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藝術的作文常用【3篇】

藝術2.5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藝術的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藝術的作文常用【3篇】

藝術的作文 篇1

一直很討厭對於當代藝術的過分解讀,挖空心思去想這件作品表達了怎樣的主題,紅色就往生命力方向解剖,藍色就結合藝術家生平講憂鬱,白色即藝術家表達一種萬物皆空的哲學。這樣的藝術讓人頭疼。我始終覺得不要談什麼意義,意義畢竟是輕盈的。我們只要欣賞和感受這件作品帶給你的東西,好與不好,妙與不妙,評判的權力在於你自己。

人與藝術自古以來便不止於任何體現形式的束縛與禁錮。任何形式的藝術都只能片面狹隘地傳達人的思想,而單憑一個人又絕無一個可以詮釋“藝術”這一東西的。就像靈魂與思想這東西,向來是摸不透道不明的。

藝術與人

藝術於人來說,可謂一個出口。藝術由人創造,由人發展,再由自己的見解融合迴旋,昇華至一個更高的境界。因此,隨着時間的推移,藝術從熟知變爲莫測,從可感知化爲自由。千百年來的藝術,也從昔日的泥古、墨守陳規發展成了現在的多元化與層次化。越來越多的`人在世俗中抽離投入藝術,棄置自己應在塵世完成的那些任務,若你不能理解,倒也無謂。因爲他們本身即與藝術融爲一體,藝術成爲了他們的抽象概念,而他們則是藝術的具化。

如王小波在《用一生來學習藝術》所說:“我沒有讀過大學的中文系,所以孤陋寡聞。但我認爲,人活在世上,不必什麼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爲了我知道的這些,我要感謝杜拉斯,感謝王道乾和穆旦——他們是我真正敬愛的人。”藝術在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價值,它會使人更加趨近於自我和本真。

此時,倒不如說是藝術創造了人類。

人與藝術

人不能完全懂得藝術,這是需要去承認的。因爲藝術本身就是過多包含了創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往往這份思想和情感是不能被複制的。能被理解的藝術,不過是爲了迎合大衆的口味,亦或帶動一種風尚罷了。佯裝懂得,甚至是曲解藝術,用藝術來僞裝自己輕脆的驅殼,這便是令人嗤之以鼻的了。

藝術本就不需要被人全盤接受,懂得人自然懂得,這是強求不來的。而如今這“泛浪漫”的藝術,常常也矇蔽了人們的雙眼——人們只是在爲自己的虛榮貪圖貼上了“藝術”的假面。而在這極易變換的名利場上,“藝術”的定義也逐漸爲統治、爲潮流所服務。“不能貫徹真理,是因爲被眼前的表象矇蔽了雙眼,把海市蜃樓當做了永恆宮殿。”夏目漱石在《我是貓》中的話,倒也能詮釋這一道理。

於我來說,藝術重在體驗。去電影節看新銳的藝術片,去展覽中心享受很個性的藝術家作品,至於能不能理解成爲了很次要的東西,因爲藝術本來就是閒散而美麗的。她的迷人在於未知、生澀和個體個性的解讀。“一個短暫的開始,一個倉促的結尾,一個緩慢而冗長的過程——藝術裏面充滿了未發生和正在發生的東西”不要說藝術短暫,也不要說藝術長久,它們只是服從了自己內在的力量,在最恰當的時候,閃出最美的光。

藝術的作文 篇2

“有什麼不會的可以舉手來問,有人舉手嗎?”王老師問。

“沒人舉手就是都會了,那好,我問一個問題,你起來,這等於幾?”

這位可憐的同學看着題目就是不說話。

老師當場發火,就開始罵了:

“你們這些豬頭們,剛纔叫你們問又不問,現在叫你們回答,全都是死的,你來這裏幹什麼,就死在這裏呀!”

我們俯下身子在桌子下偷笑,老師還不願停下來,繼續罵:

“這麼簡單的問題,講了十多遍,還不會做,腦袋裏裝滿了大便呀!我看你們是活着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你們乾脆就突然消失算了!”

我們都憋不住就笑出聲來,老師盯住了一個笑的.同學,叫他把作業本拿出來,老師鄒着眉頭說:“你看看這麼多空白在這裏,是留着回家賣錢好存起來給你買棺材是吧!”

老師剛說完,下課鈴就響了,老師一走,我們就大笑起來。這節課真是好玩,連老師罵人都這麼搞笑,這麼新潮。

字不夠,附日記一篇::我總叫他大爺爺,上次,他撿了一雙女人的涼鞋回來,放在牆根下。一次,我看見他在我家壓水機邊洗澡,他拿着毛巾擦澡,洗好之後,就去穿那雙女人的涼鞋。

第二天,他有戴了兩枚戒指,不是鑽石金戒,而是兩枚普通的戒指。我一走過去,他說,偉偉,要不要戒指呀,我知道他其實是不會給我的。

我家收穀子,快要下雨了,來不及了,我們都忙得不亦樂乎,他站在平臺上,拍着巴掌說好好。他就是那樣。

那天放學,我看見他手裏拿着一瓶可樂,見了車,就揮揮手,等公交車停了,他又不上去坐,而是跑開了。

藝術的作文 篇3

只要他往鋼琴前一坐,撥動那神奇的琴鍵,你便會聽到:有時如狂風驟雨之來襲,有時則柔美溫雅如泉流之洋溢,使你沉醉。他彷彿有一個“魔網”操縱着聽衆們,把每一個人都緊緊纏繞住,要他們上那兒,就引他們到那兒。德國詩人海涅稱他是一位“偉大的鼓動家”,而更多的人稱他爲“鋼琴之王”,因爲他把鋼琴的表演能力、音色變化發揮的淋漓盡致。他的名字叫李斯特·費倫茨。

1811年10月22日,李斯特生於匈牙利梭普隆州的多布良(今雷丁),他從小就喜歡民間歌唱和舞蹈,並在他愛好音樂的父親教導下學習音樂。9歲起已參加公開表演並即席作曲。一次,在維也納的`音樂會因爲即席演奏了貝多芬所指定的主題,得到貝多芬的讚揚。12歲隨雙親遷居巴黎,隨當時的名音樂家帕愛爾和雷赫學習。1825年創作了哥劇《唐·山喬》,曾在巴黎大劇院上演。這期間,他在法國各地和倫敦經常舉行表演,獲得很高的聲望。

1835年起,一直到1847年,李斯特在歐洲10多個國家舉行演奏會,受到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特別是29歲那年,他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國,爲自己的同胞演奏,匈牙利人民象歡迎自己的民族英雄似地接待了他。他到全國各地演奏,處處受到祖國同胞的熱烈歡迎,使他很爲感動。

1848年1月,李斯特遷到德國文化城魏瑪定居,放棄了演奏家的生活,改向創作、教學、評論方面努力,一直到1861年。這十幾年,是他音樂創作最旺盛的時期,著名的12篇交響詩及《浮士德交響樂》、《但丁交響樂》等作品,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1861年李斯特遷居羅馬,並且信奉天主教,但1873年又回到魏瑪城。1886年7月31日逝世於拜勒特。

李斯特一生留下幾百件作品,他用音樂作武器鼓舞本民族的解放鬥爭,他同情法國的革命運動。他留下來的許多優秀作品,是人類進步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