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課文橘頌教學方案

語文1.82W

一、提問預習(小組討論積分)

課文橘頌教學方案

1、本詩選自( ),作者( ),我國( )(時代)偉大詩人,開創了我國詩歌的( )風格。代表作有( ) 等。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深固難徙( ) 剡棘( ) 圓果摶兮( ) 梗其有理( )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徠: )

⑵受命不遷,生南國兮(遷: )

⑶深固難徙,更壹志兮(壹志: )

⑷曾枝剡棘,圓果摶兮(曾: )

⑸紛?宜修,???懷篳猓ǚ桌?: )

⑹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廓: )

⑺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蘇世: )

⑻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離: )

二、師範讀課文、生用心體會作者的思路及情感。

三、誦讀領會把握詩歌的內容和感情。

生自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歌大意。(小組討論)

(明確)天地間嘉美的桔樹,適應南方肥壤沃土。稟受天命不可遷植,只肯永遠生地南楚。根深蒂固難以遷徙,專心致志堅定不移。葉兒碧綠花兒素結,繁枝茂葉令人欣喜。密密枝丫尖尖小刺,圓圓果實掛滿樹枝。青果黃果色彩斑斕,紋理花色燦爛絢麗。皮色鮮明內瓤純潔,猶如君子擔當道義。長得繁茂修飾得體,形象脫俗美麗無比。讚歎你從小立志,與世俗迥然有異。獨立於世不肯遷移,這志節多令人驚喜。節制自守虛心謹慎,始終不會犯過失咎。秉持美德公正無私,可也天地一樣不朽。我願與你生死相交,相與爲友天長地久。淑麗端莊終不淫逸,生性梗直知情識理。年齡雖小卻品高潔芳,堪作兄長可爲我師表。品行高潔好比伯夷,樹立楷模千古光照。

總結

詩人以橘樹爲喻,表達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質和理想的堅定意志。“橘”與詩人屈原的形象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體現了詩人屈原忠於楚國,至死不渝的精神,體現了詩人高潔的人格形象等。作者借橘樹讚美堅貞不移的品格。作者認爲橘樹是天地間最美好的樹,因爲它不僅外形漂亮,“精色內白”“爛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貴的內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長在南國,這是一種一心一意的堅貞和忠誠,再如它“深固難徙,廓其無求”“蘇世獨立,橫而不流”,這使得它能堅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無私的品格。最後作者表達了自己願意以橘樹爲師,與之生死相交的願望,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達。

四、討論

1、歌德說:“象徵的奧妙就在於每個情節必須本身就有意義,同時指向某種意義更大的情結。”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試着舉例子。

松柏: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鬆:敖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衆人謳歌的對象。

紅豆:借指 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

菊:隱逸,高潔,脫俗。

桃花:象徵美人。

蘭:高潔。

月:人生的圓滿、缺憾,思鄉,思親。

2、本文的橘有什麼特質?請在文中找出原詩,它本身的意義在哪裏?

3、在本文中橘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4、請同學們概括的主旨。

五、攙扶式鑑賞,教給學生詩歌的鑑賞方法。

明確(師生共同總結)

《橘頌》可分兩節,第一節重在描述橘樹俊逸動人的外美。開筆“后皇嘉樹,橘徠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響:一樹堅挺的綠橘,突然升立在廣袤的天地之間,它深深紮根於“南國”之土,任憑什麼力量也無法使之遷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氣,“受命不遷”的堅毅神采,頓令讀者升起無限敬意!橘樹是可敬的,同時又俊美可親。詩人接着以精工的筆致,勾勒它充滿生機的紛披“綠葉”,暈染它雪花般蓬勃開放的“素榮”;它的層層枝葉間雖也長有“剡棘”,但那只是爲了防範外來的侵害;它所貢獻給世人的,卻有“精色內白”,光彩照人的無數“圓果”!屈原筆下的南國之橘,正是如此“紛?宜修”、如此堪託大任!本節雖以描繪爲主,但從字裏行間,人們卻可強烈地感受到,詩人對祖國“嘉樹”的一派自豪、讚美之情。

橘樹之美好,不僅在於外在形態,更在於它的內在精神。本詩第二節,即從對橘樹的外美描繪,轉入對它內在精神的熱情謳歌。屈原在《離騷》中,曾以“羌無實而容長”(外表好看,卻無美好的內質),表達過對“蘭”、“椒”(喻指執掌朝政的讒佞之臣)等輩“委其美而從俗”的鄙棄。橘樹卻不是如此。它年歲雖少,即已抱定了“獨立不遷”的堅定志向;它長成以後,更是“橫而不流”、“淑離不淫”,表現出梗然堅挺的高風亮節;縱然面臨百花“並謝”的歲暮,它也依然鬱鬱蔥蔥,決不肯向凜寒屈服。詩中的“願歲並謝,與長友兮”一句,乃是溝通“物我”的神來之筆:它在頌橘中突然攬入詩人自己,並願與橘樹長相爲友,面對嚴峻的歲月,這便頓使傲霜鬥雪的橘樹形象,與遭讒被廢、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疊印在了一起。而後思接千載,以“行比伯夷,置以爲像兮”收結,全詩境界就一下得到了昇華——在兩位古今志士的遙相輝映中,前文所讚美的橘樹精神,便全都流轉、匯聚,成了身處逆境、不改操守的偉大志士精神之象徵,而高高映印在歷史天幕上了!

從現在所能見到的詩作看。《橘頌》堪稱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首詠物詩。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樹的生態和習性,運用類比聯想,將它與人的精神、品格聯繫起來,給予熱烈的讚美。借物抒志,以物寫人,既溝通物我,又融匯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雲銘所讚揚的“看來兩段中句句是頌橘,句句不是頌橘,但見(屈)原與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楚辭燈》)的奇特境界。從此以後,南國之橘便蘊含了志士仁人“獨立不遷”、熱愛祖國的豐富文化內涵,而永遠爲人們所歌詠和效法了。這一獨特的貢獻,無疑僅屬於屈原,所以宋劉辰翁又稱屈原爲千古“詠物之祖”。

六、品位詩歌,鑑賞和體會藝術技巧。

再讀課文,仔細體會詩歌使用的高妙的藝術技巧,體會其妙處。

七、遷移延展,開拓視野,提高鑑賞水平。

狼子野心

[清]紀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爲狼。

一日,主人晝寢廳事,聞羣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僞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齧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此事從侄虞悼言。

“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爲親暱,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註釋①俟:等待。②遁逸:深深地隱藏

八、作業:請同學們仿照《橘頌〉的寫作手法,選擇身邊的一件事物進行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