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時間的評課稿範文(精選6篇)

語文3.02W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以下是爲大家精心整理的時間的評課稿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閱讀。

時間的評課稿範文(精選6篇)

時間的評課稿1

聽了夏老師的《認識時間》這節課,我感觸良多。夏老師無論在教學設計上還是在教學實踐中都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尊重學生,時刻關注學生。夏老師在課堂上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引領作用和諧統一起來。在動手操作,交流討論中落實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並突破難點。聽後的主要體會如下:

1、注重實踐操作

夏老師設計了讓學生摸、玩學具鍾,觀察鐘面,讓學生在玩學具鍾時發現鐘面上的小祕密:有12大格,1大格有5小格。當學生會看5分的時間後,讓學生撥出幾個時刻。這樣的設計,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了他們對該知識點的印象。

2、緊密聯繫生活

認識時間是爲了更好地爲生活服務。而學生也應該從生活中來認識時間。夏老師以國小生一天的作息時間來進行復習整時、半時,爲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而在教學新知中,也始終圍繞學生的作息時間來進行,包括練習的設計也是如此。這樣的設計就讓學生意識到時間跟我們的生活是緊密聯繫的,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夏老師非常注重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

3、注重學生髮言

在教學中,夏老師根據學生認知的情況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圍繞問題暢所欲言。這樣,同學間也有了相互學習的機會。夏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演示,並伴有顏色的變換,很好地幫助學生認識鐘面上的12大格,以及1大格有5小格。這樣安排,幫學生掃清了認知上的障礙,下面學習分針走到數字1是5分鐘,分針走到數字2是10分鐘就容易多了。

4、注重學生體會

在教學完新知後,夏老師讓學生體會1分鐘有多長。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讓學生做口算題來感悟1分鐘的時長。教到這裏,學生會5分鐘5分鐘地認時間了,但是對於1分鐘到底有多長,比較抽象。夏老師把看不見、摸不着的時間讓學生感悟到了。這一設計非常巧妙。相信學生通過這樣的體會後,會對1分鐘的時長有大概的認識。

總之,夏老師這節課很好地落實了教學重點,難點也有所突破。從這節課中,我主要體會到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的,要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課堂上還主體於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理解新知,讓他們自己發現、交流、討論,這樣的數學課堂會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上安排的實踐操作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情況,而在操作中教師要組織好課堂紀律,讓學生的動手操作是真實、有效的。這節課,我受益良多。

時間的評課稿2

一、教學目標方面

我認爲本節課是在一年級認識整點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爲:

1.結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經歷認識時和分的過程。

2.瞭解時刻的含義,知道1小時、1分鐘的時間。結合具體事例和實踐活動,感受1小時、1分鐘的時間。明白1時=60分

3.認識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課堂教學必須圍繞以上三維目標進行展開。

二、課前導入方面

x老師在課前讓孩子們進行了開火車數數遊戲,對於低年級的國小生來說能夠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對集中學生的思想很有意義。但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整5的數數遊戲彷彿沒有結合,直接藉助了5的乘法口訣,就讓學生認識了鐘面上的分鐘數。

三、製作方面

x老師製作了色彩鮮豔的,直觀、形象,這些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可以說x老師很好地把握住了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徵。在課下的備課上也花了功夫,特別是相當多的PPT都以運動軌跡呈現,說明x老師在信息技術方面也具備了相當過硬的基本功,值得稱讚。

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時間”作爲數學知識尤爲抽象,掌握起來還有一定困難。在課堂教學時,錢老師運用了自己製作的精美的,讓學生在一個直觀、清晰的鐘面圖上認識時針與分針,用的動態形式呈現時針或分針所經過的路程,對教學起到了很好輔助作用。

四、學生合作方面

整節課的教學中,x老師雖給了學生合作的機會,但合作不夠深入,合作的問題設計的不多,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安排的相對老師的講解顯得少了一些。

通過安排學生感受一分鐘的長短,這裏x老師可適當延伸,如學生在交流自己一分鐘能做幾道口算題的時候,一分鐘還能做什麼事情,也可以組內交流。讓學生們感到時間的珍貴,趁機進行德育的滲透。

五、練習延伸方面

課堂練習形式多樣,符合低年級教學的特點,如果練習的題目略微增加點就會更加有實效。

課堂上,x老師對學生引導、啓發非常到位,的製作非常精美,有實效,充分地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x老師也非常關注學生的反應與表現,實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本節課上老師根據學生地特點遞進式的引導學生認識時、分及其寫法,達到了預期效果。

時間的評課稿3

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已初步學習“認識鐘錶”,通過以前的學習,已經掌握了鐘錶及時間的一些知識,如掌握瞭如何看整時和半時。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學會5分5分數的方法來正確讀寫幾時幾分。難點是理解1時=60分的含義。

張老師用猜謎語的形式導入,立即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開了一個好頭。教師還製作了色彩鮮豔的課件,直觀、形象,這些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都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可以說教師很好地把握住了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徵。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運用了自己製作的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在一個直觀、清晰的鐘面圖上認識時針與分針,用課件的動態形式呈現時針或分針所經過的路程,並用紅色線條突出強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是從哪點到哪點所走的一段時間,對教學起到了很好輔助作用。

教學中,通過安排學生感受一分鐘的長短(體會一分鐘自己能做幾道算式),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時間的認識。這短短的、安靜的、屬於全班的一分鐘對學生來講應該是體會深刻的。這裏教師可否適當延伸,如,學生在交流自己一分鐘能做幾道口算題的時候,可以讓他們估一估自己做完這一頁需要多長時間,引導學生去體會更長的時間。畢竟時間是個抽象的東西,學生總是要通過做熟識的具體的事情來間接地體會時間,這方面更多的、深刻的體會有利於學生準確把握時間,理解時間。

課堂中,在引導學生數格子的時候,課件突出演示的是一個一個的點,而不是一段一段的點,學生對一個格子的理解可能會產生偏差。可以用手勢等方法做一下簡單的演示,幫助理解。另一處是,學生對時針與分針所表示的時間的聯繫還不太明確,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形象理解:時針是在爲分針服務,她是在記錄分針走的圈數,她跟從着分針,因此分針未走完一圈,時針也不會到達具體的某個點。這就爲後頭像6:55這樣學生容易看錯的時間的學習做好鋪墊。

課堂中,教師對學生,有引導,有幫扶,有開放,課件的製作非常精美,有實效,非常充分地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教師也非常關注學生的反應與表現,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讓學生在發言中增強自信,可以說這是一堂準備充分、紮實的課。

課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解幾時半時,沒有講清時針的讀法,,應該說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所以在練習時大部分同學不太會。另一方面課堂上不能怕學生說錯,讓孩子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評價性的語言要多樣化,課堂教學重在語言激勵。

時間的評課稿4

《合理安排時間》評課稿本學期本組的最後一節數學課是孔xx老師執教的《合理安排時間》這節課。這節課的內容屬於統籌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本節課孔老師進行了精心地準備和設計。通過本節課學生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學得很輕鬆,效果也非常好。本節課我認爲比較突出的特色有幾下幾點:

1.每次聽課都感覺孔老師帶的學生訓練有素,學生會思考會表達。當時小組討論彙報時,幾個小男孩就時間的先後安排問題進行了激烈精彩的發言,說的有理有據,最終大家一起努力找到了最合理的安排時間的方法。

2.聽孔老師的數學課,總體感覺學生學得非常輕鬆,聽課老師也感覺非常輕鬆,這個內容其實很有理解難度,但是看着學生學得非常輕鬆。

3.板書設計條理清晰,這是孔老師一直保持的優點。本節課我認爲還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有:

1.小組討論完沏茶的時間後進行彙報時,是學生說着,孔老師往黑板上貼磁性板書,我認爲此處完全可以讓兩個學生上臺,兩人合作,邊說邊貼,老師在一旁稍加指導即可,等學生講完貼完後,老師再進行總結即可。評課時,組裏其他老師們也是這種想法。

2.第二個練習題是一個做飯的實際例子,我們平時做飯時,一般最少3、4個鍋同時進行。多數學生沒有足夠的做飯的實際經驗,但是有個別學生也有給家長幫忙做飯的經歷,因爲孔老師沒有在題目開始時給學生說明有兩個鍋,所以此題有的學生有疑問,最後還說幾個鍋。所以孔老師可以提前跟學生交代一下,平時家長做飯,可能同時用多個鍋,有的煮米飯,有的燒湯,有的燉菜,有的炒菜,但是我們這道題只有兩個鍋,這樣學生就可以專心地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時間了。

時間的評課稿5

今天聽了王xx老師執教的《認識時間》一節課,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本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已學過認識整點和幾點剛過一點兒和快到整幾點了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如何轉的,進而知道1時=60分;並準確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和時間的記作方法;感受1分的長短,培養學生珍惜時間意識。重難點是認識時間先看時針再看分針,時針走過數字幾就是幾時,分針指向數字幾乘5就是幾分。

二、課堂亮點

1.用開火車做遊戲的方法引入教學,很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這樣可以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2.王老師的教態自然,音質清脆,讓人聽起來很舒服,尤其是不適時機提問、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們跟着老師一步一步地深入學習。

3.最爲亮麗的是王老師製作的課件精彩紛呈,那會動畫的時針和分針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真切地看到了分針走1大格是5分,分針走一圈是6O分,而時針正好走1大格,所以6O分=1時。我不得不佩服她是課件製作的高手,可見在課下也是費了一番功夫的。

三.須改進地方

1.孩子已學會走路了,能否放一下手讓他自己嘗試一下呢?如果跌倒了,再把他扶起來。

2.二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能否把語言再準確點,如〃時針在什麼位置都是4時?"改爲〃時針在哪兩個數字之間是4時幾分"。

3.深入瞭解孩子的已有知識經驗,在已有經驗基礎之上再來設計教學,就不會教的那麼吃力。

總之,聽了這節課,我覺得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教得很累,我們不敢放手,生怕孩子們學不會,我們不斷重複學生的話,生怕孩子們沒聽見,我們要解放思想,轉變理念,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我們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就0K了。

時間的評課稿6

先說優點:

1.閱讀課相比一般的語文課來說,課前準備要更多更久,畢竟要學生讀完一本書而能有所呈現,閱讀任務的佈置就顯得尤爲重要。傅老師提前給學生的閱讀任務單上提出了一個要點:圍繞“情感”、“奮鬥”、“人生態度”這三大主題,任選一項,選擇引你深思的語句寫感悟,或者聯想自己身邊發生的類似的故事,講分享。要求十分明確,學生在閱讀時有了指引,自然會關注到三大主題,不會茫然一片,同時發揮的空間也很大,答案會比較豐富。

課堂上同學們的表現也證實了這一點,整堂課由學生主講,基本沒有重複發言的,每個人有感悟的地方也不一樣,課堂的豐富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說明絕大多數學生確實認真地完成了閱讀任務。

2.關於這本書的選擇。這本書我沒有看過,課前在網上翻了全書的目錄和試讀篇章,總的來說是一本心靈雞湯似的不同作者的文集。其中的很多文章,都充滿了正能量,這樣的閱讀對於學生們來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從課堂上學生的呈現來說,確實是有很多讓他們爲之動容的故事,那閱讀的目的——觸動心靈——就達到了。

同時就閱讀難度而言,也是恰當的,七年級上半段的孩子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淺層,所以我們的課本上推薦學生閱讀的書目也是像《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這樣短篇的易讀的名著。《時間都去哪兒了》相對於一本完整的小說來說,自然更適合現階段的學生能力。閱讀的任務容易完成,由易到難,也利於培養閱讀習慣。

再說建議:

1.從課堂學生的呈現來看,學生在結合自身體驗舉例子的時候,呈現單一性,絕大多數談的都是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碰到的困難,又如何克服困難,取得進步等。課後我思考原因,學以致用自然是好的,所以讀書要學生談自己的體驗是正理,但限於學生的年紀和閱歷,他們的體驗確實僅限於學習生活。同樣的道理沒有必要讓每個人都重複談。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是不是可以在閱讀任務單中修改一下要求,不談自己的體驗,而去搜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體驗,這既是一種閱讀的延伸,更是材料的累積,而課堂呈現也會更加豐富精彩。同時學生在蒐集名人事例的過程中,會再次得到事實的教育,沒有什麼比名人的經歷更有說服力的了。

2.仍然是關於本書的選擇。促使我思考選擇什麼樣的書來讀的原因,仍是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前面說優點的時候談到發言同學數量多且觀點不重複,這固然是可喜的。但同時也存在另外的問題,就是生生之間的交流全無,對每個觀點都泛泛而談,沒有全班性的深入的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覺得就這本書而言,比較困難。因爲本書的篇目太多了,都是短的雞湯似的文章,學生的偏好和選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老師也很難說哪篇雞湯比另外的雞湯更有價值,這就造成了學生的閱讀感悟是沒有交點的,有的人喜歡這篇,有的喜歡哪篇。沒有交點那課堂上就沒有思維的碰撞,老師也沒有學生共同關注的話題可抓來讓全班討論,因此就丟失了更深層的學生的思考,也丟失了對學生更深入的點撥。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可以選一個作者的精選集,精選集比較容易包含一個作者的代表作,同時文字風格比較統一,方便討論和深入閱讀。如果覺得學生的閱讀能力不錯,也可以選一本不那麼厚的小說,鍛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時候,我覺得老師不必太遷就學生的口味,要讓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果是精選集或小說,學生的閱讀體驗就很可能有交點,也容易有焦點。同時,老師也可以就重點篇目或者主要的人物形象準備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問學生,對他們加以引導。這樣更像一堂文學性的閱讀課,而非心靈雞湯似的感悟德育課。

最後,閱讀和教學都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我的觀點未必能說明大多數人的問題,僅代表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