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淺談國中語文學習習慣

語文1.75W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在葉聖陶看來,人要是各種好習慣都養成了,我們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然而,現實中的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不端正的情況仍很突出。對此,作爲教育者的語文教師,應該從思想和行動上引起足夠重視。

淺談國中語文學習習慣

  一、瞭解學習習慣的基本特性

《辭海》對習慣一詞的解釋是:由於重複或多次練習而鞏固下來的並變成需要的行爲方式。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爲,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爲。它是經過反覆練習而養成 的語言、思維、行爲等生活方式,是人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是在重複有規律的刺激下形成的,並且在大腦中建立了穩固的神經聯繫。 只要再接觸到相同的刺激,就會自然地出現相同的反應。從心理機制上看,習慣是一種內在需要,如果不這樣做,人就會感到彆扭和難受。習慣具有以下特點:

1.多樣性。人的行爲是多種多樣的,所以人的習慣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

2.本質差異性。有些習慣符合社會道德標準,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利,是良好習慣;有些習慣不符合社會道德標準,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害,就是不良習慣。

3.時代性、社會性、區域性。人們生活習慣的產生與形成受到時代背景、社會文化、風俗、傳統、地理環境等影響。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同一時代不同社會、國家、民族,生活習慣也不相同。

4.穩定和可變性。人的生活習慣是經過重複的練習鞏固下來的,因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正是由於習慣是人們在後天的實踐中重複訓練形成的,因而又是可以改變的,具有可變性。

二、明確語文學習習慣的內容

語文的學習習慣可從兩個方面分爲28小類。

(一)從培養語文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來看,有4個方面:

1、聽的方面:①專注聽話的習慣,②邊聽邊想的習慣(抓要點、聽出弦外之音和不同意見分歧所在),③邊聽邊記的習慣(記憶主要內容、做聽講筆記),④邊聽邊審視的習慣(察看說話者的表情、動作、以便準確判斷說話人的深意)。

2、說的方面:⑤說普通話的習慣,⑥說話口齒清楚、語意連貫的習慣,⑦朗讀課文、背誦名篇名段的習慣,⑧大膽答、質疑的習慣,⑨討論發言的習慣,⑩說話講究禮貌的習慣。

3、讀的方面:①有目的有計劃在閱讀的習慣,②邊讀邊思的習慣,③邊讀邊記的習慣(包括圈、點、劃、批註和記筆記),④邊讀邊查的習慣(查工具書或參考 書),⑤製作閱讀卡片的習慣,⑥讀寫結合的習慣(應用於寫作),⑦注意閱讀衛生的習慣(視距、洗手、坐姿、採光等),⑧課內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習慣,⑨上 課前認真做好預習的習慣,⑩複習和整理的習慣。

4、寫的方面:①“三勤”習慣(勤觀察、勤思考、勤練筆),②作文先寫提綱的習慣,③自己動手蒐集材料的習慣,④書寫清楚、規範、講究姿態的習慣。

(二)是從學習語文所需心態來看,有:

①虛心求教的習慣,②認真仔細的習慣,③善擠時間學習的習慣,④獨立自學的習慣。

上述分類法,內容上可能有交叉,特別是心態方面的習慣是各科學習都需要的;但從利於理解、記憶、掌握考慮,上述分法和提法是恰當可行的。當然,培養良好 的學習習慣應該追求高一點的目標。例如紮根牢固,有抗干擾和較強的自制力;操作速度快;程度運動熟練、準確、有效;有一定的應變能力,等等。不過,一般說 來,只要上述學習習慣形成了鞏固了,那麼對按質按量完成中學語文學習任務就是有力的促進和確切的保證。

三、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養成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是前提

態度是個人對一定對象的比較持久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對個人的行爲、活動具有發動、維持、強化、調節的心理功能。語文學習態度是語文學習習慣形成的動力性的心理因素。學生只有具備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才能產生強大的內驅力,促進語文學習習慣的'形成。

語文學習習慣的積極態度一般包括認識、情感和行爲傾向三種心理成分。培養積極的習慣態度,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根據國中階段的學生具象思維佔優勢 和好模仿、好競爭的心理特點,老師要少講一些抽象的大道理,多爲學生提供優秀語文學習習慣的榜樣,除了名人成材的範例,還更應該注意選擇同班、同年級、同 學校的同學優秀語文學習習慣的典型,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就認識到語文學習重在習慣,從而有效激發學生養成優秀語文學習習慣的動機。再由動機轉化到行爲中 去。

(二)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第一,老師要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書要有足夠的寬容,在學生閱讀中,一直都存在着成人愛好與學生喜 歡的差距。其實我們對學生的閱讀心理還知之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就更應該對孩子的閱讀選擇足夠尊重。比如說卡通和通俗小說,一般我們都認爲是垃圾書,但這 卻是引起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品種,而且對孩子提高閱讀能力也未嘗沒有幫助。有一個事例可以表明:1990年和1991年來自32個國家的二十多萬名兒童, 參加了“國際教育成果評估協會”的測試,結果芬蘭兒童的閱讀分數最高,而芬蘭兒童最普遍的閱讀書刊是什麼呢?就是59%的芬蘭兒童幾乎每天看一本漫畫書。

第二,老師可以圍繞課外閱讀組織一些活動,比如,小書蟲啃書活動,爲孩子設計課外閱讀表格,當學生的閱讀達到一定程度,如二十本,四十本或者八十本後,就授予相關的“閱讀學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邀請文學作家到校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活動。

第三,不要把所有的課外閱讀都寄託在課外進行,課堂上老師可以以適當的方式,或者以一定的時間向孩子推薦自己喜歡讀的作品,我個人認爲所有孩子天生對閱 讀是充滿興趣的,做過父母的人都有小時候被孩子纏着講故事的情況,上學以後之所以有的孩子沉迷於電視或電子遊戲,首先是由於家長和學校沒有提供一個相應的 閱讀環境,對孩子潛在的閱讀興趣沒有加以誘導。

(三)形成運用文筆來觀注社會的愛好

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基礎上,輔導學生做 好好詞好句、科學小知識、名人名言等內容的摘抄。然後,引導學生拿起筆,運用自己的語言來認識現實生活。這時,教師應做好學生的最忠實的讀者,及時作出反 應。教師不僅在口頭上提出一些要求,更要在行動上成爲學生的榜樣和示範。對於學生在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過程中的進步,要及時表揚。

心理學角度來認識,任何一種心理品質的養成都是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但是,只要做到師生的共同努力,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一定能有不小的收穫。正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那樣:教育,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人要是各種好習慣都養成了,我們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