確決策、創新等重要能力,非讀哲學不可。

例如,我們學習數學就知道,數字是一種抽象,函數是對數學規律的抽象,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建立數學模型,這是另一層次的抽象,在此基礎上,還有數學哲學和系統動力論,是對數學的更高層次的抽象。

七是學習哲學的方法

認識哲學,瞭解哲學,懂得哲學的體系和邏輯原理,並將這一原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之中。學習哲學需要技能+意識+學習材料。如批判性思維是意識的儲備,可以幫助你迸發學習熱情,形式邏輯是技能的儲備。

如在管理理論學習中,通過管理理論的發展,可以在理論中找到共同之處,看到人的思維的軌跡;如我們可以發現杜邦分析和麥肯錫方法對應的.形上學;羅傑斯的心理諮詢方法對應的存在主義‘達爾文的系統動力論對應的馬克思等等。在設計研究中,有設計方法論,仿生設計學等等。再如笛卡爾建立了普遍數學,只以順序和量化關係爲考察對象

八是新學到的一些哲學知識。一是哲學的方法論,負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數學的方法、邏輯分析的方法;負的方法是採用不是什麼的方法。由於哲學的反思的性質,它最終必須思想從邏輯上說不可能成爲思想的對象的“某物”。這種思想對象用負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中國哲學中的修養方法,無外乎誠和敬。通過誠對待思想,敬對待世界的終極理念,來不斷完善自己,實現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學的根本之爭,是觀念論和實在論的爭論;

三、精華摘錄

p2哲學家必須對於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後有系統地表達他的思想,人生論、宇宙論、知識論都是從這個類型的思想產生的;

p4哲學的功用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指關於實際的信息),而在於提高精神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

p6中國哲學的價值在於,成爲聖人,聖人的最高成就是個人與宇宙的同一;

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24中國哲學的方法論,概念的類型有兩種,一種用直覺得到;一種用假設得到的;直覺得到的概念有三種可能的類型,已區分的審美連續體概念,不定的或未區分的連續體概念,區分的概念

p43孔子強調仁和義。義是指事之宜,即應該;仁強調,不光是指魔一種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於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知命,是指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對於外在的成敗也就無所縈懷;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四十而不惑,是指他這時候已成爲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認識到超道德的價值。

p82惠施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發現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獲得幸福的方法莊子,自由發展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們得到一種相對幸福;

聖人由於對萬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變化的影響。用這種方法,他就不依賴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說已經得到絕對幸福。

p153法家韓非子。勢:是指權利,權威;法:是指法律法制;術是指辦事用人的方法和藝術,也就是政治手腕;

p222新道家。聖人高度理解萬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萬物變化的影響。他以理化情

p232佛學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學的負的方法;

覺悟的確切意義。是指個人與宇宙的心的統一,或者說與所謂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謂二諦義。第一層次,普通人以萬物爲實有,而不知無。第二層次,說萬物是有,但是說萬物是無也是片面的;事實上,有就是無;應當說不片面的中道,在於理解萬物非有非無;第四層次,中道在於不片面,意味着進行區別,而一切區別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這個否定一切,就可以達到莊子哲學中的坐忘,佛家稱之爲涅槃;

p267新儒家。自然界的規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創造的;這歷來是柏拉圖的實在論和康德的觀念論爭論的主題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時豪雄;

哲學的推理,形上學的推理,其出發點是經驗中有某事物存在。

哲學史對於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由於他的反思的性質,它最終必須思想從邏輯上說不可能成爲思想的對象的“某物”

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爲四個,自然境界。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會的風俗習慣。、功利境界。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爲自己而做各種事。

道德境界。還有的人,可能瞭解到社會的存在,踏實社會的一員。有這種覺解,他就爲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情;天地境界。可能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

四、哲學入門書籍推薦

1。反哲學入門

2。思想的力量

3。西方哲學簡史

4。大問題

5。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6。哲學的慰藉

7。哲學淺說

8。我的半生傳奇蔡志忠

9。牛津大學哲學入門

10。康德哲學講演錄

中國哲學簡史 篇8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爲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於利己考慮,儘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爲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爲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瞭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爲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爲自己的道德行爲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爲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爲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爲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爲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對象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薰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於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爲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鑽研,勇於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着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託,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並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於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後,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信息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髮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餘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徵博引,遊刃有餘,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爲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爲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纔會真正的成爲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中國哲學簡史 篇9

近日,我重溫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再次感受了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縱觀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哲學思想經歷了由分化到融合的過程。正如書中所分析,周朝後期中央權威下降,官師一體走向官、師分離,由此產生了諸子百家哲學思想,按西漢時期著名學者劉歆所分析,“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隨着秦、漢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與鞏固,儒家從諸子百家之中脫穎而出,成爲官學,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來的佛家思想所長,在宋朝時形成了儒釋道合流的新儒學。通過不斷融合實現完善發展的中國哲學思想體系,系統地回答瞭如何處理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關於人與自身的關係:修身養性、追求幸福。無論是作爲入世哲學的儒家,還是作爲出世哲學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與自身的關係。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內聖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內聖,就需要注重內在修煉,修煉的重點是“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論上,新儒家“陸王心學”引入了佛學中禪宗頓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後以敬存之,強調通過“格物正事”實現“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學”則強調尊“理”養“氣”,“氣,使人各不相同”,並認爲通過個體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實現個體快樂。道家更關注於人如何獲得自身幸福,通過追求個體自由自在地發展實現相對幸福,通過“以理化情”實現絕對幸福。

關於人與他人的關係:仁者愛人、兼愛非攻。儒學的核心是“仁”,所謂“仁者,愛人”,強調的是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對他人的博愛,並且這種博愛由孔子時期分爲“君子”、“小人”有差別的愛演變成了孟子時期無差別的愛。道家雖然不主張損害自己利益去關愛他人,但也反對損害他人利益。就連武士階層出生的墨家,也強調主張“兼愛”,並將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衛爲主的“非攻”範圍。

關於人與社會的關係:家國天下、內聖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內聖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國天下”,路徑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方法是構建一套以“禮”(對君子)和“刑”(對小人)爲核心的人倫和社會治理體系(例如三綱五常等)。然而,現實中,“內聖”的人,未必能成爲“外王”,例如,奉行“仁義”的宋襄公失敗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卻成功了。對此,儒家給予的“內聖外王”的解釋是:“內聖”可以爲“外王”,“內聖”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選,但“內聖”不一定最終成爲實際的“外王”。由此,我們可以更深刻地領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真諦,無論在什麼狀態、無論在什麼職位,我們都需要盡力做到“內聖”、主動做好自己、承擔好自己的職責,這本身就是在踐行“家國天下”的夢想。

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知行一體。儒家在早期並未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的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隨着儒家與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學派”將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強調“天理”,人的`行爲應遵循天理,實現“天人合一”。新儒家“陸王學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則將宇宙視爲一個精神的整體,“心即理也”,通過不斷地實踐來實現“致良知”。而道家則認爲“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運行規律“常”。

中國哲學根植於中國社會環境,是中國文化的基石。通過閱讀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對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系統解釋,然而,作爲中國哲學主流的儒學並未真正解決人們的動力問題。早期儒學認爲一切天定,要求人們“盡人事、聽天命”,新儒學認爲遵循“天理”、“良知”,但並未解決“天命”、“天理”、“良知”是什麼、爲什麼要遵循的問題。在激勵約束機制上,採用外部的“禮”、“刑”對人們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爲予以規範矯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個人身上的自我監督約束機制,這樣必然導致社會監督成本過高、效果不甚理想。爲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補充,根據道教,個人自覺修身可以實現長生不老;根據佛教,個人據禮行事、遵紀守法是前生“業”的“果”和來世“果”的“業”。事實上,我們知道,促進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新教倫理的核心動力機制也是建立在個人基礎上的——爲了贖自身的“原罪”。當前,我們國家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期,整體國力的顯著增強需要強大的國家文化軟實力支撐,需要構建適應我國當前歷史發展階段的、統一的、強大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指引的主流哲學思想體系。如何基於個體自我監督而非社會監督建立這一思想體系的核心動力機制,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建立這一思想體系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因應當今中國面臨的新環境、新形勢和新變化。

當今中國,日新月異。與高度穩定的傳統農業社會相比,我們當前所處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着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我們的主要生產方式已經從以家庭爲單元的農業經濟轉向以大規模組織生產爲單元的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人們的社會組織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產生了重大變化,家庭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下降,與此對應,集體、組織和單位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上升。同時,隨着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顯現,家庭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也在發生變化,家族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下降。此外,由於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於血緣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於共同社區和基於共同興趣的社會網絡生活方式轉變,由此,人們的自我修養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響,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也必將呈現出越來越鮮明的“去血緣”、“去家族”化。最後,隨着現代科學的迅猛發展,超道德力量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弱,人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時越來越理性、越來越追求探尋規律性而非神祕力量。這些新變化,對中國哲學的進一步發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則,解題者誰?

中國哲學簡史 篇10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先生對於宗教的認識是每一種大的宗教就是某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即迷信、教義、禮儀和體制等。可以看出任意一個偉大的宗教內核必定有一個哲學體系的加持。現實中對於宗教的貶低化應該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層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義、禮儀和體制。

因此馮先生描述哲學的兩大特點:其一是系統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爲思考主體進行思考的時候,經常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限制和影響,特定的生活中,體悟生活和生命便會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學中會有一定的強調、一定的省略,組成了哲學的特點。而中國的哲學之所以發展至今日,與其中國的背景因素不無關係。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地理、經濟背景,馮先生在第二章開篇引用了《論語》(《雍也》第二十一章)裏的孔子的一段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馮先生引用此話將中國文明與兩希文明(希臘和希伯來)做對比,希臘文明屬於典型的海洋文明,身處於地中海,扼守連接歐洲和小亞細亞的咽喉。因此從古希臘從開始至雅典時代,對於商業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區,其中有馬其頓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臨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只有一面靠海,而且從古至今中國人下遠洋的次數並不多,例如徐福東渡到日本爲秦始皇求丹藥,還有作爲中國遠洋團隊上的創舉鄭和下西洋。因此東亞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中國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開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別暗指的便是中華文明比做樂山,更爲靜態,西方的動態的海洋文明比做樂水,更爲動態。

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因此在古代的中國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在中文裏,“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內”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對於希臘人,一直處於海洋國家會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內”(比如說,住在克里特島上),怎麼就是住在“普天之下”。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到海上冒險的經歷。但是用現代的角度來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離海很近,孔子住在魯國,而孟子所在的鄒國也在山東境內。但是在《論語》裏,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公冶長》第六節)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個未知、遁世之處,人跡罕至之處。而這是隻有自己的道不行,纔會去的地方。而仲由作爲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一直是以勇氣出名。據說,仲由聽到孔子的這句話,非常高興。但是孔子卻並沒有因仲由的過分熱心而感到特別滿意,他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意思說,仲由雖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話很簡短。他說:“觀於海者難爲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孟子將海和聖人的思想相比,展現了更多不可知不嘆的一面。(《孟子·盡心章句上》)看着孔子和孟子對於海洋的未知和驚歎。對比之下,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遊列島的經歷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麼不同。

而古代中國和古代希臘的哲學家們不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中,還生活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之中。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歷來依靠農業來維持生存。在馮友蘭先生那個時期,中國的參與農業生產的全體人口中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個農業國家裏,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經濟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爲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攤丁入畝、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以及中共領導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號,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

馮先生表達了在一個農業國家裏,無論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農業都同樣重要。中國歷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戰國時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頗爲相似。當時中國分裂爲許多封建的小王國。每個小國都把“耕戰之術”作爲國家的要務。最後,“七雄”中的秦國,在經濟和軍事上都佔優勢,得以戰勝其他六國,從而使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政治統一。因此中國哲學家們的社會經濟思想都強調要區別“本”和“末”,農業生產被認爲是立國之本,而商業則被看爲是立國之末端,因爲經濟生產主要靠農業,而商業只關係到產品的交換。商品的交換終究要以生產爲前提,在一個以農業爲基礎的國家裏,農產品是主要的`產品,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各種社會、經濟的理論和政策都重農抑商。

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商人不受到重視。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裏,把民衆按行業分爲士、農、工、商四等,士和農這兩種行業受到社會的尊重,士通常是來自地主階級,農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讀世家”,往往是引以爲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黃山下的宏村都會有牌匾寫着“耕讀世家”,不僅要讀書還要耕作,一方面瞭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讀聖賢書。還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鄉紳文化。

學者一般出身於地主家庭,不需親自耕地,而農民一般被稱作佃農,租用別人的土地進行耕種,但是家庭的興衰和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聯繫在一起:農業收成好,他們受益;農業收成壞,他們也受連累。因此,他們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都主要反映了農民的思想。而加上這批學者受過教育,使他們得以表達農民自己沒法表達的思想,這種表達在中國就採取了哲學、文學和藝術的形式。因此中國的哲學藝術中有許多耕讀的傳統。目前有談及中國人民的信仰危機也有類似觀點,中國的鄉土文化紮根之深,並非輕鬆可以撼動,當把這種農業文明抽身而走的時候,似乎並未爲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價值觀。

中國哲學簡史 篇11

哲學這個詞看起來很深奧,但,在我再讀馮友蘭先生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逐漸領悟原本模糊的概念或觀點。哲學和思想是相關聯的,它們都與人類思維有關,相互衍生又相互豐富,但二者並不等同:

1、哲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屬於學術;而思想是人類腦海中的一種意識,屬於行爲。所以,先有思想,再有哲學。

2、它們涉及的範圍也不同。哲學家關心的是真理、邏輯等,而思想家關注社會、哲學、人倫、道德等各個方面。

3、把思想相同的(至少相類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找到他們共同思想上的特點,繼而形成一門學術,如儒家、墨家等,就叫中國哲學。

4、再通俗一點,哲學家一般是思想家,但思想家不一定是哲學家。

哲學的'本質和思想也有關聯。以書中的一句話爲例“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這句話從某個角度而言意味着哲學是思想的思想。

正是因爲思想包含哲學,所以哲學家們能有不同表達自己思想特點的方法。這也是書中第一章第三點所講到的。有用比喻表述思想的,也有用格言表述思想的,還有用事例表述思想的。無論是明示還是暗示,各位哲學家們都是爲了能用各自的方法說明道理,把思想傳播給後人,讓他們對此加以思考。

中國哲學簡史 篇12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哲學家說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說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爲“哲學的源頭”,因爲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說、宇宙的學說以及知識的學說,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爲,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爲,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爲他現在的所作所爲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着。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說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爲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爲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爲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中國哲學簡史 篇13

再次翻開《中國哲學簡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這章。因爲最近在寫道德經的解讀,興趣在這裏。興趣是讀書最大的推動力。

1、解開一個迷,道德經這本書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們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會認爲道德經是比孔子更早的東西。不過按馮友蘭的考證,不是這回事。他認爲《道德經》這本書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話在裏面,但有可能這本書並非他一人所撰寫。

我所要堅持的,只是說,整個地看來,這部書的思想體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時的產物。

馮友蘭認爲,這書比孔子的時代要晚。這解開了我的一個疑問。我發現道德經很多內容,實際上是跟孔子唱反調的。比如,孔子主張聖人應該以仁爲本,而老子則說:聖人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如果道德經的確成書於孔子之後,這種唱反調就容易理解了。

2、物極必反:自然的不變規律

老子認爲,萬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極必反"。這不是老子的原話,而是中國的成語,它的思想無疑是來自老子。老子的原話是"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和"逝曰遠,遠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說,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向極端發展,這些性質一定轉變成它們的反面。

這構成一條自然規律。所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則得,多則惑"(第二十二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第四十三章),"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第四十二章)。讀書筆記。所有這些矛盾的說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規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這條規律的一般人看來,它們確實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第四十一章)

知道這個道理,有兩個最直接的好處:

1、好處一:當你處在低谷的時候,你知道物極必反,你對未來會更有信心。當年朴槿惠在最低谷的時候,就是受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啓發,走出了低谷。後來當上了韓國總統。

2、好處二:當你處在頂峯的時候,你知道物極必反,就會居安思危,不要得意忘形。朴槿惠的經歷似乎說明了這點。她當上總統,達到了人生的頂峯。卻在此後遭遇了閨蜜門,急速下落重新迴歸低谷。

那麼,怎麼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後,避免達到極限,而急轉直下呢?

馮友蘭舉了牛頓的例子:

牛頓感覺到,他的知識與整個宇宙相比,簡直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所有的對於海的知識。牛頓有這樣的感覺,所以儘管他在物理學中已經取得偉大的成就,他的學問距離前進的極限仍然很遠。

馮友蘭另外舉了一個反例:

可是,如果有一個學生,剛剛學完物理教科書,就感覺到凡是科學要知道的他都已經知道了,他的學問就一定不會有所前進,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

老子告訴我們:"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驕,是人前進到了極端界限的標誌。驕,是人應該避免的第一件事。

還有一些物極必反的情況,跟超越客觀環境的極限有關。

比如,一個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來對身體有益的東西也變成有害的東西。一個人應當只吃適量的食物。這個適量,要接此人的年齡、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質量來定。

這都是事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老子把它們叫做"常"。他說:"知常曰明。"又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第十六章)

總結:

越淺薄的人越容易驕傲,越驕傲越容易淺薄。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取得了一點小成績,不要膨脹,想想那麼偉大的牛頓,還那麼謙虛的講自己只是一個好奇的孩子,在海邊撿了幾個貝殼。

膨脹很容易讓我們達到極限,進而走向衰敗,最近沸沸揚揚的樂視公司,是不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呢?

中國哲學簡史 篇14

近日拜讀馮友蘭先生之《中國哲學簡史》,先生河南人,巧合的是,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二程皆是河南人,今日河南,古之中原也,中原人,居高而心亦高,近王又思道。

哲學,思想之思想,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的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內意義本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所述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學之人任務便是讓人向着越來越高級之境界成長,趨於至善,以成聖人也!

首先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主要是“六家”:陰陽、儒、墨、道、法、名家,接着是秦統一中國,主要用法家。兩漢時期,以儒家爲主,亦兼用黃老之術。魏晉南北朝出現新道家,梁啓超稱這一時期爲老學時代,佛教此間亦傳入中國。到了盛唐,則以佛學爲主,並與新道家相互激盪而發展出中國的佛學禪宗。梁啓超則稱這一時期爲佛學時代。宋明時期爲更新的儒學,它結合了佛學的'成果,梁啓超稱這一時期爲儒佛混合時代,我們今天一般稱宋明時期的哲學爲理學,稱二程、朱熹、陸王等爲理學家。再下來就是清代,馮友蘭認爲清代雖然學術成就巨大,但其哲學思想成就比較遜色。隨後,西方哲學傳入,進而產生現代中國哲學。

無論何種哲學都是與當時之社會環境、政治生態息息相關,周天子的衰弱,春秋時代的不義之戰、戰國的爭霸、秦王朝的統一又短命、漢王朝穩定的正禮、三國魏晉南北朝的動亂、隋唐的盛世、五代十國的短命、宋之繁榮、元明清之禁錮,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需求,不同哲學的需求也正是民衆之心理縮影,絜矩之道、無爲之道、老莊、陰陽、兼愛、理學、心學……無不是一代代先師們爲解憂於民,平治天下之真心,他們纔是值得我們懷念、敬佩之人,更是應秉承之道!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我們知道了我們如何而來。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慾,給人之求,使做必不窮平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我們知道了禮。

真正的藝術家一定能夠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繪的對象上,然後通過他的工具媒介把它表現出來。……魏晉新道家讓我們知道了藝術的魅力,找到了真風流。

禪宗,儒家和道家之合和,爲中國之佛學,而不是在中國之佛學,讓佛學從神壇走到平民。

程朱理學,讓理氣之結合,成爲官家之經典。

陽明心學,禪宗之結合,最是那段“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故事引人入勝。致良知,又一次把“三綱八目”完美詮釋。

如果用最精簡總結,無非八字:內聖外王、以理化情,用此心實現董仲舒之大同願景。

突然想到王戎失子的故事,“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於情,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哲學讓我們更加知道自己……更好發現自己……以致覺解。

標籤: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