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絕品教學實錄

語文5.95K

教學實錄一般記錄教師怎麼教學學生的過程,對於教學反思的寫作有借鑑作用。接下來小編蒐集了絕品教學實錄,歡迎查看。

絕品教學實錄

  絕品教學實錄

老師:同學們,咱們看這樣一位作家,他出生在河北保定,我們從這幅圖上看,他善書,另外還善畫,他更善於的是寫作。他能同時寫四部小說,但是給出版社的時候,就交了五部,有一部是現寫出來的。這絕不絕?

學生:絕

老師:這是一絕,作爲作家都是少見的。當今有些文學研究者要把他歸到哪個流派去。同學們想想看,這樣高產的作家歸到哪個流派比較合適?實在沒法歸了,用了一個現在的最現代的詞——動車派,這就把他歸屬到動車派。這個人爲人也特別豪爽,他被下派到下面一個縣級市做代理副市長的時候,他給自己準備了一張小桌子,一把椅子,他的屋子裏其他什麼都不要。爲什麼呢?他是這樣說的:下級向我彙報工作的時候,他站着,我向上級彙報工作的時候,我站着。所以絕不用要多餘的東西。大家看他的工作作風,絕麼?

學生:絕

老師:但是作爲作家,他更有一個重大的責任感。他說:他要在有生之年,寫出絕字頭的,以及含“絕”的內容的系列小說,以家鄉燕趙大地爲背景,寫出那些豪情的道義,寫出那些鐵肩擔道義的人的小說系列一百部。這就是他偉大的理想,這個理想絕麼?

學生:絕

老師:是獨一無二的,絕妙的理想,是吧?

學生:是

老師:好,那我們大家來讀讀這一段話,認識作家譚佔同。他就是河北省作協副主席——談歌,他的真名叫譚佔同。來咱們大家一起來讀(師生共讀,PPT內容)他說:“如果說作家少一點精英意識,少一點上帝的感受,少一點遊戲的姿態,少一點偉大的作派,多一點公民的意識,多一點老百姓的感覺,事情就好辦多了。”正是這種“公民意識”才使得他在其作品中大力張揚“中國傳統的城市、勇敢、英勇獻身等等這些精神”,而“見利忘義、一切向錢看”等“有悖於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行爲也在他的作品中遭到了強烈的批判。

老師:那個字念“bèi”,相逆爲“悖”。剛纔讓大家放鬆一下。

老師:我前面問了一些同學,我說你們預習了麼?大家都預習了。預習過了,那我們看,在談歌的作品中,怎樣體現他這樣精神的呢?這篇《絕品》中體現了他的哪種精神呢?請放下手中的《完全解讀》,要相信自己的智慧。通過你的預習,你看看作者所說的這些體現了哪種精神?

學生:豪放,重情重義

老師:他所體現的那種精神,從他強調的看,一個是“中國傳統的誠實、勇敢、英勇獻身等等這些精神”,第二個是“見利忘義、一切向錢看”。你看看體現了哪種精神?

學生:他表現了他英勇獻身的精神

老師:你從預習中從哪感受他英勇獻身,從哪個人物身上體現了英勇獻身的精神?

學生:常先生

老師:好,常先生的黨派就是是中國國XX的前身。他的作品中能夠體現他的精神,反映他的創作的精神實質。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他的《絕品》。通過大家預習,這個“絕”字是什麼意思呢?

學生: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趕得上

老師:(隨手拿起學生的教輔資料)你查字典了麼?你用的是這種瀏覽,其實我更希望大家用的是工具書。(面向全體學生)還有沒有?帶字典的來,我們查查字典應該相信我們自己的發現。哪位同學給大家讀一讀?

學生:絕有四種意思。一個是斷,例如絕望。第二個是盡,窮盡,氣絕。第三個是極,極端的,絕妙。第四個是副詞。

老師:要你選的話,你覺得哪個詞最適合?

學生:第三個,極,極端的。

老師:極端的作品麼?

學生:那,絕妙?

老師:大家來看應該選哪一個?

學生:絕妙的

老師:顯然應該是絕妙的。我們看,這類書(教輔書)有的時候,它編輯的並不負責任,別因爲它耽誤我們自己的學習。請大家動手查工具書,相信我們自己。我是查了兩本古漢語字典,這樣解釋的,來看:(PPT展示)

絕:①極限,不能錯過的。絕妙,高超②獨一無二的,絕妙的

第一個解釋是友誼出版公司的,這個我通常作爲參考。第二個解釋是商務出版公司的,我通常以這個的爲準,但兩者都可以互現。大家判斷一下,兩種解釋的話,根據文意你選哪個呢?

學生:第二個,請大家把它的解釋放到文中讀一下來進一步體會。(學生讀文)

老師:我們從文章內容看,你看看這個文章的“絕妙的作品”體現在哪裏?這種“絕品”在文章中有幾種呈現的方式?這是第一個問題。那第二個問題,大家看看,作者通過幾位人物描寫給我們展開故事情節的?從你的審美視角看,哪個人物刻畫的最爲生動?爲什麼?現在請大家自由的朗讀課文,來完成這樣兩個問題。

老師:這個同學習慣特別好,邊讀邊畫,把發現的問題寫在邊上。大家應該養成這樣的習慣,把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疑問寫在邊上。我發現有些同學讀的慢是因爲在看這種參考書,是他有一家之言,可能說的很對,但很多時候這種東西剝奪了我們的自主思考活動,你說是不是?他都是從成人的視角去讀的,我們小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發現,你說是吧?這樣我們和文學作品本身有着天然的親近感,我們能讀出自我感受,然後我們把我們理解和成人的解讀對照,你往往會發現,你比他還有智慧。因爲成人都受到了很多成套的法則,現成的定式和思想的侷限甚至是污染。我們有天然的思想,爲什麼不利用我們天然的思想法寶呢?我更欣賞大家自己的發現。

老師:好了,大家基本讀完了,提示後我發現很多同學都讀得很好。剛纔那個孩子在查“迭”,“迭”是趕得上。那“忙不迭”一個關鍵字我們就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了,着急怕趕不上,這“忙不迭”麼,就這樣的查,自己的知識就需一點點積累。大家讀的很認真,也很細緻,咱們就來解決問題。文章寫出了哪些令人歎爲觀止的“絕品”?

學生:三種。第一種是唐代的那種字畫

老師:那種字畫,你能給大家讀讀麼

學生: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畫卷好,重新包裹嚴密……

老師:那這不是畫的本身,這是裱畫了,畫都成交了。它在第13自然段,你看看。你找的時候沒標段。大家一定有這個好習慣,整個文章一共有80段,第9到第16自然段是介紹這幅畫的,第一次介紹。來,你把第13自然段給大家讀一遍。

學生:常先生笑道:“我仔細看過,此畫實爲無價之寶。唐代珍品。委實是主顧急着用錢,才忍痛拋出。三爺不可錯過機會。”三爺點點頭:“既然先生已經認定,我明日湊足銀子就是。”

老師:這幅畫的確是絕品,是什麼時期的

學生:唐代

老師:但是是唐代的就一定是絕品麼?

學生:不一定

老師:不一定,他有一個修飾語,怎麼說的?

學生:無價之寶

老師:無價之寶,那下面還有,你還能給大家說說麼?還有哪裏能體現它是絕品?着眼於全文看,別的同學可以補充

學生:第15段。常先生又道:“三爺若收下此畫,萬不可示人。若是有人開價,出多少也是不能賣的啊。”

老師:嗯,這和後面的王商人的思想是相同的,你能找到麼?

學生:王商人笑道:“那幅畫爲寶中之寶,實爲揭裱後倒裝置了。”三爺忙問:“何爲倒裝置?”王商人道;“所謂倒裝置,即把原畫揭爲三層,後倒裝裱。我猜想裝裱者擔心此畫被人奪走,才苦心所爲。此畫裝裱實爲絕技,天下一流。論其裝裱,更是絕品。古人云,畫賴裝池以傳。果然是了。”

老師:嗯,你們兩個人的回答放在一起珠聯璧合,對於我們看的那些瀏覽書來說也是絕品,因爲是用自己智慧回答的。好,你接着來答

學生:第二種,是常先生的裝裱技術。

老師:嗯,常先生的裝裱技術,剛纔那位同學讀了。但是前面有一句但是,是那常先生裝裱技術已經暗示出來的,在哪裏?

學生:第二段

老師:對,你給大家讀一讀。

學生:常先生沒有僱傭夥計,自己裝裱字畫,手藝很神,一些模樣落魄的舊字畫到了他的手裏,一經裝裱,便神氣嶄新。

老師:是mó樣還是mú樣?

學生:mú樣

老師:好。那其實我覺得他傳神的特點在哪裏體現的?方纔同學已經讀了。但是之前已經暗示出來了,這個傳神的技藝在第20段,大家看一下,有一句話,你們找找。讀文章一定要讀到細部,才能發現作者寫作的精髓。

學生:那紙已泛深黃。

老師:爲什麼“紙已經泛黃”,什麼朝代的?

學生:唐代的

老師:還有麼?

學生:但託裱一新

老師:託裱一新,是不是新裝裱過的呢?那這個又可能是誰所爲呢?

學生:常先生

老師:但我們不能說常先生,因爲文章沒有說是常先生,對嗎?我們根據情景來揣測,因爲前面他很神,這又是新的,剛剛拿來的,對吧?好,請坐。大家都能發現。請接着說。

學生:第三個是劉三爺的爲人。

老師:劉三爺的爲人,具體的,你從哪看出來的?

學生:這一年冬天,保定來了一個姓王的'商人,收購古董字畫。馬氏就瞞着三爺,把三爺的收藏拿去賣了。下人偷偷地告訴了三爺,三爺大怒,讓下人喊來馬氏。三爺黑下臉怒問:“你怎麼敢去賣常先生幫我買進的字畫?”

老師:你找得很好,很善於發現問題,但其他同學發現了嗎?像這樣的情節,作者不可能靠某一點把它展現出來,他說的是文章的關節,他找得也很好,我相信其他同學也能發現。請坐。我們看,譚先生說,小說的傾向要通過場面和人物的語言的描寫來展現,那他的作品中我們也找不到評價式的議論?你找到了?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所以說這篇小說只要靠情節和語言來吸引讀者,來奪了讀者的魂魄,真是一絕。是這樣吧?好,大家請看,老師把主要的東西放進了PPT。剛纔大家說的,涉及到幾位人物?

學生:三位,四位

老師:有的同學說三位,有的說四位。四位說的都是誰?

學生:常先生,劉三爺,王商人,馬氏。

老師:你說馬氏和王商人誰對於小說表現社會生活來講最重要。

學生:王商人

老師:怎麼看的?

學生:馬氏

老師:也錯了。他們都重要,只不過扮演的角色不一樣。那麼,馬氏在這篇小說中的出現很好的體現了小說的描寫藝術,這是小說的一個主要特點,他起到什麼作用?

學生:對比

老師:好,對比襯托的作用,用對比烘托評價也好。她烘雲托月的作用在有些段落中體現的很明顯。我們已經找到了四位人物,哪些人物刻畫得最生動呢?

學生:劉三爺,常先生。

老師:我們先來說說常先生。

學生:臨行前常先生哈哈大笑,面色如常。這說明了常先生爲了革命有視死如歸的精神。

老師:視死如歸,我們還可以根據文章的相關情節選用第二個詞評價他,你認爲哪個詞語適合?

學生:大義凜然

老師:這篇文章實際上是以畫爲載體,這個畫是絕品,但是整篇小說是借與之相關的人物塑造來表現“義”的核心的。一種作爲革命者和有國家責任感的,民族責任感的那種“義”流動在小說裏面,同學們是吧?還有沒有補充?(同學搖頭)

老師:那好,下面我們來進一步學習作者對劉三爺的塑造。請大家先選取典型的刻畫情節來談談?

學生:三爺嘆道:“我自知不久人世,已無意收藏。這些都是國寶,我恐家人不屑。送與先生收藏,我終於算是對得住常先生了。”就唱一個諾,轉身走了。

老師:那個念不xuè麼?大家查字典,我們要區分一下,是念xuè還是xiè。還有是念nuò麼?看書下注釋。

學生:rě

老師:你這麼智慧一定要細心。那樣語文會學得更好。所以書下注釋一定要看仔細,注音要標好。

學生:這段話說明了劉三爺不重視錢財。

老師:不重視錢財叫做輕財,對不對,那他重視的是什麼?

學生:和常先生的友誼

老師:好,我把你的分析總結一下,由此可見劉三爺重情,重義。誰還有補充嗎?

學生:我說的是常先生。常先生慨然一嘆:“三爺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說罷,重重地看了三爺一眼,拱拱手,大步出門去了。並不回頭。

老師:你重重的看我一眼。這目光有重量麼?

學生:沒有

老師:你認爲沒有。那麼他“重重”的看三爺幾眼,這“重重”的看包含了那些情誼?

學生:一時想不清楚。

老師:那麼,我們再找一處加以體會。

學生:三爺急急地送出門去,在晨霧中怔怔地呆了半晌。

老師:那“急急的”送出門,是怎麼樣的急?

學生:快步走。

老師:那爲什麼要走的這麼快?這麼慌張呢?

學生:希望常先生能多留一會。

老師:對,那是挽留而留不住,挽留而不得,所以急迫的追出,這也表現了他們之間的友誼,朋友之間的留戀,甚至是依戀,對嗎,所以說,這個“急急”,我們應該讀出來。那“重重的看”你不就有體會了麼,“重重的看”說明了什麼?

學生:說明常先生友誼比較深刻,也重情重義。

老師:目光本來是非物質的,他能夠給它賦予重量,有化無形爲有形的傳神作用,是這樣吧?我們作文中,體現這些細節了麼?“我重重的看了老師幾眼,老師似乎領會了,他只是一笑,然後把一張紙遞給了我,那白皙的紙面上只有兩個字”,你去填吧,體會什麼感情寫什麼。其實大家已有很多生活的積累,不是沒有生活,是我們忽略了生活,所以輕慢了一切,都會失去美妙。常派和劉派還有麼?我覺得缺了一個馬派。

學生:三爺的娘子馬氏放心不下,瞞着三爺,讓下人拿着字畫到京城找行家鑑定。

老師:那馬氏這個人是一個好的內當家,應該是劉三爺的好媳婦,從這一點上看,她可惡不?

學生:不可惡。因爲她害怕自己丈夫受騙,很細心。

老師:她害怕丈夫劉三爺受騙,非常細心,無可厚非。你接着在文中找馬氏的表現。

學生:馬氏忍不住心疼地罵起來:“姓常的黑心,坑了咱三千大洋啊。”

老師:找得很好,這個“坑”字用得尤其好,什麼叫“坑”

學生:騙

老師:東北話有個常用語說“麻子不叫麻子坑人”,查查看,這個坑字用得究竟有多好。用它的比喻義給我們造出一個詞來,我們東北話裏有很多非常有生命力的詞語,平時要注意語言的積累。你給大家讀一讀字典是怎樣表述的。

學生:想盡辦法害人。

老師:我們看,是常先生想盡辦法坑人麼?我們按照馬氏的心理看,常先生用什麼樣的辦法害的她家呢?

學生:賣她一幅假畫

老師:還裝裱成兩層,要是三層,就是絕品了。我們就把兩層的情節找到了,這個“坑”字我們就理解細緻了。

學生:二人相對坐下,剛剛要舉杯,馬氏進來,譏笑道:“常先生果真走了眼力,賣與我家老爺一張好畫?”

老師:嗯,前面還有一個情態用得很好

學生:譏笑

老師:什麼是譏笑

學生:嘲笑

老師:你們都譏笑一個看看。你看你們都爽朗的笑,會心的笑。那譏笑呢?

學生:諷刺的笑

老師:我們見過麼?我們不便學,但是我們都能理解,充滿了諷刺的意味。除了諷刺之外包含什麼情感?文中還有“坑了我們三千大洋啊”

學生:生氣

老師:除了氣憤,還有?

學生:心疼

老師:憤怒,都在裏面,那真是千般痛切集於一字:譏。馬氏作爲襯托人物來講,這樣寫就把誰的形象烘托出來了?

學生:劉三爺

老師:這是馬氏,我覺得這篇文章主要的一個特色就是對馬氏這一人物的刻畫。這篇文章畫是載體,道義是實質,大家同意我這個觀點麼?我們通過主要情節來看。他的絕品體現在畫上,大家歸納一下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

學生:唐代的珍品,倒裝置三層。

老師:倒裝置三層,表明什麼是絕品?

學生:技藝

老師:他的技藝凸顯了我們中國人獨有的裝裱技術。這個技藝是我們祖先創造的。在戰國時期的楚公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有這樣的技藝。這就說明從那個時期,甚至那以前我們祖先就創造了這種技藝。逐漸的延續至今,傳到了東南亞,傳到了日本。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驕傲。這裏提到的倒裝置查不到資料,不知道怎麼去處理,所以有待同學們進一步去考證。那我們來看作家集中創造下的一個絕品就是它的義。備課的時候,我本來想把這張課件放在後面,後來調到了前面。爲什麼這麼調整呢?我剛纔講到,畫是承載者,而主要體現的是民族的道義和責任。我們來研究這篇文章“義”的呈現。義的呈現主要通過這樣幾個情節,我們一起來學習分享。(PPT)

常先生左右看看,湊近三爺。低了聲音道:“我手上現有一張古畫,主顧要大價錢。我勸三爺吃進,三爺可否有意?”

老師:我爲什麼要把聲音與情態做些描摹?人家都用哪些字表現的?

學生:低

老師:我覺得還有一個字

學生:湊

老師:“湊”和“低”相合才說明非常謹慎,不可示人三爺笑道:“先生替我看中,買進便是。但不知那邊開價多少?”

老師:我現在看中了一個物品,你能不能讓我“買進便是”?

學生:不能

老師:爲什麼?

學生:不信任

老師:回答的很直接。咱兩個剛見面,沒有那種交情。而他說:“買進便是”,那表明了什麼?

學生:彼此交情很好

老師:不只是一般的好,我們換一個字來表達。

學生:深

老師:再加一個副詞。非常深厚。其實不是老師領你們造詞,在大家看到某些情景的體會後,都習慣於推展開來思想琢磨,把語言變得更加豐富,也應當把這一方法用在我們的寫作方面。常先生道:“三千大洋。”“三千?”三爺倒吸一口氣,就有些口軟。

老師:你們倒吸一口氣看看。我們冬天出門的時候是不是就有這種感覺。這是不是冷?有沒有一種寒的意味?“軟”就是沒底氣了,不是剛纔的“買進便是”

老師:常先生笑道:“我仔細看過,此畫實爲無價之寶。唐代珍品。委實是主顧急着用錢,才忍痛拋出。三爺不可錯過機會。”

老師:同學們看第二句話,他強調的是什麼?

學生:怕三爺反悔

老師:爲什麼這麼說?

學生:因爲他感覺到了三爺倒吸一口氣的意味。

老師:委實主顧急着用,那他的本意是什麼?商店一般都說:本店即將拆遷,賠本甩賣大出血這類的詞來忽悠我們。那這裏怎麼說的呢,急着用錢,可能這句話表達的弦外之音怎樣?

學生:無價之寶

老師:無價之寶就急着用錢麼?你看,對急着用錢的人來說,在急迫,不得不賣的時候,物品就會打折了,對嗎?我們再看“才忍痛拋出”,想不想買?

學生:不想

老師:那顯然是藏家的不得已,和上面哪個詞相呼應

學生:無價之寶

老師:我們寫作文的時候,想沒想過,用語要前後鉤連,要爲自己說出的話負責任。看談歌先生的作品,我們不僅要學習作品的思想內涵,還要他學寫作的細膩所在。我們通過作文傳遞思想,除了要細緻觀察,還要仔細體會,更要精細的表達。所以這樣的句子,在閱讀的時候,不可輕易放過去。

三爺點點頭:“既然先生已經認定,我明日湊足銀子就是。”

老師:哪一個字用得好

學生:湊

老師:你們怎麼發現“湊”字好呢?

學生:因爲他現在沒有那麼多錢。

老師:那麼,“湊”字還說明了什麼?

學生:說明他現在很相信常先生。

學生:說明劉三爺他的重情重義。

老師:重情重義是根本,但這個“湊”本身說明了什麼?他太渴望得到這幅畫了。儘管貴,但我還想得到,因爲太相信常先生了,我就針對這份情誼,我也要買下這幅畫。你們現在打開瀏覽書,看看它給沒給咱們講湊字。它是怎麼講的?它有沒有大家一起解讀得細緻?

學生:沒有

老師:因此,相信自己才能做學問。不要輕易去相信它,他只是在你思考之後的參照物。常先生又道:“三爺若收下此畫,萬不可示人。若是有人開價,出多少也是不能賣的啊。”

老師:這句話和後文王先生的哪一句話相呼應?

學生:王商人正色道:“不敢。祖上有訓,餓死不賣收藏。”

老師:這就是爲什麼要賣給他的原因。大家想想當時的社會背景,民國初年,西方列強,尤其日本人多,他們上中國蒐羅大量的文物,以低價買入,囤積居奇,掠奪了我們的國寶。你想想看常先生也好,劉三爺也好,王商人也好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學生:保護國寶的人

學生:愛國的人,熱愛祖國。

老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與義務維護我們國家的文化符號,祖先遺留下來的我們民族符號。作者塑造的就是這樣一羣鐵肩擔道義的人。對嗎?那篇小說這體現義沒有?因此,這個“義”,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義”,更是一種對國家與民族的責任感。

我們再看: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畫卷好,重新包裹嚴密,雙手交與三爺,“把畫卷好,重新包裹嚴密”說明什麼?

學生:體現這幅畫的珍貴,

老師:雙手交呢?

學生:鄭重

老師:用的這個詞本身就說明了鄭重,鄭重就是心裏的感受。鄭重說一句:“三爺啊,關於此畫。我不再多說,此畫價值連城,悉心藏之啊。”

老師:“悉”是什麼意思?悉是全、都、盡,我們悉、具、皆這些詞基本上是同義詞,沒事翻字典的時候就找到了,學會歸類,古文就是歸類多了,本民族的文字就活起來了,它就不再是紙面上的黑字了。三爺也莊重接下:“劉某記下了。”就喊進馬氏,取來三千大洋的銀票,交與常先生。

標籤:絕品 實錄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