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

語文8K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優秀的評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

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1

《四季之美》評課稿今天有幸通過遠程直播聆聽了《四季之美》這一課程,感受頗深,獲益不少。《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納言心性敏感,對外界事物感受力強,同時又充滿女性的寬厚慈愛,因此,到了她的筆下,她選擇了與春夏秋冬四季相對應的,她認爲最美的四個時刻:黎明、夜晚、黃昏、早晨來詠唱。不是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人是不會寫出如此文字的。執教老師充分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基本功紮實。在她的教學中有以下幾點讓我印象頗深。一、以讀帶講,促使學生感悟。作者清少納言是一個熱愛自然的人,她用自己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發現了四季的美。老師要求學生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想一想: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麼,抓住中心句體會情感。然後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去獨立思考。接下來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所得,互相補充,互相借鑑,這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最後全班交流。此時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表現春、夏、秋、冬美好段落,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總結內容,簡化內容。老師將每一個季節引導學生用三字詞語凝練概括,鍛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提高學生積極,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智慧與靈感得到高質量碰撞。上好一堂課融合了老師的文化底蘊,融入了老師的情感柔軟,融合了智慧和氣度,可以稱之爲是一堂能激發人思考的優秀課。

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2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以及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所以在教學設計上,就必須帶着這兩個讀寫目標,研讀文本,以讀促寫,讓學生學會方法,爲後面的習作學習做準備。

依據單元教學目標、教參書上的要求以及班級學生學情,我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主要分爲談話導入、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再讀課文,梳理脈絡、品讀“春天最美是黎明”這幾個部分,教學設計整體上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

教學結束後,我先是做了教學設計的陳述和簡單的反思,然後各位老師們非常中肯地指出了我的課堂教學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結合各位老師們的評價,我對《四季之美》這一課,作出瞭如下教學反思:

一、我抓住了“美”這一條主線,讓學生在充分朗讀感悟後,體會作者筆下的語言文字美、韻味美、選材美。朗讀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有自由朗讀、默讀、配樂讀……熟讀成誦,最後結課時,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背誦出第一自然段。

二、課時觀念明顯,這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在教學設計上緊扣第一段進行品讀,抓住其中的動態描寫體會春天黎明的景緻。爲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動態描寫的好處,運用了動態與靜態的對比,口頭加動詞的練習,使學生明白在描寫景物時,運用動態描寫會使句子更豐富、更生動,也爲句子增色。

三、課堂配樂範讀美、版貼美、教學課件圖片美……整體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把聽課老師和學生們帶入美的情境之中。

以上是我這節課做的比較好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如:課堂教學語言有時有點囉嗦,如果簡練一點,少重複學生的話,多一點點評式的語言會更好。

還有點忽視了課堂生成和學生主動性地發展,有些簡單的問題交給學生自主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他們去表達,這樣效果會更好。

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3

聽了潘老師上的《四季》一課,我感到汪老師她對課文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和思路還是清晰。

1、注重從生活入手創設情境。如開始上課時,潘老師先問學生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從什麼地方觀察到是秋天。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學會發現大自然,接着讓學生直觀的欣賞優美的春、夏、秋、冬的風景圖,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到四季的美麗,從而激發他們對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

2、重視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四季》是學生剛剛接觸的語文課文,所以汪老師在設計中也進行了精心處理,本節課中汪老師在教法上打破了以往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方法。以往學習課文,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孤立的認識生字詞,再指導朗讀課文。本節課,汪老師將生字詞隨同課文的句子一起學習,讓學生在朗讀課文中識字,落實紮實。同時,爲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汪老師事先讓學生在句子中拼讀生字,在,這樣學生就有一定的語境。但本堂課上的效果還是缺少,由於學生剛剛從簡短詩馬上到課文學生的讀書方法還是掌握不夠汪老師也感受到了,於是汪老師就馬上進行逐個認識,讓學生說說識記方法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識字,從而達到鞏固識字的目標。

3、指導朗讀,形式多樣。大家知道,現在學生唱讀的現象比較普遍,汪老師在指導朗讀時,形式是多樣的,有指名讀、教師範讀、小組、開火車讀等。在讀中注意了糾正學生的唱讀現象。

4、注重拓寬思維訓練,培養學生想像能力。如在講“春天”這一部分時,老師提出了“草芽還對小鳥說些什麼呢?”這一問題,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但在這裏,學生可以根據老師出示的圖片去思考,如,“桃花對小鳥說……”,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桃花是什麼顏色?”,從而讓學生根據顏色說出:“桃花紅紅,它對小鳥說:‘我是春天!’”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誰能把書中的‘小鳥’也換掉?”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答,互相啓發思維,充分展現自我。

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4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見到學生有這樣的現象,讀了很多的書籍,讀了很多的優美的篇章,然而在實際運用中卻捉襟見肘,這是爲什麼呢?通過我的觀察,最基本的就是在實際的運用中毫無方法,結合尋找20-最美童詩的實際情況,我執教了童詩課《四季之美》。

本節課的設計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去找尋寫作和表達地一些密碼,我設計了三種情況,第一就是相同句式的文章改寫,第二,抓住題目和中心句,第三就是轉化內容和想象畫面,通過這些方法的指導給予學生在寫作中一些最簡單的,最實用的的技巧,這樣在學生們閱讀文章時可以不自覺的就關注到自己需要提煉和提取的信息,這樣通過關注關鍵詞語,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的文字的敏感性,達到化爲己用的目的.。

一節課上下來,我感覺這節課還是有許多值得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一:抓住學生的學習訴求,以貼近學生的語言,讓學生在智慧的課堂上生長。

二:關注學生的語用表達,以自由和開放的教學方式,大膽地,讓學生去表達,去思考,去想象。

三: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到學習的共同體中來,使教學達到全覆蓋,人人蔘與。人人思考,人人表達。

在這節課上,語用的表達很豐富,然而留給學生創作的時間還不足,可以延伸到下節課,這樣就可以使童詩指導課更豐滿。

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5

在對五年級的學情、認知水平有了大概的瞭解後,教學有了起點,聚焦問題,寫景的文章究竟應該如何教呢?

在進行寫景類課文教學時,可以在具體課文教學前,增加了單元導讀課,目的是整體設計單元教學,幫助學生了解寫景類文章歸類學習的意義,瞭解寫景類文單元歸類的學習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習寫景類文章的積極性、自覺性,使他們真正地學會和會學。

待單元課文學完後,在最後一課時進行單元小結,幫助學生回顧歸納寫景文的特點,歸納學習寫景文的方法策略等。在此基礎上,還可在課外閱讀中拓展其它類型的寫景文章,幫助學生打開閱讀思路和寫作思路,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習作水平,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寫景的文章,我們首先必須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抓住關鍵詞句品讀感悟,體會文章所描寫的景物的美麗,讓這美景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同時,更要引導學生關注語言文字,感受作者是如何把美景寫出來的,即文章的表達方式。

學生活動特徵:初步領略,直觀感知——自由朗讀,整體把握——默讀體會,小組交流——品讀交流,入情入境——迴歸整體,梳理寫法——鞏固練筆,內化提升。

認知動態過程:初步感知——整體把握——默讀理解——交流體會——梳理寫法——鞏固內化。

我們如何操作呢?

具體的操作流程:

一、在朗讀想象中受到美的薰陶

1、立足文本感受美學習寫景類的課文,就是要讓學生充分感悟景物的美好,受到美的感染、薰陶。努力引導學生,立足文本,充分地去品讀感悟。首先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進行自學,抓住關鍵詞句圈圈畫畫,理解景物的特點。

2、超越文本想象美在學生充分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觀看視頻,視聽相結合,想象奇景,進一步豐富頭腦中的畫面,努力讓學生把課文的語言轉化爲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加深理解和體會,有所感悟和思考。

3、朗讀文本表現美在學生充分感悟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教師通過適當的評價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這樣,通過默讀——品讀——美讀,引導學生個性化地閱讀,幫助學生真正享受到了美的樂趣和陶冶。

二、在品讀感悟中習得言語智慧

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揣摩寫作方法,積累優美詞句,從中習得語言表達的規律。如詞語的準確運用,比喻、誇張修辭方法的感悟以及對比襯托手法的使用,從中獲得寫景類文章的語言表達規律,爲自己今後的習作打好基礎。

三、在互動探究中不斷滲透學習方法,讓結構意識更加的清晰。

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學會學習幫助是很大的。因此,在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把前期初步掌握的學習寫景類課文的方法遷移運用到其他篇課文中。這種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意識的前移到學生的預習過程中。教學過程中採用閱讀寫景類文章的基本方法進行推進,達到螺旋上升。這樣在教學中落實了學法指導,真正達到了“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

針對寫景文,還引領大家聚焦寫景,感受王國維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展開討論。

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論及詩詞所表現的境界問題,成爲我們展現了宋詞的極大魅力所在。“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不在於作品中是否包含了“我”這個主體的存在,它捨棄了“我”在詞中所佔有的地位和作用,拋卻了“我”的主觀標的,類似於文學寫作中的“全知視角”,有上自下的“俯視”萬物。但這樣的“俯視”中卻包含了“物”與“我”的關係——“我”觀察“物”、“物”作用於“我”的情感特徵和審美範疇。

王國維原文如下: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爲我,何者爲物。

古人爲詞,寫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是“有我之境”的表達,分別出自歐陽修《蝶戀花》和秦觀的《踏莎行》,詞的意境裏包含了作者對“花”和“鞦韆”藉以情感寄託的表達,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和情感。“花”蘊含了作者的相思之情,“鞦韆”有勾起了作者的回憶和思念,讓客觀的“物”寄託了人的感情。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分別出自陶淵明的《飲酒》和元好問的《穎亭留別》。這是王國維最所尊崇的“無我之境”的詩詞一類。這一類的詩詞在王國維看來,是“物”與“我”的相容和化境,達到了作者和所藉以描述的實物的融匯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表現在詩詞裏,看不出是描寫“物”還是表達“我”。陶淵明的《飲酒》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最能代表這類作品的特徵,似乎有人的行爲表達,但更多的是在“無心”和超脫自然的狀態下,性情的自發流露,“南山”亦並不是物的南山,它在詩詞裏是“心”向“遠方”的擬物和歸宿。

其實一個優秀的藝術作品,自然是情與景,意與象統一的,如果完全脫離情感那其實意象是難以被接受和理解的,藝術的內容美又從哪談起呢?而且他本人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瞭解了王國維先生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再進行文本解讀,教材設計,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季之美評課稿集錦6

這是一節能較好地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理念,而又充滿情趣,具有時代氣息的低段閱讀課,這節課在設計中有以下特點:

一、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遵循“讀書內化”的閱讀教學規律,本課設計了“初讀──精讀──熟讀──背誦”四個環節,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直接地、反覆地接觸課文。從讀準字音,讀順課文,到有感情地朗讀,到擇段背誦,以至全文背誦,“以讀爲本”“以讀代講”的指導思想和訓練的層次性十分明確。教學過程中,還注意強化閱讀教學的多功能,在讀中識字、學詞句,積累語言,培養語感,進行口語交際,拓展想象,學會合作、創新、競爭和評價;在讀中認識四季,抒發愛美的情懷。使閱讀教學過程成爲學生學知識、長本領、身心發展、潛能開發的過程。

二、努力開掘語文學習的豐富資源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讓學生在豐富的、整合性的'、視野開闊的情境中學習語文,能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本課教學,在課前要求學生了解四季的知識,畫畫自己最喜愛的季節。在課堂上,他們藉助圖、景理解課文,學習語言;觀看動畫課件,展開想象;朗讀課文,練習說話。這些充盈着情感的教學,引發了兒童的共鳴,促使他們積極參加學習實踐。課未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聯繫已有的經驗仿編兒歌,激活兒童的求異思維,讓他們在實踐中探索運用語言的規律,享受美的情趣和創造的樂趣。整節課的教學,知識面廣,信息量大,實現了課內外、學科間、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聯結、貫通、互補,語文課堂教學也因之更充實、更具活力。

三、改革方式、方法,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閱讀教學是個性化行爲”。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以學定教,把原本屬於學生的權利還給學生:一是選擇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然後再選擇自己的夥伴進行合作學習,學習的結果也讓學生自己彙報、補充,教師只是中國撥作用。二是評價權。學生的朗讀,發言儘量讓他們去評價,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活動形式有個體獨立、同桌之間、羣體小組、男女生分隊、自由組合等等,教法生動活潑,學法爲兒童所喜聞樂見。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活動與交往是發展的源泉。”這些活動有靜有動,實效性強,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由於沒有拘束、強制,課堂氣氛輕鬆。愉悅,學生在動靜相間的活動中,在自主與合作、主動與互動中動腦、動口、動眼、動手,大面積地參與,自始至終地參與,差異性地參與,使課堂成爲學生自主發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