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哲學

哲學辭典解析

哲學4.71K

  【哲學辭典】翁中之腦

哲學辭典解析

甕中之腦:一個模仿笛卡爾的“夢論證”的思想實驗。假定我們將一個人的腦從他的身體上拿下來並使它生存在一個甕中,然後將甕與計算機相聯以提供正常的刺激。其結果將是,這個甕中之腦將有一個與其過去生活完全融合的心的生活,以至於它意識不到發生了什麼。它無以區分其當前情境與先前的情境。這一實驗的概念可能性導致對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經驗與經驗知識的可靠性的懷疑論。有些哲學家則對這類科幻的哲學價值提出質疑。

“假定我們(以及所有其他的有感知的東西)是而且一直是‘甕中之腦’,那麼我們的‘甕’這一詞彙如何可能指稱實在的甕而非想像的甕?” ——普特南:《意義與道德科學》,第127頁。

  【哲學辭典】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通常略作“AI”。指使機器用程序來完成人類使用其智力來完成的任務並用計算機來模擬人類思維和問題解決。人工智能的目的是繞過腦與身來達到對人類理智的全面理解。其思想可以追溯於圖靈的智能機。1956年,H.西蒙等人設計出了被稱爲“邏輯理論家”的第一個AI程序,它能夠自己證明《數學原理》中前52個定理中的38個。如今,Al已發展爲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中的?個研究、應用和教育的領域,它專門研究像新的程序語言、推理與問題解決的方法、視覺識別及專家系統這樣的問題。早期的AI避免人的心理模型,但這一方針由於聯結主義的發展而得到改變,這個聯結主義的發展是以大腦的工作原理爲基礎的。在聯結主義中,包括學習在內的複雜功能包含着沿着在大量簡單元件之間所形成的通路進行的信息傳遞。Al試圖藉助於符號操作來幫助人類理解人的智力過程,因此它提出了在什麼條件下我們纔有理由將心的狀態歸之於一個純粹的物理系統的問題。它對於認知科學和心的哲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在“強AI論”與“弱AI論”之間 有一個區分。那個弱的論點只是認爲,計算機程序有助於理解人的心的狀態。這一點得到了廣 泛的接受。那個強的觀點則聲稱計算機的“心”例示了人的心理過程。這一論點頗有爭議。塞爾論證指出,與人不同的是,機器對符號的句法操作並不伴隨着對符號意義的語義理解。

“人工智能不是關於計算機的研究,而是關於思想與行爲中的智力的研究。計算機是它的工具,因爲其理論被表達爲使得機器做人需要智力才能做的事的計算機程序。” ——博登:《人工智能與自然人》,1977年,前言。

  【哲學辭典】我信仰,爲了我可以理解

我信仰,爲了我可以理解:這句斷言出自安瑟爾謨的《宣講》,正是在此書中,他第一次表述了本體論論證。安瑟爾謨斷言,如無信念或信仰,不可能理解基督教學說。理智本身不能發現有關上帝的任何睿智的東西。這種觀點激發了對於理解的非智力或非理性條件的其他探究。在神學之外,流行的主張是,爲了理解文化,人必須使用在文化中生活的實踐手段,孤立地理性理解文化是不可能的。

“我決不是爲了信仰才理解,而是爲了理解,纔信仰。因此我也相信,假如我不信仰,我就不能理解。” ——安瑟爾謨:《宣講》,II,1.

  【哲學辭典】笛卡爾的循環

笛卡爾的循環:對笛卡爾在純形而上學基礎上建立科學體系的方案的一個責難。笛卡爾企圖證明,凡是我們清楚明晰知覺到的東西必定是真的,可以作爲科學的基礎。他的證明進行如下:我們有?個關於全能而仁慈的上帝存在的清楚明晰的觀念;這樣?個神的存在使我們肯定不會受騙;所以我們的清楚明晰的觀念必定是可靠的。這個證明陷入了循環。一方面、一個完善的、不騙人的上帝的存在是我們清楚明晰知覺到的東西的真實性的惟一保證。另?方面,笛卡爾聲稱,我們的理智所具有的清楚明晰知覺的能力,是上帝存在的真實性的惟?保證。於是要被證明的東西在證明中成爲理所當然的。這個循環被笛卡爾同時代的批評家阿爾諾和伽桑狄注意到。笛卡爾回答這個責難說,上帝只保證我們的記憶的準確性,而清楚明晰的知覺是我們將當下觀念的自足保證。不過,一般認爲他的回答不能令人滿意。

“既然他僅僅依靠清楚明晰的觀念的有效性來證明上帝的存在,那麼,依靠上帝來證明清楚明晰觀念的有效性似乎就是循環論證。這是著名的笛卡爾循環,笛卡爾因之屢屢受到譴責。” ——威廉姆斯:《笛卡爾》,1978年,第108頁。

【哲學辭典】有效性

有效性:有效性屬於推理或論證的性質。它既可以從語法上根據該系統的公理或規則加以確定,也可以從語義上根據該系統的解釋或模型加以確定。假設A1,A2,A3,…是前提,A0是結論,語法有效性意味着A0可從A1,A2,A3,…中推出,並且推理遵守了邏輯規則。語義有效性意味着,若根據非邏輯的語言中的解釋或模型A1,A2,A3,……爲真,則A0亦真。傳統邏輯的任務是確立語法有效性的規則。有效性與真不是一回事,因爲真歸屬於命題或陳述的性質,而不是推理或論證的性質。

“一論證是有效的,當月僅當,它的所有前提真而結論假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 ——塞斯伯裏:《邏輯形式》,1991年,第15頁。

【哲學辭典】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

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的區分可以追溯到古代原子論者德謨克利特,也爲伽利略、笛卡爾和像R·波義耳那樣的17世紀微粒論擇所提出。然而,正是洛克提出了對這一區分的哲學證明,並使它成爲近代哲學中的一個意義深遠的論題。根據洛克的觀點,第一性的質是與物體不可分的性質,像大小、形狀、組織、體積等;第二性的質並不是對象本身中的性質,而是第一性的質在我們身上產生顏色、聲音、滋味等各種感覺的能力。在更廣泛的'意義上,第二性的質也是一事物改變另一事物活動的能力。第一性的質產生的觀念相似於該性質本身,即在性質上,這些觀念與造成整個知覺因果過程的物體的性質相同。與此相對照,第二性的質的觀念與物體中任何東西都毫不相似,因爲雖然我們習慣於認爲這些性質存在於對象本身,但它們實際上只是在我們身上產生觀念的能力,而不是這些觀念與之相似的實際屬性。因爲第一性的質存在於物體中,所以它們被稱作“實在的性質”。第一性的質的觀念與第二性的質的觀念不同,據認爲它們提供了某種可以測量的東西,因而被認爲是科學說明的可靠基礎。所有第二性的質都可以還原爲第一性的質。

洛克主張第二性的質在物體中有物理基礎,物體是物體的觀念的原因,而巴克萊把第二性的質說成是不能獨立於對它們的知覺而存在的。洛克區別的是可被感知的性質和能力,而巴克萊將這種區別變成了可被感知的性質和不依賴上心靈的性質之間的區別。因爲他拒斥後者的可能性,所以他認爲一切性質都是同樣的。

“這些性質我稱之爲物體的原始的或第一性的質,我想,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性質在我們心中產生了以下簡單“觀念”: 固體、廣延、形狀、運動或精緻、數目。” ——洛克:《人類理智論》,第二卷,第八章,第10節。

標籤:辭典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