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用冰取火》的教學實錄

語文2.24W

  一、 整體感知

《用冰取火》的教學實錄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用冰取火》這篇課文,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還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問題。(師板書“怎樣取?爲什麼取?”)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課文,解決你心中的疑問。(生快速閱讀課文,回顧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自由讀課文後)這篇課文寫了一個探險隊到達南極,他們要生火做飯,發現打火器不見了,最後有一個年輕隊員想到了用冰取火的方法,把火給點燃了。

師:很好,你說得非常完整而且簡練。那麼,這件事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生:我覺得這個年輕隊員特別聰明。/我覺得他的知識非常豐富,也很聰明。

師:哦,看來大家都有這種感受:年輕隊員非常聰明,充滿智慧,可以這樣說嗎?(板書“聰明”)

點評:目的在於瞭解學生的學情,把握到學生的關注點,興奮點,以便根據學生的實際,及時進行教學內容的適當微調。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努力體現個性化閱讀]

  二、 理解“怎樣取火”部分

師:仔細讀讀課文,看看這個年輕的隊員是怎樣運用智慧用冰取火的。找到有關段落了嗎?

生:(快速瀏覽後,齊說)5~7自然段。

[點評:直接切入主題,順學而導,同時更有效的利用學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來解決重難點]

師:默讀第5~7自然段,抓住能解決疑問的重點詞語來理解取火的方法。一會兒把你對這種方法的理解介紹給組內的小夥伴。(生默讀、標畫、組內交流)

教師在學生自學中適當提示:介紹的時候,可以用抓詞語講解的方式,也可以用畫圖的方式)

師:哪個小組把你們組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追問)你們組用什麼辦法理解的?

生1:我們組是用抓住重點詞語的方法,我們畫的是第6自然段的幾個詞,取、刮、摩挲,他先取來一塊冰,用小刀刮,然後不斷摩挲,這些準備工作都是爲了讓冰成爲半球形的冰透鏡。

生2:我們畫了第7自然段的“舉”、 “向”、“穿”、“射”,他這樣做是爲了讓光穿過冰透鏡形成焦點。

生3:應該還加上一個“焦點”這個詞,因爲,他讓光穿過冰透鏡是想把光線聚集,這樣就可以點燃火種了。

師:其他小組還有沒有用找重點詞語的方法來理解的?(生沒有舉手)

師:看來,大多數同學都用了畫圖的方法,那麼剛纔這兩個小組講清楚了嗎?

生:不太清楚,有點亂。

師:大家能否用表示順序的詞“先、然後、接着、最後……”(板書)試着說一說。我想這樣就能條理清晰了。(全班練習。指名說)

[點評:注重培養學生品味詞語,從重點詞語入手理解課文內容。另外,有意識地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努力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師:通過畫圖來理解課文內容也是一個相當好的方法,哪個小組是用這種方法來理解的?來給大家展示展示?(學生上來一組,在實物投影上邊指圖邊解釋)

師:你們覺得他們組畫的圖有什麼問題嗎?

生1:光線穿過冰透鏡,應該把線條畫得穿過冰透鏡。

師:你是根據什麼來評價他們的?(提示大家,別脫離開課文)

生2:(讀)“他舉着冰透鏡……”我覺得,如果光線不穿過冰透鏡就不可能形成焦點。

師: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3:我從課文中抓住了“焦點”這個詞,他的圖不應該把光線最後畫成平的,應該是幾條線連成一個點,纔是焦點呢。

師:你們組知道問題了嗎?自己來說說。

[點評: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緊緊圍繞課文內容,努力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直接對話,從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師:這裏蘊涵着豐富的光學方面的知識。老師也找來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屏幕。(課件動畫:光的折射)

師提示:同學們看的時候注意關於焦點的問題。

[點評:課件的恰當運用,動畫的效果很直觀地展現出陽光是如何穿過冰透鏡形成焦點的,能夠及時驗證學生自學的內容是否正確]

師:大家在看屏幕時彷彿很輕鬆,大家也瞭解了課文內容,在當時面臨的是怎樣的情況?

生:面臨死亡的威脅。

師:這真是一個緊張得令人窒息的時刻,這也是帶給人希望的時刻。(出示課文第7段)應該讀出怎樣的感受?(生練讀)

生1:我覺得應該讀出非常危急的感覺,我來讀讀。

生2:我覺得在讀“一分鐘,兩分鐘……”時應該再緊張一點,因爲他們等的時候肯定時間長,還特別特別餓,特別特別着急。

師:你從哪兒看出時間長的?

生:有一個省略號!

師:這個省略號僅僅是等待的時間長嗎?

生3: 時間一長,他們就可能想:這樣到底行不行呀,就更着急了。

師:是呀,當時大家的心情太着急了,帶着這種理解再讀讀。

生4:我覺得最後一句還應該讀出興奮的心情,因爲他們面臨着死亡的威脅,火着起來了,他們一定特別興奮。我來讀讀。

師:這裏的標點符號關注了嗎?要讀出這種興奮的心情。(生再次練習)

[點評: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生生互動,互讀互評,培養了學生的語感,也鍛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另外,通過朗讀引出對標點符號的關注,落實了基礎知識的教學]

  三、理解爲什麼用冰取火

師:大家的`生命都繫於一塊冰的身上, 一分鐘、兩分鐘……火終於燃燒起來了!這團火對於大家來說太重要了。因爲他們身處南極。你們瞭解南極嗎?哪個同學來談談你對南極的瞭解?

生1:我知道南極特別冷,如果你倒一杯水,水還沒有落到地上就凍上了。

生2:我查資料上說南極特別冷,溫度在零下六十九度呢。

師:僅僅是冷嗎?剛纔同學都關注了自己查的資料,別忽視課文呀,能從課文找到有關句子嗎?

[點評:學生此時很容易興奮地說出很多自己查找的資料,從而忽視文本,教師此時再次巧妙地引導學生回到文本的閱讀,讓資料爲文本服務]

生3:我找到了第1段的第2句。(讀原句)

生4:我抓住了“變化無常”這個詞,也許剛剛天氣還挺好的,一會兒就刮起風暴,他們還在進行科學考察。

師:氣候非常惡劣,讓我們通過屏幕,也來感受一下南極風暴的殘酷吧。(課件演示南極風暴場面)這是從南極帶回來的真實的錄像資料,在惡劣的氣候下,探險隊員還要工作,爲了科學考察還要堅守在南極。

[點評:此處課件的運用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情境,爲下面火的重要性以及對排比句的理解奠定了基礎]

師:我發現同學們都被這種惡劣的天氣狀況驚呆了,是呀,這樣的環境沒有火……(生接。 教師課件出示重點句“沒有火,就不能工作;沒有火,就不能生活;沒有火,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師:讀讀,談談自己的理解。帶着這種體會,好好讀讀這句。發現了嗎?這句話有一個特點。

生:開頭都是“沒有火”。(師生合作讀)

師:這樣的句子叫做排比句。一層比一層要嚴重,一層比一層情況更危急。這三個“沒有火”,讓我們感覺到火……

(生接:太重要了)

師:再試試,讀出這種感受。(指名讀)

師:是呀,這種惡劣的環境,怎能沒有火呢?帶着這種感受再回過頭來讀課文第7段,相信讀後你一定會對當時的緊張有更深的體會。

[點評:理解火的重要性後再次回到火剛剛燃起來的那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產生更深刻的體會]

  四、體會最後的成功

師:這個年輕的探險隊員運用他的智慧,用冰點燃了生命之火,拯救了整個探險隊!(師引讀:這團紅紅的火……學生接讀最後一段)

師:此時此刻,你就是探險隊中的一員,我就是記者,採訪一下,你又是什麼感受?

生1:我要向那個年輕隊員說謝謝,是他救了我。

生2:我能夠在那麼危險的情況下,活下來了,真是太激動了!

師:能讀出這種感受嗎?

(練讀、指名讀。是呀,這團紅紅的火……齊讀)

  五、深入理解核心人物

師: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這個年輕的探險隊員用他的智慧點燃了火種,真令人佩服!你敬佩他嗎?除了聰明以外,還敬佩他什麼?從課文中哪些地方讀懂的?

生1:我佩服他的不放棄的精神。

師: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1:(讀)“難道就真的束手無策,等待……”,我抓住“束手無策”這個詞,說明當時他們都沒有辦法了,可是年輕的隊員不放棄,還在想辦法。

師:想象一下,當時他可能會怎麼想?

生2:他可能想,現在大家都絕望了,我不相信,不會就這樣讓自己死在南極。

師:帶着這種理解,讀讀這句。

師:他一次次問自己,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嗎?同學們體會一下,這句話還用回答嗎?這種句子就是反問句,反問句不用回答,但是更強烈地表達了他不放棄的心情。(生感情朗讀後,指名讀)

師:(再出示4、5段)自己讀讀這兩段,對比一下,別人都一籌莫展,而他面對慘白無力的太陽、茫茫的冰原陷入沉思,體會體會,還有什麼新收穫嗎?

生1:我覺得他沒有跟別人一起陷於絕望,我抓住了“一籌莫展”這個詞,就是沒有一點兒辦法,可他還在想辦法。

師:是呀,也就是剛纔大家談過的他有一種不放棄的精神。

生2:我覺得他頭腦特別靈活,冰透鏡就像放大鏡,放大鏡能讓易燃的東西燃燒,他想到用冰做放大鏡。

師:太陽呢?

生:當做光了。

師:他靈活運用知識使光能轉化成了熱能,點燃了這團生命之火。

[點評:在充分理解了取火的重要性,取火的方法後,對於年輕探險隊員意志品質的理解水到渠成,也更爲自然和深刻]

  六、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師:回顧一下,從大家陷入絕望、一籌莫展的時刻,到成功後歡呼跳躍的激動。是什麼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生:是火!

師:僅僅是這些嗎?(小組內交流)

生小結:是知識、智慧和不放棄的精神。(板書)

師:課前同學們產生的疑問都解決了嗎? 學了本課你有什麼收穫?

生1: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能放棄,要冷靜下來,想辦法。

生2:要靠自己的智慧去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